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低程度学生)
(设问)从地理、人文条件等方面思考,经济特区设在珠深汕厦四个城市的原因?(所有学生)
第一组题目:列举落户深圳的著名跨国公司。
沃尔玛 家乐福 三星 百安居 麦德龙 富士康 肯德基 麦当劳等
第二组题目:列举深圳的著名品牌企业。
华为 中兴 创维 康佳 长城计算机
第三组题目:列举深圳在制度创新方面的突出事例。
金威 雅兰 富安娜 BELLE皮鞋 泰丰电话 飞亚达手表等
过渡: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展示《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图 ,边动画显示,边讲述:
1.1980年先后建立五个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3.1988年,设立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把海南岛列为经济特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授课课目
第31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 (共2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2)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学生进行拥护改革开放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与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交通便利,对内与对外交通运输便捷;
2、邻近港、澳、台,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资金;
3、都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的交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陆城市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取得显著效果后,再推广到城市。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现代化建设。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探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学习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经济也正在融入世界经济轨道。
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①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等深层次问题。
②可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接轨。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
五、小结——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2、意义:
①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副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目标: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束了“市场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
2、发展:1997年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束了“社会主义姓公还是姓私”的争论)
课后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限时特训
3、高分小练习




第31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召开:1978年底北京
3、内容: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思想路线;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形成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①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光辉标志。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生产经营方式)
①概念: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最基本的特点是包产到户。
②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人民没有摆脱贫困;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安徽和四川农民的创造取得成功。
③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2)探究国有企业改革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
5.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设问)请简要描述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低程度和中等学生)
(设问)试从对外开放的对象、程度、领域等方面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程度较高学生)
全方位,全国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2)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使用教具
触摸一体机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袁庚的照片。
猜一猜:(设问)知不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
展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图
(设问)知不知道这一句口号的来历。
引起学生的共鸣

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革结束;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①特点: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②意义:吸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的现代化。
三、国有企业改革
1、过程:
①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②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最终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六、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展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图,显示四个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并提示学生,注意记住“珠深汕厦”这个词从而记住四个经济特区的相关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