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报告

发展社会工作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创新社会治理、改善基本民生的重要安排。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决策部署。同年,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对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1+7”文件),明确的制度安排为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2009年7月,民政部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确定深圳市为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2014年9月,民政部、深圳市政府共同召开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会议,深圳被授予“创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称号。深圳初步建立了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制度先行、系统建构,引领示范的社会工作十年

(一)高起点、高规格,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体系

深圳社会工作“1+7”文件是全国第一个围绕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出台的综合性地方文

件,体系完整、措施得力、操作性强,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深圳市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体系,完善了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明确了培育和发展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等配套政策措施。

在此基础上,通过近十年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先后出台了《社工机构行为规范指引》、《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标准(试行)》、《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守则》、《深圳市社会工作者登记和注册管理办法》、《深圳市社会工作者中级督导选拔考核管理办法》等20余个配套制度和行业规范性文件,在横向方面涵盖了社会工作者注册、继续教育、督导选拔与管理,社工机构行为规范与评估,项目运作及评估,行业规范与监管等5大方面,在纵向方面对社会工作者从准入、到培育、到晋升、到监督、到评估,再到退出等一系列程序进行了完整的规范。系统性的政府职能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和社工行业文件的出台与实施,初步构建起了深圳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的借鉴。

(二)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形成具有深圳特点的社会工作模式一是实现社工购买与资助方式社会化。2008年,深圳率先按照“政社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招标、竞标方式向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购买服务,并以合同方式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促进公益资源的共享及合理分配,推动政府从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向购买公益性民间组织服务转变。同时,在政府1:1配比的资助下,企业进行社工服务自主购买,形成了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有效补充。

十年来,深圳社会工作经过社会化发展,形成了岗位、项目、社区服务中心三大综合服务模式。2008年,深圳探索社会工作岗位“嵌入”政府职能部门及事业单位,2009年开始通过举办公益项目大赛鼓励和扶持社会工作项目发展,2011年起大规模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后更名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深圳社工服务已覆盖全市各区、街道和社区,累计通过1700个岗位、480余个项目及668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二是社工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自主化与社会化运作。在深圳社会工作“1+7”文件的指导下,深圳鼓励社工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自主发展,深圳市民政局等政府部门委托行业协会开展登记注册、培训交流、督导顾问、维权规范、评选激励、宣传推广、项目研发、研究倡导、活动策划、统筹援建、资源链接等服务,打造了社会工作行业的枢纽型组织;同时,政府部门充分放权,赋予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空间,鼓励社工服务机构独立运营、自主运作、打造品牌,逐步形成了行业自治、行业自律的良好格局。目前,深圳市共有社工行业组织(社工协会)14家(其中市级社工协会1家,区级社工协会9家,街道层级社工协会2家,其他类别协会与联合会2家),民办非企业社工服务机构161家,全市取得专业社工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达8230人,全市社工行业从业人员达7090名,专业社工达5873人,其中一线社工5073人。

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自2009年初,深圳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对社工服务成效进行评估,基本形成了政府委托、第三

方评估机构组织实施、评估委员会审核认定的现代评估体系。构建了包括评估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督导、顾问、市社工协会、用人单位、服务对象、机构员工多元评价主体,以绩效导向为重点的深圳评估模式。同时,按照“谁购买,谁评估”的原则,市区两级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机制,评估结果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有效地提升了社工服务质量。

(三)夯实基础、建立梯队,完善了社工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工培训体系。建立了以深圳市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平台为支撑,横纵多层次社工人才培训架构模式。横向方面分为初中高级培训,初级层次包括新社工岗前培训、分领域培训、社区营造与社区培力等;中级层次包括社工督导人才梯队培训、社工明星讲师培训、社区基金会人才专项培训等;高级层次包括中国社会创新成长计划、社会组织中高端人才培训、境外公益机构跨界培训等;纵向方面培训手段统一与个性化同时兼顾,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O2O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线上利用“U学院”手机APP,进行社会工作微课堂学习,线下安排互动性研讨性课程,实现社工线上与线下互动培训,满足不同社工对培训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需求。社工学院以社会工作14个服务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以9大社会工作服务指标体系为标准,以3大类28个系列的153门专业课程为支撑,以全国首支创客教育影响力基金为依托,以内地首个规模达200人的民间社工明星讲师团为内训导师,以“教学相长”和“产研相长”为理念形成9大社会工作服务指标体系和14个服务

领域专业课程体系。十年间,深圳市举办的社会工作各类培训2383期(含机构自办培训),参训人员超过8万人次。

二是培养本土社工人才,搭建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四级”梯队。为了保障深圳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准和社工人才素质,深圳建立社会工作督导机制,提升社工服务质量,培养本土社工专业人才。根据督导选拔与管理的相关规定,以一线社工为基数,分别按照7:1、21:1、63:1的比例配比督导助理、初级督导、中级督导,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线社工——督导助理——初级督导——中级督导”的四级人才梯队。目前,深圳市本土督导人才队伍达800人(其中中级督导岗位20个,初级督导岗位185个,督导助理岗位595个),实现了督导助理与初级督导配比全覆盖。

(四)领域专业、品牌突出,建立社会工作领域拓展机制

2007年以来,深圳不断创新和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探索服务模式,丰富社会工作内涵。目前,在全市642个社区里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68家,专业社会工作覆盖了社区各类群体,社工服务遍及妇女儿童、老年人、青少年、教育、残障、医务、司法、禁毒、企业、少数民族与军队等14个专业领域,服务总量达800余万人次。在领域拓展方面,深圳社工一方面细分服务领域,推动服务领域精细化,如2016年在医务社工中遴选121名社工参与中美合作的全市精神卫生社工培育。另一方面,重视企业和灾害两个社会工作领域的建设,引领国内社会工作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