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诗歌赏析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唐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3.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古诗词阅读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完成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送行舟。
(1)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________图;第二幅是________图。
(2)“仍怜故乡水,送行舟”这两句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2)“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
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一细节描写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明·范钦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
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
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
注释:画舸ɡě: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沂yí:超越极限。
野寺:野外庙宇。
菰蒲gū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
“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
洞壑:深谷。
(1)这首诗展现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________这篇课文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本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犯武则天,被诬而下狱。
(1)诗中的“玄鬓”指的是________,“南冠”指的是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寒①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②,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颔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体现了“春寒”。
(2)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持平的情形。
B. “争”“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 “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 “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古诗词阅读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天山”代指________,“尘暗旧貂裘”借用了________的典故。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梦断”一词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花(唐)钱起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1)一,二两句写出“山花”怎样的特点?(2)“借花喻人”是这首诗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杂诗》唐·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②有家归未得,杜鹃③休向耳边啼。
【注解】①著:吹入。
②等是:等于。
③杜鹃:鸟名,即子规。
(1)诗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写诗的时节。
(2)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4.古诗文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唐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望岳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春望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火把从那里出来了火把一个一个地出来了数不清的火把从那边来了美丽的火把耀眼的火把热情的火把金色的火把炽烈的火把人们的脸在火光里显得多么可爱在这样的火光里没有一个人的脸不是美丽的……(节选自长诗《火把》,写于1940年)(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成名作是________。
(2)全诗借助“火把”这一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2)表达诗人向往光明,抒发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牢记《火把》的相关文学常识,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2)结合“人们的脸在火光里/显得多么可爱/在这样的火光里/没有一个人的脸不是美丽的”分析,表达了诗人向往光明的美好愿望,抒发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感情。
故答案为:⑴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⑵表达诗人向往光明,抒发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文学常识的把握,注意把握作者、作品。
⑵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和主旨的思想感情。
注意通读全诗,根据题干提示把握诗歌“火把”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感情,还要联系时代背景。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作诗。
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诗歌赏析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
2.请用简明的语言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致。
3.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妙在何处。
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二)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你是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
2.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什么。
3.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5.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说说你的理解。
6.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现的情景。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8.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9.诗歌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1.结合全诗内容,说说题目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三)对比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春望》《月夜》都是杜甫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
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上,各有什么异同。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诗词赏析题(附答案)
古诗词阅读(一)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从修辞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古诗词阅读(二)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3)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 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
”两句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渔家傲》全篇写梦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想要借此梦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思呢?(一)答案:1、心远悠然2、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解析1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雨”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2.请你参与小雨和小王的学习过程,帮他们完成对话。
夜半闻横管(宋)程俱①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
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小雨说:我觉得这是一首律诗,不是很严谨的律诗,从句数、字数、对偶、押韵可看出。
小王说:我来印证你的话:(2)小王问: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多,说说描写笛声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用吧。
小雨说:好吧!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本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犯武则天,被诬而下狱。
(1)诗中的“玄鬓”指的是________,“南冠”指的是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池上(北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5.古诗文阅读。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注释】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
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③刍:喂牲畜的草。
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
(1)该诗以__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明。
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赏析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练习赏析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八年级语文随堂练习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答: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明卿:作者的好友。
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古诗阅读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
(2)“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句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愁?试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①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③浮客:游子。
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笙歌”和“涟漪”两个词中任选一个词作解释。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名句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第26课《诗词五首》赏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五言古体诗【主旨】《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抒情写志,写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 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译文】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情闲适,志存高远,自然就感到居所偏僻安静。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山间的云气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超脱世俗追求的高洁人格。
诗歌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这里表现的其实是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诗人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因为“心远地自偏”,这里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诗人精神上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以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则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悠然”更是写岀了诗人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答案[001]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检测试题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持平的情形。
B. “争”“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 “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 “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②横分:瓜分。
③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万里”“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展现的场景。
(2)诗作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大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黃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曾国藩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答案】(1)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
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
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分析】(1)“微雨”写天气,“残秋”写季节,“微雨送残秋”是一幅秋雨萧瑟的画面;“落叶”一词让人想到落叶在萧瑟的秋风在飘飞的画面,而“落叶东西随水流”让人想到落叶飘落到水里,然后随着水流漂向远方的画面。
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2)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分析最后两句话的含意,这是曾国藩赠给朋友凌十一的一首诗,从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分析,凌十一应该是到京城中谋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成功,因此可以说凌十一当时是失败而归,这让凌十一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当然心情非常的抑郁,因此作为朋友的曾国藩就写这首诗赠给他,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
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
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⑵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
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
归纳:答题步骤:步骤一、抓住每个意象。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意象进行描述。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答案】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解析】【分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以及“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等诗句可知,两首诗都描写了乡村的秀丽风光;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以及“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等诗可知,两首诗都猫写了农家丰收的景象;《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山行》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
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绘劌绘声,如歌如画,引人入胜。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请的手法,【甲】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人生态度,【乙】诗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以及不惜谢络仕途甘于归隐的决心。
故答案为: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阅读能力。
答题时应反复阅读这两首诗歌,从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即可。
2.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诗中写了哪两种画眉鸟?写它们时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林中画眉和笼中画眉,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诗歌赏析(一)赏读下面的古诗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8.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然后答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四)阅读下面《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然后答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2、对壬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城阕辅三泰。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酋剥开生霹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剐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剥而悲伤。
B.遮酋诗聪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睡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古深情而富有哲理。
(五)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请你阅读龚自珍《己亥杂诗》一诗,回答: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14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15、(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六)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答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
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分) 2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分)。
22、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5、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6、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8. 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两联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哀;借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3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2.在诗中作者流露出来的感情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哪些句子表现了他对故乡的依恋?哪些句子表现了他誓死不屈的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4.诗中“角声满无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哪两方面写战地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逶迤()()磅礴()岷山()云崖()37.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磅礴——开颜——38.律诗中总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这两联诗句是()A.首联和颔联B.颔联和颈联C.首联和尾联D.颈联和尾联39.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