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解剖图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耳鼻喉科-耳部解剖

临床医学-耳鼻喉科-耳部解剖
静脉-翼丛和岩上窦 神经-鼓室丛:鼓岬表面,司鼓室、咽鼓管、 乳突黏膜感觉
鼓索神经:司舌前2/3味觉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38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39
内 耳 门
外颈 孔动
脉 管
颈静脉孔
乙状窦沟
2020/10/27
颈静脉孔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40
一、鼓 室 (一)鼓室壁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10
鼓部(tympanic portion)
鼓部在新生儿期仅为一个上部缺如的环 形骨质,称为鼓环;在成人,鼓沟内端之窄 小沟槽,称为鼓沟,鼓膜边缘纤维软骨环嵌 附于此,其上为缺口-鼓切迹,无鼓沟和纤 维软骨环。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11
岩部(petrous portion)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44
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内,两者之间的腔隙内充满 外淋巴,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45
一、骨迷路 组成:耳蜗、前庭、骨半规管
前(上)骨半规管 前骨壶腹 总骨脚 后骨半规管
前庭
蜗螺旋管 (骨蜗管)
外(水平)骨半规管 外骨壶腹
鳞部 乳突部 岩部 鼓部 茎突部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3
2020/10/27
鲁南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4
鳞部(squamous portion)
❖ 内、外两面及三个缘,与临床有关的结构:

鳞部外侧面:

颞中动脉沟

耳鼻喉解剖知识大全大百科 共62页

耳鼻喉解剖知识大全大百科 共62页

第3节 咽的应用解剖生理
咽的解剖
咽的分部:咽自上而 下可分为鼻咽、口咽 和喉咽
外壁 自上而下三个骨质鼻甲(上、中、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称上、、中、下鼻道 中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 称嗅裂
外侧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最薄,是 上颌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
下鼻道后端粘膜下有鼻-鼻咽静脉丛,是 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鼻窦
鼻窦(accessory nasal sinuses) 是鼻腔周围颅骨 内的含气空腔。
2、固有鼻腔:通称鼻腔。 有顶、底、内、 外四壁。
固有鼻腔
顶壁
鼻骨、额骨、筛骨的筛板及蝶骨 构成筛板薄而脆 有筛孔,属于前 颅窝的一部分。
内壁
为鼻中隔 ,由软骨和骨组成支架,外为黏膜 其最前下部的黏膜下动脉血管组成网丛称利特 尔区(Little area),是鼻出血最好发部位.
底壁 即硬腭的鼻腔面, 与口腔相隔
窦 有五壁 前壁 尖牙窝最薄; 后壁 较厚,紧邻翼腭窝和颞下窝,
上颌窦癌破坏此壁时可致张口困 难;
内壁 即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开口于中 鼻道,因窦口位置较高,不易引流,易 感染成上颌窦炎。
上壁 为眶底内侧部,故眼眶疾病与上 颌窦疾病可相互影响。
底壁 为牙槽突,低于鼻腔底部,与磨 牙关系密切,常因牙根感染引起齿源性 上颌窦炎。
外鼻
鼻的皮肤特点:骨部皮肤薄而松,软骨部皮 肤厚且紧,鼻尖、鼻翼和鼻前庭腺体丰富, 易发生座疮和疖肿等。
血管:
(1)动脉:主要来自面动脉。 (2)静脉: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神经:运动神经来自面神经;感觉神经来自
三叉神经。
淋巴:汇入颌下淋巴结、腮腺淋巴结。
(链接)外鼻静脉回流特点

史上最全耳鼻喉解剖摄影及手术图片

史上最全耳鼻喉解剖摄影及手术图片
The great auricular nerve is located halfway between the mastoid tip and angle of the
横向颞骨骨折线
经乳突暴露面神经
Middle fossa exposure of the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and tympanic portions of the facial nerve.
鼻内镜手术中中鼻甲处理方法
鼻内镜手术中中鼻甲处理方法
鼻内镜手术中中鼻甲处理方法
鼻内镜手术中中鼻甲处理方法
鼻内镜手术防止中鼻甲漂移的手术方法
关于耳廓的一些图片:
关于耳的一些图片:
耳垂裂手术:
耳图片
耳图片
耳图片:
耳 CT:
耳 CT 解释:
耳 CT:
耳 CT 解释:
鼻 CT:
鼻 CT 解释:
鼻 CT:
鼻 CT 解释:
Michel 畸形:
IP-1 型畸形:
CT 参数解释:
COR:
Aberrant ICA2:
颞骨解剖模拟图:
颞骨解剖模拟图:
颞骨解剖模拟图:
颞骨解剖模拟图:
永存的镫骨动脉:
耳部脑膜脑膨出:
蝶鞍区:
蝶筛隔板提出:
对甲状舌管囊肿的理解:
滑车神经与三叉神经颞骨的关系:
颈内动脉 C:
颅中窝:
脑桥小脑解剖:
咽鼓管前唇缺如:
C5 图片
颈筋膜层面
颈深部感染病例
咽后间隙危险空间
A small monofilament suture (8-0 or smaller) with a tapered needle should be used. The suture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peripheral epineurium to minimize injury to individual nerve fascicles

《耳鼻喉科鼻科学》PPT课件

《耳鼻喉科鼻科学》PPT课件
2、喷嚏 为一反射动作。 3、鼻涕 大量水样鼻涕。 4、鼻塞 季节性鼻炎明显。 5、嗅觉减退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和临床检查 2、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为常年发病,由常
年性致敏物所引起。
3、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具有典型的地区性 和季节性,由季节性致敏物所引起。
4、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等。
鼻 周 期(nasal cycle)
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 规律性和交替性变化,这种变化主 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 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半月裂孔 2、鼻周期
3、Little’s区、
三、简答题
1、何为鼻道窦口 复合体?
2、外鼻静脉的回 流有何特点?
二、填空题
二、临床表现
局部隆起,红肿热 痛,有时伴低热和全 身不适。
三、并发症
海绵窦栓塞是鼻疖 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是由于感染扩散经 内眦静脉-眼上眼下 静脉-海绵窦所致。
四、治疗
1、疖未成熟者,用1%白降汞软膏、10%鱼石
脂外敷,理疗。全身使用抗生素。
2、已成熟者,不宜行鼻疖切开,切忌挤压。 a、可等待疖肿自行破溃 b、用小探针蘸少许纯碳酸或多或少15%硝酸银
一、病因
1、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成未获彻底治疗 (2)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 (3)邻近感染性病灶 (4)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2、职业及环境因素 3、全身因素 (1)全身性慢性疾 (2)营养不良 (3)内分泌病症或失调 4、其他因素
二、病理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粘膜深层动、静脉慢性 扩张,通透性增加;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 物增多。
鼻腭动脉、筛前、筛后 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 动脉。 特点及意义:以上动脉 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 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 丛为利特尔动脉丛。是 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 部位,又称利特尔区 (Little's area)。

耳鼻喉解剖

耳鼻喉解剖

耳廓(auricle)
结构 外耳道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软骨部(外1/3)
骨部(内2/3)
皮肤 神经
血管 淋巴
皮下组织少、耵聍腺 下颌神经的耳颞支 迷走神经的耳支 其它(颈丛) 颞浅动脉 颈外动脉 耳后动脉 上颌动脉 引流至耳周淋巴结
耳廓(auricle)
• 创伤时可引起软骨膜 炎,导致软骨坏死, 耳廓变性。 • 血管表浅,皮肤薄, 易受冻。 • 前面的皮肤与软骨粘 连较紧,皮下组织较 少,炎症肿胀时神经 易受压而致剧痛。
喉的韧带
甲状舌骨膜:位于舌骨和甲 状软骨之间,喉上神经内支 与喉上动脉、静脉穿过 舌骨会厌韧带 甲状会厌韧带 环甲膜
喉的韧带
环甲关节韧带 环杓后韧带
环气管韧带
喉的韧带与筋膜 (一)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内下缘之间有甲状 舌骨膜连接,其中央及两侧后缘增厚部分,称甲 状舌骨中韧带 。及甲状舌骨侧韧带。两侧有喉上 神经内支及喉上动脉、静脉经此膜穿过入喉,为 喉上神经封闭注射部位。 (二)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弓上缘之间有环 甲膜连接,其前面中央增厚部分称环甲中韧带。 严重喉源性呼吸困难时,可经此膜穿刺或切开以 解除窒息。
甲状舌骨膜
环甲膜
喉弹性膜: 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构成杓状 会厌襞与室襞
下部构成弹性圆锥

方形膜
弹性圆锥
喉的肌肉
将喉与周 围相连; 使喉体上 升或下降; 同时使喉 体固定。
喉外肌
(一)喉外肌 喉外肌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可使喉体上升 或下降,亦可使喉固定。二腹肌、茎突舌骨肌、 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咽中缩肌等,此组肌 肉均附丽于舌骨之上,可使喉随舌骨上升而上 提;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可使喉随舌骨下 降而将喉拉向下。

耳鼻喉ppt课件

耳鼻喉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5
鼻出血
又称鼻衄 鼻腔病变,全身疾病,鼻腔邻近病变出血 轻者鼻涕带血,重者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贫血
鼻中隔前下区多见 局部疾患多限于一侧鼻腔 全身疾病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
PPT学习交流
16
止血方法
小量出血 冷敷法与压迫止血法 中药局部外用
云南白药、白及粉或三七粉吹入鼻腔出血处 一般鼻镜发现出血部位
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
PPT学习交流
10
治疗
1.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直接喉镜下激光摧毁
垂直部分喉切除术 水平半喉切除术 全喉切除术 颈淋巴结扫除 全喉切除术--病人失音-训练食管音; 建立人工发音管; 单项硅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将气管与喉咽连接发声 ;
人工喉
PPT学习交流
11
手术器械
内套管 外套管
喉套管
PPT学习交流
21
婴幼儿气管异物
PPT学习交流
22
气管异物
指气管或支气管内进入外来物。 假如异物堵住气管,患者几分钟内可窒息而亡。 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PPT学习交流
23
气管异物
异物种类 植物类、瓜子,花生、黄豆 动物类:鱼骨、肉骨 金属类:图钉、针头 其他:假牙、笔套 手术 喉镜、气管镜手术 气管切开术
PPT学习交流
19
气管·食管异物
食管解剖: 新生儿8-10cm;成人男性25cm,女性23cm 距离上切牙的三个狭窄16cm,23 cm,36cm 食管镜检查 取异物 检查 扩张狭窄
PPT学习交流
20
食管异物
病史 吞咽疼痛及困难 呼吸不畅 X线检查 并发症: 局部剧痛 颈部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 食管周围炎或脓肿 颈深部及纵膈感染 穿破胸部大血管 治疗: 食管镜下异物取出

耳鼻喉课件PPT课件

耳鼻喉课件PPT课件

慢性咽炎鉴别
瘢痕: 扁桃体术后—咽干 返流性咽炎—返流性食道炎 鼻后滴漏证 鼻塞 心理因素
慢性咽炎治疗
医生诊断 中药:玄参、桔梗、菊花、胖大海、麦冬、
干草、黄芩…泡水代茶饮 盐水漱口,按摩多禁声休息,少说话,多
做事
激光? 抗生素?
急性鼻炎
感冒=急性鼻炎 症状: 清涕或脓涕,鼻堵,可打喷嚏。 治疗—痊愈 迁延—慢性鼻炎
鼻骨及软骨
鼻前庭 鼻腔
鼻底 鼻顶 鼻中隔 鼻甲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鼻腔解剖
鼻下甲
正常下鼻甲
肿胀下鼻甲
鼻的功能
呼吸 保护功能—清洁过滤加湿保温 共鸣 嗅觉
额窦 筛窦 上颌窦 蝶窦
鼻窦解剖
上颌窦
筛窦
蝶窦
额窦
鼻窦功能
减轻头部重量 增加粘液分泌 共鸣
鼻CT
口咽 鼻咽 喉咽
变应性鼻炎
鼻腔检查 分泌物涂片:嗜酸粒细胞 皮肤点刺试验:停口服药7d 血清特异性IgE,总IgE
变应性鼻炎并发症
鼻息肉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窦炎 过敏性咽喉炎 分泌性中耳炎
变应性鼻炎鉴别
血管运动性鼻炎
温度,情绪,精神紧张
非变应性鼻炎伴噬酸细胞增多症
皮肤试验,IgE阴性
急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抗组胺药,抗胆碱药
减充血剂,肥大细胞稳定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特异性免疫疗法
微波,激光,手术
耵聍栓塞
耵聍-耳蚕,耳屎, 少量—自洁性;可以清理 多量,油性耵聍—耳鼻喉科 症状:进水后突然堵,多伴耳鸣耳痛。 处理: 湿—吸出 硬---先点“耵聍水”(5%NaHCO3滴耳
液),8次/日,2日后门诊吸出。

(推荐课件)耳鼻喉概要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耳鼻喉概要PPT幻灯片
8
• 慢性鼻炎
单纯型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可伴粘液或 粘液脓性涕 肥大型 多为持续性鼻塞 涕少或稠难擤
鼻镜检查 收缩试验鉴别 治疗 单纯型 药物点鼻 配合中药
肥大型 硬化、烧灼、冷冻疗法 必要时手术
9
•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季节性
常年性 临床表现 阵发性鼻塞 清水样涕 连续性 喷嚏 鼻痒 检查 鼻腔粘膜苍白水肿 分泌物稀薄 刮 片嗜酸细胞增高 血管运动性(神经反射性)鼻炎 与温度、 粉尘等刺激因素有关 多为一过性发作, 症状轻微,无需治疗。 治疗 去除过敏原 脱敏疗法
其病理改变为:漏出、渗出、分泌、粘连等
临床表现:以耳聋、耳鸣、自听增强为主要症
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胀闷感、耳痛,头昏、 头沉等,一般全身症状轻。
检查:听力EX 传导性耳聋 鼓膜(见图)
治疗原则:1开放咽鼓管 点鼻
2 抗炎 激素
3 对症 鼓膜按摩、穿刺抽液注药、 咽鼓管吹张等
4手术
5病因治疗
37
38
39
40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细菌
感染途径:1咽鼓管 小儿多见
2 鼓膜 外伤处理不当
3 血源性 全身重病后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发烧 、头痛、食欲差等
局部症状 耳剧痛 耳聋耳鸣 流脓
EX 鼓膜鲜红 穿孔流脓
血常规 WBC N 升高
治疗原则:1 全身抗炎、对症、支持疗法
2 局部 点耳 洗耳 点鼻
41
42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史长 以反复性耳流脓,伴有不同程度的耳聋 耳鸣,耳痛多为急性发作。
病理分型 临床分类 鉴别要点 单纯型 良性 1 耳漏的时间性质 骨疡型无骨质破坏 2 鼓膜穿孔的部位
有骨质破坏 3 X线拍片 胆脂瘤型 非良性 4 预后有无并发症

耳部CT及MRI解剖

耳部CT及MRI解剖

图1 图2图3 图4图5 图6图7 图8图9 图10图11 图12耳影像学与临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耳部疾病的诊断除了临床体格检查、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外,影像学检查越软组织的显示,在一般耳部疾病的应到复旦大用用(一) 迟放鲁上海 200031来越成为诊断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随着CT 、MRI 的普及,耳和颞骨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耳和侧颅底临床常规的辅助诊断项目。

从本期起,继续教育栏目对耳和颞骨影像学的结构、解剖名词及诊断作系统介绍。

首先介绍耳部正常CT 解剖结构,然后介绍耳部、内听道MRI 解剖结构。

在了解正常结构的基础上,将介绍和分析耳和侧颅底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CT 对骨和钙化组织显影清晰,可兼顾骨与用中价值较高。

MRI 可多轴向成像以提供全面观察;可避免骨质干扰骨管腔内细小软组织结构的显示,而且对软组织特性反映较好,故常用于耳、内听道、侧颅底肿瘤的软组织病变检查。

CT 观察骨结构以骨算法扫描最为清晰,如用普通扫描则应加骨窗(扩大窗宽,提高窗平)显示,以利观察细小骨质改变。

耳部CT 常用轴位和冠位,本期重点介绍耳部轴位CT 检查。

本栏目得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CT 室罗道天教授和宋济昌副教授的支持,特此感谢。

耳部轴位又称水平位,病人仰卧,取听-毗线,于外耳孔上方10mm 处,可130KV 、100MA 、3-6S 、1-3MM 层厚和间距用骨质窗位条件,往下连续扫描,要求扫完整个岩锥。

横断面CT 对于外耳道前后壁、中耳前后内外壁、听小骨、内耳道前后壁、内耳迷路、面神经膝部和垂直段、乙状窦、静脉孔及颈动脉管等结构显示较清楚。

由于头位的关系,显示的结构有时二侧不对称,需要以同一平面进行对比。

这里仅就典型的层面进行讨论。

图1.-图4.显示岩尖部和上半规管。

图5.起出现内听道。

图6.出现耳蜗顶旋,同时在内听道外侧有一通向上鼓室的通道,是面神经迷路段。

内听道的听神经到达耳蜗为止,前庭神经止于前庭和半规管,唯有面神经向鼓室方向延伸,形成面神经迷路段。

耳鼻喉的生理解剖

耳鼻喉的生理解剖
第一章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一、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
鼻分为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
(一) 外鼻
外鼻呈锥体形,有骨和软骨 构成支架,外覆皮肤及软组 织。 由鼻根、鼻尖、鼻梁、鼻背、 鼻翼、鼻小柱等构成。 由鼻翼的游离缘及鼻小柱共 同构成了双侧前鼻孔。 鼻翼向外侧与面颊交界处有 一浅沟,称之为鼻唇沟。
(一)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
3块单一软骨 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3块成对软骨 杓状软骨、楔状与小角软骨 。 两个关节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二)喉肌
喉外肌 位于喉的外部,是喉与周围结构相连的肌肉,与喉 的上、下运动及固定有关。 喉内肌按其功能分为5组: A、声带外展肌:环杓后肌; 功能:声带外展、声门变大。 B、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杓肌; 功能:声带内收、声门闭合。 C、声带紧张肌:环甲肌; 功能:声带紧张度增加。 D、声带松弛肌;甲杓肌; 功能:声带松弛。 E、使会厌活动肌:使喉入口关闭和开放。
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的盲管,是细菌、病毒存
留繁殖,形成感染病灶的部位。
2. 6-7岁生理性肥大,后逐渐萎缩。
二、咽的生理学
(一)呼吸功能
(二)言语构成 (三)吞咽功能 (四)防御保护功能
(五)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第三节 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喉是呼吸的门户 喉的解剖位置与毗邻关系 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 上通喉咽,喉上端为会厌上缘。 下接气管,喉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
以中鼻甲游离 缘为界,上方 鼻甲与鼻中隔 之间为嗅区。 下方鼻甲与鼻 中隔之间为总 鼻道。
3、鼻腔粘膜
分为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两部分。 嗅区粘膜特点 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 的鼻中隔部分; 含有具有嗅毛的双极嗅 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