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

合集下载

沈括梦溪笔谈主要内容

沈括梦溪笔谈主要内容

沈括梦溪笔谈主要内容
1. 沈括梦溪笔谈里有好多神奇的自然现象呢!就像彩虹的出现,哎呀,那可不是一般的美呀!你知道吗,他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超级详细!
2. 里面还记载了各种发明创造呀!比如活字印刷术,这可真是太了不起啦!这就像是给知识的传播打开了一道超级大门!
3. 关于天文历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深入研究呢!那简直就像在探索宇宙的秘密,难道你不想去了解一下吗?
4. 还有呀,梦溪笔谈对动植物的记载也很有趣呢!比如说某种奇特的植物,那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植物王国!
5. 医学方面在书中也有体现哦!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奥秘的窗户,肯定能让你大开眼界!
6. 地理知识在沈括梦溪笔谈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这不就像拥有了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嘛!
7. 历史事件的记载也是一大亮点呀!就如同在观看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大剧,你怎么能错过呢?
8. 那其中的文学艺术内容也非常丰富呢!就好像走进了一座艺术的宝藏库,快去找找宝贝吧!总之,沈括梦溪笔谈真的是包罗万象,充满了无尽的知识和惊喜,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去读一读!。

沈括《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沈括《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

作者自言其创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卜居处"梦溪园"的园名。

该书包括祖本在内的宋刻本早已散佚。

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1305年(元大德九年)东山书院刻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元大德刻本是为善本,其流传清晰,版本有序,历经各朝代,数易藏主,至1 965年,在周恩来主持下,于香港购回。

梦溪笔谈卷一 故事一学士院轶事原文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

故事: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

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

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燃处,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c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译文学士院玉堂,因为宋太宗曾经驾临过,所以直到现在,只有翰林学士每月初一才允许正坐其中,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乱坐。

过去的规矩,是在堂中设立视草台,每当草拟诏书时,学士就穿戴齐整坐到台上。

现在不这样做了,仅仅留下座空台而已。

梦溪笔谈原文及注释

梦溪笔谈原文及注释

梦溪笔谈原文及注释梦溪笔谈原文及注释内容简介: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原文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翻译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都隐蔽在土里;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出处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

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作者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

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

熙宁五年(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熙宁八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

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

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梦溪笔谈》是唐代文学大师沈括所写的一部长篇散文,书中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语言华丽,思想深邃,不仅是一部文化、学术、思想领域中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如今,《梦溪笔谈》被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翻译界重要的翻译文本之一。

在翻译这一领域中,《梦溪笔谈》的翻译及原文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的问题。

一、《梦溪笔谈》的译文《梦溪笔谈》是一部充满智慧、奇闻轶事的作品,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挑战。

中国的翻译界历来有"信达雅"的翻译理念,译者应该秉持这种思想,力求在保留原著的基础上将其传达给读者。

下面将针对几个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进一步分析。

1、直译过度在翻译中,有些译者会过于直译而忽视原著的内涵和文化背景,导致翻译结果过于生硬或不合适。

比如,有译者将“茕茕孑立”翻译为“只身独立”,虽然这个译词用的比较传神,但缺乏原著的深层含义,不利于译文的传播和阅读。

因此,翻译时应该注意审慎,不宜仅凭语言的表面理解,而要多加思考和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尤其是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2、文化差异《梦溪笔谈》是一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作品,而文化差异是翻译时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

比如,"孝"、"义"、"仁"等中文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虽然可以用英文来表述,但是它们所代表的内涵却很容易被忽略或误解。

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尤其是对于那些文化难题,应该多加解释和说明。

3、用词精准文学翻译中,选择合适的词汇是关键的环节,这关系到翻译质量和效果。

《梦溪笔谈》是一部既有文学性又有哲学特点的文学作品,因此在译文中选择合适的词汇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词汇时,需要注意上下文的语义和情感层次,最好选择尽可能接近原文的词汇,并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以保持原文风格和意境。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原创版)
目录
1.梦溪笔谈简介
2.梦溪笔谈的翻译
3.梦溪笔谈原文
正文
【1.梦溪笔谈简介】
《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之作,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分 30 卷,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研究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梦溪笔谈的翻译】
由于《梦溪笔谈》的内容丰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英文版《梦溪笔谈》的译名为"Dream 溪 Talk",法文版译名为"Mengxi Bitang"。

这些翻译都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和意境,以便让世界各地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这部著作。

【3.梦溪笔谈原文】
《梦溪笔谈》的原文为文言文,其中一些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原文:
“世人谓鹊噪吉,鸦鸣凶。

鹊之言吉,以其常先见人;鸦之言凶,以其恒后见人也。

鹊鸣于前,人则忻然;鸦鸣于后,人则慴然。

忻然者,喜也;慴然者,畏也。

喜则吉,畏则凶。

此世俗之论,固非理性之谈。


这段原文描述了人们对鹊和鸦的不同态度,以及鹊噪吉、鸦鸣凶的世
俗观念。

同时,沈括通过对鹊和鸦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这种观念并非理性之谈。

总之,《梦溪笔谈》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溪笔谈部分翻译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卷一故事一1.学士院轶事原文:学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亲幸,至今唯学士上日许正坐,他日皆不敢独坐。

故事:堂中设视草台,每草制,则具衣冠据台而坐。

今不复如此,但存空台而已。

玉堂东,承旨阁子窗格上有火燃处,太宗尝夜幸玉堂,苏易简为学士,已寝,遽起,无烛具衣冠,宫嫔自c引烛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为玉堂一盛事。

译文:学士院玉堂,因为宋太宗曾经驾临过,所以直到现在,只有翰林学士每月初一才允许正坐其中,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乱坐。

过去的规矩,是在堂中设立视草台,每当草拟诏书时,学士就穿戴齐整坐到台上。

现在不这样做了,仅仅留下座空台而已。

玉堂东边,承旨阁子的窗格上有火烧过的痕迹。

原来宋太宗曾在夜间驾临玉堂,那时苏易简是学士,已经睡下了又匆忙起来,没有烛火照着穿衣戴帽,侍从的宫女便从窗格间伸进烛火照明。

到现在也不打算更换烧过的窗格,以便把它留作玉堂的一段佳话。

2.胡服原文: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

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

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

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

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以佩带弓剑、巾分(这两个合起来是一个字)帨、算囊、刀砺之类。

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即今之带銙也。

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

开元之后,虽人旧俗,而稍褒博矣。

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译文:中原地区的衣冠服饰,自从北齐以来,就全部采用了胡人的服装。

窄衣袖、长筒皮靴,有蹀躞皮带,这些都是胡人的装束。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

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梦溪笔谈三则及译文,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李士衡不重财物【原文】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

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以己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

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

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

约投及半,风息船定。

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959—1032):字天均,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官至尚书左丞。

②币:丝织品礼物。

遗(wèi):赠送。

③藉:垫。

【译文】李士衡为馆职时,出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使。

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其他物品,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让副使去管。

当时船底不严密,有些渗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以防备被渗水打湿。

到了海上,遇到大风,船将要倾覆。

驾船的人大为恐慌,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不然船太重,必难免沉船一死。

副使仓皇不知所措,即取船中的财物投进海里,也来不及挑选。

约投了一半,风停了,船又稳定下来。

随即点检所投,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一无所失。

贡举人群见不成班【原文】旧制,天下贡举人到阙,悉皆入对,数不下三千人,谓之“群见”。

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班列纷错,有司不能绳勒,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之前,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

盖欲限其前列也,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者。

有司患之,近岁遂止令解头入见,然尚不减数百人。

嘉祐中,予忝在解头,别为一班,最在前列,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

每为閤门之累,常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色,谓举人、蕃人、骆驼。

梦溪笔谈精选

梦溪笔谈精选

梦溪笔谈精选梦溪笔谈,又称梦溪筆談,是北宋理学家沈括所撰写的一部笔记。

这是一本涵盖广泛内容的文集,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

沈括在此书中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见解,对于后世学者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选取几篇梦溪笔谈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探讨,带您一同领略这部经典之作的魅力。

一、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梦溪笔谈中的一篇重要文章。

沈括在这篇论述中介绍了众多独特的天然和人工物品,包括瓷器、火药、指南针等。

他深入分析了这些物品的性质、制作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通过对《天工开物》的研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还能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卓越贡献。

二、饮食文化梦溪笔谈中也涉及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内容。

沈括在书中描述了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无论是汤品、菜肴还是糕点,他都进行了详细的文字描绘。

对于古代饮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梦溪笔谈中的饮食篇章来一窥究竟。

这不仅是对于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还原,也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政治与社会除了科技和饮食,梦溪笔谈中也关注了政治与社会问题。

沈括以纵览古今之势的眼光,对于时事政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对于社会风气和政府管理提出了不少思考,尤其关注了士人的道德修养和政府管理的改善。

梦溪笔谈中的这些篇章既是沈括政治理念的体现,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四、文学艺术梦溪笔谈还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内容。

沈括在这部书中写下了大量的笔记和随笔,涉及了历史文献、名人传记等多种文学形式。

他对于古代文学的推崇和称赞,使得梦溪笔谈成为研究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

通过这些文学篇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风采和价值。

总结起来,《梦溪笔谈》是一部具有广泛内容的文集,涉及历史、科技、文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部经典著作的研读,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中国的智慧和卓越成就。

梦溪笔谈中的诸多精选内容,无论是天工开物、饮食文化、政治与社会还是文学艺术,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机会。

七年级《梦溪笔谈》二则知识点

七年级《梦溪笔谈》二则知识点

七年级《梦溪笔谈》二则知识点《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见闻。

对于七年级的同学来说,学习其中的二则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二则的知识点。

一、《以虫治虫》(一)原文及译文“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昆虫出现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二)重点字词1、方:正,正在。

2、为:成为。

3、之:的。

4、害:危害。

5、忽:忽然。

6、其:它的。

7、喙:嘴。

8、蔽:遮盖。

9、悉:全,都。

10、岁:年成。

11、穰:丰收。

(三)文章主旨这则短文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写作特色1、语言简洁,叙述生动。

作者仅用寥寥数语,就把“傍不肯”消灭“子方虫”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白,如“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形象地写出了“傍不肯”的英勇和子方虫的狼狈。

2、以小见大。

通过一件小事——生物之间的相克现象,反映出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农业生产上的重大意义。

二、《梵天寺木塔》(一)原文及译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梦溪笔谈(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梦溪笔谈(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讥谑
石曼卿微行娼馆 热中允不博冷修撰 不识字更快活 馆阁“害肚历”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鄜延境内有石油 盐南风与汝南风 跳兔 白雁 海陆变迁 温州雁荡山 木天 指南针 钟馗之设
枳首蛇 胆矾炼铜 古之节 汴渠落差测量 江湖不遇风之术 大蓟 契丹语入诗 清节 “天子请客”
药议
人体消化道与饮食药物吸收 采草药不拘定月 太阴玄精石
卷五
卷六
羯鼓 杖鼓 凯歌 柘枝旧曲 古之善歌者有语 天宝法曲与胡部合奏 《霓裳羽衣曲》 唐昭宗《菩萨蛮》词 世称善歌者曰“郢人”
声同共振
卷七
卷八
《奉元历》改移闰朔 极星测量 二十八宿 日月之形 日食和月食
月行九道非实有 五星行度
卷九
卷十
寇准镇物 王文正局量宽厚 李士衡不重财物 贡举人群见不成班 孙之翰不受砚 王荆公不受紫团参 造宅与卖宅 向文简拜右仆射 晏元献诚实不隐
器用
《三礼图》之误 吴钩 革囊纳声 神臂弓 沈卢、鱼肠 汉墓石刻壁画 凸面镜 唐肺石 顺天得一钱
神奇
原始石斧 陨石 雷震 事非前定
异事异疾附
夹镜之疑 冷光 古金饼 奇疾 巨嵎山震动 滴翠珠 海市蜃楼 延州石笋 泽州蛇状化石
谬误谲诈附
丁晋公之逐 《酉阳杂俎》记事多诞 包孝肃为吏所卖 浙江茶纲 车渠
目录分析
卷一
卷二
郊庙册文 翰林之称 学士宣召 玉堂故事 中国衣冠用胡服 幞头 宣头 百官见宰相 学士争槐厅
三司使班次 宗子授南班官 内外制润笔物 直官与兼官 赐“功臣”号
卷三
卷四
钧石之石 《楚辞》“些”字 阳燧照物 解州盐泽 程生马 湴河 藏书辟蠧用芸 玄为赤黑色 炼钢
桂屑除草 “建麾”之误 除官之“除” 世人画韩退之 钱陌之“陌” 李白作《蜀道难》 云梦考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

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下面是为您收集整理的梦溪笔谈三则及译文,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李士衡不重财物【原文】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

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以己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

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

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

约投及半,风息船定。

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959—1032):字天均,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官至尚书左丞。

②币:丝织品礼物。

遗(wèi):赠送。

③藉:垫。

【译文】李士衡为馆职时,出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使。

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其他物品,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让副使去管。

当时船底不严密,有些渗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以防备被渗水打湿。

到了海上,遇到大风,船将要倾覆。

驾船的人大为恐慌,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不然船太重,必难免沉船一死。

副使仓皇不知所措,即取船中的财物投进海里,也来不及挑选。

约投了一半,风停了,船又稳定下来。

随即点检所投,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一无所失。

贡举人群见不成班【原文】旧制,天下贡举人到阙,悉皆入对,数不下三千人,谓之“群见”。

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班列纷错,有司不能绳勒,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之前,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

盖欲限其前列也,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者。

有司患之,近岁遂止令解头入见,然尚不减数百人。

嘉祐中,予忝在解头,别为一班,最在前列,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

每为閤门之累,常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色,谓举人、蕃人、骆驼。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导语:《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

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郊庙册文》【原文】上亲郊庙①,册文皆曰“恭荐岁事②”。

先景灵宫③,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飨”;末乃有事④于南郊。

予集《郊式》⑤时,曾预⑥讨论,常疑其次序:若先为尊,则郊不应在庙后;若后为尊,则景灵宫不应在太庙之先。

求其所从来,盖⑦有所因。

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⑧、太庙则皇帝亲行。

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

”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⑨。

至天宝九载⑩,乃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

今后太清宫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

”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为正祠。

【注释】①郊庙:指郊祀和庙祀,即祭天和祭祖的活动。

郊,南郊,古代帝王于冬至日,在都城南郊的圜丘(圆形高坛)举行祭天的仪式;有时郊祀也指合祭天地的活动。

②恭荐岁事:于岁时祭祀恭恭敬敬地进献祭品。

③景灵宫:宋代皇室奉祠本朝历世帝、后的处所。

仿道家宫观形式,供奉已故帝、后的画像。

真宗大中祥符间始建于皇城东南,后来不断扩大建筑规模,每帝为一殿,皇后亦另为一殿,又有诸多附属建筑,并画功臣像陪祀。

祭奠时,于皇帝用道家仪,于皇后用家人礼。

南渡初暂寓其宫于温州,后复迁建于临安。

④有事:指祭祀。

⑤《郊式》:指宋神宗熙宁初年沈括等奉敕编修的《南郊式》。

原书详考礼制沿革,重定南郊大礼仪式及一应事务程序,总为一百一十卷。

因当时王安石以宰执总领其事,故《宋史·艺文志》著录为王安石撰。

⑥预:参与。

⑦盖:承接连词,表示推论缘由。

⑧太清宫:唐代在京师建立的祭祀老子的庙观。

唐王朝李氏自称为老子的后裔,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玄宗时命各地普建玄元皇帝庙,在京师者称为“玄元宫”,后改名为“太清宫”。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梦溪笔谈翻译及原文
摘要:
1.梦溪笔谈的概述
2.梦溪笔谈的翻译情况
3.梦溪笔谈的原文特点
4.梦溪笔谈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梦溪笔谈是中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社会历史现象等方面的笔记体著作。

该书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梦溪笔谈的翻译情况非常广泛,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都有译本。

其中,英语译本最为常见,早在19 世纪末,就有英国人翻译了梦溪笔谈的部分内容。

20 世纪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梦溪笔谈的翻译工作不断得到推进,各种语言的译本相继问世。

梦溪笔谈的原文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广博,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工艺等多个领域;二是记述详实,沈括在书中所记载的各种现象、事实、数据等,都是经过他亲自观察、实验、验证的;三是文笔优美,沈括的笔法简洁流畅,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梦溪笔谈的价值和影响深远。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译文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译文

梦溪笔谈正午牡丹译文
嘿,咱来看看这《梦溪笔谈》里关于正午牡丹的原文哈。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

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那咱就开始翻译啦!欧阳修先生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一丛牡丹,下面还有一只猫。

他不知道这画是好是坏。

丞相吴正肃跟欧阳修是亲家,一看见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的牡丹呀!咋知道的呢?你看这花呀,花瓣都张开着,颜色还发干,这就是中午时候的花嘛!再看这猫眼,那黑眼珠就跟条线似的,这就是正午时候猫的眼睛呀。

要是带着露水的花呢,那花瓣就会收敛着,颜色也润泽些。

猫眼要是早上或者晚上呢,眼珠就是圆溜溜的,越到中午就越狭长,到了正午就跟一条线一样啦!”哎呀呀,这也是很会琢磨古人画画的意思呀!
你看,咱这翻译多通俗易懂,就跟咱平常唠嗑似的。

这出处就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呀。

这样翻译,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这画里的门道啦?哈哈,这古人也挺有意思的,通过这些小细节就能看出画的是啥时候的场景。

咱平常看画可能就瞅个大概,哪能像人家这么厉害,能看出这么多门道来。

不过现在经过咱这么一翻译,大家都能懂啦,以后咱看画也
可以多留意留意这些小细节哟!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梦溪笔谈最有名的句子

梦溪笔谈最有名的句子

梦溪笔谈最有名的句子
以下是 8 个关于“梦溪笔谈最有名的句子”:
1. “以虫治虫真神奇,就像咱小时候见过蚂蚁大战青虫,那场面可激烈了,可不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嘛。


2. “石油那玩意儿能烧好久,记得有次看到别人用石油点灯,哎呀,真和梦溪笔谈里说的差不多。


3. “日食月食有规律可循,从梦溪笔谈里知道这个后,发现生活中确实是这样,就像那次看到月亮一点点被遮住了。


4. “指南针指向南方,出门带个这玩意儿还真方便,跟梦溪笔谈里描述的一样实用。


5. “陨石从天而降会发光发热,以前看到过一颗,当时就想到了梦溪笔谈里的记载呢。


6. “活字印刷术太牛了,就好像小时候看邻家叔叔印东西,那一个个字拼起来,可不就是这回事。


7. “彩虹的出现有原理,就像那次雨后看到彩虹横跨天空,突然就意识到梦溪笔谈里提过原因。


8. “旋风的力量可不小,记得有回刮大风,那情形就像梦溪笔谈里说的旋风呼呼吹似的。

”。

梦溪笔谈全译

梦溪笔谈全译

梦溪笔谈卷二十一
梦溪笔谈卷二十二
梦溪笔谈卷二十三
梦溪笔谈卷二十四
梦溪笔谈卷二十五
梦溪笔谈卷二十六
故事
辩证
乐律
1
象数
2
官政
3
权智
4
艺文
5
器用
异事
杂志
药议
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梦溪笔谈全译》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首先感谢编者,为我们奉献了一本精品好书。
术语,翻译起来不知要翻阅多少资料,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对于我们这些不精通古文的现代人来说,能通 过译作阅读传说已久评价很高的笔记类古籍,了解千年前的社会发展情况,作者功不可没!在此向作者表达敬意! 《梦溪笔谈》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一方面是对《梦溪笔谈》的正面赞扬,另一方面也的确反映 了古代中国对科技和科技史的不重视!从现代眼光看,《梦溪笔谈》虽然记述了很多科技现象,然而却缺少对这 些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探究,有些连沈括自己都说不明所以!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另外,译作也有一些地方不准 确、不通顺、没讲明白的,希望再版时完善!如果国家能把所有有价值的古文著作翻译成白话文,就更好了!。
谢谢观看
梦溪笔谈全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沈括
政权
梦溪笔谈
梦溪笔 谈
内容
全书
梦溪笔谈
人事 二梦溪
数官
乐律 官

杂志
人事

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

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下面是yjbys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梦溪笔谈三则及译文,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李士衡不重财物【原文】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

高丽礼币赠遗②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以己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

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重,必难免。

副使仓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拣择。

约投及半,风息船定。

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959—1032):字天均,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官至尚书左丞。

②币:丝织品礼物。

遗(wèi):赠送。

③藉:垫。

【译文】李士衡为馆职时,出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使。

高丽赠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其他物品,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让副使去管。

当时船底不严密,有些渗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以防备被渗水打湿。

到了海上,遇到大风,船将要倾覆。

驾船的人大为恐慌,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弃掉,不然船太重,必难免沉船一死。

副使仓皇不知所措,即取船中的财物投进海里,也来不及挑选。

约投了一半,风停了,船又稳定下来。

随即点检所投,发现都是副使的物品,士衡所得礼物在船底,一无所失。

贡举人群见不成班【原文】旧制,天下贡举人到阙,悉皆入对,数不下三千人,谓之“群见”。

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班列纷错,有司不能绳勒①,见之日先设禁围于著位②之前,举人皆拜于禁围之外。

盖欲限其前列也,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③者。

有司患之,近岁遂止令解头④入见,然尚不减数百人。

嘉祐中,予忝在解头,别为一班,最在前列,目见班中唯从前一两行稍应拜起之节,自余亦终不成班缀而罢。

每为閤门⑤之累,常⑥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齐者唯有三色,谓举人、蕃人、骆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办法 暗中,秘密的;派 赠给;用,把;询问 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

终了,完毕
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使坚实 钉(用钉子钉)木板 遵照 于是,就 。
因为 更加紧密相束 打开的箱子 走,踩踏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
支撑 自然,当然 通“服”,佩服 精熟 六2020幕/8/15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全文结构分层及大意
①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 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②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 决了“塔动”的问题。
③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 此事的反应。
2020/8/15
揣摩人物的心理
• 1.喻皓得知“塔动”后,他的表现如何?
• 2.他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2020/8/15
重点词义自检
• 喙: • 皆尽: • 搏: • 悉: • 旬日: • 旧:
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 全部消灭 搏斗 都,全 十天 过去,先前
2020/8/15
文中虚词的用法
• “为” 1.方为秋田之害: 成为
2.二虫尽为所吞: 被(表示被动)
3.项为之强:
因为
• “之” 1.秋田之害: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020/8/15
课外延读 :海市蜃楼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①、城堞② 、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 “蛟蜃③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文忠④曾出使 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而过,车马人 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 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 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
2020/8/15
揭开谜底:
• 北京市绿化局检查执法处的工作 人员解开了谜团:原来信封里面 装的是一种名叫“蒲螨”的寄生 性螨虫。它能寄生在树木害虫叶 柄小蛾体内,杀灭害虫。而一般 的喷药方法则对叶柄小蛾没有多 大效果。据悉,这种“以虫治虫 ”、环保的消灭树木害虫方法, 如果试验成功,有可能在全市推 广。
• 青蛙吃害虫 • 金龟子吃蚜虫 • 啄木鸟吃害虫 • 猫头鹰 吃田鼠 • …………
2020/8/15
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
傍 不

• ①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 保护生态环境……
• ②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 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 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 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2020/8/15

设疑
不 肯
• 四句话,短短70字,就生动地讲述了一件 事哦情,你认为这在构思和语言上体现了 作者怎样的写作特色?
• 1、善于取舍,详略得当。
2、字斟句酌,语言凝练。
2020/8/15
你知道吗?
• 北京东单到秀水 街一带马路边的 每棵大槐树上都 有一两个牛皮纸 信封,信封朝上 的口开着,中间 被一颗摁钉摁在 树上。你能说说 这是什么回事吗 ?
2020/8/15
《梵天寺木塔》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记述的生动的 事例和北宋以前自然科学 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 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的方法。
• 3.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 点。
• 4.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 义用法。
2020/8/15
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梵天寺 fàn 喻皓 hào
贻以金钗 y chāi 讫
重点字词:
• 患:嫌,担心
方:才。
• 布:铺排
密:暗中,秘密地。
• 贻:赠给。
问:询问,打听。
• 耳:语气词,不译。 但:只。
• 讫:终了,完毕。
实:使坚实。
• 钉:用为动词,用钉子钉。 使:派。
• 如:遵照。
遂:于是,就。
2020/8/15
重点字词提示:• Fra bibliotek:因为。弥束:紧密约束。
• 相:互相。
关于《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
卷,《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分故事、辩证
、乐律、象数、艺文、书画、技艺、器用、异事
等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
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
2.则以钳搏之: 它,代词,指子方虫
3.旧曾有之: 语气助词,无意义
4.土人谓之“傍不肯它”,:代词,指子方虫
• “以” 1.岁以大穰:因 的天敌。
2.以钳搏之: 2020/8/15


参考译文自检
方 虫
•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 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 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 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 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 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 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 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介词,在
塔,方两三级, 钱帅登之, 患其塔

层 代正建造的木塔 担忧
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

铺排
所以
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2020/8/15

但是 当初
译文及疏通理解
•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 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 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 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
2020/8/15
《 梦 溪 笔 谈 》 二
2020/8/15

你知道英国人李约瑟称赞的“中国科 学史上的里程碑”指的是谁吗?
•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 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 塘人。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 ,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 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 研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 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 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炼 2钢020/8、/15 炼铜的方法等,凡有见及
2020/8/15
• 3、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 “岁”、“穰”等。
• 4、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 “以”等。
2020/8/15
指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 蝎( ) • 喙( ) • 钳( ) • 穰( ) • 傍( )
( xiē ) ( huì ) ( qián ) ( ráng ) (páng )
• 透露出喻皓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 竹,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 3.“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 • 说明匠师的认识未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为了向钱俶交代而又不失面子,写出了匠 师的难堪和用心良苦。
2020/8/15
片段习作训练
• 两则故事,文字简洁生动。《梵天寺木塔 》仅用130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 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 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 的原因。请你写一个片段,通过描写人物 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一个人对人热 情,文中不用“热情”、“十分热情”之 类的字眼,要让读者自己得出“此人热情
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
的科学成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
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2020/8/15
《以虫治虫》教学目标
• 1、了解课文记述的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 天敌消灭虫害的生动事例。
• 2、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如“蝎”、“ 喙”、“钳”、“穰”‘、“傍”等。
注释:①【台观】古时宫殿前的高台,台上建楼观。 ②【 城堞】指城上女墙 ③【蛟蜃】古人传说中的海中蛟龙类动物 ,说它能发洪水,能吐气为楼台。 ④【欧阳文忠】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2020/8/15
试一试,你也能行的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②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
• 根据你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一下 “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2020/8/15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 1.先对照文下注释,独自翻译全文(有 疑难的作记号)。
• 2.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 难的字、句。
• 3.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 解疑。
2020/8/15
重点词义自检
• 方: • 蔽: • 岁: • 大穰: • 谓:
正当,正在 遮盖 年成 庄稼大丰收 称,叫
2020/8/15
将本文分层,并概括其大意
①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 围。
②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 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③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 曾有之”。
2020/8/15
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 试举生活中这样的现象的几个例子。
• 生物治虫现象

í
胠箧 qū qiè 履 lǚ

shuài
便实钉之
2020/8/15
dìng
钉板 dīng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 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3、但/逐层布板讫
• 4、盖/钉板上下弥束
2020/8/15
解释红字,疏通文意。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
统治
• 以上是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 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先交代建塔的时间 、地点和人物,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 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