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轻卡车身电气设计标准规范

轻卡车身电气设计标准规范

轻卡车身电气设计标准规范
轻卡车身电气设计是指在轻卡车身结构设计中对电气系统的要求和规范。

为了确保轻卡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轻卡车身电气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规范。

首先,轻卡车身电气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轻型汽车运输车辆技术条件》和《汽车故障诊断设备通信协议》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都是基于对轻卡车身电气系统性能、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其次,轻卡车身电气设计还必须考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人员应根据轻卡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合理规划电气系统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确保电气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并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同时,还需对电气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和测试,确保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和损坏。

此外,轻卡车身电气设计还应注重节能环保。

设计人员应根据国家相关的节能和排放标准,选择能源高效、环保的电气设备和组件,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能源消耗和排放的计算和评估,找到合理的节能和环保方案,提高轻卡的整体能效。

此外,在轻卡车身电气设计中还应考虑安全性。

设计人员应根据轻卡的使用要求,在电气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确保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能及时检测、报警和控制,保护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

对于一些可能引起危险的电气设备
和元件,还应按照安全要求进行防护和封装,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轻卡车身电气设计标准规范是确保轻卡车辆电气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注重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节能环保和安全性,提高轻卡车身电气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标准ul汽车电路

标准ul汽车电路

标准UL汽车电路介绍一、前言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标准UL汽车电路,包括其构成、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大家将能够理解标准UL汽车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二、汽车电路构成标准UL汽车电路主要由电源、导线、开关、保险丝、电子元件和接地等组成。

其中,电源分为外部电源和蓄电池;导线是汽车电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具有足够的绝缘性和导电性;开关和保险丝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启和保护;电子元件包括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用于实现汽车的各项功能和控制。

三、汽车电路特点1. 复杂度高:汽车电路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工况和环境,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安全要求高:汽车电路需要保证乘客和行人的安全,需要采用各种安全措施和标准。

3. 标准化和规范化:汽车电路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其互换性和兼容性。

4. 维护和检修困难:汽车电路通常隐藏在车身和零部件中,维护和检修较为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四、应用场景标准UL汽车电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汽车,包括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

在汽车维修、改装和升级等方面,汽车电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总结标准UL汽车电路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和安全要求。

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并采用各种安全措施和标准。

同时,汽车电路也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工况和环境,需要具有足够的绝缘性和导电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汽车类型、维修、改装和升级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汽车电路方案,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总之,标准UL汽车电路在保证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为汽车维修、改装和升级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未来,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路也将不断升级和改进,以满足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要求。

(完整版)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

(完整版)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

电器原理设计规范二、电器原理设计基本要求:1、据整车电器状态配置表,需要动力、底盘、发动机、车身、电装和电控部门输入相关电器参数,指导进行整车原理设计工作。

2、电气原理设计应执行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3、电器原理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各子系统之间信号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三、电源分配1、电源模式及选用原则1.1电源的四种模式表1 电源的模式1.2缓熔保险的选用及分配原则1.2.1缓熔保险的分配原则:●缓熔保险一般多用于一级保护,主要保护主线路线束;整车设置一个总保险,对整车电源系统进行保护;整车缓熔保险分为几路,IG电单独一路,灯光保险一路,启动电路与空调可共用一路缓熔;与预热相关的系统单独一路缓熔;暖风可与一些短时工作的电机共用一路缓熔保险;●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缓熔保险。

●起动机和预热器等大功率的、并涉及整车性能的用电设备,应各单设一个缓熔保险。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

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缓熔保险一定要设置在离蓄电池最近的位置,以更多的保护线束与用电器设备。

1.2.2 电源应满足各单元法规的要求:危险报警灯电源必须是常电。

位置灯的电源也必须是常电。

后雾灯必须在前雾灯或远光灯、近光灯打开的前提下才能打开,但需能够独立关闭。

近光灯开启时,远光灯必须关闭;远光灯开启时,近光灯允许开启。

应满足各单元功能的要求:潍柴WP 10系统发动机ECU模块要求四路常电和一路IG电。

1.2.3无特殊要求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规定,并进行调整。

法规规定制动灯要在制动装置开启时点亮。

法规并未规定制动灯的电源是常电还是IG电,通常原理设计都接在常电上;国III或者国IV带ECM主继电器的车型,由于制动信号都需要提供给ECM,且ECM在点火开关IG档的时候,制动灯才会亮。

整车电路设计规则

整车电路设计规则

整车电路设计规则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整车电路图的设计规则一、首先应保证对每个整车电器的逻辑功能实现正确的控制。

就是能够保证所设计的电路能完全按照驾驶员的操作意图,来实现对相应整车电器部品的控制,同时兼顾设计的可靠性、耐久性。

比如:汽车喇叭(HORN)的控制电路的设计,本来是可以通过方向盘喇叭开关来实现对喇叭的直接控制,但是我们再设计电路时,却通过让喇叭开关通过一个继电器的控制端来实现对喇叭的控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让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触点长期操作而发生电弧烧蚀而损坏,从而避免用户经常去维修方向盘(喇叭开关)。

二、根据整车电器实际所处位置和环境,考虑合理布局,以达到散热、防水、安全等要求。

比如:在4灯制的前大灯设计时,在点亮远光灯时,要求近光灯也同时亮点,若用一个继电器控制,如果采用一个继电器控制左右两边的前大灯,就达不到散热要求,长时间开远光灯时,有可能把继电器外壳融化而损坏,或者是REALY BOX底座融化,造成继电器松动。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进而把左右两边前大灯的控制分摊到两个继电器完成。

同样为了散热要求,将前舱发动机冷却液散热风扇和空调冷凝器风扇的控制用两个继电器来控制,而不是用一个继电器来控制,都是为了继电器和与之安装的REALYBOX底座的散热要求。

(如能附上RELAYBOX温升试验的SPEC要求,可能会更好理解)三、四、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确认哪些电器是要接常电,哪些电器是从点火钥匙取电的,以达到合理的分配负荷,节约能耗的要求。

比如:起动机、鼓风机、前大灯、电动转向(GB1停车不能使用)、后除霜(GB1停车不能使用)、双闪灯、喇叭等一些与停车时都能使用的相关电器的电源,一般都是直接由电瓶提供;发动机电喷相关、仪表、安全气囊、玻璃升降电机、雨刮等的电源提供,大多都是从点火钥匙取电。

汽车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080222

汽车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080222

Q/SHS011-2008汽车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应于航盛电子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要求。

包括印制电路板的元器件排列、工艺尺寸要求、材料选择、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安规、EMC、EMI 等的技术规范要求等。

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如:音响产品CD/VCD/DVD/TAPE/RADIO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或修订版适应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586.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IEC60194 《印制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terms and definitions) IEC609503术语、定义3.1 术语TG temperature of glass 玻璃化温度SMD surface mounting device 贴片设备3.2 定义导通孔(via):一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 材料。

盲孔(Blind via):从印制板内仅延展到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埋孔(Buried via):未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一种导通孔。

过孔(Through via):从印制板的一个表层延展到另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元件孔(Component hole):用于元件端子固定于印制板及导电图形电气联接的孔。

Stand off:表面贴器件的本体底部到引脚底部的垂直距离。

1Q/SHS011-2008第1部分 设计一般要求4 通用要求4.1 材料和表面镀(涂)覆层4.1.1 材料选用原则设计印制电路板应考虑下列因素选用合适的材料:a. 采用的制造工艺(减成法、加成法、半加成法);b. 印制板的类型(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挠性印制板等);c. 电气性能;d. 机械性能;e. 特殊性能,如耐热性和机械加工性;f. 经济性。

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

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

电器原理设计规范二、电器原理设计基本要求:1、据整车电器状态配置表,需要动力、底盘、发动机、车身、电装和电控部门输入相关电器参数,指导进行整车原理设计工作。

2、电气原理设计应执行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3、电器原理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各子系统之间信号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三、电源分配1、电源模式及选用原则1.1电源的四种模式表1 电源的模式1.2缓熔保险的选用及分配原则1.2.1缓熔保险的分配原则:●缓熔保险一般多用于一级保护,主要保护主线路线束;整车设置一个总保险,对整车电源系统进行保护;整车缓熔保险分为几路,IG电单独一路,灯光保险一路,启动电路与空调可共用一路缓熔;与预热相关的系统单独一路缓熔;暖风可与一些短时工作的电机共用一路缓熔保险;●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缓熔保险。

●起动机和预热器等大功率的、并涉及整车性能的用电设备,应各单设一个缓熔保险。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

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缓熔保险一定要设置在离蓄电池最近的位置,以更多的保护线束与用电器设备。

1.2.2 电源应满足各单元法规的要求:危险报警灯电源必须是常电。

位置灯的电源也必须是常电。

后雾灯必须在前雾灯或远光灯、近光灯打开的前提下才能打开,但需能够独立关闭。

近光灯开启时,远光灯必须关闭;远光灯开启时,近光灯允许开启。

应满足各单元功能的要求:潍柴WP 10系统发动机ECU模块要求四路常电和一路IG电。

1.2.3无特殊要求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规定,并进行调整。

法规规定制动灯要在制动装置开启时点亮。

法规并未规定制动灯的电源是常电还是IG电,通常原理设计都接在常电上;国III或者国IV带ECM主继电器的车型,由于制动信号都需要提供给ECM,且ECM在点火开关IG档的时候,制动灯才会亮。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

低压电器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广东亿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15年9月目录前言 (3)第一章设计原则及流程 (4)第二章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电路 (30)第三章汽车空调系统电路 (41)第四章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电路 (48)第五章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电路 (56)第六章汽车辅助电器电路 (66)第七章暖风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78)附录一各线束之间对接插接件型号、管脚定义 (81)End前言自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为改善汽车的使用性能,其机械结构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汽车在机械结构方面已经非常完善,靠改变传统的机械结构和有关结构参数来提高汽车的性能已临近极限。

而晶体管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的问世,彻底解决了机械触点易磨损烧蚀等固有缺陷,汽油发动机进人无触点电子点火时期。

随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满足汽车复杂控制问题所需的模拟电路不仅可做得体积小重量轻,且性能优良可靠性高,首先在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中应用取得成功。

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把燃油准时精确计量地喷人汽缸是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的技术关键,通过传统的机械装置解决这一问题已非常困难,电子控制装置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与此同时的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性的温室效应。

迫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力图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

这些来自国家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又反过来加速了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的迅速发展。

今天,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入们对交通工具(汽车)的行驶速度、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功能提出了愈来愈严格的要求。

70 年代以后,微型计算机在性能和价格方面进入实用阶段,以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的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在汽车上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电子应用装置从早期的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系统,进一步扩展到汽车底盘控制,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以及故障诊断显示、娱乐和通信等各个领域。

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泛亚汽车设计中心规范

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泛亚汽车设计中心规范

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泛亚汽车设计中心规范汽车电线束是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将各种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车辆的电气传输功能。

为了保证汽车电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汽车电线束的设计和制造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泛亚汽车设计中心对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的规范:
1.材料要求
2.结构设计
汽车电线束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汽车设备的功能要求和布线要求。

电线束内部的电线布线必须合理,避免过多的交叉和叠加,以防止电线之间的干扰和短路。

同时,电线束的外部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以保护内部电线的安全性。

3.电气性能
4.耐久性能
汽车电线束的耐久性能是指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振动等外力作用下,电线束仍能保持良好的功能和性能。

汽车电线束必须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湿度、抗振动、抗高压等性能,以保证车辆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的可靠使用。

5.安全性能
汽车电线束的安全性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包括防火、防爆、防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要求。

电线束必须采用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测试和验证,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

6.安装易用性
泛亚汽车设计中心对汽车电线束的技术要求,从材料、结构、电气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和安装易用性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范。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保证汽车电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车辆的电气系统正常运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
一、制图标准的制定:
1.1电器符号的定义:
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1.2 读图的方式见下面说明简图
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

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
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
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比
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量、
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BOM
表;
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
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
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
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
信号参数。

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
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及
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

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需经
科室专业相关人员参与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可靠耐久性进行评审
后确定。

各单元具体控制电路将在下面分类简要说明。

3.3电源启动系统:整车的电源、充放电、启动控制单元基本电路见附页1。

3.4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气囊的控制单元电路图见附页2。

3.5 ABS控制系统:ABS控制系统单元基本电路见附页3,不包括ESP。

3.6 中央门锁防盗系统:中央门锁、防盗系统单元基本电路见附页4。

3.7 电动车窗系统:电动车窗控制开关单元基本电路见附页5。

四、整车系统控制定义
4.1 根据单元电路确定各系统的连接,制定整车电路系统方框图。

4.2 电器件之间逻辑关系的确认
对于整车电路中控制器和执行器,控制器和控制器,控制器和显示器之间的通讯、控制需要对其控制的逻辑关系、通讯协议进行确认,特别对于控制器输入信号一定要经过设计人员和厂家详细书面确认其脉冲频率、脉宽、逻辑控制时序图,以达到正确控制执行机构、显示信息等功能。

4.3 相关参数的定义
①风扇控制的温度确定需要根据风扇风量、冷却系统需要制冷量来制定风扇高低速启
动的温度。

有些风扇控制采用单独的控制器,由ECU根据不同的冷却液温度输出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由风扇控制器来转换成不同的电压信号驱动风扇电机实现无级变速。

②蓄电池主要的功能是启动发动机,同时作为一个稳压电源给整车供电,其容量的确
定对整车的冷启动性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蓄电池容量一般由启动机的功率来确定:
P起
Q=(650~700)
U
Q:蓄电池容量(A·h),:启动机功率(KW),U蓄电池额定电压
P起
③发电机功率的选用计算主要是依据整车用电器总功率,与发动机转速、发电机调节
电压来确定。

整车用电器总功率一般采用经验公式:
P总= P常用+P短×5%
P总:整车用电器总功率
P常用:常用用电器功率
P短:只有短时间使用的用电器功率
发电机功率的确定采用经验公式:
P发= 1.1(P总+P蓄)
P发:发电机输出最大功率,在发动机2500转左右
P蓄:蓄电池功率,P蓄=20A×U额
五、电路负载的计算
5.1计算的依据(输入部分)
5.1.1根据各单元电路负载,计算出整车电器件总的负载,附页9是A11的数据可以参考。

5.1.2计算的方法:P=UI,I=U/R,其中R的计算需要考虑通过接插件个数,每个接插件的
接触电阻以及导线的电阻,导线的电阻可以根据导线的规格、导线的长度查找计算出来。

5.1.1负载的分配情况(ACC、IGN、ST、BTA),典型的负载分配见附页10
5.2计算的结果(输入部分)
5.2.1保险丝规格的确定:
主要依据负载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保险丝的规格根据用电器、执行机构的额定额定功率根据I保=P/U计算出来,为了安全起见也有I保=I额×110%的。

另外根据用电器工作时间的长短可以适当的调节,对于工作时间较短,不常用的电器件可以选择较小规格的保险丝。

5.2.2继电器的选用:
汽车用继电器有额定电压分6V、12V、24V三种。

一般汽车常用的继电器额定电压为12V,以下参数均针对次类型继电器而言。

①工作电压范围的选择:工作电压范围9~15V;动作电压(吸合电压)≤7.0V;释放电压(断开电压)2.5V~4.8V。

②电寿命的选择:根据功能的电寿命的要求也不同,常动作的继电器(如闪光继电器)其电寿命≥5×105次,一般的继电器寿命≥1×105次即可。

③线圈额定额定电流的选择:一般优先选用带并联电阻型继电器,额定电流≤ 170mA。

④电流负载的选择:根据用电设备的额定电流选用相应额定电流的继电器,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取决于触点的负载性能(触点的材质镀层相当重要)。

⑤触点压降:对于常开继电器触点压降应不大于10mV/A,对于常闭继电器触点压降应不大于15 mV /A;最大电压降不应大于100 mV。

5.2.3线径的选择:
①导线的选择我公司一般按照德标、日标选用,根据车身使用位置的不同线型的选用
也有不同的选择:对于前舱内使用的导线应该是耐高温、耐油、耐震动、耐摩擦性能更好的;对于室内则耐温的要求可以相对低一些;对于门内线束对耐弯曲性能要求需要高一些(日标的AVSS )。

②线径的选择可以根据一个经验公式:I =
其中:I ——导线中通过的电流,S ——导线截面积
也有用:I = 公式的,这是更安全的公式不过会导致线束重量过重和成
本增加。

以下是接插件、导线的电流强度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也可以供线径选择时参考
S ×10+8
2
S ×10+8
4
附页3
附页4
附页5
附页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