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
管道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管道射线探伤工艺1. 目的为了保证本工程压力管道施工中射线探伤工作的正常进行,使其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等要求,保证管道射线探伤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工程中压力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射线探伤检验。
3.相关文件《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文)《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4730-2005《钢管环缝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GB/T12605-90。
4. 职责4.1 射线探伤评定人员由持相应技术等级Ⅱ级(中级)或Ⅱ级以上(高级)资格人员负责具体的管道射线探伤评定工作,并编写和审核检验报告。
4.2 管道射线探伤操作人员由持初级技术等级或以上资格的人员负责相应的管道射线操作工作。
5. 管道射线探伤工艺5.1 焊缝射线透照检测5.1.1透照方式和透照时机5.1.1.1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式分为:a.双壁单影法;b.双壁双影法。
5.1.1.2对一般管道来说,每条焊缝焊接完毕后,再进行探伤;对于焊接后有产生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制造的压力管道,必须等焊完24小时后探伤。
5.1.2试件检查和清理试件上如有妨碍射线穿透或贴片的附加物应尽可能去除,试件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形状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
否则应对表面进行打磨修整。
5.1.3胶片的选用射线胶片的选用根据像质高低,工件厚度和材质而定。
AB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的胶片(即天津-III型或天津-V型)。
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
5.1.4增感屏和暗袋采用铅箔增感屏。
要求其表面质量光滑清洁,无污秽、损伤变形和划痕。
如果增感屏表面有划痕或开裂,发射二次电子的表面积增大,在底片上会出现类似裂纹的细黑线。
无损检测方案

无损检测方案本工程无损检测方法有RT(射线)探伤和UT(超声波)探伤。
一、无损检测委托程序二、无损检测程序管道检验按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探伤。
管道的检测程序如下:三、无损检测方案1、作业前的准备检测时机:特种材质焊缝,必须在焊接完成经过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检测作业。
检测前应确认材质和厚度,且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2、无损检测人员要求⑴参与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检测资格证书。
⑴无损检测人员在实施检验前,须了解和熟悉有关监察规程、验收标准、技术文件要求,熟悉被检工件的规格、材质及其制造工艺、焊接工艺、检测工艺。
⑴I级检测资格人员只能在II级或II级以上资格人员指导和监督下从事检测操作,检测结果评定和报告签发及审核由II级或III级人员承担。
⑴检测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执行安全防护制度。
⑴检测人员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0,并要求评片人员距离400mm 能读出高为0.5mm,间隔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⑴无损检测人员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不漏检、不误判,准确执行检测标准。
⑴无损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委托要求进行检测,做到检测比例执行率100%,扩探比例执行率100%。
3、射线检测方案⑴检测方法:采用X射线机进行双壁单影、双壁双影、单壁单影透照检测;检测设备:200/250/300KV X射线机;底片类型:JB4730-94;象质计:选用JB/T7902-99规定的R10系列线型金属丝象质计;增感屏:铅箔增感屏。
暗室处理:手工冲洗⑴检测工作流程⑴技术要求⑴底片标识底片上的显示包括工程编号、设备号或管道号、焊缝号、片位号、焊工号、规格厚度、返工标记、检验日期等。
所有标识紧密放置于工件表面与底之间,底片上的铅字影像齐全工整,并距离焊道影像5mm 以上。
如果业主或监理对焊口底片标识有进一步的要求,则应根据业主或监理要求补充标识内容和方式。
⑴象质计的放置采用单影法透照,线型象质计置于底片有效片长的1/4处,钢丝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每张底片都应显示象质计。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检测结果的质量。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详细阐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的内容和作用。
引言概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是在检测过程中用于确保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关键工具。
它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检测结果的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的六个大点。
正文内容: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1.1 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根据检测需求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数据采集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确保数据采集的一致性:通过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1.3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校正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检测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2.1 校准检测设备: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维护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检测设备的维护,包括清洁、更换损坏部件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2.3 记录校准和维护过程:对校准和维护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操作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3.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3.1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样品:根据检测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样品,用于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分析和处理质量控制样品的结果:对质量控制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计算准确率、重复性等指标,以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4. 检测过程的监控和记录4.1 监控检测过程:对检测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数据采集、仪器运行、操作规范等,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2 记录检测过程:对检测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操作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标题: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降低误差和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样本准备、仪器校准、质控样品、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
一、样本准备:1.1 样本收集:确保样本收集过程符合规范,避免外界因素对样本的污染或损害。
1.2 样本标识:对每个样本进行准确的标识,包括样本编号、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1.3 样本保存: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条件保存样本,确保样本在分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二、仪器校准:2.1 定期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定期的校准计划,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2 校准记录:记录每次校准的时间、方法和结果,建立校准记录档案,以备查证和追溯。
2.3 校准标准品:使用合适的校准标准品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三、质控样品:3.1 建立质控样品库:建立包含正常值和异常值的质控样品库,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定期检测质控样品:按照设定的频率和方法,对质控样品进行检测,检查仪器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3.3 分析质控样品数据:对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分析:4.1 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分析的数据准确和可靠。
4.2 数据校验:进行数据校验,包括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检查。
4.3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
五、结果报告:5.1 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解读,提供科学的解释和建议。
5.2 报告编制:编制详细的结果报告,包括样本信息、检测方法、结果数据、解读和建议等内容。
5.3 结果追踪:建立结果追踪机制,对结果进行追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进行无损检测之前,需要对管道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检测范围和目的,确定需要检测的管道段和检测方法;然后对管道进行清洗和除锈处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需要准备相应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材料。
其次是检测方法的选择。
根据管道的特点和需要检测的缺陷类型,选择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
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等。
每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管道缺陷,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管道材料、管道尺寸、缺陷类型和检测目的等因素。
然后是检测设备的配置和校准。
根据选择的检测方法,配置相应的无损检测设备。
无损检测设备通常包括检测仪器、传感器、探头、影像采集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其测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包括对设备的线性度、分辨率、灵敏度等参数进行检查和调整。
接下来是进行管道的无损检测。
在进行无损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流程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选择的检测方法,使用相应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测。
例如,在超声波检测中,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波束来检测管道中的缺陷;在射线检测中,通过照射射线并通过感应器接收射线来检测管道中的缺陷。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评估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最后是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
在完成管道的无损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处理。
根据检测的数据和缺陷的类型、大小等信息,对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要进行分析和判断其对管道的影响和危害程度。
如果存在严重的缺陷或安全隐患,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一个典型的管道无损检测方案包括准备工作、检测方法选择、检测设备的配置和校准、无损检测过程、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无损检测,可以提高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预防事故的发生。
压力管道安装无损检测过程控制程序

压力管道安装无损检测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保证管道安装质量符合法规和顾客的要求,须根据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对原材料、管道焊口等进行必要的非破坏检验,以确定原材料、管道焊接是否存在缺陷,通过无损检测的方法做出准确的判定。
本程序适用于管道安装过程的无损检测控制,其常规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
本程序规定了无损检测的管理职责及控制程序和要求。
2 引用文件2.1 国家现行的无损检测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
2.2 记录控制程序2.3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2.4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2.5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 职责公司的无损检测部门是负责无损检测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4 控制程序及要求4.1 无损检测委托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比例及有关的技术要求由质检人员指定探伤位置后进行委托;依据委托内容进行无损检测。
4.2 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编制、修订无损检测质量保证控制系统及相应制度,并负责贯彻、执行、监督、检查,有关管道安装工程的所有无损检测专业的质量保证控制均按系统的规定执行。
4.3 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负责本项目无损检测部位的外观检验、部位标记和检测委托工作,所有的委托书必须由质量检查员签字。
4.4 无损检测人员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且从事与其资质相符的检测工作。
4.5 无损检测仪器应达到所选用标准的技术要求,经设备工程师确认方可使用。
X射线探伤机、黑度计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内。
4.6 无损检测用的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标志,经材料工程师确认后方可使用。
4.7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4.7.1 管道安装工程无损检测前,均应编制《压力管道无损检测通用工艺》,经无损检测责任师批准执行。
4.7.2 检测项目专用工艺卡由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编制。
4.7.3 无损检测时应做好各种技术参数和质量情况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应有相应资质操作人员的签字。
4.7.4 无损检测后及时向委托方反馈质量信息。
管道检测工作制度模版

管道检测工作制度模版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管道检测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高效、安全和准确性。
所有从事管道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工作流程2.1 管道检测计划制定2.1.1 管道检测计划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包括检测范围、时间安排、检测仪器和设备的准备等内容。
2.1.2 检测计划应提前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并获得他们的确认和支持。
2.2 管道检测前准备2.2.1 所有参与管道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培训,了解相关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2.2 确保所有用于检测的仪器和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修。
2.2.3 检测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例如电气设备故障、管道泄漏等。
2.3 管道检测操作2.3.1 根据检测计划,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管道检测操作。
2.3.2 检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3 检测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所有必要的检测数据,并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
2.4 管道检测数据分析2.4.1 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4.2 数据分析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2.4.3 数据分析人员应及时编制检测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3. 质量控制3.1 管道检测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和监控。
3.2 管道检测仪器和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和检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管道检测数据必须进行密封和保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安全保障4.1 管道检测工作必须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事故和人员伤害的发生。
4.2 管道检测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3 在发现安全隐患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5. 后续工作5.1 检测报告必须及时编制和提交给相关部门,供他们参考和决策。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附件15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1 无损检测施工方案1.1 主要工程量大庆炼化公司30万吨/年聚丙烯工程第三标段主要包括料仓11台,工艺管线25公里。
焊口检测比例按施工图和规范标准具体要求执行。
1.2 无损检测程序1.2.1 射线检测程序见图3.15-1图3.15-11.2.2 渗透检测程序见图3.15-2图3.15-21.3 无损检测方案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确保优质高效的工程质量,我公司对本工程无损检测给予高度重视。
初步预计设立6个检测小组,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及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并根据工程的进度及要求随时增加检测力量,编制如下无损检测方案。
1.3.1 设备物资准备⑴每小组配备日本理学定向射线探伤机一台,确保仪器在施工前进行计量检定合格,性能良好。
⑵为了防止设备故障等外力干扰因素,备用检测设备1套。
⑶射线胶片采用柯达或性能相近的其它品牌。
⑷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运送渗透检测所需试剂及用品。
⑸为了及时准确地出具检测结果,在现场配备无损检测专用车(带自动洗片机及活动暗室)一辆。
⑹主要设备机具及辅助材料需要量一览表。
表3.15-11.3.2 人员配备⑴所有检测人员都有与其检测项目及级别相应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资质证书,每个检测组现场必须有不少于二名Ⅱ级及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
底片评定人员必须具有Ⅱ级及Ⅱ级以上资格证书,校正视力不低于1.0并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从事渗透检测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⑵设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一名,由无损检测Ⅲ级人员但任。
⑶所有人员都要具有团队精神,爱岗敬业,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不弄虚作假。
做到使探伤比例执行率、扩探比例执行率、评片准确率达到100%。
⑷劳动力需求表表3.15-2⑸无损检测人员名单及资质表3.15-31.3.3 作业前准备⑴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在检测前须了解和熟悉有关监察规程、验收标准、技术文件要求,熟悉被检焊缝的规格、材质及其焊接工艺、检测工艺,并编制检测工艺卡,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检测要点、注意事项的培训。
管道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管道无损检测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为了规范管道无损检测工作,确保管道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管道无损检测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等行业的管道设施。
第二部分:管道无损检测管理机构1. 管道无损检测管理机构的组成(1)设立管道无损检测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管道无损检测管理工作的决策和指导。
(2)设立管道无损检测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无损检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设立管道无损检测工作组,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无损检测工作。
2. 管道无损检测管理机构的职责(1)管道无损检测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管道无损检测的总体规划和政策,确定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监督和评估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管道无损检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道无损检测的具体程序和规范,组织和协调无损检测工作,指导和监督无损检测工作的实施和结果的评估。
(3)管道无损检测工作组负责具体的无损检测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无损检测工作,编制检测报告和结论。
第三部分:管道无损检测工作流程1. 管道无损检测前准备工作(1)组织制定无损检测计划,包括检测的范围、对象、方法和要求,确定检测时间和计划。
(2)核对无损检测设备和仪器的状态和准备情况,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3)确定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和责任,包括检测人员、监督人员和相关人员。
2. 管道无损检测过程(1)按照无损检测计划,组织和实施无损检测工作,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技术,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严格按照无损检测程序和规范进行工作,做到操作规范、数据真实、记录完整。
3. 管道无损检测后处理工作(1)对无损检测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编制无损检测报告和结论,向相关部门汇报,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
第四部分:管道无损检测质量控制1. 无损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质量控制(1)建立无损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台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
压力管道安装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焊缝无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控制无损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达到控制焊接质量目的,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无损检测工作。
2、相关文件:《工序和最终检验、试验程序》CCCC/CCCC-02-24-2007《计量器具控制程序》CCCC/CCCC-02-20-20073、职责:3.1质量管理室是无损检测的实施部门,负责对工业管道焊缝无损检测工作。
4、工作程序: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如附图。
4.1人员要求:4.1.1从事无损检测的(RT、UT、MT、PT)人员,应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进行考核,取得合格资格后,方可担任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无损检测人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视力必须满足要求:a)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b)从事磁粉、渗透的检测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c)从事射线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为400mm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4.2委托受理:4.2.1无损检测实施前,由工程管理室工号技术员向检测单位递交“无损检测委托单”,必要时,附有技术资料(包括产品结构图或检测部位示意图),作为实施无损检测的依据。
无损检测委托单应包括的内容:a)工程名称,设计压力,工作介质,母材规格、材质,工程量,工作介质,坡口形式,焊接方法,探伤方法,探伤比例,探伤标准,合格级别,要求完成日期等;b)焊缝部位示意图:应给出要求探伤的工程单线图并标注焊缝编号及施焊焊工号(允许附页);c)委托人、委托日期、接收人等。
4.2.2对填写不符合规定的探伤委托单,检测人员有权拒绝接收,并及时向委托人反馈信息。
4.2.3委托检测的工件应经外观质量检查合格。
4.3设备材料管理:4.3.1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工作所用设备必须是在检定周期内的完好设备。
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

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了确保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cctv检测和潜望镜检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和目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使用范围本公司cctv和潜望镜检测部的全体成员;需使用cctv检测仪器和潜望镜检测仪器的相关工作;需销售cctv 检测仪器和潜望镜检测仪器的相关工作;需维修cctv检测仪器和潜望镜检测仪器的相关工作。
三、检测工具cctv爬行器一台、cctv主控器一台、cctv线缆盘一台、将cctv爬行器放入井内的相关配套仪器一套、井钩子二把、喷漆若干、油漆一罐、测距仪一台、气体(毒气)检测仪一台、雨靴两双、连体防水服两套、安全绳一根、安全帽两顶、安全服一套、中型铁锤一把、大铁锤一把、小撬棍一根、大撬棍一根、马扎两个、手套一打、移动硬盘一台、照相机一部、聚光强光手电筒两部、锥桶十个、交通荧光指挥棒三根、卷尺一把、防止磨损cctv线缆的辅助设备一套、反光衣四件、潜望镜一套、潜望镜连接杆一套。
四、检测环境常温、普通环境。
五、 cctv的使用安全及注意事项如下:1、 cctv设备的机壳与安全地可靠相连。
2、不能将cctv放置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
3、不能将cctv长时间暴露在雨水中或过于潮湿的环境。
4、不能将cctv放置于磁力的物品附近。
5、切勿掉落抛掷等行为让其遭受强大的撞击。
6、 cctv在运输搬动的过程中务必要轻拿轻放。
7、为了防止出现电器故障,雨天应避免主机控制箱直接暴露在雨中使用,小雨的情况下可以用伞遮档主机箱和发电机,大中雨应该放到车内或其它安全处。
8、 cctv所有的19芯插座应该链接好,应该拧上防尘帽。
9、爬行器虽然是防水设备,但是工作前应该检查所有接头的紧固螺母是否拧紧。
10、爬行器因为密封性的原因不要随意坼散,防止密封性不好,漏水导致机器故障。
11、 cctv实地工作前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操作检测。
12、外语和完成后,必须做好设备的清洁保养工作。
工艺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工艺管道无损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某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焊缝的无损检测。
2、工程地址:未提供。
3、施工单位:未提供。
4、检测单位:未提供。
5、检测内容:对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的焊缝进行射线检测。
二、施工准备在进行无损检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检测的管道及焊缝位置,以便进行标识。
其次,需要清理管道及焊缝表面的污物和涂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最后,需要准备好射线检测设备和相关工具,以及保护措施,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安全。
三、检测方法针对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的焊缝,采用射线检测方法进行无损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使用射线探测器对焊缝进行扫描,通过对射线照射后的影像进行分析,确定焊缝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四、检测部位本次无损检测的部位为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的焊缝。
需要对这些部位进行标识,以便进行检测。
五、检测标识在进行无损检测前,需要对检测部位进行标识。
标识应该清晰明确,以便进行检测。
六、检测时机本次无损检测的时机为在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焊接完成后,但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
七、无损检测工艺方案针对压缩空气管道及蒸汽管道的焊缝,采用射线检测方法进行无损检测。
检测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对检测部位进行标识。
2.清理管道及焊缝表面的污物和涂层。
3.进行射线检测,使用射线探测器对焊缝进行扫描。
4.对射线照射后的影像进行分析,确定焊缝的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5.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缺陷的部位进行修补或更换。
八、无损检测时的安全措施在进行无损检测时,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在检测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检测人员应该佩戴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3.射线检测设备应该经过专业人员的操作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4.检测过程中,应该保持现场整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2、本工程的检测执行标准包括设计图纸要求、设计变更以及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98.6、本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求达到总承包合同中的合格标准。
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1.1 无损检测是确保管道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 ,为了规范无损检测的控制程序、内容和活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无损检测工艺管理、无损检测设备、试剂的管理、无损检测实施的管理及无损检测报告资料的管理等控制环节的基本内容,明确了责任人员、职责范围和控制内容。
本章合用于无损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本工程无损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为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渗透检测(PT) .3.1 本项目部质量管理由项目部技术质量负责人管理,生产部、技术部予以配合。
3.2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实行无损检测责任人员负责制,并接受技术负责人的监督检查。
监理单位业主管理部门公司技术质量部项目经理技术质量负责人HSE 生产办公室技术质量办公室综合办公室RT、UTⅡ级人员检测作业组质检员检测操作人员科学准确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用户满意-——-是全体员工信守的准则科学准确—-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测,保证数据准确;优质高效-—服务热情,按期完成检测报告,客户满意;持续发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用户满意——用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射线检测底片质量合格率 100% (对不合格的底片要及时补拍并达到合格 );超声波检测准确率≥99%;检测比例符合率 100% 检测;指令执行率 100%;射线检测评片准确率≥99.95%(明显的缺陷影象特征不得错评和漏评,否则监理有权建议对评片人员进行清退处理);检测报告准确率 100% ;标准规范执行率 100%.4。
3.1 无损检测员应按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经培训考核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测检验人员证》。
4。
3。
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规定分为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四种方法和Ⅰ、Ⅱ、Ⅲ三个级别。
4。
3。
3 无损检测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其中:Ⅰ级人员可在Ⅱ、Ⅲ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工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Ⅱ级人员可编制普通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者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管道无损检测方案

1. 概述本工程各种管道约 15000 米,分不锈钢 SS304、SS316、碳钢、合金钢、PP/GRP、CS+PTFE 等多种材质。
根据工艺、技术的不同要求,现场需拍片约40000 张,硬度试验 900 点。
本方案编制参考了招标文件中技术说明 S-00-1540-002 以及美国 ASME 标准(1986)。
2.检验项目2. 1 射线探伤⑴ 射线探伤的检查比例,按照 JGC 在“技术说明”中的要求执行。
⑵ 射线探伤的检查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⑶ 要求 100%检查的管道应逐个焊口整圈 100%检查,确保不漏检。
⑷ 要求 10%抽检的管道应按相应焊工的相应焊缝按 10%比例整圈检查。
⑸ 管径≤3″厚度δ ≤7.62mm 采用双壁双影椭圆透照,每一个焊口间隔 90°各拍一张,共两张。
⑹ 管径=2″厚度≥8.74mm;管径=2-1/2″厚度≥9.53mm;管径=3″厚度≥11—13mm 时应采用双壁单影分段透照,拍摄四张。
⑺ 管径≥4″采用双壁单影或者单壁单影透照,每一个管口至少拍摄四张,T 各种规格管道焊缝的拍摄数量应与现场测试检查程序中的要求一致。
⑻胶片选用FUJI“100”型。
采用的铅箔增感屏,当采用 X 射线探伤时,前屏厚 0.03mm,后屏厚 0.1mm;当采用γ 射线探伤时,先后屏厚均为 0.1mm。
⑼ 10″以下包括10″的管道探伤时,胶片规格为10″×4″;12″-72″的管道探伤时,胶片规格为12″×3-1/3″。
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执行。
⑽ 所摄底片应无划伤,水迹,伪缺陷,当采用 X 射线时 AB 级的底片黑度 D=1.8-3.5,当采用γ 射线时底片黑度 D=2.0-3.5,底片象质指数均应满足不同厚度的要求。
底片上标识应齐全(包括管段号,焊口号,焊工号,拍摄日期,返修次数)。
⑾ 用 Ir192γ射线探伤时,应加装准直器,以减少散射线对底片像质的影响。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要素

⑴配备个人射线剂量仪及报警仪、辐射仪。 ⑵设置安全防护区、防护器具,派专人看守。 射线防护 ⑶人口稠密地带可采用环形铅防护护罩, 将被 检焊缝罩起来。 ⑷γ 射线源由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 ⑴检测前做曝光试验以确定准确的曝光参数 使底片灵敏度、 黑度、 清晰度的质量达到标准 要求。底片黑度值应在 1.2-3.5 范围内。 工艺 2 过程 底片质量 象质计型号、位置正确,数量符合标准要求。 ⑶暗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底片进行处 理,保证底片冲洗无划伤、药膜脱落、污染、 指痕等。 ⑴强化监督管理使评片质量符合要求, 评定时 应客观公正,防止评松、评严、漏评、保证裂 纹、末熔合、末焊透、等主要缺陷的定位、定 评定标准 3 评片 量准确。 ⑵评定记录数据准确、齐全。 ⑶不符合要求的废片要与合格片隔离, 且有明 显标志。 返 修 通 知 按底片评定结果签发返修通知单, 并绘制缺陷 单 位置示意图, 图上标注的缺陷位置清晰、 准确。 ⑵识别标记、定位标记齐全、准确布置合理。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要素 为了保证管道检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关键和重要过程设置 质量控制要素,并采取预控措施,详见质量要素控制对策表。 关键/重 序 号 工序 要 部位 控制点 依据检测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使检测人员 技术交底 了解检测工艺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并建立技 术交底记录。 ⑴所有检测设备必须通过计量检定或校验合 格。 ⑵按管道规格选择 X 射线机型号和爬行器型 探 伤 1 前 准备 设备调试 号。 ⑶γ 射线源机及辅件齐全完好。 ⑷超声仪器探头进行测试,调校达到探伤要 求。 ⑸所有电缆连线无损坏、脱头。 ⑸发电机达到额定电压、电流值。 ⑴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材质证明书及合格证。 检测材料 ⑵每批号胶片使用前,应做本底灰雾度测试。 ⑶检测材料应在进货时按照程序验收和保管。 控制对策
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1、目的对压力管道安装的材料、组装过程、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的内容与程序等作出规定和要求,确保压力管道安装各个环节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工艺文件及顾客的要求。
2、适合范围适用于压力管道安装过程中的材料、工序、成品检验和耐压试验。
3、职责3.1 质量检验科是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控制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检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原材料与外购零部件、外协加工件、安装工序、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压力试验前准备工作的确认、试验过程的监督检验;填写有关检验记录,整理并审核项目安全质量证明文件(交工资料)。
3.2 设计工艺科负责确定项目工序检验顺序以及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3.3 项目部施工人员应在自检、互检合格后通知项目专职检验员进行专检,同时认真及时填写相关的施工记录,并负责压力试验前的准备及试验的实施。
4、工作程序4.1 工程开工前,质量检验科检验员应认真阅读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检验规程,准备好检验工具,并确认检验工具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必要时编制检验工艺或检验计划,检验责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4.2 压力管道材料(包括管道元件)到施工现场后,项目部材料员应先行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然后通知质量检验科检验员进行检查。
4.3 检验员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材料计划表、检验工艺等技术文件逐一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包装、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同时一一核对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的一致性、质量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并通知材料员按材料标记及标记移植管理规定进行标记。
4.4 材料经验收合格后,由检验员挂上“合格”标示;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材料员应将不合格材料移至“不合格”区域,并按《不符合、不合格品、事故、事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
4.5 管工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材料下料,并按焊接工艺规定的要求制备焊接坡口;预组对各管道元件,自检合格后通知检验员对下料长度、焊接坡口型式、对口尺寸、零件成型后的尺寸与形状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射线检测技术方案一、射线检测设备和原材料现场验收程序1)无损检测所用设备、材料的生产厂家、品牌必须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认可。
2)材料和设备到场后应由专人负责接货、验收。
审查随货配备材料合格证,材质证明书、说明书是否齐全,并根据装箱单对材料、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抽查、测试和鉴别标记,做好检查验收记录。
3)材料和设备到达现场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再经业主或监理认可方可使用。
4)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要坚决退货,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按规定入库存放。
5)材料、设备的搬运和运输由设备材料负责人负责。
并做好材料、设备的运输、搬运、储存、防护和管理。
由技术质量负责人对此过程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材料、设备的搬运和运输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颠簸,避免仪器、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出现故障,以防止胶片出现折痕,药粉泄漏等情况发生。
6)材料、设备的管理要设立专用库房。
库房内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灭火器具等,库房内保持通风、干燥。
库房内材料摆放要整齐,并按要求做好状态标识。
避免阳光直射。
材料和设备要专人、专岗进行保管,保证其从入库到发放期间储存得当,防止因保管不当造成材料和设备损坏、受潮、腐蚀和丢失。
7)对材料的入库和发放要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
帐、卡、物相符。
保管期间,要定期进行抽检,防止失效、变质,保证材料的质量。
不合格的材料不能发放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
对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对有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生产需要。
二、射线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1) 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随即依照指令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应并在监理要求的时间内,将检测结果报送监理。
2) 检测责任人员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应对工件的结构、坡口形式、焊接方法及管壁厚度等进行了解,并核对监理指令与所透照工件是否相符,核对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焊缝编号、管壁厚度等。
在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前,应对焊缝外观进行检查,外观不合格有权拒绝检查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待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重新进行检测。
压力管道射线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

压力管道射线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
到 俊 夏新 华 陈 忠 明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 究院 3 1 0 0 2 0
摘要 : 压力管道 的用途囊括 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石油运输 到家用燃 气,都 有它的身影。对 它的质量控制保证 了各种资源的正常供 给,也保证 了生 活环境 的安全。其中,射线检测广泛应用于检验管道焊缝 内部质量的检测 ,是无损检验技术 中的一种。本 文将从介绍压力管道开始 ,逐步简述无损 检验 、射线检验 的相互关系和具体 内容 ,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最后讨论射线检验在压力 管道质量控制 中的具体 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 压力管道;射线;无损检测 ;质量控制;
的损 失 。 3 . 2管道单线图 管道 单线图即是将每条 管道按照轴侧 投 影的绘制方法 ,画成 以单线表示的管道 空视 图。管道单线 图的功 能是真实反映现场 管道 的实际安装情况 ,作 为可 以长期保存 和查找 的证据 ,方便施 工过程 的监督和控 制。管道 单线图一定要包 括以下信息 :工程 名称、施 工 图号、管线 名称、管线编号 、工 艺参数、 管线规格 、管 线材质 、无损检测 比例、对接 焊 接 接 头 总 数 、 固 定 焊 焊 接 接 头数 、 焊 工 编 号 、对接接头 编号、返修标 识、扩 探标识 。 此外 ,管道单 线 图还要保持动 态更新 ,及 时 将各种变化体现 出来 。 3 . 3不 合 格 对 接接 头 对 于 检 测 结 果 为 不 合 格 的 对 接 接 头 , 有 两 种 处 理 办 法 ,一 是 当 缺 陷 集 中 , 累计 长 度 不 长时,进行局部返修 ;二是当缺 陷分 散、 累 计长 度 太 长 、或 者 难 以 局 部 返 修 、局 部 返 修 次数过多时 ,就把 原有的接头割掉 ,重新 焊接。重焊有可 能出现造假 问题 ,需要 施工 单位拍摄合格的接头作为返修 片上交 。所 以, 对于不合格对接 接头的重焊 ,必须 由一到两 名 工 程 监 理 人 员 进 行 监 理 见 证 ,然 后 签 署 重 焊 证 明才 能完 成 对 质 量 的控 制 工 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SDB/RP/QC/WJ/01目录1.0 目的及适用范围 (3)2.0 编制依据 (3)3.0 人员及职责 (3)4.0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 (7)5.0 质量记录 (8)6.0 修改注释 (8)1.0 目的及适用范围1.1 为有效地控制本工程工艺管道的无损检测质量,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适用于工艺管道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
2.0 编制依据· SDB/RP/CTRU/WJ/01 《管道无损检测施工程序》·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199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2001《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20225-95《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2605-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工艺及质量分级》·劳锅发[1993]441号《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SY 4056-9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3.0 人员及职责3.1 人员要求3.1.1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所从事检测方法相应级别的检测资格证书,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Ⅰ、Ⅱ、Ⅲ级。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责任,现场操作人员必须具备I级或以上的资格。
3.1.2 检测人员应按规定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检测人员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 mm 能辨别出高为0.5 mm 、间隔为0.5 mm 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3.1.3 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由国家卫生防护部门培训,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
3.1.4 进行检测的各种检测方法至少有两个II级或以上持证人员。
3.2 岗位职责3.2.1项目检测负责人岗位职责a. 任职条件:具有高中技校以上文化程度,具备至少有RT、UT-Ⅱ级持证资格,有五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
b. 及时了解所在项目所需检测手段及检测工作量,负责制定所在项目的无损检测人员、设备和器材计划,并及时上报检测队。
c. 全面负责本项目工程的施工生产和管理工作。
根据施工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本项目检测人员的工作,组织制定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措施。
d. 负责做好所领用的各种设备、器材的登记工作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e. 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质量文件要求检测,确保该项目无损检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负责。
f. 做好与所在项目部(工地)的各项协调工作,服从指挥,诚信服务。
g. 做好各项检测的质量统计工作的数据收集,及时向所在项目部反馈有关质量信息。
h. 负责督促检查有关检测人员做好各项检测工作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交工资料的整理。
i. 负责委托更改的签单工作,并妥善保管。
为结算提供可靠依据。
j. 严格控制生产成本。
节约人力和材料。
做好工程材料的使用记录和考勤,项目完工后以书面形式总结上报检测队。
k. 督促本项目检测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
3.2.2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的岗位职责a. 在公司无损检测质量负责人和专业无损检测责任师领导下,贯彻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b. 编写项目无损检测专用工艺技术文件,由公司专业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核、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c. 对标准、规范、技术文件贯彻和执行的准确性负责。
d.对项目无损检测工艺纪律进行监督、检查,有权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工艺纪律的执行负责。
e.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填写无损检测报告,在公司专业无损检测责任师授权的情况下代理审核检测报告。
审核检测部位图上的检测位置、检测比例及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f. 参加竣工项目的交工验收和质量等级认证,对无损检测交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负责;g. 保持与工程项目质保工程师的日常信息沟通。
3.2.3无损检测操作员岗位职责a. 在项目无损检测负责人的带领下,严格按无损检测的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检测工艺进行现场作业。
b. 按下达的委托书,到现场进行察看,确认检测现场情况,如不符合施工要求,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解决后才能进行检测。
c. RT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合理布片,记录好检测条件并做好标识工作,做好安全防护的设置。
d. 检测操作完毕,应整理现场检测记录,清理现场,擦拭设备并整齐存放。
e. 每次RT作业完毕,及时把胶片与暗室人员交接。
积极配合协助评片人员了解现场情况。
f. 对检测的位置、字码标志和原始记录等检测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g. 记录每次检测的工作情况,包括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负责。
h. 负责在用探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定,搞好现场探伤室的清洁卫生,经常保持整洁。
i.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诚信服务,注重质量和安全。
3.2.4评片员岗位职责a. 任职条件:具备RT-II级持证资格,并有二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
b. 负责项目工程底片的评定工作,严格按标准进行评定,并对报告结果负责。
负责底片的评定结果和质量片的原始统计工作,及时发出返修通知和需补拍质量片交相关人员并留底存档。
c. 负责对所检测的布片图标注检测部位编号。
d. 对评片中的疑点,应与其他评片人员探讨评定,若不能解决,应及时请示上一级无损检测责任师(III级人员)作出裁决。
e. 负责编制检测报告,整理核对及保管检测资料和底片。
f. 及时汇总整理检测资料,按规定程序归档。
g. 搞好评片室的卫生,保持室内器具的整洁。
h.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诚信服务,注重质量和安全。
3.2.5暗室操作员岗位职责a.任职条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无损检测I级持证资格,有一年以上检测工作经历。
b.严格遵守有关暗室操作的规程和守则,做到认真细致,严禁违章操作。
c.负责显定影液的配制,及时检查胶片、药品、增感屏、暗袋等检测材料的有效性。
d.负责清点入室胶片和出室底片的数量,做好暗室处理记录,及时处理入室胶片和按需切装胶片。
e.按配方规定配制显影液、定影液、脱水剂等药品。
并按洗片的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或更换各种药液。
f.每次洗片前先确认药液温度和药液量,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能自行处理好的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向项目无损检测负责人汇报,待分析解决后再继续进行有关工作。
g.切装好的胶片和未切装胶片应放在规定的地方,并尽量侧立摆放。
h.负责保持暗室卫生整洁,应当劝告和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暗室。
i.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诚信服务,注重质量和安全。
3.2.6检测项目部的职责a. 负责承接检测委托书,合理安排检测资源,对检测过程进行控制;b. 严格按技术质量规范组织检测,合理安排检测工序,协调处理检测衔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不符合规定不投用、不转序,对工作质量负责;c. 对项目检测工作的进度、质量、技术、安全负责。
3.2.7检测班组的质量职责a.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对工艺纪律的执行负责;b. 组织好自检、互检,配合做好检测工作,做到文明地实施检测;c. 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和记录的填写,对记录数据的真实性负责;d. 对班组的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负责;e. 督促检查操作者维护、保养施工设备,不得带病作业,对检测设备的安全使用负责。
4.0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4.1无损检测质量控制图及各种无损检测方法(RT、UT、MT、PT)质量控制图见附图1~附图5。
4.2 无损检测委托书的质量控制检测项目部负责人接到委托书后,应与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一起审核检测委托书的内容是否齐全清楚,并核对检测部位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时机、检测条件、检测标准、检测比例、检测数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
4.3 检测准备4.3.1 编制无损检测工艺。
检测工程开工前,项目无损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应根据检测工程的特点、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无损检测专用工艺方案或无损检测程序,由公司无损检测专业责任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在规定的检测工程中实施;并根据各种不同检件的特点、规格、检测方法编制检测工艺卡,指导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
4.3.2 现场检测的准备a.检测部位的表面状况应符合所采用检测方法的检测要求,否则,应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b.确认现场检测的安全设施、条件应符合所进行检测方法的要求。
c.检测人员的控制按3.1条的要求执行。
d.实施检测的仪器设备应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
e.准备所需的记录表格。
4.4 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4.4.1 严格按各项检测工艺的要求进行检测;射线检测在现场拍片完成后,还应按暗室处理工艺进行暗室处理。
必要时项目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应进行监督和检查。
4.4.3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现场标识。
4.4.4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作业,射线检测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0 质量记录5.1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用公司规定的记录表格认真做好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射线检测还应做好初评记录,并做到完整、规范、清楚。
项目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要对记录及时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5.2 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5.2.1项目检测责任师(或责任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用公司规定的检测报告表格依据检测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当业主有特殊的要求时,也可用业主提供的检测报告表格来编制。
5.2.2检测报告由公司无损检测责任师或其授权的具备资格条件的人员进行审核签字后,由公司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员签发(批准),并盖章。
5.3 检测报告交付检测报告签发盖章后,由项目检测负责人交付委托方,并做好交付记录。
5.4 检测资料存档各种检测质量记录(如无损检测工艺方案或无损检测程序、检测工艺卡、检测原始记录、初评记录、返修单、底片、检测报告和检测部位图)应按公司的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归档管理。
6.0 修改注释如本程序有与设计、施工、现场要求以及业主的要求不符,本程序必须进行修改。
附件1无损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注:质量控制图中的英文字母代表责任部门或人员,它们分别表示:A-技术负责人,B-质量负责人,C-综合办公室,D-检测队(生产管理),E-中心试验室(技术管理),F-检测责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