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分类及简介

合集下载

厌氧菌的种类与人体分布

厌氧菌的种类与人体分布

二、致病物质
α 毒素
以A型产生量最大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
肝脏、心功能受损 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β 、ε 、ι 毒素
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肠毒素
气性坏疽
•食物中毒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深部创口取材涂片 革兰阳性大杆菌 白细胞少且不典型 伴有其他杂菌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
(一)生物学性状 图
1.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粗短大杆菌,两端钝圆,芽胞圆形位于 菌体中央或次极端,直径不大于菌体,但较少形 成,有荚膜,无鞭毛。 2.培养特性:生长迅速,代谢活跃,45℃生长最好血平板上双 层溶血环,Nagler反应,“汹涌发酵” 3.生化反应:H2S+,明胶+,葡萄糖+,乳糖+,麦芽糖+, 蔗糖+,卵磷脂酶+
正常菌群。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产生A、B两种毒素,即 肠毒素和细胞毒素,引起假膜性肠炎 (三)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鉴定鉴别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临床厌氧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
一、类杆菌属
BBE平板上有黑色晕圈
二、普雷沃菌属图
KVLB出现黑色菌落
三、卟啉单胞菌属 四、梭杆菌属
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 抗毒素人工免疫
六、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七、防治原则
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紧急预防 :注射 破伤风 抗毒素 ( tetanus
antitoxin,TAT) 特异性治疗:早期足量抗毒素及抗生素
属神经毒(neurotoxin),

厌氧菌名词解释

厌氧菌名词解释

厌氧菌名词解释厌氧菌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可以在没有氧的环境中生存。

它们不需要氧呼吸,而是通过使用其他替代原料,如硫化氢或有机物,产生能量。

厌氧菌是微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因此它们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细菌的形状,大小和前后端结构,而担任不同的生态职能。

厌氧菌分成两类:原核厌氧菌和真核厌氧菌。

原核厌氧菌是最古老的,属于古细菌。

它们没有真正的核,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而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包括线粒体。

真核厌氧菌是更新的,它们可以有多个细胞,每个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

厌氧菌一般有鞭毛状、柱状、球状、棒状和梭状等几种形态,大小因属而异。

厌氧菌可以在没有氧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常见于深海和地下湖泊,也可以在有氧环境中存活,但只要有一点氧都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所以它们通常不能在有氧环境中存活;另外它们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生存于腐烂有机质中,在污染物的环境中和常温下都能够存活。

厌氧菌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利用酸性的环境中的有机物的合成(硫醇酸合成)来获取的,因此它们可以在没有氧的环境中获得能量,并利用有机物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如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

它们也可以利用酚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硫醇类化合物等来源,来代替氧作为能量来源。

此外,厌氧菌的功能还包括发酵。

发酵是由厌氧菌分解物质而生成的,它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可以用来生产酒精、乳酸、乙酸和醋酸。

像乳酸发酵剂、酿酒菌、酸奶发酵剂、醋酸发酵剂以及矿物质提取剂等产品都要依靠厌氧菌来完成发酵反应。

此外,它们也可以把有机物质转化成非有机物质,如硝酸盐等。

厌氧菌对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转化为不断环境中更容易被其他微生物吸收利用的非有机物质;另外,它们也能够降解有毒成分,因此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厌氧菌也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的肥力,通过产生一些有机物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总之,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

它们在做有机物的还原和氧化,以及减少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8.厌氧菌

8.厌氧菌
主动免疫:已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作为基础免疫的个 体,发生创伤后使用破伤风类毒素加强免疫。
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用于伤口污染严 重、 无基础免疫的个体,应早期足量、注意超敏反 应。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产气荚膜杆菌。 芽胞抵抗力强,主要存在于土壤中。 引起的主要疾病是气性坏疽,其属于创伤
经甲醛处理而变成类毒素(人工主动免疫)。 结构:异二聚体(重链和轻链)、重链是结合亚单位、
轻链是毒性亚单是脑干神经 细胞和脊髓前角细胞(属于神经毒素)。
轻链:重链与受体结合,介导轻链进入细胞,裂解储存有 抑制性介质的泡膜蛋白肽键,阻止抑制性介质的释放。
性感染,造成混合感染,表现为组织坏死、 气肿、全身中毒等症状。
气性坏疽
形态与染色
形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结构:形成椭圆形的芽胞,
位于菌体的次极端,在机体 内有明显的荚膜。 特征:粗大杆菌、明显荚膜。
培养特性
生长情况:非严格的厌氧培养,但是繁殖迅速,代 时为8分钟。
生长结果:血平板上出现双层溶血环,在蛋黄琼脂 平 板上出现乳白色浑浊圈、Nagler反应。
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分泌外毒素或侵袭性酶, 引起具有特定症状的疾病。 条件致病菌:艰难梭菌,肠道中正常菌群,因长期使 用某些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发生假膜性肠炎。
细菌的形态特征
破伤风梭菌
名称:C.tetani、又称破伤风杆菌,引起破伤风。 疾病:创伤性感染,多发生于外伤、战伤,分娩时使用
灭菌不严的手术器械剪断脐带等情形。 症状: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窒息或呼吸衰竭而死
分型依据:根据外毒素抗原性不同、细菌分成 5个血清型,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型产气荚 膜梭菌。
致病物质的综合作用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

厌氧性细菌及检验考点总结一、厌氧菌概述概念: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据耐氧性分类(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

(2)微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

(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

二、厌氧菌感染(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及感染类型1.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肠道、口腔、阴道等处均有大量的厌氧菌寄居。

厌氧菌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其中绝大多数为无芽胞厌氧菌。

其中肠道中的厌氧菌数量是大肠埃希菌的1000~10000倍。

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内的分布厌氧菌皮肤上呼吸道口腔肠道尿道阴道芽胞菌革兰阳性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属0 0 ±++±±无芽胞菌革兰阳性杆菌乳杆菌属0 0 +++±++双歧杆菌属0 0 +++0 ±优杆菌属±±+++0 ±丙酸杆菌属++++++?±放线菌属0 ±+++0 0无芽胞菌革兰阴性杆菌类杆菌属0 +++++梭杆菌属0 +++++±普雷沃菌属0 +++++++紫单胞菌属0 +++++++无芽胞菌革兰阳性球菌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2.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及芽胞来源于土壤、粪便和其他外界环境。

3.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

(二)临床意义1.厌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1)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厌氧菌的种类有哪些?

厌氧菌的种类有哪些?

厌氧菌的种类有哪些?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缺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和生存机制。

它们分布广泛,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厌氧菌及其特征。

1. 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利用无机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的厌氧菌。

它们通常存在于水体或土壤中含有硫酸盐的环境中。

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供体,通过还原反应生成硫化物和其他气体,如氢气和二氧化碳。

这些菌不仅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参与某些地质作用,如矿石的形成,还参与了循环有机物和硫的过程。

此外,研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对于排放大量甲烷的沼泽地区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2. 甲烷生成菌甲烷生成菌是一类能够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菌。

它们存在于许多环境中,如湿地、沉积物和消化道中。

甲烷生成菌可以利用不同的碳源,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产生甲烷来获取能量。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甲烷生成菌的种类和功能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 铁还原菌铁还原菌是一类能够还原无机铁离子的厌氧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特别是在缺氧条件下。

铁还原菌可以利用无机铁离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还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二价铁离子,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菌在地球上的铁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铁还原菌还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环境过程,如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染物的还原。

4. 亚硝酸盐还原菌亚硝酸盐还原菌是一类能够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厌氧菌。

它们存在于许多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消化道。

亚硝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还原反应将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并释放出能量。

这种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对氮循环和氮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5. 产酸菌产酸菌是一类能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有机酸的厌氧菌。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消化道中。

产酸菌可以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分解和发酵反应产生有机酸,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有机酸不仅对土壤的酸碱度具有重要影响,还参与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

厌氧菌名词解释

厌氧菌名词解释

厌氧菌名词解释
厌氧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它们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所以又被称作厌氧生物。

厌氧菌可以在土壤、污水、沼泽以及河流等生活环境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它们被认为是有害的微生物,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们可以带来有益的影响。

厌氧菌的细胞结构与其他细菌十分相似,但其内部有一些变化。

它们的细胞壁特别薄,而且没有线粒体,无法从氧气中获取能量。

这些细菌可以利用环境中其他有机物,比如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酯,作为其燃料来提供生命所需要的能量。

厌氧菌的分类还没有完全确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变性菌和营养自给菌。

变性菌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比如石油、汽油和微量金属,转化为一种更安全的物质。

营养自给菌则可以自我繁殖,从而提供用于细菌培养的营养物质。

厌氧菌有着许多有益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修复环境污染,减少有毒物质的释放。

它们也可以在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土壤修复,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厌氧菌还可以用来合成药物,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的研究,使许多制药科技取得突破。

厌氧菌也可能造成伤害。

厌氧菌可以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产生毒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例如,大肠杆菌,它可以在无氧环境中产生大肠杆菌毒素,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

另外,乙醇厌氧菌也可能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导致皮肤出现反应症状,甚至传染性病毒疾病。

总而言之,厌氧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它们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生存与繁衍。

它们可以产生有益的作用,但也会带来有害的影响,因此应当严格管控其引入和使用。

只有规范控制厌氧菌的使用,才能确保人类生活和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活中十大厌氧菌,

生活中十大厌氧菌,

生活中十大厌氧菌,你都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始终存在一群只能在无氧或低氧分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它们对人类健康起着特别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厌氧微生物。

厌氧微生物绝大多数为细菌,很少数是放线菌,极少数是支原体,因此也常称之为厌氧菌。

厌氧菌的分布与危害厌氧菌分类生活中常见的厌氧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etani)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长 4~8m,宽 0.3~0.5m。

它以芽胞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泥土、人畜肠道、粪便、皮肤和锈器表面等。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杆菌芽胞发育为增殖体,快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破伤风溶血毒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和心肌损害;后者是一种神经毒素并导致了破伤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毒素之一,人类最小致死剂量仅为2.5ng/Kg。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为梭状芽胞杆菌类属,是厌氧、无动力、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单独或成双排列,两段钝圆,芽孢大,卵圆形,位于次端,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

产气荚膜梭菌属于人和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成员,是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正常状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受到饮食、药物、微生物、环境因素等影响及自身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肠道菌群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此时产气荚膜梭菌过度繁殖,使肠道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并产生外毒素。

由于该菌存在于人粪及温血动物的粪便内,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和土壤的指示菌。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鞭毛无荚膜,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海洋、湖泊沉积物以及人畜粪便中。

该菌在自然界中生命力坚韧,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在有氧状态下,一般没有致病性。

在厌氧环境下,会分泌一种毒力作用剧烈的神经外毒素,即肉毒杆菌毒素,其毒性超过任何其他已知的自然毒素,0.1-1g就可以引起人类中毒死亡。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1.厌氧芽孢梭菌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创伤感染中毒、婴儿肉毒中毒)
艰难梭菌(坏死性肠炎、血水样腹泻)
2.无芽孢厌氧菌
无芽孢厌氧菌至寄生于皮肤和黏膜上的正常菌群,当其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等情况下,若局部还有坏死组织,局部血供障碍等厌氧微环境,则易引起内源性感染。

腹腔感染:胃肠道因手术、创伤、穿孔及其他异常引起的腹腔炎、腹腔脓肿等感染主要与消化道厌氧菌有关。

与阑尾、大肠相关的感染主要2类杆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引起。

女性生殖道和盆腔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引起。

口腔感染主要由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

厌氧菌可感染上下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呼吸道感染中常合并有厌氧菌感染。

选用对厌氧菌感染较为有效的硝基咪唑类抗感染治疗。

败血症患儿多数为脆弱类杆菌,其次为消化链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为脑脓肿,主要继发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邻近感染,亦可经直接扩散和转移而形成,多为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感染。

厌氧菌及检验

厌氧菌及检验

二、厌氧菌感染
(一)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厌氧菌与需氧菌一起组成了人体的 正常菌群。人体许多部位厌氧菌在种类 和数量上远多于需氧菌,如在结肠中 99%的细菌都是厌氧菌。 临床厌氧菌感染中,由正常菌群的 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最为多见。
常见厌氧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主要菌属
芽胞厌氧菌 梭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 革兰阳性杆菌 丙酸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 乳杆菌属 优杆菌属 放线菌属 革兰阴性杆菌 类杆菌属 普雷沃菌属 紫单胞菌属 梭杆菌属 革兰阳性球菌 消化球菌属 消化链球菌属 革兰阴性球菌 韦荣菌属 0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0 + 0 0 +- +- += + + + ++ +- ++ ++ ++ + +- 0 +- 0 0 +- +- ++ +- 0 0 0 ++ +- +-
5. 厌氧袋运送法
6. 棉拭运送法 (略) 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 不超过2h,防止标本中兼性厌氧菌过 度生长,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如不能 及时接种,应将标本保存于室温(因 冷藏对厌氧菌有害气味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接种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培养基)
(二)厌氧菌感染的原因 1. 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如血 管损伤、烧伤、动脉硬化、肿瘤压迫、组织 坏死等,可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使 Eh降低;此外,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感 染消耗了氧,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2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如接受免疫抑制 剂、放疗或化疗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 肾疾病病人及老人、婴幼儿、早产儿等,因 免疫力下降易併发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

革兰阴性杆菌 类杆菌属(Bacteroides) 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 紫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 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 革兰阳性球菌 消化球菌属(Peptococcus) 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 革兰阴性球菌 韦荣菌属(Veillonella)
Veillonella
B.fragilis
F.nucleatum
Fusobacterium spp
Clostridium spp
C.tetaΒιβλιοθήκη iC.botulinumC.perfringens
C.tetani
C.tetani
C.perfringens
标本形状检查:气味,荧光,硫磺颗粒等 涂片染色检查: 提供对病员菌早期推断的依据 提供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选择依据 初培养菌落和染色: 药物鉴定试验: 卡那霉素(1mg/disk)多粘菌素(10ug /disk ) 万古霉素(5ug /disk ) 聚茴香脑磺酸钠(SPS)敏感性:厌氧消化链球 菌对50g/L的SPS敏感,而大多数G+球菌耐药
梭杆菌属: 染色:苍白革兰阴性,多型性,梭型(两端 尖细),或含圆形小体,杆菌。 菌落:干,面包屑样,半透明,斑点样外观 脆弱类杆菌: 染色:苍白革兰阴性,多型杆,两端钝圆, 中间有空泡,单或双排列。 菌落:圆,光,齐,略凸,半透明或透明, 少数溶血。
实验室鉴定
直接检查:标本的形状检查和染色检查。
培养基
非选择性厌氧培养基: 强化血琼脂平板(BAP): 硫乙酸盐高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 选择厌氧培养基:几乎所有厌氧菌都有专用选 择培养基。 卡那 – 万古霉素冻溶血琼脂平板(KVLB): 产黑色素普雷沃菌选择平板。

厌氧菌的粒径

厌氧菌的粒径

厌氧菌的粒径
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缺氧环境下的微生物,它们的粒径大小因种类而异。

根据其粒径大小,可以将厌氧菌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纳米级厌氧菌
纳米级厌氧菌是指粒径小于100纳米的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通常生活在极端环境中,如深海、热泉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小,但却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繁衍,是极具生命力的微生物。

二、微米级厌氧菌
微米级厌氧菌是指粒径在1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通常生活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它们的体积相对较大,但仍然需要缺氧环境才能生存。

微米级厌氧菌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三、亚毫米级厌氧菌
亚毫米级厌氧菌是指粒径在100微米到1毫米之间的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通常生活在水体中,如河流、湖泊等。

它们的体积相对较大,能够裸眼观察到。

亚毫米级厌氧菌在水体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总之,厌氧菌的粒径大小因种类而异,但它们都需要缺氧环境才能生存。

厌氧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对于人类而言,了解厌氧菌的粒径大小及其生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厌氧菌分类、致病特点及其用药-常用首选药物

厌氧菌分类、致病特点及其用药-常用首选药物

厌氧菌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根据对O₂的耐受程度,可将厌氧菌分为三大类:(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月形单胞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

(2)中度厌氧菌:代表菌种为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临床分离常见的厌氧菌。

它们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仍然能分离出来。

(3)耐氧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

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在组织缺血、坏死,或者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导致局部组织的氧浓度降低,才发生厌氧菌感染。

抗厌氧菌类药物主要为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等。

因为便宜,副作用小,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所以应用广泛,其中甲硝唑使用最多,但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

厌氧菌感染,要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有时候即使使用再高级的抗生素,效果也不好,反而导致菌群失调,加重病情。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厌氧菌的治疗。

多为混合感染由于甲硝唑被还原的中间产物对氧十分敏感,所以在有氧环境下容易失活,故只对厌氧菌发挥作用。

但厌氧菌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即厌氧菌和需氧菌掺杂,两种细菌互相促进生长,因此在治疗厌氧菌感染时,须采用分别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一般与头孢类药物合用,提高疗效。

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

所致疾病
• • • • • • 败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呼吸道感染 口腔牙齿感染 腹部会阴部感染 女性生殖道感染
四、防治原则
• 预防
– 及时处理伤口,破坏和消除厌氧微环境 – 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
• 治疗
– – – – 局部感染的处理 抗生素 多价抗毒素 高压氧舱法
三、肉毒梭菌
(C.botulinum)
一、生物学性状
• 芽胞呈椭圆 形,粗于菌 体,位于次 极端,使细 胞呈汤匙状 或网球拍状
一、生物学性状
三、免疫性
•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 素发挥中和作用(毒素与中枢神经组织 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即非抗毒素所 能中和) • 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 •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四、微生物学检查 法
•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 • 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五、防治原则
一、主要种类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无芽胞 厌氧菌
革兰阴性 杆菌 球菌 类杆菌属 韦 荣 菌 属 (Bacteriodes ) (Veillonella) 普雷沃菌属 (Prevotella) 紫单胞菌属 (Porphyromonas) 梭杆菌属 (Fusobacterium) 革兰阳性 杆菌 丙酸杆菌属 (Propionibacterium) 双歧杆菌属 (Bifidobacterium) 真杆菌属 (Eubacterium) 放线菌属 (Actinomyces) 球菌 消化链球菌属 (Peptostrept ococus)
一、生物学性状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 蛋黄琼脂平板: Nagler反应 • 牛奶培养基: “汹涌发酵”
分解乳糖→产酸→酪蛋白凝固,产气体 (H2、CO2)→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 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向上推挤,甚至冲开 管口棉塞,气势汹猛

厌氧菌有哪些

厌氧菌有哪些

厌氧菌有哪些引言:厌氧菌是一类存在于无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其生存和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发酵过程。

这些微生物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找到它们的存在,包括土壤、水体、食品加工领域以及人体内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特征。

一、厌氧菌概述厌氧菌是一类不能生长在含有氧气的环境中的微生物。

与光合菌相比,厌氧菌通过无氧呼吸或发酵过程来产生能量。

厌氧菌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作为其能量来源,包括硫酸盐、硝酸盐、甲烷等。

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厌氧菌通常生活在深海、沼泽、土壤中以及某些动物体内。

二、常见的厌氧菌种类1. 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厌氧菌,其能够利用硫酸盐作为其主要能量来源。

硫酸盐还原菌常见于富含硫酸盐的水体、沉积物和土壤中。

这些菌通过还原硫酸盐产生硫化氢并释放出能量。

硫酸盐还原菌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参与了沉积物中的硫素循环。

2. 甲烷生成菌甲烷生成菌是一类厌氧菌,它们能够利用有机物进行甲烷的发酵过程。

这些菌可以在缺氧环境中繁殖,例如淤泥、沼泽地和动物的消化道内。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甲烷生成菌的活动对大气中甲烷的含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3. 产氢菌产氢菌是一类能够在无氧环境中生成氢气的厌氧菌。

这些菌通过发酵有机物,如葡萄糖,产生氢气和有机酸。

产氢菌的研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4.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产酸的厌氧菌,它们能够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乳酸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食品和人体内。

一些乳酸菌具有益生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结论:厌氧菌是一类生活在无氧环境中的微生物,它们通过无氧呼吸或发酵过程来产生能量。

硫酸盐还原菌、甲烷生成菌、产氢菌和乳酸菌是一些常见的厌氧菌种类。

这些微生物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地壳的物质循环和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厌氧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生态学意义。

厌氧细菌分类

厌氧细菌分类

厌氧细菌分类
厌氧细菌可以根据其生物化学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细菌的代谢途径和结构特征,厌氧细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氧顶呼吸厌氧细菌:这类细菌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但在缺氧条件下可以利用其他电子受体代替氧气,如硝酸盐(NO3-)或二氧化碳(CO2)等。

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发酵菌属(Fermentimonas)等。

2.厌氧呼吸厌氧细菌:这类细菌在缺氧条件下通过使用细胞内的无机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作用。

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属(Desulfovibrio)和乙酸菌属(Acetobacterium)等。

3.发酵厌氧细菌:这类细菌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能量。

它们通常能够产生一系列有机酸、气体和醇类化合物。

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等。

此外,厌氧细菌还可以根据其对氧分压的需求分为以下几类:
1.严厌氧菌:绝对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细菌。

2.微厌氧菌:需要极低的氧气浓度才能生长的厌氧细菌。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在缺氧条件下更适合生长的厌氧细菌。

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

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
分类:1、有芽胞厌氧菌:代表菌破伤风杆菌;2、无芽胞厌氧菌:肠道优势菌
厌氧菌感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1、普遍性:口腔、阴道和泌尿生殖道20-28%;创伤感染88%;败血症20%
2、重要性:过去忽略厌氧菌的检验,目前发生厌氧菌是感
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感染的原因:1、组织氧张力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2、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消耗O2、提供营养物质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
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呈杆状,有周身鞭毛。

芽孢呈球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
菌体宽,使菌体呈鼓槌状,是本菌的典型形态特征。

G+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葡萄糖培养基
疱肉培养基(不饱和脂肪酸吸收氧,氨基酸还原作用,氧化还原电势低)二、传染方式:伤口(缺血或坏死组织多者)
局部伤口
致病机制:外毒素—————→末梢神经轴索→脊髓前角和延髓脑干组织→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了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三、破伤风特有症状:1、苦笑面容;2、牙关紧闭;3、角弓反张;4、呼吸肌痉挛、窒息、
死亡
四、防治原则:1、人工自动免疫:类毒素——白百破
2、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T.A.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菌分类及简介!
厌氧菌是指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一类细菌。

根据对氧的敏感程度,广义的厌氧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耐氧菌。

习惯上厌氧菌是指专性厌氧菌,即必须在大幅度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可分为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临床上所谓的厌氧菌肺炎主要指专性厌氧菌所致的肺部感染。

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或低于正常大气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或生长,进一步可分为极端厌氧菌、中度厌氧菌和耐氧厌氧菌。

一、极端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对氧极端敏感,在0.5%的氧浓度下,或在空气中暴露不到10min 即死亡。

因在临床实验室极难分离到,目前尚不知其致病情况。

二、中度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能在2%~8%氧浓度中生长,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 还能够分离出来。

导致肺部感染的常见厌氧
菌,如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均属此类,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类厌氧菌。

三、耐氧厌氧菌
这类厌氧菌在无氧件下生长最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较差。

第2 梭菌和溶组织梭菌即属此类。

其中肺部感染的常见厌氧菌有: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为肺部厌氧菌感染的常见菌。

文献报道在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和脓胸,分离到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分别约占53.67%,56.45%,50.87%和
39.29%,其中拟杆菌属占第1 位,其次为梭杆菌属。

①拟杆菌属:
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少数菌株有荚膜或鞭毛。

专性厌氧。

能利用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产物。

模式菌为脆弱拟杆菌。

菌体形态为短杆状,染色不匀,中间染色浅或不着色,使菌体呈空泡状。

两端圆而浓染。

在固体培养基上不规则,表现长短不一。

在培养条件稍有改变,如厌氧条件不足、营养不良或酸性产物堆积时,菌体出现多形态性。

引起肺部感染的拟杆菌以
脆弱拟杆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最多见。

②梭杆菌属:
可能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专性厌氧,无鞭毛,能利用糖和蛋白胨。

模式菌种为核梭杆菌,该菌中间膨大,两端尖,菌体内有革兰阳性颗粒,长短不等,形态较规则。

菌体呈双,尖端对尖端。

引起肺部感染的梭杆菌属以核梭杆菌和坏死梭杆菌多见。

(2)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在肺部感染中仅次于革兰阴性厌氧杆菌。

文献报道在上述肺部感染中均约占1/4~1/3,其中以消化链球菌属和消化球菌属为常见。

①消化链球菌属:
消化链球菌菌体较小,直径0.5~0.6μm,排列成双或成链,形成针尖大小直径1mm 的圆形、光滑、凸起、灰白色、不透明、不溶血的菌落,为肺部感染最常见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

②消化球菌属:
消化球菌的菌体圆形,直径0.3~1.3μm,排列成双、短链或成堆。

生长缓慢,培养2~4 天形成小菌落,为
肺部厌氧菌感染较常见的细菌。

(3)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革兰阴性厌氧球菌中的韦荣球菌,也是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病原菌,在肺部厌氧菌感染中约占3.7%。

该菌菌体较小,0.3~0.6μm 直径,有时成短链,在培养初期为革兰阳性,过夜即变为革兰阴性。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
革兰阳性厌氧杆菌约占肺部感染厌氧菌的1/5,其中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属和梭菌属最为常见。

①真杆菌属:
真杆菌属为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形态规则,菌体大小为(0.6~1)μm×(2~4)μm。

常排列成单、双、短链,革兰染色阳性菌落小圆而扁,半透明,灰色,不溶血。

模式菌为黏性真杆菌。

约占肺部革兰阳性杆菌感染的1/4。

②丙酸杆菌属:
为革兰阳性无芽孢多形性杆菌。

直或微弯,呈棒状,大小为(0.5~0.8)μm×(1~5)μm,染色不均。

排列呈X、Y、V 及栅状。

无荚膜,无鞭毛.菌落小,圆形,灰白或其他颜色,不透明。

模式菌为弗劳地丙酸杆
菌。

亦为肺部感染的常见菌。

③梭菌属:
菌体中部膨大呈梭形,模式菌为酪酸梭菌。

菌体形态直或微弯,长短或宽度不变,两端尖或圆,排列呈单、双、短链或多样。

高龄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常有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炎、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癫痫、酗酒、全身麻醉等诱因病史。

另外,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新生物、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基础疾病也易引发厌氧菌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