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论问题排队论解决什么问题

合集下载

排队论问题实验报告(3篇)

排队论问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排队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在服务系统中顾客的等待时间和服务效率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排队现象无处不在,如银行、医院、超市、餐厅等。

通过对排队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服务系统,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排队系统,探究排队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排队模型的建立方法。

3. 熟悉排队系统参数的估计和调整。

4. 分析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平均等待时间、服务效率等。

5. 培养运用排队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建立排队模型本实验以银行排队系统为例,建立M/M/1排队模型。

该模型假设顾客到达服从泊松分布,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服务台数量为1。

2. 参数估计根据实际数据,估计排队系统参数。

假设顾客到达率为λ=2(人/分钟),服务时间为μ=5(分钟/人)。

3. 模拟排队系统使用计算机模拟排队系统,记录顾客到达、等待、服务、离开等过程。

4. 性能分析分析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平均等待时间、服务效率、顾客满意度等。

四、实验步骤1. 初始化参数设置顾客到达率λ、服务时间μ、服务台数量n。

2. 生成顾客到达序列根据泊松分布生成顾客到达序列。

3. 模拟排队过程(1)当服务台空闲时,允许顾客进入队列。

(2)当顾客进入队列后,开始计时,等待服务。

(3)当服务台服务完毕,顾客离开,开始下一个顾客的服务。

4. 统计性能指标记录顾客等待时间、服务时间、顾客满意度等数据。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排队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优化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平均等待时间根据模拟结果,平均等待时间为2.5分钟。

2. 服务效率服务效率为80%,即每分钟处理0.8个顾客。

3. 顾客满意度根据模拟结果,顾客满意度为85%。

4. 优化建议(1)增加服务台数量,提高服务效率。

(2)优化顾客到达率,降低顾客等待时间。

(3)调整服务时间,缩短顾客等待时间。

排队论

排队论

f ( w n 1)

n!
e w
w0
f ( w ) Pn f ( w n 1) n0 ( w ) n w (1 ) n e ( )e ( ) w n0 n!
熊燕华
6.
忙期和闲期
系统忙的概率为ρ ,则闲的概率为1-ρ 。可以 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忙期和闲期的长度比为 ρ :(1-ρ ) 由于顾客到达间隔服从无记忆性的负指数分布, 且与服务时间无关。闲期I(系统从空闲开始到新 的顾客到达时刻)服从参数为λ 的负指数分布,则 E[I]=1/λ E[B]= ρ/(1-ρ) E[I]=1/(μ-λ )=Ws
熊燕华
L S n Pn
n0


1
Little公式
Ls=Lq+λ/μ Ws=Wq+1/μ
L q (n 1) Pn n 1

Ws=E(W)=1/(μ-λ) Wq=Ws-1/μ=ρ/(μ-λ)
Ws=Ls/λ
Wq=Lq/λ
熊燕华

定理: 对于存在平稳分布的任何排队系统,下列 关系成立:
熊燕华
七、随机过程知识准备

系统的状态
系统中的顾客数,即如果系统中有n个顾客即说系统 状态为n。在平稳过程中,在时刻t、系统状态为n的概率 Pn(t)是不变的,即Pn(t) =Pn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平衡 状态解。
注:本章研究的均为平稳过程,即输入、输出过程 的概率分布、参数均不随时间变化,与所选取的时
第八章 排队论
基本概念 单服务台泊松到达负指数服务时间排队模型 多服务台泊松到达负指数服务时间排队模型 其他排队模型 经济分析
熊燕华

排队论模型及其应用

排队论模型及其应用

排队论模型及其应用摘要:排队论是研究系统随机服务系统和随机聚散现象匸作过程中的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乂叫随机服务的系统理论,而且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

乂主要称为服务系统,是排队系统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排队论主要解决存在大量无形和有形的排队或是一些的拥挤现象。

比如:学校超市的排队现象或岀行车辆等现象,。

排队论的这个基本的思想是在1910年丹麦电话工程师埃尔朗在解决自动电话设计问题时开始逐渐形成的。

后来,他在热力学统计的平衡理论的启发下,成功地建立了电话的统讣平衡模型,并山此得到了一组呈现递推状态方程,从而也导出著名的埃尔朗电话损失率公式。

关键词:出行车辆;停放;排队论;随机运筹学引言:排队论既被广泛的应用于服务排队中,乂被广泛的应用于交通物流领域。

在服务的排队中到达的时间和服务的时间都存在模糊性,例如青岛农业大学歌斐木的人平均付款的每小时100人,收款员一小时服务30人,因此,对于模糊排队论的研究更具有一些现实的意义。

然而有基于扩展原理乂对模糊排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然而在交通领域,可以非常好的模拟一些交通、货运、物流等现象。

对于一个货运站建立排队模型,要想研究货物的一个到达形成的是一个复合泊松过程,每辆货车的数量为陷而且不允许货物的超载,也不允许不满载就发车,必须刚刚好,这个还是一个具有一般分布装车时间的一个基本的物流模型。

一.排队模型排队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乂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或等待线理论,是研究要求获得某种服务的对象所产生的随机性聚散现象的理论。

它起源于A.K.Er-lang的著名论文《概率与电话通话理论》。

一般排队系统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⑴:(1)输入过程:输入过程是对顾客到达系统的一种描述。

顾客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顾客相继到达的间隔时间是确定型的也可能是随机型的、顾客到达是相互独立的还是有关联的、输入过程可能是平稳的还是不平稳的。

(2)排队规则:排队规则是服务窗对顾客允许排队及对排队测序和方式的一种约定。

排队论知识点(一)

排队论知识点(一)

排队论知识点(一)排队论知识点详解什么是排队论排队论是应用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学统计方法来研究队列系统的数学理论。

队列系统是指一些处理实体以确定的方式到达某个系统,被系统以某种方式处理,然后离开系统的系统模型。

排队论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队列系统(如银行服务台、电话交换机等)的结构和参数,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排队论的主要概念1. 到达过程到达过程是指实体到达队列系统的时间间隔的随机过程。

根据到达的规律性和随机性不同,到达过程可以分为不可预测的泊松到达过程和可预测的非泊松到达过程。

2. 服务过程服务过程是指队列中的实体被处理的时间间隔的随机过程。

根据服务的规律性和随机性不同,服务过程可以分为不可预测的指数服务过程和可预测的非指数服务过程。

3. 队列长度队列长度是指队列中正在等待服务的实体的个数,也可以看作是在系统中等待服务的实体的数学期望。

4. 平均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指实体在队列系统中等待服务的平均时间。

5. 利用率利用率是指队列系统中服务设备的利用情况,通常用平均到达率与平均服务率的比值来表示。

排队论的基本模型1. M/M/1模型M/M/1模型是排队论中最简单的模型之一,代表了一个单一服务台和一个队列的排队系统。

M/M/1模型的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都是泊松过程,服务设备能力为1。

2. M/M/C模型M/M/C模型是M/M/1模型的扩展,代表了含有C个服务台和一个队列的排队系统。

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仍然是泊松过程,但是服务设备能力为C。

3. M/G/1模型M/G/1模型是M/M/1模型的变体,代表了一个单一服务台和一个队列的排队系统,但是服务过程是一般分布。

到达过程仍然是泊松过程。

4. G/G/1模型G/G/1模型代表了一个单一服务台和一个队列的排队系统,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都是一般分布。

排队论的应用1. 交通拥堵排队论可以用来研究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资源的利用和流量的分配。

排队论

排队论

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前一页后一页退出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与展望退出前一页后一页。

排队论习题答案

排队论习题答案

排队论习题答案排队论习题答案排队论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排队系统中的等待时间、服务时间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排队的情况,比如超市、银行、医院等地方。

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排队问题,减少等待时间呢?下面我将通过几个习题来探讨排队论的解题方法。

习题一:某银行有两个窗口,分别为A窗口和B窗口,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指数分布,平均每10分钟到达一人。

A窗口的服务时间服从均值为5分钟的指数分布,B窗口的服务时间服从均值为7分钟的指数分布。

求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

解答一: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平均到达率λ和平均服务率μ。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平均到达率λ=1/10=0.1人/分钟,平均服务率μA=1/5=0.2人/分钟,平均服务率μB=1/7≈0.1429人/分钟。

根据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当λ<μ时,系统稳定,顾客平均等待时间为0。

当λ>μ时,系统不稳定,顾客平均等待时间为ρ/(μ-λ),其中ρ为系统繁忙率。

由于该题目中有两个窗口,所以我们需要计算两个窗口的繁忙率ρA和ρB。

ρA=λ/μA=0.1/0.2=0.5,ρB=λ/μB=0.1/0.1429≈0.7。

由于两个窗口的繁忙率不相等,我们需要使用排队网络的方法来求解。

根据排队网络的基本原理,顾客平均逗留时间等于顾客在每个窗口的平均逗留时间之和。

根据排队网络的公式,顾客在A窗口的平均逗留时间为1/(μA-λ)≈5分钟,顾客在B窗口的平均逗留时间为1/(μB-λ)≈7.5分钟。

所以,顾客平均逗留时间为5+7.5=12.5分钟。

习题二:某医院门诊部有一个窗口,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泊松分布,平均每10分钟到达一人。

窗口的服务时间服从均值为8分钟的指数分布。

求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逗留时间。

解答二:同样地,我们需要计算平均到达率λ和平均服务率μ。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平均到达率λ=1/10=0.1人/分钟,平均服务率μ=1/8=0.125人/分钟。

运筹学 第8章 排队论

运筹学 第8章 排队论

第八章 排队论排队是日常生活和经济管理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医院等待看病的病人、加油站等待加油的汽车、工厂等待维修的机器、港口等待停泊的船只等。

在排队论中把服务系统中这些服务的客体称为顾客。

由于系统中顾客的到来以及顾客在系统中接受服务的时间等均是随机的,因此排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随机服务系统,若扩大系统设备,会提高服务质量,但会增加系统费用。

若减少系统设备,能节约系统费用,但可能使顾客在系统中等待的时间加长,从而降低了服务质量,甚至会失去顾客而增加机会成本。

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解决排队系统中的问题是:在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之间取得平衡,找到最适当的解。

排队论是优化理论的重要分支。

排队论是1909年由丹麦工程师爱尔郎(A.K.Erlang )在研究电话系统时首先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随机服务系统。

第一节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及所研究的问题一、基本概念(一)排队系统的组成一般的排队系统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顾客的到达(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如图8—1所示。

1.输入过程输入过程指顾客按什么样的规律到达。

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顾客总体(顾客源) 指可能到达服务机构的顾客总数。

顾客总体数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

如工厂内出现故障而等待修理的机器数是有限的,而到达某储蓄所的顾客源相当多,可近似看成是无限的。

(2)顾客到达的类型 指顾客的到达是单个的还是成批的;(3)顾客相继到达的时间间隔分布 即该时间间隔分布是确定的(定期运行的班车、航班等)还是随机的,若是随机的,顾客相继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什么分布(一般为负指数分布);2.排队规则排队规则指顾客接受服务的规则(先后次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即时制(损失制) 当顾客来到时,服务台全被占用,顾客随即离去,不排队等候。

这种排队规则会损失许多顾客,因此又称为损失制。

(2)等待制 当顾客来到时,若服务台全被占用,则顾客排队等候服务。

在等待制中,又可按顾客顾客达到排队系统 图8—1服务的先后次序的规则分为:先到先服务(FCFS,如自由卖票窗口等待卖票的顾客)、先到后服务(FCLS,如仓库存放物品)、随机服务(SIRO,电话交换台服务对话务的接通处理)和优先权服务(PR,如加急信件的处理)。

排队问题的提出排队论基本概念到达间隔分布和服务时间

排队问题的提出排队论基本概念到达间隔分布和服务时间

(1)萌芽阶段 1909~1920年,丹麦数学家、电气工程师爱尔朗用概率论方法研究电话通话问
题,从而开创了这门应用数学学科,并为这门学科建立了许多基本原则。之后从事 排队论研究的先驱人物有法国数学家勃拉彻、前苏联数学家欣钦、瑞典数学家巴尔 姆等,他们用数学方法深入地分析了电话呼叫的本征特性,促进了排队论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费勒引进了生灭过程时,排队论才被数学界承认是一门重要 的学科。
6.1.2 排队论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排队论应用面很广,从开始的通信系统到存量问题和交通运输问题,从生产作 业到公共服务,再到计算机配置等,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里仅列出与现代物流管理 有关的几个应用例子。
(1)交通运输系统 港口的码头是服务台,船只为顾客,码头的使用决定了港口的吞吐量,船只过久 等待进港造成罚款都是应当注意的问题。飞机跑道或者停机坪可以作为服务台,飞机 起降为顾客的服务要求,如何安排飞机班次便利旅客并使飞机起降有条不紊,是机场 调度的重要问题。铁路公路交通站可视作一个大服务台,服务系统上的队长为交通站 内旅客以及送行者的总人数,通过对人数变化的了解,可帮助设计者决定交通站建筑 的容量、旅客候车或候机室座位的多寡等。 (2)仓储配送服务 储存系统中存量的变化是随机行为,和排队论中的队列长度变化的随机行为有相 似之处。 (3)综合物流管理 在物流系统中排队的现象很多,如决策系统收发物流信息能力的强弱,服务网点 的布局与服务水平的高低,物流设施设备的多少与服务能力的大小,服务内容的多寡 与服务质量的好坏等等。 由此可见,排队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问题,它是一个管理问题。表面上的排 队问题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急待改善管理的“大文章”。
6.2.1.1 输入
输入描述的是顾客出现在排队系统中的方式,人们通常用某种带有任意参数和 适当简化假设的随机过程来表示它。输入过程又由如下一些元素构成:

第六章 排队论模型

第六章 排队论模型

上述事例中的各种问题虽互不相同,但却都 有要求得到某种服务的人或物和提供服务的人或 机构。排队论里把要求服务的对象统称为“顾 客”,而把提供服务的人或机构称为“服务台”或 “服务员”。不同的顾客与服务组成了各式各样 的服务系统。顾客为了得到某种服务而到达系统、 若不能立即获得服务而又允许排队等待,则加入 等待队伍,待获得服务后离开系统。
12
③随机服务 (RAND) 。即当服务台空闲 时,不按照排队序列而随意指定某个顾客去 接受服务,如电话交换台接通呼叫电话就是 一例。 ④优先权服务 (PR)。如老人、儿童先进 车站;危重病员先就诊;遇到重要数据需要 处理计算机立即中断其他数据的处理等,均 属于此种服务规则。
13
(3)混合制.这是等待制与损失制相结合的一种 服务规则,一般是指允许排队,但又不允许队列无 限长下去。具体说来,大致有三种:
16
3、服务台
服务台可以从以下3方面来描述: (1) 服务台数量及构成形式。从数量上说,服务台有 单服务台和多服务台之分。从构成形式上看,服务台 有:①单队——单服务台式; ②单队——多服务台并联式; ③多队——多服务台并联式; ④单队——多服务台串联式; ⑤单队——多服务台并串联混合式,以及多队列多 服务台并串联混合式等等。 如之前的分类模型图所示。
2
排队论历史:
起源于19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电子公司工作的电话工程 师A. K. Erlang(A.K.爱尔朗)对电话通话拥挤问题的研究工作, 其开创性论文---概率论和电话通讯理论则标志此理论的诞生。 表明了排队论的发展最早是与电话,通信中的问题相联系的, 并到现在也还是排队论的传统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在计算机通 讯网络系统、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系统、各类生产服务、库存 管理等等各领域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排队论具体事例:

运筹学模型的分类和类型

运筹学模型的分类和类型

运筹学模型的分类和类型运筹学是一门应用于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学科,它通过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来优化资源的利用。

运筹学模型是在特定情境中描述问题和优化目标的数学表示。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优化目标的类型,运筹学模型可以被分类为多种类型。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运筹学模型分类。

一、线性规划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是最基本的运筹学模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为线性的。

线性规划模型常用于求解资源分配、生产计划、物流运输等问题。

通过线性规划模型,我们可以找到使资源利用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某公司需要确定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以最大化总利润,且需满足各种资源约束条件,这时可以使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

二、整数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是在线性规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整数变量的扩展。

在某些情况下,问题的决策变量只能取整数值,这时就需要使用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求解。

某物流公司需要确定车辆的调度方案,每辆车的装载量可以是整数,这时可以使用整数规划模型来求解最佳调度方案。

三、动态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是一种考虑时间因素的决策模型。

它通常用于求解多阶段决策问题。

动态规划模型通过将问题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建立各阶段之间的转移方程,来寻找最优决策序列。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需要确定每个阶段的最佳决策,以最小化总工期和成本,这时可以使用动态规划模型进行求解。

四、网络流模型:网络流模型是一种描述网络中资源分配和流量传输的模型。

它通常用于求解网络优化问题,如最小费用流问题、最大流问题等。

网络流模型中,节点表示资源或流量的源点、汇点和中间节点,边表示资源或流量的传输通道。

通过建立网络流模型,我们可以确定资源的最优分配方案,以及网络中的最大流量或最小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中,我们需要确定货物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最佳流向,以最小化总运输成本,这时可以使用网络流模型进行求解。

五、排队论模型:排队论模型是一种描述排队系统的模型。

它通常用于评估系统性能指标,如平均等待时间、平均逗留时间等。

排队论(QueuingTheory)

排队论(QueuingTheory)
t
称为稳态(steady state)解,或称统计平衡状态 (Statistical Equilibrium State)的解。 pn 稳态的物理意义见右图,系
统的稳态一般很快都能达到, 但实际中达不到稳态的现象 也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求稳 态概率Pn并不一定求t→∞ 的极限,而只需求Pn’(t)=0 即可。
Hale Waihona Puke P (t , t t ) o(t )
n2 n

P0+P1+P≥2=1
由此知,在(t,t+Δ t)区间内没有顾客到达的概率为:
P 0 (t , t t ) 1 t o(t )
令t1=0,t2=t,则P(t1,t2)=Pn(0,t)=Pn(t)
过渡状态
稳定状态
t
14
图3 排队系统状态变化示意图
2019/2/7 管理运筹学课程组 ftp://211.71.69.239
排队论主要知识点
排队系统的组成与特征 排队系统的模型分类 顾客到达间隔时间和服务时间的经验分布与 理论分布 稳态概率Pn的计算 标准的M/M/1模型([M/M/1]:[∞/∞/FCFS]) 系统容量有限制的模型 [M/M/1]:[N/∞/FCFS] 顾客源有限模型[M/M/1][∞/M/ FCFS] 标准的[M/M/C]模型[M/M/C]:[∞/∞/FCFS]
10
(3) 逗留时间,指一个顾客在系统中的停留时 间,它的期望值记作Ws; (4) 等待时间,指一个顾客在系统中排队等待的 时间,它的期望值记作Wq; 等待时间 服务时间
逗留时间
=
+
2019/2/7
管理运筹学课程组 ftp://211.71.69.239

排队论问题 排队论解决什么问题

排队论问题 排队论解决什么问题

排队论问题排队论解决什么问题排队论问题排队论解决什么问题排队论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排队论问题例3。

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形成寻找最优化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与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难点理解排队等候时间的总和的意义,运用这种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PPT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小品水龙头风波。

(PPT1)师旁白今天,红红和明明做值日,他们俩正好同时(强调读)来到一个自来水龙头前。

红红我装一小桶水只要1分钟时间。

明明我接一盆水要5分钟时间。

红红、明明我有事,让我先来吧。

红红还是让我先接吧,这样好一点。

师旁白明明疑惑不解。

为什么红红接先就好一点呢师同学们,小红说的有道理吗2、讨论后,师现在他们都感觉自己有道理,那我们帮他们算一算时间吧,好吗生156分钟生516分钟师这样看来,好象小红说的没什么道理呀,时间长短不是一样吗(引发学生思考一人做事,另一人在干嘛)生红红先接,小明只等1分钟,如果明明先接水的话,小红要等5分钟。

师及时指出是呀,我们在自己完成自己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别的同学的感受,那我们来算一算,如果包含等候的时间在内,一共用多长时间吧。

生红先明后1157分钟。

(师可有意识引导1257分钟)生明先红后55111分钟。

(或52111分钟)师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里的7分钟和11分钟是什么时间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突破难点等候时间的总和)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刚才我们遇到的问题,在数学上叫做"排队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一方面为了引入新课,创设了学生常常遇到的生活场景,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降低新课的难度,通过这个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对"同时来到"这个前提要重视,同时,也对"等候时间的总和"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运筹学 排队论

运筹学 排队论

运筹学排队论引言排队论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优化排队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排队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交通流量控制、银行业务流程优化、生产线调度等,对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排队论的基本概念、排队模型以及应用案例,帮助读者了解运筹学中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什么是排队论排队论是一门研究排队现象的数学理论,它通过定义排队系统的各个要素,如顾客到达率、服务率、队列容量等,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优化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

排队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排队系统的模型:包括单服务器排队系统、多服务器排队系统、顾客数量有限的排队系统等。

•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平均等待时间、系统繁忙率、系统容量利用率等。

•排队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服务策略优化、系统容量规划等。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到达过程排队论中的到达过程是指顾客到达排队系统的时间间隔的随机过程。

常用的到达过程有泊松过程、指数分布等。

到达过程的特征决定了顾客到达的规律。

服务过程排队论中的服务过程是指服务器对顾客进行服务的时间间隔的随机过程。

常用的服务过程有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等。

服务过程的特征决定了服务的速度和效率。

排队模型排队模型是排队论中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排队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常用的排队模型有M/M/1模型、M/M/s模型等。

这些模型分别表示单服务器排队系统和多服务器排队系统。

性能指标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用于评估系统的性能,常见的性能指标有平均等待时间、系统繁忙率、系统容量利用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决策者优化排队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排队模型与分析M/M/1模型M/M/1模型是排队理论中最简单的排队系统模型,它是一个单服务器、顾客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均为指数分布的排队系统。

M/M/1模型的性能指标可以通过排队论的公式计算得出。

M/M/s模型M/M/s模型是排队理论中的多服务器排队模型,它是一个多个服务器、顾客到达过程和服务过程均为指数分布的排队系统。

【精品】通用版2022年六年级奥数精品讲义易错专项高频计算题-排队论问题(含答案)

【精品】通用版2022年六年级奥数精品讲义易错专项高频计算题-排队论问题(含答案)

通用版六年级奥数专项精品讲义及常考易错题汇编计数问题-排队论问题【知识点归纳】1.排队论问题解决方法:要使等候时间最短,应该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2.举例说明:四(1)班的3个同学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水龙头给3只桶注满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4分钟、3分钟、1分钟,现在只有1个水龙头可以接水,怎样安排能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的时间是多少?【常考题型】例1:小朋友排队做早操,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手笑笑都排在第5位,这排小朋友有()人.A、8B、9C、10D、11分析: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手笑笑都排在第5位,说明笑笑的左右各有4个人,再加上她自己一共有4×2+1=9人,据此解答.解:(5-1)×2+1,=4×2+1,=9(人);答:这排小朋友有9人.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笑笑都排在第5位”的意思是:她的左右各有4个人,注意:求这一排的总人数时不要忘了加上她自己.一.选择题1.同学们排队领书,小明前面有3人,后面有4人.一共有几人排队?() A.7人B.9人C.8人2.小朋友排队,从前数,小小是第4个人,从后数,她是第3个人,这一队共有() A.5人B.6人C.7人D.8人3.40个小朋友排队,笑笑前面有7人,后边有()人。

A.32B.23C.334.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是第5个,从后面数小明是第8个,这一列共有()人.A.12B.13C.145.24个小朋友站在一起,从左数笑笑排第10,从右数淘气排第8,笑笑和淘气中间有( )人.A.5B.7C.66.小朋友排队,从前往后数,红红排在第8个,从后往前数,红红排在第10个,这队共有( )人.A.18B.17C.197.一排小动物共有20只,从左往右数大象排第16,从右往左数小猫排第18,大象和小猫之间相隔()只动物.A.1B.2C.11D.128.小芳排队去大食堂打饭,她发现从前往后数,自己排第7,倒数也是第7,这个队伍一共有()A.14人B.15人C.13人二.填空题9.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6个人,后面有5个人,这一排一共有人10.28位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边开始数第10位是小雨,从右边开始数他是第位。

排队论系统仿真

排队论系统仿真

于零,即
dPn (t ) 0, 对一切n 。 dt 因为稳态和时间无关,所以将符号简化,用 Pn 代替 Pn(t),于是
Pn n 1 n 2 0 P0 n n 1 1

i 0 n i 1
——平均服务率,即单位时间内接受服务的顾客数;
C——并列服务台的个数;

——服务强度。
通常,排队论研究的相关问题可大体分成统计问题和最优化问题两大类。 统计问题是排队系统建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对现实数据的处理 问题, 在输入数据的基础上, 首先要研究顾客相继到达的间隔时间是否独立同分
布,如果是独立同分布,还要研究分布类型以及有关参数的确定问题.类似地, 对服务时间也要进行相应的研究。 排队系统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系统的设计、控制以及有效性评价等方面的内 容。 排队论本身不是一种最优化方法,它是一种分析工具。常见的系统最优设计 问题是在系统设置之前, 根据已有的顾客输入与服务过程等资料对系统的前景进 行估计或预测,依此确定系统的参数。 系统最优控制问题是根据顾客输入的变化而对现有服务系统进行的适度调 整,即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形,制定一个合理的控制策略,并据此确定系统运行的 最佳参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 (1)确定排队问题的各个变量,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已知的统计数据, 运用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以确定相关的概率分布; (3)根据所得到的概率分布,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特征; (4)根据服务系统的运行特征,按照一定的目的,改进系统的功能。
P0 (t ) e t
T 小于等于 t 的概率 P(T≤t)表示为 F(t) (累积分布函数) ,有
F (t ) 1 et

排队论及其应用

排队论及其应用
排队论及其应用排队论及其应用排队论是20世纪初由丹麦数学家erlang应用数学方法在研究电话话务理论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排队论也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它涉及的是建立一些数学模型以对随机发生的需求提供服务的系统预测其行为它已应用于电讯纺织矿山交通机器维修可靠性计算机设计和军事领域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的倒数称为平均到达时间间隔 T ,即
T 1/
21
1.1.1 基本概念
系统的有效到达率e : 实际能够进入系统并接受服务的到达率,即单位时间内进 入系统的平均顾客数,有
e (1 Pn )
Pn
(1.1)
为阻塞概率(或拒绝概率)。对于非拒绝系统, Pn 0 则
e
1
学习要求
• 重点掌握和理解排队论的基本概念、M/M/m(n)排 队系统的模型分析方法,了解它们在网络中的实际 应用; • 掌握通信网业务量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和运用 Erlang B公式和C公式;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 计算实际网络的性能指标; • 掌握随机接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业务分析方法。
17
1.1.1 基本概念 排队方式:包括混合排队和分别排队两种方式。 混合排队方式:顾客排成一个队列,接受任意一 个空闲窗口的服务。 分别排队方式:顾客排成m个队列,同时分别接 受m个窗口的相同服务。 当m = 1时,在该系统中,如果允许排队,顾客则 只能排成一列队列接受服务。 当m 1时,在该系统中,如果允许排队,则有混 合排队和分别排队两种排队方式。排队方式的选 择取决于两种服务方式。
20
1.1.1 基本概念
m 参数 称为窗口数或服务员数目,表征系统的资源量。它表示系 统中有多少服务设施可同时向顾客提供服务。 参数 顾客到达率或系统到达率,即单位时间内到达系统的平均 顾客数。其单位为个/时间或份/时间。 反映了顾客到达系统的快慢程度,也反映了需要服务的 一方对提供服务的一方的要求。 越大,说明系统的负载越重。

《排队问题》教学反思

《排队问题》教学反思

《排队问题》教学反思《排队问题》教学反思1排队问题是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以“排队问题”展开数学上方法或策略的学习。

学生利用数序体验解决一般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能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何时去掉两边,辩证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一年级组教师,经过讨论和集体备课,决定把教学重点放在算法的学习和运用上,学生能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有数一数、画一画、列算式等方法,考虑到一年级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数数和画图的方法,尤其是画图,一定要简洁、明确、规范。

我们一年级组的三位数学教师进行了同课同构,在一轮一轮的上课中打磨这节课,力求上出一节高效课,在上课之后我们集体评课,其他老师给以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建议,其中赵老师提出应该进行适当拓展,启发学生思维,画图应当更加简洁,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便利生活,越方便越好。

值得反思的几个内容: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直接告诉他。

学生在获取数学信息和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是重点。

根据两个班级的教学情况,我发现有些孩子遇到问题后,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个时候老师引导孩子能不能画出来或者写数字表示出来。

提示要明确,否则有些孩子可能会当成美术课来上,画图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方便简单才是我们选择画图的理由。

当时在一个班级,学生不太熟悉画图法,我提醒也不够明确,可提醒孩子我们所熟悉的图形,或者找有想法的孩子进行板书,在学生自我分享、互相学习中引导孩子,这比老师直接告诉孩子更加有效。

有些孩子还利用列算式的方法进行,算式虽然没列对,但孩子能想到这种方法并使用都是值得鼓励的,引导孩子进行数形结合,算式和画图都是相通的。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适当拓展。

教师不能高估孩子,也不能低估孩子。

教学应该先于学生发展,给学生适当的提升机会。

因此,结合两次磨课的效果,进行了之间问题的拓展,如推迟问题、放假问题、读书问题,这些题目需要学生灵活处理,运用画图法解决并验证。

排队论

排队论

后到先服务LCFS,
有优先权服务PS, 随机服务RF。
(c)混合制排队
队长有限 等待时间有限 逗留时间(等待时间与服务时间之和)有限
排队系统的三大要素描述 三、服务机制 主要包括服务设施的数量、连接形式、服务方式及服务时间 分布等. 服务设施的数量:一个或多个,分别称为单服务台与多服 务台排队系统; 连接形式:串联、并联、混联和网络等; 服务方式:单个或成批服务; 服务时间的分布:其中服务时间分布是最重要因素, 记服务台服务时间为V, 其分布函数为B(t), 密度函数为b(t), 常见的分布有: (1) 定长分布(D)
特别的,当t 1, 有E ( N (1)) , 可看成单位时间内到达顾客的平均数.
Poisson过程有如下性质:
(1) 在[t, t+△t] 时间内没有顾客到达的概率为
P0 (t ) e t (1 t ) o(t ) 1 t
(1) 在[t, t+△t] 时间内恰好有一个顾客到达的概率为 P (t ) 1 P0 (t ) (t ) t 1
无限状态生灭过程 定义:设{N(t),t ≥0 }是一个随机过程(其中N(t)表示时刻 t 系统中的顾客数)。若N(t)的概率分布具有如下性质: 1. 假设N(t) = n ,则从时刻 t 起到下一个顾客到达时刻止的 时间服从参数为 n 的负指数分布,n = 0,1,2,…。 2. 假设N(t) = n ,则从时刻 t 起到下一个顾客离去时刻止的 时间服从参数为 n 的负指数分布,n = 1,2,…。 3. 同一时刻只有一个顾客到达或离去。 则称{N(t),t ≥0 }是一个生灭过程。
Erlang输入(Ek) 顾客相继到达时间间隔{Xn}相互独立,具有相同的Erlang分布密度 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