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校群体心理》课件

学校群体心理中的主要问题
学校群体心理研究关注学校中的社会关系、学生心理发展、教育管理等问题, 如团队协作、冲突管理、师生关系等。
学校群体心理对教育教学的影 响
学校群体心理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 师与学生的特点在于其针对学校中特定群体的心理现象,强调对社 会环境和群体因素的关注与分析。
学校群体心理研究的内容
学校群体心理研究包括群体关系、角色意识、心理互动、心理冲突解决、领导力和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学校群体心理研究的方法
学校群体心理研究采用量化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观察 记录、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
《学校群体心理》PPT课 件
学校群体心理是研究学校中群体间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学校 教育的本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学校群体心理
学校群体心理研究学校中群体间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人际关系、集体行为、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群体心理的意义
学校群体心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学校教育的认识,推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提升教育管理与教师专 业发展水平。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群体心理

第十讲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是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的学说,是社会心理 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对象:几个人的小组,大型社会团体,如学校、 军队和工厂等。 观点概论:它视团体为一个动力整体,团体的形成主 要决定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同时团体也给其成员 以约束力,并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团体中的领导作用,包括团体中的决策过程以及亚团 体的形成等都是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范围。
2.群体影响个体的心理机制
2.1 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阿希实验:线段比较 条件一:75%的人至少有一次与团体保持一致 条件二:在一名助手给予支持的情况下,仅有
5%从众
▪ 什么是从众?人们为什么会从众?联系高 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分析从众的 意义(187)
2.2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 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 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 二战期间,勒温做了许多试图改变团体决策的实验。那时, 有些食品,如肉,是定量供应的。结果,就鼓励家庭主妇 去购买更容易得到的食品,如脑、肝、肾、心以及其他一 般不被当作食品的动物器官。
▪ 他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就这些食品的优点、 营养价值、以及如何烹调成可口的菜肴等等作讲座。
▪ 第二种方法是团体讨论。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呈现的材料 是相同的。
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心理上
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 群。
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②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并存在一定的相
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是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的学说,是社会心理 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对象:几个人的小组,大型社会团体,如学校、 军队和工厂等。 观点概论:它视团体为一个动力整体,团体的形成主 要决定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同时团体也给其成员 以约束力,并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团体中的领导作用,包括团体中的决策过程以及亚团 体的形成等都是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范围。
2.群体影响个体的心理机制
2.1 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阿希实验:线段比较 条件一:75%的人至少有一次与团体保持一致 条件二:在一名助手给予支持的情况下,仅有
5%从众
▪ 什么是从众?人们为什么会从众?联系高 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分析从众的 意义(187)
2.2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 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 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 二战期间,勒温做了许多试图改变团体决策的实验。那时, 有些食品,如肉,是定量供应的。结果,就鼓励家庭主妇 去购买更容易得到的食品,如脑、肝、肾、心以及其他一 般不被当作食品的动物器官。
▪ 他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就这些食品的优点、 营养价值、以及如何烹调成可口的菜肴等等作讲座。
▪ 第二种方法是团体讨论。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呈现的材料 是相同的。
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心理上
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 群。
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②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并存在一定的相
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PPT课件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社会 惰化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时
努力。 例如:搭便车
原因: 缺乏群体责任心;分配上平均主义; 职责不清、公平思想。
意义: 必须提出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
群体规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学校餐厅里,自觉地排队
在寝室打红五时,不得和对家交流手中的 “牌情”
在下面情况,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较高工作效率: 第一, 工作比较单纯; 第二,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 第三,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在下面情况,异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较高工作效率: 第一,完成复杂的工作; 第二,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 第三,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
一般,基层多为同质结构,领导层多为异质结构。
缺点: 传递的信息往往被严重扭曲,破坏正式沟通的
效力。 为提高组织沟通系统的效率,管理者必须尽
量消除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不利影响,还应学会利 用和引导,使之成为正式渠道的补充。
关系的敏感性、对他人的依赖性…… (2)群体的性质
紧密型、专制型群体从众行为尤为普遍
(3)环境和传统的影响
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社会助长
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 运动员在参赛时会比训练时成绩要好;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社会助长: 个人的活动效率因为群体中其他成员
的影响而出现提高。
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社会抑制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群体的 领导方
式
目标的 达成
成员的 共性
群体凝聚力
群体的 目标
群体与 外部关系
沟通程 度
群体的 规模
成员对 群体的依赖
《心理学X群体心理》课件

群体凝聚力:群体 成员之间的相互吸 引和依赖,形成紧 密的群体关系
群体冲突:群体成 员之间的矛盾和冲 突,影响群体和谐 与稳定
群体认知的表现
群体思维:群 体成员倾向于 接受群体共识, 忽视其他观点
群体极化:群 体成员倾向于 更加极端化地 接受群体共识
群体偏见:群 体成员倾向于 对群体外的人 或事物持有偏
汇报人: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策略:通过群体心 理,成功塑造了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形 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耐克的“Just Do It”广告:通过群体心 理,成功塑造了耐克的“Just Do It”形 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麦当劳的“I'm Lovin' It”广告:通 过群体心理,成功塑造了麦当劳的 “I'm Lovin' It”形象,吸引了大量到 他人情绪的影响
群体情绪具有放大 效应,容易将个人 情绪放大到群体层 面
群体情绪具有一 致性,容易形成 共同的情绪反应
群体情绪具有持 久性,一旦形成, 不容易改变
群体行为的表现
群体决策:群体成 员共同参与决策过 程,形成集体决策
群体规范:群体 成员共同遵守的 行为准则和规范
冲突解决:通过群体心理了解员工的冲突根源,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团队的和谐度和工 作效率
群体心理在营销中的应用
群体心理:研究群体行为 和群体心理现象
营销策略:利用群体心理 制定营销策略
群体影响:群体对个体行 为的影响
群体决策:群体在决策过 程中的作用
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对营 销效果的影响
群体心理在营销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群体心理的形成过程
群体形成:个体聚集在一 起形成群体
群体认同:个体对群体的 认同和归属感
《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3)组织内的个体如被迫的从众行为过多,可能会成为 大的事故隐患,给组织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还可能 导致组织风气变坏等。
(六)管理从众行为
1.引导和造成从众行为的技巧
(1)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开拓进取的 舆论气氛,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
精选课件
12
(2)需要群体对某个问题认同,形成合力,同心
协力为目标奋斗时,可以让权威人物先发言表 态,这样个体可能产生从众行为。
(3)有意暗示他人讲出领导意图,然后加以肯 定。
(4)树立典型的榜样人物。
2.避免和消除从众行为的技巧
(1)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淡化群体规范的作用。
(2)提高个体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
(3)尽量避免大规模的群体集会。
如图所示精选课件21任务角色人际关系型群体管理者需要扮演任务角色团队型群体群体的领导可以放心大胆地充分授权给下无序群体管理者需要既扮演任务角色又扮演维护角色任务型群体管理者应该多扮演维护角色以帮助群体发展为团队类型精选课件22地位是指个人在群体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主要内容: 1.群体概述 ;了解群体的概念、作用及形成
29
(四)重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 应当使其居支配地位。
(五)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
(六)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作 用。
精选课件
30
第六节 团队管理
【自学181页】
一、团队的含义与类型 (一)含义 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是由具有相互补充的
技能点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中的成员彼此承 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二)团队的类型 1.按照团队存在的的目的和形态分类分为: 问题解决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跨职能团队
(六)管理从众行为
1.引导和造成从众行为的技巧
(1)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开拓进取的 舆论气氛,给予员工适当的压力。
精选课件
12
(2)需要群体对某个问题认同,形成合力,同心
协力为目标奋斗时,可以让权威人物先发言表 态,这样个体可能产生从众行为。
(3)有意暗示他人讲出领导意图,然后加以肯 定。
(4)树立典型的榜样人物。
2.避免和消除从众行为的技巧
(1)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淡化群体规范的作用。
(2)提高个体认知能力,增强自信心。
(3)尽量避免大规模的群体集会。
如图所示精选课件21任务角色人际关系型群体管理者需要扮演任务角色团队型群体群体的领导可以放心大胆地充分授权给下无序群体管理者需要既扮演任务角色又扮演维护角色任务型群体管理者应该多扮演维护角色以帮助群体发展为团队类型精选课件22地位是指个人在群体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主要内容: 1.群体概述 ;了解群体的概念、作用及形成
29
(四)重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组织,但不 应当使其居支配地位。
(五)正确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
(六)重视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的作 用。
精选课件
30
第六节 团队管理
【自学181页】
一、团队的含义与类型 (一)含义 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是由具有相互补充的
技能点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中的成员彼此承 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二)团队的类型 1.按照团队存在的的目的和形态分类分为: 问题解决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跨职能团队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八章 群体心理

1、从众现象 •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 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 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 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 • 个人在团体中如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行为表现 符合众所认可的标准,即称为从众。
2 • 小群体成员倾向于通过确定对现实的共同观点 来减少情境的模糊性。
• (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 工。
• (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 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
• (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 典型的群体心理,表现在参加群体的成员 的“我们”的情感上,也就是用“我们” 的共同心理构成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构 成。 • 群体心理虽然是由每个成员的心理构成的, 但不等同于个人心理,不是个人心理特征 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成员个人心理特征 的综合和概括,是成员间不断相互作用的 结果。
三、集群行为的理论
1、克特·兰和格莱迪斯· • 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参加者感到打破社会规 范、做出反常行为,会获得在场人的赞许, 同时个人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做出的反常行 为,可避免责罚。
2
• 集群行为的发生并不仅仅在于情绪感染和 模仿,而是在于参加者的认知,人们认知 到了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并用共同 知觉来代替感情的扩散。
•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1 •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 情感。个体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 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群体的 利益,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 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及 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2、群体认同感 •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的现场研究 • 人们一般是按照规范和惯例行事的。 • 2、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3、对实验的分析评价 • 人们不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 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 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 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第五章 群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5.2群体决策 5.2.1群体决策及过程
5.2.2影响群体决策有效性的因素
1)群体思维 也叫小集团意识,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提出的。
2)群体思维的特征: ①群体成员不管客观事实和主观假设的反差有多大,总是以言行把他们所做出的基本假设合理化。 ②在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掩饰自己的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怀疑多数人共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 ③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避免意见“交锋”,往往会降低自己观点的重要性或者保持 沉默,造成一致通过的感觉。 ④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无疑义错觉,认为弃权或缺席就是赞成,如果一个人在群体讨论或决策中保持沉默,大 家往往认为他表示赞成。
第五章 群体心理
5.1群体心理概述 5.1.1群体的定义和分类
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关 于群体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三个人以上才可以称为群体,两个人是伙伴。 2)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其他分类 命令型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规定的群体。 任务型群体,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
影响群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种因素: (1)特定群体构成。 (2)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3)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2)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4)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 群体凝聚力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些因素,就是增强群 体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①群体规模。 ②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③外部压力。 ④群体的领导方式。 ⑤群体内部的奖励。
2)德尔菲法 它是一种通过反复通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众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实际存在的或想象 存在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意见和行为上跟随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 现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对从众心 理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在1951年进行 了著名的卡片式实验(“阿希试验” )
24.01.2021
精选ppt
9
实验工具是一系列两张一组的卡片,一张画有
精选ppt
7
1.1.2群体心理现象
在群体中工作的或生活的的个体,无 时无刻不意识到周围人的存在,受到所在 组织规范、群体其他人言论和行为的影响。 这些客观存在的规范和言行,对人们的心 理起着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 了诸如从众、逆反、模仿的心理。
24.01.2021
精选ppt
8
1.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通常包含很强的情绪色彩 Eg: 2001年,印度尼西亚的2914米默拉皮火
山活动频繁,政府劝告附近居民撤离疏散 (1994.60人)
24.01.2021
精选ppt
15
2.逆反心理
对于逆反心理,在不得不限制他人选 择自由时可运用群体规范加以限制, 同时增加人们的责任感
Eg: “本院为体现关心和爱护之情, 凡年老生病的观众一律给予照顾,可 以戴帽观看电影”
24.01.2021
精选ppt
5
1.1.1群体及其分类
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 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⑴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 社会群体(命令型、任务型),这类群体分工 明确,并受到法律保护。
⑵非正式群体。人们之间以利益和感情为纽带自 发形成的群体(利益型、友谊型),这类群体 属于自然形成,一般不受法律与行政的保护与 干预
权宜从众: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
只是迫于群体压力的暂时行为,这是阿希实验中的典型的从 众行为。
假不从众: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
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
真不从众:是表里一致的不从众,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
上也不从众,通常只有群体对个人缺乏吸引力时才出现。
24.01.2021
精选ppt
13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群体的 作用
产
生 原 因
文 化 影 响
缺 乏 责 任 感
情 景 因 素
群 体 专 长
群 体 压 力
积极作用(改变个人)
作 用
负面作用(随大流)
24.01.2021
精选ppt
14
2.逆反心理
当人们在群体或某一权威的意见影响下,意识到 个人选择的自由受到压抑,为显示个人的存在而 形成的反抗外界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与从众 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
24.01.2021
精选ppt
16
3.模仿心理
人与人在接触过程中,具有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相应,在群体中的人,有意无意 会把对方作为参照物,进行模拟和仿效,并 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认为这样会使自己更好的 适应社会、顺应时尚,表现前卫,这就是模 仿心理。
“东施效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模仿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地 模仿心理具有较为明显的情感特性
24.01.2021
精选ppt
17
1.1.3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一个工作群体中,从工作效率和工作 成果考察,若干单个人人员的集合可以使 2+2=5,也可以使2+2=3,因为群体对 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在群体 中活动时,会产生仅有个体参加活动是不 会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社会助长(社会 制弱)现象、社会惰化现象、社会标准化 现象
• 实验结果:50名被试中,37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在12 次群体意见一致的错误回答中,37人从众的平均值是4 次,其中有14人的错误回答超过6次。
24.01.2021
精选ppt
12
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是表里一致的从众,不仅外显行为且内心的算法也认同
于群体。在阿希实验中,当卡片线段差异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个性高度依赖者,就会所群体的判断当成判断标准。
掌握群体动力的含义以及群体规范、群体压力
的作用
24.01.2021
精选ppt
3
1.1 群体
群体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300年前,我 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提出“明分使群”的思想,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应当是群体社会中的人,他说:人“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也,彼不 能群也”(《荀子·王制》)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发生社 会联系组成群体的时候,可以通过团结协作完成各项 任务,同时在相互交往中出现许多独特的心理现象, 并对个体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24.01.2021
精选ppt
6
群体对个体的意义
个体离不开群体,融入社会的每一个人总是属于某 一正式群体,也同时会从属几个份正式群体,为何 人们要加入一定的群体,因为,群体会为其成员提 供不同的利益,满足个体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包 括:
安全需要
认同需要
自尊需要
支配需要
目标实现需要
24.01.2021
24.01.2021
精选ppt
4
1.1.1群体及其分类
群体是指具有共同的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1)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各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赖, 彼此依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彼此间 是共同目标的联合体。
(2)群体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组织、群体、个体是分 不开的整体。假设“组织”是一个完整的人体,那么“群 体”便是器官和系统,而“个体”则是构成器官的细胞, 群体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
标准线,另一张画有A、B、C三条直线,其中一 条同标准线一样长;实验任务是呈现每一组卡片时,
让被试判断出哪条线与标准线一样长。
24.01.2021
精选ppt
10
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表面上是参加知觉判断实
验,只有第6号是真被试,其他6人是实验助手。
24.01.2021
精选ppt
11
• 实验过程:小组成员围桌而坐,依次判断实验者呈现的 卡片,前2组测试非常顺利,按正常结果回答;从第3 组开始,第1位假被试按事先安排故意出错,其它假被 试并不觉察,赞同他的观点,这时真被试受到考验,赞 同则违背自己的判断,反对则背离群体的意见?这样的 测试共进行18次,其中有12次是错误的。
第三篇 群体心理与群体互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群体心理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群体互动
24.01.2021
1
第一节 群体心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练习
2 4. 0 1. 2 0 2 1
了解群体的类型
掌握从众心理、逆反心理、模仿心理等群体心 理现象
理解群体结构、凝聚力和群体的有效性与群体 绩效的关系
掌握异质性、同质性群体对群体绩效的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对从众心 理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在1951年进行 了著名的卡片式实验(“阿希试验” )
24.01.2021
精选ppt
9
实验工具是一系列两张一组的卡片,一张画有
精选ppt
7
1.1.2群体心理现象
在群体中工作的或生活的的个体,无 时无刻不意识到周围人的存在,受到所在 组织规范、群体其他人言论和行为的影响。 这些客观存在的规范和言行,对人们的心 理起着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 了诸如从众、逆反、模仿的心理。
24.01.2021
精选ppt
8
1.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通常包含很强的情绪色彩 Eg: 2001年,印度尼西亚的2914米默拉皮火
山活动频繁,政府劝告附近居民撤离疏散 (1994.60人)
24.01.2021
精选ppt
15
2.逆反心理
对于逆反心理,在不得不限制他人选 择自由时可运用群体规范加以限制, 同时增加人们的责任感
Eg: “本院为体现关心和爱护之情, 凡年老生病的观众一律给予照顾,可 以戴帽观看电影”
24.01.2021
精选ppt
5
1.1.1群体及其分类
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 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⑴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 社会群体(命令型、任务型),这类群体分工 明确,并受到法律保护。
⑵非正式群体。人们之间以利益和感情为纽带自 发形成的群体(利益型、友谊型),这类群体 属于自然形成,一般不受法律与行政的保护与 干预
权宜从众: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
只是迫于群体压力的暂时行为,这是阿希实验中的典型的从 众行为。
假不从众: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
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
真不从众:是表里一致的不从众,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
上也不从众,通常只有群体对个人缺乏吸引力时才出现。
24.01.2021
精选ppt
13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群体的 作用
产
生 原 因
文 化 影 响
缺 乏 责 任 感
情 景 因 素
群 体 专 长
群 体 压 力
积极作用(改变个人)
作 用
负面作用(随大流)
24.01.2021
精选ppt
14
2.逆反心理
当人们在群体或某一权威的意见影响下,意识到 个人选择的自由受到压抑,为显示个人的存在而 形成的反抗外界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与从众 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
24.01.2021
精选ppt
16
3.模仿心理
人与人在接触过程中,具有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相应,在群体中的人,有意无意 会把对方作为参照物,进行模拟和仿效,并 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认为这样会使自己更好的 适应社会、顺应时尚,表现前卫,这就是模 仿心理。
“东施效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模仿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地 模仿心理具有较为明显的情感特性
24.01.2021
精选ppt
17
1.1.3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一个工作群体中,从工作效率和工作 成果考察,若干单个人人员的集合可以使 2+2=5,也可以使2+2=3,因为群体对 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在群体 中活动时,会产生仅有个体参加活动是不 会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社会助长(社会 制弱)现象、社会惰化现象、社会标准化 现象
• 实验结果:50名被试中,37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在12 次群体意见一致的错误回答中,37人从众的平均值是4 次,其中有14人的错误回答超过6次。
24.01.2021
精选ppt
12
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是表里一致的从众,不仅外显行为且内心的算法也认同
于群体。在阿希实验中,当卡片线段差异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个性高度依赖者,就会所群体的判断当成判断标准。
掌握群体动力的含义以及群体规范、群体压力
的作用
24.01.2021
精选ppt
3
1.1 群体
群体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300年前,我 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提出“明分使群”的思想,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应当是群体社会中的人,他说:人“力不若牛, 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也,彼不 能群也”(《荀子·王制》)当一个人与其他人发生社 会联系组成群体的时候,可以通过团结协作完成各项 任务,同时在相互交往中出现许多独特的心理现象, 并对个体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24.01.2021
精选ppt
6
群体对个体的意义
个体离不开群体,融入社会的每一个人总是属于某 一正式群体,也同时会从属几个份正式群体,为何 人们要加入一定的群体,因为,群体会为其成员提 供不同的利益,满足个体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包 括:
安全需要
认同需要
自尊需要
支配需要
目标实现需要
24.01.2021
24.01.2021
精选ppt
4
1.1.1群体及其分类
群体是指具有共同的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 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1)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各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赖, 彼此依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彼此间 是共同目标的联合体。
(2)群体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组织、群体、个体是分 不开的整体。假设“组织”是一个完整的人体,那么“群 体”便是器官和系统,而“个体”则是构成器官的细胞, 群体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
标准线,另一张画有A、B、C三条直线,其中一 条同标准线一样长;实验任务是呈现每一组卡片时,
让被试判断出哪条线与标准线一样长。
24.01.2021
精选ppt
10
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表面上是参加知觉判断实
验,只有第6号是真被试,其他6人是实验助手。
24.01.2021
精选ppt
11
• 实验过程:小组成员围桌而坐,依次判断实验者呈现的 卡片,前2组测试非常顺利,按正常结果回答;从第3 组开始,第1位假被试按事先安排故意出错,其它假被 试并不觉察,赞同他的观点,这时真被试受到考验,赞 同则违背自己的判断,反对则背离群体的意见?这样的 测试共进行18次,其中有12次是错误的。
第三篇 群体心理与群体互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群体心理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群体互动
24.01.2021
1
第一节 群体心理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思考练习
2 4. 0 1. 2 0 2 1
了解群体的类型
掌握从众心理、逆反心理、模仿心理等群体心 理现象
理解群体结构、凝聚力和群体的有效性与群体 绩效的关系
掌握异质性、同质性群体对群体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