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非常好)

合集下载

5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5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5、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责任编辑张海玲本讲导语当你看到一幅幅的大自然的美景,春天的百花吐艳,夏天的莲叶满湖,秋天的金桂飘香,冬天的素裹银妆,你能不能停下匆匆的脚步,静心观赏?也许你曾经无数次为之驻足流连,却遗憾不能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将它们尽情书写。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状物,努力达到“活像”的程度。

精典美文野性的林柳嘉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

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

它的铁划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

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成长。

你瞧,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优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

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

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十分艰苦,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

看那绿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然而它们终于成长起来了。

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地深深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

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

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

它是这样的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

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3、突出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
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 长沙》
练习:
校园一角,200字左右。

——鲁彦《雪》
2、善用表达技巧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 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 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 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 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
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 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 有时又似乎听见了情人的窃窃的密 语 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 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 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 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活泼的 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 晚霞„„它没有气息。
描形、绘色、传神
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
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 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 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 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 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 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 各样 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 还有那河流, 那天上的云„„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高考语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整理)

高考语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整理)

对 象
角度
描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 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 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 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 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 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修辞手法
④调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 自然是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 界,我们用鼻闻,用手触,借助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种 器官感知景物,就容易捕捉到景 色的特点,使其跃然纸上。
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 在我们面前,有山川树木、江河湖海、花鸟 虫鱼、时序节令……这就需要有目的地进行 选择。最好是选你自己感兴趣、感受最深的 景物来观察描写,做到重点突出,形象鲜明。 也就是说,要想把景物写活,不能毫无选择 地把可供描写的地方全部细腻、逼真地描绘 出来,而必须抓住最能反映描写对象本质特 征的地方,倾注全力加以刻画,去掉一切多 余的东西,留其“特征”,突出“重点”, 这样才能观察描写的景物的个性鲜明,栩栩 如生。
3.抓住景物的“时”/“空 ” 特征 4.写景描写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思考: 1 此景与彼景的不同(物种) 2 此时与彼时的不同(时令) 3 此地与彼地的不同(地域)
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南国的秋,调得慢、来得润、显得淡


麦浪翻滚着
雨里带着甜味儿

林寒涧肃 晴初霜旦
二、确定描写顺序
按空间写
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 从下往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从前至后,从后至前。
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 再描写全景。
按逻辑关系写

亲近自然__8213___8213_写景要抓住特征(整理精校版)

亲近自然__8213___8213_写景要抓住特征(整理精校版)

亲近自然__8213___8213_写景要抓住特征作文辅导0905 2254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作指导】写景要抓住特征绘画上的写生,总是用呈现在眼前的物象来作描摹的模特儿的。

写作上的写生也是这样。

呈现眼前的物象是一个客观存在,它的形体、位置、色调、明暗,明明摆在那儿,就得照它的本来面目,如实描摹,不能以意为之。

方的不能写成圆的,红的不能写成黑的,一丝假也做不得。

如果不是这样,文章写的是甲,可是让读了以后,却以为写的是乙,或者根本看不出写的是什么,那就失去文章交流思想的作用了。

看见一株树,你试写一写,看见一幢建筑物,你试写一写,下了一场春雨,你试写一写……无一不是练习写生的机会。

写了之后,给别人读一读,问他从文章里读出来的那株树,那幢建筑物,那场春雨……是什么样子;然后问自己,他说的跟你看到的是不是一样。

如果不一样,那就是写走样了,以后写的时候就改进。

写生这个基本功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蒋仲仁《写作的基本功──写生》【佳作赏析】佳作一:静静的顿河〔苏〕肖洛霍夫他看见了黑色的太阳(再次叛变红军的哥萨克军官葛利高里,夜里带着情人阿克西尼亚离家出逃,遭遇红军巡逻队,阿克西尼亚被打死了。

葛利高里极度绝望。

黎明,他用马刀在野地里挖了一个坑,埋葬了阿克西尼亚。

)他用手巴掌把小坟堆上的潮湿的黄土使劲拍平,在坟墓旁边跪了半天,低着脑袋,轻轻地摇晃着。

现在他再也没有什么着忙的必要了。

一切都完了。

在旱风的蒙蒙雾气中,太阳升到断崖的上空来。

太阳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的没戴帽子的头上的密密的白发闪着银光,从苍白的、因为一动不动的而显得很可怕的脸上滑过。

他好像是从一场噩梦中醒了过来,抬起脑袋,他看见自己头顶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轮耀眼的黑色的太阳。

佳作二:三峡之秋方纪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

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高一语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201912)

高一语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201912)

对 角度
描写

我 绘形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绘色 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视觉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

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
叶 荷
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 浴的美人。
花 写味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嗅觉 渺茫的歌声似的。
写景要抓住特征
制作: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中学 孙万春
引语
俄国青年:“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
陀思妥耶夫斯基改为:“他把一个小钱向乞 丐投下,钱落在地上,丁丁当当滚到乞丐的 脚边。”
描写:三言两面语,描摹出一个人物、一样 景物、一个画面和意境,让读者如临其境, 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 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叶子和花 也有一些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 是肩并着肩密密的挨着,这边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规律
环境位置+描写的对象+比喻、拟人
对象 作者 角度
孙 人民 犁 战争

生机

叶 荷

勃勃




那一望无边的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 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 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临视白洋淀的哨 兵吧。《荷花淀》
那是满地的新荷,团团的绿叶,或亭亭 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 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 生命的颜色,初春的杨柳嫩柳枝儿一摆, 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 则要持重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 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 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 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西湖漫笔》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作指导]一、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征。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特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不会与它全然相似的。

描写景物之前,首先应该对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是要表现它的广阔苍茫呢,还是表现它的秀丽清幽,还是表现它的富有野趣……只有自己心中有景物特征,才能在你的笔下表现出景物的某种特征。

而要抓住景物特征,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

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

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

“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

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

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

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所以说,真正优秀的景物描写必然会笼上作者的主管色彩,渗透作者的情感特点。

那么,如何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特点呢?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

例如我们读《荷塘月色》“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两句,一个“袅娜”,一个“羞涩”,写出了白荷的柔美状态,也将作者那种淡淡的喜悦之情渗透其中,这里就是拟人修辞手法妙用。

三、写景要注意观察角度的选取。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

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

观察角度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

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

这样,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合理而有序地选取具体的角度展开景物描写,才可以将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 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到处一片白,细看那雪: 毛茸茸、亮晶晶,飘到地上还发着耀目而细碎的 光,使你要眯起眼才能欣赏这壮丽的雪景。现在 正是初冬季节,一层薄薄的白雪,好象巨大轻软 的羊毛毯子,覆盖了整条小径。雪又开始下了, 小朵小朵的雪花飘飘然从天上落了下来,像柳絮 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种 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雪轻轻地落了下来。亮 晶晶的小雪花满天开放,洁白的小雪花飘啊飘啊! 这使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
选择恰当的观察点多角度描写:
• 同一景物,由于观察点的不同,远看、近 看、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形象便会呈 现出千姿百态。描写景物时,若能从不同 角度进行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 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描绘景物的形声色:
• 就是描绘景物的形状、声音、色彩等,从 而使得景物有形可感,有声有色,艺术魅 力更强烈。 •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的描 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 云霄里去了。……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荷塘月色》仅仅是为了写荷塘之美、月 色之美吗? 《故都的秋》难道仅仅是为了写故都秋的 清、静、悲凉吗?
明确:显然不是。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 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传达出了他那种淡 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的情感。郁达夫通过描写故 都的秋表达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与眷恋。
写景是为了抒情 景物描写是情与景的统一
• 片断作文训练
• 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 字。 • 写作提示:认真观察、抓住特征、赋予情 感 、调动感官、运用技巧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出景物特征方法之:侧面描写 写出景物特征的方法
修辞 角度多元 侧面描写
6,这篇短短的写景文字表现了作者的感情了吗?
• 喜爱,赞美,留恋 一切景语 庐山景色美 情为景生,情景交融, 前后感情基调一致
• 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 《荷塘月色》里“月色下的荷塘”
三、方法
如何写景呢?
• 首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观
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点。景物描绘得生
动形象,完全是作者用一双慧眼细致观察 的结果。 • 观察,不仅靠眼睛,它需要调动视觉、听 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的感觉器官去感 受事物的特征,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
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学生习作
每一处的雪都那么纯净,那么平坦,美得就像 一张柔软的羊毛地毯,惹人怜爱,让人不忍心 踩踏。门前的池塘里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只是 接近一块大石块的地方冰被砸碎了。水珠调皮 地迸溅到冰上,不停滑动,似乎要过足溜冰瘾! 池塘边是几棵树,光秃秃的,但洁白的雪却让 它们更显挺拔。其中一棵尤为独特,枝条被雪 哇, 美文啊! 压得弯曲的厉害,似乎就要断裂,但如此却更 显出了它的力量。
• 4、修辞的运用
• 朱文:比喻拟人通感 郁文:比喻 郁文:淡淡的悲
• 5、寓情于景
• 朱文:淡淡的喜悦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
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 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 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叶子和花也有
一些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叶 子本是肩并着肩密密的挨着,这边宛然有了一道凝碧 的波痕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抓 亲 住写近 特景自 征要然
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
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 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 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全然相似 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 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 的印象。
片段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 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 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 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 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映接风毕 日天光竟 荷莲不西 花叶与湖杨 别无四六万 样穷时月里 红碧同中 。,。,
晓 出 净 慈 寺 送 林 子 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断肠人在天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描写夏天的范文
夏天令人感到人生的多彩。翠绿的大自然在热浪中渐显幽 深和成熟。茉莉如雪,紫薇带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大街上走过一群少男少女,仿佛飘过一朵七彩的云霓。 大都市令人眩目的夏装琳琅满目,叫你说不出哪种颜色最美丽。 夏天从来就不甘寂寞,淡雅和浓艳,都可以成为夏的象征。夏 天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因为闷热,便滋生出许多烦躁。意 志薄弱的人,爽快地把夏天让位给无聊、懒散、游荡和倦怠; 意志坚强的人,却分外珍惜夏天,珍惜夏天的光阴,也就延长 了你的生命。在酷暑炎热中驾起充实的生命之舟,在磨炼中赢 得时间老人的恩赐,让生命的每一刻不为之虚度。夏天是最浪 漫的季节。夏日的山水毫无羞涩地敞开自己的胸怀,让游人从 容地欣赏它的雄奇,它的妖娆。夏天最有趣的节目是看海,去 沙滩听潮声,嬉浪不夜天,或去唱卡拉OK,或去看通宵电影, 在无风的夏夜默默期待东方第一缕曙光升起。夏天有许多缠绵 的话可说,不说也可品味夏日情调的温馨。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描绘自然景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自然景物,抓住其特征。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物。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描绘的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各种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描绘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3. 交流法: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观察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观察心得。

3. 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活动,积累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然观察活动中的所见所感,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技法讲解:教师讲解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强调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学生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七、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优秀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分析其抓住特征、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2. 学生模仿优秀文章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延伸1. 学生进行自然摄影比赛,用镜头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

2. 组织自然知识问答活动,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抓住自然景物特征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自然写作的兴趣。

十、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热爱写作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教案中提到的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提高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映接风毕 日天光竟 荷莲不西 花叶与湖杨 别无四六万 样穷时月里 红碧同中 。,。,
晓 出 净 慈 寺 送 林 子 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要根据不同的心情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写景要有顺序层次。 恰当地运用修辞 (主要是拟人、比喻)和 联想。 在景物前面加上暗示人物感情的修饰词。 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写景物(色彩的明暗、 形态情态、动静)。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点出心情。
感受自然之美
眼观——形状,颜色,线条,视距,空间,方位, 动静。 耳听——声音,音乐,天籁,嘈杂,嘶鸣,欢笑, 马叫 嗅闻——酸溜溜、臊乎乎、香喷喷、香飘飘、甜 蜜蜜、臭哄哄、臭烘烘、臭乎乎、臭熏熏 品尝——酸、甜、苦、辣、咸、(鲜、涩) 酸-寒心酸鼻、醋海翻波 甜-甘之如饴,津津有味 苦-卧薪尝胆、苦不堪言 辣-毛热火辣、鼻头出火 触质——光滑,滞涩,粗细,柔绵,油腻,毛糙 心感——喜悦,欢快,愉悦;辛酸,伤悲;惆怅, 失意;寂寥,孤独;激愤,暴怒;同情,怜悯; 赞美歌颂,批判揭露,讽刺否定。
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 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 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 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 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 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 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 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 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 问题探讨 • 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 要突出感情特点。
• 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目标要求】1、学习景物描写和观察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学习写作写景文章。

2、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景。

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一、如何进行景物描写所谓景物描写,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

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

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

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

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

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

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

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

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

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的心情,我也像大人们一样,脱着鞋,挑起箩筐, 顶着骄阳,出门去体味真正的生活。
• 我顶着烈日跟着大人们甩动着膀子,微笑着挥 动镰刀。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铺成了金色的地毯。 "赶上啊!"大叔回头擦了把汗,对着我微笑," 快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哦──"
• 地里,数不清的脚印被烤得焦白了。打谷 机跟蝉一道呻吟着,有气无力的。满地的
二、融情于景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如何融情于景?
A、深入自然:多观察,多比较,多思考
B、善于借鉴:多读、多看 C、由此及彼(联想)
三、方法
1、选好观察点,认真观察
观察点体现着景与人之间的方位、距离、角度等关系。
方位 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角度 高、低、上、下等位置关系。
距离 远、近关系。
2、确定描写顺序
空间顺序
从内到外,从外到内; 从上往下,从下往上; 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从前至后,从后至前。
逻辑关系 全景——局部,或局部——全景。
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
时间顺序
午、或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 序来写。
赏析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远看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近看
鹰击长空, 仰观
学习目标
1、学会亲近自然、感 受生活、表达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 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3、学会景物描写中突 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 于景。
写法小结:
(1)、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移步换景。 取景构图:广角、聚焦、选取视觉中心。 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心理(上下、远近、
主次)。
(2)、从形、声、色等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易于 抓住景物的特征。 颜色:主观色彩、客观色彩。 声音 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白描和工笔。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 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 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 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 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宗璞《西湖漫笔》
一、写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我们喜欢写景,但常常忘了为什么写景,抓不住景物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特征和说明文中的事物描述不同,它既是客观的 ,又是主观的。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 ,受到感悟的地方也就不同。作者头脑里的景物特征已经深深 印上了主观的痕迹,有的甚至会大大变形。正如王国维在《人 间词话》里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具有朦胧之美, 毛泽东笔下的秋是生机勃勃的,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优美的……
2、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描写自然景物的根本目的在于抒情说理,因此这些 景物描写要融进你的主观情感,并通过景物描写来感 染别人。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 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 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从碧 云、黄叶、寒烟、斜阳之中就能体会到范仲淹深深的羁旅相思 之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是白居易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 抗拒的感叹。
1、言之有物:调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
大自然是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我们用鼻闻,用手 触,借助“五官”的功能,捕捉到景物的特点,多角度选材,使 其跃然纸上。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我们在山间林海、湖水边、草地上、花田里都有着深刻的记忆。

而要将这些美丽的风景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则需要我们抓住其中的特征,让读者通过我们的文字感受到那些美好景色。

在高一的语文教学中,写景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下面将介绍怎样通过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写景。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1. 掌握一些常见的自然景物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来感受并理解这些风景。

3. 学会如何使用形象的文字表达所感受到的自然景物。

二、教学进程1. 感性认知阶段(1)通过观察、感受、思考等方式认识自然景色。

将学生拉到自然界中去,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眼前之景。

(2)教师带领学生分享所观察到的自然景物,指出景物中的特征并与学生进行比对。

(3)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景物特征,让学生分组自己尝试写一写,让同学们来猜测他们写的景物是什么。

2. 理性认知阶段(1)在教学现场展示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不同特征的自然风景照片,并处理“形象化”的情感体验。

(2)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所展示的不同风景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认知不同景物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3)分析教材中的典型写景片段,让学生体会怎样在文学中表现自然风光的美丽,进行讨论、比较,加深理解。

3. 写作提高阶段(1)带领学生在自然界中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现场写下他们感受到的景物及它们的特征。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并借此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抓住景物的特征,并通过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

2. 难点: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中的情感,并将所感受到的情感用适当的文字表现出来。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写作活动,并在校内展示作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三.在景物描写中,如何进行情感抒发?
(1)融情入景。即在抓住特征、展示景物细节的过程中,通过 感情色彩分明的词语以及各种修辞手法来体现作者的情感,谓之 “融情入景”。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 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借景抒情。即在景物描写之后,集中抒发感情,谓之“借 景抒情”。《白杨礼赞》先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及其 生长环境,然后指出“这是西北一种极普通的树,然而又是极 不平凡的一种树”,紧接着礼赞其不平凡之处,这就是借景抒 情。
《故都的秋》:在写景中充分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各种 感官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神兼 备,细腻温婉。从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触感和味道等多 个角度刻画故都的秋,从而使写景具体细腻,栩栩如生。
(4)多情善感,融情入文,“着我之色彩”,情感共鸣。 自然景物是客观的,是无生命的,一旦融入作者的情 感,就“一切景语皆情语” ,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成功的写景状物,都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的。 如:《故都的秋》和《沁园春•长沙》写的都是秋 景,虽表现了不同的景致,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引起作者感悟的那一面。
• 习作欣赏:
感受秋天 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常听人说,秋 天是条路,秋天是首歌。到底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只有 到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尽 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结出了黑黑的籽,枫叶换上了 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它朦 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不想扫我的 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夜里,这儿有一幅 秋愉图。 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耘的虔 诚,和秋天立下誓约。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只要春风遍布我心 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在黄叶上啜饮芳醇,驱着 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 怎样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呢?通常有 触景生情、寄情于景等方法。 • 触景生情是指眼前的景物触动和引起了 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由此展开联 想,抒发自己的情思。 • 寄情于景是指作者在写景时带着某种主 观感情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 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以客观之景来寄 寓主观之情。
如何写景呢?
• 首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要想 抓住景物的特征,当然离不开“观察”。只 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 点。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完全是作者用一 双慧眼细致观察的结果。 • 观察,不仅靠眼睛,它需要调动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等多方面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 的特征,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 景物具有立体感。 • 观察,要选择好观察点,适当变换观察角度,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或由远而近,或 由近及远,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
海上日出

• •
• •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 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 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 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 一步、 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 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 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 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 也不容易, 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 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 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上课用)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上课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文 感受秋天 双休日,我告别了清幽的学校,回到了家。听人说, 实践是条路,是首歌。这是怎样的路、怎样的歌呢?到 了秋天的阳光下才能领会到。 “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 云散尽乐不尽,秋至喜随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 枫叶换上了红红的衣。于是快乐便装满了梧桐籽、夹满 了枫叶片。 黄昏后,我独自吹着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种意境, 它朦胧着;那是一支乐曲,它飘荡着。有些枯败的柳枝 不想扫我的兴,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着,它舞着,月 夜里,这儿有一幅秋愉图。 我在河滩上躬下身子,竖起笔尖作犁,带着一种耕 耘的虔诚,和秋天立下誓约。从中,我体味出了“一分 耕耘,一分收获”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给我带来繁花, 只要春风遍布我心中每个角落,我就会充满信心,我要 在黄叶上啜饮芳醇,使着青春的犁铧,随着时间的流动, 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红的原野。
例文:写山不是山, 写水不是水2
返回
例文 湖畔春色 穿过一条幽僻的林间小路,我的眼前顿时豁 然开朗,一片明净的湖静静地卧在那里,仿佛一位 性情娴静的少女。我轻轻地走近,生怕惊扰了她。 湖水平滑似一幅绿绸。初春的暖阳映照在湖 面上,那闪闪的绿色直逼你的眼。一阵清风掠过, 这绿绸现出层层褶皱,连映在上面的蓝天白云也 随之摇曳起来。 湖边的垂柳大约是想抚平这一池春水吧,纷 纷抢着将纤细柔软的枝条伸向水中。这些枝条上 缀满了黄绿色的新叶,叶子鲜嫩欲滴,好像轻轻 掐一下就会渗出水来。每一片嫩叶都调皮地向上 翘起,又像是一只只飞累了的绿色蜻蜓。 耳畔传来几声鸟啼。啼声滴沥婉转,是黄莺儿 吗?抬眼望去,之见三两只补知名的小鸟飞快地 掠过水面,淹没在湖对岸那一片迷蒙的翠色中了。
写山是 山,写 水是水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 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 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 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 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 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 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 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04 亲近自然的体验和感悟
与自然的互动和交流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如 山峰的雄伟、河流的柔美、树木的生机等。
体验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和规律,如四季更替、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等, 可以让人更加敬畏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探索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02 抓住自然景色的特征
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的起伏变化
描述山峰、山谷、平原、高原等地形 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景观的视 觉效果。
地貌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强调不同地貌形态的差异,如沙漠、 森林、草原、沼泽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及它们所呈 现出的独特自然景观。
气候气象特征
季节变化
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如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日寒冷等, 以及它们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写作目的和意义
培养审美意识
01
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培养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
力,提高审美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02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呼吁人
们保护自然环境。
传递文化和历史信息
03
自然景观常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通过写景可以传
递这些信息,增进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参与环保行动
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保护野 生动植物等,以实际行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05 亲近自然的意义和价值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减轻压力
与大自然接触可以降低压力和焦虑,有助于放松 身心。
提高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能够抓住景物特征写景,并通过对身边景物的观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净化灵魂。

3.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善于找准景物与感情的契合点。

一、阅读以下三个描写荷叶、荷花的文段,思考景与情的关系。

①那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白洋淀》)(作者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高高挺立的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带有鲜明的战争年代的色彩。

)②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地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西湖漫笔》)(作者着重描写从春天到初夏时荷叶的勃勃生机。

)③每天清晨经过荷塘,总是能看到一池荷韵。

从冬日的衰落到春日的绿意,繁盛、凋零。

一如人生的起落。

当风起水皱,湖润雨清的日子,清荷亭亭,绿裙裾上青意滚滚,水生秀色,抑或刀风烈日,如丹青杰作的风荷依旧清色冰姿,气宇凌仙。

年年荷花都能从丝毫不见生机的枯萎中复生,而我的老师却不能了。

那一个年轻的身影走进了翩翩的荷叶间,稍不留意便无迹可寻,只余下清香袅袅。

《又是清荷盛开时》(作者突出风荷依旧,清色冰资,气宇凌仙,实际上是借物喻人,以此来怀念恩师。

)1、这三段文字都写荷叶、荷花,但又存在不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1)第①段描写,作者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高高挺立的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带有鲜明的战争年代的色彩。

(2)第②段描写,作者着重描写从春天到初夏时荷叶的勃勃生机。

(3)第③段描写,作者突出风荷依旧,清色冰资,气宇凌仙,实际上是借物喻人,以此来怀念恩师。

之所以会有这些不同,是由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的。

2、什么是景物特征呢?所谓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

也就是一处景物所独有,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全然相似的特点。

比如,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

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了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地点、时代的特点。

上述是景物的地域、时令特征,加上物种的差别,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景物本身的特征,是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的对象。

3、怎样抓住特征描写景物?请举例说明。

(1)要展现景物的自然特性。

事物的自然属性有多个方面。

有视觉上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听觉上的,如“风轻悄悄的”;有触觉上的;有质地上的;等等。

景物的特性还会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有涨落,草木有荣枯,天空阴晴不定。

要学会抓住事物不同情境下多个方面的特征。

(2)要展现景物的情感特性。

观赏景物,自觉不自觉都会打上观赏者的情感烙印。

观赏者的情感不同,眼中的景物就不同。

比如人生得意、事业顺利、心情舒畅时和失落伤感、孤独寂寞、忧愁悲痛时,听到麻雀的叫声就会感觉不一样。

林黛玉见了落花,感受到的是“红销香断”,寂寞无人怜,此时“落花”就被打上了她寄人篱下、孤独凄凉的心境的烙印,正所谓“伤心人看春色”;杜甫在感慨万千时见了春花,说“感时花溅泪”,花也悲伤流泪;愁苦的李清照,更觉“秋风秋雨愁煞人”。

4、在景物描写中,如何进行情感抒发?请举例说明(1)融情入景。

即在抓住特征、展示景物细节的过程中,通过感情色彩分明的词语以及各种修辞手法来体现作者的情感,谓之“融情入景”。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借景抒情。

即在景物描写之后,集中抒发感情,谓之“借景抒情”。

《白杨礼赞》先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及其生长环境,然后指出“这是西北一种极普通的树,然而又是极不平凡的一种树”,紧接着礼赞其不平凡之处,这就是借景抒情。

5、在习作中,如何才能做到亲近自然并恰当表现景物特征呢?(1)学会观察,多感官并用,感受事物特征。

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大山河川、花草虫鱼、城乡各地的风土人情等。

但是,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找,而要把自己融入到观察对象中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要把各种感官统统打开。

让它们从自然中摄取各种形象,汇集到大脑中,再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经过综合加工,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独到的理解。

这样笔下就会构成一幅形、声、色、味、触俱全的立体画面,读后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色,如嗅其味,如知其温,给人美的享受。

(2)巧取主体,全方位辐射,选择描写重点。

选好主体, 找准切入点。

如描写江南:“江南的最美,便是绵绵不断的雨水之间的悠然。

柔情似的雨,点开清澈的流水,一圈圈地荡开,升腾起似有似无的水雾,如烟似梦。

一株株的垂柳,沐着雨水,倚着轻柔的风,斜着身儿立在河道旁,在碎了的明镜中寻找自己的倩影。

长长的柳枝还时不时地抚过行船的篷顶,似调皮,又似怨恼,只为打扰了她的梳妆。

”为了表现江南的美,作者巧妙选取“江南的雨”作为描写的主体,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写乌篷船,这样写出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来,让人心驰神往。

(3)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从而深化作品主题,突出作品主旨。

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蓝天衬着高矗着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百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幅由蓝天、雪峰、白云、溪流、浪花等构成的优美画面中,加入了作者丰富而美妙的联想,突出了天山雪峰的雄奇壮观和天山溪流的湍急奇美,给人以色彩明朗的美感和立体的空间感,从而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当然,在描写时,还应不断变换角度,远近高低,正面反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境界。

《故都的秋》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写出景物不同方面的特点。

郁达夫在写景中充分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各种感官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神兼备,细腻温婉。

如在“静观秋晨”的画面中,作者写了视觉形象: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写了听觉形象: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在“槐树落蕊”画面中写了触觉形象: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综观全文,文章从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触感和味道等多个角度刻画故都的秋,从而使写景具体细腻,栩栩如生。

(4)多情善感,融情入文,“着我之色彩”,情感共鸣。

只有把外在的客观事物和内在的感情连接起来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情感共鸣,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自然景物是客观的,是无生命的,一旦融入作者的情感,就“一切景语皆情语”,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成功的写景状物,都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感触最深的地方也有不同。

如《故都的秋》和《沁园春•长沙》写的都是秋景,虽表现了不同的景致,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那一面。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描写之中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3段,作者在观察之中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和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又如“秋槐落蕊”中,写道“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说“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样,作者不仅给了我们视觉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心灵的享受,而且赋予了文章厚度和深度。

(5)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引用等,使要表达的景物更具有艺术魅力。

如梁衡《夏》中写道:“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另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请从“写景要抓住特征”的角度对下面的短文进行赏析。

夏荷之韵包建国清晨的荷,经过夜露的沐浴,水灵灵的,清香四溢,晶亮闪光,宛如贵妃出浴,楚楚动人。

蜻蜓立在花蕊上,露珠在荷叶上跳跃着,青蛙欢快地在叶下漫游。

淡淡的雾气时隐时现,朦朦胧胧,好一幅荷花仙境图。

雨中的荷,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雨击声声,碧碗轻摇,银珠戏跳,发出玉珠落盘的脆音。

那荷花苗条娇美的身姿,真像柔情似水的少女,挺着充满青春活力的胸脯,伫立在风雨中,展开又甜又媚的笑靥,倒别有一番“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的意境。

月下的荷,在皎洁的月光清辉的抚摸下,荷叶和花儿融合成一个轮廓,花瓣如蝉翼薄薄的,仿佛是梦的翅膀。

花蕊含羞地闭上了眼睛,聆听着天籁之音。

微风轻轻拂过,圆圆的荷叶在湖里激起一圈圈涟漪,似一朵朵翠绿的花跳跃着,“清影娇荷倚舞月华”。

月光如水,荷的风姿是梦的天使。

赏荷是一种意境,唱荷也是一种意境,写荷更是一种意境。

挥毫泼墨,酣畅淋漓。

纸上的荷渐渐地醒了过来,便有了轻轻摇曳……[答案]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以细腻优美的笔触,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刻画了荷在不同情境下的曼妙姿态,从清晨、雨中、月下等不同角度展现出“夏荷之韵”:清晨,清香四溢,晶亮闪光,楚楚动人,宛如贵妃出浴;雨中,绿波翻腾,红裳飞衣,银珠戏跳,恍若玉珠落盘;月下,清辉如水,花瓣如翼,花蕊含羞,娇荷轻舞,仿佛梦的天使。

文中的景物描写,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心醉神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