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病的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丹毒病(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丹毒病(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初探周围血管病之丹毒病(丹毒)中医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病和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家驷外科学》(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丹毒病(丹毒)诊疗方案”。

丹毒病(丹毒)临床常见证候:(1)风热毒蕴证(2)湿热毒蕴证(3)毒热入营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丹毒病(丹毒)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丹毒病(丹毒)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丹毒病和丹毒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血糖(3)心电图、胸部X线片、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可选用下肢血管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1.内治法: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一)风热毒蕴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热毒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毒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

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31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31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案31例【方药】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处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二) 【解说】本方主治血痹之证。

血痹乃由阳气不足,营卫不和,复感风邪,致营血运行不畅,痹阻于肌肤所致,《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也。

临床以肌肉或皮肤麻木不仁为特征。

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调营血,和卫阳。

本方为桂枝汤之变方,即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畅行气血。

去甘草之壅滞,且倍生姜加黄芪,目的在于走表益卫,通阳逐痹,此《内经》所谓“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

临床上,凡营卫不调,气血痹阻之证,皆可使用本方。

【运用】一、血痹岳美中医案:郭某某,女性,33岁,北京某厂干部。

于1973年6月间,因难产使用产钳,女婴虽取下无恙,但出血达1800毫升之多,当时昏迷,在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产院用冰袋敷镇止血,6个小时,血始止住。

极端贫血,血色素3克,需要输血,一时不易找到同血型的供血者,只输了400毫升,以后自觉周身麻痹不遂,医治未效,在弥月内于6月28日即勉强支持来求诊治。

患者脉现虚弱小紧,面色苍白,舌质淡,是产后重型血虚现象,中医诊为“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卫和营以治之。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尖9克,白芍9克,大枣4枚(擘),生姜18克。

水煎温服。

7月2日二诊:上方服3剂,脉虚小紧象渐去,汗出,周身麻痹已去,惟余左胁及手仍麻,恐出汗多伤津,用玉屏风散加白芍、大枣作汤剂,以和阳养阴。

处方:生黄芪24克,白术30克,防风9克,杭白芍9克,大枣4枚(擘)。

水煎温服。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10剂,汗出止,胁痛愈,右脉有力,左偏小,食指与小指作麻兼微痛,左臂亦痛,是心血仍虚而运行稍滞,用三痹汤治之。

“芪红通络方”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40例临床研究

“芪红通络方”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40例临床研究

下肢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STP)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1]。

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延误治疗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有致死性肺栓塞的风险。

西医针对本病以往主要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及血栓清除手术[2],但往往切口多、创伤大、临床恢复时间长。

中医认为,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主要病机为脉络瘀阻、湿热毒蕴,急性期表现为血热瘀结证,传统的中医药保守治疗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但不能彻底去除曲张的静脉和血栓。

目前静脉曲张的治疗从传统手术逐步过渡到微创治疗,腔内热消融闭合技术逐渐成为主流[3]。

河北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科自2018年开始开展静脉曲张腔内射频消融闭合术,取得良好效果,但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有研究发现化瘀通络、益气利湿方剂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期可取得良好疗效[4]。

笔者依据《医林改错》中的古方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芪红通络方,该方具有祛瘀通络、益气利湿之功,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能促进症状改善,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4±2.6)岁;平均病程(3.25±2.0)d;左下肢23例(57.5%),右下肢17例(42.5%)。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5±2.3)岁;平均病程(3.23±2.0)d;左下肢25例(62.5%),右下肢15例(37.5%)。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以心脏、脑血管及周围血管为主要受累器官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和帮助。

一、高血压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高血压是一种以持续升高的血压为特征的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药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肝阳上亢、肾阴亏虚、脾胃失调等有关。

根据中医药理论,可以采用以下药物治疗方案:1. 中成药治疗:如天麻钩藤片、降压片等,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以及降低血压,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中药饮片治疗:可采用黄芪、当归、山楂等药物制成的中药饮片,通过药物的配伍和配制,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起到治疗和改善患者病情的作用。

二、冠心病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

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治疗方案如下:1. 中成药治疗:可以使用丹参片、三七糖、复方丹参等中成药,通过改善心血管的微循环、增加心肌的供氧,以及抗氧化作用来治疗冠心病。

2. 中药饮片治疗:适宜采用黄芪、山楂、首乌藤等中药饮片,通过调节心脉血管的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缺氧,起到治疗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三、脑卒中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导致的脑部神经细胞损伤的疾病。

中医药在脑卒中的治疗中使用的方案如下:1. 中成药治疗:可以采用脉络宁、夏桑菊、五七消栓等中成药,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脑部神经细胞的损伤,并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

2. 中药饮片治疗:可采用川芎、白芍、地黄等中药饮片,通过调节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供血,有助于减轻脑损伤。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物治疗方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环境、改善血液循环等方法来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病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

周围血管病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

周围血管病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周围血管疾病是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高发病种,若久治不愈,易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截肢致残等高危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根据病情可选用熏洗、箍围、浸渍等疗法,对于坏疽形成以及伤口脓腐较多者,适时进行清创术,术后按祛腐生肌方法换药。

外治疗法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提高疗效;探讨和研究外治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科学的临床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陈朝晖。

标签:周围血管病;外治疗法;草药熏洗疗法;医用弹力袜;清创术周围血管病是除心脑血管病以外的所有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静脉、动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周围血管疾病是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高发病种,若久治不愈,易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截肢致残等高危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根据病情可选用熏洗、箍围、浸渍等疗法。

对于坏疽形成以及伤口脓腐较多者,适时进行清创术,术后按祛腐生肌方法换药。

西医还可采用取栓术、血管重建术、截肢术等手术疗法,还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本人现就在周围血管病采用外治疗法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探讨与研究。

祖国医学上,许多文献都对周围血管病有着详尽的记载,如《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其中记载的坏疽、脱疽、脉管病等都属于周围血管病的范畴。

并指出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为该病的主要病机。

面对该病有不同发病阶段及症状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外治疗法。

草药熏洗疗法在肢体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草药熏洗疗法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温阳化瘀、去腐生肌的作用,还具有调节经络,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杂质等效果,能够促进病变肢体的肿胀消退,并促进患肢皮肤颜色的恢复,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目前,根据中医证型,临床上治疗周围血管病广泛应用的草药熏洗方剂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寒湿瘀滞证:症见手足厥冷疼痛,患肢苍白或色紫、麻木、间歇性跛行,治则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温阳通络。

《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Fontaine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Fontaine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常因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和血管壁增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根据Fontaine分期,该病可分为Ⅰ-Ⅲ期,其中血脉瘀阻证是较为常见的证候之一。

身痛逐瘀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血脉瘀阻证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旨在观察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方法,选取符合ASO Fontaine Ⅰ-Ⅲ期且诊断为血脉瘀阻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疼痛程度、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等。

三、身痛逐瘀汤的药理作用身痛逐瘀汤主要由川芎、桃仁、红花等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该方剂能够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

此外,该方剂还能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临床疗效观察1. 疼痛程度:治疗组患者在服用身痛逐瘀汤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疼痛缓解速度较对照组快。

2. 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皮肤温度升高、肤色改善、足背动脉搏动增强等。

3. 生活质量: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现为活动能力增强、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好转等。

五、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身痛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Fontaine Ⅰ-Ⅲ期)血脉瘀阻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该方剂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身痛逐瘀汤可作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讨论与展望尽管身痛逐瘀汤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优化治疗方案。

民间验方

民间验方

民间验方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收集整理汇总民间中医药验方来源于实践,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基层,简便、经济、适用、有效,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防病治病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是在某一地区或人群中长期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单方、验方,虽未形成系统的传统医药学理论,但有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得以继承发展的以文献形式保留在中医典藉之中,还有一部分则以经验的形式保留在老中医的脑中、手中,散落在民间。

它在历史上对于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自古至今,我科十分重视对民间验方的搜集整理工作,现汇总如下。

一、民间验方杜记独角膏治疗糖尿病足1、杜记独角膏(批号:20051221)配方:白附子、全蝎、蜈蚣、黄连、当归、大黄、三棱、莪术、香附、生川乌、生草乌、白芷、桃仁、穿山甲、蝉蜕、黄柏、羌活、独活、防风等。

2、使用方法:将杜记独角膏于约40摄氏度水中软化,摊于生白布上,厚约2~3mm,依疮面大小,将药膏摊薄厚均匀后,与疮面严密贴敷,疮面有窦道者,用“杜记独角膏”填塞,隔日用一次;疮面生脓多者,连续用“杜记独角膏”外敷;疮面生脓少者,用抗菌素纱条间隔换药一次;创面有坏死组织及坏死肌腱者,配合蚕蚀清创。

换药期间,有糖尿病者,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肢端炎症明显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配合静点“活血、扩管、抗凝、祛聚”药,以改善循环。

3、临床资料:观察门诊及住院病人68例。

门诊病人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住院病人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

年龄43—82岁,平均64岁,病程最长7个月,最短12天,平均49天,按照Wagner分级法:局部病变程度Ⅱ级者16例,Ⅲ级者24例,Ⅳ级者28例,干性坏疽20例,湿性坏疽48例。

4、疗效分析:杜记独角膏药物组成:白附子、全蝎、蜈蚣、黄莲、当归、大黄、三棱、生川乌、白芷、桃仁、穿山甲、蛇蜕、生草乌等。

诸药共凑“除湿消肿,活血止痛、化腐生肌、解毒敛疮”之功效。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病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病中的应用

困; 一是 脾 肾阳虚 , 阴寒 内生 。 因此 在 具体应 用 时应
当再 分 化 出温经 通 阳活血 化瘀 和补 阳益火 活血 化瘀
二法 。前者适 于 外寒 客络 血 瘀 证 , 表 方如 当归 四 代 逆汤 ; 者适 于 阳虚 内寒血 瘀证 , 表方 如 右归 饮合 后 代 桃红 四物汤 。温 经 通 阳药 物 多 辛 温 燥 烈 , 于伤 津 易 耗液 , 非寒 性 证候 切不 可妄 投 。 补 阳益 火 药 物亦 多 温燥 , 是 阳虚证但 阴血不 足 者亦 当慎 用 , 虽 以防 补 阳
推 动无 力亦 则血 瘀 。气血 的 这种 密切 关 系决定 了调
气 法在 周 围血管 疾病 治疗 中应 用 的普 遍性 。综 上所 述, 在具 体应 用理 气 活血 化瘀 法 时 , 尚须再 分别 出行 气 活血 化瘀 和益 气活 血化 瘀二 法 。前 者适 于气 滞血 瘀 证 , 表方 如血 府 逐 。
4 祛 湿 活 血 化 瘀 法
促 使血 活瘀 化 。气之 为 患 , 外乎 气滞 、 虚 、 不 气 气逆 , 结 合周 围血 管疾 病 实际来 看 , 主要 是气滞 、 虚 为 则 气 病 。气 为 血 帅 , 赖 气行 , 血 故气 机 郁 滞 则 血瘀 ; 虚 气
些 具有 针对 性 的治法 。
1 理 气 活 血 化 瘀 法
伤 阴 , 热 内 生 之 分 , 则 “ 受 热 则 煎 熬 成 块 ” 虚 继 血 。 因此在 具体 应用 时 , 必须首 先 分其 热之 为实 为虚 、 在 气 在血 , 推演 出清 热凉 血活 血化瘀 、 而 清热解 毒 活血
化瘀 、 阴清热 活 血 化瘀 三法 。前 者适 于血 热 血 瘀 养
即用理 气 的药物 配合 活 血化瘀 药 物 , 调畅 气机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
中量 1 例 , 7 大量 1 例 。2组患者的年龄 、 1 性别 、 程及胸腔积 病
( 常规 治疗加 血府逐瘀 胶 囊组) 每组 各 2 , 8例 , 察 2组 患者 观
的胸 膜 肥 厚 和 粘 连 发 生 率 并 对 治 疗 前 后 胸 腔 积 液 蛋 白 定 量 、
纤 维 蛋 白原 、 层 胸 膜 厚 度 、 功 能 指标 进 行 检 测 及 比较 。 结 壁 肺
价值较 高。
液等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 ( >O 0 ) 具有可 比性。 P .5 ,
12 治疗 方法 . 对照组进 行常规治疗 , 主要为抗结核药 物进
关键词 : 府逐瘀胶 囊; 防 ; 血 预 结核 性 渗 出性 胸 膜 炎 ; 膜 胸
肥 厚 、 连 粘
行治疗 , 另外给予患 者胸 腔穿刺 抽液及 糖皮 质激 素治疗 。观
炎引发胸 膜肥 厚、 粘连的 I床观察 。方 法: l 当 选取 2 1 1月~ 0 0年 21 0 2年 6月于本 院进行 治疗的 5 6例 结核 性渗 出性胸膜 炎 患 者为研 究对 象, 将其 随机分 为对 照组 ( 常规 治疗 组) 和观 察组
临床表现 : 发热 、 胸痛 、 短气等 。x线胸片可 见肋膈 角变钝 ; 更 多的积 液显示有 向外侧 向上的弧形和液 影。将其随机 分为对 照组( 常规治疗组) 和观察 组( 常规治疗 加血府逐瘀 胶囊组 ) 每 组 各 2 。对 照组 2 8例 8例患者中 , 1 , 1 例 ; 男 8例 女 0 年龄 1~ 9 6 岁, 1 平均年 龄( 43 . ) ; 程 5 0 1. , 3 . ±39 岁 病 . ~ 3 5d 平均 病程 (. ±1 2 d胸 腔积 液 : 97 . ) ; 中量 1 例 , 8 大量 1 。观察组2 例 0例 8 患者 中, 1 , 9例 ; 男 9例 女 年龄 1 ~6 9 2岁 , 平均 年龄 (4 5 3 . ± 38岁 ; . ) 病程 5 5 4 0d 平均病程 (. - . ) ; . ~1 . , 9 9 - i d 胸腔 积液 : _1 L

《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引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发凉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血脉瘀阻证是该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血液循环障碍密切相关。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化裁桃红四物汤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对于血脉瘀阻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旨在观察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XX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加减。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凝、扩血管等治疗措施。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

三、研究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疼痛、麻木、发凉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更高,且持续时间更长。

2. 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血液循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增加,血管狭窄程度减轻。

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在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指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化裁桃红四物汤对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化裁桃红四物汤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五、结论化裁桃红四物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脉瘀阻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通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蔡炳勤教授补虚立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

蔡炳勤教授补虚立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

1 以益气 通 阳法 治 疗脱疽 中医“ 脱疽 ” 一病 在 临 床较 常 见 , 于 本病 的记 载 最早 见 于 两 千多 年 前 的 关
腔狭 窄甚 或完全 闭塞 , 体远 端 出现缺血 。 肢 该类 疾病 临 床 都可 见肢 端 溃疡 、 死 , 复不 愈 , 中医 “ 疽 ” 坏 反 属 脱 范 畴 。据 中医异病 同治 之则 , 教授认 为 , 脱疽 ” 为虚 蔡 “ 多
[] 王 鑫 国 , 秋 红 , 霞 , .乌 鸡 白 凤 丸 对 去 卵 巢 大 3 郭 白 等 鼠雌 激 素 分 泌 的影 响 E] 中 成 药 ,0 32 () 6 ~ 6 . J. 2 0 ,5 1 :7 8 E ] 宋 翠 淼 , 惠 兰 .乌 鸡 白风 口服 液 对 雄 激 素 致 不 孕 4 杜
余年 , 临床 中蔡 老抓 住疾 病 的基本 病机 , 根据 临床疾 并
病 的 自身 特点 , 以补 虚立 法 , 治疗脱 疽 、 股肿 、 臁疮 等周 围血 管疾 病 , 临床 多取得 较好 疗效 , 现将 蔡教 授宝 贵经
验 总结如 下 :
现代 医学认 为血 栓 闭塞性 脉管 炎是 发生 于血 管 的
[] 时 珍 国药 研 究 ,0 1 1 ( ) 7 67 7 J. 2 0 ,2 8 :3 —3 .
( 稿 2 0—41 ; 回 2 0— 61 ) 收 0 80 —7 修 0 80— 6
蔡 炳 勤教 授 补虚 立 法治 疗周 围血 管 疾病 经 验
王 建春 刘 明 林鸿 国 仉 玮 黄学 阳 指导 : 炳 勤教授 蔡
具有 凝 血作 用[ 、 6 雌激 素 样作 用 3 ]镇 痛 作 用 、 、 ] 肝 、
[] 张 灵 灵 .乌 鸡 白凤 丸 药 效 学 初 探 [] 江 西 中 医 药 , 6 J.

中医外科学如何帮助改善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外科学如何帮助改善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外科学如何帮助改善周围血管疾病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复杂的病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而中医外科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改善周围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周围血管疾病涵盖了多种病症,如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这些疾病常常导致肢体疼痛、肿胀、麻木、发凉,甚至出现溃疡、坏疽等严重后果。

中医外科学认为,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其病因可归结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例如,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导致气血凝滞;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血行不畅;长期饮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滞脉络;过度劳累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无力推动气血运行等。

在诊断方面,中医外科学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综合判断病情。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肢体形态、皮肤色泽、溃疡创面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则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经过、生活习惯等;切诊包括切脉和触摸肢体的温度、动脉搏动等。

通过这些方法,中医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中医外科学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方法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外治法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比如,中药熏洗法通过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药煎汤,熏蒸和浸泡患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中药敷贴法则将调配好的中药膏剂或散剂敷贴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药物,发挥药效。

针灸疗法在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显著效果。

通过针刺穴位,能够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阳陵泉等。

艾灸疗法则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此外,推拿按摩疗法能够疏通经络,松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作者:彭碧波晏玲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西洛他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65%(P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1-0027-02近年来,笔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型。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54~65岁,平均(58±7.6)岁;病程5~21 a,平均(13±5.1)a。

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52~64岁,平均(57±8.6)岁;病程5~22 a,平均(12±5.6)a。

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诊断标准确定。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1)有肢体缺血症状: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酸胀;(2)有肢体缺血体征:皮色苍白或黯红,皮温低,肌肉萎缩等营养障碍性改变,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甚至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3)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内膜回声不均匀,可见粥样斑块强回声,动脉管狭窄、扭曲,血流峰时速减慢,阻力指数增高。

尚德俊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方——四妙勇安汤加味

尚德俊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方——四妙勇安汤加味
门一足厥 阴肝经一 期 门一 手 太 阴肺 经 。临床 运用 时空
和振奋营气抗病修复功能的潜在功能。
时空针 灸 治 疗 学 是 笔 者 在 多 年 研 究 运 用 子 午 流 注 、 龟八法 、 灵 飞腾八法 的基 础上 逐渐 总结 出来 的 。在 相 同的时 间流程 里 , 由于气 的种类 不 同 , 时间参 照系 的 不 同、 布穴原 理 的不 同 , 位 应 时敏 感 的周 期 也不 同 。 穴
舌质红绛 , 白, 苔 脉滑 数。诸证仍 为湿热下 注之 象 , 四 炎等。方中金银花 、 玄参 、 连翘 、 生甘 草清热解 毒 , 当 5 余法 同上。 归、 赤芍 、 膝 、 花 、 草 活血 通 络 , 柏 、 芩 、 牛 红 紫 黄 黄 山栀 妙勇安汤加味继服 1 剂 , 2月 9日三 诊 : 上 治 疗 左 小 腿 瘀 血 炎 症 明 显 减 经 子、 苍术 、 通 、 己清 热 利湿 , 方 寓意 明晰 , 木 防 本 配伍 简
苔 脉 洁, 功效专 一 , 泛 用 于 治 疗 周 围 血 管 疾 病 属 热 毒 蕴 轻 。舌质 淡 , 薄 白, 沉 滑 。诸 证 仍 为 湿 热 下 注 之 广 四妙 勇 安汤加 味 继 服 1 5剂 ; 服通 塞 脉 片 , 加 每次 4 结 、 脉 瘀 血 内停 之 瘀 热 证 , 证 要 点 为肢 体 疼 痛 、 血 辨 肿 象 , 每 胀、 皮色暗红、 溃疡 , 舌红 、 苔黄腻。主要症 状有 : 肢体 片 , 日3次 。余 法 同上 。 3月 2 3日四诊 : 经上 治疗 后病 情基 本痊 愈 , 服药 停 红肿热痛 , 皮色紫红光亮 , 肢体肿胀 、 皮温高 , 伴全身发
于下 。
湿 , 血化 瘀 。方 用 四妙 勇 安 汤 加 味 : 银 花 、 参 各 活 金 玄 3 g 当归 、 芍 、 膝各 1g 黄柏 、 0, 赤 牛 5, 黄芩 、 山栀 子 、 连翘 、

益气通络方治疗84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益气通络方治疗84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我 院 自2 0 1 1 年 2月至 2 0 1 3 年 3月 收 治的糖尿病周 围血管 病变患者 1 6 8例 ,本研究在取得 患者知情 同意后 ,将所有患 者按照分层法随机分成 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各 8 4例 ,观察 组男 4 5例 ,女 3 9 例, 年龄 3 0~6 5岁 ,平均 ( 4 0 . 7 ±1 0 . 1 ) 岁 ,病程 4~ 2 0 年 ,平均 ( 1 1 . 7 ±3 . 9) 年 ;对 照组男 4 7 例 ,女 3 7 例, 年龄 3 1~6 7岁 ,平均 ( 4 1 . 2 ±1 0 . 2) 岁 ,病程 4~2 1 年 ,平均 ( 1 1 . 9 4 - 4 . 0 )年 ;两组患者性 别 、年龄和病 程等方 面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1 . 2 纳入 标准 … 所有患者经 检查均符 合 WH O正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4年 第 2 0卷 第 1 1 期
I MHG N,
e 2 0 1 4 ,V o 1 . 2 0 N o . 1 1

中医中药 ・
益气通 络方治疗 8 4例糖尿病周 围 血管病 变 的疗效观察
罗娇 潘 艺 东 _
【 摘要 】’ 目的 观察益气 通络方治疗糖 尿病周 围血管病 变的临床治疗 效果。方法 选取糖 尿病 周 围血管病变 患者 1 6 8 例 随 机分成观察组 和对 照组 ,对照组 采用西洛他唑 治疗 ,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
【 关键词 】 益气通络方 ;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糖 尿病周 围血管病变为糖 尿病 患者常见 的一种严 重并 发症 ,其 危害性极大 ,近年 随着社会 的进步及生 活方式转变带来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多 】 ,糖尿 病周 围血管病变也 随之增 长。西 医对其主要 的治疗方 式为降血糖 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等手段 _ 2 ] , 临床采用 的西洛他唑可收到一定 的疗效 ,并通过联合 中医宏观调理 理念 ,可使疗效得 到提升 p ] 。笔者通过 对 益气 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 围血管病变患者 的方法进 行研 究 , 讨论联合使用 中药 治疗该 病的可行性 ,并观 察其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一种清除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一种清除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清除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药组合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师彬,王从安,李书华,孟岩,黄沁,高萌,孙士飞
申请号:CN201910066461.1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CN109966399A
公开日:
201907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10‑40克,党参10‑30克,麦冬5‑25克,五味子3‑15克,丹参10‑40克,山楂10‑30克,虎杖10‑30克,水蛭1‑6克,三七1‑6克,全蝎6‑15克。

本发明经临床验证该中药组合能够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使斑块变小,具有良好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够用于治疗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申请人: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病毒研究所)
地址: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877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血管病的中药方剂展开全文周围血管病的中药方来源:《外科病实用方》周围血管病方周围血管病是指周围血管因炎症、痉孪、狭窄、栓塞等所造成的血液供应及回流障碍。

通常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大动脉炎、肢端动脉痉孪、红斑性肢痛症、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隶属于中医学“脱疽”、‘脉痹,“黄鳅痈”、“恶脉”等病证范畴。

其主要病机是由于正气不足,复加寒冷、劳累、外伤、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等不良刺激或湿热之邪外受,以致背卫不和,气滞血瘀,痹塞经络,筋脉失养而成。

如溃后染毒或病久耗伤气血则可见火热炽盛或气血两虚之象,治疗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通脉开塞为基本原则,结合辨证配合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温经散寒,软坚散结等法。

不同的周围血管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经常有着相同的病理机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临证选方时常可参照选用,如现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剂,常常可以用以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性静脉炎等。

因此对周围血管病的治疗,据辨证而立法,由立法而选方,依选方而遣药便显得十分重要,不拘泥于一方一病,一方数药,方可做到得心应手,合于法度。

散人注:当然方药还有很多,不可能一次全部刊出,但是治疗原则是不变的,总体就是辩证选用方药。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血拴闭塞性脉管炎是动脉血管壁全层呈炎性反应的疾病,简称脉管炎,好发青壮年男性,常累及四肢动脉,尤以下肢最为多见,是我国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相当于中医“脱疽”、“脱痈”、“脱骨疔”等病证。

脾肾不足、肝肾亏虚,复加寒湿外袭、饮食不节、嗜烟劳伤、粉神刺激,致气血不畅、脉络凝滞引起本病的发生,其中元气虚损是本,气血凝滞是标。

早期患肢怕冷、麻木,抽痛、间歇性跛行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继而上述症状加重,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尤脚,皮温降低,皮肤苍白干燥,汗毛脱落,患肢肌肉登缩,趾《指)甲增厚变形,最终趾(指)端发黑、千瘪、溃烂、坏死,甚至脱落。

对脉管炎的治疗根据临床辨证常施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经散寒,温肾健脾,利水渗湿,软坚散结,镇痉通络,补气养血等法。

后期溃疡疮面可参照外科感染疮面,给予清热解毒,祛腐排脓,收敛生肌等法,必要时可配合手术截肢。

内服方1、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组成〕麻黄(去节)6克、细辛、炮附子各3克;〔制剂用法〕上三味,用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

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通络。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

〔临床例证〕《浙江中医杂志》1988, 6:254:本方增加药物用量怡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病人21例,结果治愈15例,好转4例,无效2例。

2、阳和汤《外科全生集》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等。

3、脉管炎1号《新中医》1988;5:34〔组成〕当归、鸡血藤、川牛膝、淮山药各15克,党参、白蒺藜、草萆薢、赤芍、何首乌各12克,桂枝、防风各6克,肉菘蓉、桃仁、红花、甘草各9克、银花藤20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补益肝肾,温经活血,解毒止痛。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属虚寒型,患肢发凉、怕冷、麻木、喜暖恶寒、皮温降低。

〔临床例证〕本方治疗虚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37例,结果治愈179例,显效41例,好转17例。

外治方《中医外科学》〔组成〕血蝎30、当归、黄蜡各60克、紫草9克、轻粉三七粉各3克、麻油250毫升〔制剂用法}将当归、紫草入油侵一天,炸枯,去滓滤净,入血竭、轻粉煎熬五分钟,再入三七粉、黄蜡,黄蜡熔化后收膏。

用时摊于消毒纱布上贴敷患处。

〔功效主治〕活血,生肌,收口。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等溃破疮口。

二、血栓性浅静脉炎方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浅静脉血管壁因各种原因(化学性、机械性、感染性等)刺激所致的炎性反应,管壁组织增厚,血栓与管壁之间的粘连较为紧密,不易脱落。

依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黄鳅痈”、“脉痹”、“血痹”、“䐔病”等病证。

湿热蕴结或外伤血脉,致气血运行不畅,留滞脉中而成本病。

患处疼痛,皮肤发红,触及条索状肿物,压痛,扣之发热,有时伴患肢肿胀、牵拉病为本病的诊断要点。

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依据辨证而配合疏肝理气,通络消肿等法。

内服方:1、萆薢消肿通脉汤《辽宁中医杂志》1990;4;25【组成】萆薢30克、防己20克、黄柏、金银花、鸡血藤各25克、王不留行、丝瓜络、赤芍、丹参各15克,红花、泽兰、乳香没药各10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未溃者可用药渣煎水熏洗患部,15天为I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临床例证〕本方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36例,结果基本治愈27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

〔按语〕发于上肢加桑枝,发于下肢加牛膝,湿盛加薏苡仁,热盛加连翘、蒲公英。

痛甚加延胡索,有索条状肿物加山甲珠、生牡蛎,气阴两虚加黄芪、党参、当归等。

2、败酱赤小豆汤《河南中医》1986:2:27〔组成}蒲公英、金银花、赤小豆、薏苡仁各30克,败酱草、泽泻各15克,赤芍、怀牛膝、陈皮各10克,生甘草6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热活血利湿。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例证〕本方配合外用仙人掌膏治疗血栓性静脉炎20例(深静脉炎6例,浅静脉炎14例〕,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2例,好转3例。

〔按语〕病变初期,忌用热敷法,否则病情加重。

血虚者加当归,气遨者加黄芪、党参,阴虚者加生地、玄参。

3、神妙汤《江苏中医》1989:2:13〔组成〕银花、蒲公英各30克,苍术、黄柏、泽泻、生地赤芍、鸡血藤各10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患处红热,触痛,苔黄,质红,脉细数。

〔临床例证〕本方治疗湿热型血栓性静脉炎188例,全郊临床治愈。

〔按语}发热加薄荷、牛蒡子,患处色紫红加桃仁、红花、丹皮,患肢肿胀加滑石,车前子。

外治方4、仙人掌膏《河南中医》1986:2:27〔组成〕蚤休、山慈菇、芒硝各30克、大黄20克、冰片6克仙人掌120克;〔制剂用法〕上药前五味研末,仙人掌去刺,一并捣成膏状。

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活血消肿止痛。

治疗血栓性浅朴脉炎。

三、血栓性深静脉炎方血栓性深静脉炎是指深组静脉腔内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其血栓偶可脱落而并发肺栓塞等,危及病人生命。

属中医学“脉痹”范畴。

湿热流注于血脉经络或术后、产后、外伤等长期卧床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则血凝,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而成本病。

临床上见患肢肿胀,疼痛、行走时加剧,伴有病变远端浅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应考虑本病。

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温肾健脾,益气通络为大法。

内服方1、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卷上〔组成〕炒五灵脂、川芎、丹皮、赤芍、鸟药各6克,当归、桃仁泥、甘草、红花各9克,延胡索3克、香附、积壳各4.5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治疗深静脉炎,患肢肿胀酸痛,肤色暗红或青紫,浅静脉扩张。

2、大黄䗪虫丸《金匮要略》卷上【处方】熟大黄300g 土鳖虫(炒)30g 水蛭(制)60g 虻虫(去翅足,炒)45g 蛴螬(炒)45g 干漆(煅)30g 桃仁120g 苦杏仁(炒)120g 黄芩60g 地黄300g 白芍120g 甘草90g【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 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适用于血栓性深静脉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

据《中医药学报》1984;3:43报道:本方治疗周围血管病62例,结果治愈24例,好转27例,无效11例。

四、大动脉炎方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多发性,而且常为闭塞性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亦称缩窄性大动脉炎。

因其常见于青年女性,故又称青年女性动脉炎。

中医学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眩晕”、“虚损”、“脉痹”等范畴。

如上肢出现易疲劳、疼痛、麻木、发凉,伴头痛、眩晕、视力障碍,单侧或双侧肢体脉搏减弱或消失,患肢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下肢麻木、疼痛、发冷、乏力,可有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以及颈、胸、腹、腰背部听到血管收缩期杂音者应考虑本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先天不足是本,或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或气血亏损,运行无力,或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外邪侵袭为标,乃风寒湿之邪杂至,痹之于脉,诱发本病。

其治疗根据辨证常施以扶正祛邪,调和营卫,温肾健脾,散寒活血,养阴清热,疏经通络,补气行气,养血散瘀等法。

内服方1、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卷三〔组成」青蒿、知母各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丹皮9克;〔制剂用法〕用水300毫升,煮取200毫升。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养阴清热,治疗大动脉炎,肢体酸痛,发热或午后潮热,自汗或盗汗,血沉加快。

〔按语〕临床运用时常配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2、养阴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组成〕生地、玄参、石斛、赤芍各30克,鸡血藤21克、当归、青蒿、白薇、丹皮各12克,牛膝18克、川芎、黄芩各10克甘草6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养阴清热,活血化瘀。

治疗大动脉炎,肢体酸痛,午后潮热,自汗或盗汗,血沉加快。

五、红斑性肢痛症方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由周困环境温度上升诱发的肢体双侧性、阵发性血管扩张性疾病。

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痹”、“脚板红”、“手足痛”等病证范畴。

其临床特点是劳动或剧烈活动之后,两足或延及小脚(有时也发于两手)皮肤温度上升,肤色潮红,出汗,伴有剧烈烧灼痛,或刺痛、胀痛,患肢动脉搏动增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湿热有关,或为人体素质阴虚,血分有热,湿热内蕴,或为恣食辛辣刺激之品,助湿生热,湿热相搏,下注脉络而为病。

治疗以清热利湿,养阴凉血,活血化瘀为大法。

内服方加味四妙勇安汤《中医杂志》1979:12:34〔组成〕金银花、玄参各60克,当归、紫花地丁各30克,连翘12克、生甘草15克;〔制剂用法}水煎。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活血清热解毒。

治疗红斑性肢痛症。

2、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组成〕生地黄、生甘草、木通各等分〔制剂用法〕上药同为末。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竹叶适量,同煎至80毫升,食后温服,1日2次.〔功效主治〕清心凉血,利水通淋。

治疗红斑性肢痛症,两足潮红,肿胀,皮温增高,疼痛阵作。

{按语〕临证时常易散为汤,加黄柏,银花、牛膝、薏苡仁、丹皮、茯苓、萆薢、滑石等增强凉血利湿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