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IST

合集下载

recist俚语

recist俚语

recist俚语(原创实用版)目录1.RECIST 的含义2.RECIST 的起源和发展3.RECIST 的应用范围4.RECIST 的特点和影响正文RECIST(Réseau des Centres d"Information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是一个法语缩写,意为“科学和技术信息中心网络”。

这个网络最初是由法国政府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创建的,旨在促进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信息传播和共享。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RECIST 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涵盖了众多学科领域。

RECIST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当时法国政府意识到科学和技术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政府决定创建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网络,将各地的科学和技术中心连接起来。

从此,RECIST 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一个信息资源库,RECIST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涵盖了诸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

无论是科研人员、教师、学生还是企业技术人员,都可以从中获取所需的专业信息。

此外,RECIST 还与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其信息资源。

RECIST 具有很多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信息网络,RECIST 汇集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专利、技术报告等资料,既包括法国国内的,也包括国际的。

此外,RECIST 还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整理,方便用户检索和查找。

另一方面,RECIST 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为法国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同时,RECIST 的成功经验也吸引了其他国家效仿,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总之,RECIST 作为一个科学和技术信息中心网络,在促进法国及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共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resist肿瘤评价标准

resist肿瘤评价标准

RECIST肿瘤评价标准是国际公认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分为四个等级:
1.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2. 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3. 疾病稳定(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4. 疾病进展(PD):以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有测量的靶病灶直径之和的最小值为参照,直径和相对增加至少20%(如果基线测量值最小就以基线值为参照);除此之外,必须满足直径和的绝对值增加至少5 mm(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也视为疾病进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becker分级和recist标准及trg分级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becker分级和recist标准及trg分级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becker分级和recist标准及trg分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医学领域中,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准确评估肿瘤的缩小程度和治疗效果,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分级和标准来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评估方法:Becker分级、RECIST标准和TRG分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Becker分级,包括其定义、背景及具体的分级方法和指标。

接下来会详细讲解RECIST标准,包括该标准的定义、测量指标以及临床应用和限制性因素。

最后,我们会介绍TRG分级,包括其定义、意义以及具体的分级系统和标准。

在文章结尾部分,则会对三种评估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并解释Becker分级、RECIST标准和TRG分级这三种评估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和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各自适用场景以及相关限制条件。

进而促进医学实践中肿瘤治疗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2. Becker分级介绍:2.1 定义和背景:Becker分级是一种用于评估癌症治疗后肿瘤残留程度的分级系统。

它最初由Becker等人于1984年提出,旨在帮助医生评估治疗后的肿瘤消退情况,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预后信息。

2.2 分级方法和指标:Becker分级主要基于治疗前后比较,通过衡量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密度变化来确定治疗效果。

常用的指标包括肿瘤直径、体积和CT值等。

肿瘤直径是指肿瘤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通常使用测量最大直径来进行评估,然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

肿瘤体积是指通过测量多个层面上构成肿块的面积,并将其求和得到的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大小变化。

CT值则是通过计算X射线在组织中吸收或散射而得到的数值,用于判断组织密度。

根据CT值大小及其变化,可以进一步评估组织中是否存在恶性细胞和治疗后的变化程度。

2.3 分级的意义和应用:Becker分级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汇报人:2024-01-11•引言•RECIST标准的内容•RECIST标准的实践应用目录•RECIST标准的未来发展•结论01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对肿瘤疗效的评价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CIST标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

背景RECIST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客观、量化的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的RECIST标准的背景和目的定义RECIST标准全称为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即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该标准主要依据肿瘤体积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通过测量肿瘤的最长径,计算肿瘤缩小或增大的比例,从而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适用范围RECIST标准适用于大多数实体肿瘤的评价,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

通过使用RECIST标准,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肿瘤治疗的效果,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RECIST标准的定义和适用范围02RECIST标准的内容使用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肿瘤病灶进行精确的测量,包括肿瘤的最大径、体积等指标。

肿瘤病灶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肿瘤病灶进行评估,包括肿瘤的活性、坏死、囊性变等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情况。

肿瘤病灶的评估肿瘤病灶的测量和评估治疗后肿瘤的最大径和体积较治疗前减少,且减少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如≥30%。

肿瘤缩小肿瘤稳定肿瘤进展治疗后肿瘤的最大径和体积未发生明显变化,或变化程度未达到肿瘤缩小标准。

治疗后肿瘤的最大径和体积较治疗前增加,且增加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如≥20%。

030201疗效评价标准疾病进展的评估疾病进展的时间评估疾病进展的时间点,通常在治疗后每6-8周进行一次评估。

疾病进展的形式评估疾病进展的形式,包括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

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简介

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简介

≥10 mm (CT + MRI)
Minimum Target Lesion Size
≥10 mm (Spiral CT)
≥15 mm Lymph nodes
≥20 mm (Conventional CT,MRI ≥20 mm Chest X-Ray
No. of measurable Lesions, 1-10
不需要疗效确认情况下的最佳总体疗效:
➢ 研究规定每8周进行一次影像学评估
4周
8周
16周
24周

SD
PR
PD
SD
失访
SD
PD
最佳总体疗效 PR
不可评价 PD
2023/10/23
24
最佳总体疗效
需要疗效确认情况下的最佳总体疗效:
初次评价
CR CR CR
再次评价
CR PR SD
最佳总体疗效
CR PR SD,如果满足方案规定最小随访间隔(如8周). 否则 PD
2023/10/23
8
不可测病灶
即可测量病灶以外的肿瘤病灶:
➢ 肿 瘤 病 灶:长径<10 mm (CT/MRI) ➢ 肿大淋巴结:短径<15 mm (CT/MRI) ➢ 腹水、胸膜或心包积液、炎性乳腺癌、皮肤/肺的癌性淋
巴管炎、脑脊膜病灶、影像学不能测量的但查体发现的腹 部包块
2023/10/23
6
二、重要定义
7
可测量病灶
肿瘤病灶: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记录为最大径), 其最小长度要求如下: ➢CT or MRI:≥10 mm(CT扫描层厚≤ 5mm) ➢胸部X-射线: ≥ 20 mm ➢临床体检:病灶 ≥ 10mm(游标卡尺测量),无法用卡尺测量的 应记为不可测量病灶 恶性淋巴结:淋巴结短径 ≥ 15mm(CT扫描层厚≤ 5 mm)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Recist标准的临床应用
Recist标准适用于大多数实体 瘤的疗效评价,如肺癌、乳腺
癌、结直肠癌等。
在临床试验中,Recist标准被 广泛应用于评估新药或新治疗 方法的疗效,以便对治疗方案
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实际临床治疗中,Recist标 准也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 进行准确评估,从而制定更加
有效的治疗方案。
特殊情况的处理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价标准。
对于一些新出现的肿瘤病灶或远处转移病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 恶化。
对于一些长期无法治愈的肿瘤患者,需要制定长期的治疗计划和评价标准,以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后。
指导个体化治疗
通过使用Recist标准,医 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 的病情,从而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Recist标准还可以用于评 估患者的预后,为患者和 医生提供治疗决策的参考 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Recist标准的优势与不足
Recist标准的优势
统一性
Recist标准为实体瘤的疗效评价 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评估体系, 使得不同研究机构和医生之间
的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
客观性
Recist标准基于肿瘤大小、活性 等客观指标,避免了主观判断 的差异,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客
观。
精细化评估
Recist标准对肿瘤的评估不仅仅 局限于整体疗效,还对肿瘤的 活性、转移病灶等细节进行精 细化评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
病灶。
非靶病灶的疗效评价通常采用症状评 估、生活质量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等方
法。
非靶病灶的疗效评价对于判断患者的 整体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疗效标准

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疗效标准

实体瘤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SolidTumors 、RECIST)1.肿瘤病灶得测量(1)肿瘤病灶基线得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20mm或螺旋CT ≥10mm得可以精确测量得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20mm或螺旋CT<10mm) 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得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与随诊得腹部肿块与囊性病灶。

(2)测量方法基线与随诊应用同样得技术与方法评估病灶.(a) 临床表浅病灶如可扪及得淋巴结或皮肤结节可作为可测量病灶,皮肤病灶应用有标尺大小得彩色照片。

(b) 胸部X片: 有清晰明确得病灶可作为可测量病灶,但最好用CT扫描。

(c)CT与MRI:对于判断可测量得目标病灶评价疗效,CT与MRI就是目前最好得并可重复随诊得方法。

对于胸、腹、与盆腔,CT与MRI用10mm或更薄得层面扫描,螺旋CT用5mm层面连续扫描,而头颈部及特殊部位要用特殊得方案.(d)超声捡查:当研究得End poinst就是客观肿瘤疗效时,超声波不能用于测量肿瘤病灶,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扪及得淋巴结、皮下结节与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得完全消失.(e) 内窥镜与腹腔镜:作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充分得应用,仅在有争议得病灶或有明确验证目得高水平得研究中心中应用。

这种方法取得得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得CR.(f)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应用判断疗效。

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价CR 时,所有得标志物需恢复正常。

疾病进展得要求就是肿瘤标志物得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进展.(g)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在少数病例,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可用于鉴别CR 与PR,区分治疗后得良性病变还就是残存得恶性病变.治疗中出现得任何渗出,需细胞学区别肿瘤得缓解、稳定及进展。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采集病史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抑郁等 ,以及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家庭、工作、经济等。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Recist标准中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包括对患 者身体状况的全面检查,如身高、体重、体温、心率、呼 吸等。
体格检查还需要注意患者的淋巴结肿大、肿瘤部位的情况 等,以及患者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
病理学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来源和分化程度, 为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疗效评价
Recist标准的疗效评价主要依据肿瘤大小的变化和患者 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进行评估。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
稳定(SD):肿瘤缩小小于50%或增大不超过25%, 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特点
RECIST标准是一种相对客观、量化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具 有可重复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肿瘤治疗效果。RECIST标 准通过对肿瘤大小、数目、活性等进行测量和计算,以确定 治疗效果。
Recist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RECIST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 癌、肝癌等。
适用对象
RECIST标准适用于评价肿瘤治疗的效果,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 治疗方法。
Recist标准的基本原则
肿瘤测量
RECIST标准要求对肿瘤进行测量,包括肿瘤大小 、数目、活性等指标。
客观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RECIST标准强调客观有效性,要求评价结果具有 可重复性。对于可疑的肿瘤活性,需要进行病理 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疗效评价标准需要不断更新
由于新型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Recist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这些 新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需求。

recist 初始肿瘤标准

recist 初始肿瘤标准

recist 初始肿瘤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临床试验中的评估标准,用于评估肿瘤治疗效果及观察肿瘤的生长和缩小情况。

RECIST于2000年由美国癌症研究院(NCI)提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肿瘤治疗疗效评估的一致性问题,为临床试验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

RECIST标准主要是针对固体肿瘤的大小进行评估,通过包括体积测量和直径测量等多种指标,来判断肿瘤的生长和缩小程度。

在临床试验中,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根据RECIST标准的要求进行肿瘤大小的测量和记录,最终确定病人的肿瘤反应类型。

RECIST标准已经成为了临床试验中最常用的肿瘤评估标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中。

RECIST标准主要有四个版本,分别是RECIST 1.0、2.0、1.1和1.1R1。

其中RECIST 1.0是RECIST标准的最初版本,主要根据肿瘤的直径来评估肿瘤的生长和缩小情况,其缺点是没有考虑到肿瘤形状的变化和异质性,导致对肿瘤反应的评估不够准确。

RECIST 2.0在RECIST 1.0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引入了新的肿瘤形状测量指标,提高了对肿瘤反应的评估准确性。

RECIST 1.1在RECIST 2.0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肿瘤测量的方法和评估标准,使其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提高了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RECIST 1.1R1是RECIST 1.1的更新版本,主要是对RECIST 1.1进行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和修正,以进一步提高对肿瘤反应的评估准确性和可靠性。

RECIST标准的评估主要包括完全缩小(CR)、部分缩小(PR)、稳定(SD)和进展(PD)四种类型。

完全缩小表示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缩小表示肿瘤体积缩小了至少30%,稳定表示肿瘤体积变化在正负20%之间,进展表示肿瘤体积增加了至少20%。

recist标准

recist标准

recist标准RECIST标准。

RECIST标准是肿瘤治疗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评估肿瘤疗效的标准,它是根据肿瘤治疗的需要而制定的,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评估肿瘤治疗的效果。

RECIST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RECIST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原则、应用范围等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RECIST标准的定义。

RECIST是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固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它是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制定的,旨在为临床试验提供一种标准化的肿瘤疗效评估方法。

RECIST标准主要通过测量肿瘤的直径来评估肿瘤的变化,包括肿瘤的缩小、增大或稳定等情况。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RECIST标准的原则。

RECIST标准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测量肿瘤的最大径来评估肿瘤的变化,同时还考虑了肿瘤的数量和位置等因素。

根据RECIST标准,肿瘤的变化可以分为完全缩小、部分缩小、稳定、部分增大和增大等五种情况。

通过对肿瘤的变化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准确地判断肿瘤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RECIST标准的应用范围。

RECIST标准主要适用于固体肿瘤的疗效评估,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RECIST标准对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估,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总的来说,RECIST标准是肿瘤治疗领域中一种常用的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它通过测量肿瘤的直径来评估肿瘤的变化,具有简单、易操作、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RECIST标准对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肿瘤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对于大家对RECIST标准有所帮助。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方法
疗效评价需采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对于某些特殊 情况下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可采用血清学指标等其 他方法进行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的注意事项解读
注意病情稳定与进展的判断
在判断病情稳定和进展时,需要注意肿瘤病灶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新的病灶。同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影 像学检查的患者,可采用血清学指标等其他方法进行疗效评价。
与临床试验中的疗效评价标准相同, RECIST标准将肿瘤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四类,其中 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被认为是有效。
肿瘤病灶的测量
在临床实践中,肿瘤病灶的测量也采 用CT或MRI等影像学方法,包括肿瘤 病灶的长径、短径和肿瘤病灶的数目 。
Recist标准与其他评价标准的比较
注意疗效评价的及时性
及时进行疗效评价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后应定期进行肿瘤病灶的测量和评估,并及时 进行疗效评价。
注意疗效评价标准的适用范围
Recist标准适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效果评价,不适用于血液肿瘤的评价。因此,在使用Recist标准时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
04
Recist标准的实践与运用
05
Recist标准的局限性与不足
Recist标准的局限性
主要针对化疗 未充分考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无法反映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 未涵盖生存质量、功能状态等患者相关因素
Recist标准的不足之处
仅关注肿瘤病灶的缩小程度,未考虑肿瘤组织坏死、 纤维化等病理变化
未涉及肿瘤标志物、生物标志物等生物指标,无法全 面评估肿瘤病情及预后
RECIST标准与WHO标准
RECIST标准是在WHO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肿瘤 病灶的测量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不同。

肿瘤基线 recist标准

肿瘤基线 recist标准

肿瘤基线recist标准
RECIST(Th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标准是一系列肿瘤治疗效果的定义,即有效、稳定、无效。

该标准最早于2000年由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和加拿大国立肿瘤研究院制定(v1.0),2009年经修订再版(v1.1)。

在肿瘤基线水平上,根据RECIST标准,肿瘤病灶/淋巴结将按以下定义分为可测量和不可测量两种:
可测量病灶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肿瘤病灶: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记录为最大径),其最小长度应满足相应检查设备的精度要求,如CT扫描层厚不大于5mm时,最小长度应为10mm;临床常规检查仪器最小长度为10mm;胸部X-射线最小长度为20mm。

2. 恶性淋巴结:病理学增大且可测量,单个淋巴结CT扫描短径须≥15mm(CT 扫描层厚推荐不超过5mm)。

不可测量病灶包括:
3. 所有其他病灶,包括小病灶(最长径<10mm或者病理淋巴结短径≥10mm 至<15mm)和无法测量的病灶。

4. 无法测量的病灶包括:脑膜疾病、腹水、胸膜或者心包积液、炎性乳腺癌、皮肤/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包块,以及囊性病变。

此外,骨病灶、囊性病灶和先前接受过局部治疗的病灶等也需要特别注明是否适合用于测量。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演变及思考2023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演变及思考2023
19
二、重要定义
20
可测量病灶
肿瘤病灶: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记录为最大径), 其最小长度要求如下: ➢CT or MRI:≥10 mm(CT扫描层厚≤ 5mm) ➢胸部X-射线: ≥ 20 mm ➢临床体检:病灶 ≥ 10mm(游标卡尺测量),无法用卡尺测量
的应记为不可测量病灶 恶性淋巴结:淋巴结短径 ≥ 15mm(CT扫描层厚≤ 5 mm)
31
疗效评估(举例)
分离
如果靶病灶分离, 测量分离后每一个病灶的最长直径。疗效评价 时,分离后每一个病灶最长直径之和,与分离前靶病灶直径比较。
融合
如果靶病灶融合在一起, 计算融合后病灶的最长直径。疗效评价时, 用这个融合后最长直径,与融合前靶病灶直径的总和比较。
From Standardization to
Professional
实体瘤疗效评价的解读
RECIST演变及思考
前言
• 影像学反应肿瘤的结构信息和肿瘤生物学特性 • 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 (RECIST) 标准化 • 生存结果、进展模式和肿瘤测量变化的相关性 • 影像表现与新的临床终点相结合变得更加重要 • 影像学只是肿瘤疗效评价的一部分
非靶病灶缓解定义 明显的进展=PD
明显的进展代表总体疾病状态,并不指 单一病灶
减少靶灶的询证医学证据: Analyses on a large prospective database has shown that assessment of five versus 10 lesions
per patient did not affect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and that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as only minimally affected.

[新版]recist评价标准

[新版]recist评价标准

[新版]recist评价标准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

0 )(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一(基本概念:只有那些在基准状态下有可测量病灶的肿瘤患者才可以被选择进入试验,这些患者的肿瘤治疗疗效做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目的。

1.可测量病灶——至少在一个径线上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纪录为最大直径)。

常规检测条件下肿瘤最大径应?20mm,螺旋CT检测时肿瘤最大径应?10mm。

2。

不可测量病灶——其他病变,包括小病灶(常规检测条件下最大径小于20mm,或螺旋CT检测时最大径小于10mm)和真正不可测量病灶。

3。

真正不能测量的病灶——包括以下情况:骨骼病变、软脑膜病变、腹水、胸腔/心包腔积液、炎性乳癌、皮肤/肺淋巴管炎、未被证实或不能被影像学随访的腹部包块、囊性病变。

所有的测量数据使用标尺或卡尺测量并记录,记录结果用公制米制表示。

所有的基准测量应该尽可能在接近治疗开始前完成,绝对不允许在早于治疗开始前4周完成。

4.靶病灶—-如果一个器官内可测量病灶加起来多达5个或全身共有10个(要求描述累及器官),所有这些可测量病灶均应视为靶病灶,(最新版要求最多5个可测量病灶)并在基线状态进行测量和纪录。

靶病灶的选择要根据病灶大小(有可测量的最大径)和病灶是否适合准确的重复测定(临床或影像学)。

5.非靶病灶——所有其它病灶(或病变部位)视为非靶病灶,并在基线状态时纪录,但不要求对这些病变进行测量,只需在随访全过程纪录它们是存在或是消失。

二(具体测量方法和手段: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和报告的病灶, 基线状态和随访时均应采取同样的测量技术和评估方法.如果影像学方法和临床检查同时用来评价抗肿瘤疗效,前者优于后者。

1.临床检查只有当病灶位于表浅部位时(皮肤结节和可摸到的淋巴结),临床检测到的病变才能认为是可测量的。

对皮肤病灶而言,推荐使用彩色照片来纪录存档,照片中应有比例尺来用来测量病灶大小。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1. RECIST是实体瘤疗效评价的国际通用标准。

RECIST i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solid tumor treatments.2. RECIST标准包括一系列标准化测量方法和评估指标。

The RECIST criteria include a series of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3.通过RECIST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疗效。

With the RECIST criteria, doctors can more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atients.4. RECIST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的疗效。

The RECIST criteria are mainly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5.根据RECIST标准,肿瘤疗效一般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四个阶段。

According to the RECIST criteria, tumor efficacy is generally classified as complete response, partial response, stable disease, and disease progression.6. RECIST标准要求医生在治疗前后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肿瘤的尺寸变化。

The RECIST criteria require doctors to measure the size changes of tumors through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7.通过RECIST标准可以更客观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版中文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版中文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1背景1.1RECIST标准的历史评价肿瘤负荷的改变是癌症治疗的临床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

肿瘤缩小(客观反应)和疾病进展的时间都是癌症临床试验中的重要端点。

为了筛查新的抗肿瘤药物,肿瘤缩小作为II期试验端点被多年研究的证据所支持。

这些研究提示对于多种实体肿瘤来说,促使部分病人肿瘤缩小的药物以后都有可能(尽管不完美)被证实可提高病人的总体生存期或在随机III期试验中有进入事件评价的其他机会。

目前在II期筛查试验中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中,客观反应比任何其他生物标记更可靠。

而且,在II和III期药物试验中,进展期疾病中的临床试验正越来越利用疾病进展的时间(无进展生存)作为得出有治疗效果结论的端点,而这些也是建立在肿瘤大小的基础上。

然而这些肿瘤端点、客观反应和疾病进展时间,只有建立在以肿瘤负荷解剖学基础上的广泛接受和容易使用的标准准则上才有价值。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出版了肿瘤反应标准,主要用于肿瘤反应是主要终点的试验中。

WHO标准通过测量病变二维大小并进行合计介绍了肿瘤负荷总体评价的概念,通过评价治疗期间基线的改变而判断治疗的反应。

然而,在该标准出版后的十几年中,使用该标准的协作组和制药公司通常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新的技术或在原始文献中提出了不清楚的地方,这就导致了试验结果解释的混乱。

事实上,各种反应标准的应用导致同一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大相径庭。

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是国际工作组于19世纪中期形成,并对反应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和简化。

新的标准,也称为RECIST(实体肿瘤的反应评价标准)于2000年出版。

最初的TECIST关键特征包括病变最小大小的确定、对随访病变数目的建议(最多10个;每个器官最大5个)、一维而不是二维的使用、肿瘤负荷的总体评价。

这些标准后来被学术团体、协作组和制药工业广泛采用,而该标准的最初端点就是客观反应或疾病进展。

另外,当局接受RECIST作为这些评价的合适的标准。

RECIST-1.1-中文版

RECIST-1.1-中文版

RECIST 1.1 中文版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是一种肿瘤治疗效果评估标准,它可以对固体肿瘤患者的治疗反应做出客观的评估。

该标准最初是由美国癌症研究所 (NCI) 开发的,目前已被普遍使用。

RECIST 1.1 简介RECIST 1.1 是 RECIST 标准的更新版,于2009年推出。

该标准充分考虑了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加强了对于肿瘤局部反应的评估,同时也对患者通过应答来进行治疗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序列影像对于 CT、MRI 或者 X 光等序列成像技术,RECIST 1.1 标准通过测量肿瘤的最大径来对局部病灶变化进行评估。

最大径的测量方式应该在两个垂直的界面上进行。

呼吸移动影像对于呼吸移动影像,量化应该采用 t盒。

通过测量肿瘤在两个不同的呼吸状态中的最大径,然后对两个最大径的平均值来评估肿瘤的大小变化。

评估标准RECIST 1.1 标准包含了以下五种治疗结果:1.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所有的病灶都消失了至少 4周。

2.部分反应(partial response,PR):最大径缩小了至少 30%,并且没有新病灶出现至少 4 周。

3.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最大径缩小小于 30% 或者增大小于 20%。

4.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最大径增大了至少 20%,或者有新病灶增加。

5.无法评估(not evaluable,NE):因为技术限制或者患者无法完成需要的检查,无法做出评估结果。

评估时机RECIST 1.1 标准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时机也进行了规范。

通常情况下,第一次评估应该在至少 4 周的治疗之后进行,然后每8周进行一次评估。

在特殊情况下,如有明显的进展表现,应尽早做出评估。

如何使用 RECIST 1.1 中文版RECIST 1.1 中文版已经通过国内的权威机构认证,并被列入了国内的肿瘤诊疗指导建议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疗效评价-靶病灶
RECIST 1.0 RECIST 1.1
基线 基线
PR
PD
PR
PR
PD
不可测量
可测量

新出现
靶向药物
肿瘤类型
评估标准
索拉非尼
肝癌 肾细胞癌
mRECIST MASS CHOI
舒尼替尼
伊马替尼
GIST
mRECIST
肝细胞癌—富血供、动脉期强化、静脉期消退 肿瘤坏死—介入、消融、靶向治疗 改良RECIST--2008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 专用于HCC肝内病灶评价

除了不能用影像学检查,而仅能用临床检查评价的病灶外,所有病灶 必须用影像学检查评价。
胸部X片:仅用于清晰明确病灶,且肺部通气良好。 CT或MRI:CT是目前用于疗效评价最好的方法。胸腹盆腔用10mm, 螺旋CT用5mm层面连续扫描。 超声:一般不作为评价手段。但是如果有可以触及的病变,或者表浅 病变完全消失,超声检查可作为触诊(有标尺的彩照)的补充。


a
的径单 变(径 化 测 )量 的法 变, 化以 来肿 代瘤 表最 体大 积
a
创建RECIST标准的理论基础: 肿瘤直径的变化较双径乘积的变化能更好 地反映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 RECIST标准较WHO标准的优点: 更科学的理论基础; 简化测量步骤; 减少误差; 重复效果更好.
判断可测量病灶和不可测量病灶 确定靶病灶和非靶病灶 测量和计算基线肿瘤最长径及最长径之和
肿瘤疗效评价-非靶病灶
•完全缓解(CR ) – 非靶病灶消失,肿瘤标记物正常。 •未达完全缓解(PR)/稳定(SD)–存在一个或多个非靶 病灶;和/或持续存在肿瘤标记物高于正常范围。 •疾病进展(PD) – 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和/或非靶病 灶明显进展。
注意:当非靶病灶均不可测量时,可以采用一种有用的模拟测试, 以确定基于不可测量病灶的总肿瘤负荷增加量是否相当于符合PD标 准的可测量病灶的增幅(肿瘤负荷增加73%等于可测量病灶长径总 和增加20%)。例如,胸膜渗出从少量增加到大量,癌性淋巴管炎 从局部进展为弥漫,可以改变治疗方法。
非目标病灶
所有除目标病灶以外的 病灶或病变部位。 非目标病灶不需要进行 测量,但在研究过程中需对 这些病灶的存在/消失进行 评价和记录。
治疗后如出现坏死、液化,则需重新划定经线,尽量避开 坏死区域。



用直尺或测量器进行测定,用国际单位记录。 所有的基线评价应尽可能接近治疗开始日期,最多不能超 过4周 。 对于每一个选定的病灶,在基线和随访中的评价都采用同 一种检查手段。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建议由同一位医师进行肿瘤的测量。 应测量肿瘤病灶的数目 :应代表所有累及器官,每个脏 器最多2个,如果有几个脏器同时受累,应选择至少2个至 多5个作为评价对象。
病灶中心变实, 缓解不良
治疗后
谢谢!
提及。

在WHO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采用简易精确的单径测量代替传统的双径测量方法,保留 了WHO标准中的CR、PR、SD、PD。 首次在1999年美国的ASCO会议上介绍,并于同年的JNCI杂 志上正式发表。2000年由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美国国 立癌症研究所和加拿大国立癌症研究所联合推出了实体瘤 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2009年修订为大家目前使用的RECIST 1.1
mRECIST
RECIST—长径无变化—SD mRECIST—部分区域坏死、动脉强化区最长径缩小>30% — PR
mRECIST
RECIST—明显增大—PD mRECIST—完全坏死、无动脉强化区--CR
EASL—WHO标准的延伸和改良
欧洲肝脏 研究协会 (EASL) 采用动脉 期强化区 域面积反 应肝癌疗 效



内窥镜和腹腔镜:仅用于证实病理CR。
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评价,CR需全部恢复正常。 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鉴别CR或PR,残存病变的良恶性。

PET:判定疗效的价值尚缺乏数据支持。
特殊病灶:
临床病灶:只有位于浅表且直径≥10 mm表浅病灶才能作为可测量病 灶,如皮肤结节及浅表淋巴结。可以拍摄照片(建议拍彩 色照)作为依据,为了正确测量和具有可比性,拍摄时应 有标尺在旁示意病灶长径。
分裂病灶:分别测量,然后相加,作为一个病灶记录,注明是分裂病灶.
不规则病灶:应测量病灶2个最远点的距离,但这条线不应穿出病灶外. 融合病灶:测量融合病灶的最长径,作为最长径的总和记录.
错误
正确
包含坏死空洞
最大径=4.7cm-2.2cm=2.5cm
淋巴结:

定义为可测量淋巴结甚至是靶病灶的病理性淋巴结必须符 合以下标准:CT测量短直径≧15mm
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化疗药是通过肿瘤缩小量来评价其抗肿瘤作用,1979年WHO 确定了实体瘤双径测量的疗效评价标准。 瘤直最二 面径大维 积 径( 双 的 径 乘及) 积其测 代最量 表大 肿垂以 (a) (b)
伊马替尼治疗前: HU=87, FDG-PET高代谢
伊马替尼治疗后: HU=29, FDG-PET无代谢

2004年,Choi发现在GIST中如以FDG-PET为标准的话,与肿瘤直径相比, 肿瘤密度能更有效地评估伊马替尼的疗效
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瘤内结节并逐渐增大(PD)
治疗前
病灶中心液化 坏死,良好缓解


目标病灶
一般情况下,所有可测 量病灶均为目标病灶。 例外情况:如肺癌脑转移, 肺癌病灶和脑转移灶都是可 测量的,化疗药物能对肺的 病灶起作用,脑转移灶由于 存在血脑屏障则可能无效, 因此,肺癌病灶属于目标病灶 ,脑病灶属于非目标病变。 所有目标病灶长度的总 和作为有效缓解的基线。

any在首要指标为有效率的临床试验中尤其重要 •评价为CR或PR的患者必须在至少4周后重复评价确认 •评价为SD的患者应在方案规定的间隔时间后重复评价 确认( 一般不低于6-8 周)
RECIST 1.1版在1.0版基础上完善


每个受累器官的靶病灶数由5个减少为2个。 靶病灶总数由10个减少为5个。 有明确肿块形成且可用CT/MRI测量的骨病灶作为靶病灶。 单个淋巴结最大短径≥15mm才作为可评价病灶,15mm>短 径≥10mm可作为非靶病灶,短径<10mm的淋巴结被认为非 病理性淋巴结。 PD:增大≥20%并且绝对值≥5mm—针对小肿瘤 对于5mm层厚螺旋CT靶病灶的最小默认值为5mm
mRECIST
动脉期强化区域的最大径代替传统的肿瘤最大径 需要在增强CT/MRI的动脉期图像中测量
仅适用于典型HCC肝内病灶评价
不具有典型HCC强化特征的病灶、其他类型的肝脏 恶性肿瘤、肝外转移灶—RECIST1.1
mRECIST
mRECIST
传统RECIST标准
肝癌mRECIST标准
总体疗效评价(Overall Response)
评价依据:根据靶病灶、非靶病灶的变化情况和有无出 现新病灶来判定。
靶病灶 非靶病灶 新病灶 总体评价
CR
CR PR
CR
PR/ SD non-PD
No
No No
CR
PR PR
SD
PD any
non-PD
any PD
No
Yes/No Yes/No
SD
PD PD

放射学家通常借助结节的短直径来判断该结节是否已有肿 瘤转移

直径≧10mm但<15mm的结节不应该视为靶病灶;而<10mm 的结节则不属于病理结节范畴,不必予以记录和进一步观
察。
非靶病灶 非肿瘤病灶
肿瘤疗效评价-靶病灶
•完全缓解(CR ) – 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 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 周。 •疾病稳定(SD)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 达PD。 •疾病进展(PD) –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及其 绝对值增加至少5mm,出现新病变也视为PD。 注:如仅一个靶病灶的最长径增大≥20%,而记录到的所有靶 病灶的最长径之和增大未达20%,则不应评价为“PD”。
RECIST 1.1版在1.0版基础上完善
分裂或合并病灶:分裂病灶分别测量最大径并相加,与合 并病灶最大径比较 纯囊性病灶不能作为靶病灶,囊实性混合成分可作为可测 量病灶,但要特别标注。 PET-CT的补充:①治疗前后均有PET,治疗后出现新病 灶—PD;②治疗前无PET,治疗后PET出现新病灶,需对比 治疗前后CT是否为新出现病灶。
b a
:


评价哪些病灶?所有的还是部分的?
在初始评价时,如何界定可测量的最小病灶尺寸? 肿瘤病灶有可测量、可评价、不可测量但可评价的差别,WHO标准对 此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

过高评定PD(双径乘积增大25%,相当于体积增大43%),使得一些病 人过早地失去了治疗机会;

对已广泛应用的检查结果如CT和MRI并未提及;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能反映肿瘤病期及疗效,但WHO标准对此没有
可测量病灶
至少单径可精确测量, 并记录最大径(LD) 病灶最长径符合以下条件 常规技术(体格检查,传 统CT、X片,MRI)≥20 mm 螺旋CT ≥10 mm


不可测量病灶
除可测量病灶外的所有病灶 病灶最大径小于可测量病灶 规定的大小 骨病灶 膀胱、胆囊病灶 脑脊膜病灶 胸、腹腔/心包积液/盆腔积 液 炎性乳腺癌 皮肤或肺的淋巴管炎 影像学不能证实和评价的腹 部肿块 囊性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