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学习心理初探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中存在”专业知识技能高不成低不就,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缺乏投身科研工作的能力”等问题,这无疑对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及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出了莫大的挑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大学生中所存在的不正确的学习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等。了解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障碍,对于培养其健康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成为学有所长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年级间差异
学习心理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方面的不同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学习动机不足。一年级大学生大都带着胜利者的喜悦步入大学校门的。因为,在高中阶段,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而考上大学后,目标实现,理想成真,某些学生出现”喘口气”的念头,产生松懈心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放松好好享乐,没有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考进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而且,高中时期,很多学生一门心思考大学,很少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
2.学习适应性欠佳。一年级学生多数在17-20岁之间,身心发展
已接近成熟,加上均为中学时期的学习尖子,所以无论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按说都是能够胜任大学课程的学习,但由于处在大学的适应阶段,大多数同学沿袭高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过分依赖机械记忆而很少进行独立思考和推理论证,而且对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和以自学为主的学习特点感到无所适从,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学习情绪波动大。新生的自主意识已接近成人水平,加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想在大学里取得成绩,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占主导地位,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生活日趋多样化,除学习外,娱乐、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加上青春期的情绪情感极易反复,所以他们在学习上情绪波动表现明显,学习的自觉性常常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
(二)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出现了差异。从二年级起,大学生们在学习成绩上的差距逐渐加大,虽然学习目标远大、态度端正的学生占主流,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个别同学成绩停滞不前或每况愈下,极个别同学则出现一学期几门课程不及格现象。此时,学生专业发展方向逐渐明确,经常考虑职业定位问题。
2.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处于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既没有新生的不适应,又未面临就业的压力。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广泛,学习热情也最高。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传授的知识,会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习兴趣的深厚自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
反之又推动着他们进一步获取知识。他们已逐渐形成了学习的中心兴趣,这一中心兴趣一般与所学专业或未来就业的专业方向相符或一致。
3.独立学习能力日益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不断发展。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逐渐增强,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地汲取对己有用的知识,对哪些知识应该深入掌握,哪些知识只需了解,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独立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他们涉猎的知识领域大多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他们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及对自我发展的作用。
(三)毕业班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基本定型。如果说从大学二、三年级开始学习上出现多层次分化,那么,在毕业班阶段,他们在的诸种学习心理均已基本定型。他们或准备考研,或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但也有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感到茫然,本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决定等拿到文凭再说。
2 .普遍存在失落感、缺憾感和紧迫感。大学的学习生活,许多同学觉得一晃而过,自己的知识却未见长进,在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时才发现自己在知识上存在很多空白,普遍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受。现实社会中知识更新、技术兼容等带来的压力也促使部分同学对学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3.对所学专业是否符合个性特征的认识明朗化。如果说一、二、
三年级的学生考虑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那么毕业班的学生考虑得更多的是现在所学的知识技能将来能否在工作中派上用场,即专业能否对口的问题。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
(一)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厌学、焦虑、懒惰、自卑、消极归因、逆反等。下面,对这些现象一一剖析。
1.厌学。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目前,厌学现象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拖拉,敷衍了事;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上课迟到,甚至缺课。伴随而来的是学习效率降低,成绩下降。另外,现在校园里经商之风盛行,经商种类琳琅满目,从二手电脑到出售各种考研过级辅导资料、各种产品的校园代理等,还有学生开网店,这些大学生老板成为实实在在的”厌学一族”。
2. 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严重影响考试水平发挥的情绪反应。有的学生因考试紧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具体表现为:一是情绪上出现担忧、焦虑、烦躁不安等情况;二是认知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僵化等情况;三是行为上出现坐立不安,手足无措等情况;四是身体上出现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睡眠不好等情况。具有高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在考前会出现一下情况:如失眠、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在临考时心慌气短、手足出汗、频频上厕所、大脑一片空白;个别学生在考场上甚至出现
视觉障碍,如:看错题目、漏题丢题、出现笔误等等。
3. 自卑。自卑是后进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类学生有的虽经一再努力,但成绩总是没有起色,从而丧失了进取心;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太差,主观上又不努力,学习上一再受挫,再也鼓不起学习的劲头;有的学生觉得自己考研无望,就业竞争也无资本,因而自甘落后。
4. 消极归因。”归因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消极归因者往往不能正确认识问题,如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不从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方法上去找原因,而是把责任归结为教师的授课水平太低,或学习环境不理想,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以此来消极地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5.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具体来说,是一种”你要我往东我偏往西”的情绪。这类学生常常表现为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理或阳奉阴违;对学校和老师采取的教育措施熟视无睹;对家长的教诲加以排斥。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必将对其学习成绩产生不良影响。
6. 懒惰。懒惰是一种怕苦怕累的心理现象。这类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学习上不肯用功,不求上进,常常表现为怕动脑筋、懒于思考,信奉”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犯罪”,平时作业大都网上拷贝或抄袭同学,对待考试就是突击复习,所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只图一时安逸,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二)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