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猝死的防治分析共49页

合集下载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 资料与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在 2 0 0 9 年 1 月 -2 0 1 1年3月在心内科住院
[ ] 4 F, Z HANG T,HU Y, e t a l . S u r v e o f e n t e r o v i r u s YANG y , i n f e c t i o n s f r o m h a n d f o o t a n d m o u t h d i s e a s e o u t b r e a k i n , ] , ( ) : C h i n a 2 0 0 9[ J .V i r o l J 2 0 1 1, 6 8 5 0 8. [ ] 5 DMO N D M,WO NG C, CHUANG S K. E v a l u a i t o n o f s e n E - , t i n e l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s s t e m f o r m o n i t o r i n h a n d f o o t a n d m o u t h y g [ ] , : i n H o n K o n J .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2 0 1 1, 1 2 5( 1 1) 7 7 7 d i s e a s e - g g 7 8 3. [ ] 6 K B,KA S R I A R.H a n d f o o t a n d m o u t h d i s e a s e d u e CHUA ] , : e n t e r o v i r u s 7 1i n M a l a s i a[ J .V i r o l S i n 2 0 1 1, 2 6( 4) t o y 2 2 1 2 2 8. -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引起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措施。

方法:选取30例近期在本院接受主要治疗的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发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寻找针对性预防解决措施。

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因素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过度进食和抽烟、季节变化等因素,在基础性疾病方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感染、急性心梗死是引发患者猝死的高因素基础性疾病。

结论:引发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脏性猝死的因素较多,多数患者在严重性基础病和合并疾病共同促进下,以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情绪管理方面,都是主要的诱发因素。

对高危心脏性猝死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强化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密切监测,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宣教、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等,并抑制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因素以达到有效预防效果。

【关键词】心脏;猝死;诱发因素;对策;原因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促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病的日益剧增,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极易导致心脏性猝死情况的发生,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

临床将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归为患者出现了心血管功能障碍,脑部突然失去供血,导致患者在突然间失去正常意识,最后就引起了患者的死亡。

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注重心内科住院病人的心脏性猝死因素分析及对策,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

基于此,本文选取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期间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发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寻找针对性预防解决措施,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30例近期在本院接受主要治疗的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 17 例,女性患者 13 例,年龄分布在 36-87岁,平均年龄为(62.37±4.18)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常规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给予综合性方案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病情稳定,且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死亡时以猝死为主。

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住院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发生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70例因心脏性猝死的住院患者,分析引发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70例患者中,入院检查时有18(25.7%)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6(22.8%)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26(37.14%)例患者冠心病,10(14.2%)例患者心肌梗死。

另外,从伴随疾病看,70例患者中,伴随呼吸道感染的28(40%)例,伴高血压24(34.2%)例,伴糖尿病者21(30%)例,伴急性心肌梗死者16(22.8%)例。

根据心电图显示结果看,有45(64.2%)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25(35.7%)例患者出现心率失常。

根据动态心电图显示,41(58.5%)例患者左心室肥厚。

大部分患者的吸烟史≥10年。

结论: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患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原发病积极的进行治疗,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关键词】住院患者;心脏性猝死;冠心病;预防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也逐渐在改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这些疾病会为住院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引发患者心脏性猝死[1]。

心源性疾病是导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患者发病后1h内的病情较急,进展快,短时间内使患者失去意识,患者的心脑血管发生障碍后,脑部供血受到阻碍,最后引发死亡[2]。

积极的探讨导致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干预,能提高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抢救率,降低患者死亡率[3]。

本文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住院的7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70例心脏性猝死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龄44~85岁,平均年龄(61.4±3.5)岁。

院内心脏性猝死促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院内心脏性猝死促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一、 C 发生率 院内SD 该院内 年收治病人38 例, 科5 53 死亡7 例, 9 病死率 22a其中SD7 占 .%, C 1例, 死亡病人 的2. 其中6. 1 1 为近2 1 %, 5 47 1 9 %( / ) 年死亡, 提示S 〕 C 近年有增多趋势。
资料与方法

色 青紫, 肢厥冷, 四 大汗淋漓, 血压0 ni , /m B O H 经抢救不足 1 死亡, 小时 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M) AI 并心原性休克者葬死率高, 其心电图(C ) 监护显示心室硕动和电一 EG心电 机械分离各
1 例。
2情绪不稳定与体力活动 、 本组2 情绪及活动诱发SD 占1. a其中1 例因 C , 1 %, 8 例陈旧 性下壁心梗伴广泛前侧壁心 肌缺血患者在静滴异舒吉后, 因情绪激动并下床活动, 在院内碎死, 后心电 显示为一直线; 另 1 例扩心病心衰治疗缓解期因 过早活动, 情绪不称定使心率增快而诱发碎死,C 示心室颐 EC
0 1 :
院内心脏性拌死促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四川成都华西医大一附院西 藏成办分院(1 8) 6 01 0 汪国责 李晓平 张幸红 朱海燕
心脏性碎死( 简称SD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C) 临床预测甚为困难, 尤其院外碎死更 难预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发生SD C 有生物学上的板击点, 即促发因素, 本文对住院SD C 促发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求加强院内SD 以 C 的防治, 并降低其发生率。 一、 D S 确定标准 C 按多数心脏病学家意见: 从突然发生症状到死亡的时间< 小时者为SD 本组以心 1 C。 脏病原因住院 因某些促发因素突然发生心脏停搏者均纳人观察对象。 后, 二、 资料来源 选择华西附一医院 西藏成办分院内科 1 6 01 月住院死亡病例中符合 SD 9 -20 年4 9 C者 1例进行分析, 7 其中男1例, 例; 0 女7 年龄1 8 平均6.岁; 3 岁, -8 57 单纯冠心病5 冠心病 例, 合并肺心病 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工 扩心病3 例, 例, 例。 三、 相关检侧方法 住院患者常规观察脉搏, 血压等生命体征, 呼吸, 常规检查心电图, 分病人选择心电监 邵 护, 心肌酶谱, 动态心电图 或心脏彩多及心功能测定。

医院内猝死常因分析与防范措施PPT课件

医院内猝死常因分析与防范措施PPT课件

11
医院内猝死与医疗纠纷案例
案例
女,48岁,1969年4月16 日因“宫颈癌”在某医院 行“根治手术”。术后多 日输GS或GNS,稀水便, 有时1天达10余次。术后 第10天,病人开始有口渴 感、恶心、呕吐;第17天 病人出现无力症状,思睡, 腿软,右手不能上举梳头, 5月22日下午(术后第17 天)突然呼吸困难,心跳 聚停死亡。
案例2
女性,45岁,肥胖,因 “子宫肌瘤”行“子宫 切除术”。术后第2日 起床时突然心慌、胸闷、 呼吸困难、大汗、四肢 末端发凉,数分钟后呼 吸心跳骤停。 尸检示:肺动脉主干分 叉处肺动脉血栓栓塞。 病理:肺动脉血栓栓塞。
案例3
女性,42岁,因“子宫肌瘤” 要求介入治疗人院,常规行 右股动脉穿刺,行子宫动脉 造影及栓塞术,术后次日晨 发现股动脉穿刺处下肢淤血、 肿胀,当松解压迫带后,患 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 肢体强直、10分钟后呼吸心 跳骤停。 尸检:右肺动脉主干有一长 条状血栓组织。 病理:肺动脉血栓栓塞。
WHO定义: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视健康的患
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 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WHO界定时间为6小时。
4
流行病学
美国30万例/年冠心病猝死,占冠心病死亡的50%。 发

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引起的猝死发病率占所有心

源性猝死发病率的80%以上。
年龄
45~75岁
既往史 心血管疾病史
性别
男性>女性
17
医院内猝死常见原因
心源性猝死
非心源性猝死
冠心病
窒息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
呼吸骤停
血钾
4月11日 2.6mmol/L
4月23日 3.0mmol/L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发病开始在24小时内死亡 定义一 (79年ACC,70年WHO) 发病开始在6小时内死亡 定义二 (WHO) 发病开始在1小时内死亡 定义三 (近年多数学者倾向认为)
2019/3/16
猝死的四大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
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道疾病
急性消化系统疾病
2019/3/16
猝死的急救--心肺复苏术
Q2 直接送猝死对象到医院更快?
这样做其实有风险,或许你自行开车比120快,但救护车上面 有急救设备;包括氧气筒、可开通静脉通路、有除颤仪、心电 监护等设备,还有专业人员和无线电可直接联络医院。
猝死Q&A
Q3 一个人在外面时如何处理?
(1) 还能说话且清楚目前所在地点時,立即拨120告知地点及衣 着颜色,然后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來休息(千万不要待在马 路边以防交通意外),等待救护车到来。 (2) 自己无法叫救护车,最好的方式就是求救.一般人会因为过 于不舒适慌忙地拦车或拦路人,一般人怕惹上麻烦会迟疑帮 忙,这么一拖反而延误了就医时机。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想 办法走到有人的地方,请对方帮你叫120,尤其是在濒临猝 死时,很容易失去意识,由別人的帮忙打120,能清楚告知 所在地点,缩短救护车到来的时间。
食疗
黄 黄色食物养脾
如南瓜、玉米、花生、大豆、土豆等 花生米:可显著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 “坏”胆固醇水平
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 达60%,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 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黄豆:其中的蛋白质可以软化因年老而变脆的血管,而黄豆 中的罂酸成分,可以清除沉积在血管中的胆固醇。
猝死Q&A
Q4 一个人在家时?
(1) 拨打120告知地址。 (2) 把家里大门打开,坐在靠门口的地方休息,待救护车到来。 (3) 如果可以的話,自行走到电梯旁等待,也可缩短救护人员搜 寻时间。

院内猝死的防治

院内猝死的防治
控制感染、有效沟通
妇产科患者猝死
猝死疾病:宫外孕、羊水栓塞、子宫破裂、难产、产后大出血 临床表现:与妊娠、生产有关,与出血、缺氧有关 猝死防范:注重生产全过程、防范意外有预案
其它住院患者猝死
恶性肿瘤:
癌栓、癌结节破裂出血、脑转移、肺转移、全身衰竭 猝死防范:
认清疾病(阶段)、有效沟通、全身状态维持
22例 5例 6例 3例 1例 1例 8例 3例 14.28% 5.38% 67.86%
上消化出血
肠梗阻 急性胰腺炎 多脏衰竭 其它 多发骨髓瘤
2例
1例 1例 1例 1例
3.56%
1.78% 1.78% 1.78% 1.78%
院 内 猝 死 原 因 分 析 三
不明原因
1例
1.78%
常见的诱因:劳力、饱餐、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案例五
• 男、67岁,因COPD长期呼吸困难在呼吸科住院,本次住 院期间发现尿潴留,请泌尿外科会诊,考虑“前列腺肥大” 建议手术治疗,待呼吸平稳后转科手术治疗,术中平稳、 术后良好回病房,夜间给予镇痛泵治疗,第二天晨起发现 患者已死亡。 • 死亡原因:呼吸抑制?其它?药物? • 教训:
案例六
• 男、57岁,因腹痛白天至医院急诊就诊,ECG示左室面高 电压,心肌肥厚并劳损,B超示左下极小结石,给予止痛 治疗,夜间症状无缓解,再次急诊,查ECG基本同白天, 肌钙蛋白阳性,请心内科会诊,给予硝酸甘油静滴治疗, 2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抢救无效死亡。 • 尸体解剖: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心包填塞 • 教训:
认识院内猝死疾病
• 心 源 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梗阻性、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 • 呼吸系统: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误吸、重症感染、窒息 • 消化系统: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炎、脏器破裂 • 神经系统:脑出血、梗塞后出血、动脉瘤、脑炎 • 内 分 泌:糖尿病 • 中 毒:呼吸衰竭、昏迷、误吸

院内猝死的防治PPT

院内猝死的防治PPT
猝死经过
在住院期间,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经抢救 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患者COPD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突发呼吸衰竭引发猝死。
案例三:神经系统疾病猝死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中年女性,因脑出 血入院治疗。
猝死经过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突 然出现颅内压升高,意 识障碍加深,经抢救无 效死亡。
原因分析
04
院内猝死处理流程
发现猝死事件并启动应急响应
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猝死
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猝死,应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启动应急响应系统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系统,包 括快速通知相关人员、准备抢救设备 和药品等。
实施初步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
医护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以维持患 者生命体征。
02
院内猝死原因分析
心血管疾病因素
01
02
03
心肌梗死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 致心肌缺血坏死,引发严 重心律失常和猝死。
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导致 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猝 死。
心律失常
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 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严重时可引发猝死。
呼吸系统疾病因素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质量 和安全。
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
1 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 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教育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自我管理和自我急救的 方法,降低猝死风险。
3
加强家属的参与和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 必要的心理和生活支持。

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猝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猝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猝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5例在院内发生猝死患者的死亡原因,提出要关注重点患者、重点症状、重点人员、安全风险的管理,提高护士观察病情变化和早期识别风险的能力,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标签: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分析;对策猝死是最严重的临床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1h内发生的非创伤性、不能预期的突然死亡[1]。

临床上,患者突发猝死大多是在病情稳定或已明显改善,或无明显症状因受到不良刺激而突发病情变化随即死亡。

患者猝死前常无任何先兆,其死亡非常迅速,85%在病情骤变后30 min内死亡,令人措手不及[2]。

由于它比较突然,在医疗过程当中,家属很难接受患者死亡的事实,对医务人员不理解,并且产生很多猜疑,常常引起纠纷和医闹,给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为此,回顾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发生院内猝死的患者5例,引起纠纷3例,分析患者死亡的原因和纠纷的特点,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避免类此纠纷的发生。

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院内猝死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2猝死的原因分析2.1肺栓塞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本组病例心内科患者、妇产3科的产妇是肺栓塞引起的,两例患者都是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形成DVT(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诱发DVT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年龄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加。

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在比目鱼肌静脉丛和静脉瓣袋内淤滞较重,因此DVT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

评估患者有吸烟病史,因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周围血管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同时尼古丁又可促进血小板积聚,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液粘稠的增加,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3]。

产妇因本身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状态,有可有促使静脉血栓发生,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導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猝死是指在24h内没有任何死亡迹象的、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1]。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患者在住院后不久便发生猝死,国内外均有报道[2~4]。

因此,防止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死亡是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现将5年内发生在我院的7例猝死患者的情况加以分析,探讨导致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观察要点及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有住院患者2817例,其中符合猝死诊断[1]者7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48‰。

猝死病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5~81岁,平均66.3岁;病程:7d~38年,平均9.1年;住院天数:3~2935d,平均503d;诊断:精神分裂症6例(85.71%),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1例(14.29%);用药情况:氯丙嗪1例,氯氮平1例,氯丙嗪加氯氮平2例,奋乃静加舒乐安定1例,利培酮与氯丙嗪注射液加氢溴酸东莨宕碱1例,氯丙嗪加利培酮加舒乐安定1例,使用药物剂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方法对7例住院猝死精神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2.1药物联用情况7例猝死患者中,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2例,占28.57%;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3例,占42.86%;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联用2例,占28.57%。

2.2猝死时间与诱因入院1周内发生的2例(28.57%),1~3个月发生的2例(28.57%),6个月以上3例(42.86%);发生在凌晨1~4点4例(57.14%),发生在下午15~18点2例(28.57%),发生在上午9-11点1例(14.29%);其中有诱因3例:进食1例,活动中1例,兴奋躁动1例。

2.3猝死前心电图查看患者死亡前1w~1个月的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2例,Q-T间期延长和ST-T段改变各1例,2例心电图无异常表现,1例因入院2d不合作,未完成心电图检查。

精神病科住院病人猝死情况分析与护理要求

精神病科住院病人猝死情况分析与护理要求
有关精神科药物与猝死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有研究表明,吩噻嗉类抗精神病药和三环类抗抑郁剂易引起猝死,其中吩噻嗪类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如心律失常、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等可能与猝死有关,也有研究表明氯氮平与猝死有关[3]。
4护理要求
4.1病人收住院后及时做好实验室及其他各项辅助检查,发现伴有躯体疾患时及时与其家人联系,告知用精神病药物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2.1.2住院时间3天-15年,其中<1年的10例(50%),1-5年6例(30%),6-10年3例(15%),10-15年1例(5%)。
2.1.3发生季节及时间发生季节:冬季10例(50%),春季3例(15%),夏季2例(10%),秋季5例(25%);猝死发生时间:0:00-3:59为5例(25%),4:00-7:59为9例(45%),8:00-11:59为1例(5%),12:00-15:59为2例(10%),16:00-19:59为1例(5%),20:00-23:59为2例(10%)。
4.5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及时巡视,及时发现,为抢救病人争得时间。
参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5:297.
[2]李余浩,万立东.院外猝死814例[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 (11):809.
[3]喻东山,张心保.精神药物所致的心脏不良反应[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4):246.
2结果
2.1一般资料同期住院总人数100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猝死病例共20例,猝死率为0.2%,其中女性5例(25%),男性15例(75%),病程15天—30年。
2.1.1年龄分布年龄20-60岁,其中20-30岁2例(10%),31-40岁3例(15%),41-50岁6例(30%),51-60岁9例(45%)。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猝死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中的罂酸成分,可以清除沉积在血管中的胆固醇。
44
食疗
绿 绿色食物养肝
绿色(含青色和蓝色) ,多食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绿色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成分,而叶酸已被证实是人体新陈代谢过 程中最为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可有效地消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 胱氨酸,从而保护心脏的健康。 绿豆:其中多糖成分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水解 达到降血脂的疗效
1
2
我国全年约55万人 死于猝死!
平均每天1000多人 死于猝死!
发病年龄趋于年轻 化!
(25岁女主持人郭梦秋于7月31日 晚猝死于家 男友深情呼唤:我 们还没结婚呢
2012年7月18日,淘宝网店店 “艾珺Aj” 因忙于进货上架,连 续通宵熬夜,17日在睡梦中去世。 年仅24岁。 )
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
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也易造成猝死. •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 钾、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药物、 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
29
减少猝死情况的发生 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运动
食疗
心态
30
运动建议
走路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最
自然缓和且有益身心的运动!
31
运动建议
自由度高
走路运动的优点
走路运动的效果
32
运动建议
步行运 动控制
准备一双适合步行运动的鞋
33
在欧洲,“走路节”由来已久 ,为的就是提醒人们重拾这与生俱 来的能力。

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

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

神经内科猝死病例的护理防范对策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猝死患者的临床护理防范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拾的25例猝死患者的猝死原因、猝死前兆、猝死时间,从安全护理的角度总结防范性护理方案。

结果神经内科患者的猝死率较高,必须加强临床护理的防范性措施。

结论给予神经内科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猝死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标签:神经内科;猝死;防范;护理所谓猝死,是指意想不到的,非外力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突然死亡现象,突发性和非预见性是猝死最主要的特征[1]。

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患者多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且患者年龄偏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病情危重,发展迅速。

这些因素的存在无疑提高了神经内科患者的猝死率,严重威胁神经内科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拾的25例猝死患者的死亡原因的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了神经内科患者的防范性护理方案,目的在于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拾的25例猝死患者临床资料。

25例猝死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在42~81岁,其中65岁以上20例,平均年龄为(69.25±3.49)岁。

25例患者中,脑出血9例,脑梗死6例,格林巴列4例,脑动脉瘤6例。

其中,6例患者合并冠心病,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3例患者合并肺心病,2例患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4例患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见表1。

1.2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神经内科猝死患者的病历资料。

归纳总结25例猝死患者的猝死征兆、死亡原因以及发生猝死的时间。

2 结果2.1神经内科猝死患者的先兆症状呼吸困难8例,胸闷心悸6例,消化道不适、饥饿感2例,头晕头痛4例,耳鸣、视物不清2例,恶心呕吐1例,无明显不适2例。

医院猝死防范工作总结

医院猝死防范工作总结

医院猝死防范工作总结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任。

为了有效防范猝死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猝死防范工作制度医院成立了猝死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猝死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制定了完善的猝死防范工作制度和流程,包括猝死的识别、应急处理、报告制度等,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猝死防范意识和能力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猝死防范知识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内容涵盖猝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急救处理等方面。

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猝死的识别和急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还组织了多次模拟演练,让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完善医疗设备和药品配备,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配备了先进的急救设备,如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气囊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同时,储备了充足的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四、加强患者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猝死风险在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对于高危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加强监护和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猝死的先兆症状。

五、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症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

优化住院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避免因流程繁琐而延误治疗。

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防范院内猝死,维护医疗安全

防范院内猝死,维护医疗安全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后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可导致意识突然丧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心搏骤停刚发生时脑中尚存 少量含氧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出现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皮肤苍 白或发绀,瞳孔散大,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出现二便失禁。 生物学死亡 从心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发病的性质,以及心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心搏骤停发 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㈢自然性与非暴力性 猝死的基本属性就是自然死亡或病死。判定猝死,必须首先排除暴力死因,并查
明致命性疾病和器官机能障碍。
1.季节:猝死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在北方以寒冷的冬季、在南方以炎热的
夏季猝死者为多。说明防暑降温与保暖防寒在预防猝死发生上均有重要意义。 .场所:猝死可发生任何场所。少数死于医院的急诊室或病房;大多数为医院外死亡包括在工
各类精神病药物均可导致猝死, 至少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 :(1)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很强的神经阻滞作用和镇 静作用,可以抑制呼吸中枢,多数病人往往同时服氯硝安定、舒乐安定等镇静催眠药,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呼吸 中枢的抑制,容易引起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猝死。精神病患者肥胖比例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对较 多,猝死发生率相应增高。(2)多次复发,长期住院的病人,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胆碱药物极 易致病人心跳持续加速,数年以后,随着病人年龄因素,特别是一些50~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 其心脏顺应性 显著下降,一旦发生心肌危象,病人心脏己处于失代偿状态,往往来不及采取抢救措施,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 (3)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低血钾,导致窦性心律失常,可发展为室颤,导致死亡。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应定期随访心电图,一旦发生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4)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的大小有关,长期 使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猝死机会较大。(5)病人原有器质性损害,心血管疾病及营养不良,在使用精神 药物时更易发生猝死。因此,对住院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首次住院者,使用精神药物前一定要详细进行躯体 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对器质性及伴有躯体疾病的精神病人, 应慎重选用各种精神药物。精神病人猝死多发 生在夜间,其可能的原因是: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脏的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降低,较易发生心源性 猝死。夜间猝死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夜班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抢救。

院内猝死预防与纠

院内猝死预防与纠

(三)对可能发生的院内猝死的事前告知
• 生老病死是客观自然规律,有些患者由于疾病、衰老
发展的必然,难免临终走向死亡,治疗时要有前瞻性 的认识,充分考虑到死亡及猝死的可能,并应把预计 后果对家属详尽告知,有助于死后纠纷的防范。 比如:麻醉及手术有意外,需签署同意书;医疗救治 过程中有因疾病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猝死的 告知 ;老年冠心病患者因外界因素可诱发急性心肌梗 塞导致猝死的注意事项告知等。 可能发生猝死告知必须有书面告知证据(即家属签 字)。
概论概论一院内猝死的诱因及案例分析一院内猝死的诱因及案例分析11医疗活动处置不当所导致的院内猝死医疗活动处置不当所导致的院内猝死22医疗告知不足所导致的院内猝死医疗告知不足所导致的院内猝死33无法预料的院内猝死无法预料的院内猝死二院内猝死的防治二院内猝死的防治11规范诊疗活动避免触发院内猝死诱因规范诊疗活动避免触发院内猝死诱因22不同院内猝死患者的医疗干预不同院内猝死患者的医疗干预33对可能发生的院内猝死的事前告知对可能发生的院内猝死的事前告知44心脏猝死的重点干预心脏猝死的重点干预55警惕伪院内猝死警惕伪院内猝死三建立风险保险机制三建立风险保险机制四如何处理院内猝死所导致的医疗纠纷四如何处理院内猝死所导致的医疗纠纷一院内猝死诱因及案例分析一院内猝死诱因及案例分析一医疗活动处置不当所导致的院内猝死一医疗活动处置不当所导致的院内猝死案例一
(二)医疗告知不足所导致的院内猝死
• 案例一: • 患者孙某因“高心病伴心衰”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医生
为其开具静脉点滴“硝普钠”等药物治疗,医生及护士 均未提醒患者不许私自调输液滴数,患者输注其他药物 时曾私自将输液速度调快,当输注“硝普钠”时,患者 将输液滴数调快后到卫生间途中突发晕厥,继而抽搐, 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 患者蒋某因心肌梗塞住院治疗,治疗第三日病人始有便 意,但大便干燥导致无法排出,告知医生,医生为其开 “番茄叶”冲服,患者服用“番茄叶”后用力排便,突 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