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材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
整首词,辛弃疾选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找到并把握整首词的主旨句。
还可以,联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积累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中的典故,体会用典的妙处,掌握借古讽今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辛词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体会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作者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中的典故,体会用典的妙处,感受辛词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这个青年一生以英雄自许,立志像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一样,驰骋疆场,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1611年,金国大举南犯,年仅21岁的青年组织率领了2000人的抗金义军。
随后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1162年奉命与南宋朝廷联络。
归来的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便亲自率领50骑兵,杀入金营,活捉了叛徒张安国。
青年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他就是大宋第一热血青年——辛弃疾,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词。
一、知人论世1.走近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所上《美芹十献》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经历2、诵读这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表达技巧4、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用典、对比、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作用,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力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
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感受辛弃疾面对往昔巨变时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1.了解诗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他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
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宏,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
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从“君臣”到“叔侄"再到“伯侄”——南宋对金的屈辱外交关系时间宋朝大事记辛弃疾大事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41年绍兴和议,纳贡称臣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1161年金主南侵,生灵涂炭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1164年北伐失利,隆兴和议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1195—1202年宰相专权,庆元党禁瓢泉退隐(56—63岁)1206年军事冒进,开禧北伐浙东安抚使,力辞召命(67岁)1208年嘉定和议,侄伯关系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美芹十献》《九议》条陈战守之策2.了解创作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的作者已经66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公开课教案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大意。
2.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典故及用法。
2.体会辛弃疾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课前小测试: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反用西晋张翰弃官归乡的故事,写自己登临非为思乡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二)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1.明确诗歌所描写的“古”(古人、古迹、往事等)是怎样的。
2.结合诗人的情况,把握写作目的。
三)知人论世,明确写作背景1.写此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他从42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得不到朝廷重用。
这期间,1203年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
1204年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
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
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
韩不听辛弃疾之劝,后来把他调离了镇江。
本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
2.题解: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京口即镇江。
怀古——所写内容。
怀古诗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注意诗歌节奏。
2.积累重点字词。
3.请同学翻译词。
上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明确:千古江山,英雄无处寻觅孙仲谋的事迹。
舞台歌楼,英雄风度总是被风雨摧残。
重点:英雄、觅、风流。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明确:夕阳西下,草木凋零,普通街巷,流浪人曾居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精美课件教学教材
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
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 2、他北伐的结果如何? 3、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典故四: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 的
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 2、“烽火扬州路”指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典故五:廉颇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 廉颇的处境如何? 2 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 3“凭谁问,---?”的“凭” 如何理解? 4 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五)总结:
(六)作业:
辛弃疾历来被称为“词中英雄”,而 “英雄”一词在他的词中也经常出现,而对 “英雄”的追慕更是他一生致死不渝的追求, 请结合你对“英雄”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
典故一:孙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如何理解? 4、这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典故二: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刘裕有何表现? 2、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 3、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 4、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辛弃疾(1140 - 1207)
南宋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重用
42—60岁 不被重用,隐居生活 64岁在京口任知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141 年
绍兴和议,纳贡称臣
1161 年
金主南侵,生灵涂炭
1164 年
北伐失利,隆兴和议
1195 —
1202 年
宰相专权,庆元党禁
1206 军事冒进,开禧北伐 年2021/8/11
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 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 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
瓢泉退隐(56—63岁)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 而是怀2021古/8/1之1 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 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描写了姑苏 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 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 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①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 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②越中:即唐越州,治所在今浙 江绍兴 同是李白的怀古诗,但两首的艺术手法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都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 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作 • 探究二:选取你所喜
探
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究
并说明为什么?
思哪些古人? 忆哪些古事? 抒什么情怀?
2021/8/11
探究一: 1组、2组、3组(后黑 板) 探究二: 5、6组(前)
展示要求: 1、每组1人书写,A层 协助。 2、书写规范、迅速, 双色笔勾画亮点。注重 总结规律。
要求: 完成讨论后,认真书写 导学案。AB层完成全部 三个探究。C层至少完 成两个探究题目。 要求字迹工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并被誉为中国诗史上的绝世佳作。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北固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名利的憧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欣赏和研究这首诗,本文将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教学实践,设计一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诗特定的艺术形式,领会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品味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3.通过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在情感、思想等方面得到启迪和提高,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4.通过讲述辛弃疾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唐代诗歌与辛弃疾的作品在其中所处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详细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领悟唐诗优美的音韵与句式;(3)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教学难点(1)理解唐代社会历史的背景,了解唐诗创作的文化和艺术特点;(2)熟练掌握唐诗中的文学技巧和语言表现手法;(3)体验和把握唐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唐代名士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介绍(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作为名士的文化背景和唐代文学的特点。
2.整体阅读与理解(20分钟)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生自主朗读,同时老师进行语音模仿指导,并分别解读每句的意思和形式,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结构。
3.诗歌形式的分析(15分钟)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歌形式,包括诗歌的音韵、韵律、篇幅、结构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唐诗的独特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精品课件)
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
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01
02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 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廉 颇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上 片
下 片
多用典故,表达情绪。
用孙权典故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02
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 。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03
04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课件
04
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意境分析
雄浑壮阔
通过描绘京口北固亭的壮丽景色 ,词人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 境,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
岁月的沉淀。
悲壮苍凉
在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 ,词人融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 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
的无奈。
豪放不羁
词人通过运用豪放不羁的艺术手 法,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 见解,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 作风格
掌握《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诗意和艺术 特色
理解词人借古讽今、抒 发壮志豪情的情感表达
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概述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和创作 历程
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人 物介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词牌、格律和韵脚 分析
05
诗词的鉴赏与感悟
鉴赏要点
语言特点
这首词语言精练、含蓄,运用典故,富有音韵之 美。
意象选择
作者选取京口北固亭等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豪 迈、悲壮的氛围。
情感表达
通过怀古抒发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 家前途的关切。
感悟与启示
历史沧桑感
01
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以及个人在
创作背景
01
京口北固亭
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地名胜之一。
02
历史背景
京口北固亭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所建,历史悠久。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写下此词。
03
创作动机
词人登临北固亭,凭栏远眺,感慨万千,想到自己南渡之后长期未得重
京口北固亭怀古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京口北固亭怀古,使学生了解北固亭的历史、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北固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2. 掌握北固亭怀古的内容和特点;3. 分析北固亭怀古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北固亭怀古的文学价值;2. 分析北固亭怀古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北固亭怀古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该文通过描述北固亭的建筑风貌、历史事件及文人雅士的游历,表达了对古代士人风采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2. 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北固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北固亭的兴趣和好奇心;(2) 朗读: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北固亭怀古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其韵味;(3) 分析:分析北固亭怀古的文学特点和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感受;(5) 课堂演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编北固亭怀古的小表演。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1. 导入:展示北固亭的图片,介绍北固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2. 朗读:教师或学生进行北固亭怀古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韵味。
3. 分析:分析北固亭怀古的文学特点和艺术形式,如对仗、描写等。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堂演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编北固亭怀古的小表演。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对北固亭怀古的理解;2. 对学生的小表演进行评价,包括内容表达、表演技巧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北固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北固亭怀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小组讨论和小表演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也发现学生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认识较为薄弱,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以提高学生的相关素养和能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仅供大家参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
2、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关键典故的含义和及其作用。
3、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各个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2、难点: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有些人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
本文作者就是这样,他有一颗爱国之心,凭一己之力,挽救家国山河。
让我们感受民族气节,体味赤诚之心。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诗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关键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再读文章,理顺诗词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层次。
明确:上片惋惜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赞美率军京口北伐的刘裕;下片讽刺了刘义隆冒进误国并表明自己要向廉颇学习的态度。
(三)深入研读问题1:辛弃疾登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孙权和刘裕,寄托了什么情怀?明确1:孙权曾在京口守国御敌,成就霸业。
现如今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而寄奴曾在京口起事北伐,曾经“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借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问题2: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明确2:教师渗透时代背景——统治者抗金准备不足,想要仓促北伐,急功近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优质课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知人论世
❖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 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已被金兵所占的济南。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恢复中原。但他所提的建议,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一 生壮志未酬,最终抱恨而死。
❖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投 降行径进行揭露和批判。风格以豪放为主。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怀古诗鉴赏要点
❖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对统治者盲目出兵的严 辞警告
❖ 对国事关注的热肠慷慨 ❖ 报国无门的伤感刘
权 裕
----
时局形势 作者际遇
相
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
反 决心
廉
颇----作者际遇 相 似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 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
刘义隆----用兵形势 相似 愤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
佛狸祠----国人心态 相关 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情感总结:
❖ 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 的隐忧
寻找历史陈迹 与
诗人身世或时局之间 的 联系
所以了解词中历史陈迹(古地、古人、古事)、 作者的身世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是解读这两首词的关 键。
合作完成:
1.明确辛词中的“历史陈迹”分别是什 么?词人是如何描述这些“历史陈迹” 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
随堂练习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 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他北伐赫赫战功赞叹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 自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
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
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
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
短句》。
写
作
背 景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他从42到60岁一
直过着“隐居”生活,得不到朝廷重用。这期
间,1203年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
作业布置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登临京口北 固亭,想起英雄人物刘寄奴,发出对他北伐赫赫战功赞叹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 自比,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青年一生以英雄自许, 立志像曹操、刘备、孙权等历 史人物一样,驰骋疆场,成就 一番伟大事业。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 角连营”他做梦都想要抗击金 兵,却报国欲死无战场。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 固楼”,他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 思想的一面光辉旗帜,写出了一 系列的抒发爱国热情、形式奔放 豪迈、风格悲壮的词作。
用
典
上 阙
孙仲谋 刘裕Biblioteka 东吴英雄 如今无觅 遥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
这几句,突出萧索、凄凉之象,笔调 转为哀怨、舒缓,词人感慨眼前之景象, 表达了对孙权的崇拜和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 寄奴。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 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 定叛乱。 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 ,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 、长安、煊赫一时。刘裕是在 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 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 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 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 以南大片故土,成就了北伐大 业。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 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 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 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 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 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 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 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闻王玄漠 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 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 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 “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江山依旧,却无 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 的英雄豪杰。昔日繁 华的歌舞台榭,英雄 的业绩风流,总被历 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 有。一抹斜阳映着丛 密的草树,平常的街 巷,人们说刘裕曾在 这里寄住。想当年,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 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 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 否?
用刘义隆典故
借此事咏叹近事 。 借鉴历史,伐 金必须作好准备, 委婉劝韩侂胄不能 草率行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 北魏太武帝的庙。 在瓜步山上(今扬州附 近)。佛狸是北魏太武帝 拓跋焘之小字。当年他率 兵击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 挥师攻入宋,至瓜步山, 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 之佛狸祠。后佛狸祠成为 异族侵略者武功的象征。 辛弃疾写此词时,扬州和 佛狸词均已被金占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一、学情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适合高一学生学习。
高一学生阅读、思考和赏析诗词的能力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可以较少地进行字词疏通,更多地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可适当进行课外延伸,提高学生比较阅读能力。
当然,我们中等职业学校高一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而且个体差异明显,有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同龄人相当水平,但部分学生的能力却还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水平,这一差异性也存在于古诗词赏析方面。
所以在授课时我们要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分析词作。
二、文本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名篇。
词作意象丰富,用典较多,需要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分析,同时要分析词作借古讽今,劝谏当政者勿重蹈前人覆辙的含义。
辛弃疾在词中表达的感情是比较丰富而复杂的,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在授课时,可以把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较赏析,分析异同点。
三、教学目标:1.理解本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感受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本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课时:两课时四、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登高望远,缅怀古人,追慕先贤,感慨个人身世和遭遇,是古诗词常用手法。
大家分析以下几位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学生回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鹤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看看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时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受?(二)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归南宋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辛弃疾一生坎坷。
在政治上军事上都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利国便民。
朝庭当权者疑忌他,四十二岁遭谗落职达二十年之久。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
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辛弃疾的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他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词集有《稼轩长短句》。
(三)朗诵词作1.播放朗读录音2.师生共同朗诵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四)翻译词作学生翻译(参考译文)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遭受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时,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而仓皇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
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我:谦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五)分析词作1.分析上阕①问题:本文用了哪些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②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何会想到孙权和刘裕?千古江山斜阳草树孙权刘裕舞榭歌台(英雄、风流)寻常巷陌(气吞万里如虎)孙权: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刘裕: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③上阕小结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分析下阕①思考一:词人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想说明什么?借古讽今,表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写作背景介绍)②思考二: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今昔对比,不堪回首。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人民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③思考三:作者以廉颇的典故作结,表达了什么感情?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有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权奸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词人抒写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却不被朝廷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④下阕小结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3.填写表格。
4.全词总结这首词通过登高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六)板书设计孙权:江山依旧、英雄难觅上阕建功立业、令人仰慕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警告当朝咏史抒怀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愤斥偏安借古讽今下阕诗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酬(七)课外拓展1.阅读辛弃疾另两首代表作,结合课文分析辛词豪放风格的特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天际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兜鍪(móu),头盔,指代士兵辛弃疾豪放词风特点:(1)豪迈、风格硬朗。
(2)关心国家安危,积极北伐的爱国情怀。
(3)忧时伤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4)典故(英雄、军事题材)2.词作比较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相同点:(1)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2)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3)主旨上均为借古喻今。
不同点:(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衬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
苏轼词感慨年华渐去,壮志难酬;辛弃疾的词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八)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
2、课后阅读“苏辛”词作,背诵自己喜欢的篇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参考译文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遭受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时,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而仓皇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
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我:谦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天际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兜鍪(móu),头盔,指代士兵参考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
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参考译文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宫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
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