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井冈翠竹》这篇课文;(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翠竹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学会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资源,保护生态。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井冈翠竹》;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 了解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翠竹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 学会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井冈翠竹》的文本;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井冈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井冈山的自然风光;(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井冈山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井冈翠竹》,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与同桌交流分享。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井冈翠竹的特点和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赞美之情;(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自己曾经见过的翠竹或竹林景象;(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5. 朗读与表演:(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2)学生自选片段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点亮孩子的艺术灵感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点亮孩子的艺术灵感

教学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要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点亮他们的艺术灵感。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井冈翠竹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设计一份好的《井冈翠竹》教学教案,点亮孩子的艺术灵感。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增强美术鉴赏能力。

2.学习基本的画竹方法,掌握画竹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竹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介绍井冈翠竹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并以视频为例子,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画竹的基本技能(1)学习竹子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掌握画竹的基本笔画和线条的运用。

(3) 了解画竹的基本色彩和渲染方法。

3.创作表达(1)挑选自己喜欢的竹形态或者场景,创作自己的竹画。

(2)学生自己完成画作,上台展示。

三、教学方法1.直观感受法通过多媒体教具、观察教学还原竹子的形态结构,激发学生艺术感受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用大屏幕展示的方法,现场示范画竹基本技巧,提供优美的作品鉴赏,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课堂启发式教学,现场制作美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发现、创造和表现的情感力量,点亮学生艺术灵感。

四、教学资源1.演示教具:如图片、电子书、ppt等。

2.实物教具:如笔、颜料、画纸、辅助工具等。

3.课外美术教育资源:如美术书籍、美术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观赏,了解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征。

2.基础技法讲授:通过画竹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线条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画竹的基本技能。

3.思维创造: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竹形态、场景进行选择,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4.展示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上台展示,让大家欣赏、点评。

五、评价方法1. 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

2. 作品评价:观察学生作品的原创性、技巧性、想象力、表现力。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帮助孩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帮助孩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竹子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传统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有关竹子的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2.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2.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1.情境抽象2.亲身体验3.反思发现五、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坐在课室里,老师拿起一根竹子问学生:“竹子,大家知道它有哪些特点?”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慢慢地点头表示认可。

老师把桌子上的竹子递给学生,让学生拿着竹子看看、摸摸、闻闻,感受一下它的质感和气味。

2.展开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感知到的特点和感受分享给组员,老师适当引导,把竹子的特点进行归纳,让学生了解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热身让学生认真阅读《井冈翠竹》诗歌,并找出其中描述竹子的语句,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韵律、抒情等方面。

4.欣赏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相关的中国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理解其中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5.评价让学生对于画作进行评价,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6.知识拓展老师介绍竹子的不同种类、生活习性、生长地点、历史背景等知识,并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竹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竹子的各种内涵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这种文化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次身心愉悦和心灵体验,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和深刻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信心。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及反思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及反思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生长环境、外形特征、生长周期等。

2.学习井冈翠竹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画作、工艺品等。

3.创作一幅以井冈翠竹为主题的画作或制作一件以井冈翠竹为元素的工艺品。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井冈翠竹的画作和工艺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井冈翠竹产生好奇心。

2.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通过介绍井冈翠竹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生长周期等,让学生对井冈翠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学习井冈翠竹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分组让学生自主查找井冈翠竹在画作和工艺品中的应用,并向全班展示自己所找到的资料。

4.分析井冈翠竹的特点及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观察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并讨论画家和工艺师是如何运用各种技法来表现井冈翠竹的。

5.创作井冈翠竹画作或工艺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井冈翠竹的理解和想象,选择合适的创作材料和表现技法,进行创作。

老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

6.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与全班一起评价和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导入、了解、学习和创作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展示、小组合作和个人创作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井冈翠竹画作和工艺品的展示,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作品,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欣赏和研究兴趣。

通过学习和分析井冈翠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我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学生的创作环节,我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行个性化创作。

教学设计2:井冈翠竹-“黄冈杯”一等奖

教学设计2:井冈翠竹-“黄冈杯”一等奖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细读深思,理解翠竹建立功勋师述:井冈山人自豪地说,井冈山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是啊,竹子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请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地方?(提示:用“——”画出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二)交流写竹子用途的句子,适当点拨引思,体会翠竹为革命做出了无私贡献。

(三)出示句子: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a.理解“坚韧”。

b.为什么“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因为坚韧、结实)c.读下文,说说“再重的担子”指什么?(明确指“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d.设问:这么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吗?(四)简要介绍相关历史,帮助理解“漫漫长途”链接启读启思:井冈山人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一直到革命的最后胜利,凭的是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的精神,井冈山的竹子也是如此——二、精读品味,感悟翠竹坚贞不屈(一)认真读第8、9自然段,哪些地方表现出竹子前仆后继,坚贞不屈的精神?用“——”画出来。

1.交流表现竹子精神的句子。

2.出示句子: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敌人抓不到革命者,最后烧山了,那些竹子呢?)3.指导朗读,读出竹子的品质。

4.竹子砍尽没有?压倒没有?烧光没有?5.出示句子: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引言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而《井冈翠竹》这首古诗,正是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的绝佳素材。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该课进行讲解,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标1、语文目标(1)了解古诗《井冈翠竹》的背景和意义;(2)学习古诗的韵律、格律、修辞手法等知识;(3)加深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提高课文朗读和理解能力。

2、综合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2)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3)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1)选取古诗《井冈翠竹》作为教学内容。

该诗表现了作者对井冈山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深刻描绘了翠竹的形态和情感内涵。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自然之美,并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

(2)学习内容的安排学生在学习本诗时,需要了解以下知识:①诗歌的基本韵律和格律知识;②诗中的修辞手法;③诗中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

2、教学设计(1)教学前的准备1)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播放井冈山的翠竹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风光。

2) 教师建议在学生还不会诗歌的情况下,先介绍韵律和格律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古诗的字数、平仄、韵脚等基本知识,以便后续的理解和分析。

(2)正式教学1) 翻译文本并齐读。

教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翻译版本,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教师可以全班齐读这首诗歌,以感受诗歌的美妙。

2) 理解诗歌内涵。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古诗中的意境,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或感性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3) 解读诗歌的修辞手法。

让学生尝试找出古诗中的修辞设备,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作出猜测,以此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4) 朗诵并赏析。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朗诵这首古诗,体验韵律和节奏,并讨论古诗中的意蕴。

《井冈翠竹》教案设计启发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能力

《井冈翠竹》教案设计启发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能力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启发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则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方面,课本教材的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阐述一份关于《井冈翠竹》的教案设计,以便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井冈翠竹》的内容和寓意;2.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方法,认识到翠竹婆婆及其故事的深远影响;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预习环节引导学生预习《井冈翠竹》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的情感价值和意义。

(二)观影环节引导学生观看《井冈翠竹》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深入感受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语言表达的技巧、场景氛围的营造等各个方面。

(三)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井冈翠竹》的原著,让学生实际操作,深刻理解故事的主题、寓意和价值;掌握作者的写作技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表演环节让学生分组,通过向导师请假,申请到校大礼堂或小剧场等场地,组织学生排演话剧《井冈翠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景和感受。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具体地理解翠竹婆婆形象的描写和表达,而且可以表现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文环节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感悟,自由涂鸦,线条和颜色随意,画出自己心底所想的翠竹婆婆;要求学生在课上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写出画中翠竹婆婆的形象、特点及内涵,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一)多媒体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先行感受翠竹婆婆的形象和内涵,为后来阅读原著和表演话剧打下基本认识。

(二)互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力,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进展的过程中,有机会互动交流,以利于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文化内涵。

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精选7篇)

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精选7篇)

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教学设计(精选7篇)六年级下册《井冈翠竹》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8、9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检查生字、新词、所收集的资料,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描写竹子的外形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课主要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以及它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本课中用了一句话概括,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生浏览课文,回答句子,师板书。

二、品读课文,突破重点。

(师:请同学们找出反映竹子为革命建立功勋,现在和将来为社会献出一切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1、学生代表读井冈竹子的革命功绩所表现的地方,其他同学画一画。

用“——”勾画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

用“ ”勾画出作者描写竹子对革命建立功勋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标出其种类。

(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师板出:生活皿器、战斗武器。

(师:同学们,战争时期红军用井冈竹子解决生活困难,打跑敌人,可你们却不知毛竹所做的扁担是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它也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就挑起了最重的担子,知道挑的是什么吗?请读第七自然段),生朗读回答。

2、朗读体验,体会井冈山人的精神。

A、革命战争年代(师: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仅靠毛委员和朱军长能挑得起来吗?还需靠哪些人的协助呢?)生:浏览课文后部分内容回答。

生1:井冈山人,因井冈山人同井冈毛竹一样坚贞不屈,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2:井冈山人,井冈山人有着如同井冈毛竹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低头的精神。

(师:是啊,井冈山人如同井冈毛竹,井冈毛竹就是他们最好的象征,今天的井冈毛竹依然在社会主义展现了它们的风采,井冈山人仍然延续着为了国家贡献一切的愿望,为国家提供能源,在今天的中国他们又有何作用呢?)生朗读课文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中毛竹的作用部分找答案,讨论后交流。

小学六年级语文《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井冈翠竹》是作者在描写翠竹的外形后,重点叙述了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阶段建立功勋,献出一切的精神。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井冈翠竹》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十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读课题齐,谈话激趣同学们,昨天我们去了延安窑洞坐了温热的土炕,今天,我们又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

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

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轻松谈话,疏理课文层次1、说说井冈翠竹的样子和作用。

2、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来读读。

相机指导认识理解“郁郁苍苍、亭亭玉立、帐篷、梭镖、白匪、、稠密、硝盐、殷切、迢迢”3、概括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交流明确课文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内容:竹之外形和竹之功能)三、再读课文,领略翠竹秀美外形。

师述:井冈山500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这一句总领全文,一幅优美的画卷接着展开了。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竹子样子的词句。

2、汇报并朗读,设问:翠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交流体会。

伺机板书:翠竹外形葱郁秀美4、抓住“岗哨、士兵”理解两个比喻句,照应“革命的竹子”。

读出井冈山人心中的自豪之情。

第二课时一、细读深思,理解翠竹建立功勋师述:井冈山人自豪地说,井冈山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是啊,竹子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表们想起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

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

当年毛委员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

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

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井岗翠竹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井岗翠竹》的内容,抓住主题,掌握核心词汇和重要表达;2.能正确理解课文难句,并进行适当的解释;3.能运用描写手法,写出绿竹的美丽形象;4.具备阅读诗歌的基本技巧,欣赏并理解诗歌内涵。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井岗翠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掌握核心词汇和重要表达;3.运用描写手法,写出绿竹的美丽形象;4.欣赏并理解诗歌内涵。

三、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井岗翠竹》,语音语调的处理;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题;3.学习和掌握核心词汇和重要表达;4.进行词语解释和句子解读;5.进行描写绿竹的练习;6.欣赏诗歌《井岗翠竹》。

四、教学准备1.课本《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井岗翠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由发言谈谈竹子的特点。

2. 预习导入提问并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生字词。

3. 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3.教师讲解课文的生字词,并进行适当的词语解释;4.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课文解读1.分小组讨论,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的内容;2.学生依次朗读难句,并进行适当的解释;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难句,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表达的意义。

5. 核心词汇和表达1.教师以课文为基础,列举一些核心词汇,并进行释义,学生进行默写和朗读;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优美表达,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6. 描写绿竹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对竹子的描写;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绿竹的描写练习;3.学生依次朗读各自的作文,并互相评价。

7. 欣赏诗歌《井岗翠竹》1.教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欣赏;2.教师解读诗歌的内涵和特点;3.学生进行诗歌教材发散,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8. 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_共10篇.doc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_共10篇第1篇:5井冈翠竹教学设计5井冈翠竹设计理念本篇课文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里面包含着一定的革命情怀,作者在描写翠竹的外形后,重点叙述了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阶段建立功勋,献出一切的精神。

文章借井冈翠竹来表现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教学本篇课文时,将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拟为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教学时须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综合所查资料,共同探讨,从中领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搜集有关资料,积累感受与体验。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首先看老师写课题。

2.师:说说你由题目所产生的联想。

学生展开联想,教师适时评价。

3.师:让我们通过文字来感受井冈翠竹吧!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着井冈翠竹都写了些什么?勾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读完课文后,注意自学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可分成几部分。

(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井冈翠竹的特点。

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井冈翠竹是革命的竹子。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井冈翠竹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感受井冈翠竹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学会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井冈翠竹》、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井冈翠竹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完善。

(2)讨论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感受井冈翠竹的美(1)学生欣赏井冈翠竹的图片,用词语描述其美。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井冈翠竹的美。

6.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词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井冈翠竹》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井冈翠竹》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对话等,理解其对主题的展示和人物的塑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井冈翠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井冈翠竹的特点和意义。

3.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补充。

3.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说。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展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阅读、讨论和表达等,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4.3 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享等,给予评估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编写一段小故事或短文,展示自己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5.2 相关活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自然环境,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井冈翠竹》课文文本6.2 辅助材料:井冈翠竹的相关图片、视频、背景资料等6.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本课文教学安排2课时完成7.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讨论第二课时:教学评价、教学延伸7.3 教学时间分配:第一课时: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分析与讨论(20分钟)、总结与导入(1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评价(15分钟)、教学延伸(15分钟)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井岗翠竹教案设计

井岗翠竹教案设计

井岗翠竹教案设计井岗翠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十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读课题齐,谈话激趣同学们,昨天我们去了延安窑洞坐了温热的土炕,今天,我们又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

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

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轻松谈话,疏理课文层次1、说说井冈翠竹的样子和作用。

子)(二)交流写竹子用途的句子,适当点拨引思,体会翠竹为革命做出了无私贡献。

(三)出示句子: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a.理解“坚韧”。

b.为什么“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因为坚韧、结实)c.读下文,说说“再重的担子”指什么?(明确指“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d.设问:这么重的担子也挑得起吗?(四)简要介绍相关历史,帮助理解“漫漫长途”链接启读启思:井冈山人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一直到革命的最后胜利,凭的是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的精神,井冈山的竹子也是如此——二、精读品味,感悟翠竹坚贞不屈。

(一)认真读第8、9自然段,哪些地方表现出竹子前仆后继,坚贞不屈的精神?用“——”画出来。

1、交流表现竹子精神的句子。

2、出示句子: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敌人抓不到革命者,最后烧山了,那些竹子呢?)3、指导朗读,读出竹子的品质。

4、竹子砍尽没有?压倒没有?烧光没有?5、出示句子: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井冈翠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朗读、默读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文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井冈翠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小组讨论。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收集有关井冈翠竹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井冈翠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介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难点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学习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井冈翠竹的小练笔。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井冈翠竹教学设计导语:《井冈翠竹》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里面包含着一定的革命情怀,作者在描写翠竹的外形后,重点叙述了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阶段建立功勋,献出一切的精神。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井冈翠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片段;3、体会文中描写井冈翠竹的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4、初步领悟”记叙“”描写“”议论“等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描写井冈翠竹的语句在文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时代背景并体会井冈翠竹所象征的坚强不屈、默默奉献、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翠竹吗?它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饭,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

1.简单介绍井冈山毛竹的生长情况。

2.出示课题:(1)解释课题:翠,绿的意思。

(2)介绍作者:袁鹰。

(3)设问启发:为什么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二、检测预习,了解学情。

1.检查读音:(1)教师出示生字: 匪、嗥、硝、锁、粮、腥、稠、茨、殷。

(2)学生认读并组词。

(3)教师重点强调:“嗥”“稠”“殷”的'读音。

2.检查朗读(1)学生自由练习通读课文,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情。

(2)学生把自己认为不容易读通的句子再给大家读一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反馈交流。

想想课文讲了什么?3、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四、学生阅读课文,理清结构,找出线索。

要求思考:1.结合读中提示,理清全文结构,写作顺序,并思考提示中有关问题。

2.全文结构及顺序:由竹子外形写到功绩,先总后分,结尾总结点题。

写竹之外形,按远近顺序,写竹之功绩,按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写。

《井岗翠竹》教学设计

《井岗翠竹》教学设计

《井岗翠竹》教学设计导读:一、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8~9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翠竹吗?它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饭,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

二、检查预习:“贞、稠”是翘舌音。

“蓬、腥”是后鼻音。

“殷”是整体认读音节,它的左边第二笔是“撇”,不要写成了“竖”。

“韧”字右边的“刃”不要少写“点”。

三、集体感知课文: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反馈交流。

想想课文讲了什么?3、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四、再读课文,感受翠竹精神。

1、读1-4自然段,井冈山的翠竹“郁郁苍苍,重重叠叠。

2、竹之外形,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

五、静心默读,说说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第二课时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5-12自然段。

领悟写作手法。

1、自由读课文5-12自然段,想想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2、用“————”勾画出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

“搭、做、盛、蒸、摆”。

用~~~~~~画出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在旁边标明修辞手法。

排比、反问、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

3、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不懈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三、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1、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2、说说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作者歌颂的只是翠竹吗?3、为什么说“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四、总结全文。

井冈翠竹是革命的竹子,过去为革命建立功勋,现在和将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继续奉献。

井冈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井冈翠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两篇)

《井冈翠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两篇)

《井冈翠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两篇)导读:《井冈翠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计理念:本篇课文是一篇象征性的文章,里面包含着一定的革命情怀,作者在描写翠竹的外形后,重点叙述了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阶段建立功勋,献出一切的精神。

文章借井冈翠竹来表现井冈人民对中国不懈的无私的贡献。

教学本篇课文时,将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拟为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教学时须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综合所查资料,共同探讨,从中领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8、9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检查生字、新词、所收集的资料,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描写竹子的外形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课主要写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以及它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本课中用了一句话概括,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生浏览课文,回答句子,师板书。

二、品读课文,突破重点(师:请同学们找出反映竹子为革命建立功勋,现在和将来为社会献出一切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1、学生代表读井冈竹子的革命功绩所表现的地方,其他同学画一画。

用勾画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

用勾画出作者描写竹子对革命建立功勋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标出其种类。

(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师板出:生活皿器、战斗武器。

(师:同学们,战争时期红军用井冈竹子解决生活困难,打跑敌人,可你们却不知毛竹所做的扁担是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它也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就挑起了最重的担子,知道挑的是什么吗?请读第七自然段),生朗读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课时数:第一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1、认识7 个生字,会写7 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课文结构。

4、感受作者对景岗翠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2016-02-26 授课时间:2016-03-01备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冈山吗?见过井冈山竹子吗?今天,我们就紧跟着红军的足迹,去看看井冈山的竹子。

一起读课题“井冈翠竹”。

知道井冈山这个地名吗?(自由交谈,学生汇报预习资料)师:是啊,那是中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鲜血的土地”在它绵延500 里的林海里,长满了青青的竹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边读其他同学边帮忙找出字音错误。

2、汇报交流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落实基础知识1、小组交流课后生字的组词,写法,易错点,形近字,多音字。

2、汇报生字学习结果,用“郁郁苍苍、殷切”练习说话。

3、听写生字,课后词。

四、再次读文,疏理课文层次作者围绕井冈翠竹描写了哪几方面?生:1-2井冈翠竹的神采;3-9 革命时期的神勇;10-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

板书设计:井冈翠竹匪、嗥、硝、锁、粮、腥、茨、殷。

教学反思:由于是开学第一天,学生预习不够充分,课文读得不够熟练,一些自己不认识、不理解。

《井冈翠竹》教学设计课时数:第二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2、学习本文丰富的表达方式。

背诵2、5、8 自然段3、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学习毛竹坚强乐观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备课时间:2015-02-26 授课时间:2015-03-02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作者围绕井冈翠竹描写了哪几方面?生:1-2 井冈翠竹的神采;3-9 革命时期的神勇;10-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奉献精神。

二、品读感悟, 探究交流1、井冈山的毛竹是怎样的?(1)学生谈感受(2)引导学生体会“远处” “近处” “有的……好似……”的词语在本句中的表达效果。

(3)指导朗读, 引导背诵。

2. 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1)静心默读课文3-9 自然段,想想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2)用“————” 勾画出描写竹子用途的句子。

“搭、做、盛、蒸、摆”。

用~~~~~~画出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在旁边标明修辞手法。

排比、反问、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下列句子:①出示: “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也可以借助手中资料理解。

②出示: “血雨腥风, 毛竹青了又黄, 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的毛竹在革命年代里所起到的作用, 体会作者对毛竹的赞美之情。

板书: 当年——坚贞不屈默默奉献③出示: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

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加点词语体会句子在表达方面的特点。

(4)引导学生体会: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不懈的无私的贡献及其精神对中国革命深远的影响。

三、总结提升, 情感升华。

1、感悟文章主旨。

出示: “井冈山的翠竹啊, 你是革命的竹子!2、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3、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4、说说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作者歌颂的只是翠竹吗?板书与作业设计井冈翠竹抗敌的武器贡献大 援军的工具深远的意义革命战争年代(过去)生命力顽强(叶、枝鞭、根)近看(外形)(功绩) J(现在)开发宝山( “踩、攀、盛、蒸” )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修竹滑道(搭起、翻越、找寻、踏遍)走上征途(滑、转、流、挤)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领悟到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延安,我把你追寻第一课时(共一课时)主备人: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作业: 背诵 2、 板书:5、8 自然段。

远看 井冈翠竹 革命的竹子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查与延安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共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5-2-26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 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

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 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延 安,我把你追寻》 。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 了解课文的结构, 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 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 指导全班同 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 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2 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 (3、4节), 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 5、6 节),讲了追 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 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 那是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 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两句诗 的意思是什么?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 妙的交响”。

可以说出“老授课时间: 2015-3-3中国革命的摇篮。

它记载中国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

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

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 边读边想: “延安”指什么?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

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 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 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 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 没有了思想, 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以此来领会延 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 的是什么精神?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 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 朗读的好材料。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

作业 写生字,课后词牢记基础知识九、板书设计: 我把你追寻延河枣园丢 教学反思:《七律?到韶山》教学设计课时数:第一课时主备人:备课时间: 2015-2-26 授课时间: 2015.3.3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精神,体会诗人高 远的思想境延安,窑洞土炕 忘不 了 追寻南泥湾 杨家岭 艰苦奋斗精神 宝塔脊梁 不能界。

4、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体会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感受人们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边出示图片,边谈话:有这样一个人,他17 岁离开家乡,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的诗句表达自己雄心壮志。

他脚步匆匆,四处寻觅,肩负使命的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艰辛的他,终于走出一个别样的人生风色,走出了辽阔的一片天地。

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说说他是谁,导入新课。

2、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毛泽东,学习新课,投影出示标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介绍作者:一位诗人的诗风与他的人生道路是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毛泽东。

2、引入写作背景,配音乐,出示1927 年人们贫苦的生活状况以及大革命造成的血腥历史情景的图片,感受三十二年前的韶山,给本堂课营造一个悲壮的氛围。

三、朗读诗文,初步感受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

(让学生 自由地读 3 分钟)学生自由指出有疑问的字词,合作交流。

2、 听朗诵,感知诗句内容,指导朗读:听读之时,思考:诗人营造出来的意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可以这样说: 我从觉得朗读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轻重音等 ) 。

3、 同学间读诗心得,交流感受。

4、 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毛泽东回到阔别32 年家乡之时的豪迈情 怀,读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