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的金庸小说研究——以宋伟杰的金庸小说民族观研究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世界的金庸小说研究
英语世界的金庸小说研究
— — —以宋伟杰的金庸小说民族观研究为例 李泉

曹漪那
要:宋伟杰( Weijie Song) 是英语世界研究金庸小说水平较高的学者 , 他立足于中西兼通的学
“民族 - 养基础, 以宏阔的二元比较视野, 对金庸小说民族观展开了极有创见的诗学阐发研究。本文以 国家” 主题及其与民族本位思想批判为主线, 对宋伟杰的金庸小说民族观研究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和 评述, 从而在比较文学视野中的金庸诗学之再审视基础上深化对金庸民族史学观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 - 国家;民族本位思想;金庸;武侠小说
⑩ ⑨ ⑧
二 “民族 - 国家” 二元主题研究
“民族 - 国家 ”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 主题主 宋伟杰认为, 要有两重涵义:第一层涵义是金庸早期作品中独行侠擢升 “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 为 的 所借助的政治实体;第二层涵 义是金庸中后期作品中对奉行集体主义理性的侠之大者式 “民族英雄” 思想中裹挟的些许惟我独尊大汉民族成分提 出了质疑, 并实现了个人主义感性之维的回流。 在宋伟杰划分的民族 - 国家主题第一层涵义中, 民族 - 国家明显成了赋予男人凸显阳刚之气、 实现二度自我塑 造的政治实体。 金庸早期作品中“民族英雄 ”形象, 乃岳 “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 飞、 袁崇焕之类 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 的历史人物。首先, 宋伟杰以金庸 《书剑恩仇录 》 开山之作 中的英雄人物为例, 解析了“民族
下的开明政治观与民族本位思想批判为主线, 对宋伟杰的 金庸小说民族观研究进行了总体上的梳理和评述, 从而通 过借鉴美籍华裔学者中西兼通的二元文化分析视角来对金 庸小说民族观进行再审视, 进而从中西比较诗学的学术高 度深化、 推进对金庸民族史学思想的认识。



宋伟杰敏锐地发现, 金庸武侠小说中汉族常被描述成 一个文弱的民族, 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之下的历史境遇 到中期作品 中, 同时以例为证:从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 》 《碧血剑》 , , 再到封笔之作《鹿鼎记 》 部部描摹满汉复杂纠 , 《射雕英雄传 》 、 《神雕侠侣 》 、 《倚天屠龙记 》 “射雕三 葛 这 , 部曲” 部部聚焦于蒙汉矛盾冲突。 的确, 金庸在被视为其 《天龙八部 》 巅峰之作的 中, 更是以宋辽两国的战事沧桑为 行文线索着墨勾画了汉人与契丹人的战时生活。 对此, 宋 “特意从朝代、 伟杰认为, 金庸 民族和种族层面描述各民族 间存在的复杂冲突 ” 。 正如他在《金庸小说的叙事张力 》 一文中所述, 金庸武侠将汉族、 满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和 契丹人共同置于同一地界, 形成多民族共存的格局, 甚至将 诸如罗刹人( 俄罗斯人) 、 葡萄牙人等来自西方异域的“他 “金庸小说有意面对的一 者” 也引入作品的地缘政治中, 是 种情境” 。对此, 一针 宋伟杰还提出了更为敏锐的洞见, 见血地指出, 金庸小说对汉人与少数民族间矛盾冲突的描 “出于娱乐目的进行异域情调的展示 / 消费 ” , 写既非 亦非 “将人们引向潜在的大汉沙文主义的歧途 ” , 而是有意突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宋伟杰( Weijie Song) 是英语世界研究金庸小说水平较 高的华裔学者, 金庸本人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做的演讲中 :“宋伟杰的论文写得很好, ” 称赞道 有些批评我也同意。

2000 》 ( “Chinese Fiction Writers, 1950 - 2000 ” ) 一书撰写的 金庸一章。在其多项研究成果中, 宋伟杰对金庸小说民族 ( 宋伟杰) 说 观的批评尤为深刻, 对此作者金庸亦承认道: “ 我不知不觉地把汉文化看得高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我的
④ ③
23
中 国 文 学 海 外 影 响 研 究 · 当 代 文 坛 ·2014 . 5
“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复杂的民族国家话语以及个人身份、 历 史记忆之间的内在矛盾” 。 在对金庸小说的民族观展开研究之前, 宋伟杰对其选 用的西方文论术语在金庸小说研究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论 证分析。他指出, 我们不能贸然借用西方术语研究金庸小 说, 因为金庸武侠小说背景的设置跨度是从北宋延伸到清 “民族国 初, 而当时人们的意识与古代汉语中显然没有形成 ( Nation - state )、 “个人主义 ” ( individualism) 、 “身份认 家” ( identity) 这类西式现代化概念, 同” 并进一步阐明说, 虽然 具体化的概念没有成型, 但这些概念确实在历史境遇中对 人的意识起着无形的支配作用, 从而为现代术语提供了一 , “讲述故事的年代 ” 定的适用性;从另一方面来讲 远比“故 事被讲述的年代” 重要, 金庸小说创作于现代时期, 这些新 词显然已经进入了现代汉语并影响了现代人的历史观念, 因此这些术语可以用于金庸小说批评实践。 宋伟杰沿着两 条论证线索进一步推进具有西学特色的金庸研究, 并导出 : “民族 - 国家 ” 了极具个人研究特色的金庸小说研究脉络 主题。宋伟杰先点明国家历史演化进程中“民族 - 国家 ” “历史意识 ” 在现代社会 成型方面所起的主导性作用, 然后 指出, 对于作为作者的金庸及作为读者的中国人的社会 - 文化经历来讲, 朝代变迁、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个体身份认同、 历史记忆以及中西文化冲突等问题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感 受真切的一页, 进而论断, 金庸对小说背景的设置意在借古 代历史境况为语境, 对汉族人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个人身份 的两难处境与历史记忆的结构之问题进行具有历史穿透力 的描写。金庸小说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偏见, 超越了某 些传统武侠小说的局限性, 因此从宏观上讲作为文学文本 “令作者和读者双 金庸小说在整个叙述、 传播和接受过程中 方都反思了殖民地社会与孱弱的民族国家中复杂的民族历 史、 个人阅历和历史境遇 ” 。 据此而言, 宋伟杰有力地令 我们可以循其所示, 以“民族 - 国家 ” 的争端、 个体身份与 认同的困境及历史记忆的建构为线索, 发掘金庸小说如何 “透过亦真亦幻的古代形象与人们当下的常识系统 ” ,颠覆
② “民族 - 国家 ” 确是如此……” 因此, 本文以 主题及其辐射
宋伟杰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 分别获得比较文 中国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普度大学 学博士学位、 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助理教授, 现为美国罗格斯大学( 即新泽 西州立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迄今为止, 宋伟杰 :《金庸小说的叙 在金庸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 ( 发表于 《艺术广角》 1997 年第 5 期 )、 《身份认同的 事张力》 “混杂” — —管窥金庸的小说世界 》 (发 与文化记忆缺失症— 1998 年第 2 期 )、 《从娱乐行为到乌托 《天津社会科学》 表于 — —金庸小说再解读》 ( “Chinese of From Entertain邦冲动— ment Activity to Utopian Impulse: Rereading Jin Yong's Martial Arts Fiction” , )、 《民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 1999 年 9 月出版 族 - 国家, 个体身份及历史记忆:金庸小说中汉人和非汉人 》 ( “Nation - State,Individual Identity,and Histori间的冲突 cal Memory: Conflicts between Han and Non - Han Peoples in Jin Yong’ s Novels ” , 收 录 于 何 素 楠 ( Ann Huss ) 与 刘 剑 梅 ( Jianmei Liu) 合编的 《金庸现象:中国武侠小说与中国当代 ( The Jin Yong Phenomenon: Chinese Martial Arts 文学 史 》 Fictio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 一书, 由美国凯 )、 《空间、 博利亚出版社( Cambria Press 于 2007 年出版 剑客 ( “Space,Swordsmen, 与乌托邦:金庸叙事中的二元想象》 and Utopia: The Dualistic Imagination in Jin Yong ’ s Narratives” , 收录情况同上, 此二文均为其中文与书稿两章的英 )、 《 “包括在外” , — — 文简写 排除在内, 华语语系叙事策略— 《东吴学术》 2013 年第 6 期, ( 发表于 重绘金庸侠义地形图》 《测绘现代北京》 ( Mapping Modern Beijing ) 是为其英文书稿 最后一章一个小节的扩写, 以及 2012 年为托马斯 · 莫兰 ( Thomas Moran ) 与 徐 叶 合 编 的《中 国 小 说 作 家: 1950 -
⑦ “任何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 ” ⑥ ⑤
国家” 主题的第一层涵义。显然, 陈家洛作为一名优柔寡断 “侠之大者” 的文人侠士, 发展成 的历程要蜿蜒、 纠结些。他 “红花会” 作为 总舵主, 起初率领红花会群雄对抗满清朝廷 是由于临危受命, 明显带有消极被动与力难胜任的色彩, 且 屡屡陷入与香香公主和霍青桐这两名回族少女的三角恋中 无法自拔, 以致家国大事在心头被个人的儿女情长所盖过。 在小说行将收尾之时, 陈家洛才由于在黄沙废城中碰巧读 到羊皮卷上所刻的古老传说后认识到了“光复汉室 ” 的重 大使命, 因感佩玛米尔不惜牺牲自己的贞洁和爱情去残酷 的国王手中拯救自己的部落才使“小我 ” 得到了“有限的升 , 华” 从而暂时克服了爱情纠葛的阻碍, 从民族 - 国家的视 角来重新定义自我。 接下来, 宋伟杰以民族主义意识倾向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 较为明显的 和 为例, 进一步发掘 民族 - 国家主题的第一层涵义。 他指出, 郭靖的思想境界 “纠缠于局部不公 ” “路见不平, 之所以超越了 的 拔刀相助 ” 之个人义举, 升华为捍卫祖国与人民利益、 充满忧患意识的 “侠之大者” , “民族 - 国家 ” 就是 主题矛盾中对个人得失与 集体利益间的取舍衡量。 郭靖之所以成为汉族的民族英 雄, 是因为他能在成吉思汗“雄起北方,蓄意南侵 ” 时毫不 犹豫地放弃了蒙古这个母子二人曾经的避难家园与“金刀 驸马” 的权贵荣誉, 断绝了与成吉思汗王室间的密切关系。 宋伟杰引用小说中丘处机道长的言语说明了民族 - 国家主 : “眼见天下事已不可为, 题下爱国主义应有的态度 然我辈 ” 的确, 男儿,明知其不可亦当为之。 忧国忧民、 保家卫国 “爱国主义 ” 式的 是儒家“忠君爱国 ” 思想传统理念的典型 “侠之大者” “国” , “民 产物, 而 所爱这个 就是现代意义上的 。宋伟杰亦指出, 族 - 国家” 即使是不屑于世俗人情、 孤独 “独行侠 ” 独立的 杨过, 最终也被郭靖夫妇情爱事小、 国家 为重的广阔胸襟所深深打动, 瞬间顿悟了“杀身成仁, 舍身 取义” 的真正含义, 不仅放弃了以郭靖夫妇项上人头换取情 花解药的初衷, 否定并超越了与恋人小龙女长相厮守的个 人爱欲情怀, 在郭靖凛然正气的感召下加入到了抗击蒙古 , “民族 - 国家 ” 入侵的国家大业中。 宋伟杰进一步论证道 不仅是男性侠客冲破个人主义樊篱、 成为侠之大者的必由 之路, 同时也是女性侠客发生心灵升华的重要主题, 只是金 庸武侠小说中能实现升华的女侠寥寥无几。 他以黄蓉为 例, 剖析了民族 - 国家在女侠思想境界提升中所起的作用。 指出, 黄蓉最初只是沉迷于个人情感、 家庭生活, 且鄙夷儒 家伦理观, 她之所以能够发生转变, 根本原因在于爱上了一 。“我和靖哥哥做了三十年夫妻,大 个心系国家大事的人 半心血都花在这襄阳城上。咱俩共抗强敌,便是两人一齐 ” 的确, 一如宋伟杰所 血截城头,这一生也真不是枉了。 , “爱夫及国” 述 是黄蓉成为一名英雄女侠最重要的推动原 因。宋伟杰还发现, 之前的中国古代历史传奇小说中其实 出现过类似的主题, 有名的穆桂英率十二寡妇西征一例就 是女侠通过爱夫及国、 代夫事国这一民族 - 国家政治实体 实现思想提升的典范。 在宋伟杰划分的民族 - 国家主题的第二层涵义中,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