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电池教学设计案例(武汉韩金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教学设计案例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韩金山

一、设计思想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科学探究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本堂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本节内容则以必修II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所涉及的原电池常识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分析原电池的组成和探究其中的原理,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恰能很好地全面体现本册教材的目标特点。同时教师还须把握好教学深度,只要求学生能写出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对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只需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即可。

三、学情分析

这一节内容是以必修II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是对必修II基础的加深和提高,在化学必修II中,学生对于原电池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只是很浅显,只是要求能够举例说明原电池中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而在选修IV中则应使学生从微观层面对原电池和原电池的原理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原电池,理解原电池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认识到电及电池对现代人类生活的不可替代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增长实验操作的技能。

3.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疑、提问、假设、验证等系列的探究活动,体验其中的困惑与快乐,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方法,培养科学

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感受科学的内在美。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虚拟现实、动画模拟、巧妙设问,引导点拨、发现规律、实验探究。

●学法

自主探索、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环节内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旨

创设

情境·提出问题新

【课件场景】多种电池图片及一节干电池组成的闭合电路画面

(图1)(图2)

【情境引入】提到电池,大家都非常熟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可以说处处都要用到电池,……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讲述】介绍伏特、丹尼尔两位电池创造者,介绍“伏打电池”

“丹尼尔电池”的构造。简要介绍电池的发展史。

【图片展示】伏特、丹尼尔照片

【设问过渡】那么电池是一种怎样的装置?

【板书】第一节原电池

【板书】1.概念: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过渡】原电池我们在高一已介绍过,这节课我们将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继续前行。

【过渡】我们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之后,应该学会认清

事物的本质,探索物质及物质变化内在的规律。例如,在化学

家和我们化学学习者眼里,电池是怎样计制造出来的呢?

【提出问题】展示一节干电池,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提出问题:

①形成原电池,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②正负极是怎样规定的呢?

③电池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能提供电流?

④你知道电池是怎样设计的吗?(参考问题)

【观看、倾听、思考】

【思考交流】

【回答】将化学能转变为

电能的装置。

【笔记】

【倾听】

【比较、思考】

【回答】从能量转化角度

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

变为电能的装置,从电学

角度分析看,其作用就相

当于的电源。

【思考】

【记录】

【小组讨论、组长集中并

提出自己小组的疑问】以

纸条记录、留待互相解

答。

让学生了解电

源在在生活中

的应用,引入新

课。

信息呈现、突出

主题

加强理科学生

的人文教育

引出主题

让学生理解选

修IV的课程设

置作用。

引导学生从能

量转化及电学

角度分析。

节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旨设

计方案·探究实践原

【课件场景】图2一节干电池组成的闭合电路灯泡发亮画面

图3 图4

图5 图6

【问题探究一】原电池形成条件

图3:灯泡发光电路

①要产生电能,在电路中应该有什么通过?

②什么样的反应才能转移电子、形成电流?

③电流、电子的的移动方向?

图4:锌片放入稀硫酸实验

④装置所示实验是否构成氧化还原反应?现象是什么?

如何解释?

【动画放大】离子反应本质,及得失电子过程。

⑤是否构成原电池?是否可能有热量产生?

图5:电池短路……学生亲身感受电池短路后会发烫。

⑥图中装置做怎样改进可形成原电池?

【课件演示】

图6:动画演示电子转移过程并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图7:原电池判断

⑦请大家判断下列装置是不是原电池,不是的说明理由。

(图7)

【问题】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

【板书】2.形成简单原电池的条件:

①存在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有活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③有电解质溶液。

④形成闭合回路。

【回忆、思考、对比】

【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回答】

①电子

②氧化还原反应

③……相反

④是,锌片逐渐溶解,

表面有气泡冒出,有得失

电子。

⑤否,且有热量放出

【体验】

⑥如图5所示。

【观看、记录】

【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回答】D是,

A无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B电极相同

C 无电解质

E是开路

【交流回答】

①存在一个自发进行的

氧化还原反应。

②活性不同两个电极。

③有电解质溶液。

④形成闭合回路。

让物理电学知

识指导学生完

成原电池的相

关学习,降低学

习难度。培养学

生科学探究方

法。

从电路入手,知

道电池的作用。

理解氧化还原

反应的应用。

对比,理解金属

与酸反应放出

大量热的原因

之一。

借用动画体会

电子定向移动

与电流形成关

系。

问题设置有利

于学生理解原

电池形成条件,

起到加深巩固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