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第五章 教育制度(王道俊 郭文安编)

第五章 教育制度(王道俊 郭文安编)

现代学制的类型
年龄 年级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十三 17 十二 16 十一 15 十 14 九 13 八 12 七 11 六 10 五 9 四 8 三 7 二 6 一 5 4 3


多 科 技 术 学 院
教 育 学 院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成 人 教 育

学 预 备 学 校
(一)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 观需要(物质基础)。
(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 性。掌握着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掌握教育权,决定着不同 社会背景的学生享受教育的类型、程序和方式。统治阶级的 这些要求既体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 制度上,而且必须借助教育制度加以保障和实现。因此,政 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 (三)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 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 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 制度。 (四)人口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年龄结构等都影响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它是社 会的进一步大分化,特别是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 活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 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 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决定了学校结构上的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特点,从 而决定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和完善性。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西欧)、单轨学制(美 国)、分支型学制(苏联)。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 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不同类型的学制只不过是学校 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 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 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 属前者,美国的学制属后者。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 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分支 型学制,我国的现阶段学制也属于这一类型。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二)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以美国为代表;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大学。 特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四、六六、四 四四等多种分段。 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我国 1922年也采用了六三三学制。
三种类型学制制
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 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一轨为非群众的特权阶 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发展悠久,底蕴深厚,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 学生可升学到大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学 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可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 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 于教育普及。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一 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但普通劳动者子女入学的仍然不多,原因在于这 种学校学费高昂,非劳动人民子女所能承受。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因免学费或接 受资助而得以入学。但这种学制的学术性一轨的学术水平较高,像牛津、剑桥大 学等就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四)高等教育加强与实践的联系,实现教育、科学、生 产一体化 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冲出“象牙 塔”,走向社会和实践,充分展示了这条道路的光明前景。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各级教育系统的形成
陈桂生认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各级学校是沿着两条相反 的路线发展的:一条是从高级学校向低级学校下延而发生 的系统即下延型学校系统;一条是从低级学校向高级学校 上升而发生的系统即上伸型学校系统。这是就学校系统而 言,非指单个学校的发生。 马键生指出,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加上诸多社会因素的 影响,导致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05第四章 教育制度(60)

05第四章  教育制度(60)

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双轨学制(西欧) 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单轨学制(美国)



(一)双轨学制
1.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 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 业学校。 2.后来的演变 一轨是文法中学、国立中学和文科中学 一轨是现代中学、市立中等学校和初级中学

(二)单轨学制 小学、中学、大学 美国 多种分段: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 很多国家采用,包括我国 原因在于它有利于逐级普及,对于普及初等教 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都有重要作用。

(三)分支型学制 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于欧洲双轨学制。 十月革命后苏联制定了单轨的社会主义劳动学 校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恢复了文科中学的某些 传统和职业教育的做法,单轨和双轨相结合。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 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 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 “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 制。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结合,重新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确立学习者 的主体地位;

改变教育管理,实现学习这受教育和学习的自律性。
终身教育的特点

以人为本,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价值和选择; 以学习化社会为基础,突出“学习”的意义;


教育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构架终身学习的社会。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2.按照教育性质,可分为传统的教育目的和现代的教 育目的。
3.按照文字表述方式,可分为纲要式的教育目的和详 列式的教育目的。
4.按照约束力,可分为强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议性的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二、全面发展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的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 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②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全 面发展将成为现实。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 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二)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而实施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
,文革后大多数地区迅速恢复“六三三”学制。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3.统一性与灵活性 (1)清末民初学制的共同倾向是强调统一性。 (2)革命根据地学制的基本走向,是由高度灵活逐步趋于
统一。 (3)新中国的学制,是在统一性之理想与灵活性之现实的
张力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六、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 (一)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二)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二、学制建立的依据 (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三)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四)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

333教育综合-教育原理(第六章)

333教育综合-教育原理(第六章)
第一编333教育综合复习重点-教育学原理 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老师张思勤
12/20/2012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12/20/201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 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 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 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 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客观性。 (二)规范性。 (三)历史性。 (四)强制性。
12/20/2012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 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1、原始社会 2、在古代阶级社会之初 3、现代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不断地发展。
12/20/2012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12/20/2012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 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 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20/201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 类型: 一是双轨学制; 二是单轨学制; 三是分支型学制。 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 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二)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四)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四章教育学基础 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育学基础 教育制度


教育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构架终身学习的社会。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学习----内在的财富》提 出,终身教育是围绕着四种学习安排的,这四种学习 是将21世纪人生的知识支柱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各种职业技能;学会
有效地应付变化不足的社会;学会参与创造未来; 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 (1)发现他人的多样性; (2)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双轨制的产生一方面保留了古代教育的等级性, 同时也与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特殊利益有关,更为根 本的是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存 在严重的分离有关,也就是说,与生产力低有关。
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因此对脑力劳动的质量要 求不高。可以说,双轨制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生产力 基础。
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劳动者 接受更多的教育,于是双轨制逐渐消亡。
(二)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 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当前,人类进入了知识经 济时代,这个时代出现的许多新型高科技产业必 将对教育的种类、科类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 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改革。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 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必 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形 成了三种基本的现代学制:即单轨制、双轨制 和分支型学制。
“自上而下”是指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的预科阶段相下延伸,形成中等教育系统,与 初等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 “自下而上”是指原来的平民子弟的初等教 育系统向上延伸,与中等教育连接起来。

教育学原理——教育制度_图文

教育学原理——教育制度_图文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特点:
1. 客观性 2. 规范性 3. 历史性 4. 强制性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一)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 客观条件。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二)政治
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 级性。 教育公平已成为政治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文化
教育活动既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又承担者一定 的文化功能。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教育 的制度。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大。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时期
产生条件
教育制度特点
原始时代 社会未分化
阶级社会
教育从社会生产、 生活中第一次分离
。 代表国家:英国、法国、德国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五)职业学校
产生条件:现代生产的劳动者不仅应具有初中的文化水平, 而且还应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同时第一次世 界大战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代表国家:德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德国:1919年,决定对14—18岁青少年继续实施义务的 职业教育。
教育从社会生产、 现代 生活中第二次分离
未产生
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和年限规定,学校 类型少,层次简单
系统性和完善性:教育内容上的科学性 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学校规模上的群 众性和普及性;学校结构上的多种类型 和多种层次性。
当代
随社会的发展变化 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PPT课件



(二)学段学制变革:各个学段学制各有不同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普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2.小学教育阶段:提早入学年龄,直接衔接初中。 3.初中教育阶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预备教育分流。 4.高中阶段:肩负“三重”任务(大学预备、高中文化 普及,职业教育),终归单轨学制。 5.职业教育:普遍得到加强,学段逐渐后移。 6.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层次多样,学校类型多样。 7.终身教育:各国普遍重视,渐次成为学制。(开放大 学、老年大学、业余大学)

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的 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都同 时得到了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 (包括中学预备班),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 习可升到大学以上; 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 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 职业教育)。,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 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 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
1922年壬戌学制:中国现代教育改革重磅炸弹 1922年壬戌新学制为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当时蓬勃 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出一大批 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 宁、李政道,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 三强等。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思考题:1,我们为什么需要学制?学制对我们教育有哪些影响作用?2,中外的学制有哪些不同?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制度”(“SYSTEM”“INSTITUTION”)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教育制度(广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广义教育制度的两个基本内容:(1)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2)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个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教育制度(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主体。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4个内容:1,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2,学校办学制度。

3,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

4,学校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二、我国的学校制度(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1,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20-21年之久。

(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2,1922年,我国制定了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中等教育阶段设初中和高中,各3年,总称为“六三三”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3,1958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不断增强,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1)科学的工作分析 (2)人员选择 (3)确立规章制度 (4)将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2)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注重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其代表 人物有亨利·法约尔、马斯克·韦伯,他们 的理论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把整个组织作为关注的焦点, 认为组织不只是人—机关系,而是一个更复 杂的社会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
2、特点:1)重视学前教育;2)加强基础教育,逐步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工教育相互渗透与结 合;4)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5)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 发展;6)终生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重点)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 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 学制作为规则体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之间衔接关系。学 校教育制度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被称作 正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体部分,是现代教育制 度的核心。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ß 教育行政是宏观层面的,立足于一个国家教育事 业的发展,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管理主体所进行 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活动,体现着教育的 公益性和政府的强制性。
ß 学校管理则倾向于微观层面,立足于一个学校的 自主发展,以校长为管理主体进行学校范围内的 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活动,围绕着以校本, 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特色。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二)教育管理实践的产生和发 展
教育管理是伴随着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尤其是学 校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出现以后,教育管理对教育资 源的配置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为依据 (4)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案例链接
南京试行教师轮岗制——江南时报
思考:轮岗制的出发点是什么? 轮岗制的现实推进困难在哪里?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2)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 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 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 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 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 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 、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 的表现作了纠正。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一)双轨型学制
是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之一,主要存在于20世纪中叶之前的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 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 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 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 动的人才,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 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之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 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适合生产需 要的工人。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2.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 欧洲中世纪:公元500元—1500年之间的时期,大致在古罗马帝国 灭亡(公元476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间的时期。 (1)教会学校 (2)世俗学校:宫廷学校、行业学校、城市学校 (3)大学的发展: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英国剑桥大 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开设文科、法科、医科、神科。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 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
二、 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
时间 学制
基本内容
备注
《关于教 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 受“左”的影响
北宋四大书院
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 商丘应天书院。
外国古代学校发展 1.古希腊时期的学校发展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 受教育。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因而教育体制也彼 此各异。 (1)斯巴达教育:是国家控住的军事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英勇 的战士,教学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 (2)雅典教育:博雅教育,主要以私学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身 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
2.秦汉时期的学校发展 秦朝:以法为师,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汉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举贤任能,设书馆经馆,学校教育 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盛行,官学时兴时废,私学艰难发展。 隋唐时期:学校发展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科举制度出现。 4.宋元明清时期: 官学进一步发展,书院出现,重开自由讲学之风。蒙学得到发展 。

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
教师教育课程
现代教育学
第四章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自学章节 自学章节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内容 现代学校组织及其特征 营造学校组织文化 构建学习型组织 现代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 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我国1986年颁布的《 我国1986年颁布的《义务 1986年颁布的 教育法》 教育法》规定四类义务
就学义务 设置义务 保障义务 避止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点 2.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迫性
义务教育的英文名称“compulsory 义务教育的英文名称“ education”或 education”, education 或“obligatory education , 本义有必须的或强迫性教育的含义。 本义有必须的或强迫性教育的含义。义务 教育法除规定就学义务之外, 教育法除规定就学义务之外,还规定对不 履行义务的罚规。 履行义务的罚规。
普及性
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 普通基础教育, 普通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 有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 有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
免费性
免除学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最基本 的保障, 的保障,没有免费的强制是缺乏充足 理由的强制, 理由的强制,没有免费的教育就难以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 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就难以普及 到每一个儿童。 到每一个儿童。
目前, 目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 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 学发展。 学发展。综合中学通过在课程设置方面 谋求各类课程的统整, 谋求各类课程的统整,提供多样化的课 程供学生选择, 程供学生选择,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 和志向。在学生的去向上, 和志向。在学生的去向上,兼顾升学和 就业。 就业。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强调掌握各个领域的 专门知识 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
统筹安排各类教育活 动,谋求各类教育之 间的联系和统一
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 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注重使人的素质充分 地得到发展
在教育目的 上 在教育功能 上
传统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比
传统教育 在教育机 主要限定在学校 构上 只能由社会中的 终身教育 扩大到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 的各种环境
在施教人 一部分人(教师) 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 员上 来施教 社会整体提供教育机会 在教育内 集中于学习抽象的 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 容上 知识 政治、职业、身体等,并注 意他们之间的联系 在教育方 注重从外部施加 法上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
用终身教育的眼光建构学校教育制度
•1、建立教育体系的“立交桥”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

•2、老解放区
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3、1951年10月1日《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4、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
的指示》

“两条腿走路” •5、文革:“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6、1978年的三中全会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 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 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

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
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

教育学第十章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学制完整版PPT

第二节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沿革 二、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学制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 1922年仿美国“六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三三”学制;
•时间长;
•又称新学制;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时间缩短;
壬寅 学制
癸卯 学制
壬子 癸丑 学制
壬戌 学制
1922年(旧历壬戌年),学校系统改革案颁布,称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对高校的管理,由政府直接对学校实行行政管理,改变为通过立法拨款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 前段——基础阶段实行义务教育; 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 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取向性的。
癸卯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1904年(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因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是我国现代学制之始。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学校系统令》,即 “壬子学制”。到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形成了一个新的
将以15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15年左 右的时间来从事提高的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主要内容
四、在校报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为我恢复名誉; 按教育程度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 职业技术教育,又称职业教育,是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 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中等教育 结构改革(了解) 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二、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和学制 全日制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一般是初中高中各三年。 一、为我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两基”、“两全”、“两重”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 给田永本人的通知,也已经通过校内信箱送达到田永所在的学院。 优点:分工明确,办学效益高;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 二、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自学) 优点: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学制单轨-教育学

学制单轨-教育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
教育学
教学微课5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 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 行规则的总称。
(一) 制度的涵义
• 英语中,表示制度的词有两个:一个是“system”,另一个是 “institution”。 system有“系统”、“体系”、“制度”、“体制” 等含义。Institution有“建立”、“制定”、“设立”、“制度”、 “惯例”、“风俗”以及“公共机构”等含义。 • 汉语中,“制度”一词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 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形 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 • 综合而言,“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 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 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 是——小学(后来是小学 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 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 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 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 育)。
单轨学制
• 单轨学制是指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 等教育的衔接和连续没有 特定的限制,中等以上教 育阶段中分化出来的普通 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学校 系统在入学条件和学习年 限上基本相同,且都与高 等教育相通。 • 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举例说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还不发 达,劳动力并不需要经过学校培养。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 断,限于狭小的范围,类型单一。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学 校都没有严格的大、中、小学之分,更没有幼儿园。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制约教育结构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

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所以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到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最初的学校类型比较简单,各类学校之间没有复杂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学制又有向上下延伸和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学校的类型更加多样,它们的关系也更加复杂。

20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将原来两轨学校系统合为一轨,这是世界学制的革命性变化。

具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来看,其主要表现有:1、幼儿教育欧美发达国家纷纷重视早期教育,为使幼儿教育迅速走向普及,许多国家已经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

与此相联系,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普遍有所提前,原来7岁的提前到6岁,6岁的提前到5岁;二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联系加强,甚至使幼儿教育的大班和小学的低年级结合起来。

如英国规定5—7岁儿童入幼儿学校,而幼儿学校又作为小学的一部分;法国从1970年起5岁儿童已经全部进入幼儿学校,把5—11岁的儿童划分为5—7岁,7—9岁和9—11岁三个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小学教育随着义务教育已经由小学发展到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小学教育成为普及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起始阶段。

而由于学生身心成熟期的提前,教师水平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儿童潜力的重新认识等原因,都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变革。

一是小学入学年龄提前,由原来的7—6岁入学,提前至6—5岁;二是普遍取消了小学的初高级之分,初等教育阶段一般是指小学1—6年级;三是小学和初中共同构成基础教育阶段。

3、初中教育初中阶段被更多的看作是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或者把它和小学联系起来,共同作为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一个完整阶段,同时,初中阶段的学习年限有所延长。

因为,无论为了上高中后升入高等学校,还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就业,都要求加宽加深这个阶段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因此,需要相应延长这个阶段的学习年限。

如美国“八四四”学制到“六三三”学制的发展等。

4、高中教育过去的西欧中学一般没有严格的高、初中之分,而近几十年来普遍将高级中学作为一个独立阶段在学制中确定下来。

同时,高中学校的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德国,由帝国时期的三类中学: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文实中学,逐渐发展到综合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并设。

5、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最明显发展趋势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的综合高中职业科人数和比例呈现不断下降态势,而相当于大专层次的职业教育学校则有较大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也日益相互渗透。

6、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学制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其多层次化,目前的高等教育形成了明显的四个层次:专科2—3年,授予副学士学位(美国)或一定资格;本科4年左右,授予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2—3年,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2—3年,授予博士学位。

高等教育学制的另一个变化是多类型化,即学校、科系、专业类型都日益丰富。

7、成人教育回归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被广泛认同,远距离教育、业余教育、夜大、开放大学、虚拟大学等成人教育机构得到迅猛发展,并构成当代学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特色。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被称作正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体部分。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学校不断发展、组织日趋严密的产物。

历史上,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三种形态: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1、双轨制双轨制出现最早,18世纪已初露端倪,19世纪开始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德、法、英等欧洲国家。

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下延型教育系统,是以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大学为起点,向下发展即为升大学做准备的中等学校教育。

这类学校后来发展成专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学术教育,负担培养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另一轨是上延型教育系统,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这类学校负担培养熟练劳动力。

两轨之间互不贯通,既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有关,又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

其特点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但其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生产领域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进一步结合,加上教育民主化浪潮的压力,双轨制才渐渐自下而上并轨,但其痕迹仍明显存在。

2、单轨制19世纪后期,体现教育民主的单轨学制最早在美国确立。

其特征是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

美国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历史羁绊较少,以民主、自由、平等作为立国理念,这一点也反映在教育制度中。

单轨制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它最受称道之处在于其平等性,但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也往往存在着效益低下、发展失衡、质量悬殊等问题。

但无论怎样,单轨制相对于双轨制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应该说,单轨制、双轨制在产生发展之初,都是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做出的历史抉择,具有相当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3、分支型学制中间型学制又称“Y”型学制,也叫“分支型”学制,是一种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相对出现最晚,以二战前的日本、前苏联以及中国为代表。

它试图融会单轨制与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单轨制,再往上则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轨,但保留适当的贯通性,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报考大学。

各国在施行中又根据情况有所偏倚,或倾向单轨,或倾向双轨。

图11-2-1——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1三、我国学制的沿革(一)我国近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1、1902~1904年学制(癸卯学制)我国近代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1902年制定(壬寅学制)、1904年修订并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现代学制,直至辛亥革命时为止。

这个学制在形式上是照搬日本,同时保留了封建教育(如读经、讲经、科举制度)的残余。

该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阶段分为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三级;中学教育阶段仅中学堂一级(5年);高等教育阶段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三级。

从横的方面看,还有与各段平行的各类学堂。

学制还详细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必修课程、学时及达到的标准。

学制的年限比较长,从初小到通儒院共需约26年。

该学制没有规定女子学堂的地位,而且还把学校制度与科举制度结合,授予不同级别毕业的学生不同出身和相应的官职。

图11-2-2——癸卯学制系列图2(1904年1月13日,光绪29年11月26日)2、1912~1913年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随着政治体制的变革,学制系统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912~1913年间民国政府就废除了旧学制,颁布了新学制。

该学制首先废除了清末学制的忠君尊孔思想,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作为教育的宗旨,以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建国人才。

与1902~1904年学制相比,该学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制,它废除了中小学的读经科和大学的经学科,废除了奖掖出身的规定,反映了现代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缩短了初等教育的年限,便于普及初等教育;同时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图11-2-3:壬子癸丑(1912—1913)学制系列图33、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该学制是1922年11月由当时的留美归国人员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它把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修业年限分别规定为6年、3年、3年,所以人们又把该学制称为“六三三”学制。

此学制提出的教育目标是:(1)适应社会进化需要;(2)发扬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地方伸缩余地。

很显然,壬戌学制在教育目标上深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学制的制定者不少是杜威的学生,美国教育学者孟禄还亲自参加过学制的制定工作。

但该学制并不完全是美国学制的翻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教育学者结合中国国情的一些思考,反映了发展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

图11-2-4:壬戌学制系列图4(二)新中国学制的改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坚持教育为革命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教育中实行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建立了与旧中国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校教育体系。

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时还没有完善的学制,但其民主的、大众的教育理念对争取革命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对建国后的学制改革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建国初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把中国学制建设推向新阶段。

《决定》规定了我国的学校系统,中小学实行“五三三制”,它标志着我国学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同旧学制相比,其优越性主要有:充分保障了全国人民首先是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较灵活,把工农速成学校列入学校系统等;明确地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院在学制中的地位,对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

图1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系列图(1951年)5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指出要办好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农)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积极进行学制改革的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