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与教育改革
教师节特刊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角色
教师节特刊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角色教师节特刊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角色教育改革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教师则是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节作为向教师们致敬的日子,我们有必要思考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以及教师在改革中的作用。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改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系统性变革。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对教育形成了新的挑战。
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改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但无论如何,教师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使命。
二、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1. 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教育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全面的学科理解能力。
教师应不断深化自己的学科研究,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 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教育改革倡导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使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
教师需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社会意识的公民。
三、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 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教师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
他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技能。
2. 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发展多元化的潜能。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积极、平等和尊重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关心和指导。
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1. 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角色也在不断转变。
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纯粹的知识传授已经不再足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的角色逐渐从“讲师”转变为“引导者”。
2. 教师的新角色定位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源泉,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指导者。
他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 教师的新任务教师的新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教师的教育理念变化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变化。
过去,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现在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5. 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个性化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通过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6.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角色转变中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素养。
他们应该具备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7. 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进行自我发展和学习。
他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参加培训、交流和研讨等活动,教师可以与同行分享经验,探索教学的新途径。
8. 教学改革的挑战教学改革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项重要的挑战是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变革
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变革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角色,其角色的转变对于推动教育的变革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探讨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变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建议。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 传统教师角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知识接收者。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权威性的角色,主要通过授课和考试评价来进行教学。
2. 现代教师角色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角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推动者。
现代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教学变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1. 强调学生主体性教学变革倡导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改变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
2. 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学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项目制学习、社区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建议1. 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为教师提供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育机构和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供平台和机会让教师相互交流和学习。
2. 创造有利于教师角色转变的环境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提供鼓励创新的政策和环境,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同时,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为他们提供改进的机会。
3. 建立合作共享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学术交流会等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合作共享的方式,教师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结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变革密切相关,教学变革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来支撑和推动。
推动教育变革的先锋 教师的角色与责任
推动教育变革的先锋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育的变革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这场变革中,教师作为推动者和引领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潜力的激发者,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充分履行教师的责任,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师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关键引领者。
他们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探索阅读的乐趣;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题目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创设有趣的课堂环境,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者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困难,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不断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尊重和关爱。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促进合作与交流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往能力。
教师应该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同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扮演榜样和引领者的角色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广的胸怀和正确的世界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模范。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的行动影响学生,引领他们正确的发展道路。
五、充实自我,不断提升教师是永远的学习者,他们应该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育改革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育改革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角色和责任也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而发生着转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对教师职业与使命的重新定义。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色定位、理念转变以及技能要求三方面探讨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育改革。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传统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路人。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爆炸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与信息可以轻松获取,学生不再需要依赖教师单一的知识输出。
因此,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学习合作者。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导航者,帮助学生在品德、智能、体质、美感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二、理念转变教育改革需要伴随着教师理念的转变。
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和应试,评价标准过度偏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水平,导致教师和学生都过于功利化。
而教育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理念转变首先需要建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
另外,教师的理念转变还需要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情感支持和人生引路人。
三、技能要求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师需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但在当今社会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多元化的能力和技能。
首先,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议题之一。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的推进不仅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还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智力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竞争,而是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素质的竞争。
因此,教育改革成为迫切的需求。
教育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也要关注社会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培养具备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只有通过教育改革,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重视素质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知识面和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2. 强调学生主体性:教育改革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 倡导多元评价: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单一。
教育改革要倡导多元评价,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
1. 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探索知识,拓宽视野。
教师角色的变革与教育改革
教师角色的变革与教育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而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角色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教师角色的变革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以及教师角色的新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角色的变革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教师角色的变革与教育改革密不可分。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教师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教学,而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教师角色的新定位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再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榜样和引导者。
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教师角色的新要求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再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教师的角色也在这种变革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转变。
传统上,教师主要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班级管理者的角色。
然而,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新角色以及这种转变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一、教师的新角色1. 导演与引航者传统教师的角色是站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
然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扮演着导演和引航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资源整合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各类数字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
教师需要成为资源整合者,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媒体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3. 学习设计者教师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内容安排,他们需要成为学习设计者。
通过合理的学习设计,教师能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4. 学习伙伴传统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威关系。
然而,在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学习伙伴关系。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教师角色转变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和意义1. 提升学生参与度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这种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而教师角色的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 增强实践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教师角色转变的背后是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注。
教师角色与教育改革
教师角色与教育改革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教师则是教育的核心。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并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这一变革。
第一部分:教师的角色演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权威。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现代教育追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充当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播种者。
第二部分:教师的新角色教师的新角色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引路人。
他们应该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供问题和挑战,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帮助他们发展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第三部分:教师的角色扩展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外,教师还需要充当学生与家长、学校、社区之间的桥梁。
他们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行为方面的情况,并与学校和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发展,不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第四部分:教师角色与教育改革的挑战教育改革带来了许多挑战,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教师需要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并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努力促进教育改革的实施。
第五部分:适应教育改革的策略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他们可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讨论和决策过程,为改革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教师可以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同事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结论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不断发展和演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导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也正在发生着转变。
本文将探讨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并对这一转变的影响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从传授者到引导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而现在的教学改革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
教师应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从知识主导到能力导向教师的角色转变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改变上。
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和掌握,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引导他们培养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
三、从一对多到个性化教学随着班级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增大,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代教育改革倡导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支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从教室到社会教师的角色转变也意味着教学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主要发生在教室内,而现代教育强调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从评价结果到过程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现代教育强调过程评价,即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提升。
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个体化的评价指标,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师角色转变面临的挑战教师角色的转变虽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却也面临一些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学习差异、个性化教学困难等问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与使命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与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议题。
作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的职业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与使命。
一、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例如,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为学生主导式教学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课内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教育公平。
教师应该致力于消除教育资源的差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教师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师还应该关注教育的包容性,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四、与家长和社会合作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与家长和社会的紧密合作。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教师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总结起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与使命是多方面的。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学校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育改革
学校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育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师的角色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们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因、影响和对策,以期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因教育改革给学校教师的角色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
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其次,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过去,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现在社会对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校教师需要扮演更加多元化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如单一的知识传授、缺乏个性化教育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学校教师需要通过转变角色来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此外,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三、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对策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教师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技能。
其次,教师要实践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节与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与责任
教师节与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节与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与责任近年来,教育改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节的到来让我们更加关注教师的角色与责任。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教师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色、责任和教育改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品德的塑造者。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引导者。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变得更加多样化,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教育改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使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育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教育改革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他们需要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其次,教育改革使教师需要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
教育改革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他们需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情感态度,以及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项目学习、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节是我们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时刻,也是我们思考教育改革的机会。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教师,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和教育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教育改革,支持教育改革的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总之,教育改革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付出。
教师节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角色
教师节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角色教师节是我们向教师致敬的日子,也是一个反思教育改革和教师角色的时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教师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探讨了教师节教育改革与教师的角色,并强调了其在培养学生素质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一、教师节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革而进行的系统性变革。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而教师则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教师节不仅是表达对教师的敬意,更是提醒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也是鼓励教师参与和推动改革的一种方式。
二、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关键人物,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引领者和学生的榜样。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他们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身的潜力。
其次,他们是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包括社交能力、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最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在人格塑造方面发挥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师节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教师节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
教育改革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推动。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理念融入到改革中去。
其次,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最后,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与家长和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四、教育改革中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改革虽然重要,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改革需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
其次,教师在改革过程中需要面对新的职责和要求,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能力。
另外,教育改革还需要有效的资源投入和支持,包括教育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教育改革也为教师带来了机遇。
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践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教育改革的改变教师角色
教育改革的改变教师角色教育改革是指教育领域对于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角色的改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变化。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改革推动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到现代的“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指导者的角色。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师角色的新要求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
教育改革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
教育改革倡导跨学科教育,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教学内容。
再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育改革鼓励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知识的共享。
三、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教育改革为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
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其次,教育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通过培训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再次,教育改革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和激情。
通过教育改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创造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育改革也给教师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其次,教育改革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的变革
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的变革近年来,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而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教育改革使得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
传统上,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知识。
因此,教师的角色逐渐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的学习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育改革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去,教育系统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他们的其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然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拥有一纸学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教育改革也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法规,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最后,教育改革也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
传统上,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缺乏自主权和创新的空间。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被鼓励和支持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更加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总之,教育改革不仅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进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其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教师是教育改革理念的传播者。
新的教育改革必然伴随着新的理念和思想的产生,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这些理念,并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将其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要摒弃过去单纯追求分数的观念,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也能接受并践行这些理念。
教师也是教育改革政策的执行者。
教育部门出台的各项改革政策,最终都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落实。
比如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需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和要求,重新规划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评价改革方面,教师要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
这对教师来说,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提升。
同时,教师是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者。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照搬,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比如在信息化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要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尝试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实践和答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和尝试。
教师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
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
教育改革与教师角色教育一直被誉为国家的未来之基石,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关键角色,承担着培养学生、传授知识和引导未来的重要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教师的工作和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育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影响及教师在改革中的应对之道。
教育改革的背景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革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义。
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上,教师被视为是传授知识和灌输理念的“灯塔”,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师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激励者和伙伴。
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积极参与和推动。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适应新的教育要求。
其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教育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
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教师的成长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
教育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他们探索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教师也应该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结语教育改革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更新。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师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促进教育改革 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促进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育改革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者。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促进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一、引领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改革必然伴随着教育思想的变革,而这项任务落在教师的肩上。
教师应当具备超前的眼光和开阔的思维,积极探索并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他们应当成为教育创新的倡导者,引领教育改革向前发展。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他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
通过不断汲取新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挑战。
三、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教师在促进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还包括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
他们应当创造一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
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们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应当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他们应当对教育政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够将政策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通过参与决策和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六、与家长和社会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引领者,也要与家长和社会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他们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互动,并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同时,教师也应当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社会资源的支持下推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教师拥有多种社会身份,但师生关系是其所面临的主要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就构成教师角色的基本内容。
教师角色的变化,受社会期望、学生期望以及教师自我期望的制约影响,但从根本上讲,
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时,时代又赋予了教师角色以全新的内涵。
1.教师即研究者。
随着科学的分化与综合、知识的累积与更新,教学研究的成果要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并得到检验、实现与发展,必须首先让教师“亲自动手”把这种知识加以吸收,转换成为自己的理想方案,最终在学生身上实现。
教学论知识生于教学实践,长于教学实践,它客观上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
其次,对教师来说,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见解和教育教学理论与同仁的观点不断碰撞,也正
是提升其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
2.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使用,促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从“独奏者”成为“伴奏者”。
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学生获取
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对知识掌握多少的关心,真正担当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3.教师是管理者。
尽管任何先进技术的使用不能完全取教师,但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确实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与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使其有精力、有时间去处理校内外的人际关系,有可能更多地参与学校内部的管理事务,扮演一个管理者的角色。
尤其在学生管理方面,
要求教师善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善于同学生一起组织学习、安排活动,通过有效的管理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行与完善的个性。
教师参与教育管理本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未能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育管理。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倘若把学生管理看作是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班主任的事而不重视、不参与,不把教学与学生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则不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
当然,一个专任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范围、内容、方法和程度是不同于专职管理人员的。
我们认为,教师角色的单一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家庭、社会、时代都呼唤教师向多重角色转变。
教师是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职能于一身的人。
教师为圆满完成崇高的教育使命,他应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他不仅教学生学会求知,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他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顾问和导师。
作为服务者的教师,他全部工作的价值取向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
教师应学会善于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做好服务,以最适当的方式给予学生最好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阵容大为增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但从时代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期望、要求看,我国的教师队伍还不尽如人意。
首先,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至今还有86.87万民办教师,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83.4%,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63.4%。
在具备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为“顺应”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而突击完成的,其中“学”非所用者
也不在少数。
另据有关机构最近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在问到中小学教师是一项职业、事业,还是一项专业时,有50.2%的教师把它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仅有3.1%的教师将其作为专
业!“政治家掌握国家的今天,教育家塑造国家的明天和后天”。
可目前的教师队伍状况与这历史的重托相去甚远。
其次,从我国教师培养看,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主渠道是高师院校,但高师院校无论是师资队伍、生源情况、办学条件,还是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以及社会影响,都不能与综合大学、理工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几十年来被所谓的师范性、学术性之争所困扰,或者是不敢理直气壮地去追求师范教育的学术性,或者是把学术型、师范性机械地割裂开来,似乎师范院校天生就是培养“教书匠”的,与科研、与学术无关,严重地阻碍了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重视学科专业课程,忽视教育学类课程;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重视课堂理论讲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传授传统的学术定论,忽视学术前沿观点的介绍和科研方法的训练,导致培养的师范毕业生按
部就班、循规蹈距,开拓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不强。
第三,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入口看,也值得关注。
随着我国教师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的不断增多,这对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很大
的好处。
但问题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并没有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考核,致使这些旨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法规形同虚设。
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把关,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不利于维护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权威性;二是不利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因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人人都可以
来做教师;三是容易导致教师工作成为社会就业的“避风港”,就业形势不好时,大家都来谋职;
待到就业形势好转,则又纷纷另去高就,最终导致教师职业社会声誉的下降。
三
影响教师角色职能充分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寻求对策。
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角度看,亟需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要端正师范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着眼于提高教师素质
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使师范院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事业工作母机。
师范院校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把包括确立办学指导思想在内的办学自主权交
给学校,让师范院校直接经受社会需求的调节和人才就业形势的检验。
师范院校也要下决心摆脱某些教条主义框框的束缚,摒弃师范性、学术性争论的困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突出师范特色,提高办学实力。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掌握资料、
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培养大批善于通过反思性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型、研究型教师。
其次,进一步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模式。
一是要充分利用全国高校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契机,切实加强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类课程建设,逐步改变教育学类课程呈“三明治”状的被动局面。
通过教育学类课程改革与建设,使学生树立先进、科学的教育学理念,培养起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是要顺应信息时代知识演进的趋势,在高师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的改革,培养跨学科的通识型教师,逐步改变在大学学一个专业、在中学教一辈子,以及如果离开所学的专业便寸步难行的尴尬局面。
第三,大力加强以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培养。
未来的教师要想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而不迷失,就必须具备有关信息高速公路的知识技能。
未来的师范教育或教师培训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培养的师资能否帮助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去选择、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
第四,要积极寻求师范院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机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力、素质离不开培养与训练,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切实重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学生学习、实践基地。
当然,完成这一任务,光靠办学者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举办者、管理者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1999.5.22(2)
〔2〕翟博等.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国教育
报.1999.9.1(1),1999.9.2(2),199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