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怀念母亲》(崇文 葛娟飞 周晨)
2024年度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母亲》PPT课件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启示
2024/2/2
19
文学修辞手法运用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 情感和记忆转化为具体的 形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 共鸣。
2024/2/2
拟人
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 情感和动作,增强文章的 生动性和感染力。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更 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 时突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
8
描绘母亲形象及手法
2024/2/2
母亲形象生动
通过描绘母亲的言行举止,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慈爱的 母亲形象。
手法多样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感人至深。
9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真挚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深 切怀念和无尽感激。
意境深远
通过描绘具体场景和细节,营造出一 种感人至深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 。
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母亲》 PPT课件
2024/2/2
1
contents
目录
2024/2/2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思想道德教育与价值观引导 •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启示 • 课堂互动与拓展延伸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2/2
3
《怀念母亲》创作背景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 运用不同的文学手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
个性化表达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体验,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提供素材
提供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和背景资 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创作 主题。
08359_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ppt课件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新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
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人民进行革命 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2024/1/25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季羡林等一代知 识分子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情怀,积极 投身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6
2024/1/25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教育家。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 院院士、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等
职务。
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古代语言 、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等
。
代表作品:《中印文化关系史 论丛》、《罗摩衍那初探》、 《印度古代社会研究》等。
2024/1/25
5
时代背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 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文章还通过对比手法,将母亲的慈爱与自己的不孝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母亲 的伟大和无私。
2024/1/25
9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文章情感表达真挚动人,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和追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无尽思念。
意境营造方面,文章通过描绘母亲的生活场景、细节和形象,营造出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让读者 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伟大。同时,文章还通过借景抒情等手法,将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 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2024/1/25
24
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讨论时间10分钟,期间老师可以巡视各小组,给予必 要的指导和建议。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围绕“如 何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进行讨论。
2024/1/25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补充和点评。
怀念母亲的作文
怀念母亲的作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以下是橙子整理的关于怀念母亲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怀念母亲的作文【1】今天,我怀着崇高的心情,再一次阅览了季羡林老爷爷的文章——《怀念母亲》,在这篇文章中我体会到了季羡林老爷爷,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这让我回忆起了我对母亲的思念。
那一年我还小,妈妈因为是党员,所以参加了村里的九寨沟旅行。
而我和我爸爸依然在家里过着安逸的生活,第一天我并没有因为妈妈的离开而敢到难过,依然与邻居家的孩子玩耍嬉戏,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身体里变,似乎我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东西失去似地,在后面几天里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两眼都冒出黑眼圈身体瘦了整整一大圈,爸爸这下可被吓坏了。
甚至给我去医院检查,知道妈妈回来的那个晚上,我的状况才恢复了正常。
不过,我心中充满了疑问:是什么东西让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母亲的离去。
母亲!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是你展开翅膀保护着我,是你在失败的时候给予我帮助,没有你,我犹如一只无头苍蝇,在迷失中醉落。
这个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留着,永远永远。
怀念母亲的作文【2】“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首《我的中国心》表达了作者黄霑的爱国之情。
季羡林爷爷爱国之情同样很令我敬佩,尤其是那篇《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讲得是季羡林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去世,后来他去了德国,在那儿,他不仅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还怀念起了自己的祖国母亲。
作者还引用了几段日记加以说明,构思新颖独特,写作手法很有创意,表达了作者季羡林的爱国之情。
这也正照应了前文中的“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两样真挚的爱慕”这句话。
最初看到“怀念母亲”这个题目上,我还以为是写作者怀念生母,没想到还写怀念祖国母亲,表现作者爱国之情。
是呀,作者对生母有如此崇高的敬意,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同样如此。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继承人,如果心中没有祖国,怎么当好祖国的接班人?生身母亲在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如果祖国的地位和生母的地位一样,我们就能以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治理好祖国。
《怀念母亲》教案
《怀念母亲》教案《怀念母亲》教案(通用10篇)《怀念母亲》教案 1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难点: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读题导入: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季羡林的一文章——《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使将近百岁老人季羡林终身遗恨,度日如年,我们也带着终身遗恨,度日如年的心情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季羡林为什么终身遗恨,度日如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
2、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①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③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的语句,并记录自己的体会。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小组内自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在组内展示。
2、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小组里的同学讨论。
3、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
4、我知道文章主要写: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5、我知道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6《怀念母亲》(精修版)
学习写作方法,灵活应用
1、这篇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开门见山 2、文章开头与结尾对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 变的,从而前呼后应 3、课文中间部分都用当年的日记或散文来叙 述,也就是“引用说明法”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大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学术交流演讲时
季羡林与温家宝总理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 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 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 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 县人。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 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其主要著作有《季羡林散文 集》《朗润集》《天竺心影》 《牛棚杂忆》等。
赋得永久的悔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
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 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 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 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 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 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 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 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 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 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 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 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 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 灰天, 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怀念母亲》教案
《怀念母亲》教案《怀念母亲》教案(15篇)《怀念母亲》教案1教学目标: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六个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妈妈魂牵梦萦的句子。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体会关键词句,结合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品味揣摩,理解作者对两个妈妈同样的敬意与真挚爱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文章,齐读课题——2、复习:①首先来复习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看屏幕,一起读读: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已有了初步了解,课文以怀念妈妈为题,写了哪两个妈妈?(板书:生身妈妈、祖国妈妈)他对这两个妈妈怀着怎样的感情?(板书: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3、引入: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非常扎实,这节课我们就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研读课文,并在研读过程中用心体会作者对两位妈妈的崇高敬意与真挚爱慕。
二、整体读文,初步体会1、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课文2、你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按顺序往后读,大家边听边初步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
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1、提出学习要求:一边读一边把文中描写对生身妈妈和祖国妈妈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爱慕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反复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体会,体会深刻的在空白处简单做做批注,如果有问题在旁边做出标记。
2、读完的同学快到小组里去,把你读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提出来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把体会深刻的地方跟他们交流。
四、集体汇报交流(一)、体味对生母的情感着重引导理解以下几个句子1、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原文及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1.3能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课文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培养对亲人的敬爱之情。
3.2培养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板书课题《怀念母亲》,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思考: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词语的含义。
3.2学生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互相交流。
4.分析课文结构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4.2学生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5.理解课文内容5.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怀念之情?6.感受作者情感6.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7.小组讨论7.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7.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8.课堂小结8.2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巩固知识。
9.作业布置9.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9.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2.生字词表3.课文结构分析图4.课后练习题六、教学延伸1.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怀念母亲》教案【10篇】
《怀念母亲》教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怀念母亲》教案【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6 怀念母亲
6 怀念母亲一、说教材《怀念母亲》是义务教育课标版第十一册第二组第二篇课文。
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敬意和同样真挚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
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描述。
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敬意、相同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重点所在。
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具体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敬意和真挚爱慕之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怀念母亲、思念祖国情感,感悟爱国情。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读为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开头并辅以情景教学法。
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训练,将学生完全浸润在文本语言文字之中,尽情触摸作者心跳,聆听作者心声,感受作者对祖国、对母亲深挚思念之情。
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高语言感受力,丰富语言积累,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
1、情景教学法:上课伊始,由《乡愁》引出季羡林,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主要经历及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悔》让学生默读,交流感受,揭示课题。
2、以读代讲法: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方法就是读;朱熹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024年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怀念母亲》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用无私的爱和辛勤的付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然而,当我们渐渐长大,母亲却渐渐老去,离我们而去。
六年级上册的《怀念母亲》一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
文章开篇,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述了母亲的勤劳和善良。
母亲每天起早贪黑,为我们准备早餐,送我们上学,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
她从不计较辛劳,默默地付出,只为了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母亲的善良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她总是乐于助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只要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手。
母亲的善良和勤劳,让我们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和助人为乐。
然而,岁月不饶人,母亲渐渐老去。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变化。
她的头发渐渐花白,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
她开始需要我们的照顾,而不再是她照顾我们。
这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
母亲的老去,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心痛和无尽的思念。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他说:“母亲,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您的离去让我感到无比的痛苦。
我会永远怀念您,怀念您的微笑,怀念您的关怀,怀念您的一切。
”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怀念。
通过阅读《怀念母亲》这篇文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无比的痛苦。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刻,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总之,《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以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好好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刻。
详细补充和说明: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母亲老去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母亲从一个充满活力、无所不能的存在,逐渐变得虚弱和需要依赖。
这种转变不仅发生在母亲的生理上,也体现在她的日常生活中。
曾经,母亲是家庭的支柱,无论多累多忙,她总是能够坚持下来,为我们提供一个温暖的家。
2023年《怀念母亲》教案4篇
2023年《怀念母亲》教案4篇《怀念母亲》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
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3、感情朗读。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重点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__《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默读全文,想想__主要写了什么?(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2.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3.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汇报。
师生总结。
(体会到了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与怀念。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
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
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初中生怀念母亲的作文600字三篇
初中生怀念母亲的作文600字三篇篇一“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首《我的中国心》表达了作者黄霑的爱国之情。
季羡林爷爷爱国之情同样很令我敬佩,尤其是那篇《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主要讲得是季羡林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往世,后来他往了德国,在那儿,他不仅怀念自己的生身母亲,还怀念起了自己的祖国母亲。
作者还引用了几段日记加以说明,构思新奇独特,写作手法很有创意,表达了作者季羡林的爱国之情。
这也正照应了前文中的“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两样真挚的爱慕”这句话。
最初瞧到“怀念母亲”这个题目上,我还以为是写作者怀念生母,没想到还写怀念祖国母亲,表现作者爱国之情。
是呀,作者对生母有如此崇高的敬意,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同样如此。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继续人,假如心中没有祖国,怎么当好祖国的接班人?生身母亲在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假如祖国的地位和生母的地位一样,我们就能以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治理好祖国。
前不久,我有一次放学时,闻声院子里几个小伙伴在一直说着什么。
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讨论国家方面的事。
比如国家奥运会办得好、“神七”即将发射等。
这么爱国,将来一定能为祖国作出贡献!《怀念母亲》真让我受益匪浅呀!它告诉我,一定要爱自己的祖国!篇二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养我的生身母亲,而另一个却是我伟大的15亿人都拥有的祖国母亲。
我从未失往过这任何一位母亲,而季羡林爷爷却失往了他的生身母亲,还写了一篇感慨的作文:《怀恋母亲》。
《怀念母亲》主要讲的是:作者季羡林读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他很怀念生身母亲。
后来往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
这种怀念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在国外留学的十一年。
季爷爷六岁时离开了生身母亲,到城里住,这期间匆匆地为奔丧回来了两次,在季爷爷读大二时,母亲就离他而往了,他悲痛欲尽,他从此成了一个失往母爱的孤儿,带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悔恨抱憾终身。
怀念母亲有感九年级优秀作文
怀念母亲有感九年级优秀5篇怀念母亲读后感1今天,我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语文课文《怀念母亲》一课,让我有许多感受。
在这里,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篇课文通过会议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生母与祖国母亲,以及对他们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母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我对这句感受颇深:“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真是可怜作者呀!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不多,对母亲容貌记忆不深,因此只能尽力的怀念,不断地回想。
正好,我也刚从济南市素质教育基地回来,作者思念母亲的迫切新型我也深有感触。
刚到基地一天,便是仲秋佳节,这本是应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月饼的时候,高高的围墙却把我们与家人分离开来。
虽然那里有圆圆的月饼,却不如家里吃得香甜;虽然那里有噼啪的礼炮,却不如家里看的热烈。
我想家,想母亲,想得简直不能忍耐!在梦里,我梦到母亲,梦到母亲慈祥的看着我,梦到母亲用手轻抚着我,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着那梦的时候,梦,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因此,我应该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
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尽自己之力,孝敬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这里,我便怀着那寸草之心,像普天下所有母亲说声:“万事如意,永远健康!怀念母亲读后感2“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唱这首歌,可我还不懂,一直都不以为然。
但自从我读了季羡林爷爷的《怀念母亲》之后,我便全明白了:母亲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失去她是多么痛苦!特别是从这几个句子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季羡林爷爷多母亲的爱:“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现在,我才发现,失去母亲是多么痛苦,那伤痛比撕心裂肺都还严重一百倍,不,是一千倍!再想想我平时,还对妈妈嫌这嫌那的,一不顺我意,我就乱发脾气,比起季羡林爷爷,我真是无地自容!在《怀念母亲》一课中,作者还怀念了另一位母亲,那就是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阅读以及答案
《思念母亲》阅读以及答案《思念母亲》阅读以及答案(一)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是()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二)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三)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这个句子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
(四)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五)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地往来。
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
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
它们()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腾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
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似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投以好奇的眼光。
作文怀念母亲读后感(通用9篇)
作文怀念母亲读后感(通用9篇)作文怀念母亲读后感篇1学习了《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使我的心深深的被触动了。
这篇课文作者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他曾经有过长达10年的留学生涯,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他远离故乡,远离祖国母亲。
对母亲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国的期盼,一直伴随他走过在异国的孤独岁月。
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如何想念自己的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从文章中他摘抄的日记可以看出他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对房东太太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到“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这时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往事:假期,爸爸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而暂时让我住在姑姑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看到姑姑细心呵护表妹时,心里总是酸酸的,不由得想起疼爱我的父母,泪水就悄悄的从我脸上滑落,真想念妈妈那双温暖的手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一定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作文怀念母亲读后感篇2每个人都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养自己的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这就是《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告诉我的。
刚读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我还以为讲的是作者对自己目前的思念。
他的母亲怎么了?是去世了?还是作者离家在外地?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打转。
我开始读正文了。
第一段讲的是他对生母和祖国的敬意。
我很奇怪,他怎么提起祖国了呢?我继续读第二段,这一段写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这样让我的第一个问题得到了解答。
我顿时觉得作者的命运很悲惨。
接着,我往下看第三段,这一段说作者来到了欧洲留学,所以想念祖国母亲。
我想:“这个作者是谁?怎么回去欧洲留学呢?”所以,我看了一下作者标明。
令我不可思议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季羡林老先生。
我已经久仰他的大名,今天终于看到他的文章。
四到六段式分写作者怀念生母和祖国母亲的。
这让我对季老先生多了一份敬意。
因为这表明他对生母和祖国母亲的感情很深。
第七段写的是作者在欧洲待了十一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母亲》-2024鲜版
13
相关文化常识补充
文化常识
本文涉及到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相关的知识,如“守孝”、“祭祀”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常识的背景和含义,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补充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如中国古代的孝道和祭 祀制度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024/3/27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怀念 母亲》
2024/3/27
1
目录
2024/3/27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思想道德教育与价值观引导 • 艺术特色及审美体验 •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延伸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Chapter
2024/3/27
3
季羡林生平及成就
23
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比较
家庭结构差异
中国家庭通常重视家族观念,注 重家族延续和家族荣誉,而西方
家庭更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由。
亲子关系差异
中国家庭强调父母的权威和子女 的顺从,注重孝道和家教;而西 方家庭更强调亲子间的平等和沟
通,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家庭价值观差异
中国家庭重视家庭和谐、团结和 互助,注重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荣 誉感;而西方家庭更强调个人自 由、独立和竞争,注重个人成就
25
当代社会中家庭关系思考
家庭关系的现状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化。如家庭 结构多样化、亲子关系复杂化、家庭价值观多元化等。
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未来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知识点归纳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3、重点问题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凄凉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忧愁、有思念;甜蜜是因为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5、写作方法: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怀念母亲
季羡林
xiàn
chóng zhì
mù
méng
lóng
qī
羡 崇 挚 慕 Βιβλιοθήκη 胧 凄挚慕 崇朦 胧
母亲弃养: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朦胧: 心潮腾涌: 惶惶不可终日: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 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 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 、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 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 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 为“南饶北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 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 同样真挚的爱慕。
作者为什么用引用日记的写法呢?
在作者所引用的5篇日记里,有哪些语句打 动了你,你对这些日记有什么感受和理解?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课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课文内容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喜爱。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
中间曾回故乡两次,差不多上奔丧,只在母亲周围待了几天,仍旧回到城里。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小孩,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tíng)根的孤寂的小城,不明白什么缘故,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明白为什幺,我那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1935年11月16日不久别处就黑起来了。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慢慢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模糊的薄背地。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内心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一般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好几天往常,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亲小孩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快乐得不得了……但她的亲小孩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
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
看到她的表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明白,古今中外的母亲差不多上一样的!11月20日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
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
风里夹着雨。
天色阴得如黑夜。
内心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
实际上,类似的地点还有专门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
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怀念母亲【设计意图】本文的情感目标是最难达成的目标,空洞的讲解,单调的词句分析很难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本设计在抓关键词句理解内容的同时,适时适量补充课外资料,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走近季老,走近季老的“怀念母亲”的情感世界,感受他对两位母亲的敬意与爱意。
【教材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
每个人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母亲。
季羡林的母亲是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但在季羡林的心里,母亲是最伟大的,最不能忘怀的。
季羡林六岁时离开母亲,到城里去求学,中间曾回故乡两次,每次停留的时间都很短。
季羡林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只活了四十多岁。
由此可知,季羡林在母亲离世之时那种肝肠寸断的痛。
离开母亲,成了季老永久的悔。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
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
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中力求通过抓住重点字眼“悔”和“恨”理解以及适时补充课外资料,通过品读、朗读、诵读、听读、引读等,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作者对母亲和祖国这种深厚感情的。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通过补充材料阅读和关键词句的品读,丰富文本的认识,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之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积累语言。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默读,整体把握课文,理清作者一生的两个母亲是指“生母”和“祖国”。
3、借助补充材料和关键词语的揣摩,体验作者对生母崇高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一、谈话导入,走进季羡林1、出示季羡林照片,认识吗?2、说说你认识的季老,教师适当补充。
(从季老成就、作品、为人等方面均可谈)3、今天,我们要再一次走进季老的心灵世界,和他一起(出示课题)《怀念母亲》。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
季老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一)总拎重点内容。
母亲去世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讨论: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2、“频来入梦”什么意思?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到了季老思念母亲是“频来入梦”?(文中日记中的时间,时间非常集中;关键词句“没有断过”、“一直”“十一年”等。
)3、朗读句子。
(二)感受思母之情。
1、自己的生母“频来入梦”,季老却说“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
资料1: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
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
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
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
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资料2: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1)学生浏览以上资料谈体会。
说说感受,谈谈作者思母的原因。
(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2)教师相机引读,理解“我的愿望”“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3)但听到母亲离世的消息,季老心肝俱裂,教师深情读下面一段材料,学生谈感受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再读整段话。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四、课堂练习1.摘抄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季老日记的二次研读和课外材料的充实,体会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2、在研读中体会特殊的写作手法对文章表达的作用。
一、复习回顾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二、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之情母亲给了我多少的爱,给了我多少的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1.动情地读一读季老的几段日记。
2.说说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3.读读最让你感动的一则日记,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
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
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谈谈体会,或质疑。
(2)季老感到凄凉是因为什么事?再次细读下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3)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此时季老回想起了哪些“甜蜜”的镜头?课堂练笔交流:可以借助“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句式,也可以自由发挥。
(4)朗读其他相关内容。
从交流中,我们体会到了游子那诚挚的爱国心,请同学们深情朗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心田。
日记分篇进行朗读指导,引读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三、课外补充,牵动心弦。
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
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让我们深情读一读(《寻梦》的开头与结尾)。
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2.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3.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4.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四、拓展阅读,人物升华1.在《我的中国心》音乐声中,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
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
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
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
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
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
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
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板书设计】6、怀念母亲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爱慕【作业设计】1.抄写季老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感情。
2.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此时季老回想起了哪些“甜蜜”的镜头?课堂练笔交流:可以借助“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句式,也可以自由发挥。
3.拓展阅读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一文,有兴趣的同学推荐课外阅读季老的《留德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