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及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及措施

创新驱动是我国现在及未来很长时期的重要发展

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世界

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着我国科

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自主创新水平成为决定企业市场

竞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就

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发展。但当前企业在推动

自主创新的实践中,仍然困难重重。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

(一)体制要求高,缺乏创新意识。

因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数量和规模取胜

的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体制不完善,

缺乏持久发展动力,自主创新空间布局和投资结构分

布也不尽合理。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企业没

有从创新的“后台”走向“前台”。企业没有广泛建

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集成创新

意识不强,存有“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

(二)科技要求高,缺乏创新基础。

从宏观层面看,科技创新、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

不够,有限的科技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从中观层

面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流通的渠道和方

式不健全,科技中介作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

的桥梁沟通水平还较弱,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

真正建立。从微观层面看,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

创新少而弱,缺乏重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缺乏具有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导致了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先天

性发育不良、创新后劲不足,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创新基础极为不强。

(三)人才要求高,缺乏创新人才

。人才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缺乏人

才的企业,技术创新难以实行。仅就企业来说,很多

企业普遍缺少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给企业实行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带来

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加之,企业内部激励制度不完善,一定水准上挫

伤了企业员工从事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

企业留不住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这种人才流动

和流失更加拉大了企业人才缺口。

(四)成本要求高,缺乏创新资金。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又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企业要自主创新,资金量大,周期较长,且风险大,

成本自然高。改革开放至今,企业为抢占眼前的市场,不得不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复的简单再生产中,用

于自主创新的资金所剩无几。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金

融的重要支撑,不过融资资金因投资技术创新的风险

大就望而却步,企业融资途径和数量受限,得不到更

多的资金扶持,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没有技术优势,企业的持续发展举步维艰。

(五)市场要求高,缺乏创新氛围。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

的主角,但因其过于追求数量和速度,缺乏依靠自主

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动力,普遍存有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现象。社会也尚未真正形

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意识和氛围,对创新重要性

的片面理解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企业自主创新对策

(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一个新市场、企业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以及寻找半成品的新来源。无论是哪个方面,企业的主体作用都不可动摇,政府、其他组织或个人都无法代替企业的主体作用。霍利斯·钱纳里同样认为,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由要素驱动到投资驱动,再到创新驱动,进而到财富驱动,其主体无一不是企业。企业只有作为创新的主体,才有主动权和决定权,这样的创新才有源动力和持久性。而我们现在的情况不全是如此,在创新的诸多领域,政府在做基础研究,成功后转化到企业,企业不需要拥有研究人员和研发技术,当然也不需要承担研究失败的风险,不去研发的企业丧失了自主创新的基本功能,更谈不上企业作自主创新的主体,丧失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的企业,自然没有竞争力,更没有持久性。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政府还位企业去自主创新。

(二)重点攻坚“科技”关键。

抓自主创新,就必须一手抓投入特别是企业投入,一手抓应用,两手都要硬。要发展新兴产业和促动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是关键,一点折扣也不能打。德国

工业尤其制造业世界领先,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德国

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成就相当显著,有103位德国人获

颁诺贝尔奖,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医学等科

学领域。二是技术人才十分广泛,其职业学校和双元

制教育为德国培养了比比皆是的技术人才。基础研究

与应用研究结合得天衣无缝,科技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德国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为GDP2.8%,其中62%

进入企业,德国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为利润的34.8%,仅巴斯夫一个企业,就拥有10多万研发人员,如此高

强度投入和科技规模,进一步支撑科技在世界的领先

地位和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比较来说,在基础研

究方面,我国占有世界领先水平一席之地,但应用研

究方面,差别很大。我们的科技投入在纵向上有很大

增长,在横向上国家投入比例仅为德国的60%,企业投

入仅为德国企业的1/6。

(三)始终抓住“人才”根本。

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兴

旺发达起决定作用。强调人才,一是人才培养,二是

人才使用。我们的科研人才不在少数,但技术人才寥

寥无几。自主创新是来自于实践中的提炼和升华,来

自于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高度结合,当务之急是改

变人才培养方式,让更多拥有科研成果的人才零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