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悟道德内涵
古文观止读后感(共9篇)_读后感_
古文观止读后感(共9篇)初二古文观止900字初次了解到《古文观止》是缘于高中的语文老师,那是他总是说要想学习好文言文将《古文观止》看一遍下来,《古文观止》读后感1100字。
于是,看《古文观止》这本书的初衷,现在想想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的水平,可看过《古文观止》后才明白我收获的不止是这些。
于是,在团日活动的可选书籍中看到了《古文观止》,故记录下对它的感受。
之前想象中《古文观止》应该是一本厚重又晦涩难懂的书籍,于是,第一次于书店的角落发现它的时候,我有些惊讶,他只是薄薄的100页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翻译。
也许是文言文的缘故,这本书问津了人少之又少,以至我付款买书时候,收银员用一种奇异的眼光看着我,有些不解和诧异,而我只顾捧着它,从容的离开了书店。
书皮的颜色是深蓝色的,上面没有任何的图案,这点是很让我欢喜的,因为我不喜欢那些华丽呼啸的书籍,在我看来简单的封面比那些色彩绚丽的各色小说来的清新,耐人寻味。
简单的翻下目录,惊讶的发现,在小学、初中、高中这时间里我竟然已经与她有了些接触,《兰亭集序》、《项脊轩志》、《苏秦以连横说秦》、《臧僖伯谏观鱼》、《触龙说赵太后》等等,我都已经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这个发现更加增加了我阅读她的欲望了。
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但她毕竟是文言文,我总是一点一点慢慢的分阶段阅读,当然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虽然短小,但却值得我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生哲理,读后感《《古文观止》读后感1100字》。
慢慢的在读的过程中我开始总结和归纳,其中的一些名篇是我特别钟爱的,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等。
就拿《陋室铭》为例,《陋室铭》中刘禹锡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隐逸情趣让我十分欣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这些的名句更是让我熟记于心。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古文观止》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文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文3篇……共222篇。
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5篇古文观止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古文观止读后感1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被誉为自清代以来最美散文集。
它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200余篇名篇佳作,荟萃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古文观止》篇篇焕发奇光异彩,闪耀灼见真知,包含着大量的立身做人的人生哲理。
一、自古英雄皆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它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深厚感情,与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
《古文观止》中有大量的爱国名言,读来催人奋进。
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寥寥数语,光华夺目,掷地有声。
当然,古人的爱国往往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但又都从忠君出发,体现出恤民的精神。
如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写下至理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提醒人君注重人事,与民休息。
二、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儒家思想认为忠孝是大德,是立家立国的根本,其他各种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围绕忠孝这一核心提出来的。
《古文观止》中写孝道的内容很多。
汉朝旧臣李密,因为要照顾自己卧病在床的祖母,不愿到朝廷为官,向当时的晋武帝写下了有名的《陈情表》。
*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围绕想要“尽孝”的心意陈述不能应诏的苦衷。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两人,相依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叙述委婉,情真意切,今天读来仍然感受颇多。
《古文观止》读后感(通用18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通用18篇)《古文观止》读后感篇1之因此会阅读《古文观止》,说来也是机缘巧合。
不久前收到班委的群发短信,知道了又是一学期一会的读后感时间,于是从群共享下载了书单直奔图书馆,凭直觉觉得标题不错,便借了这本1987年版的《古文观止》。
简朴的封面上散落有缃色的斑斑点点,书页微微泛黄,这无一不昭示着它存在了好些年头,还未阅读,心底里已增添了几分好感。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的吴乘权和吴大职叔侄二人选编的一本古文读本,从先秦到明末,共12卷,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或穿插有骈文辞赋。
康熙三十四年,二吴将书稿寄给已是两广总督的吴乘权的伯父吴兴祚,吴兴祚“批阅数过”后于当年五月端阳日付梓,这就是《古文观止》的初刻本。
此后,《古文观止》又经过多次翻刻。
87年版《古文观止》是安平秋点校的,他以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本为底本,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再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甚至还参阅了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
首页刊登安秋平的点校说明,此外还附有吴兴祚的序,吴乘权、吴大职二人合写的序和吴乘权的例言。
《古文观止》里选录的篇目大多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其中有不少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课本中出现过,每每读到,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吴乘权和吴大职二人在篇中注有不少的字音、词义、典故,部分句子的释义和自身的评注,用小字与原文隔开。
适当的即时注释,能帮人更好地理解原文,又不至于只看释文而不去思索。
由于没有应试压力,再加上注释和已有的古文基础,阅读《古文观止》,不但能温习了学过的古文知识,充实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窥见历史的片段。
先秦时期,诸国混战、群雄并起,各国国君为开拓疆土,发起各种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能臣干吏或向君主勇谏,停止不义战争、拒绝向他国借道,或出使他国,以一己之力劝退一国之师。
两汉之际,帝王下诏求贤,贤臣上表献策。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雅士退居一隅,纵情山水。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古文观止读后感1《古文观止》是一部文言散文选集,是清人吴楚才和吴调侯叔侄俩人选编并注释的。
这部散文选集挑选了从东周到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
这些散文大部分语言简练,篇幅短小易懂,从1695年成书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中学里的文言文教材中不少是从这本书里选用的一些*。
“古文”就是指古代的*,“观止”的意思就是说你只读这些*就够了,不用再去读别的古文书。
可见《古文观止》这本书的历史地位。
我没有太好的古文功底,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我在读故事的时候必须去查很多词语,所以阅读的速度也非常缓慢。
我在这本书的读后感里就写写我最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一些小故事吧。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我们这学期ETK有一个词“世外桃源”就出自陶渊明的这篇*。
他在《桃花源记》里描写了一个渔人打鱼的时候偶然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种祥和宁静,富足的景象。
桃花源里的百姓与世无争,善良好客,但他们“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作者用简单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桃花源自由平等富足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我觉得虽然作者用的语言对我来说挺难读,但是他描写的桃花源是很美丽的。
但同时我觉得这个故事有种怅惘的感觉,像一个幻想。
在现代生活里很多人也想要一个“桃花源”这样的地方,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争斗,各种压力,各种不满,“桃花源”是人们心中的一块净土,是人们逃离现实的理想境地。
但是“桃花源记”的结尾却有点儿伤感,渔人虽然很喜欢桃花源并在那儿感觉到了快乐,但是还是不能在那儿待着,还需要回到现实中去,一种无奈的感觉。
另外一个我挺喜欢的故事是“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九十岁的愚公想把家门前挡住路的两座大山移走。
古文观止廉洁文章
古文观止廉洁文章
《古文观止》是一部收录了许多古代文言文经典作品的文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廉洁的文章。
这些文章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在廉洁方面,《古文观止》中的一些文章可以提供一些很好的范例和指导:
1. 《林则徐奏折》:这篇文章是清代官员林则徐上书朝廷的奏折,表达了他坚持廉洁、清正廉明的态度。
他在奏折中明确指出廉洁是为官者的首要责任,并且积极推行政府改革,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
2. 《管子·准劳》:这是战国时期管仲所著的文章,强调了官员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文章中提到,当官员能够慎身节用,不贪污受贿,便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支持,从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标。
3. 《左传·僖公十五年》:这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齐国公子无忌的廉洁事迹。
他拒绝接受礼物和贿赂,坚守清廉原则,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钦佩。
这些文章中反映的思想和行为都彰显了对廉洁的高度重视,并且强调了廉洁对于个人、社会和政府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篇,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获得启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廉洁意识。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读后感(一)《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
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
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
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
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
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
下令逐客。
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
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
答案是肯定的。
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
从文中看,亦如此。
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
第二段“夫物。
”,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
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
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
不能沉着应对,面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面对。
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
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
没错,就是它―《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读后感(二)近日,将《古文观止》一书读了一遍,虽然有许多语句还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特别是有不少的生僻字,要查字典,很麻烦,但仍然感到这本书读迟了。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18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18篇)《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1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文观止》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古文观止》读后感篇1在我国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散文有着同诗歌一样悠久的历史。
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无数杰出的散文家都以其绚丽多彩的散文著作反映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兼具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散文,被历代的许多学者重视、研究乃至最后编撰成册。
《古文观止》历经三百年的沧桑,从浩如烟海的选本中脱颖而出,其声誉更是远播海外。
《古文观止》共选取从先秦至明末的短小精悍的佳作共二百二十二篇。
其得名于《左传》中《季札观周乐》,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反映虞舜盛德的舞蹈时,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观止矣,若有它乐,吾不敢请已。
"季札认为这组乐舞已经达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就没有观赏的必要了。
而吴楚材、吴调侯两位编者也认为他们所选的古文均为上乘之作,故取名为"观止"。
回溯到先秦至明朝的历史时空,从欣赏温馨祥和的世外桃源"黄发垂髫,其怡然自乐"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暮秋胜景;从聆听急雨、密雪敲击竹瓦所生的清绝之音到"其色惨淡,烟霏云敛;从感叹"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人生体验。
读《古文观止》让我感受古人智慧的力量,体验穿越时空的对话,步入一段又一段愉快的古典文化之旅。
《陈情表》中的李密,一亡国贱俘,家境清贫,没有俸禄,生活艰苦。
但他敢于逆龙鳞,拒征召,实属不易。
他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就是因为含辛茹苦抚育他成人的祖母,如今卧病在床,无人伺候。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四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古文观止是一本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佳作的经典文库,其中包含了诗歌、散文、辞章等各种文体的作品。
通过阅读古文观止,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我的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一共分为上下两卷,收录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无论是与历史相关的史籍文献,还是以诗词歌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每一篇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
通过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古文观止》中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了辞章、诗词和散文等。
每一篇作品都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是《滕王阁序》。
这篇文学名篇以其雄奇的气势、优美的形象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而著名。
通过对诗人思想和文化背景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滕王阁序》的价值观核心是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另外,《滕王阁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范本。
与此同时,古文观止中的另一篇作品《孟子·滑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对白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对人性本质和道德问题的思考。
通过借助于孟子这个思想家的形象,文章论述了人性善恶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的道德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人性的看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古文观止》中的另一部分是辞章,辞章是古代文人用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文体形式。
古文观止中的辞章内容丰富多样,既有表达忠诚的《齐宣王问张仪》,也有表达人生哲理的《蜀道难》等。
通过阅读这些辞章,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的独特方式和艺术手法。
辞章以自我倾诉、情感激荡和寓意深远为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文观止》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如杂剧《李陵碑》、散文《游褒禅山记》等。
每一篇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代表了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时代特点。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不仅扩充了自己的文学知识,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化与价值观念
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化与价值观念古文观止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卓越才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通过阅读古文观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精髓,感受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提供指引。
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文观止中的作品涵盖了广泛的文学形式,如诗歌、散文、赋等。
其中,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是古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最常用形式,更是古代社会价值观念的载体。
通过阅读古文观止中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美的崇尚和追求,例如《离骚》中的“兰之瑰奇,灼如皓月兮”,形象而唯美的描绘了古代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除了诗歌外,古文观止中的散文作品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文以其直观的表达方式,将古人的思想和见解传递给我们。
例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古代人们“仁”的价值观念,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二、古代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古代文化与价值观念的交融,对于个人的修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古文观止,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强调修养提升的重要性,例如《孟子》中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表达了古人追求智慧、善良和勇气的理念。
古文观止中的作品还揭示了古代文人的人文关怀,他们关注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价值,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给后世。
例如《资治通鉴》以及《史记》等史书,记录了古代君王、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言行,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又传递了人们对于社会公正、亲情友情和道义准则的关注。
三、古代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化与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于精神世界的关注。
古代人对于道德、人性和社会秩序的思考,能够为当代人提供借鉴和启迪。
古代人崇尚的仁爱、忠诚、公正等价值观念,也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秉持的准则。
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应该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以建设和谐的社会。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五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五篇《古文观止》读后感内容五篇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
作者为大家准备了《古文观止》读后感内容五篇,欢迎阅读!《古文观止》读后感内容一就拿先秦文来说吧,它主要讲了一些古代人说的很有说服力,很有见地,很有哲理的话。
有目光长远的宫之奇,有敢于反驳昏庸襄公的子鱼,又不重名利的介之推,有在狱中能说服梁孝王的邹阳各种各样的贤人都在展示自己非凡的口才。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处以宫刑之后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他在《报任安书》里说: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意思是:所以,祸害没有比贪利更悲惨了,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了,行为没有比祖先受辱更难堪了,而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巨大了。
受过宫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并论。
在如此环境下司马迁而能著出《史记》,那我们健全的人更应该发奋图强了,不说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至少也要不愧于活在世上的每一天,不让人生的旅途留下遗憾啊。
我还知道了虔诚遵循礼而一丝不苟的态度。
曾子卧病于床,病势已经很沉重了,家童看到曾子在床上的床席,问道:华而睕,大夫之箦与?曾子听到后,吃惊地睁大眼睛说:然,斯季孙之赐也。
然后要求换掉床席,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士,不能睡在大夫用的床席上死。
家人不同意,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姑息。
坚持要求换掉它,结果换掉没多久,曾子就死了。
人都要死了还坚持不能破礼,要遵循道德。
而现在社会的人有些简直是以无耻为荣,和古代人的坚守礼的思想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啊。
从《寺人披见文公》中我领悟到有大做大事的人有大的胸襟,晋文公二次被寺人披追杀,第二次被斩断一只袖子。
可是经过寺人披的一番话,马上改变了态度,放弃前怨,接受意见,才能免除一场杀身之祸。
读书能找到心灵的宁静,读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读书能陶冶情操。
古人云: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彦如玉。
《古文观止》高二暑假读后感800字
《古文观止》读后感1在鼓楼区古文班学习时,高林生老先生向我们每位学员推荐了《古文观止》这本书。
暑假终于到了,我也终于可以细细地读一读这本书了。
《古文观止》不像《论语》记述孔子的言行,不像《老子》记录老子的文章,也不像《菜根谭》是对人生的领悟。
这本书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
《古文观止》选材上起《左传》、《国语》,下止明代刘伯温、归有光,所选222篇文章皆为千古名作,历来为学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古文的经典书、必备书。
美者皆集,缺者无不备,讹者无不正,集古文之成者也,观止矣,也就是说只要学习这222篇古文,其他的古书都可以不看了。
这本书中我们熟悉的文章很多,如《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诸葛亮的《出师表》、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看起来耳熟能详,其中的道理发人深省。
选篇能包罗历代古文的精华,又能用注释扫除诵读、理解古文的拦路石,评论又能说透文章做法之妙。
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风格却不同台。
王勃才华横溢, 唐初四杰之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
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
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
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
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
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
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
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12篇)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12篇)古文观止的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12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文观止的读后感范文1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1000字篇1没有《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与争议,也没有《诗经》中的烂漫与自由,也非《离骚》的华丽与哀怨,更无唐诗、宋词的豪迈与缠绵,更非《庄子》的遥遥与洒脱,有那么一本书,她除却一切浮华,却将古人的智慧彰显,她就是《古文观止》。
这是一本选摘自周朝到明朝的优秀散文的结晶。
书中选摘了《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三国志》中的精华。
还收集了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
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书籍。
从一个教育者的眼光出发,我读此书的感想如下: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我被魏征的忠诚和敢于直谏的精神所感动。
其中,"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虚心纳下、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知足"、自谦自制、"慎始而敬终、"三思适度的思想使人受益匪浅。
这些精辟而有警示意义的言论如一面镜子,使唐太宗从中照出了自身的瑕疵,从而创造了贞观之治。
我以教育者的眼光来看,也觉得同样有意义。
"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
"警示着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处理任何问题都宜三思慎重、客观公正。
然而,人非神仙,难免不被自身的情绪所影响。
因此,教师要学会宽容,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文中的"知足以自戒"也是我们每个教师修身养性的警示牌。
知足常乐,学会淡泊。
面对众多行业的各种福利诱惑,我们的教师仍能坚守岗位,不动摇,不跳槽,仍能乐教,并终身从教。
这也是一种品格。
所谓"慎始而敬终"不过如此。
魏征是幸运的,他的谏言创造了贞观之治,为百姓赢得了一个盛世。
古文观止读后感10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10篇所谓古文观止,就是尽将古文之精华选编其中之意。
翻开厚厚的一本,时而读之。
难懂的文言文还是让我望而却步,可是按照所给的注释,我还是能够牵强读下来的。
《古文观止》中的文章,总共可是两百余篇。
但正是这两百多篇文章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理想。
我们读书读人,就要读气动山河的文章,要读有宏大理想的好汉。
我钟爱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更近些,想领略他们的胸襟和蔼度,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他们的思想而颤动。
我读这本书,犹如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的绝美殿堂,触目所见,全部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烁着真知灼见,叫人爱不释手,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它们赋予我们以启发,诉说着千古流传的真理。
我异样爱慕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滕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
这些名篇中不仅仅包含了许多哲理,对我们的人生更是有很大的启发。
我认为,《古文观止》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
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含。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至理名言,如珍珠一样光荣夺目,掷地有声。
虽寥寥可是数十字,却胜似万卷诗书。
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人生境界,那种旷世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事的楷模。
总之,我认为读这本书,能够使我警醒,使我振作,使我脆弱。
作为新世纪的高校生,这本书我必需要好好读下去,并且要用一颗诚挚的心去读它,从中学会怎样做人。
学会在任何境况下,都能好好做人。
记得以前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又读了几次,很有感悟。
这篇文章中,在开篇描绘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时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这句话描绘了山水相间的漂亮景色。
《古文观止》对小孩性格成长的影响
《古文观止》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之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对于小孩的性格成长,这部作品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通过阅读《古文观止》,小孩可以接触到古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从而培养其儒雅大方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
在阅读过程中,小孩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文学才华和人生哲学,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
其次,通过学习《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篇章,小孩可以领悟到一些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例如忠诚、孝顺、诚信等。
这些观念对于小孩的性格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阅读《古文观止》还可以提高小孩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小孩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上所述,《古文观止》对小孩性格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其文化素养、道德观念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小孩阅读这部经典之作,从而培养其优秀的人格品质和文化素养。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初中生范文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初中生范文《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是一部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教材,全书共12卷,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和骈文。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文观止》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古文观止》读后感1《古文观止》一书,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二人在康熙年间,收集了从先秦到明末两千多年间的二百多篇优秀文章而成。
此次我研读的下册是从唐文开始,至明文结束。
每篇文章都寓意深远,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它不但教人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做人,凝集了古人的智慧,篇篇都是精品,不愧称为“观止”。
它像一扇通往古人心灵与道德层面的大门,当我打开并徜徉其中的时候,仿佛在倾听一位又一位先贤哲人的教诲与自白,感受古人的思想境界。
颇为偏爱《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些名篇以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文章,读后深有感触。
这些文章字字珠玑,像熠熠生辉的宝石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闪耀。
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含。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至理名言,光彩夺目,掷地有声。
这种境界,这种情怀,堪称做人立身的典范。
而书中记录的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一草一木、一亭一丘,也都充满了启人心智的哲理性。
《种树郭橐驼传》中那位擅长种树的驼背老人,把种树与养民之道结合起来,剖析得深刻而发人深省。
这启发了我在教育孩子上的思路:对待孩子不要因爱之太殷而忧之太勤,给予适当的关怀与照顾,让他顺理成章地成长,适度修正即可,过犹不及。
《梓人传》中那位家中的床坏了仍需找人修理的建造师,可以指挥众多工匠有条不紊地建造楼宇,令人感慨术业有专攻。
《秋声赋》中,欧阳修以敏感入微的笔触对无形无象的秋声进行了细腻刻画,可谓惊心醒神。
而同样的景物,在童子眼里是另一番风轻云淡的样子。
古文观止250字读后感
古文观止250字读后感古文观止250字读后感篇1古文说白了也就是古代人写的东西。
*千秋之大事,万世之伟业,不管是什么样的*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体会的。
古语云,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用这形容古文个人倒是觉得着实贴切,世间之事总是逃不了一个情字。
这是中国士大夫们的羁绊了。
小到花花草草,再到深秋季节,再到家国天下,几乎每件事,每一物都留下了他们的感情。
纵情于山水之间,明月松石可感,落花孤雁可叹;独闯于塞外边疆,葡萄美酒可饮,孤城落日可敬。
江湖上寒江独钓,庙堂中指点江山,文人都渴望净土,可几乎没给我们留下净土,能写的都被他们写完了。
若在古代还可劝天公降人才,身处当今只能江郎才尽啊。
古人所拜无非天地君亲师。
天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地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低调奢华小清新,君有先天之忧而忧的忠诚良将,亲有千里婵娟的手足兄弟,师有传道授业的万世师表。
当然还有良师益友的送东阳马生,送董邵南,送孟浩然,送汪伦,送出了执手相看泪眼不舍,送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痛心,更送出了天涯若比邻的豪爽。
古人所做无非修身治国平天下。
文人心中都有鸿鹄之志,但终究逃不了燕雀的躯壳。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文人做出了三个选择。
第一逃避,采菊东篱,陋室有铭,第二吐槽,三吏三别,苛政似虎,第三尽力,满江红泪,生死不避。
其一者,看似潇洒自如,虚实之间谁又可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为何出山,倘若真的归隐于野,枹树而死那才是气魄。
文人都推崇诸葛多智于妖,其实哪是佩服武侯之智,实则是皇叔的信任啊。
做隐士做到割席自立才是真隐,别隐着隐着还说自己心怀天下,有几分小气更有几分可笑,只能说贱人就是矫情。
其二者,看似忧国忧民其实一事无成,嘴上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可现实中连自己的草庐都保不住,难道不可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赊酒度日,有那时间不如搭几个草庐至少让周围的乞丐住,天下大事办不了,手里有活不想做,真是扯淡,此等小人何以称圣?然后世之人亦是小人尔,眼高手低,小人拜小人倒是合情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古文观止》悟道德内涵
古语云:“文以载道”,《古文观止》可谓是文以载道的典范。
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文读本。
“观止”一词出自《左传》: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至《韶》舞,说:“德至矣哉!大矣”,认为已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
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古文观止》书名中“观止”二字即由此而来,意即尽将古文之精华选编其中之意。
《古文观止》从中国古代散文中遴选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作品,并以时代为经,以历代作家作品为纬编排,有论、赞、传、记、书、表、序、赋、诏、疏、碑志等多种体裁。
例如它精选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礼记》、《史记》中的精髓,还有汉、六朝、唐、宋、明代的名人名作、至理名言等,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既有文学美意,又有哲理教化。
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
每篇文章的寓意之深厚,令人读后回味无穷,它不但教人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可以说篇篇都是做人做事的警示录,不愧堪称为“观止”。
《古文观止》选文以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和伦理道德为衡量标准,体现了“文以载道”这一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传统,尊礼、崇德、敬神、重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思想可谓此书的突出特点。
《左传》是《古文观止》选得最多的一部书,所选《左传》十九篇,皆贯穿崇礼尊德思想,以史事说明合礼则兴,失礼则亡。
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上事天,下事地,酋先祖而隆君”(《史记》)。
先人制礼,目的在于昭德、在于正人,用礼这一神圣的制度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
如《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一文讲述道:鲁桓公欲将贿赂得来的大鼎放在太庙,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是严重违礼的行为,说:“作为国君,应该宣扬美德,杜绝邪恶,以此来为百官做出表率,即使这样,还担心有什么过失,于是通过宣扬美好的德行来示范给子孙后代。
……可是现在,摒弃美德而标榜奸邪,竟然将别人行贿的器物安置在太庙里,显现在百官面前,如果百官照着做,那么你又能凭什么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官吏奸邪引起的,官吏们丧失德行是由贿赂盛行昭著开始的。
现在行贿的大鼎竟安放在太庙里,还有比这个更昭著的贿赂行为吗?”臧哀伯在国君违礼时能够以道德去规谏,可谓恪尽职守。
《左传·王孙满对楚子》讲述道:楚庄王讨伐陆浑的戎族,到达雒水,在周朝境内陈兵示威。
周定王于是派王孙满慰问楚庄王。
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
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远方的国家把物产画成各种图像進献,九州的首领進贡青铜,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各种东西上面都齐备,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恶的事物。
因此能够使上下和协,而承受上天赐福。
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是轻的。
……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
儒家一开始就把道德价值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古文观止》中政论类文章是占篇幅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一类,这些文章皆体现了以道德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
如《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德政爱民是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保民、爱民、养民、教民。
因此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成为历代有为的知识分子具有的一种高尚意识,是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的集中体现。
《古文观止》这方面选文为人们展现出古人的博大胸襟。
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勾勒出一幅太守仁政安民,以能使百姓快乐而快乐、与民同乐的图画;王守仁在《象祠记》中描述了古时舜以德化人,以致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他感化了他的弟弟象,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达到了完美,即使是跟象一样品行不端的人,也还能够感化的。
《古文观止》中也选了借景说理,对宇宙人生感悟的文章。
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从景物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渴望能与飞天的神仙一起遨游在永恒美妙的境界中。
苏轼的散文,境界开旷,像行云流水,正如他在评说自己的散文《文说》中写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
”
读《古文观止》可以领悟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有臣子对君王的谏言,有长辈对后代的谆谆教诲,有朋友赠序,有考试的论文,还有自荐的求职书等等,皆表达了知识分子的理想和忠孝仁义的道德追求。
如诸葛亮的感人至深的《出师表》,陶渊明描绘的世外仙源《桃花源记》,王羲之的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王守仁倡导尊经重道的《尊经阁记》,刘基针砭时弊的奇文《卖柑者言》……
《古文观止》中还有许多名言、警句。
如:《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中写的“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东汉文·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中写的“有志者事竟成”;王勃写的“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韩愈写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原毁》);苏洵写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辨奸论》)。
《古文观止》选入的作品注重“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理念,注重道德品行修养,而且辞章优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