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可口可乐在中国
可口可乐产品专业化例子
可口可乐产品专业化例子可口可乐的红飘带创意已经深入人心,变成极具辨识度的品牌符号,也成为了品牌广告创作的灵感来源。
在广告中,红飘带可以是指路牌,可以是传递和平开心氛围的手势,也可以是链接品牌与用户的纽带。
可口可乐为了证明品牌的环保意识,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承诺将在2025年实现产品包装的100%可回收,实现品牌环保的循环经济,推出了户外可回收广告牌。
超长的广告牌,灵活的“手指”,给用户指明可口可乐可回收垃圾桶的位置,在吸引人注意的同时,传递了可口可乐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将标志性的飘带设计成了正在传递快乐的两只手,而快乐“本身”就是一瓶可口可乐。
这时候,可口可乐不再只是一瓶可乐,而是快乐的化身。
同样是以红飘带+手为广告创意的灵感来源,可口可乐将投放在拉丁美洲的广告,变成不同肤色人群相互问候加油的拳头。
两个击拳的隐藏含义是我俩是伙伴,你的遭遇我感同身受,有默契与信任的表达含义,瑞典设计师帮助可口可乐设计的这组广告更具融合性。
相同的广告创意,却传递着可口可乐不同的品牌价值观。
同样是在红飘带上玩花样,可口可乐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移除LOGO,有多少人能认出可口可乐呢?于是,可口可乐推出了一组“移除logo的营销创意”,在广告中,整个瓶身采用品牌标志性的红色,其余地方剩下白色飘带和一组文案。
文案“Labels are for cans,not for people(易拉罐有标签,而人们不应该有)”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思考平等对待与和平相处。
这也是可口可乐传播的诉求:“放下成见与偏见”。
这组在伊斯兰传统节日上投放的广告,一面世就获得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其标新立异的创意助力品牌实现二次传播,成为可口可乐营销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之一。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突发的负面事件或问题,对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需要通过公关手段进行应对和解决的情况。
下面列举了10个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1.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联事件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关切,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面对舆论的压力,航空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公关措施,包括与家属进行沟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新闻发布会等,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 沃尔玛食品安全问题2014年,沃尔玛在中国销售的部分猪肉产品被发现含有不合格的添加剂。
这一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质疑,对沃尔玛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沃尔玛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采取了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恢复了公众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
3. 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中毒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抵制,对三鹿集团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三鹿集团迅速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并赔偿受害者,同时加强了质量管理和监管机制,努力恢复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4. 美国曼恩公司石油泄漏事件2010年,美国曼恩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谴责,对曼恩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
曼恩公司积极应对危机,采取了控制泄漏、清理污染、赔偿受害者等措施,并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恢复公众对其环保形象的信任。
5. 优步司机性侵事件2014年,优步的一名司机在印度德里性侵了一名乘客,引发了公众对优步安全性的质疑和抵制。
优步迅速采取了停止该司机服务、加强司机背景调查、提供安全措施等措施,并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和认知,以恢复公众对其服务的信任。
6. 可口可乐PEPSI广告事件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布了一则广告,声称喝可乐可以预防SARS病毒。
目标市场营销案例
目标市场营销案例案例3-1:可口可乐细分市场一、案例介绍风行全球110多年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也是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
其产品包括世界最畅销五大名牌中的4个(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和雪碧)。
产品透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畅销世界超过200个国家及地区,每日饮用量达10亿杯,占全世界软饮料市场的48,。
在中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927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装瓶厂,此后在天津、青岛及广州等地亦相继设厂,并迅速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可口可乐厂。
在1948年,上海装瓶厂更成为美国本土以外第一家年产超过100万箱的装瓶厂。
多少年来,可口可乐公司稳坐世界软饮料市场的头把交椅。
除了可口可乐产品本身独特的配方外,可口可乐公司良好的市场营销策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案例详细描述了可口可乐公司如何通过开辟新的细分市场而获得成功,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一)可口可乐的诞生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为流行,每年的销售量约3亿瓶,可口可乐堪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
然而,它的诞生完全是一种意外的机遇。
1886年,美国亚特兰大市的一位名叫约翰?潘巴顿的药剂师,配制了一种用于强身壮体的饮料——法国古柯酒,放在自己经营的药房里出售。
这是一种用微量的古柯与咖啡因、食油、香料等原料调和的浓糖浆,用水冲淡即可饮用。
一天,有一位客人进店来要买“法国古柯酒”,店员到调剂室想把浓糖浆冲淡时,却一时找不到蒸馏水。
于是,这位懒散的店员就拿了调剂台上的一瓶苏打水来代用。
不久,客人又回来想要再买,并且说:“今天喝的法国古柯酒味道太棒了!”这就是最原始的可口可乐。
约翰?潘巴顿利用这一偶然发现,经过检验,认定它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料。
于时,专门投资生产这种饮料,并且由于可乐倒人杯中会发出“喀啦喀啦”的声音,所以命名为“COCA—COLA(可口可乐)。
”(二)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早在70年代初,可口可乐公司就开始尝试在办公室设置机售系统,但终因系统占用场地太多和需要巨大的二氧化碳容器来产生碳酸而告吹。
跨境营销案例
跨境营销案例
跨境营销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较为著名的案例:
1. 罗技(Logitech)在中国的成功营销案例:
罗技是一家全球著名的电脑外设公司,通过在中国市场进行
跨境营销,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
他们采取了多种策略,如在中国市场推出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系列、与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进行促销、组织线下活动等。
通过这些举措,罗技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2. 亚马逊中国的成功跨境营销案例: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在中国市场的跨境
营销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们通过与中国电商平台合作,如天猫、京东等,将海外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同时,亚马逊也采取了多样化的物流和支付方式,以提高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这些举措使得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取得了强劲的销售业绩。
3. 美国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跨境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是世界著名的饮料品牌,他们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
较大的成功。
可口可乐通过在中国市场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如推出绿茶口味的可口可乐,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他们也与中国的体育赛事和活动进行合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这些举措使得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以上是一些较为著名的跨境营销案例,这些企业通过适应当地
市场的需求,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以及采取创新的营销手段,取得了在中国市场的成功。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面对纷繁复杂的营销市场,很多市场营销者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概念,营销的任务是把东西卖出去,而不是招揽无数双各式各样的眼球卖杂耍。
那么接下来小编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营销套路一:再好的品牌和质量,也永远都比不上好的营销更吸引人只有在情感上打动人的营销才是真正走心的营销。
看不到人心的故事就不是一个好概念、好产品、好品牌,更不要去企求会有好市场。
可口可乐有着百年的品牌历史,但公司从创立之初,便一直围绕着感性化诉求做推广,再配以当地化的表现,其全球征程一片坦途。
以至于如今一提起可口可乐一词,已不再是一款简简单单的饮料,而是跃升为美国文化的一大代表。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可口可乐一直奉行的是典型的美国风格。
甚至直到20世纪末,公司总部才意识到如果可口可乐想要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占据霸主的地位就必须融合中国文化。
于是1997年,可口可乐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请中国明星代言的由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的纯中国广告,这则广告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为契机,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中可口可乐每年都会拍摄春节贺岁广告,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联、木偶、剪纸等富有浓重乡土气息的元素运用其中。
其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一点:过中国年,只有喝可口可乐才有味道。
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并不是向本地文化低头。
再伟大的产品也终究离不开消费者这一穷爹妈,不能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欣赏的营销,永远只是作为销售者看的营销,和消费者根本就没什么关系,也就会沦落为金钱绝缘体。
而可口可乐广告片中使用到的各种传统元素既与消费者的情感达成了共鸣,同时也很鲜明地阐释了其品牌的独特特征。
并且这一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都保持着一致性。
“给你带来舒爽的感受”,可口可乐从一开始就在强调这一点,不论在什么地区和国家。
唯一,才是不变的招牌。
保持品牌的独特性,是保证营销卖得动产品的关键点。
套路二:可口可乐社交O2O新模式可口可乐互动营销总监陈慧菱表示,无论是OnlinetoOffline,还是Offline to Online,缺少双向的互动。
可口可乐中国化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营销环境分析一、可乐的成本构成主要有三块:生产成本、销售广告成本和物流成本。
二、环境状况宏观环境:1、人口环境:中国是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大。
2、经济环境:可口可乐入住中国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特别时期,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在以后的发展中,更是紧跟世界潮流。
3、文化环境:可口可乐在百年前就确立了它独有的创造地位以及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它在国际经营中的本土化战略,更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微观环境:1、顾客:可口可乐在中国首先以年轻人作为市场,符合年轻人的热情与激情,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最终获利的目的。
2、供应者:都是在中国取材,生产,加工,包装。
3、企业内部环境:高层管理、财务、研究与发展、才过、制造和会计等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三、企业的分销渠道1、最大限度刺激消费者对可口可乐产品产生需求并满足他们的你需求2、最大限度增加可口可乐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3、最大限度加强可口可乐市场渗透率第二部分问题和机会(一)、关键问题所在1、潜在威胁(1)强大的竞争对手与其竞争(如百事可乐等公司)1898年成立的百事可乐公司,美国最大的软性饮料公司之一。
对软饮料而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产品味觉很难分清孰优孰劣,百事可乐通过广告语传达他们的销售理念"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
首先是准确定位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可乐;并且邀请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通过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开始了文化的改造。
(2)替代品销量上升第一,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碳酸饮料部门的增长率已开始下滑。
比如,果汁市场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苏打饮料市场,而且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第二,更多的饮料品牌和口味供大众选择,导致了可乐销售的下降。
2、企业弱势(1)关键的技能或能力改变导致了企业文化受挫百事可乐在电视广告上显示,消费者参加未标明品牌的可乐口味测试,结果,他们选择了味道更甜的百事可乐。
于是可口可乐决定采取激进的行动收复失地。
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可口可乐营销案例分析作为一个拥有129年历史的全球品牌,可口可乐除了致力于为全世界消费者奉献一流的饮品外,其遍布全球的营销创意,更不禁令人叹服其创新的品牌之道,以下让我们重温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一探百年品牌历久弥新的秘诀。
那么接下来WTT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吧。
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一可口可乐电话亭:所谓幸福,就是有人为你着想可口可乐向来关怀弱势群体,他们了解背井离乡的务工工人。
这些人为了让家里的孩子、妻子和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从来不舍得乱花一分钱,即使是打一通电话回家,昂贵的电话费,让他们望而却步。
迪拜可口可乐洞悉如此,开发出了一个“hellohappiness“电话亭装置。
在这里,一个瓶盖=三分钟国际通话费一瓶可口可乐连接起一家人的思念和幸福,让人动容。
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二可口可乐条形码,竟然扫出一首歌来可口可乐的做法,越来越让人惊喜。
通过改装超市条形码扫描系统,在其他商品被扫描时,清一色的“嘀”声后,可口可乐却欢乐的“噔噔噔噔噔”唱起来。
当枯燥一成不变的生活突然来点新鲜的,足以让人欢乐。
几乎每一位听到可口可乐穿过扫描仪时发出的经典音乐,都会开心的绽放笑容。
这种好感度的培养与建立,真心很赞。
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三可口可乐,能召唤彩虹出现一直有彩虹之国之称的南非,到今年四月,成立已有20年。
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可口可乐竟然可以在约翰内斯堡的上空架起了一座“天然”彩虹。
霸气的创意和强大的执行力让人望成莫及。
执行的原理是根据“水汽经太阳折射形成彩虹”,至于这个角度,工作人员已经反复测算了很久。
最后可口可乐选定在约翰内斯堡城市广场的大楼顶部安装配水装置,喷水装置会根据太阳的角度来洒水,进而顺利形成彩虹。
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四怎么拯救世界上雨量最大小镇?远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这里有世界上雨量最大的小镇Floro。
即使这里每年降雨量高达12717毫米,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却缺少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饮用水。
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2
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2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2》的内容,具体内容: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可口可乐公司如何根据中国大陆的政策动向和进程适时灵活地安排设计其在中国市场的进军之路。
将本土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思想战略应用于实践中。
二...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可口可乐公司如何根据中国大陆的政策动向和进程适时灵活地安排设计其在中国市场的进军之路。
将本土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思想战略应用于实践中。
二市场营销战略1市场竞争战略谈到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就是百事可乐公司了,我们经常在自己的消费过程中依据自己的喜好在两家公司之间做出选择。
可口可乐的经营理念可以用3A和3P来表述。
3A即是:让顾客"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
从1995年起3A原则改成3P原则,即"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物有所值(Priecetovalue)、首选品牌(Preferece)"3P比3A要更为主动。
而百事可乐则以百事可乐的进攻原则是:找到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攻击它们。
这种策略独出心裁,有效命中了青少年目标,因为对于糖果和可乐,孩子们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百事可乐的标语是:"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把目标锁定在年轻一代,它也成为百事可乐用来进攻"老龄化"可口可乐的主要策略。
然而,遗憾的是百事可乐并没有一直坚持这一策略。
当然,在战术上,语言、画面、音乐都可以按需要经常更换。
但是,战略绝对不能更换。
这也正是为什么百事可乐并始终没有超过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对双方针对中国市场的竞争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世界饮料行业内一对打不散的竞争对手。
为了争夺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他们彼此争斗,互不相让。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加快了本土化战略,近几年在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也越来越具有中国本土味。
可口可乐的客户关系管理案例
可口可乐的客户关系管理案例早在本世纪初“可口可乐”已在亚洲面世,首先在菲律宾生产,并运来中国出售,在上海等城市销售。
1927年“可口可乐”在上海及天津设厂生产,稍后更在青岛及广州生产。
1933年,在上海的可口可乐生产厂是美国以外最大的“可口可乐”厂,在1948年,更是美国境外第一家年产量超过一百万箱的工厂。
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3家罐装饮料厂,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年销售额近百亿元。
在近日公布的“1999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中,可口可乐在同类产品中又一次高居榜首,一举夺得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以及知名度三项桂冠。
可口可乐公司一贯重视广告宣传,其进入中国市场也不例外,每年都投入几千万元进行宣传。
但是,可口可乐的广告宣传和品牌定位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以往都是由亚特兰大总部统一控制和规划。
中国的消费者看到的总是可口可乐那鲜红的颜色和充满活力的造型,可口可乐以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中国消费者。
十几年来广告宣传基本上采用配上中文解说的美国的电视广告版本,这种策略一直采用到1998年。
随着中国民族饮料品牌的蓬勃发展,可口可乐的市场营销策略在1999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去年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
明明白白地放弃了多年一贯的美国身份。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正在大踏步地实施中国本土化。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一贯采用的是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
从去年开始,可口可乐把广告的受众集中到年轻的朋友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的青年形象为主体。
“活力永远是可口可乐”成为其最新的广告语。
可口可乐发展的如此成功,现在商业可从中汲取哪些经验呢?1.出售优质产品。
产品不必会说话或者会飞,但必须具备某种能被人广泛接受的某种有用的功能。
可口可的案例分析
品牌学可口可乐获得成功的案例分析学院:XXXX专业:XXXXX班级:XXXXX姓名:XXX可口可乐的案例分析一、公司背景1886年5月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间实验室里,药剂师约翰·S·彭伯顿试制出一种糖浆,他和助手给这种糖浆起名叫可口可乐(Coca cola)。
1888年,一位名叫阿萨·G·坎德勒的年轻人看到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的市场前景,遂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份,掌握了全部生产销售权,并于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坎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23年,罗伯特·伍德鲁夫接任公司总裁,他的目标是使可口可乐走向全球。
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改进和加强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
在伍德鲁夫的苦心经营下,可口可乐在全球得到推广,最终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
二、产品定位很难相信一个可乐的品牌可以这样永葆青春。
对于现在我们这些追求变化的年轻人,对于一个就那个味的饮料,何以让我们还要讨钱喝百年都一个味的可乐。
我想,我们可能已经超出了为了解渴才去喝可口可乐,而是可口可乐的精神在刺激着我们去购买它。
正是因为可口可乐的品牌定位,让它屹立于众多的饮料品牌中而不倒。
在可口可乐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人去品尝到可口可乐,请喝可口可乐成为其活动的主题,它主要是从产品的功能层面去宣传,解渴、好味道、清凉……如:新鲜美味满意就是可口可乐;口渴时的享受等。
二三十年代,随着可口可乐产品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知,广告语的宣传越发趋于感性,在功能性的诉求基础之上,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如欢乐、友谊等等。
如:充满友谊的生活,幸福的象征等,但这个时期仍是一个产品推广阶段,真正品牌地位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战结束后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可口可乐的快速成长期,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其民主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则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厂,参与重大体育赛事,进行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可口可乐在知名度和各地市场的占有率得以巨大提升,品牌价值节节攀升。
可口可乐中国化案例
可口可乐公司虽于2001年才确立其全方位饮料公司的定位,但其从进入中国开始,一直不遗余力地在中国一步紧凑一步地推进其本土化策略。
无论在区域开发、建装瓶厂、与几大合作伙伴进行无隙合作,还是新产品推广、本土管理人员聘用、广告内容民俗和本土化等方面都为国际品牌企业做出了表率。
但可口可乐公司也并不是在中国所向披靡,正如笔者于2004年所写的关于可口可乐茶饮料的文章《茶饮料—可口可乐最后一块短板》所说的那样,可口可乐公司的茶饮料一直在中国冲杀,推出了好几个品牌,却仍未有突破。
作为前可口可乐公司的非碳酸饮料产品经理,一直希望可口可乐公司能打破这个被动局面,补上这块短板。
而在2005年的这个夏天,只要我们到市场上稍微走访一下,就会有惊奇的发现:可口可乐公司终于有了机会,在茶饮料市场上打了一个大胜仗,对我去年的质疑与期待给了一个圆满的答复!因为“雀巢”绿茶上市还不久,却已经在北京好几次卖断货了!只要我们细细探究,也会发现,能补上这块短板,并不是运用了什么秘密武器,而只是又一次本土化的成功运用而已!可口可乐原来要不卖的是挺贵的不符合国情的“天与地”饮料、定位不清的“阳光”茶,或者就是泊来的日本“岚风”蜂蜜茶、号称西式茶打西式概念的“雀巢”红茶,而这次,可口可乐推出了在真正的本土茶—绿茶。
我们都在听许多的国际品牌企业在媒体上滔滔不绝地表述他们如何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培植,却真正全面推广或者说是全心全意彻底应用的却鲜有之,大多还没真正找到本土化的精髓和“本土式”的运作方法(当然,跟其决心也有很大关系),却已经身陷重围,不能自拔了。
本土化真的有那么难吗?本土化与企业文化有关,本土化与领导的决心有关,本土化与管理人员对当地的熟悉程度有关,本土化与灵活性有关......看上去,本土化要思前顾后很多东西,其实,本土化只与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有关,那就是—市场和消费者!下面,就让我们从近期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实施的不同方面的动作来诠释一下,什么才是跨国公司本土化运作的精髓?一、产品—必要时候对原引进产品完全改头换面,‘痛改前非’,切实针对当地消费者可口可乐公司与雀巢公司成立BPW(全球饮料合作伙伴)时,首先推出的是雀巢PET 瓶即饮茶(非袋泡茶和茶粉)。
国外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研究
国外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研究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是必然趋势。
然而,国际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市场规模巨大却文化背景迥异的中国市场中,许多国外企业都经历了坎坷。
然而也有许多国外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了可喜的成绩。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国外企业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方法和经验,并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
一、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虽然其起源于美国,但可口可乐公司非常擅长在全球各地定制化营销策略。
在中国,可口可乐公司成功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广渠道的建设。
可口可乐公司快速建立了一个覆盖中国广泛的推广网络,成功开拓了一系列的促销方式,如奖励、打折和捆绑销售等营销手段,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2. 快速响应消费市场变化。
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了本土化团队,通过汲取中国文化、习俗以及经验,从市场的角度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
这些新产品能够很快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依赖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
3. 文化融合。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策略中体现出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习惯。
对于中国市场,可口可乐不仅设立了本土化团队和进行本地的市场营销,也借助了华语歌曲和本土节日等方式,表达了与中国市场的文化融合。
二、阿迪达斯阿迪达斯公司作为全球顶尖的运动品牌,一直保持着强劲的营销力度。
在中国市场中,阿迪达斯公司成功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嫁接本地文化。
中国人热爱运动和体育,阿迪达斯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广时把重点放在运动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嫁接上。
例如:“波西米亚足球公园”计划、签约中国篮球明星易建联携手开发独代品牌等;2. 定制个性化营销策略。
阿迪达斯公司在推广时细分市场,通过定制化的营销手段,推出符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及将品牌品质和个性化、多元化联系起来,以打动青年客户,吸引他们进入阿迪达斯的门店。
3. 投资本地渠道。
阿迪达斯公司在中国市场中成立了一些本土化的店铺,以及自建了线上平台,这些都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从而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和扩大销售渠道。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近几年,中国饮料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前景广阔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饮料厂商,许多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通过收购国内著名品牌或合资、独资经营挤占国内市场。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欢迎阅读!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1以可口可乐为核心,公司、专卖店,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将利用全球最卓越的品牌和服务系统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满意和价值。
我们的品牌资产将因此而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提升,股东财富也能增加。
公司的目标是:扩展全球业务系统,使欣赏我们品牌和产品的消费者人数越来越多。
营销环境分析——SWOT分析优势1.知名度高。
可口可乐历史悠久,从189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在1927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融入大众生活。
2.雄厚的资金,先进完善的管理。
可口可乐注重产品质量、重视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完善销售网络、注重培训专业人才。
3.模仿困难。
因为有神秘配方,独特口味。
尽管饮料业容易制造,但是可口可乐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其他饮料公司难以模仿的。
4.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形态的可口可乐以外,该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
从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到矿泉水都有其相应产品。
5.销售策略强大。
通过网络、电视等视频声讯的广告宣传和各种促销销售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也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劣势1.企业规模大,不易控制。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某些方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可口可乐自身是碳酸型饮料,过多饮用对身体有所损害。
3.成本费用高。
由于秘方等因素要向中国的分公司运送原料,注定会提高产品成本。
机遇1.中国对外政策。
中国政府支持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可以收到很可观的税收收入,还可以推动中国整个饮料行业的发展。
1.公益事业。
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地区的公共建设、教育建设都需要企业的支持,可口可乐公司可以通过公益事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感人的销售案例分享
感人的销售案例分享案例一:可口可乐—中国福娃“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借势营销还是节日营销,品牌自然都想搭上春节这班列车,为争夺“春节流量”这块大蛋糕,可口可乐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从很早以前,可口可乐就为了争夺“春节流量”这块大蛋糕出了想出了,将传统的中国福娃形象融入春节营销活动的想法。
中国福娃的出现代表着“喜庆”“吉祥”“节庆”,为春节装点着合家欢乐、喜气洋洋的氛围。
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可口可乐,已经很明白中国老百姓想要看到什么。
一经使用,屡试不爽,福娃参与的春节营销反响不错,福娃从此以后便成为可口可乐的御用代言人。
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占领,中国福娃穿着不一样的服装,拥有丰富的表情,比出各种爱的手势将覆盖包装、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地铁广告、电梯广告、室内广告等多个渠道中,通过中国福娃的故事传递新年的喜庆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可口可乐的中国春节之心的真诚。
在技术上,可口可乐与中国福娃的合作也有了质的上升,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仅将福娃“阿娇”、“阿福”两娃印上可口可乐瓶身,并且还独具创新地加入了AR技术,打造了扫福娃赢惊喜的新年活动。
“年味十足”的福娃不仅会拜年,还会向参与者发出爱的新年红包,进一步升级的互动体验表现出“人机交互”的人性关怀感。
案例二:《啥是佩奇》2019年1月17日,一支时长为5分40秒的视频犹如“社交病毒”一样短时间就占据了各大社交媒体,《啥是佩奇》准确get到了大众的“G点”,成为2019年开年以来第一个“爆款”,创造了2.3亿播放量、16亿微博转发量。
《啥是佩奇》解析了现代人在“城市化进程中”中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表现爷孙之间哭笑不得的亲情故事,表达城市进步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矛盾,其实年老的亲人是这场矛盾与冲突之下最大的牺牲者。
家住山区的爷爷踮着脚尖期盼儿子一家回来过年,想要给孙子他喜欢的小猪佩奇,无奈常年与大城市隔绝的爷爷却不懂佩奇是个什么东西,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揭开“佩奇”之谜,中间产生的一系列捧腹事件,最后爷爷亲手制作了一个爷爷牌的佩奇。
具有权威性的广告案例
具有权威性的广告案例可口可乐:作为外国品牌,而积极融合中国文化,实施广告本土化策略的典范。
对于可口可乐,实在是一言难尽,它太富有传奇色彩了。
2001年《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名单中,可口可乐以高达725亿美元高居榜首。
二十世纪调查显示,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分别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乐(Coca Cola)。
可口可乐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做广告的。
1984年英女王访华,英国电视台BBC拍了一个纪录片给中国中央电视台放。
作为外交礼节,中央电视台必须播放,但苦于没钱给BBC,于是找到可口可乐要赞助。
可口可乐提出了一个赞助条件:在纪录片播放之前加播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片。
这成了新中国电视广告历史上的开篇之笔。
此后很多企业写报告问“可口可乐可以做电视广告,我们行不行?”于是做电视广告的口子打开了。
撇开可口可乐荣耀不论,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
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机以广告投入巨大而取胜的。
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
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高达几千万元。
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
临近20世纪末时,可口可乐意识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
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
可口可乐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
跨文化管理可口可乐案例
跨文化管理可口可乐案例咱来唠唠可口可乐的跨文化管理那些事儿。
一、全球布局与文化差异初遇。
可口可乐那可是个全球性的大品牌,就像个超级明星到处跑场子。
它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这就意味着要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打交道。
比如说,在一些西方国家,像美国,人们喝可口可乐那是非常随性的事儿,可能在街边的热狗摊、球赛现场,随时随地就来一罐。
大家的文化比较开放、直接,可口可乐的营销也就可以很奔放,广告里都是充满活力、个性张扬的年轻人在尽情享受可口可乐带来的畅爽。
可是到了亚洲呢,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像在日本,礼仪文化非常重要。
可口可乐就得小心翼翼地融入这种文化。
他们在日本的广告里可能就会更多地体现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同时又巧妙地把可口可乐和日本的社交文化联系起来。
比如说,在家庭聚会或者公司团建这种场合,可口可乐会被描绘成是一种能增进人际关系的饮品。
二、适应宗教文化。
再说说宗教文化这方面。
在中东地区,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
可口可乐要在这儿做生意,那可不得入乡随俗嘛。
伊斯兰教有一些饮食方面的规定,可口可乐就得确保它的产品成分和生产过程都符合当地宗教的要求。
它的包装、宣传等方面也不能有违背宗教信仰的内容。
比如说,不能有一些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形象或者广告语。
可口可乐还很聪明地利用当地的宗教节日进行营销活动,在开斋节这样的节日里,推出特别的促销或者限量版包装,这就像给当地消费者送了一份符合他们文化的小惊喜。
三、本地化策略的成功。
可口可乐的本地化策略那可是相当厉害的。
在不同国家,他们会推出不同口味的可口可乐。
在中国,有樱桃味、生姜味等特别口味。
这就像是给中国消费者定制的美食一样,因为中国人的口味比较丰富多样,这种本地化的口味创新让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更受欢迎。
而且,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广告也经常会请一些本土明星来代言,像周杰伦等,这些明星在中国年轻人中人气超高,一下子就拉近了可口可乐和消费者的距离。
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跨文化。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谈判经典案例分析1. 案例一:可口可乐与中国的谈判1981年,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政府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谈判,最终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这场谈判的难点在于,中国政府当时对外资企业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可口可乐公司需要保护其秘方不被泄露。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谈判策略,可口可乐公司最终达成了双赢的协议。
2. 案例二:波音公司与日本的谈判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飞机制造商之一,而日本是一个对飞机制造业有着极高要求的客户。
在20世纪80年代,波音公司与日本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了销售波音飞机的协议。
这场谈判的成功,关键在于波音公司对日本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日本文化、法律、市场等方面的充分准备。
3. 案例三:苹果公司与中国的谈判2012年,苹果公司与中国政府进行了关于在中国建立苹果零售店的谈判。
这场谈判的难点在于,中国政府对外资零售企业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苹果公司需要保护其知识产权。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谈判策略,苹果公司最终达成了在中国建立零售店的协议。
4. 案例四:丰田汽车与美国的谈判在20世纪80年代,丰田汽车面临着进入美国市场的巨大挑战。
由于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强烈反对,丰田汽车不得不与美国政府进行了一场艰难的谈判。
最终,丰田汽车通过承诺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并创造就业机会,成功地赢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进入了美国市场。
5. 案例五:微软公司与欧盟的谈判在2004年,微软公司因为涉嫌垄断被欧盟罚款4.97亿欧元,并要求微软开放其Windows操作系统的部分代码。
微软公司通过与美国政府和欧盟的多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一项和解协议,同意开放部分代码,并支付罚款。
6. 案例六:阿里巴巴与美国的谈判在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场谈判的难点在于,阿里巴巴需要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一致,确保其在美国市场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通过精心的准备和灵活的谈判策略,阿里巴巴最终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的IPO之一。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姓名:***学号:*********班级:工商二班摘要: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流行,每天销售量为3亿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
它在开拓市场、寻求机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施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长期以来运用广告的视觉定位建立起了系统、一致、有效、个性鲜明的品牌推广攻势,成为举世瞩目的营销竞争范例。
一、可口可乐介绍 (4)1.公司介绍 (4)2.公司历史 (4)3.LOGO (4)4.背景 (5)二、可口可乐如何开展的内容营销计划 (5)从“可口可乐”百年历程看市场营销与企业永续发展的关系 (5)2.分析可口可乐品牌策略与营销组合、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运作 (7)2.1 产品 (7)2.2促销 (7)2.3价格 (8)2.4 渠道 (8)2.5可口可乐品牌的企业形象设计 (8)三、可口可乐对大众来说是饮料还是文化 (9)四、启示 (9)一、可口可乐介绍1.公司介绍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拥有500多个汽水和不含气饮料品牌,每天为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19亿杯畅爽可口的可口可乐系列产品,长期致力于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节能理念。
2.公司历史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
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
那天,他正在搅拌作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 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美分。
可口可乐特许经营案例
可口可乐特许经营案例特许经营是“泊来品”,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最初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
从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建立起第一个特许经营网络以来,国外许多企业均取得相当良好的成绩,美国已成为特许经营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全美约有3000家零售特许商,25万加盟经营者,在美国国内经营着约60万个特许经营店。
特许经营也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多得的一种经营形式。
中国虽至今还没有一家较大规模的特许连锁经营体系,但已在多个行业如百货、超市、医药、餐饮、电器、服装、钟表眼镜、鞋业、糕点等如火如荼地开展。
特许经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多益处,如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延伸、产品的销售、管理的完善均有相当大的影响。
它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连锁体系惯用的成长策略,是创业者一圆人生梦的捷径。
特许经营对品牌价值的增长也功不可没。
特许经营对品牌的扩张往往是“半两拔千斤”,远非常规的品牌培育、拓展、延伸式的“慢工出细活”过程相比。
特许经营通过统一品牌运作和管理,积聚各方资源,满足最大范围的消费者需求,造就许多国际知名品牌。
如可口可乐公司的特许装瓶系统巧妙地将品牌扩张和企业扩张结合在一起,别出心裁地营造出了一个世界级的可口可乐“红色世界”,达成了可口可乐品牌在世界上的快速成长,促成了“可口可乐”成为世界第一品牌的可能,成就了该品牌的巨大市场价值。
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其碳酸饮料系列产品,“可口可乐”是世界第一品牌,品牌价值已达七百多亿美元。
可口可乐公司于二十世纪早期尝试性地向一些地方性企业授予装瓶和销售经营权,逐渐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生产销售网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向全球各地区扩大生产和销售,建立起操作规范和内涵丰富的特许经营网络,使可口可乐系列品牌在当地茁壮成长,取得品牌的飞速发展和扩张。
在实施特许经营策略前夕,可口可乐公司虽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但受资金、信息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跨上国际化的路途:一、因未实施独特的特许装瓶厂网络,“可口可乐”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软饮料产品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三:可口可乐在中国
上海已是午夜,你可能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CEO道格·艾夫斯特(Doug Ivester)已进入梦想,可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前一天晚上到达上海时已经很晚了,今天他还是很早就起来,为一个新的灌装厂命名,又开了一天的会,还为可口可乐公司的中国合作伙伴举行了晚宴。
晚宴结束后,他并没有回去休息,而是沿着南京路一直走了下去,边走边看。
他走进那些小商店里面,察看可乐的摆放情况,与店主人进行交谈。
使他感到沮丧的是,他发现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买得到冰镇可乐。
艾夫斯特为什么要在这些马路上散步呢?可口可乐占有全球软饮料市场50%的份额,没有一个竞争对手能够接近这个数字,包括百事可乐。
全球化和技术是艾夫斯特的两大追求。
他敦促管理者们避免序贯式的扩张,而要选择裂变式的增长。
如果可口可乐想在中国设立200个销售办事处,不要先开第一个,再开第二个,以序逐步增加;而是将每个新的办事处作为一个支撑点,在此基础上同时增开几个办事处,就像叠罗汉一样。
中国是可口可乐的第八大市场。
艾夫斯特来到中国,是想传递一个信息:可口可乐公司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好公民,成为中国的好客人,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和教育。
可口可乐公司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会产生另外十个支持它的工作岗位。
南京路散步归来之后,艾夫斯特问他的随从们:“你们想知道可乐与鸡蛋有什么关系吗?”接着,他又说:“我们是在与鸡蛋进行竞争。
”他谈到一个开售货亭的妇女,这个妇女卖掉的茶叶蛋数以吨计,但卖掉的可乐却寥寥无几。
“我们必须向那位女士证明,如果她卖可乐,会挣更多的钱”,他说。
在可口可乐公司,传统的坐办公室的工作已经消亡。
员工们都认为自己是知识型员工,所谓的办公室就是他们随身携带的信息。
这样,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开展工作。
当一家公司的业务达到可口可乐公司那样的全球化程度,80%的利润来自于海外时,这一战略至关重要。
管理者随时都可获得大量信息,并进行实时决策。
艾夫斯特坚持认为,公司应该实现全球联网,并倡导一种语音邮件文件。
艾夫斯特称,他的目标就印在可口可乐公司年报的封面。
那个封面标明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上个季度所实现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一天销售10亿份饮料,占全球饮料日消费量的2%。
封面上有48个可乐瓶子,代表全球每天消费的480亿份饮料;其中有一个瓶子是红色的,代表可口可乐的份额。
艾夫斯特的目标是两个红色的瓶子,也就是说,他想让可口可乐的全球消费量增加一倍。
讨论问题:
在向全球市场扩张时,可口可乐公司面临的挑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