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厄洛替尼二线单药治疗肺癌36例疗效观察

厄洛替尼二线单药治疗肺癌36例疗效观察王森,李琦,陈运芳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观察厄洛替尼(特罗凯)单药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失败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mg/d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其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结果36例患者中PR8例(22.22%),SD15例(41.66%),PD13例(36.11%),有效率(CR+PR)为22.2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2.22%。
肿瘤进展时间为2 1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6个月。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皮肤瘙痒、恶心、腹泻,多为Ⅰ Ⅱ度,对症处理后可缓解。
结论厄洛替尼单药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厄洛替尼;二线;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422(2012)07-0098-02目前铂类与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等第三代化疗药物两药联合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但大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初次化疗后病情进展,因此二线治疗方案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厄洛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表皮生因子受体酪氨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HERl/ EGFR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已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进展期NSCLC的二线治疗[1]。
2009至2011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应用厄洛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均为2009至2011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应用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男21例,女15例。
年龄46 78岁,中位年龄68岁。
其中ⅢA期6例,ⅢB期13例,Ⅳ期17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其中腺癌25例,鳞癌11例。
1.2治疗方法应用厄洛替尼150mg/d,饭前1h 口服。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毒副作用分析

[ 7 ] 黄瑛, 邵肖 梅, 曾纪骅. 新生儿喂养困难与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研
究[ J ] . 中华儿科 杂志, 2 0 0 0 , 3 8 ( 1 1 ) : 6 9 6 .
厄洛 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毒 副作用分析
侯 晓 茹
( 新乡市第二人 民医院肿 瘤内科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0 )
, ' J VL 急救 医学, 2 0 0 6 , 1 3 ( 1 ) : 5 7 — 5 8 .
的发生得到减少 】 。近年来 ,西沙 比利成为主要促进早产儿肠蠕动 的药 物 ,除此之外 的药物很少 ,虽然如 此 ,但 由于 该药品对心 脏副作用很 大 ,依 然 限制 其在临 床上 的应用范 围 】 。而 目前临床上 较普遍 应用很
【 摘要 】 目的 该研 究的主要 目的在于 观察 分析厄 洛替 尼治疗 晚期 非小 细胞肺 癌的疗 效及 其毒副作 用 。方 法 我 院 5 8 例 晚期非 小细胞 肺癌 患者 口服厄 洛替 尼 , 每次 1 5 0 m g , 1 次/ d , 直 到病 变或者 出现不 可耐 受的毒 副作 用。结果 5 8 例 患者 中 , 完 全缓 解 2 例( 3 . 4 %) 、 部 分缓解 1 4 例( 2 4 . 1 %) 、
多抗生素 ,红霉 素就 是其 中之一 。小剂 量红霉 素没有抗生 素活性 ,但
[ 4 ] 陆英 杰, 连 至诚 胃 肠激 素对 胃肠 动力的影 响[ J 】 免 疫 学杂 志, 2 0 0 6 ,
2 2 ( z 1 ) : 9 4 - 9 6 .
[ 5 】 王 娜, 佐日 汗・ 艾依 莎, 王琳 , 等. 早产 儿喂养不 耐受 的相 关因素分析 [ J ] . 临床急诊杂 志, 2 0 1 1 , 1 2 ( 4 ) : 2 5 9 — 2 6 1 . [ 6 ] 李小玲 林 中, 袁 园, 等 胃 肠动力 的神经调 节 【 J ] . 神 经解剖 学杂 志,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2 . 1 2 0 例非 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症状缓 解情况 2 O例患 者中未 出现 完全缓解 的患者 , 1 例 获得部 分缓解 , 5
效 。该院 2 0 0 8 年1 2月一2 0 1 0年 3月对 吉非 替尼失败后晚期非 小细胞肺癌患者 2 0 采用厄洛替尼治疗 , 效果满意 , 现报道如下。
展再服用 厄洛替尼 , 均 可随访 。其中男性 5例 , 女性 1 5例 , 年龄 4 7 ~ 7 6岁 , 平均 ( 5 9 . 1  ̄ 4 . 5 ) 岁 。均为肺腺 癌患者 , 晚期( I i i B ~ 1 V ) 。 E C O G P S评 分 0 ~ 3 , 预计生存时间> 3个月 。病变位于左侧 8 例,
[ 中图分 类号】 R 4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7 ( a ) - 0 1 0 8 - 0 2
1 . 4 统 计 方 法
吉 非替 尼和厄洛替尼是 目前被广泛应用 于治疗进展性或转
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 S C L C ) 口服靶 向药物 , 两者 药理作用相似 , 均 可以用于化疗失败患者 。 但 口服吉非替尼后仍有 相当一部分患者 在半年后 出现疾病进展 。目前 , 临床治疗 中发现 , 给予厄洛替尼治
治疗 1 个 月后 , 2 O例患者中未出现死亡病例 , 患者在躯体功 能、 角色功 能 、 情 绪功能 、 社会 功能 以及 总体健康 状况方 面的评 分显著高于高于采用厄洛替 尼治疗前( P < 0 . 0 5 ) 。认知功能无显著
性变化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2 0例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变化
肺癌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三药比较

肺癌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三药比较来源好医生网站近年来涉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各类研究层见叠出证据亦越来越多各类指南推荐的TKI治疗范围涵盖了晚期NSCLC的二三线治疗一线治疗甚至维持治疗由此推断极大比例的晚期NSCLC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必然会接受EGFR-TKI治疗当然指南也明确指出接受EGFR-TKI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需做EGFR基因检测EGFR阳性患者才能从中受益并且不同的突变类型对EGFR-TKI的敏感度也有所差异作为患者在确定EGFR阳性的情况下应当如何选择EGFR抑制剂药物呢他们之间有何区别医生为何推荐我用其中的一种笔者是药物研发人员在这里对常见的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做个简单的比较和分析一药物化学结构三药均有相同的喹唑啉母环,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的差别仅在侧链的开环与闭环上市最早的是吉非替尼其次是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如下图所示二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呈线性相关随着血药浓度增加药效也逐渐增强达到同样血药浓度厄洛替尼剂量为150mg埃克替尼为375mg吉非替尼为1000mg厄洛替尼半衰期是埃克替尼的6倍每天仅需服药一次埃克替尼每天需服用三次推荐剂量下厄洛替尼治疗浓度是吉非替尼的4倍,并优于埃克替尼谷底浓度也最高埃克替尼峰谷浓度波动大血药浓度不稳定厄洛替尼较吉非替尼生物利用度高(F值)时量曲线下面积(AUC)是表示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量的最好指标厄洛替尼的AUC是吉非替尼的5倍厄洛替尼在每日口服150mg时有最高血浆浓度而150mg厄洛替尼与700mg吉非替尼有相同药物动力学IC50值可以用来衡量药物诱导凋亡的能力即诱导能力越强该数值越低厄洛替尼IC50值最低诱导能力最强疗效作用更好如下图所示三临床疗效从临床研究的的数量上来看上市较早的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线二线维持等研究多而上市较晚的埃克替尼仅有二线ICOGEN研究如下图所示厄洛替尼临床实验数量是吉非替尼2倍结论相对更全面可靠在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上厄洛替尼较吉非替尼有一定优势埃克替尼目前在此方面并无相关一线研究在台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比较的多中心逆溯型研究中1122个患者入组其中厄洛替尼组407人吉非替尼组715人该研究表明厄洛替尼组生存优于吉非替尼组厄洛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是65.8%和58.9%P=0.025厄洛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4.6月和3.6月P=0.027厄洛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是10.7月和9.6月P=0.013 在埃克替尼vs吉非替尼III期临床双盲对照试验ICOGEN试验中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疗效相似埃克替尼在PFSORROS及不良反应上均优于吉非替尼如下图所示四不良反应三药的不良反应类似包括皮疹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溃烂肝功能异常出血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五总结及思考平均9个月左右EGFR-TKI治疗即会出现耐药迹象患者耐药后疾病往往迅速进展因此EGFR-TKI耐药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也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针对肿瘤耐药机制或作用于其他相关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临床被称为EGFR-TKI第一耐药机制的T790M突变耐药研究甚多2014年的ASCO会议也发表了针对T790M突变耐药药物AZD9291CO-1686的研究成果这些药物预计在2016年可以上市另一种耐药机制就是C-Met目前关于C-Met抑制剂的I期临床研究已经启动疗效明确在未来的II期临床中将特异选择C-Met扩增或者高度表达的患者预期C-Met抑制剂的有效率会达到40%以上此外KRAS突变耐药也引起关注KRAS是EGFR通路下游的效应因子突变型KRAS基因编码异常的蛋白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且不受上游EGFR信号影响目前关于KRAS抑制剂药物安卓健Antroquinonol的II期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安卓健作为全球针对RAS基因唯一在研靶向药物该试验吸引了全球医学界的关注预计2015年年底可发表研究成果。
特罗凯(厄洛替尼)预处理通过多种机制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异种移植物的光动力治疗

特罗凯(厄洛替尼)预处理通过多种机制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异种移植物的光动力治疗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异常表达是许多癌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头颈鳞状细胞癌和卵巢癌的常见特征。
尽管目前EGFR是治疗这些癌症的最受欢迎的分子靶点,但是用小分子抑制剂(即特罗凯(厄洛替尼))或单克隆抗体(即西妥昔单抗)抑制受体并不能作为独立治疗提供长期的治疗效果。
有趣的是,我们已经发现,添加特罗凯(厄洛替尼)至光动力治疗(PDT)可以改善典型的特罗凯(厄洛替尼)耐药NSCLC肿瘤异种移植物的治疗反应。
在H460人肿瘤异种移植物的PDT之前,特罗凯(厄洛替尼)以三个剂量施用,与单独PDT之后的16%相比,达到了63天的完全缓解率为63%。
当将特罗凯(厄洛替尼)加入A549 NCSLC异种移植物的PDT时,发现类似的益处。
改善的反应伴随着血管停止增加,特罗凯(厄洛替尼)增加了PDT对内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
通过体内施用特罗凯(厄洛替尼)来增加光敏剂(苯并卟啉衍生物一酸环A; BPD)的肿瘤摄取; 然而,BPD水平的上升仅部分解释了特罗凯(厄洛替尼)对PDT 的益处。
因此,用特罗凯(厄洛替尼)进行预处理增加了PDT效应的多种机制,其共同导致治疗功效的大的改善。
这些数据表明,在PDT之前,特罗凯(厄洛替尼)的短期给药可以大大提高甚至特罗凯(厄洛替尼)耐药性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性。
关键词:特罗凯(厄洛替尼),光动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EGFR,VEGF侵袭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异常表达,EGFR是促进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存活的信号蛋白。
几个EGFR抑制药物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例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头和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和乳腺癌(1,2)。
这些药物包括EGFR靶向抗体(即西妥昔单抗)和小分子抑制剂(如吉非替尼,特罗凯(厄洛替尼))。
EGFR抑制的功效基于肿瘤的分子特征而变化。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血清CYFRA21-1水平及KPS评分的影响

原125、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属于肺癌诊断特异性指标,水平高低可反映疾病程度;而癌胚抗原可用于判定肿瘤预后情况[15-16]。
本研究中,治疗4周后,研究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与总有效率更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CD8+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肺癌合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
主要在于吉非替尼是一种EGFR抑制剂,可对EGFR催化位置结合点予以侵占,以将信号传递阻断,进而对肿瘤血管生成与蛋白激酶活化形成产生抑制,加快癌细胞凋亡。
而肺癌合剂作为一种中医方剂,含有天竺黄、浙贝母、当归、女贞子、麦冬、沙参、石见穿、生牡蛎、石上柏及黄芪等,其中天竺黄具备镇静止痛、清热化痰功效,浙贝母具备散结解毒、清热化痰功效,当归具备活血止痛、养血和血功效,女贞子具备滋补肝肾功效,麦冬具备润肺清心、养阴生津功效,沙参具备益胃生津、润肺化痰及养阴清热功效,石见穿具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生牡蛎具备软坚散结、平肝潜阳功效,石上柏具备止血、抗癌及清热解毒功效,黄芪具备提升免疫力、利水消肿、敛汗固脱及益气固表功效,诸药联用可发挥养阴化痰、活血止痛、扶正固本及清热解毒之效,且与吉非替尼相比较而言,肺癌合剂的不良反应明显更小,患者接受度高,2种药物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提升抗肿瘤作用与增强免疫力。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吉非替尼联合肺癌合剂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较高,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4 结论综上所述,肺癌合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可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但由于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在病例选择中无法排除信息偏倚与选择性偏倚,且因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短等多种因素影响,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摘要】吉非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其对患者体内VEGF和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影响。
本研究分析了吉非替尼对VEGF 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VEGF的表达,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产生调控作用。
结论指出,吉非替尼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未来肺癌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探究吉非替尼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吉非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T淋巴细胞、影响机制、临床研究、实验数据分析、作用机制、未来研究、总结Conclusion。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据了所有肺癌病例的大部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尽管已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通过对吉非替尼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有望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吉非替尼对VEGF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为肺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2. 探究吉非替尼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其对免疫调节的影响,为肺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3. 揭示吉非替尼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4.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索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提供参考。
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和三线治疗疗效比较

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和三线治疗疗效比较作者:林宝钗邵岚张贝贝何春晓郑蕾洪卫娄广媛张沂平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9期[摘要] 目的比较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和三线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ⅢB期和Ⅳ期接受二线或三线厄洛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其中84例患者接受厄洛替尼二线治疗,61例患者接受厄洛替尼三线治疗。
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厄洛替尼二三线治疗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5.5%和13.1%(P = 0.69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9%和60.7%(P = 0.87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000个月和3.330个月(P = 0.334),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1.770个月和25.830个月(P = 0.461)。
两组不良反应近似。
结论厄洛替尼用于晚期NSCLC二线治疗或三线治疗,两者疗效相当。
大部分患者能够耐受其不良反应。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生存分析[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9-0052-03目前,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1]。
ECOG 1594[2]研究确定了第三代含铂两药方案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地位。
OPTIMAL等[3]研究表明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可以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
对于EGFR基因突变状态不明的患者,TORCH研究[4]证实了采用先化疗后靶向治疗患者的生存优于先靶向治疗后化疗的患者。
由于临床上往往无法取得大多数患者足够的组织学标本做基因检测,因此难以确定他们的EGFR 基因突变状态,所以大部分患者选择在二线或二线以后采用分子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吴自芳;林晓溪;韩建国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8
【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单药吉非替尼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44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9例、疾病稳定18例、疾病进展7例,疾病缓解率为36.36%;患者无进展生存期3~12(6.08±1.69)个月,总生存期
5~18(10.23±1.10)个月;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皮疹、AST/ALT 水平升高、腹泻,多为Ⅰ、Ⅱ度。
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可推荐应用。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吴自芳;林晓溪;韩建国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肿瘤内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2.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临床疗效观察
3.分析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
变阳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4.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5.香菇多糖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治疗失败后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挽救性化疗的疗效比较

Y-i .C e teayC ne, h a g C ne H si l H n zo 10 2 C ia i n p g hmo rp et Z e n a cr o t , a gh u3 0 2 , hn h r i f pa
ts( S ≤1 P< .5 .T epm t xdgopw s o e ta edet e gopi 1 erenurpnai i t n( 15 u P ) ( 0 0 ) h e er e ru a w r hnt oe xl u - dge et ei n b i 4 . % . e l h a r n 4 o h io
・
52・ 9
21 0 2年 7月第 1 7卷第 7期
C ieeCii l noov Jl 0 2 V 11 . o7 hn s l c cl . 1 , 0.7 N . n aO  ̄ u2
复治 晚期 非小 细胞 肺 癌 E F .K 治 疗 失败 后 G RT I 培 美 曲塞 与 多 西 他 赛 挽 救 性 化 疗 的 疗 效 比 较
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 挽救性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0例 复治晚期 N C C患者 于 E F —K 治疗失 败后分 别接 2 SL G RT I 受培美 曲塞 (0 mgm , ) 50 / d 或多西他赛 (5 g m , 。 的挽救 性化疗 , 2 7m / d) 均 1天为 1 周期 。记录并 比较两者 的疗效和预后 。结 果 培美 曲塞组和多西他赛组 的有效率 ( R) R 分别 为 1 . %和 5 3 P= .0 ) 疾病控制率( C 分别 为 5 . %和 4 . % 34 . %( 0 37 , D R) 85 2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二三事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二三事作者:王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肺癌是当前时期威胁着人類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所有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是80%~85%,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初诊的时候,就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他们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所以靶向治疗、化疗成为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本文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为例,对患者靶向治疗期间,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患者和家属。
一非小细胞肺癌是什么?在了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之前,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
简单来说,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
在我国城市人口中,肺癌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非小细胞肺癌就是生活中非常多见的恶性肿瘤类型。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
相较于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为缓慢,扩散转移也会相对晚一些。
但由于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癌,所以在治疗时,部分患者的治疗手段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会存在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见呼吸受阻、咳嗽和咯血这类局部症状。
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二三事(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背景以往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他们在癌症治疗时,一般是通过化疗缓解肺癌引起的不良症状。
但是近几年,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已经出现了瓶颈期,其治疗进展不明显。
值得惊喜的是,在分子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中,人们将非小细胞肺癌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分子亚型。
并且研发出疗效更具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

.综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杨锦戴然然项轶肺癌是所有癌症患者中死亡率最高的,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占肺癌病人的85%左右[1],由于晚期局部浸润和转移,大多数临床诊断的患者不适合进行根治性的手术,被迫接受系统化学疗法。
2009年+期临床研究FASTACT/,在2013年的ASCO会议中揭示了接受GC(吉西他滨+顺X或者卡X)序贯厄洛替尼组较安慰组的患者的PFS有明显的延长。
然而,由于造血,肝肾和胃肠道毒性,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多种药物不良反应!ADR)$此外,化学治疗剂还会损害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下调抗肿瘤免疫力。
最终,这些事件降低了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性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不良的生活质量!QOL)和预后的恶化。
因此,迫切需要改进治疗策略[2]$对于检测出有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还不是很明确,虽然靶向药物总体相对安全,但也有文献报道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本文将对靶向治疗和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50x 109/F o血小板计数!70-150)x109/F为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20x109/F为重度减少[3]$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被分为4级:1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5-150)x109/F, 2级血小板减少症为!50-70)x109/F,3级血小板减少症为(25~50)x109/F,4级血小板减少症为<doi:10.3969/j.Ow.1009-6663.2021.04.0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No.81672271)&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研究项目(No.TM201514)&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基金(No.YG2G15MS6G)&上海市卫和科研(NoQ201740032)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信作者:戴然然,E-mail:drcyy@ 25x109/F[4]o化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定义化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cmbacympenix,CID)[5]是指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抗肿瘤的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对于骨髓的造血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100x109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化疗对晚期NSCLC的疗效已达到平台期,患者很难再从化疗中进一步获益。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当前肺癌领域的热点,对接受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无论是有效率还是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都远远超过当前单纯化疗的水平,又一新的靶点EML4-ALK阳性的靶向药物Crizotinib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率高达80%以上,肺癌的新的驱动基因EGFR-1、ROS1、mTOR、DDR2、PIK3CA、MEK 等的发现,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开发成功,肺癌的治疗才是真正的走向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新时代。
现对当前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现状总结如下。
标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基因;进展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一旦发现,约80%肺癌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并且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
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二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标准方案,但疗效达到一个平台期,其总体有效率(RR)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TTP)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8~10个月,患者似乎很难再从化疗中进一步获益。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当前肺癌领域的热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抗EGFR单克隆抗体以及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抑制剂等等。
2009年Jackman 等[1]分析了5项临床试验,旨在研究EGFR和K-RAS突变对晚期NSCLC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有效率还是生存期,TKI都远远超过当前单纯化疗的水平,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接受TKI治疗的RR达67%,OS约为24个月。
这使我们相信,靶向治疗正在引领肺癌走向真正个体化治疗的时代。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吉非替尼属于一种口服靶向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生长、分裂和侵袭,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肺腺癌。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为明显。
例如,Jänne等(2015)在一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对吉非替尼联合化疗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中,有63%的患者出现了部分缓解,而单独使用化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9%的患者出现了部分缓解。
这表明,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效果。
此外,在一些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中,吉非替尼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
例如,很多学者研究了L19-IL2的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的疗效,结果发现,吉非替尼能够协同增强L19-IL2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提高了肺腺癌的治疗效果(Haas等,2016)。
虽然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较为明显,但是其也伴随着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皮肤炎等。
(2)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3)肝功能异常:如ALT、AST、AP等升高。
(4)眼部问题:如干眼症、视力模糊等。
(5)其他不良反应:肌肉关节疼痛、口干、体重减轻等。
需要注意的是,吉非替尼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大面积药疹、高血压、心律失常、肺炎等。
因此,在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培美曲塞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TKI二线治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s a n d s a f e t y o f p e m e t r e x e d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g e i f t i n i b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和 1 3 . 6个月 ; 1年无 肿瘤进展生存率和 1年生存率分别 为 3 3 . 3 %和5 5 . 6 %。 Ⅲ度 以上皮疹 的发生率 为 1 4 . 3 % 。结论 : 培美 曲塞联合吉非替尼继续 治疗 E G F R . T K I 二线治疗失败 的 N S C L C疗效 良好 , 且 耐受 可。 [ 关键 词]癌 , 非小 细胞肺 ; 吉非替 尼 ; 培美 曲塞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一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Z HEN G Z h o n g — x i a n , J I Z h a o . n i n g 2
( J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Me d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 C h i z h o u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 C h i z h o u A n h u i 2 4 7 0 0 0 ; 2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n c o t h e r a p y C e n t e r , T h e F i r s t A f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f o W a n n a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Wu h u A n h u i 2 4 1 0 0 0 , C h i n a )
厄洛替尼的全面解析

厄洛替尼的药品监管
厄洛替尼的药品审批流程
01 厄洛替尼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其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药品审批流程,包括临床 试验、安全性评估和有效性验证等环节。
厄洛替尼的药品监管政策
02 厄洛替尼的药品监管政策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包括药品生产、销售和使用 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03
厄洛替尼的药物分类
厄洛替尼属于小分子靶向药物中的酪 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 细胞肺癌(NSCLC)等恶性肿瘤。
厄洛替尼的发现历程
厄洛替尼的发现背景
厄洛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它的发现源于对肿瘤细胞生长 机制的研究。
厄洛替尼的发现过程
厄洛替尼的发现是通过筛选大量的化合物库,最终找到了一种能够抑制肿瘤生 长的物质。
厄洛替尼的严重副作用
厄洛替尼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呼 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
厄洛替尼副作用的处理方法
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 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厄洛替尼的研究进展
厄洛替尼的新药研发
厄洛替尼的药理作用
厄洛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通 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达 到治疗效果。
厄洛替尼的新药研发进展
厄洛替尼对社会的影响
厄洛替尼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厄洛替尼的出现,推动了医疗行业的 发展,提高了癌症治疗的成功率。
厄洛替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厄洛替尼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 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厄洛替尼对社会公共卫生的影响
厄洛替尼的普及,提升了社会公共卫 生水平,减少了癌症的发病率。
感谢观看
厄洛替尼的新适应症研究
03
研究厄洛替尼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 的潜力,如肺癌以外的癌症类型。
EGFR—TKI治疗化疗失败后的IV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EGFR—TKI治疗化疗失败后的IV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EGFR-TKI治疗化疗失败后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EGFR-TKI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诊治的8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化疗失败后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EGFR-TKI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时间。
应用SPSS20.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88例,客观缓解率(ORR)为52.3%(46/88),疾病控制率(DCR)90.9%(80/88)。
ECOG评分0,1分的ORR高于ECOG评分≥2者,83.3%vs30.8%,P=0.00;有吸烟史的ORR率低于无吸烟史,33.3%vs 60.7%,P=0.011;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敏感突变或突变状态未知、EGFR-TKI治疗时机等不影响EGFR-TKI近期疗效。
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0个月,(95%CI 8.56~11.4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5个月(95%C/:19.64~30.36)个月。
EGFR突变的患者42例(19del 24例,21 L858R 18例)中,EGFRl9del突变的PFS优于L858R突变(12.0个月vs 8.0个月,P=0.010)。
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吸烟史影响PFS及OS。
ECOG评分0,1分的PFS、OS长于ECOG评分≥2分者(分别为12.0个月vs 6.0个月,P=0.000;40.0个月vs 19.0个月,P=0.000),无吸烟史的PFS、OS长于有吸烟史组(分别为10.0个月vs 6.0个月,P=0.007;30.0个月vsl8.0个月,P=0.004)。
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是影响PFS及O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1)对于EGFR 敏感突变或突变优势的Ⅳ期NSCLC患者,二线及二线以上使用EGFR-TKI可获益,疗效与一线EGFR-TKI治疗相近;(2)ECOG评分是影响PFS及OS的独立影响因素,ECOG评分0,1分的患者及未吸烟的患者有较好的ORR率,二线与二线以上EGFR-TKI疗效无明显差别;(3)EGFR 19del组与L858R组相比,近期有效率及OS无明显差别,但19del组PFS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9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年 12 月第 31 卷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刘显红 马丽霞 张 爽 牛 凯 左学荣 程 颖 (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一科,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 12 例既往口服吉非 替尼有效,但后来又因病情进展而口服厄洛替尼的 NSCLC 患者,均予厄洛替尼 150 mg,每日 1 次口服,1 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口服厄 洛替尼组 12 例病人无 CR 及 PR 病人,疾病控制率 75% ( 9 /12) ,肿瘤无进展生存期( PFS) 4. 1 个月,症状缓解率 75% ,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 结论 对于吉非替尼治疗 NSCLC 失败后,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可延长病人 PFS 时间,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3讨论 厄罗替尼( 特罗凯) 可有效治疗晚期 NSCLC,包括延长患
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延迟临床症状的进展。BR21 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有效率 8. 9% ,1 年生存率为 31% ,中位生存期 6. 7 个 月,厄洛替尼 疗 效 与 化 疗 疗 效 相 似,但 毒 副 作 用 较 化 疗 轻〔1〕。 TRUST 研究显示所有人群中,特罗凯可以使 2 个患者中有 1 个 临床获益; 优势人群中( 非鳞癌,不吸烟,无论性别) ,特罗凯可 以使 10 个患者中有 8 个临床获益。SATURN 研究认为厄洛替 尼组 PFS 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12. 3 w vs 11. 0 w,HR 0. 71,P < 0. 000 1) ,不同性别、病理类型、人种、吸烟状况及 EGFR 突变状 态均受益,ERFR 突变者获益最多,PFS 较安慰剂组延长 2 倍, 厄洛替尼组缓解率 12% ,安慰剂组为 5%〔2〕。特罗凯能够显著 改善患者 生 存 期,并 具 有 良 好 的 耐 受 性。TRUST 试 验 表 明, 54% 的患者至少有一项副反应发生。药疹的出现为剂量依赖 性,发生率为 83% ,其中 9% 为 3 /4 度,需要减少药物剂量〔中图分类号〕 R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1) 24-4790-0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1. 24. 022
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而言,联合化疗可延长生 存期,控制肿瘤相关症状及维持生存质量。对于化疗失败的患 者,可选择吉非替尼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口服吉 非替尼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 6 ~ 8 个月后疾病进展,如何 选择另一种抗肿瘤治疗手段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无标 准治疗方法。本文对吉非替尼失败后的 NSCLC 患者给予厄洛 替尼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科 2008 年 6 月至 2010 年 4 月既往口 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又因病情进展而给予口服厄洛替尼的患 者 12 例,其中男性 2 例,女性 10 例,年龄 33 ~ 73 岁,中位年龄 62 岁,PS 评分 0 ~ 1 分 6 例,2 分 4 例,3 分 2 例。所有病人既往 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前均接受至少 1 个周期化疗,且口服吉非替 尼均有效,缓解时间为 13 ~ 53 个月,中位缓解时间 15 个月。 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均有可测量的病灶。其中 9 例 吉非替尼失败后停药时间超过 3 个月; 3 例吉非替尼失败后立 即开始采用厄洛替尼治疗。 1. 2 治疗方法 12 例病人均给予厄洛替尼 150 mg,1 次 / d,口 服,连续服用直到疾病进展。每月进行 1 次疗效评价并评价安 全性,检测 CEA 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 3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 2000 年 NCI 实体瘤疗效评价 标准( RECIST1. 0) ,分为 CR、PR、SD、PD,以 CR + PR 计算有效 率( RR) ,以 CR + PR + SD 计算疾病控制率( DCR) 。毒性反应 按 WHO 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为 0 ~ IV 度。患者临床主要症状 改善根据治疗前后的自我评价。 1.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11. 5 统计软件,生存分析采用 Kaplan-Meier 法。
第一作者: 刘显红( 1967-) ,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肺癌的临床研究。
者 PS 评分 0 ~ 1 分 6 例,2 分 4 例,3 分 2 例,治疗 28 d 后 PS 评 分 0 ~ 1 分 11 例,3 分 1 例。随访到目前为止,5 例病人死亡, 其余 7 例仍生存,其中 1 例病人正持续维持稳定。 2. 2 症状缓解情况 12 例口服厄洛替尼的病人中 9 例在服 药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中咳嗽、咯痰、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 难、头痛、头晕症状明显改善,周身乏力及厌食症状好转,中位 症状缓解时间约为 15 d( 3 ~ 20 d) ,症状缓解率约为 75% 。 2. 3 CEA 变化情况 12 例病人口服厄洛替尼 1 个月后 5 例 病人 CEA 数值 下 降,2 例 病 人 CEA 数 值 恢 复 正 常,2 例 病 人 CEA 数值无变化,3 例病人 CEA 持续增长。 2. 4 毒副作用 本组病人口服厄洛替尼后最常见的毒副反应 包括皮肤反应,占 50% ( 6 /12) ,约 1 w ~ 20 d 开始出现,均为Ⅰ 度,表现为皮疹、痤疮、皮肤干燥、瘙痒,给予局部清洁及外用肤 轻松软膏后好转,2 个月后逐渐消失,不影响继续用药。腹泻约 在服药后 7 ~ 10 d 开始出现,口服止泻药物后好转,以后间断出 现腹泻,多为Ⅰ度和Ⅱ度,其中Ⅰ度占 16. 7% ( 2 /12) ,Ⅱ度占 25% ( 3 /12) ,不影响继续用药。恶心、呕吐占 25% ( 3 /12) ,均 为Ⅰ度。食欲减退 16. 7% ( 2 /12) ,周身乏力 25% ( 3 /12) ,均为 Ⅰ度。2 例出现 II 度甲沟炎,占 16. 7% ( 2 /12) ,未出现肝肾功 异常。所有病例未出现间质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