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桥之思-(2)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
3.教师提出第二个讨论话题:“如果你是一座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桥?为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描绘一座自己喜欢的桥,并说明原因。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一对一辅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组织课堂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桥的演变、种类和设计原理;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桥的特点,以及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观察分析、合作讨论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桥在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公共道德;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以下为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字词: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如“桥梁”、“沉思”、“巧妙”等,了解字词的含义,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2.阅读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桥的演变、种类及其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把握课文的主旨和结构。
2.培养学生对桥的热爱和尊重,学会珍惜和感恩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3.通过学习桥的演变和设计,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和创新的意义,激发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2 桥之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2 桥之思-

《桥之思》教学设计西安市雁塔区航天二一〇小学吕海花教材依据: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桥”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对学生听说读写思问的能力训练,突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养成,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理念:(1)少教多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将课堂营造成学生阅读、思考、倾听、交流的平台,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桥的特点的方法,感受作者对桥的特殊情意。

(2)主题教学:本单元的主题是“桥”,结合课文让学生观察桥的造型之美,欣赏桥的艺术价值,感悟桥的比喻含义,体会作者对于桥的喜爱和赞赏。

(3)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读出描写桥的不同词句,展示桥的特点和韵味,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丰富学生对桥的感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教材解析:《桥之思》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桥”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以散文诗的形式描述了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桥。

第一部分写桥的实用价值,是桥的本义。

第二部分写桥的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写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无形的桥,是桥的比喻义。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朗朗上口,适于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同时,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较为紧密,对于学生搜集、整理、交流资料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4、生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对散文诗有一定的接触,学习兴趣浓厚。

具有自主诵读的能力,能够通过朗读、看图、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方式了解诗的主要内容。

同时,学生的生活阅历较为丰富,能够有效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联系和补充,对于文本有自己简单的见解。

初步掌握了自主与合作交流的方法,能够总结学习方法并适时恰当运用,学习能力较强。

四年级语文《桥之思》教案

四年级语文《桥之思》教案

四年级语文《桥之思》教案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桥之思》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桥之思》说课稿一、说教材《桥之思》是北师大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散文诗,阐述了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心智上的联想。

通过图文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桥”的赞美。

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全诗共三节,分别写桥的功能、材料及样式,描述造型优美的桥,联想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建的心桥。

本课以“桥之思”为题说明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可贵。

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能理解“幽静、碧波粼粼、湖光水色、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语;了解桥的功能、魅力。

2.通过推敲、仿写、拓展等训练,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运用、表达能力。

3.增加学生对桥的了解,唤起学生对构筑心桥的向往。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课件的辅助,提高语言的感悟及运用、拓展能力。

难点:达到领会桥的功能,欣赏桥的魅力,珍视心桥的可贵的目的三、教法、学法说明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品读感悟、自学辅导、朗读体验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 1.小组合作读文:(1)分小节轮读课文,课文读得正确。

(2)小组齐读诗歌。

2.指名分节朗读诗歌,并说说各节的内容大意。

二、精读课文,感受品悟1.读一读:出示刚才归纳的重点问题(1)有哪些材料的桥?(2)桥有什么样式?(3)桥有什么功能?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诗歌第一、二小节。

2.填一填:各种各样材料的桥桥的样式桥的功能学生如填不出,可叫他反复阅读诗歌,填好后,多读几遍这些句子,加深对桥的印象(可图文对照,更直观)3.提示引读:(在学生朗读中播放相关多媒体课件)(1)有各种各样不同材料的桥,你知道哪些了?学生读: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2)还有各种各样不同式样的桥,你又知道有哪些?学生读:有横在溪水上的独木桥……石拱桥……浮桥……斜拉桥……九曲桥……立交桥(指导读好相关句子)(3)这些桥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呢?学生读:“桥是路的连接和延伸。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桥之思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桥之思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桥之思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绘画、表演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桥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桥梁的特点。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桥之思”?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段内容。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课文的主旨。

4.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桥梁有哪些作用?你身边的桥梁有哪些特点?5.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本课生字造句。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不足之处:(1)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关注这部分学生。

(2)对课文中的难点内容讲解不够透彻,需要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

5.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调整课堂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学设计范文教材简析:《桥之思》以诗歌的形式描述路桥的作用与价值,告诉人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心桥,使我们的心桥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诗歌较感兴趣,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基、繁”等6个生字,会写“延、叉”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叉”,正确读写与理解“幽静、回旋、魅力”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部分之间的.联系。

(重点)3、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句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难点)4、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

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桥之思2、设疑导入:作者有桥想到什么?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卡片抽字,正音。

2、自由读义,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字词质疑,全班讨论解疑。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巍峨构筑和谐延伸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以读促思,学习第一小节。

1、默读第一小节,思考:第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2、汇报交流。

3、指导朗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心得。

2、师强调生字书写。

幽中间竖稍长,魅:不能少了撇折点。

巍: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谐:右下方是“白”不是“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巍峨构筑和谐延伸二、讲读第二小节1、指读第二小节,思考:文中着重写了几种桥?2、指导学生看图,引发讨论:九曲桥魅力何在?立交桥气势在哪?3、教师点拨。

4、齐读第二节。

三、讲读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小组合作学习:你读懂了什么?3、教师抓住要点,相机点拨。

(1)“无形的桥”指心灵之桥,彼此之间互相尊重、谅解,互相关注,互相信任。

(2)“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思与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具体策略如下: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判断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桥之思》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描绘一座历经沧桑的古桥,引发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和家乡情感的思考。本文旨在通过优秀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体会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描绘古桥之美,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3.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描绘古桥之美。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理解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课文中的古桥具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古桥之美?
-你觉得古桥在家乡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
-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目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桥之思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桥之思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桥之思北师大版一、教材简析:《桥之思》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诗。

课文阐述了人们对桥的直观上的认识和心智上的联想,图文对比,表达了我们对美好“心桥”的赞誉,也寄予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本课以“桥之思”为题,说明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宝贵。

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功能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

文中语句较长,每小节中都有几个长句,但语言淳朴中不乏优美,富有哲理。

二、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中应充分表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时刻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本课设计注重引导学生从散文诗的语言美进入意境美,从品位美到感受美,从观赏美到制造美,步步深入,让学生得到切实的美的体验。

三、学习目标:1、认字6个,写字7个;明白得“延伸、寂静、碧波粼粼、魅力、宏伟、造型优美、构筑、和谐”等勾画出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明白得诗歌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明白得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预备1.多媒体课件。

2.关于桥的图片、资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修建的桥越来越多,那么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桥呢?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关于桥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

播放课件,边播放边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雄壮而又壮观的桥,你有什么感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桥的诗歌--《桥之思》。

(板书课题:桥之思),质疑题目,明白得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1、认字6个;写字7个。

2、明白得“延伸、寂静、碧波粼粼、魅力、宏伟、造型优美、构筑、和谐”等勾画出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四、以组为单位完成学习目标。

五、班内交流展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应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张美丽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桥梁,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桥梁的认识。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桥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课文中的桥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说桥是‘思念的象征’?”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2.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桥梁,发现桥梁之美,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预习任务: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本教学案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桥梁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桥梁之美的同时,激发了对桥梁文的兴趣。这种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提高学习积极性。
4.反思与评价,促进成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反馈,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不断成长,提高综合素质。
5.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
本案例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桥梁、发现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3.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案、教学设计
4.实践活动,拓展思维:
-开展观察身边的桥梁、设计未来桥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情感升华,树立价值观:
-通过讲解桥梁建设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桥梁建设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法,提升答题效果。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桥梁的类型、结构、功能等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强调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观察身边的桥梁、编写桥梁故事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不同的桥梁类型,了解人类智慧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8.课后作业: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如绘制桥梁画、编写桥梁故事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想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桥梁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于桥梁的结构、功能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解不足。《桥之思》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桥梁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桥之思》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桥之思》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桥之思》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阅读有关桥的信息,培养学生整理,收集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部分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无形的桥”的含义、结合事例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了解桥的功能、材料及其样式,理解桥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教学难点理解“无形的桥”的含义,体会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珍贵。

教学方法思考与总结相结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课课前大家都很认真地搜集资料,了解了许多有关桥的知识,那么在搜集和交流资料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吗?(桥的种类多、样式多、形态各异、能提供方便、历史悠久、传说动人)播放手机精彩的课文朗读2、新授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

1.师:第一小节谁来为我们读读。

其他同学思考第一节讲了哪些桥?学生交流。

2.师:是不是只有这些桥呢?(生回答不是)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省略号在这里,证明还有很多很多。

3.师:你还知道哪些桥?学生畅所欲言。

4.师:是的。

还有好多好多桥呢!有材料是木头做的木桥,有石头砌成的石桥,有钢铁架的铁桥,有水泥修建而成的水泥桥。

除了材料不一样,咱们还有样式各异的独木桥,有下面可以走船的石拱桥,有舟船相连再铺上木板的浮桥,有跨过大江大河的斜拉桥(看图引读)5.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么多的桥让我们在潺潺流水、滔滔江水还有车水马龙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时,发挥了什么作用呢?生:沟通、交流7.师:正是这样的连接与延伸,让我们可以更加方便,顺势地与人沟通交流(板书:沟通交流)。

全班齐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小节1.师: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还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节找找答案生默读生汇报。

作用是美的享受. (板书:美的享受)2.师:谁来说说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出桥的美?生:回答“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水色”“迷人魅力”“幽静”3.师:文中用回旋别致来形容九曲桥的特点,谁来说说回旋别致是什么意思呢?此时播放九曲桥图片当我们不理解这个词语时,我们可以用那些办法来解决?找近义词、组词、、(曲曲折折,蜿蜒曲折)4.师:嗯,非常棒,大家可要把这个办法记住哦。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桥之思-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桥之思-

《桥之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桥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2、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教法:启发引导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桥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之思》。

二、出示目标1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桥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2、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三、美读课文23分1、指名读第一部分,思考:桥的功能、桥的材料和样式是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学生交流。

导语:()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

2、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自学探究:学生自由交流。

出示句子: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播放桥的各种图片,学生反复朗读体会。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学问题: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出示句子:世界上还有一种最值得珍视的桥,那就是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筑起来的无形的桥。

品读,学生谈体会。

反复朗读课文。

4、畅所欲言: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5、背诵第三部分。

四、当堂检测8分1、填空: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背诵检测。

五、布置作业:7分1、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

全班交流。

2、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

六、板书设计:桥之思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心桥—尊重、谅解、关注、信任。

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原文及教案

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原文及教案

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并背诵课文《桥之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桥的思考。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桥的认识和感受。

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桥,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桥梁文化的热爱。

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与探究。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桥的思考。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表达。

2.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桥,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2.学生回答:桥。

3.教师板书课题:桥之思。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交流朗读感受,分享对桥的认识。

(三)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学生边读边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表达。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桥之思》,谁来说说你对桥的认识?(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三)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任务:观察生活中的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桥的特点。

3.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桥之思》。

2.观察生活中的桥,写一篇关于桥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朗读、讨论、分享的过程中,逐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自己的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桥之思教案

桥之思教案

桥之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桥梁的基本定义、分类和构造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桥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桥梁的定义、分类和构造原理。

2. 难点: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

三、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桥梁的定义:桥梁是指横跨天然或人造障碍物的建筑结构,用于连接两个地点或支撑道路、铁路、管道等交通线路。

2. 桥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构造原理和用途,桥梁可以分为梁桥、拱桥、索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

3. 桥梁的构造原理:不同类型的桥梁有着不同的构造原理,例
如梁桥的主要构造元素是梁体,拱桥则是通过拱形来分散桥墩上的
荷载。

4. 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介绍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基本步骤,
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
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2.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桥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桥梁的思考。

(2) 桥梁的定义与分类: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桥梁的基
本定义和分类,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小学四年级语文 《桥之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 《桥之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之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会课文中10个生字,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4、通过学习,阅读有关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整理、收集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重点1、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阅读“开卷有益”里的文章,收集有关桥的资料,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和故事。

(第二课时)导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桥的资料,了解家乡的桥的历史和故事,谁能讲一讲你的收获呢?(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谈体会)桥以他独特的魅力,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歌颂桥的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樊发稼的一首有关桥的散文诗——《桥之思》。

板书课题。

●一、初读全文学生自读全文,思考从诗中读到了什么?把你感兴趣的词句勾画下来。

●二、学习第一小节1、我们从整体中感知了课文,同学们读懂这么多真了不起,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一小节,听的同学思考一下第一节都介绍了哪些桥的样式?(生反馈:木桥、石桥……独木桥、斜拉桥……)板书:样式2、那么这些桥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生反馈:石头、木头……)板书:材料3、这么多样式的桥都有些什么功能呢?(生反馈。

)引导说全后,板书:功能4、再将第一节读一读,说说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什么关系?结合我们的板书谁能说说这一节的主要内容?(首尾呼应,这一节介绍了桥的样式、材料和功能。

)●三、学习第二小节1、从你们的朗读,我们听出了桥的确给人带来了很多方便,那各种各样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还有些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快走进课文读一读,找一找,好吗?(生反馈:美的享受)板书:美。

2、谁能来读读第二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文中哪些词句听出了桥的美?分别用“——”和“.”在文中标出来,并记在你们的日积月累本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说勤奋
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阐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凭借勤奋取得成功的,启发我们不忘勤奋,以期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认读5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学习课文抓住典型事例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资料链接】
华罗庚、爱迪生勤奋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课文的方法。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你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畅谈)是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板书:15 说勤奋,学生齐读课题。

)3.解读课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充分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勾划生字新词。

(2)思考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
(2)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相机理解词语: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名列前茅勤能补拙
3.学生再读课文,讨论:
(1)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怎样谈勤奋的?可以分几部分?
三、再读课文,学习分段
1.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

3.引导分段。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做好记号。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文章中心句是哪一句?用横线画下来。

2.全班交流。

鲜花是什么?汗水和心血是什么?
五、学写生字
遍枕稍末校惯渡基础
1.熟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容易写错,集体讨论怎么记。

3.重点指导记忆“枕”、“惯”“末”等字的写法:
“枕”与“忱”的区别:枕头——热忱;“末”与“未”的区别:期末——未来;“惯”右边的笔顺是:竖折、横折、竖、横、竖、横折、撇、点。

4.用钢笔描红,练习书写生字。

六、作业
写钢《笔习字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学习课文抓住典型事例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整体把握课文论点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说勤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作者说勤奋的观点是什么?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明白点吗?
板书:理想境界
3.作者举了谁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俩成功了吗?
二、比较研读二、三小节。

1.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司马光和童第周者两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各是什么呢?默读课文,找一找。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
司马光成功了,那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学生读有关童第周成功的语句)
3.他们的成功都靠的是什么?
再读句子: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4.再仔细地读课文第2、3小节,用笔划出有关描写他们“勤奋”的词句。

5.交流:
(1)哪些句子能反映司马光的勤奋?
学生汇报:①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②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引导:
A上面一句写他小时候勤奋,下面一句呢?从小到大一直勤奋这就叫“一生勤奋”。

谁来读上面一句?
B学生读,点“滚瓜烂熟”,追问: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点“一遍又一遍”,追问:是几遍?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这就是勤奋!齐读这一句。

C谁来读下面一句?学生读,追问:司马光的枕头与你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用这种枕头习惯吗?真是烦死了,但司马光却自己亲手做了这种枕头
来烦自己,还管它叫作(点“警枕”)。

“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

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

)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点课题“勤奋”)D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2)又有哪些句子能反映童第周的勤奋?体现在哪里?
学生读:①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②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引导:
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谁知道?对呀,感悟力真不错!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点课题“勤奋”)
全班齐读。

6. 司马光和童第周都很勤奋,都成功了。

下面我们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

(男生读描写司马光的句子;女生读描写童第周的句子)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老师要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

7.我们再看看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人的事迹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呢?
①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

一个天资聪明,一个起步晚、基础差。

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
②为什么作者要选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事例?你找找作者是想说明书上的哪一句话?齐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③现在理解了吗?手中的鲜花是指(),汗水和心血又是指()
是啊,从古到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付出了许多的汗水和心血才获得成功的。

8.那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知道了要想成功靠什么?
聪明的人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起步晚,基础差的人能成功吗?为什么?
学习到这里你想对班级的同学说些什么?说得很好。

请你送他一个书签,上面写一句名言,你准备写什么?为什么?
老师也找了一些,读一读,
出示幻灯片: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三、引读第四节,总结全文
1.教师引读:是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只有-----------------才----------------
2.你读懂了什么?
从“只有”这个词中,我明白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勤奋没有其它途径。

从“一生勤奋”我知道我们一个人应该不停地努力,才能有所作为。

对,持之以恒的勤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有了它,还有什么实现不了?
3.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勤奋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