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类博物馆的文化自觉及传播的独特性--以广西民族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类博物馆的文化自觉及传播的独特性

——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

程晖

(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 南宁 530028)

摘要:民族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是近年来博物馆的新探索,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走向消失和消亡的时候,民族类博物馆主动承担着当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的历史重任。本文试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浅谈民族类博物馆的文化自觉及传播的独特性。

关键词:民族博物馆;文化自觉;文化传播;独特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历经沧桑,以各自的智慧和劳动共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优秀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一些民间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消亡,这需要我们通过有效途径将其保护起来。民族类博物馆正是顺应这一时代需求建立起来的文化机构,它身负历史使命及重任,用其文化自觉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起来,并用独特的方式将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播。目前,对于民族类博物馆的相关课题多以文物安全、收藏职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为主,少有就民族文化传播独特性进行概括,笔者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试图找到民族类博物馆民族文化传播的独特性。

一 、中国民族类博物馆的现状

中国民族类博物馆事业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学学科先驱蔡元培先生首先提出了建立中国民族学博物馆的建议,并设立了一个民族学陈列室。从现有资料看来,这是我国第一个收集收藏、陈列研究全国民族文物的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机构。【1】随后,大批人类学家辛勤耕耘,陆续在各高校、地区创建民族类博物馆或研究机构,对后来各民族类博物馆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到了八十、九十年代,国家和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视,民族类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民族地区。进入21世纪,全国各级各类的民族博物馆的规模空前巨大,民族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同时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展示优秀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据统计,我国共有各级民族类博物馆400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3120座)的12.6%,【2】其中仅有广西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内蒙古民族博物馆这6馆是省级专题民族博物馆(文化宫)。可见民族类博物馆的建设还只是我国博物馆建设中的一小部分,其发展还有待民族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二、民族类博物馆的文化自觉

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不论是哪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其民族创造、保存、运用或者演绎发展而来,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民族历史、文化、技艺“活”的体现,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然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许多民族文化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特别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

化显得越来越脆弱,许多地区的民族文化加

快了变迁的速度,正面临消失或者消亡的危

险,保护民族文化迫在眉睫。早在20世纪

30年代,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已经认识到了

这一点并逐步开始搜集、保护民族文化遗

存、并试图建立相关的保护机构。经过长期

地摸索和发展,民族类博物馆逐步建立起

来,并主动承担起这个民族文化保护的历史

重任。

从目前来看,民族类博物馆是民族文化

保护和传播的最好平台。民族类博物馆的主

要任务就是研究、收藏和保护民族过去及现

在的经济、文化、生活、以及语言、宗教、

风俗习惯等历史和现状,并通过陈列展示、

教育宣传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激发观众的

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可见民族类博物馆和

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是民族类博物馆文化自

觉的最好体现。

三、文化传播方式的独特性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

要集中地,它是以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为主

的各民族繁衍生存,社会发展物证、文化与

艺术遗存、典籍等文化遗产及研究成果的调

查收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宣传的

专业性民族文化博物馆,是广西守望民族家

园、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阵地。

(一)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和装饰

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建筑极具民族特色,

其主体建筑正面是具有壮民族象征意义的

铜鼓造型,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大堂内

部的壮族织锦纹饰吊顶、铜鼓羽人划船纹饰

墙面浮雕及少数民族刺绣花纹地砖,无不透

露和展示着民族文化气息。此外,展厅内的

展墙、橱窗、灯箱的设计,均运用民族文化

符号和形式,使其充满民族气息,对民族文

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展陈方面大量场景的运用

在陈列展览方面,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场

景的运用。民族类博物馆无法像常规性质的

博物馆一样,以单一静态的遗物、遗存展现

古老的文明,其民族文物或文化具有历史

性、多元性、复杂性、交融性,随着民族不

断发展而不断变化,而有的民族文物不像历

史文物一样具有历史厚重感和说服力,不能

仅通过一件实物说明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和文化现象,场景展示的大量运用对于民族

文化传播显得更为重要。比如该馆在陈列农

耕工具“犁”时,通过牛拉犁的形式将春耕

场景展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犁的作用和使

用方法;又例如隆林德峨赶圩这一文化现

象,通过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聚集到市场上

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景将赶圩文化表现得更

为直观,此外,侗族行歌坐夜及苗族抢彩蛋

的自由婚恋习俗场景的展示,都给观众留下

了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深刻印象。场景

配合声光电的效果,可以多层面调动观众感

官,丰富陈列语言的表达,使得展览内容生

动真实。

(三)以馆带“园”的活态展示模式

广西民族博物馆打破传统单一室内陈

列的方法,运用园林式艺术手法将广西各传

统民居及风俗文化拓展到户外,形成室内与

室外相结合,以馆带“园”的展示模式,【3】

户外展示园是室内主题陈列的延伸,游客在

展厅了解到民族文化,可以在这里得到更直

观的体验和感受。这里不仅有依据广西的山

岭地貌展示出不同民族、不同环境的民居建

筑、手工作坊,侗族榫卯结构的标志性建筑

鼓楼、风雨桥和戏台,戏台上和鼓楼坪还有

民族风情的互动演绎,可以说户外展示园是

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民居及民族文化的缩

影。在这里,人们除了可以身临其境领略到

民族建筑和民俗风情表演外,还可以体验到

打油茶、壮乡米粽、糍粑、米粉、酸鱼酸肉

等广西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可以说,户外展

示园是广西各民族活态传统民族文化的展

演地,也是游客一次集鉴赏、参与、娱乐、

趣味于一体民族文化之旅。

(四)“1+10”模式生态博物馆展示网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型的博物馆类型,

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意识觉醒的产物,也

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

在其所属的社区和环境中,【4】形成原生态的、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2003年,广西率先在全

国开始探索民族文化“联合体”保护模式,【5】

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带动辐射,将分布在广西

各地区民族文化保存良好、内涵丰富、生态

环境优良的10个民族村寨,建设成南丹里

湖白裤瑶、三江侗族、靖西旧州壮族、贺州

客家、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那坡黑衣壮、

东兴京族、融水安太苗族、龙胜龙脊壮族、

金秀古陈瑶族生态博物馆,构成广西民族博

物馆的“1+10”网络工程。广西民族博物馆

是概念中的“1”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生态

博物馆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保护起来形成“联

合体”保护模式,是展示、纪录当地民族文

化,探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途径,为

广西的文物抢救、保护、利用、

(下转第9页)

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