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合集下载

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鱼骨图及改进措施

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鱼骨图及改进措施

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鱼骨图及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导致患者拔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约束用具不到位、护士宣教不充分、管道固定不妥、病情评估不到位等等。

此外,年龄大、意识障碍、烦躁、谵妄等因素也会增加患者拔管的风险。

同时,家属对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会导致管道未能得到有效约束。

改进措施:
为了减少患者拔管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患者相关安全教育,每班对留置管道的患者进行教育,讲解管道的重要性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

2.严格遵守分级护理制度,对于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增加巡
视频次,及时发现拔管风险。

3.对病情变化的患者进行及时评估导管评分,发现高危患者及时采取措施。

4.对于高龄、语言理解差、记忆力差、配合度差的患者,应反复强调管道的重要性。

5.意外拔管大多发生在夜间,对高危患者及时约束可降低拔管的发生。

同时,要提高病房的光线亮度,确保约束用具齐全,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责任心和护理整改力。

非计划拔管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非计划拔管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非计划拔管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非计划拔管是指患者在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将导管拔除,或者因其他原因(如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导管滑脱。

这种情况又称意外拔管,它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非计划拔管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制定至关重要。

一、应急预案1.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可能发生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进行评估。

针对高风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使用保护性约束、加强巡视等。

2.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导管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维护导管的方法,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

3. 确保导管固定牢固,定期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导管脱出。

5. 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因引流液过多而导致导管脱出。

6. 对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后,可使用保护性约束。

放松约束期间,应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7. 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导管。

8. 一旦发生非计划拔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二、处理流程1. 立即通知医生,报告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情况。

2. 评估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3.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处理,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等。

4. 若导管脱落导致气道梗阻,立即进行紧急气道管理,如气管插管、吸痰等。

5. 对脱落导管进行处理,如重新置入导管、封闭导管入口等。

6. 重新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心电图、X线片等。

7. 针对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8. 记录非计划拔管的处理过程,包括时间、地点、患者病情、处理措施等,以便后续评估和改进。

9.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抚,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减轻其心理负担。

10. 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意识和处理能力。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患者在未征得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自行拔除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风险,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以提高患者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管道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胃管等。

这些管道在治疗疾病、监测病情、维持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因此,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1. 患者因素(1)年龄:老年患者由于认知能力下降,对导管不适的耐受性降低,更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意识状态:昏迷、意识障碍、睡眠障碍等患者,由于无法有效沟通,可能因为导管不适而自行拔管。

(3)心理因素:患者对疾病和导管治疗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可能因为担心导管引发并发症而自行拔管。

2. 医护人员因素(1)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不足,对患者导管安全评估不到位,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2)护理操作因素:护理人员在进行导管维护、更换导管等操作时,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患者不适,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3. 导管因素(1)导管材质:导管材质过硬、不适宜患者皮肤等,可能导致患者不适,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2)导管固定:导管固定不牢固,可能导致患者在活动过程中自行拔管。

4. 环境因素(1)病房环境:病房环境嘈杂、患者活动空间受限等,可能导致患者不适,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2)夜间护理:夜间护理人员较少,患者可能因为导管不适而自行拔管。

三、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1.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导管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导管治疗的认知。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与应对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与应对
• 持续滴注的营养液可使用专用加 热器加热注入
• 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 止产生凝块
• 药片研碎溶解后单独注入
注意
• 鼻饲原则一般遵医嘱由少、低、慢开始, 逐渐增加,待患者耐受之后,再稳定浓 度、用量和速度
• 防止污染,现配现用,鼻饲用具应清洁, 注射器、营养输注管道应每天更换
• 持续滴注鼻饲饮食过程中应经常巡视患 者
② 重点患者, 重点 交班。
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③ 必须做到勤巡视、
勤检查、勤调整。
① 妥善固定是预防 UEX的坚实基础。
② 预防导管固定导致 的压疮。
加强沟通与宣教
① 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管道的自我维护能力。
② 气管插管等有语言障碍 病人,多与病人沟通, 加强心理护理。
③ 不可忽视与医生的沟通: 1)每班与医生共同评 估留置管道的必要性: 2)及时与医生交流, 了解医生对患者每日的 医疗目标,以及每班护 士所要达到的目标。
胸片
咳嗽,准备好再次插管的用物
动静脉导管 按压穿刺处,停输液,置外周静脉,通知医生 按压穿刺处,停输液,置外周静脉,通知医生
胸管
无菌纱布覆盖,夹胸管,通知医生,
迅速捏紧皮肤,油纱覆盖,通知医生
伤口引流管
无菌纱布覆盖,通知医生
无菌纱布覆盖,通知医生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患者方面
01 02 03
04
05
管道的固定工具
导管的固定
鼻 胃 管 的 固 定
将胶带剪成“人” 字型
导 尿 管 的 固 定
如图, 离型纸撕开
末端反折便于撕除 两条胶带固定在皮肤上
高举平台延长管固定 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管
胃管护理常规

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PICC导管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或药物输注的导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然而,有时候患者在使用PICC导管的过程中会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这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疼痛和不便,还可能引起感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1.患者不慎导致:有些患者由于不注意使用导管时的动作或姿势,可能会不慎拉扯导管,导致导管脱出血管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导管固定不当:PICC导管在插入后需要进行固定,如果固定方式不当或固定松动,导管就容易被拉扯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导管受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给导管施加压力,比如戴过紧的衣物或进行剧烈活动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导管被压迫而脱出。

4.定位不准确:如果PICC导管插入时的定位不准确,导管可能会在体内扭曲或移位,导致脱出。

为了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护理人员应采取以下护理对策:1.患者教育:对使用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导,告知他们导管的位置和注意事项,提醒他们避免不必要的动作和拉扯。

2.导管固定:在插入PICC导管后,护理人员应该使用专用的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以确保导管不会被拉扯或松动。

3.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和位置,及时调整固定器,防止导管受压或移位。

4.注意饮食和活动: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以免导致导管受压或脱出。

5.定期更换导管:PICC导管一般建议每1-2周更换一次,以减少导管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的问题,及时更换导管也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总之,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患者教育、导管固定和定期检查等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确保导管的安全和畅通,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预案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预案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预案一、预案目的为了应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拔管并发症的发生,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使用气管插管、静脉导管、尿管等留置管道的患者,以及可能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患者。

三、预案内容1. 病情评估医护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意识状态、拔管风险等因素,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预防措施(1)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防止意外拔管。

(2)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适当约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3)使用优质固定带,确保管道固定牢固。

(4)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

(5)引流液应及时倾倒,防止引流液过多因重力作用将管道拔出。

(6)管道过长的导管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扭曲缠绕现象,应妥善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

(7)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下可使用保护性约束,放松约束期间有专人守护,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8)做好健康宣教,反复向患者和家属强调管道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防止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 应急处理流程(1)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立即通知医生。

(2)根据患者病情及拔管原因,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重新插管、止血等。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4)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

(5)对拔管原因进行排查,如是否存在固定不牢固、管道扭曲等问题,及时整改。

(6)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能力。

四、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应急预案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

2. 定期组织非计划性拔管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预案的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适应临床需求。

六、预案的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医院护理部、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在未达到拔管指征的情况下将气管插管自行拔除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插管脱落。

这种情况在重症监护室(ICU)等病房较为常见,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肺炎、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发生率,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原因1. 患者因素(1)意识障碍:患者因意识障碍,如麻醉、药物中毒、脑部病变等原因,无法意识到拔管的危险性,导致自行拔管。

(2)躁动不安:患者因疼痛、不适、恐惧等情绪,表现为躁动不安,增加拔管的风险。

(3)生理需求未满足:患者因饥饿、口渴、排尿困难等生理需求未得到及时解决,而采取拔管行为。

2. 医护人员因素(1)操作不当:医护人员在插管、固定、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插管不稳定,容易脱落。

(2)观察巡视不足: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观察巡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拔管行为或插管脱落的风险。

(3)沟通不畅: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不畅,导致患者对拔管的风险认识不足。

3. 器械因素(1)气管插管质量问题:气管插管材质不良、尺寸不合适、管道粘连等导致插管不稳定,容易脱落。

(2)固定设备不合适:固定设备如胶布、绷带等不合适或使用不当,导致插管固定不牢。

4. 环境因素(1)病房环境:病房环境嘈杂、光线不足等导致患者不适,增加拔管风险。

(2)护理流程:护理流程不完善,如交接班不明确、护理记录不完整等,导致插管管理混乱。

二、整改措施1. 患者管理(1)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情绪变化,评估拔管风险。

(2)改善患者舒适度:及时解决患者疼痛、不适等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拔管的风险,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医护人员培训与改进(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气管插管操作的熟练程度,规范操作流程。

(2)加强观察巡视:制定严格的观察巡视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拔管风险。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常常面临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人为外力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或者自行拔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停止,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1. 意外碰撞:医院内人员、器械的移动或者碰撞可能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或者拍背时,不小心碰到了导管,或者患者的床边有器械被误碰。

2. 管道松动:机械通气导管的管道松动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常见原因。

可能是导管固定带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导管脱出。

3. 患者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焦虑或者疼痛等情况,使他们试图自行排除导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4. 部分断开:机械通气导管可能在管道连接处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气道受阻或者通气不畅。

5. 置换错误: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或者导管置换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二、预防措施: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和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避免患者行为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2. 导管固定:确保机械通气导管的固定带稳固可靠,定期检查固定带的紧固情况,避免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3. 导管安全措施: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带,避免摩擦产生的磨损,导致导管脱落。

同时,注意管道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部分断开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

4. 做好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焦虑、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减少患者因为不适而试图拔管。

5. 安全环境: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人为的碰撞,减少外力导致导管脱出的可能。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1、导管置入置入导管时要考虑到预防UEX的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入位置,避免操作手法粗暴,研究并采取可靠而较为舒适的固定方法;对有可能发生UEX 危险的进行醒目标记提示医护人员对该患者特别关注。

2、体位、镇静、约束和宣教置入导管的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适当地限制活动及约束,适宜深度的镇痛镇静治疗,与家属及清醒病人充分交流、进行宣教。

很多时候会认为约束和镇痛镇静可以降低UEX发生,而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单纯的约束和镇痛镇静可能会起到负面的效果。

因为单纯的约束在患者不适的基础上会更加激怒患者及增加患者的恐惧、绝望心理,而且约束很难保证患者完全丧失拔管的能力。

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许多患者采取头高位,患者可以采取曲颈等方法拔管;单纯的镇静镇痛又难以保证始终处于一定的镇静深度,这些措施反而会使医护人员对UEX的发生放松警惕。

因此一些研究者将镇痛镇静归为药物约束,并认为药物和物理约束应结合应用。

大多置管的患者是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的,即使是气管插管的患者,很多也可以通过点头、书写或指示等办法表达不适。

医护人员应当尽可能与之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安抚和相关宣教以及相关措施处理,这样可以从患者角度了解可能存在的拔管因素并及早预防拔管;对患者的表达意愿不予理会可能加重患者的烦躁、不安和恐惧。

这些方法应该基于对患者状态的评价而综合实施。

3、护理人员配备及相关制度保证合适的护士/患者比例护士的相关培训、每班选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针对性的交接班制度、实行ICU床头交班制及UEX预警制度等,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低UEX的发生率。

4、针对性方案制订建立合理的针对导管的监查制度,以便对已经发生的UEX能够最早时间发现。

重新置管并不是UEX发生后的必定措施也不是UEX后的唯一方案,预先针对UEX制定评价及补救方案,在UEX发生时能尽快合理补救UEX,减轻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第一篇: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非计划性拔管(uex)的防范对策】对策一:做好评估认真做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掌握好评估时机:入院时;转入时;搬动时;体位改变时;改变床头高度时都要进行评估,并根据病人意识、管道固定情况、耐受及不同部位置管对病人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策二:有效固定导管管路固定良好是防止意外拔管、脱管的重要保障。

选择合适的胶布,正确的固定流程,做到有效固定管道,每班检查并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胶布,保证固定管路的胶布粘性好,通透性好,固定有效。

对策三:放置警示标识床头卡内放置预防非计划性拔管警示标识,标识醒目,护士长重点强调,提醒各班护士注意,并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对策四:有效的肢体约束对于小儿、意识不清、老年、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导管的防护,必要时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并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防止自行解开,注意约束带压疮的发生。

对策五:做好宣教对家属及患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积极配合。

对策六:加强巡视对于有管路的患者,护士应加强巡视,尤其是加强重点时段,比如夜间护士少时段、忙碌时段、来重患者的时段,低年资护士值班时段的巡视,防止发生拔管、脱管。

对策七:重视导管质量因为管路质量问题出现的脱管并不少见,做好与设备科的有效沟通,购置高质量的导管。

对策八:做好和医生的沟通与医生做好沟通,了解医生对患者每日的治疗目标,以及需要每班护士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策九: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清醒患者介绍管路的重要性及使用意义,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同时讲解自行拔管的后果,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策十:适量给予镇静剂对于烦躁患者按医嘱适量给予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镇静程度。

对策十一:加强交接班外出检查、各班交班、转科之间护士注意交接,交接时注意查看管路固定是否牢固,固定材料有否潮湿、卷边、粘性下降,及时更换并有效固定。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1. 引言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

拔管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威胁,增加院内停留时间和医疗费用。

因此,预防和有效处理非计划性拔管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并提供处理非计划性拔管的指导。

2.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以下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些重要措施:2.1 定期评估患者风险在患者入院后,通过详细评估患者风险,包括护理过程中的体位改变需求、认知能力、气道潮湿度和压力等因素,来识别患者是否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2.2 使用适当的拔管设备选择适当的拔管设备也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策略。

根据患者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导管或拔管装置,并确保装置的质量符合标准。

2.3 教育患者和家属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足够的教育,使其了解拔管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和保护拔管装置,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2.4 实施安全预防措施定期检查拔管装置的位置和状态,保持拔管装置的稳定,防止误拔。

另外,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拔管的需求。

3. 处理非计划性拔管的指导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及时采取以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3.1 立即识别拔管事件护理人员应立即识别并意识到发生了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准确记录拔管的时间和状况,并迅速采取行动。

3.2 处理气道问题如果患者的气道受到威胁,立即采取护理措施以保证气道通畅。

可以进行简单的护理措施,如翻身或使用吸痰器清除气道分泌物。

3.3 重新插管如果患者需要重新插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插管。

确保手法正确,避免二次拔管。

3.4 评估患者状态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所以及时评估患者状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

如有必要,通知医生并启动相应治疗。

3.5 记录和报告对拔管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向医疗团队报告。

记录包括拔管原因、处理过程和患者反应等信息。

4.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情况。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荐读】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目前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例如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胸管等。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

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尽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

非计划性拔管(UEX)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管道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

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

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

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如: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

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如: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加强医护人员的 培训和教育,提 高对非计划性拔 管的认识和应对 能力。
预防和处理效果的评估
评估指标的确定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非计划 性拔管的接受程度和舒适度
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拔管后患者 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安全性指标:评估拔管过程中患 者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成功率:评估非计划性拔管预防 和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定义: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患者在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的情况下自行 拔除或意外脱落的导管。
分类:根据导管的类型和用途,非计划性拔管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气管插管、胃管、尿管等。
发生原因和风险因素
患者因素: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等 医护人员因素:如未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操作不当等 管道因素:如管道固定不牢固、材质不适等 环境因素:如床位不舒适、环境嘈杂等
置管操作:由专业医护人员按 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置管
置管后护理:确保患者得到适 当的护理和监测,以减少再次 拔管的风险
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医生
评估患者情况,进行必要的生 命体征监测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适当的急 救措施
及时记录事件,进行相关调查 和总结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预防措施:加强护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处理方法:根据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加强防范意识 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拔管后的处理
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意 识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对于拔管后出现的气胸、皮 下气肿等并发症,应及时进
行相应处理

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和管理指南

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和管理指南

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和管理指南1. 引言非计划性拔管(Unexpected Extubation)是指在未经医疗团队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患者意外地移除或拔除气管插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一套全面的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和管理策略。

2. 风险评估在进行气管插管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意识状态、气道保护能力等因素,以确定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3. 预防措施3.1.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度。

在适当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唤醒,以增强其保护气道的意识。

3.2. 气管插管的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

对于困难气道患者,可考虑使用可视喉镜等设备辅助插管。

3.3. 固定和保护气管插管使用适当的固定方法,确保气管插管在患者体内的稳定性。

在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的手腕,以防止其拔管。

3.4. 监测和报警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确保气管插管的气密性,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脱落、漏气等异常情况。

3.5. 护理和巡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巡查,观察气管插管的状况,评估患者拔管的风险。

对于意识障碍、情绪波动的患者,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4. 非计划性拔管的处理4.1. 紧急处理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包括:-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采用头后仰、下巴抬高等方法,尽量保持气道开放。

- 立即通知医疗团队,进行紧急会诊。

- 根据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等。

- 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评估其氧合状况。

4.2. 后续处理在患者稳定后,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教育,提高其对气管插管的认识和合作度。

5. 培训和教育对医疗团队成员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和处理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提出防范办法。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第24页
非计划性拔管应对办法
导管 胃管/鼻肠管 气管插管 动静脉导管 胸管 伤口引流管
不全拔管
完全拔管
抬高床头,停顿肠内营养 ,遵医嘱再次置管
抬高床头,通知医生
抬高床头,通知医生,抽 气囊,听诊双肺,拍胸片
吸净口鼻分泌物,吸氧, 通知医生,嘱患者咳嗽, 准备好再次插管用物
提议护理人员在使用约束之前要慎重评定, 依据病情、约束指征、约束效果,及时调整约束 方案。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第10页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医护方面
• 管道固定不牢靠,连接处不紧密。 • 健康宣传教育不到位。 • 护理人员操作不妥。翻身或搬运时活动幅度过大,
使管道受牵拉。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 未采取科学镇静方式。 • 未满足患者舒适需要。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第9页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医护方面
• 对不合作患者未采取有效肢体约束。多篇文件报 道:因四肢未加约束或约束不妥而造成拔管约占 90%。意外拔管患者多为昏迷躁动患者。因为身体 约束,使患者身心疲惫,产生生气、易怒情绪, 致使其行为失去理智,可能会增加患者躁动使非 计划性拔管事件上升。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第22页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及处理
第23页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处理
• 护士在呼叫医生同时,应主动采取有效办法将危 害降至最低。
• 掌握常见导管应急处理。 • 亲密观察病情改变,认真书写护理统计,及时填
写护理不良事件汇报表。 • 做好心理护理。 • 定时开展业务学习或专题讨论,分析原因后果,
未能满足患者舒适需要 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管插管被意外拔除,引起患者的窒息、缺氧等严重后果。

这样的事件可能影响患者的安全,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需要尽快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原因分析:
1.人为因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疏于关注,漏检出患者的拔管风险;
2. 器械因素:气管插管尺寸等选择不当、管道不稳定、管子粘连等;
3.患者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翻身时,位移导致拔管;意外触碰导致拔管;紧急情况下拔除气管插管等。

整改措施:
1.要加强对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定期检查器材,保持气管插管管道通畅,防止因器械因素导致的拔管;
3.针对有拔管风险的患者,应增加监护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危险;
4.在拔管危险源及时排查后,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增加预防性措施,提高拔管抵抗能力,等等。

总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只有针对这些影响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降低拔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因素,积极寻找预防对策。

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置管普外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再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比计划性拔管组及非计划性拔管组的性别、意识、导管数目等可能因素,以明确独立因素对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影响。

结果在此64例普外科病房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14%。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人性别、病人合作程度、镇静剂使用情况、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病人合作程度、约束及镇静剂使用情况等因素可以导致非计划性拔管,所以有效镇静及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的拔管。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因素预防对策【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97-02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以保证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所以非计划性拔管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

非计划性拔管简称UE,是指病人在无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允许下患者或者家属自行将管子拔出,或因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致使导管脱落的情况[1]。

近几年报道指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4%~15.3%不等[2],并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因此,为了找到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并且总结预防措施,我们队我院的64例普外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现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置管普外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4例,其比例为5:3;年龄19~80岁,平均(45±3.6)岁。

1.2 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置管普外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再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比计划性拔管组及非计划性拔管组的性别、合作情况、基础疾病等可能因素对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约束对策
一、约束对象:躁动患者、对各类管道不能耐受的患者
二、目的:提供保护措施,限制患者身体或者失控肢体活动,以免患者自伤或者坠床
三、身体约束指征:即将伤害他人、即将伤害自己、严重干扰重要的治疗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需继续有效持续进行行为治疗方案
四、约束工具
约束带:①宽绷带约束带:②肩部约束带:③膝部约束带:④尼龙搭扣约束带。

易越拉越紧
约束手套:又称为手袜套
约束背心:李玖利(新型功能位背心)
约束衣裤:上肢、下肢
球拍式手套(推荐):掌心硬,限制手指的灵活性,防止患者用手指钩、抓、捏、拔等动作。

指端拉丝,易于伸出手指以监测指脉氧的变化,便于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及调整血氧探头的部位。

五、约束实施流程
实施前:解释、评估、准备
①解释约束目的,约束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评估环境和患者约束部位基础情况;
③操作前医务人员准备工作洗手、戴口罩、检查约束工具等基本动作。

实施中:约束执行和巡视
①固定约束工具、调整松紧度、约束肢体置于功能位、记录约束时间;②巡视约束部位血液循环状态、约束工具松紧度、回答患者及家属问题
实施后:解释、评估、记录
①解释约束用具摘除原因、并做好相关知识宣教;②评估约束后约束部位状态;③记录约束解除时间
六、约束质量
1、知情同意。

必要性动态评估。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不适为宜,保持被约束肢体处于功能舒适位,保持适当活动度,同时患者不能触及重要导管及治疗仪器的位置。

保证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

3、手腕布带约束按要求垫衬垫、打结,松紧适宜,以可容1指为最佳;不可将识别腕带、静脉留置针等包入约束带内。

4、保证有效约束,约束带置于患者腕部或踝部,将约束带打结后系于床栏以下床体部位。

不系于床栏。

5、每 2 小时放松约束肢体 5-10min,躁动或传统约束带长时间制动者患者 15~30 min 观察 1 次。

6、观察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性及肢端血循环情况。

当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7、为患者翻身时,约束带从床栏上取下后须缠绕在医护人员的手腕上,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8、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约束带,推荐乒乓球拍式约束手套。

9、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如抽血、换药、翻身、查体后,注意检查约束情况。

10、患者与医务人员能随时取得联系。

11、全院开展合理有效使用约束相关知识学习,并对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定期予以考核。

12、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