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活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二)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三)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四)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
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
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经过达尔文等及其以后100多年来的努力挖掘和研究,至今仍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疑问。
综合各家之说,试以本节作为全文的总结和结束。
1.人类是灵长类进化的最高阶段,于中新世末期,大约1000万—1400万年以前开始从猿类分化出来,向着人类系统方向进化。
2.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他的起源和发展,即进化的过程是: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直立人(包括能人,也称能干南方古猿)——(晚期)直立人(包括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元谋猿人等)——早期智人(也称古人、尼人,包括中国的马坝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也称新人、克人,包括中国的河套人、山顶洞人等)——现代人(包括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或棕种人)。
现代人在人类分类学上属于晚期智人,是智人的一个亚种,而因为现代人在全新世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所以单独分立出来。
3.人类进化在体质上与猿类的主要区别,在于人能够用两足直立行走,头颅变大,变圆,原始的犬齿变短,全部牙齿靠近在一起。
于是有灵便的双手,敏锐的头脑和适宜咀嚼的牙齿,能够制造工具,杂食,语言交流,扩大活动范围等。
原始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活
原始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人类在最初一个社会形态中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群和原始公社两个发展阶段,后者又可分为血缘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个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私有制产生、发展和原始社会解体并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
人类是从一种古猿演变而来。
从猿到人的过渡是在群体中完成的。
原始群就是这种正在形成中的人共同劳动和生活的集团,是人类的童年(相当于恩格斯提到的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
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最早出现原始群的年代约在1400万年前。
生活在原始群中正在形成的人,还不会制造工具,但已能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作为觅取食物的工具。
每个原始群人数不多,一般不过几十人。
他们逐水草、森林边沿而居,视食物的多寡有无而流徙,群与群基本上是彼此隔离的。
在原始群中两性关系实行杂交。
由于劳动和群居,原始人逐渐产生了原始语言,并开始制造工具。
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结束,原始群逐渐过渡到原始公社。
最早出现的人造工具是石器。
在考古学上石器的演进分为三个时代:①旧石器时代(相当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它又分为早期(约在300万年至20~30万年前的猿人年代)、中期(约在20~30万年至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古人年代)、晚期(约在5万年至1.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真人年代)。
人类早期惯用的石器是砍砸器,以后有刮削器和尖状器(手斧),但加工都十分粗糙。
此外,还懂得了用火。
中期的石器的制作比前规整,形状也较多样,并出现了骨器,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遗迹。
在旧石器早期和中期,人类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的根、茎、果实和猎取小动物为生,采集和狩猎是他们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的加工比前更规整,骨器、角器已广泛流行,有了骨针、鱼钩,同时还出现了复合工具和复合器具,如木柄的石矛、石斧等。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定居,产生了母系氏族公社。
②中石器时代(相当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原始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原始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原始时代是指早期人类的生活时期,估计从人类进化开始的前300万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就是人类开始了农业文明的建立。
从原始时代开始,人类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
类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从狩猎采集时期,到农业文明、工业革命
以及现代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这些历史事件都对人类社会的演变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以下是原始时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1.原始时代:狩猎采集阶段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以狩猎
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
2.农业革命:在人类逐渐熟悉植物和动物之后,开始发展农业文明,
由此引入了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
3.古代社会:在定居社会的基础上,开发出城市文明和手工业等生产
工艺形式,开始了贸易和交流活动。
4.中世纪:宗教统治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以欧洲为主要发展地区。
这个时期自然灾害频发,战争和冲突也经常发生。
5.文艺复兴:15世纪中叶,欧洲文化和艺术开放,对人类社会文化
尤其是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6.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机器工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
类的生产方式,肇始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
7.现代工业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工业化迈向全球,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驱动,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8.当代社会:21世纪,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
经济、环境、文化等各种因素愈发复杂,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阶段。
然而,为了便于理解和阐述,我们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以下是对这五个阶段的概述:1.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y)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始社会,这个阶段的人类主要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中。
在这个时期,人类依靠狩猎、采集和简单的农耕为生。
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只能依靠共同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
这个阶段的社会组织和规则非常简单,主要依靠个人和家族之间的关系来维持。
原始社会的代表包括非洲的早期人类社会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社会等。
2.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进入了农业社会。
在这个阶段,人类开始驯化动植物,通过农耕和畜牧业来获取生活资料。
农业社会开始出现等级制度,出现了农民、工匠、统治者和商人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这个阶段的社会组织以家族、氏族和部落为单位,同时宗教和传统习俗也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农业社会的代表包括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等文明古国。
3.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工业社会的标志是工业革命的出现,这个阶段人类开始大规模地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更加高效。
这个阶段的社会组织以城市和工厂为单位,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分工和专业化。
同时,这个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工人权益的保障等。
工业社会的代表包括欧洲的许多国家以及北美和东亚等地区。
4.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后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以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
在这个阶段,人们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追求。
这个阶段的社会组织更加复杂和多元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同时,这个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信息泛滥、隐私泄露等。
人类演化简史
3、智人: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智人: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 万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25万 年至5万年前 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 万年前。 年至 万年前。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但仍 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 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 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1350毫升。 毫升。 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 毫升 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 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中国的 马坎人、长阳人和丁村人均属于早期智人。 马坎人、长阳人和丁村人均属于早期智人。
晚期能人又叫直立人,距今180万~20万年生 晚期能人又叫直立人,距今 万 万年生 活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古人类。 活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古人类。一般认 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 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亚洲和欧洲 扩散。直立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用火、 扩散。直立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用火、 甚至狩猎。中国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元谋 甚至狩猎。中国的周口店北京猿人、 人、蓝田人都属于直立人。 蓝田人都属于直立人。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解剖学特征与现生人类接近的晚 期化石智人,一般指生活在距今10万 万 期化石智人,一般指生活在距今 万~1万 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人类。 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人类。 额部较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 额部较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下颏 明显;身体较高,脑容量大。 明显;身体较高,脑容量大。这些特征已 很接近现代人,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 很接近现代人,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 已学会钻木取火。 已学会钻木取火。
人类演化简史
人类演化三个阶段: 1、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 万年之间。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 前)
原始社会生活
原始社会生活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生活主要是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小规模的部落中,以家庭为单位,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社会关系比较简单。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他们依靠狩猎采集来获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生活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经常迁徙寻找食物和水源。
他们居住在简单的棚屋或者洞穴中,生活比较简朴。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以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为主。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单位,人们在部落中生活、生产和交流。
在部落中,人们相互帮助、合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社会关系比较平等。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生活主要是以口头传统和图腾崇拜为主。
他们通过口头传统将知识和经验代代相传,以此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同时,人们还通过图腾崇拜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之情,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是神圣的。
总的来说,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生活主要是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生活在小规模的部落中,以家庭为单位,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社会关系比较简单。
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文化生活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对后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始社会的解体从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转变
原始社会的解体从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转变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其特征是人们生活在野外,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人类逐渐开始实行定居农耕,原始社会的解体也逐渐展开。
本文将就这一过程展开讨论,探索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转变对原始社会的解体所产生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原始森林、草原和河流等自然环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迁,这些环境逐渐发生着变化。
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原始社会的游牧狩猎人们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和资源来维持生活。
这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成为了人们转向定居农耕的重要诱因之一。
二、人类的文化进步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尝试培育植物、驯养动物,以获取更可靠的食物来源。
这一文化进步推动了从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转变。
人们逐渐发现,通过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牲畜,可以更有效地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三、定居带来的利益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注重移动和独立,但也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相比之下,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更加稳定和便利。
人们可以选择适宜的地点来居住和耕作,建立永久的住所和社区,形成集体劳动和合作关系,共同面对外部环境压力。
定居农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
这样的利益也是推动原始社会解体的重要因素。
四、定居农耕的挑战和影响虽然定居农耕带来了许多利益,但这一转变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影响。
首先,人们需要对土地进行开发和管理,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和工具的使用,这对原始社会人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其次,定居农耕的生活方式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人们需要进行连续性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活动,以确保自己获得足够的食物和资源。
此外,定居农耕也意味着人类对土地和资源的长期占有,可能导致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变化,进而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转变。
结论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转变是原始社会解体的重要过程。
原始生活
原始生活原始生活,又称为原始文明或原始社会,是指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阶段,当时人类社会还未进入农业、手工业和现代工业阶段,主要依赖自然环境进行生产和生活。
原始生活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2000字的篇幅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原始生活的概念、特征、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文化和影响等方面。
一、概念与特征原始生活是指人类社会在远古时期的生活状态,主要包括早期狩猎采集阶段和早期农业阶段。
早期狩猎采集阶段是指人类社会依赖狩猎、采集、捕捉自然资源为生的阶段,时间跨度较大,大致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早期,直至约1万年前。
早期农业阶段是指人类社会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的阶段,时间较晚,大致可以追溯到约1万年前至几千年前。
原始生活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生产方式简单:原始社会主要依靠狩猎、采集、捕捉自然资源为生,生产方式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没有复杂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
2.社会组织简单:原始社会没有现代社会的复杂社会组织和制度,主要以家庭和氏族为单位,没有国家、政府和法律等现代社会制度。
3.生活方式质朴: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质朴朴实,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一致。
4.文化形态简单:原始社会的文化形态相对简单,主要以口头传统、民间传说、部落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没有复杂的书面文字和宗教体系。
5.社会等级较低:原始社会中社会等级较低,人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社会差距,社会关系相对平等,没有明确的社会阶层和阶级之分。
二、生产方式与经济生活原始生活中的生产方式主要依赖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
在早期狩猎采集阶段,人类社会主要通过狩猎、捕捉和采集自然资源来维持生计。
狩猎活动通常由男性进行,他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石器、木制武器等,追求野生动物并获得食物、皮革、骨骼等资源。
而采集则由女性负责,她们采摘野果、野菜、根茎等植物资源,并进行初步的食物处理。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时间:距今7000多年 地点: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 器和骨器,饲养家畜,烧制黑陶,定居生活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
二.半坡人的 社会状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距今5000多年
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C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课堂练习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 .黑陶
3、不能反映大汶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
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D
A.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B.墓葬里有随葬品 C.有了黑陶和白陶 D.已经种植粮食
时间:距今约4000~5000年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社会形态:父系氏族社会(中晚期)
生产力发展状况:农耕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原始手工业更加进步,以黑白陶为代表。 文化发展状况:能加工精美的玉器等工艺 品,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大汶口富人墓葬
彩陶钵形鼎
彩陶小口壶
小结
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大汶口原始居民
2.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和生活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都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 即原始时代后期;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 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都会建造房屋和使 用磨制石器 、陶器等。
二者不同之处: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种植 的农作物不同;建筑居住的房屋不同;制作的陶 器艺术风格不同。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课堂练习
原始人知识点总结
原始人知识点总结一、原始人的概念原始人是指没有文字和书写能力,生活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人类。
他们过着以狩猎、采集和简单的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生活。
原始人通常是以部落为单位生活,使用简单的器具和工具,没有固定的住所,栖息在自然环境中。
二、原始人的起源1. 原始人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一些普遍认可的观点。
泛人类起源地在非洲。
大约200万年前,早期人类离开非洲,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
2. 在迁徙过程中,原始人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
一些原始人定居在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美洲等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三、原始人的生活方式1. 狩猎和采集是原始人的主要生活方式。
原始人靠狩猎野生动物和采集野生植物来维持生计。
狩猎提供了蛋白质和脂肪,采集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2. 原始人还进行简单的农业活动。
他们种植一些简单的粮食,比如小麦、玉米和大米。
农业的出现为原始人提供了更为稳定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3. 原始人使用简单的工具和器具。
他们用石器、木器和骨器等原始工具来狩猎、采集和生产。
这些工具和器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开始脱离动物的依赖,制造出更适应自身需要的工具。
4. 原始人居住在自然环境中,通常不固定住所。
他们建造简单的棚屋和洞穴,来过冬和避雨避寒。
5. 原始人的社会组织以部落为单位。
部落是原始人的基本社会单位,通常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组成。
6. 原始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依靠口头语言和手势。
原始人没有文字和书写能力,他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后代。
四、原始人的文化和信仰1. 原始人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他们绘制野兽图案、抽象图案和神话图案,用来装饰身体和生活用品。
2. 原始人的信仰主要以自然为主。
他们对太阳、月亮、星辰、大地和水的崇拜,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
3. 原始人的宗教活动充满神秘和仪式感。
他们通过舞蹈、歌唱和祭祀等方式,来祈求自然的恩赐和庇佑。
4. 原始人的艺术成就丰富多样。
他们雕刻和绘制了许多生动的石器、壁画和雕像,展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一、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时期。
在这个阶段,人类生活在采集、狩猎和渔猎为主的社会组织中。
人们依靠自然力量维持生计,没有定居的村落或城市,也没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
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采取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二、奴隶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奴隶制成为主要的生产关系形式。
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奴隶,被其他人所支配和剥削。
奴隶主通过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来获得财富和权力。
这种社会形态下,贵族和奴隶之间形成了明确的社会等级制度。
三、封建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封建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阶级。
封建领主通过土地所有权和对农民的剥削,从而控制了社会资源。
社会中的贵族阶级拥有土地和权力,农民成为庄园的依附劳动者。
封建制度下,农民不能自由迁徙或选择自己的职业,社会等级制度更加严格。
四、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资本家阶级取代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的特征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力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贸易加速了社会变革的步伐。
五、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五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劳动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资本家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权。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实行。
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财富的共享和社会的发展。
六、现代社会阶段现代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经济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科技和信息的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交流和合作更加紧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回顾,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的变迁,展现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进程。
人类进化的历程和证据
人类进化的历程和证据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智慧生物,我们独特的智力和文化使得我们能够站在科技和社会的巅峰。
然而,我们对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证据了解并不深入。
本文将对人类进化的历程和存在证据进行探讨。
人类的祖先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有着相似的基因组,并且与黑猩猩的基因最为接近。
根据这一点,科学家们认为黑猩猩可能是我们最近的亲属。
然而,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我们从共同祖先分离出来,并经历了一系列演化过程。
第一阶段:古人类阶段古人类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人类祖先,包括两栖灵长类动物和直立行走禽人。
这个阶段大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当时地球上仍然处于恐龙统治时代。
1. 两栖灵长类动物阶段大约6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开始向两栖生活过渡,并逐渐进化出具有相对复杂智力的状态。
这个阶段的代表动物包括原始猴、古猿和四足直立行走的鸟鼠。
2. 直立行走禽人阶段从大约3000万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开始起步向直立行走进化,并逐渐社会化。
他们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武器,并发展出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第二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在早期智人阶段,我们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祖先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开始于200万年前,并持续到大约10万年前。
1. 原始人类阶段原始人类阶段是早期智人演化中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逐渐开始制造高级工具、掌握火种,并建立起了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2. 神秘消失与现代智人诞生直到10万年前,现代智人才逐渐出现并成为主导地位。
早期智人在地理分布和技术发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拥有更复杂多样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证据支持虽然进化过程没有明确记录,但有一些科学证据能够支持我们对人类进化历程的推测。
1. 遗传证据通过对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我们与黑猩猩存在着很高的相似性。
这表明我们与黑猩猩有共同祖先,并从那里分化出来。
2. 化石证据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祖先化石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线索。
这些化石记录着从直立行走开始到现代智人诞生之间不同时间点上各种形态特征的变化。
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
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关键阶段人类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多个关键阶段,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阶段的概述。
1.猿人阶段:大约5000万年前,人类的原始祖先从非洲森林中的猿类进化而来。
他们具备直立行走的能力,拥有更加灵活的手部和拇指,这使得他们能够使用工具和操纵环境。
2.动物化石阶段:大约20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开始进化成为更加像人的形态。
他们的颌骨开始逐渐变小,腦容量逐渐增大。
这一阶段人类的祖先生活在非洲的热带丛林和草原上。
3.直立人阶段:大约700万年前,最早的直立人出现。
他们的体型更接近现代人类,头骨和牙齿形状也开始变得更加人类化。
同时,他们开始制作和使用工具。
4.始祖人阶段: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进化为了始祖人。
他们的脑容量更大,手部能力更强,使用工具的技术也更加高级。
这一阶段的代表是“露西”化石。
5.中新世早期:大约150万年前,最早的早期人类出现。
他们开始使用火,并开始迁移到非洲以外的地区。
6.尼安德特人阶段:大约4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作为现代人类的近亲,居住在欧洲和西亚地区。
虽然他们制作工具和使用火的能力非常高,但他们最终在3万年前灭绝。
7.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大约40万年前到5000年前,人类开始使用不同类型的工具,并变得更加灵巧和智慧。
这些时期还见证了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开始。
8.现代人类阶段:约10万年前,现代人类(智人)出现,并开始在全球扩散。
他们具备高度发达的语言能力、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并创造出火、器具、农业等重大发明。
10.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科技和文明的发展。
11.现代科技时代:20世纪至今,人类迅猛发展了现代科学和技术,创造了航天技术、电子通讯、基因工程等众多划时代的发明。
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人类进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并在进化的同时,逐步发展出了独特的文明。
本文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两个方面,探讨人类进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一、人类的生物进化历程人类的进化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古猿。
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古猿逐渐发展成类人猿,最终演化成为现代人类。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猿时期:在大约9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在非洲。
这个时期的人类主要是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尚未掌握火的利用和石器的制作技术。
2. 早期人类时期:约200万年前,人类的体形逐渐接近现代人类的样貌。
他们开始制作简单的石器,利用火来保暖和烹饪食物。
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开始团结合作,形成了最早的社群结构。
3. 智人时期:约30万年前,智人(现代人类的祖先)开始出现在非洲。
智人具备更加先进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行为,他们能够制作更为复杂的石器,并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智人的狩猎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开始在各大洲扩散。
4. 农业革命:约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农耕时代。
农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农业社会,并逐渐发展出各种农业技术和工具。
5. 工业革命:18世纪末,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明和应用了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人类的生产力大大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人类进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通过进化改变的身体和认知能力为人类创造了繁荣与进步的机会。
以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历程:1. 原始文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开始制作简单的工具、使用火种等,从而进入了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以部落为单位生活。
此时的人类开始有了最早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观念。
2. 文字的出现:约5000年前,人类发明了文字,这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文字时代。
原始社会阶段分类简介
原始社会阶段分类简介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产生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原始社会阶段分类简介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原始社会阶段分类简介的资料,仅供参考。
原始社会阶段分类简介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万年—公元前80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
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
在山洞中的遗迹和遗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树居生活却很难留下什么遗迹。
从古代的文献中,依稀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树居和采集的影子。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特点就是洞居或巢居,采集和狩猎。
通过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们通过血缘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关系。
在血缘家族内部,婚姻按照辈数来划分,同一辈分的人互为夫妻。
而在不同辈分之间则不通婚。
这样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生产单位。
内部两性有分工,男性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和抚育小孩。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转入了相对的定居生活。
人口逐渐增多,同时认识到家族内部同辈之间近亲婚姻对人类体质的危害,原先的原始人群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时形成了族外婚制。
互相通婚的两个氏族就形成了部落。
一个氏族的成员必须和另一氏族的成员通婚。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产中谁起的作用大而言的,。
譬如,如果整个社会女性的工作处于主导地位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属于母系氏族,反之则是父系氏族。
还有一种为父系母系共存的氏族)中石器时代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
人类的进化史
人类的进化史人类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智慧生物之一,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
从原始的猿类到现代的智人,我们正是通过一系列的进化来走到今天。
本文将探讨人类的进化史,并分析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重要进展。
1. 猿类阶段在约40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和猿类分道扬镳。
这个阶段的代表是阿尔达比人,他们主要栖息在树上,四肢发达,适应了森林环境。
与此同时,人类的智力也开始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本能。
2. 早期人类阶段约2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逐渐从树上走向陆地。
他们开始直立行走,手腕和手部的肌肉逐渐变得更加灵活,可以用来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
这个阶段的代表是直立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头脑和交流能力,开始使用语言。
3. 中期人类阶段在约30万年前,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现代人类。
他们的智力发展迅速,开始制造各种复杂的工具,同时还开始使用火。
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也逐渐出现,人类开始聚居在一起,形成小规模的群体。
4. 晚期人类阶段在约10万年前,晚期人类(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开始出现。
他们的智力进一步发展,创造出更加复杂的工具和武器。
与此同时,他们学会了用绘画和雕塑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展示了艺术的发展。
5. 现代人类阶段大约3万年前,现代人类出现在非洲,并开始向其他大陆扩散。
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开始制造更加复杂的工具和武器。
他们还对农业和畜牧业进行了探索,并逐渐建立了城市和文明社会。
总结起来,人类的进化史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由于智慧和创造力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摆脱了动物的本能驱使,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
不断进化的人类在科技、社会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们现代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进化并不是一个结束,我们仍然在不断地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我们期待着未来人类进化的更大突破和发展。
人类进化的演变过程
人类进化的演变过程人类是地球上最发达的生物之一,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和一系列重要的改变。
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原始人类阶段大约在200万年前,最早的原始人类出现了,包括直立人和猿人。
这些原始人类的脑容量较小,身体结构原始。
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和欧洲,通过采集、打猎、采集种子和根等方式获得食物。
尽管这些原始人类简单,但他们为人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中期人类阶段大约在10万年前,人类经历了史前时代的末期,进入了中期人类阶段。
这个时期的人类脑容量增加,身体结构进一步改进。
人类开始制作简易的工具、使用火和制造家具。
人类开始掌握了自然和环境,并开始创造文化和语言。
在这个时期,人类主要生活在欧亚大陆和非洲。
3. 现代人类阶段大约在5万年前,人类进入了现代人类阶段。
这个时期的人类脑容量大幅增加,智力大幅提升。
人类开始制作复杂的工具、发展农业和渔业。
在生命周期中,人类的复杂社会和文化开始形成。
现代人类开始在世界各地繁衍,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和南美。
4. 文化人类阶段现代人类的文化进化开始完成。
文化人类阶段始于3万年前,这个时期人类的社会、文化和艺术发展较快。
人类开始学习和记录历史事件和经验,设计和建造建筑,并发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和艺术。
文化人类阶段是人类生态学和科学的巨大成果。
5. 现代文明阶段现代文明阶段始于5000年前,人类发展国家、城市、科学和技术。
人类发明了书写、货币和工业,建造了公共设施、宗教场所和学校。
此外,人类学习了社会和政治学。
在这个时期,人类拥有了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创作方式,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多。
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人类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和各种重要改变。
人类通过进化适应环境和气候,以及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繁荣和文化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人类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希望未来有更多科学家和艺术家加入到探索人类历史、文化和科技的队伍中,让人类更加繁荣和进步。
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
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时期之一,虽然距离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差甚远,但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石器时代,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不断适应环境,开展各种活动来维持生存。
本文将介绍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从食物采集到社会组织,为读者展示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
1. 食物采集和狩猎在石器时代早期,人类主要依靠食物采集为生。
他们采集树果、坚果、野菜等可食用植物,并捕捉小型动物如昆虫、鱼类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尝试更高效的狩猎方法。
他们制作石制工具如矛、箭来狩猎大型动物,如猎象、猎犀等。
这对人类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进步,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石器的制作和使用石器是石器时代的代表性特征之一。
人类利用石块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石器,如斧头、锤子、刀片等。
这些石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狩猎、采集、制作住所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采用更精细的石制工具,如石刀、石盾等,提升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效率。
3. 居住环境和住所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主要在自然环境中进行。
人类往往选择靠近水源和丰富的资源地区居住,以便更好地获取生存所需。
当时的人类住所多样,有一些居住在山洞中,有一些则搭建简易的棚屋。
这些住所主要由木材、兽皮等天然材料构建,提供了基本的保护和庇护作用,使人类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
4. 社会组织和文化传承在石器时代,人类逐渐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组织。
他们建立了部落和家族,采用集体狩猎和食物分享的方式维持着社会秩序。
家庭在石器时代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男性主要负责狩猎和保护家族,女性则负责采集和照顾家庭。
除了社会组织,人类还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这包括狩猎技巧、植物分类、医药知识等,为后代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5. 艺术和宗教信仰石器时代的人类也有涉足艺术和宗教领域。
他们在自然物体上刻画出各种符号和画面,用以表达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探索。
原始人类
原始人类一.原始人类的进化阶段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南方古猿阶段。
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
(2)能人阶段。
前200万-前175万年。
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
(3) 直立人阶段。
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猿人。
(4) 智人阶段。
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
根据目前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类南方古猿1.在遥远的非洲南部,人们发现了另一类古猿的化石,叫做南方古猿或南猿。
这2.“能人”的发现表明至少有一些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已经开始能够制造工具了。
不管怎样,现在一般认为至少这些已经能够制造很粗糙石器的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已经是真正的人类,应该看做是一种猿人。
为了跟像“北京猿人”这种猿人相区别,有人把南方古猿中的进步类型叫做“早期猿人”,把“北京猿人”这种猿人叫做“晚期猿人”。
一些南方古猿具有不平凡的特征。
例如,人的眉嵴不突出,现代类人猿的眉嵴很突出,南方古猿的眉嵴虽然有些突出,但是不像大猩猩的眉嵴突出得那么厉害。
更重要的是:南方古猿在颈以下的构造,基本上跟人的相似;颈以上的构造,基本上跟类人猿的一样。
比方说吧,南方古猿体高可以达1.5米以上,从骨盆的构造,从脊柱跟头骨的连接方式,可以知道它们是直立的,用两脚走路的。
这是人的特征。
这表明南方古猿的手足已经分工,有了进行劳动的必要条件。
可是它们的脑量一般只有450~550立方厘米,比黑猩猩的脑量(350~450立方厘米)大一些,比人的脑量(1200~1500立方厘米)小得多。
它们的臼齿和前臼齿也都很大。
这些是类人猿的特征。
这就是说,在从动物向人进化的过程中,手和脚的变化在先,脑子的增大在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人类在最初一个社会形态中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状况。
原始社会包括原始群和原始公社两个发展阶段,后者又可分为血缘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个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私有制产生、发展和原始社会解体并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
人类是从一种古猿演变而来。
从猿到人的过渡是在群体中完成的。
原始群就是这种正在形成中的人共同劳动和生活的集团,是人类的童年(相当于恩格斯提到的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
根据目前已知的材料,最早出现原始群的年代约在1400 万年前。
生活在原始群中正在形成的人,还不会制造工具,但已能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作为觅取食物的工具。
每个原始群人数不多,一般不过几十人。
他们逐水草、森林边沿而居,视食物的多寡有无而流徙,群与群基本上是彼此隔离的。
在原始群中两性关系实行杂交。
由于劳动和群居,原始人逐渐产生了原始语言,并开始制造工具。
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结束,原始群逐渐过渡到原始公社。
最早出现的人造工具是石器。
在考古学上石器的演进分为三个时代:①旧石器时代(相当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它又分为早期(约在300万年至20〜30万年前的猿人年代)、中期(约在20〜30万年至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古人年代)、晚期(约在5万年至1.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真人年代)。
人类早期惯用的石器是砍砸器,以后有刮削器和尖状器(手斧),但加工都十分粗糙。
此外,还懂得了用火。
中期的石器的制作比前规整,形状也较多样,并出现了骨器,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遗迹。
在旧石器早期和中期,人类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的根、茎、果实和猎取小动物为生,采集和狩猎是他们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的加工比前更规整,骨器、角器已广泛流行,有了骨针、鱼钩,同时还出现了复合工具和复合器具,如木柄的石矛、石斧等。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定居,产生了母系氏族公社。
②中石器时代(相当于蒙昧时代高级阶段)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人类进入中石器时代约在1.5 万年前。
这一时期出现了细石器(制作精细、形状端正、体积较小)、弓和箭,并开始驯养家畜(最早的是绵羊和狗,(见彩图)。
③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恩格斯提到的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各个地区进入这一阶段的年代早晚不一,最早约在8000〜9000 年前。
这一时期生产力状况的主要特点是磨光石器广泛流行;已能制作陶器;狩猎逐渐发展为原始畜牧业(猪、羊、牛等先后成为家畜),采集逐渐发展为原始农业(开始栽种大麦、小麦、稻、小米、玉米、马铃薯等)。
耕地的农具开始时是一端削尖的棒,后来发展为石锄,原始农业是锄耕农业。
随着定居生活和原始畜牧业、农业的发展,逐渐有了家庭手工业,制作陶器和皮革,编结篮筐,纺织麻、棉、毛等。
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开始利用天然金属,如金、银、铜等,但主要用来制作小器物和装饰品。
到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代,西南亚、埃及、中国以及南欧和中欧等地先后开始用矿石炼铜,这时才开始进入真正的金属器时代。
最早的铜器大都是装饰品(指环、手镯、项圈等),后来才用铜制造工具、器皿和武器。
但最初的铜器是红铜即纯铜,熔点高、硬度低,不能大量使用,作为主要工具的仍然是石器。
因此,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称为金石并用时代。
约到公元前3000 年代中期,人类开始学会冶炼青铜(铜锡合金),并大量用来制造器具,从而进入青铜时代。
最早使用青铜的是西亚两河流域和南亚印度河流域,然后是埃及、中国和其他一些地区(约在公元前2000 年代)。
但即使在青铜时代,石器仍然在被使用。
在公元前2000 年代后半期至公元前1000 年代上半期,西南亚、东南欧、南亚次大陆、北非以及中国等广大地区先后开始冶铁,进入了铁器时代,但石器、青铜器仍然和铁器并存了很长时期后才最终被铁器所代替(考古学上的金石并存和金属器时代大致相当于野蛮时代的中级和高级阶段)。
金属器的使用表明,生产力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原始的锄耕农业逐渐变为犁耕农业,原始畜牧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畜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的分工。
与此相适应,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同时,交换和私有制得到发展,氏族制度开始解体,原始社会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
原始公社先后经历了血缘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个组织形式。
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一种社会经济组织,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随着人工制造的工具的出现,生存有了一定的保证,原始人的两性关系逐渐由杂交进入只限于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的血族群婚。
这种排除不同辈份之间互为夫妻、按辈份区分婚姻的群体,称为血缘家族,它是氏族制度的萌芽。
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
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几乎没有剩余产品,在公社内部人们的生产关系是集体劳动,共同消费,采集或猎取到的食物平均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
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已开始定居生活。
原来相互孤立的血缘家族之间逐渐保持一定的联系,长期生活的实践也使原始人意识到近亲通婚的危害,于是逐渐禁止兄弟姊妹之间通婚,先是禁止同母兄弟姊妹之间、最后禁止旁系的兄弟姊妹之间通婚而实行族外婚,这就使血缘家族逐渐变为内部不通婚的氏族,族与族之间有了明确界限,形成氏族制度。
早期氏族实行的族外婚仍是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是按母系计算的,故称母系氏族。
后来,群婚转为对偶婚,夫妻关系比较确定,但双方仍都是母方氏族的成员,丈夫即使住在妻方,也不算妻方氏族的成员。
两个互通婚姻的氏族,组成早期的部落。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是在新石器时代,这时已产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但生产力水平仍很低,只有依靠集体劳动才能保证食物的供应,所以公社的生产关系仍然是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氏族成员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只是武器、衣服、装饰品归个人所有。
氏族成员实行按年龄性别的自然分工,青壮年男子主要从事狩猎、捕鱼、防御猛兽等活动,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制作食物、缝制衣服、养老携幼等活动。
男子从事狩猎的成果带有偶然性,而妇女从事的采集和原始农业取得的生活资料比较可靠,她们的活动对于维系整个氏族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加以世系是按母方确定的,这就决定了在公社中妇女处于领导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以至族长一般由妇女担任。
但由于这一时期仍无剩余产品,还未产生私有制和剥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是平等的,一切重要的事由氏族议事会讨论决定,族长也由议事会选举产生。
母系氏族在人口增殖后,分裂为许多小氏族,原来的大氏族,称为胞族。
互通婚姻的胞族构成部落。
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金属器时代过渡时,原始的锄耕农业转为犁耕农业,原始的畜牧业代替狩猎成为重要部门,驯养看管牲畜和驾畜耕田这类劳动主要由男子承担,男子在整个生产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妇女则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这种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必然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
特别是当氏族公社有了剩余产品,畜牧部落与农业部落分离使部落之间的交换日益经常后,男子往往凭借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把剩余产品占为己有,于是出现了私有财产,继而产生了将占有的财物传给子女的强烈愿望,这也促使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那种丈夫从妻、子女从母、父亲死后财物归母系亲属、不由子女继承的制度,逐渐改变为妻子从夫、子女从父、父产由子女继承的制度,从而确定了父权制。
对偶婚也逐渐变为一夫一妻制,丈夫开始奴役妻子,父亲开始支配子女。
当然,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并不表明母系氏族公社的立即消失,往往两者并存,经过很长时期,母系氏族才被完全代替。
私有制是在父系氏族公社内部孕育成长的,而私有制的发展又造成了氏族公社的解体。
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部落之间的分工、交换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金石并用和青铜时代,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游牧部落,他们驯养和繁殖牛、马、羊、骆驼等牲畜,和其他部落分离,成为经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于是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犁耕农业的发展,又逐渐形成以经营农业为主的部落,部落之间的交换日渐频繁。
畜牧部落和其他部落交换的主要产品是牲畜,特别是牛。
在交换中许多物品用牛来估价,并作为交换媒介,被当作货币来使用,成为占有的对象。
而在照管牲畜进行交换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男子,这种情况既促使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化,也导致私有制的产生。
因为他们照管的畜群以及用牲畜换来的金属器、农产品和其他物品,除交集体消费外,常把剩余部分占为自己及其家庭所有。
以后,在农业部落中也出现了同样情况。
到了青铜和铁器时代,氏族、部落的手工业,特别是金属武器和器皿的制造,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各种武器作坊和各类工匠(如铁匠、木匠、皮匠、织匠等),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随之交换便进一步发展起来,不仅在氏族、部落之间有交换,而且在氏族、部落内部也有了交换,这使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在父系氏族内部分化出了父系家庭公社(或称家长制大家庭),它包括一父所生的几代子孙及其个体家庭。
在家庭公社内,最初,土地和主要工具公有,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只是一些生活用品归个体家庭所有。
以后,金属工具的使用使一家一户能单独进行生产时,共耕制就难以继续维持,耕地逐渐长期分给各个个体家庭使用,收获物、牲畜、房屋也变为私有。
这样,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单位,在氏族或家庭公社的成员之间也逐渐出现了贫富之分,氏族制度趋于解体。
以后,随着个体家庭的成长和血缘关系的削弱,人员流动现象增加,外来居民增多,氏族成员在同一地区共同生活的情况被破坏,原来的氏族村落变为杂居村落,逐渐形成居民不按血缘关系而按地域结合起来的农村公社(村社)。
农村公社的出现,表明氏族制度已基本解体。
在氏族制度的解体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和私有制的发展,在部落掠夺战争中获得的俘虏也不再被杀掉而变为奴隶,成为氏族贵族的奴役对象,出现了阶级对立。
与此同时,在氏族成员中的贫富分化也加剧了。
于是氏族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并产生了国家。
参考书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崔连仲主编:《世界史(古代史部分)》,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