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伤寒论

合集下载

伤寒论318条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318条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318条原文及译文《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该书共分为四篇,其中第三篇是关于伤寒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内容。

第318条是其中的一条原文,下面是该原文及译文:原文,伤寒未解,脉弦者,与桂枝汤;弦者,与麻黄汤;弦滑者,与桂枝加葛根汤;滑者,与麻黄加生姜汤;弦滑者,与桂枝加芍药汤;滑者,与麻黄加大黄汤;弦大者,与桂枝加大黄汤;滑大者,与麻黄加附子汤。

译文,如果患者患有伤寒病,但病情还没有解除,脉搏感觉紧绷的患者,应该使用桂枝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紧绷而有力的患者,应该使用麻黄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紧绷而滑利的患者,应该使用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滑利的患者,应该使用麻黄加生姜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紧绷而滑利的患者,应该使用桂枝加芍药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滑利的患者,应该使用麻黄加大黄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紧绷而有力的患者,应该使用桂枝加大黄汤进行治疗;如果脉搏感觉滑利而有力的患者,应该使用麻黄加附子汤进行治疗。

这条原文是根据伤寒病患者的脉搏感觉来进行治疗方案的指导。

脉搏感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感觉,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病理变化的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条原文中提到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感觉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紧绷的脉搏感觉可能表明病情较重,需要使用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进行治疗;紧绷而有力的脉搏感觉可能表明病情更为严重,需要使用麻黄汤或桂枝加大黄汤进行治疗;滑利的脉搏感觉可能表明病情较轻,需要使用麻黄加生姜汤、桂枝加芍药汤或麻黄加大黄汤进行治疗;滑利而有力的脉搏感觉可能表明病情较轻,需要使用麻黄加附子汤进行治疗。

这些治疗方案的选择是基于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即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脉搏感觉来确定适合的药物组合。

桂枝、麻黄、葛根、生姜、芍药、大黄和附子等药物都是中医常用的药材,具有温阳、发汗、解表、通络等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这条原文提供了根据脉搏感觉来进行伤寒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为中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仲景【伤寒论】白话解全集

张仲景【伤寒论】白话解全集

伤寒论白话解辨脉法第一1、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

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2、问:阳结证和阴结证的脉象如何区分呢?答:病人脉象浮而数,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这是燥热实邪内结,名叫阳结。

大约到第十七天,病会加重。

病人脉象沉而迟,不能饮食,身体困重,大便反而结硬的,这是阴寒实邪内结,名叫阴结。

估计到第十四天,病会加重。

3、问:有一种病症,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

问:什么是阳不足?答:以脉为例,假如寸口脉微,是为阳不足,阳虚则阴气乘之,阴盛则寒,就会出现如凉水洒在身上那样畏寒。

问:什么叫阴不足呢?答:尺部脉弱,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气乘之,阳盛则热,所以就会发热。

4、病人寸脉浮,尺脉弱的,是阳气浮于外,阴血虚于内。

卫阳衰虚不能外固,所以汗出如流珠;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所以产生筋脉挛急。

如果病人脉沉的,是营气衰弱。

营气衰弱的人,若再用烧针治疗,就会更伤营阴、更助阳热,产生发热和躁扰心烦的变证。

5、脉象盛大好象车盖上拥的,是阳气偏胜所致,叫做阳结脉;脉象强直连连不断,如摸长竿一样的,是阴气偏胜所致,叫做阴结脉。

脉象轻浮于上,状如肉汤上的油脂飘浮样的,这是阳气衰微的表现。

脉象极其细小,状如蜘蛛丝一般的,这是阴气衰微的征象。

脉象绵软无力,前大后细,好象漆汁泻下之状的,这是大失血后血脉空虚的征象。

6、脉搏跳动缓慢,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结脉。

脉搏跳动快,时而一止又复跳的,叫做促脉。

脉促是阳盛所致,脉结是阴盛所致,这些都是有病的脉象。

7、动脉是阴阳之气相互搏结,脉气不能贯通三部所致。

如果寸部出现动脉的,为阳虚不能固外,就要汗出;尺中见动脉的,为阴虚阳乘,就要发热;假如既不汗出,又不发热,而见形寒畏冷的,这是三焦阳气受伤,不能通达于外的缘故。

伤寒论116条原文

伤寒论116条原文

伤寒论116条原文伤寒论116条原文如下:《伤寒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一部较早的医学经典,主要论述了太阳病、阳明病、太阳阳明病、太阳转阳明病、阳明病、转阳明病、阳明传太阳病、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116个病证。

该篇经文以条文的形式详细阐述了疾病的病机、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伤寒论》116条原文及拓展:1.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麻黄麻黄汤主之。

2.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恶风,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无汗,恶风,桂枝汤不效,麻黄杏仁石膏汤主之。

4. 太阳病,发热,头痛,项背强几,脚肿,桂枝汤证。

5.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无汗,麻黄汤证。

6. 太阳病,发热,头痛,恶风,身痛,桂枝汤证。

7. 太阳病,脉浮,发热,自汗,恶风,桂枝汤证。

8. 太阳病,发热,头痛,项背强几,脚肿,麻黄杏仁石膏汤证。

9. 太阳病,发热,头痛,恶风,无汗,口渴,桂枝汤证。

10.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口渴,麻黄杏仁石膏汤证。

11. 太阳病,脉浮,恶风,头项强痛,桂枝汤证,心中烦躁,不可晓,欲得饮水,桂枝甘草汤主之。

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身痛,麻黄汤证,欲卧不卧,桂枝甘草汤主之。

13.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口渴,桂枝汤证,腹泻,桂枝甘草汤证。

14.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身痛,麻黄汤证,呕吐,桂枝甘草汤证。

16.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颈项强痛,口渴,麻黄汤证,鼻塞,桂枝甘草汤证。

17. 太阳病,发热,恶风,头项强痛,身痛,桂枝汤证,腹泻,麻黄杏仁石膏汤证。

18. 太阳病,发热,恶风,头痛,颈项强痛,脉浮,口渴,桂枝汤证,心中烦躁,欲得饮水,桂枝甘草汤证。

19. 太阳病,发热,头痛,恶风,身痛,麻黄汤证,欲卧不卧,桂枝甘草汤证,口渴,石膏汤证。

20.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身痛,麻黄汤证,欲卧不卧,桂枝甘草汤证,腹泻,石膏汤证。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全书共分六十篇,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伤寒论的概念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张仲景所著。

它把伤寒病看作是由外感于寒热之气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这个病在国内流行了数千年,因其病情复杂、症状多样而著名,中医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寻求治疗的良方。

伤寒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最先要了解的是其研究方法。

伤寒论主要采用了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同时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伤寒病的确诊、分期及处理方案等方面,伤寒论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伤寒论的分类伤寒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初、中、重。

初伤寒和中伤寒都比较普遍,以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为表现,但重伤寒病情极其危险,症状严重,病人一旦中重伤寒就必须立即就医。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治疗原则主要有解表、清热、降温、化湿、溶症、复原等疗法。

其中解表是初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清热治疗是针对发热等综合症状的处理,降温治疗旨在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及消除其他症状,化湿治疗关涉到胃肠、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的处理,溶症疗法是针对重度病人的强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预防伤寒论对于预防伤寒病也有所规定,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外来传染源的侵入,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全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手册,对中医治疗伤寒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作者简介(张仲景)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公元一五○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

张仲景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

”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

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东汉末年,连年混战,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张仲景目击心伤。

“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杂病论》自序)。

于是发愤研究医学。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杂病论》自序)。

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宗族中张伯祖做老师,竟尽得其传。

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

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

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

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张仲景的著作,不仅是《伤寒杂病论》一部书,还有《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可惜只有《伤寒杂病论》流传下来,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 两大部分。

由于当时局势混乱,《伤寒杂病论》亦有散失,到了公元3世纪时,经过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的整理,把伤寒和杂病划分开来加以编排。

到了北宋时代又经过医官孙奇、林亿等人的校正,成为今天我们可以读到的《伤寒论》和《金匿要略》两部书。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在我国医学上,医生问病情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病人有些什么症状,比如头疼、发热、伯冷、咳嗽等等以及病人的表情,还要按一下病人的脉搏,这一系列的症状称做为症候群,综合在一起的症候群,中医就称它为“证”。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

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我考虑到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卒时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

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同时,还时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

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伤寒论154条原文

伤寒论154条原文

伤寒论154条原文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之一,全书共分六十篇,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第154条原文如下:
伤寒之为病,其始得之也,微恶寒而腹痛,身发热,日一度,
数日至七日,是谓伤寒。

这段原文描述了伤寒病的初期症状,即患者开始出现微恶寒、
腹痛、身体发热,发热逐渐加重,每日发作一次,连续数日至七日。

张仲景根据这些症状作出了伤寒病的初步诊断。

从医学角度来看,这段原文揭示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
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伤寒病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疾病之一,对于了解这一疾病的病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这段原文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展现了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理念。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对于传承和发
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这段原文是《伤寒论》中关于伤寒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研究和中医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一、导言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伤寒论》是中医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对《伤寒论》的序言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二、《伤寒论》的背景《伤寒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书中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伤寒病是一种由感受外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伤寒论》的重要性《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它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个体化,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其次,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了许多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如桂枝汤、白虎汤等。

这些方剂经过临床验证,对治疗伤寒病具有显著疗效。

这些方剂不仅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此外,《伤寒论》还对中医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张仲景的《伤寒论》不仅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四、《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全书分为六十篇,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其中,第一篇《伤寒论序》是全书的序言,通过对伤寒病的起源和治疗方法的介绍,为后续篇章的阐述奠定了基础。

在《伤寒论序》中,张仲景首先介绍了伤寒病的起源。

他认为伤寒病是由于感受外邪,导致人体阳气受损而引起的。

他进一步指出,伤寒病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调有关,治疗伤寒病就是要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其次,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介绍了治疗伤寒病的方法。

他提出了“辨证论治”的理念,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他指出,伤寒病的治疗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症状的变化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日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卜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伤寒论序两汉-张仲景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

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对照翻译:论曰:论是这样写的: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

《伤寒论·辨可吐》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可吐》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可吐》原文及翻译
作者:张仲景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春季宜使用吐法。

凡是使用涌吐的`汤药,药已愈病就应停止服药,不必要服完一剂药。

症见胸中郁闷疼痛,想让人按压胸部,按后反而有痰涎唾出,腹泻一日十余次,脉象反迟,寸口脉微滑,这是实邪壅塞胸中,可用涌吐法治疗,吐后实邪得去,则腹泻就会停止。

宿食停滞在上脘的,应当用涌吐法治疗。

病人手足厥冷,脉象突然现结的,这是实邪壅塞在胸中。

由于实邪结于胸中,所以胸脘满闷、烦躁,想饮食却又吃不进东西,应当用吐法治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张仲景伤寒论序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该书共分为六篇,详细说明了中风、阳明、太阳、少阳、厥阴、太阴等六经气候之病的病理、病证和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序文分为上下两篇,主要介绍了创作动机和对于医学发展的理念。

序文的第一篇为《伤寒论序上》。

张仲景在序文中写道,他之所以要撰写《伤寒论》这部书,是因为他看到了周围人们生病的苦楚,以及医学界对于治疗方法的争议和混乱。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广大患者摆脱病痛之苦。

序文的第二篇为《伤寒论序下》。

张仲景在序文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于医学理论的观点。

他强调了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即通过望、听、问、切四项诊断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他还提出了“辨病依辨证”、“治病依治证”的观点,强调了治疗应该针对患者的病因病机,而不仅仅是对症疗法。

总的来说,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文中表达了对于广大患者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于医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考。

他强调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倡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

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_对张仲景伤寒论的评价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关于伤寒论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张仲景伤寒论内容介绍张仲景本人的原著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而《伤寒论》是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

外感病在古代通称伤寒,古人认为人受了风冷就会患发热的病,这些病都是由受冷引起,通称“伤寒”。

现代医学上的伤寒和张仲景著书的伤寒现在定义是不一样的。

《伤寒论》是由西晋的王叔和编整的,但是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在北宋国家藏书中被朝廷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的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全书一共有10卷,22篇有113个偏方,运用的药物为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第二卷是“伤寒例”,第三到六卷则是论述六经病的脉、诊、治疗与预后。

第七到是卷则是说霍乱等疾病的诊治以及伤寒的注意事项。

对张仲景伤寒论评价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

张仲景的《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历,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就是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众方之祖”。

张仲景的《伤寒论》奠定了他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称为后世从医人必读的医书。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还是因为自身家庭条件的特殊,他从小就能接触许多医书,而且他自身对医学的热爱,才能使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这本《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是中医名医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它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治疗伤寒病的经验,被誉为“伤寒论”的经典,成为了中医界的传世经典之一。

本文将结合《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第一条原文:“伤寒,发热,汗出,恶风。

”(1)译文:伤寒,指发热,出汗,对风寒的怨恨。

(2)注释:张仲景在该条中首先提出了伤寒的症状特点,包括发热、汗出、对风的厌恶。

这是对伤寒病的首要认识,为后续内容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条原文:“脉浮,弦,疼痛,拘急。

”(1)译文:脉搏高涨,有弦力,伴随着疼痛和拘急感。

(2)注释:伤寒病患者脉搏的浮、弦等特点,以及伴随的疼痛和拘急感,是病情的重要体征,也需要在治疗中及时予以关注。

三、第三条原文:“胸满,胁痛,呕吐,苦谷。

”(1)译文:患者感到胸部满闷,胁部疼痛,伴有呕吐,对口中食物有苦涩味。

(2)注释:本条中描述了患者的症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苦谷的感觉是伤寒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

四、第四条原文:“心烦,梦多。

”(1)译文:心情烦躁,多梦。

(2)注释:这一条中提到的心烦和多梦,也是伤寒病的常见表现,说明患者身心疲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第五条原文:“小便不利。

”(1)译文:小便不通畅。

(2)注释:小便不利是伤寒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判断疾病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中需要给予重视。

......(持续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通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的全面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各种症状和表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为后世医生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参考。

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能够为对中医药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医药的传统精华,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伤寒论是中国中医药史上的经典著作,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历史价值。

经过数百年的整理、修订和演变,目前有多个版本的伤寒论传世,其中包括较为著名的宋本伤寒论。

以下是宋本伤寒论原文的精选内容。

第一章伤寒论伤寒者,病在表,不在里,发热而恶寒也。

方名曰麻黄汤,主病者以麻黄为君,以桂枝为佐,以石膏、杏仁、甘草为使。

是为麻黄汤也。

第十五章傅粉散疗法夫傅粉之为散,实以泻下为要。

若不泻下,则不得本病之机也。

傅粉包敷,先宜温水洗净其处,以开其外,使药能入里。

…第十七章桂枝汤疗法凡病欲知病机,先察其脉。

脉之有太过者,宜用桂枝汤。

桂枝汤者,治太阳病,发汗募之。

今太阳病未除,而复有汗者,复发汗之。

时多时少,随证随治。

其证渴者,加甘草;其便者,加芍药;其呕者,加生姜。

所以然者,以调其阴阳,使逆之者除也。

第二十六章麻黄加术汤疗法麻黄加术汤,治少陰病。

其人身体重,心下满,胁下痛,小便不利者,此为寒滞,利水利气,方见效也。

第二十九章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疗法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太阳、少阳两病的并存。

手足寒,发热汗出,腹痛便薄者,为太阳病,麻黄汤主之。

若脐下急而不可揉捏者,为少阳病,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两病夹杂,当以此方治之。

第三十五章理中汤疗法理中汤者,以生姜、大枣为主药,芍药、甘草为辅药,治中焦虚寒证也。

此病之主症,心下逆、呕吐水泻、脉弱虚,故需补中益气。

但若此证为实,应忌用此方。

伤寒论谁写的

伤寒论谁写的

伤寒论谁写的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

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

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2]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

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仲景也只不过是伤寒论的传承者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和致残率之高早已引起中西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但至今尚没有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其发病机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如果能提前发现并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和治疗,将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命的生存质量,而搞清楚它的发病机理是最关键的一环。

余在伤寒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的脑出血病都发生在阳明病这一节点上,为什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脑出血病人都会发生在阳明病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的伤寒论基础理论框架的建构问题和六
病的真正实质是什么?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商周文化断档时期的史前文明阶段,它对三阴三阳六病的定义是在易与数的结合下形成的一套独特诊疗体系,与传统的以四诊为主的中医诊疗体系不同,如果宁要分派的话,可归于商初伊尹所创立的汤液经方派。

而实际上伤寒论是一部典型的中医医算之书,在伤寒论中,不但言病的分类,更主要的是言病的变化,也就是治之道,在商周时期,病就是象,病就是形,形可以类,象可以辩,先对病进行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象形理数法式方合为一体,但这种辨证和现在中医使用的辩证方法不同,现在的中医是运
用四诊再结合临床表现来选择合适的处方,而实际上真正的伤寒论诊疗体系是运用医算盘进行操作,医者不但能知道患者是得的三阴三阳的什么病,而且还知道病的演化和发展传变趋向,病的动态性和有序性在医者的心中非常明了,不但可以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而且可以看出各种病的发病机理和所涉及脏腑以及对应的经络和人身的部位,处方就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

脑出血就发生在阳明病点上,而阳明病的实质是什么?它对应的脏腑和经络又是什么?它在人身的对应部位指哪里?它的前面是三阴三阳的什么病?它的后面又是什么病,做为会使用伤寒医算盘的人来说那
是一清二楚的,阳明病是伤寒论的六病之一,它代表的脏腑是大肠和胃,对应的经络是阳明经,在人身的部位主要是头和腹,对应的卦是乾,经云“乾为首脑,根乎心肺”,在商周象形文化时期,用易和数可以表达人身的部位和五脏六腑以及经络,以易数可以定象,因易数可以明象。

为什么称“乾为首脑,根乎心肺”呢?这还的需明白六病的位置和传变顺序,阳明病的前面是厥阴和少阴,少阴的卦象是离,经云“离为心血,温输肝肾”,厥阴的卦象是兑,经云“兑为肺,兑为肤,兑为口,兑为宗气”,厥阴是由阴入阳的节点,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阴阳离决的大病,脑出血就
是其中之一,也就是阳明中风,同理在太阳伤寒传入太阴的时候,也是由阳入阴的节点,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极易出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大病,所以一部伤寒论可以用三个字来代表,那就是“保胃气”,故伤寒论诸方中,治太阴病的方最多,就是这个道理,阳明病的下传点是太阳中风,所以脑出血的后遗症就是肢体瘫痪,因为经云“震为肝经,思随心运”,肝藏血,心主血,肝血不通,心血就不运,脑出血的标在阳明,本在少阴和厥阴,而因果的结局在太阳中风,中医的整体观思想,在伤寒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和突出,知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是为医者的必备技能,单纯
的辩证和以方类证以及方证对应还只是下工医生的层次,离上工水平尚有一段距离,脑出血的发病机理是阳明病胃家实和阳明病大肠燥,是患者发病前的长期一段时间里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已经埋下了大病阳明病中风脑出血的祸根,如果有缘,遇到上工医生,就能将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其发生中风,可惜能具备这样的上工医生,现实生活中可为寥若晨星,学医者都知道燥热伤津,经云“坎为肾,坎为津,泽出胰肾”,长期燥热就会伤及肾阴,而肾为水火之脏,水养火则火不乱行,而津亏则会肾虚,肾虚火动血妄行,人在正常情况下,血是不会离经乱行的,
只有在肺肾之气虚的情况下,肺虚火动血上行,肾虚火动血妄行,才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所以阳明病发生的脑出血,病关心肺和肾肝。

中医的整体观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在脑出血发生后,有没有办法处置呢?西医的主张那就是开颅钻孔抽血,但风险很大,并不能保证患者的存活,脑出血是离经之血,非虫类药莫属,伤寒论抵当汤是首选之方,余用人参白虎汤和抵当汤合方抢救脑出血均获理想疗效,常能起死回生。

某女58岁,2006年病阳明中风,余用此方获效。

某女68岁,2012年农历9月27,突发阳明病中风,患者之女儿和女婿是开的社区医院,重西医而不重中医,
计划开颅抽血,我据其人之命数,可断言,如果用中医治疗可残喘延生,如若西治,农历10月就是生死攸关时期,命数使然也。

伤寒论是一部医算之书,其理论体系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阶段,而成熟期则在商周时期,它的前身是伊尹汤液经,张仲景也只不过是伤寒论的传承者,王叔和只是伤寒论断编残简的收集和整理者,对伤寒学也只是粗通其旨,一知半解而已。

否则的话就不会整理成现在伤寒论杂乱无章的样子,连最起码的六病传变顺序都不知道的人,怎么会明白伤寒论的理论架构和具体的操作诊治呢?伤寒论医算盘是打开伤寒论的金钥匙,未病先防的医学思想只有在会
用医算盘医者手中,才会变成现实,而无盘化境是医者之最高水平。

邵子数以易和数结合及64卦数乘96气数等于6144条文数来精准断命,伤寒论也是易和数的结合,其周天八八六十四卦九十六数医算盘,可以精准推算人的病,人身十二宫,疾厄只是十二宫之一,病命一家,医易同源是何等的重要啊!而河洛八卦象数学说就是伤寒论这一皇冠上的明珠,让我们回到史前文明阶段,去探索中医药学的根文化去吧!如果你这样做的话,那么或许有一天,你也可以轻松的打开伤寒论这扇紧闭的大门。

但不要忘记,天文地理和人事样样精通才能还原伤寒论医算盘这一宝贝疙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