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忽略了他们的就业权利
就业歧视问题与解决方法
就业歧视问题与解决方法就业歧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现象,例如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等等。
这些歧视行为不仅会让受到歧视的人们感到痛苦,还会对其职业生涯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的本质和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就业歧视的本质是一种不公正的对待和评价。
其基础是主观偏见和歧视观念,即在招聘、录用、晋升、薪资、福利等方面对某些特定群体进行歧视性评价,而不是以其能力、素质和表现为基础进行评价。
这种不公正的对待不仅违反了道德和法律原则,也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清就业歧视本质,积极打击各类歧视行为,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
其次,就业歧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社会的根深蒂固的歧视传统和观念。
这些观念可能源自于文化、宗教、历史、经济等因素,如认为男性更适合某些职业、年轻人更有活力、白人更容易受到信任等等。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利益和偏见。
企业在招聘、晋升和福利分配等方面往往考虑到利益和偏见,而忽视了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评价。
例如,某些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招聘同性别、同种族、同宗教信仰的员工,而忽略其他人的优秀表现。
因此,要想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最后,如何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呢?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立法、教育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法律保障。
必须制定和落实相关的就业歧视立法,明确禁止各种形式的就业歧视行为,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纠正各种违规行为。
此举既能增强职场公正和公平,也能提高企业和雇主的法律意识,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
二是加强教育宣传。
需要从小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平等观念和正义感,加强公民教育和社会价值观引导,树立多元和包容的文化氛围,消除歧视观念和传统的影响。
此举既能从源头上预防就业歧视问题,也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是加强社会监督。
就业歧视的原因
就业歧视的原因( 一)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就业歧视愈演愈烈与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无关系。
就业歧视主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地域歧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有些地方政府在制订地方行政管理规定时,从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出台了一些带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歧视性就业政策( 如公务员招考限定户籍等) 。
还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以劳动力数量充裕、成本低廉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在具体操作中往往会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霸王条款压低工人工资,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 二) 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习惯于服从强势者的安排,在遭遇不公正对待时缺乏维权意识,即使意识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也往往是敢怒而不敢言。
在遭遇就业歧视时,不是考虑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从表面上看,这种对自己权益的漠不关心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和中国人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心理有着密切联系。
正是这种遭受歧视时的冷漠和退缩,助长了就业歧视之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三) 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严重滞后,缺乏界定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与歧视性行为的标准,为受歧视者提供救济的制度尚未建立。
在处理涉及就业歧视的劳动争议时缺乏法律依据,劳动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即使企业有歧视性行为,在对这些企业进行处理时由于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有关部门也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了事,使违法者免于法律制裁二、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 一) 要通过开展反就业歧视宣传,提高各方的思想认识就业歧视之所以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顽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就业歧视的社会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要提高民众对就业歧视危害性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业歧视现象在我们国家之所以普遍存在,与国人面对此类事件时的漠然有关。
因此法制宣传机构、劳动保障部门、科研单位必须广泛利用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人们进行宣传,尤其是要对一些就业歧视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请专家就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危害性进行讲解,拿出解决对策,增强劳动者的权利意识,提高劳动者维权的自觉性。
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对策分析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我国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就业歧视是指为实现某种“不合理”的目的,基于身份、性别、种族、政治见解、宗教信仰、残障、身体健康状况、相貌等原因, 对劳动者进行排斥、限制或者给予优惠的行为。
该情况破坏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的权利。
但基于特定职业内在需要而区别对待的不应被视为歧视。
一、我国目前就业歧视的具体表现1. 户口歧视。
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和长期的存续, 导致二元户籍制度。
户口歧视便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户口歧视大概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歧视农村户口;二是歧视外来人口。
2. 性别歧视。
这是就业中几乎所有女性都曾遇到的问题。
不少用人单位打出了“只限男生”男生优先的招聘条件。
显然是对妇女这一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严重侵害和践踏。
3. 健康歧视。
残疾人就业受到各种歧视自不必说。
还有一些病毒携带人群也受到歧视。
如乙肝歧视问题, 已经引起全国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强烈反应。
4. 学历歧视。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招规模的逐年扩大, 涌入求职场所的劳动者的整体学历水平也相对地提高得很快, 伴随而来的是用人单位的条件也水涨船高, 即使是一些适合大专生的岗位, 也非要本科生、研究生不可, 导致人才浪费的现象。
5. 履历歧视。
有的用人单位不组织考查应聘者实际水平如何, 而是过分注重劳动者的履历, 比如明确提出有学生干部经历的优先录用等。
还有一些招聘中, 注明要求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相关工作经历等条件, 以规避“劳动法”为其设定的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义务。
履历歧视导致了很多求职者夸大事实, 凭空捏造履历, 对社会诚信构成了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还有体貌歧视、年龄歧视、属相歧视、婚姻歧视, 甚至连姓氏、血型都会产生歧视, 甚至有的证券公司拒绝录用姓“阴”的, 只要姓“阳”, 五花八门, 歧视理由已经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
二、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1. 从劳动者的情况分析。
小论就业平等权
小论就业平等权在当今社会,就业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就业平等权则是保障每个人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谋求职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权利。
然而,现实中就业不平等的现象却时有发生,给许多求职者带来了困扰和不公。
就业平等权,简单来说,就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不受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残疾等因素的歧视。
这一权利的核心在于确保每个人都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获得工作,而不是因为一些与工作能力无关的因素被拒之门外。
先来看种族歧视在就业中的表现。
在某些地区和行业,一些企业主可能会因为求职者的肤色、民族等因素而对其产生偏见,拒绝给予他们公平的就业机会。
这种歧视不仅违背了道德原则,也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
同样,性别歧视也是就业领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怀孕、生育等因素而受到不公平对待,比如被限制晋升、薪酬低于同等能力的男性等。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损害了女性的个人利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它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浪费了女性的人力资源。
年龄歧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活力”,倾向于招聘年轻的员工,而对年龄较大的求职者设置各种障碍。
这使得许多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中老年人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外,宗教信仰、残疾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就业歧视的发生。
比如,某些企业可能因为对某些宗教的误解或偏见,而拒绝招聘信仰该宗教的人员;对于残疾人士,一些企业可能认为他们无法胜任工作,而不愿意提供就业机会。
就业不平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企业和雇主的观念陈旧,缺乏对就业平等权的正确认识和尊重。
他们往往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
其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我国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就业平等权,但在具体的执行和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
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
黄 海 涛
( 州师范大学 , 徐 江苏 徐州 2 1 1) 2 16
摘要 : 大学生就业 中的社会歧视是指 用人单位从他 们 自身利 益 出发 , 某些大 学生就 业采取 偏见 和排斥 的 态度 , 对 以及 由 此带来的这些 大学生就业机 会的被损 害和被剥 夺的社 会现 象, 主要表现 为性别歧视 、 生理歧视 、 身份歧视 和地域歧 视等 , 这些
维普资讯
2O 年第 4期 O6 总第 14期 4
黑 龙 江 高教 研 究
H injn eerhsO i e dctn eogagR s ce iHg r uai l i a l h E o
No. 0 4 2 o6
sr 1 o 14 e i .N . 4 a
点 。在忽 略其他影 响因素作用 的前提 下 , 客观 的数 据无可辩 驳地 印证着作 为“ 就业弱势群体 ” 的女 大学生 的就业之 “ ” 痛 、
就业之“ 。 难”
( ) 二 生理 歧 视
、
大学 生就 业 中社会 歧视 现 象 的表现
大学 生就业 中的社 会歧视 是指 用人单 位从 他们 自身利 益出发 , 对某些大 学生就 业 采取偏 见 和排 斥 的态度 , 以及 由
歧视 的存 在严重影响 了大学生 自身及其 家庭 的生存和发展 , 冲击着社会 的和谐与稳定 。 关键 词 : 大学生就业 ; 会歧 视 ; 社 表现 ; 害 危
中 图 分 类 号 : 65 G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3 6 420 )4 04—0 10 —2 1(0 60 —06 3
却背上 了沉重 的就业 “ 十字架 ” 。在 当前大 学生 人数 急剧增 长 、 业市场转 为“ 就 买方 市场 ” 用人 单 位挑 选人 才空 间和 自 、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求职意向调查及对策建议-就业指导论文-经济学论文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求职意向调查及对策建议-就业指导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思路袁贵仁部长在201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毕业生总量压力一年比一年增大,另一方面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1].农科类专业大学生青睐到大中城市、机关、国有企业这些人满为患的地方就业,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最需要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去建设的农村地区往往成了就业的冷门地区.2014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到农村经营农业,构建年轻职业农民队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大学生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学院的2011 级、2012 级、2013 级13 个农科类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求职意向.对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求职意向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找出解决方案,以鼓励、引导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能到他们大有作为的新农村建设这一伟业中去实现人生价值.本次调研发出调查问卷45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36 份.填写有效调查问卷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 男197 份、女239 份,2011 级162 份、2012 级139 份、2013 级135 份.二、调查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 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围绕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设计了系列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不佳.调查结果显示: 在不考虑自身职业素养及现实社会就业残酷竞争的前提条件下,参与问卷调查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理想的工作单位,首选机关( 45. 18%) ,其次是国有企业( 40. 14%) ; 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选择最多的是大中城市( 57. 34%) .调查结果说明,就单位性质来看,农科类专业大学生主观上向往到机关、国企就业; 就工作生活地点来看,农科类专业大学生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他们虽然学习的是涉农专业,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对农科类专业学生在学费和奖、助学金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但毕业后他们并不愿意到相对艰苦的农村地区和基层一线去就业.2.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条件较差.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面对择业中对就业影响重大的因素( 最多可选三项) 高达69. 72% 的认为是工作经验,有40. 83% 的选择了社会关系.受所学学科的影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往往缺乏招聘单位要求的工作经验; 另一方面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民家庭( 71. 71%) ,他们缺乏较好的就业人脉条件.调查结果还显示,有41. 28%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进入毕业时期选择的是求职考研两手准备; 有40. 6%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考研是因为专业就业前景不好.3.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底气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有48. 85% 的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22. 25%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知识能力储备不够,16. 28%选择了自我定位不够准确.这折射了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专业修养、职业能力及自我认知方面的缺欠,反映了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找不到中意就业岗位时深感茫然和就业底气不足的状况.( 二) 分析讨论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不佳、条件较差、底气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依据本次调查结果,拟做以下简要分析.1. 大学生基层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主观上向往到机关、国有企业就业,就其根源是因为这类性质的单位有比较好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 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纷纷逃离最需要他们去规划建设的农村地区,而要去大中城市就业,是因为那里经济发达,有良好的就业条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对就业问题,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未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这种现象呼唤着改变不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2.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不公平.目前各种招聘中即使是一般的技术性岗位也都要求硕士研究生,这对本科毕业生是不公平的,也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及畸形流动.另一方面,招聘时要求应聘者拥有工作经验,对农科类专业大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工作经验歧视是阻碍应届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实现公平就业的突出表现.从表面上来看,有工作经验可以降低企业的培养成本.但实际上,企业忽略了应届生的可塑性,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实中,个别大学生不是凭借自身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而是凭借其家庭的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资源和运作占据较好的社会职位,这种托人情、走关系的社会现象,不仅导致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由于家庭社会资源相对贫乏往往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也影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3. 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社会适应性差.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脱节[2]151,导致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少农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的需求,这造成两方面的后果: 一方面,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另一方面,却是农业生产一线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目标,没有把学习、实践与职业目标结合起来,导致他们自身知识能力储备不够; 没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缺乏自我认识,使目标与现实相距甚远.有些高校缺少专业的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师资队伍,无法给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这些都导致农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三、对策建议( 一) 切实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与创业发展新农村建设要吸引并留住急需的农科类专业人才,就要满足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对就业单位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有一个问题是选择就业单位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三项) ,统计结果依选择者数量由高到低是: 行业发展前景好( 82. 11%) 、收入较高( 67. 89%) 、个人发展机会多( 65. 83%) 、工作稳定( 38. 99%) 、与自己的专业对口( 29. 82%)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以改善到农村就业及创业发展的环境; 继续坚持选拔优秀的、立志贡献新农村建设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到农村中去担任村官; 鼓励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进行三支一扶或创业,给予他们合理的创业启动资金.解决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农村地区就业难题的关键是,满足他们对自我发展的合理需求,切实落实优惠政策.( 二) 加强宣传引导及立法,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要加大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的宣传力度,促进公平就业理念的普及和社会舆论的形成.同时加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监管,利用各种媒体对就业歧视现象进行谴责,形成公平就业的社会氛围.隐藏在就业市场背后的就业信息由于没有得到广泛充分的传播,获取这些信息的只能是家庭背景优越或社会关系广泛的大学生,这同样造成就业的不公平.所以应搭建快捷有效的就业信息沟通公布平台,以完善就业市场信息传播的渠道[3].另一方面,国家要及时出台反就业歧视方面的法规,以保障大学生公平就业的实施及保障平等就业权.通过进一步立法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各种就业歧视行为,以改善就业环境.( 三) 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大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调查结果表明,有51. 38% 的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认为,提高技能是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这要求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及就业市场的需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不适应期[4].例如,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设基金、给场地,鼓励和支持在校生创业,持续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营造了越来越好的创新、创业的条件和氛围.如荣获2014 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山西农业大学学生江利斌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加强与现代农业相关企业的联系,坚定不移走社会生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道路[5].2014 年,山西农业大学启动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选派优秀大学生到现代农业企业进行为期3-6 个月的创业实践.通过创业实践,有利于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有利于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有利于用人单位通过创业实践发现并选用优秀人才,从而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四) 转变就业观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于2013 年5 月到天津考察时,曾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艰苦地方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农科类专业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2]153,不能只贪图舒适安逸.另外,高校要重视就业指导课程,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帮助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参考文献][1]袁贵仁.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 2014 - 01 - 15) [2014 - 02 - 12][2]龚维斌,赵宇新,崔玉丽.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M]. :《时事报告》杂志社,2014.[3]吴荷平. 人才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7( 6) : 112.[4] . 关于《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M]. : 新华出版社,2013: 11.[5]罗敏杰. 基于企业技能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2006: 23.。
就业歧视问题解析
就业歧视问题解析近年来,不少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就业歧视的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就业歧视指的是在招聘、录用和职场晋升中,因为个体的某种属性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本文将对就业歧视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就业歧视的种类1.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最为常见的就业歧视现象之一。
在某些行业或职位中,女性面临着晋升机会少、薪资待遇低等问题。
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平等就业的原则,也使得女性在职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困难。
2. 年龄歧视年龄歧视是指对年长或年轻人在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对待。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给予首选年轻人的倾向,或者对年长人员进行歧视待遇,限制他们的晋升机会。
这种歧视现象既损害了个体的权益,也浪费了社会的人力资源。
3. 地域歧视地域歧视是指对特定地域的人员给予不公平待遇。
在一些发达地区,对于来自农村或欠发达地区的求职者存在着偏见和歧视。
地域歧视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就业机会,也加剧了城乡差距。
4. 学历歧视学历歧视是指对没有高学历的求职者给予不公平待遇。
一些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而对其他具备技能和经验的人员不给予公平机会。
这种现象阻碍了社会人才的合理流动,也限制了人员的个人发展。
二、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1. 观念落后就业歧视问题的存在与一些观念落后、思想保守有关。
一些用人单位对于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给予歧视的想法仍然存在,这种片面的观念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公平。
2. 盈利驱动有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对个体能力与背景的匹配,但也存在着过分追求利益的倾向。
他们更加注重利润和效益,而忽略了个体的权益和福利。
3. 体制性因素部分就业歧视问题也与体制性因素有关。
一些行业或职位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有明确规定,并且由体制决定了招聘和录用的方式。
这种体制性的歧视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三、解决就业歧视的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出台更加完善的就业歧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个行业和职位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不得以性别、年龄等因素歧视求职者。
就业歧视的名词解释
就业歧视的名词解释就业歧视是指基于个人的某种特定属性或背景而在职场上受到不公正待遇或歧视的现象。
这些特定属性可能包括性别、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取向、残疾情况等。
尽管各国的法律和政策旨在禁止此类歧视行为,但就业歧视仍然存在,并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就业歧视的定义、类型、原因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就业歧视的定义就业歧视是一种不公正对待,表现为员工或求职者在就业机会、职位晋升和薪资待遇等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根据所受歧视的属性不同,就业歧视可以分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年龄歧视、宗教歧视、残疾歧视等。
这些歧视现象不仅与个人能力和业绩无关,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尊心和职业发展。
二、就业歧视的类型1.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指在职场上因为性别而受到不平等对待。
女性经常面临职位晋升、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不公平。
例如,女性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上往往比男性获得较低的薪资报酬。
2. 种族歧视:种族歧视是指基于人种差异而对员工或求职者进行不公正对待。
某些人因为他们的肤色、种族或民族背景而被拒绝聘用、升职或享受其他福利。
这使得他们很难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
3. 年龄歧视:年龄歧视是指在职场上因为年龄而遭受不公平待遇。
年长者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因为雇主可能更看重年轻员工的新鲜思维和适应性。
4. 宗教歧视:宗教歧视是指基于个人宗教信仰而受到不平等对待。
一些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遭受歧视和排斥。
5. 残疾歧视:残疾歧视是指对残疾人员进行不公平对待。
他们可能因为身体或智力上的缺陷而受到就业机会的限制,且在职场上往往面临不公正的待遇。
三、就业歧视的原因就业歧视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些是出于个人的偏见和偏见。
人们可能因为文化、传统、社会观念或对某些人群的误解而形成偏见,从而导致对这些人进行歧视。
此外,一些就业歧视也源于社会结构和制度的问题,例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公司政策不规范等。
浅析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现象
浅析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现象浅析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现象学生姓名:孙娇娆学号:201103131033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一班指导老师:郑伟波相关概念:1、歧视,顾名思义,是指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看待。
它是一个明显带有贬义的词汇。
2、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方面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3、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分为工资收入歧视、雇佣歧视、职业歧视、人力资本歧视。
劳动力市场存在歧视现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学开始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之产生,据专家预计,201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首次突破700万,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因此,对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大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的状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及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不得不承认,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包括种族、工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身体素质、宗教、地域、国籍等等。
下面主要从性别、身体素质这两个方面结合大学生就业问题具体分析一下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歧视现象。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歧视性别歧视身体素质歧视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一、导论2011年03月30日,美国最高法院对沃尔玛女员工提交的性别歧视案件诉讼举行听证。
众所周知,沃尔玛是美国拥有雇员最多的企业,目前全球共拥有4300多家门店,员工达140万人。
据说曾在沃尔玛工作过的160万女性雇员都可能加入这次集体诉讼。
美国媒体预测,如果法院准许这些女员工提交集体诉讼,那么此案将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有关性别歧视的最大规模的集体诉讼,该公司也将面临着上百亿美元的赔款。
此次裁决也将为未来劳动歧视诉讼设定先例。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就业歧视问题。
就业歧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尤其是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就业歧视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就业歧视指的是在招聘、录用和职场晋升等环节中,以人的种族、性别、年龄、性取向等特征而进行不公平对待。
在我国,就业歧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性别歧视:在我国,女性在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认为男性在工作上更加稳重、有责任感,而女性则会面临婚育歧视,很多企业会担心女性在结婚生子后不能全身投入工作。
2. 年龄歧视:年轻人面临着因为缺乏经验被歧视的问题,而年长者则可能因为年龄过大而被排斥。
尤其在科技公司和互联网行业,往往更加偏爱年轻人。
3. 学历歧视:招聘单位往往会对学历有高要求,当求职者学历不符合要求时,往往会遭遇就业歧视。
很多企业存在“985”、“211”高校占据了更多招聘机会的现象。
4. 地域歧视:一些企业对于应聘者的户口所在地或者学校所在地存在偏见,甚至有的企业直接明确了“外地人不考虑”的规定。
以上种种形式的就业歧视,都给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了不公平的对待和负担。
1. 社会观念滞后:部分用人单位和招聘者对于性别、年龄、地域等问题持有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更稳重,女性更应该关心家庭,年轻人缺乏经验,外地人缺乏认同感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就业歧视。
2. 企业利益导向:部分企业只关心企业的利益,忽略员工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只看中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和外表,而非实际工作能力。
3. 缺乏法律监管:我国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监管较为薄弱,导致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难以受到惩罚,加剧了就业歧视的存在。
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歧视的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就业环节中不能因为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进行歧视,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大学生就业指导选择题100题及答案
2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就业者不但要实现自己的就业,还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于毕业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熟悉和了解有关法律常识及规定,自觉提高毕业生个人法律意识。
B.遵循市场规则,预防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
C.签好就业协议书,充分发挥就业协议书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简历求职的最初阶段,一份成功的简历不但能够获得面试的机会,还能够给招聘方留下好的印象,有利于求职者的求职。
一个成功的求职者做简历前必须明确的三点内容是:(b)(1)薪资及福利待遇(2)求职的目标(3)自己的优势(4)企业的性质:国企、民营、外企、合资…(5)招聘方的需求(6)企业的规模A.((1)(3)(5)B.(2)(3)(5)C.(2)(3)(4)D.(1)(2)(5)4.就业政策,即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阶段,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劳动者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它包括就业指导思想,管理体制,指导原则,就业范围、渠道及相关的具体规定等。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方针、政策是:dA.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
B.坚持“公开、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
C.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校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D.以上都对。
5.毕业生签约时一定要慎重,不可随意违约,若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就业意向的,解除协议,下列关于办理流程说法错误的是(c)A.至学校就业网下载填写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申请表,并到原、新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B.需到所在学院由党总支副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C.手续完备后,逢周三将原一式四份协议书和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申请表交至就业办并当天领取新的就业协议书D.手续完备后,逢周三将原一式四份协议书和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申请表交至就业办,并于下周三领取新的就业协议书6.大学生培养决策能力应注意(b)几点:①克服从众心理,②增强自信心,③决策勿求十全十美,④多向师长请教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d)年后提出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一)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自奴隶社会以来,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的地位一直低于男性。
社会文化要求女性服从男性的安排。
三纲五常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尽管思想的大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引进各种法规保护妇女的法律,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尽管女性地位的改善,相信女性在体力不如男人,情报和其他方面。
男人可以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来判断,而女人可以通过对家庭的贡献来判断。
此外,由于女性为社会繁衍下一代的自然使命,女性往往不得不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甚至放弃工作回到家庭,或者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保持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
(二)社会经济发展不足,企业用女工成本高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本性使他们在招聘时更喜欢男性。
首先,女性需要更多的企业基础设施。
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提高了女性进入的门槛,减少了女性员工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其次,女性承担着隐性成本。
与男性员工相比,女性员工需要稳定的工作,较少的出差,较低的体力劳动强度,以及月经期间的病假,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隐性成本。
最后,女性的退休成本。
在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中,女性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这导致了女性的就业时间比男性少。
然而,妇女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子长。
对于企业来说,女性的贡献率低于男性,而福利成本高于男性。
(三)现有法律规定欠缺针对性,配套制度亟需完善在我国现行保障女职工平等就业的法律中,“歧视”的概念界定不准确,“隐性歧视”是一个法律空白。
法律是公民自我保护的有效工具,但我国法律对用人单位存在歧视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
只有相应的执法部门执行法律,法律才能生效。
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反歧视法由哪个部门来执行,导致了政府部门“踢足球”现象,企业无法受到相应的惩罚。
政府缺乏相关的监管政策和对劳动力市场的有效监管,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行业的监管。
“375分线”忽略了什么?
“ 低分生” 考分究竟有 多低?以山 东为例 , 2 0 1 2 年 们 的实践 能力低 。恰恰相反 , 这些学生 , 大 多好动 , 因
只要 文化课 总分达到 1 8 0分就“ 有学上” 。这样 的低 此 , 因材施教 , 编 写 出适合他 们市的专科及 高职 首选 。更何 况, 高职高专 院校 , 大都 重视 实践 , 因而 , 的录取分数也低得惊人 。学 习成绩好 的同学, 一张综 引导低分 生在 实践 中学 习,比单 纯的理论教 学显 然
新
闻
0
尊
: 。 。 。
“ 低 分生 " , 倒 亘古 同 等 教 育 改 革
范德洲
随 着生 源减 少 以及 出国 留学等 各 种 因素 的影
招 生“ 吃不饱” , 反 而更容 易张口大吃。这种情况
响 ,高考录取 率不断提 高,最低 录取 分数 线一路 下 下 , “ 低 分 生” 的 出现 , 也 就不足为奇 。在我们 无法改
一
。
( 1月 2 6日《 南方都 市报》 )
子之所 以向往 广 州等 大城 市, 并非 因为见 了“ 世 面” 对 于 为何要 为 高考设 “ 最低 录取 线” , 杨 木壮给 期 望值被抬 高,而在 于繁 华的广 州与其 贫瘠 的 家 乡
出了几点理 由, 包括低 分考生不适合读 书; 低 分考生 之 间的差距 实在 太大。在资讯 高度发达的今 天, 即便 往往 只能上质量 不怎么高收 费却 高的学校 ,给 家庭 他 们 从 没 到 过 广 州 、 没见过“ 世 面” , 也 完 全 可 能 通 过 造成 太大 负担 ; 低分考 生大学毕业后 , 难 以应 对激烈 网络感受到这种 差距 。这 时候 , 就算他们在 当地读 了 的就业竞争 , 等等。 技校 , 毕业后 也可 能选择 “ 广漂” , 而非“ 在 县和 镇上
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问题
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问题近年来,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问题备受关注。
就业歧视是指在雇佣和聘用过程中,因某些个人特征而使一些劳动者受到不公平对待,而这些个人特征可能与种族、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有关。
就业歧视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不仅违反了平等就业的原则,也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劳动力市场的不高效。
首先,就业歧视对受害者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扰和伤害。
当一个人在求职过程中遭到不公正对待时,会感到挫败和无助,这对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都是一种打击。
而对于长期遭受就业歧视的人来说,这种心理伤害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对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对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产生负面效应。
其次,就业歧视还造成了劳动力市场资源的浪费。
当一些极具潜力的员工被歧视在就业的过程中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他们的潜力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就相当于把一种宝贵的资源浪费掉了。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充分利用和发展每一个人的潜力,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而劳动力市场的不高效也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损失。
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问题存在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的认知不足。
人们往往习惯于按照某种刻板印象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而忽略了每个人独特的才能和潜力。
此外,社会结构中的某些制度和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就业歧视的存在。
例如,一些企业可能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雇佣男性而不是女性,或者更倾向于年轻人而不是年长人士。
这种偏见往往是因为对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解决就业歧视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应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并对歧视行为进行惩罚。
其次,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平等意识,提供平等机会和资源,以打破刻板印象和偏见。
同时,企业应制定公平招聘和聘用制度,强调公正和能力至上,避免对某些特定群体的歧视。
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其对策
就业歧视的成因及其对策近年来,就业歧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就业歧视现象日益加剧,其中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受到的歧视尤为突出。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对受到歧视的个体和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从歧视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就业歧视的成因1. 观念落后就业歧视的根源往往在于观念上的落后。
我们的社会仍然存在着某些特定群体优越意识的问题,尤其是男女不平等、地区不平等、种族不平等等问题,导致社会环境对某些人群的歧视仍然十分普遍和严重。
此外,由于就业歧视涉及到相当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传统,这也导致了就业歧视问题的难以解决。
2. 基础不足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基础不足。
一些学校不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资源差、官僚主义、不良社会风气等都会导致群体基础不足,这些基础不足使得他们面对竞争的时候难以与他人相比,从而在招聘和职位晋升的时候遭到歧视。
3. 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就业市场不规范,也是导致就业歧视问题的原因之一。
许多公司只看重个人的出身背景、社会关系、面貌等,而忽视了个人的能力和业绩。
此外,一些用人单位往往不遵循公平和正义原则,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安排进入企业,排挤掉了有实力和能力的人。
二、就业歧视的对策1.加强教育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歧视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教育。
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平意识。
同时,中小学校和高校应该重视特才培训,而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历证书。
只有我们把人才培养好,才能有优秀的人才进入各行各业,从而达到整体就业市场的高水平。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同时,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歧视行为的惩罚力度。
当然,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兑现照应政策,这将引领企业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从而逐步改变就业歧视的倾向。
3.多元化招聘策略企业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招聘策略,不仅仅是跟据人的出身和成长背景,而是更要看重个人的能力和业绩。
十大典型就业歧视案例剖析
十大典型就业歧视案例剖析就业歧视是指在就业过程中,限制、排斥或不公正对待特定群体的行为。
它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下面将对十大典型就业歧视案例进行剖析。
1.性别歧视:许多企业对女性职员提供的薪水和晋升机会存在不公平。
例如,同样工作量的女性却获得比男性低的薪水,这是一种性别歧视现象。
2.年龄歧视:年轻人在就业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竞争力,而年长者则常常遇到就业歧视。
他们往往受到企业的歧视,认为他们的工作能力下降。
3.残疾歧视:企业往往对残疾人持有偏见,觉得他们不能胜任工作,从而排斥雇佣他们。
这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就业机会。
4.宗教歧视:一些建立在特定宗教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可能会对其他宗教信仰的人采取歧视性的雇佣政策。
这种行为违反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5.种族歧视:种族歧视是一种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
一些企业因为员工的种族背景而做出不公平的对待,例如在招聘和晋升中对不同种族的人有不同的要求。
6.怀孕或家庭状况歧视:企业对怀孕女性的歧视比较常见。
许多女性在怀孕后被辞退或获得更少的晋升机会。
此外,对于有家庭责任的员工也存在歧视现象。
7.婚姻状况歧视:一些企业可能会针对已婚或未婚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待遇。
这种歧视不仅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也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8.性取向歧视:性取向歧视包括对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的人的歧视。
一些企业因为员工的性取向而有意拒绝雇佣或不公平对待他们。
9.地域歧视:企业可能会对来自特定地区的人采取歧视性的雇佣政策,认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欠缺。
10.教育背景歧视:一些企业过分看重员工的教育背景,将其作为对待员工的主要标准。
这种行为排斥了一些缺乏高学历的人才,违背了公平的原则。
为了解决就业歧视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就业歧视现象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升公民权益保护意识,推动企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就业机会的公平性,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的就业环境。
就业思想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化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素质培养 ,使得 就业 素质培养 出现 了“ 缺位” 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成功 的或者说 至少是不 , 全面的。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思想政 治教育 , 分发挥其教育 、 充
引导人的功能 ,从 而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因此加强就业思想教育 , 使广大学生正确 、 客观的评价 自己, 调整就业期 望值 ,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 的观念对于实现大学 生的充 分就业显得十分重要。 4 .加强法律教育 , 增强法律意识 ,自 觉用法律 维护 自己 的合法权益和规 范 、约束 自己的行 为。 目 前大学生普遍法律 意识淡薄,与就业有关 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一方面, 对于侵 犯了 自身权 益的情况 不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 自己。另一方
东部地区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人才趋于饱和。 如今 的大学生失业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 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 认
业工作 , 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 身利益 , 系到社会 的稳定。 关 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 的地位和作
用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
比例成 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 的话题 。而与此大势和谐 的奇
学生树立为人 民服务 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 使大学
怪现象是居然有 7 7个职位无人 报考 ,这 7 个无人报考 的职 生能正确处理 国家与个人 、事业与金钱等关系 ,选择 既能充 7 位多数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偏僻地 区。一边是 1 52的激 分发挥 自己能力又能为社会做 出贡献的职业 ,实现个人价值 :3 9 烈竞 争而另一边则无人 问津 ,如此两个极端折射 出当今大学 生择业过 程中不能合理 、正确 的进行 自我职业定位 ,出现 了 与社会价值 的双赢。
关于就业的古语
关于就业的古语1. 富贵荣华不如自给自足古人有云:富贵荣华不如自给自足。
这句话既是对就业的一种自省,也是对现代社会中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一种警示。
现代社会,人们对富贵荣华的追求变得越来越盲目,许多人为了追逐名利而忽略了本职工作的本质,这违背了古人所讲的自给自足之道。
2. 宁可吃炉灰不做穷官古人云:宁可吃炉灰不做穷官。
这句古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的要求和评价。
在古代社会,做官是一种荣耀,但古人认为,如果官员的职位只是为了追求财富而不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能力,那么还不如宁愿吃炉灰。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古语告诫我们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对于聪明的人来说,他们会利用时间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对于那些浪费时间的人来说,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买到浪费的时间。
4.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语告诫我们在就业中要注重两点:一是必须经过良好的计划和谋划,方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二是要相信天命,没有什么是尽人力所能都能够达成的。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格言强调个人的能力和责任。
在就业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发展,还要考虑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帮助他人。
只有在兼顾自身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6. 不怕工作苦,只怕找不到工作这句古语告诫我们坚持劳动,不怕工作辛苦。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害怕辛苦的工作,只追求轻松和舒适。
但实际上,真正的价值和成就都是通过辛勤劳动和付出获得的。
只有敢于担当,才能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名言提醒人们要想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使命。
在就业中,我们不能只追求一时的名利,而是应该树立起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只有在这样的追求中,才能给自己留下一份真实的丹心,照亮人生的历程。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语告诉我们,在就业中,要先具备良好的工具和技能。
考试管理制度
考试管理制度一、考试管理制度的背景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常见方式,而考试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随着教育体制的完善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考试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考试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方向。
二、考试管理制度的重要性2.1 保障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公平是任何考试的核心原则,考试管理制度要确保每个参与者在参加考试时都具有公平的机会。
例如,在考试前要保证考试的内容、标准和方式等方面的透明度,避免作弊、泄题等行为的发生,杜绝以权谋私等不公平行为的发生。
只有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才能真正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2 规范教学行为考试管理制度还能够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学期教学计划和考试大纲等依据来开展教学活动,注重知识的扎实性、技能的培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而考试则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和评价。
通过考试的结果,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现行考试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原因3.1 重视分数过程轻视综合素养目前,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考试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重视对分数的追求,轻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主要是因为评价体系偏重于分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举个例子,一些学校根据考试分数决定升学或就业权利,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和家长只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另外,当前的考试管理制度中还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
由于知识量庞大,一些学校或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教授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对考试的技巧。
这样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应试技巧,一些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
而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应对考试,而不是真正理解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四、改革方向与措施4.1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针对以上问题,改革考试管理制度的方向应着重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谁忽略了我们的就业权利
尊敬的领导:
您好!希望您在百忙中关注一下我们的就业和待遇问题。
我们是陕西省延安财经学校97、99届毕业生,是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委托培养学生的文件精神和陕西省《关于普通高校招收委托培养学生的暂行规定》,由延安市国家税务局委托延安财经学校培养的财税毕业生。
至今没有正式编制只是一名临时人员。
一、事实与依据
1、20名委培生持有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书》。
1995年4月18日,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与延安财经学校签订了《委托培养学生合同书》。
《合同书》里明确: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委托延安财经学校培养学生20名,其中高中专10名,初中专10名。
“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后由委托单位(即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负责安排工作。
”双方分别在合同上盖有公章。
1995年6月15日,延安地区计划委员会和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在《合同书》的审批部门意见处盖有公章。
2、20名委培生,一律是从参加1995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或中等专业学校全省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中录取的。
20名委培生在入校注册前都与委托单位(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签订了定向分配合同,各县国家税务局、延安地区
国家税务局分别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委托培养、定向招生考生申请表”上签字盖章。
3、20名委托培养的学生持有陕西省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报到证”。
“报到证”上盖有“延安市人事局大中专毕业生调配派遣专用章”。
综上三点,延安地区国家税务局1995年委培的20名中专生,毕业后到延安市国家税务局上班,程序合法,手续齐全,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时至今日,这些在国家统分政策范围内的中专生,至今还是无编制每月只领600元左右的临时人员。
二、要求与目的
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明确答复,解决我们的编制和待遇问题。
三、理由与申辩
1、这20名委培生十六年来没有正式编制,与其他正式人员不同等的待遇。
原因是延安市国家税务局不履行合同,不贯彻落实97、99年陕西省中专学校毕业生分配政策。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同工同酬”,而我们却是“同工”不“同酬”。
2、20名委培生抱着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良好心态望眼欲穿地苦等了十六年。
如果延安市国家税务局不委培这20名学生,他们可以另选专业,走国家统招统分的路子,那么,毕业后即可就业。
如果20名委培生及家长,没有相信党,相信政府的良好心态,早就闹起来了,也许也会就业。
但是,他们的良好心态、良苦用心、良好愿望,都在等待中化作泡影。
3、耽误十六年此门不开它门也难进。
苦等了十六年的委培生,被拒之门外,也耽误了进其它门的时间。
20名委培生,牵动着20个家庭中老人们盼望子女就业的心,牵动着20个小家庭中夫妻们渴望有份养家糊口待遇的心,也牵动着广大知情者的心!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制造不和谐的事故!
我们在开展共产党员承诺制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保持共产党“说得到,做得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优良传统!
我们在建设法制社会,就要依法办事!
延安财经学校97、99届毕业生
二○一三年十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