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 福建工程学院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0-绪论(2017)
ljx@
电器揑制与PLC技术 FJUT - LJX
0绪论 0.1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迈向工业4.0:就是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
中国制造
"025
■ 软件--X4k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
MES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知识工作自动化等;
■ 硬件--工业机器人(包括高端零部件)、传感器、RFID. 3D打印
■熟悉PLC常用输入输出设备(低压电器)的原理、规格及选用; ■熟悉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掌握PLC的基本原理、指令及应用、程序设计方法; ■掌握PLC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能力; ■具有设计、改造设备PLC控制系统的能力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 业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 劳 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②到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③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机器视觉、智能物流(AGV)、PLC.数据采集器、等;
ljx@
电器揑制与PLC技术 FJUT - LJX
0绪论 0.2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自动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
■电气自动化(运动控制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是以电动 机为控制对象)
■过程自动化: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以生产过程的 有关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为控制对象)
电机发明和电能 应用IT技术实现自 使用,大MMS谕 动化生产
"大规模iii LamV^
3.X 自动化+部分信息化
plc原理课程设计
plc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2. 掌握PLC编程语言,能够阅读并编写简单的PLC程序;3. 了解PLC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明确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PLC程序设计;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熟练使用PLC相关设备进行编程与调试;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PLC项目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对我国PLC技术发展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PLC技术为核心,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培养学生的编程与调试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项目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PLC的硬件结构及功能- PLC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2. PLC编程语言- PLC编程基础,包括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 梯形图编程方法及技巧- 指令表编程方法及应用3. PLC程序设计与应用- PLC程序设计步骤与方法-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 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PLC设备操作与调试- PLC设备的连接与配置- PLC程序的下载、上传与调试-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5. PLC项目实践- 小组项目设计与实施- 项目调试与优化- 项目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PLC基本原理与结构第二周:PLC编程语言第三周:PLC程序设计与应用第四周:PLC设备操作与调试第五周:PLC项目实践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8-PLC应用实践
lijx@
8.2 PLC实验 PLC实验 8.2.1 编程器练习及定时器 编程器练习及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
2)实验装置 FX系列PLC1台; FX系列PLC1台; FX-20P-E简易编程器1只或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1台( FX-20P- 简易编程器1只或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1 附连接电缆); 开关量输入电路板1 开关量输入电路板1块。
lijx@
8.1 PLC编程器与编程软件的使用 PLC编程器与编程软件的使用 8.1.1 FX-20P-E简易编程器的使用 FX-20P5)监视/测试操作 监视/ 使用HPP可以对位编程元件的状态和字编程元件内的数据 可以对位编程元件的状态和字编程元件内的数据 进行监视和测试。 监视功能可监视和确认联机方式下PLC编程元件的动作和 监视功能可监视和确认联机方式下 控制状态,包括对编程元件的监视和对基本逻辑运算指令 包括对编程元件的监视和对基本逻辑运算指令 通/断状态的监视。 测试功能是由HPP对PLC的位元件的触点和线圈进行强制 的位元件的触点和线圈进行强制 ON/OFF以及常数的修改,包括修改 包括修改T、C、D、Z、V的当 前值和T、C的设定值,文件寄存器的写入等内容 文件寄存器的写入等内容。
lijx@
第8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践
8.1 PLC编程器与编程软件的使用 PLC编程器与编程软件的使用 8.2 PLC实验(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PLC实验(梯形图的设计与调试) 实验 8.3 PLC综合实践(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调试) PLC综合实践(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调试) 综合实践 8.4 PLC控制系统的施工设计 PLC控制系统的施工设计
大二plc课程设计
大二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2. 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3. 理解并掌握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PLC控制系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能够熟练运用PLC编程语言,提升编程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和探索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PLC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确保学生系统掌握PLC技术。
第一部分:PLC基础知识1. 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2. PLC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 PLC编程语言及编程元件。
第二部分:PLC编程技术1. PLC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 基本指令系统及其应用;3. 步进指令与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4. PLC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
第三部分:PLC控制系统设计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4. PLC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第四部分: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1. PLC在典型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2. PLC与其他控制设备的集成;3. PLC在工业现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5-PLC程序设计
lijx@
5.2 典型单元的梯形图程序分析 典型单元的梯形图程序分析 5.2.1 具有自锁、互锁功能的程序 互锁功能的程序
具有互锁功能的程序 利用两个或多个常闭触 点来保证线圈不会同时 通电的功能成为“互锁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 正反转控制电路即为典 型的互锁电路,如图54所示。其中KMl和 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 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 触器。
lijx@
5.1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5.1.2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1)每一逻辑行总是起于左母线 每一逻辑行总是起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连接,最后终 止于线圈或右母线(右母线可以不画出 右母线可以不画出)。注意:左母线与线 圈之间一定要有触点,而线圈与右母线之间则不能有任何触点 而线圈与右母线之间则不能有任何触点 2)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联或并联 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任意串联或并联,但继电器线圈只能 并联而不能串联。 3)触点的使用次数不受限制 触点的使用次数不受限制。
lijx@
5.1 梯形图的编程规则 5.1.1 梯形图概述
软继电器 PLC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 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 称,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 输出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等,但 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而是一些存储单元(软继 是它们不是真实的物理继电器 电器),每一软继电器与PLC PLC存储器中映像寄存器的一个 存储单元相对应。该存储单元如果为 该存储单元如果为“1”状态,则表示梯 形图中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 “通电”,其常开触点接通, 常闭触点断开,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 称这种状态是该软继电器的“1”或“ON” 状态。如果该存储单元为“0” 0”状态,对应软继电器的线圈 和触点的状态与上述的相反, ,称该软继电器为“0”或 “OFF”状态。使用中也常将这些 使用中也常将这些“软继电器”称为编程元 件。
机械制图plc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plc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机械制图工具和软件,具备基本的PLC编程和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机械制图和PLC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制图任务,并掌握PLC的基本编程和调试技巧。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指出教材的章节和列举内容。
第1周: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包括图纸的规范和标注方法。
第2周:机械制图的基本绘图技巧,包括直线、圆弧和文字的绘制。
第3周:机械制图的高级绘图技巧,包括尺寸标注和形位公差。
第4周:PL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PLC的硬件结构和编程语言。
第5周:PLC编程基础,包括逻辑运算和功能指令的使用。
第6周: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处理和故障排查。
教材将选用《机械制图》和《PLC原理与应用》等相关书籍,同时结合实例和案例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1周: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
第2周: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绘图技巧的探讨和交流。
第3周: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制图案例。
第4周: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PLC编程和调试。
第5周:采用讲授法,讲解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6周: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的讨论。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福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福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如XX 理论、XX方法等。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与福建省地方特色的关联。
3.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学科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福建工程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能力,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XX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XX学科的定义、研究领域,以及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参考教材第1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框架。
2. XX理论的应用与实践:详细讲解XX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参考教材第2-3章内容。
3. XX方法与技术:介绍XX方法的基本操作和技巧,通过实验、上机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教材第4章内容。
4. 我国及福建省相关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在XX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福建省的特色与优势。
大学plc电子课程设计
大学plc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工作流程和编程方法。
2. 使学生掌握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如逻辑控制、顺序控制、过程控制等。
3. 帮助学生了解PLC与其他工业控制设备的协同工作原理,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编程和调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CAD、PLC编程软件等)进行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PLC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大学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为未来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PLC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PLC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教材章节:第一章 PLC概述2. PLC编程技术:讲解PLC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以及编程方法和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编程技术3. PLC控制系统设计:介绍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编程和系统调试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4. 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分析PLC在逻辑控制、顺序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应用实例5. PLC与其他工业控制设备的协同工作:探讨PLC与传感器、执行器、工业通信网络等设备的集成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与工业控制设备协同工作6. PLC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介绍系统调试的基本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探讨系统优化策略。
plc喷泉控制课程设计
plc喷泉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喷泉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包括指令输入、程序调试等基本操作。
3. 学生能学习并掌握喷泉控制中的关键参数,如水泵启停、灯光变换、音乐同步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完成喷泉的简易控制程序编写,实现基础喷泉效果。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喷泉控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对喷泉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简单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在小组中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面对工程问题时的责任感,理解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工程技术课程,通过实际喷泉控制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PLC技术。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具有一定电子电工知识基础及编程能力的年级学生,对新鲜技术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达到上述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喷泉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PLC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 喷泉控制相关传感器及应用2. 实践操作:- PLC编程软件的认识与使用- 喷泉控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喷泉控制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故障诊断与维护3. 教学大纲:- 第一周:PLC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学习,认识喷泉控制系统- 第二周:学习PLC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了解喷泉控制相关传感器- 第三周:实践操作PLC编程软件,编写喷泉控制程序- 第四周:小组合作搭建喷泉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 第五周:进行故障诊断与维护,总结课程内容教材章节关联:- 教材第3章:PLC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教材第4章:PLC编程语言及指令系统- 教材第5章:喷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材第6章:PLC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PLC喷泉控制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机械制图plc课程设计
机械制图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掌握PLC在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绘制简单的机械控制图。
3. 学生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步骤,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控制程序编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控制图,并进行合理的尺寸标注。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PLC程序的编写,实现基本的逻辑控制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制图PLC课程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机械制图和PLC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二年级,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对机械和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机械制图和PLC编程技能。
教师应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本原理:包括图纸幅面、比例、线型、标注等基本知识,以及三视图、剖面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2. PLC基础知识:介绍PLC的原理、结构、工作方式,以及常用的PLC编程指令。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基础知识3. 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控制要求分析、PLC选型、I/O分配、程序编写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控制系统设计4. PLC编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会编写简单的逻辑控制程序。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编程与仿真5. 课程设计项目:分组进行一个简单的机械制图PLC课程设计,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等环节。
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pic单片机》10111试卷及答案
国脉信息学院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A卷)共6页
课程名称:PIC单片机技术考试方式:开卷()闭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统分人签名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3、答案一律做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不给分。
C.执行Sleep指令。D.监视定时器WDT计数满溢出复位。
3、PIC16F877的系统复位时,程序开始执行的单元地址的是(D)
A、0004h B、0001H C、1FFFH D、0000H
4、A/D转换结果存放在(A)
A. ADRESH、ADRESL B.INDF、FSR
C.TMR1H、TMR1L D.EEDATA、EEADRH
要求:
(1)PIC芯片采用PIC16F877,要画出整个电路图。(6分)
(2)可画出程序流程图(10分)
(1)(6分)
(2)(10分)略
第6页
2、请编写一段单循环式延时程序。
解:2、答:MOVLW 0XXXH
MOVWF 20……2分
LOOP DECFSE 20
GOTO LOOP
RETLW……6分
3、以下是状态寄存器STATUS各位的安排,请说明有效各位的意义。
PA1
PA0
Z
DC
C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答:C:进位或借位标志……1分
5、当发生中断时,PC寄存器置以中断向量地址为0004H。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程序必须检查中断源,这可以通过检测中断标志IF位来进行。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课题2 液压车镗专机PLC控制系统设计
FJUT-LJX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液压车镗专机PLC控制系统设计
液压车镗专机概述
液压车镗专机是用来对台式钻床的立柱进行镗孔加工,同 时对孔的右端面进行车削加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
工件示意图:
FJUT-LJX
FJUT-LJX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车镗专机的控制要求
说明:以上仅列一些基本要求,同学在设 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或改进,以 达到最佳效果。
FJUT-LJX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液压车镗专机电机、电磁阀参数
左、右主轴电机:
5.5KW、1440转/分、~380V、12.5A
车镗专机系统PLC外控制电路(供参考)
FJUT-LJX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车镗专机系统操作面板示意图(供参考)
FJUT-LJX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点动工作方式:左、右主轴的点动对刀,
左、右动力头的快进与快退点动, 手动松开工件、手动移位等。
FJUT-LJX 《电器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
液压车镗专机的控制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有自动返回原位功能:当在自动循环过程中突 然停电,若来电后重新起动油泵电机,这时不论 滑台在任何位置,都会原位。 具有试油路功能:此时主轴不需转动,但其他一 切工作循环都不变。 油泵起动后,液压系统要有一定的压力缓冲,才 允许开始工作,工作结束要卸荷。 有电源、油泵工作、原位、工作指令等信号指示 有照明和必要的联锁环节和保护环节。
福建工程工业控制课程设计
福建工程工业控制课程设计1. 引言本文档为福建工程学院工业控制课程设计的报告。
该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工业控制方面的专业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设计的目的、任务以及实施过程,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2. 设计目的本次工业控制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个实际应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控制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理解工业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掌握PID控制器的调参方法•能够使用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学会使用PLC编程进行控制实现3. 任务描述本次课程设计以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为例进行设计。
具体任务如下:1.使用Simulink对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进行建模,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2.设计一个PID控制器,实现对温度的控制;3.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控制效果;4.使用PLC编程实现控制器的功能,实现实时控制。
4. 实施过程4.1 Simulink建模首先,使用Simulink对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进行建模。
温度传感器将实时测量温度值,加热器将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温度的上升或下降。
4.2 设计PID控制器在Simulink环境中,设计一个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异,将控制信号输出给加热器,以实现温度控制的闭环系统。
4.3 调参优化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PID控制器的参数来优化控制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试验法和自整定法等。
4.4 PLC编程实现使用PLC编程语言,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根据PI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开关状态以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同时,通过编写报警程序,实现对温度异常的监测和报警功能。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入了解了工业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Simulink建模和PID 控制器的调参优化,我掌握了如何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福建工程工业控制课程设计
福建工程工业控制课程设计目录1 机电一体化柔性装配系统概述............................................................................................................. -2 -1.1系统基本构成.............................................................................................................................. - 2 -1.2 下料单元的介绍......................................................................................................................... - 4 -2.上料单元PLC设计................................................................................................................................. - 8 -2.1PLC简介........................................................................................................................................ - 8 -2.2操纵方式说明.............................................................................................................................. - 9 -2.3I/O编号分配表............................................................................................................................ - 9 -2.4功能表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s7-300课程设计
plcs7-300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LCS7-300的基本原理、配置和编程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PLCS7-30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熟悉PLCS7-300的硬件和软件配置;(3)掌握PLCS7-300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PLCS7-300设备;(2)能够独立完成PLCS7-300的编程和调试;(3)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LCS7-300的基本原理:介绍PLCS7-300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PLCS7-300的配置:讲解PLCS7-300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方法,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等。
3.PLCS7-300的编程:教授PLCS7-300的编程方法,包括指令的使用、程序的结构、编程技巧等。
4.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S7-300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PLCS7-300的基本原理、配置和编程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S7-300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PLCS7-300设备,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6.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6.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地满足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 充分发挥PLC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
lijx@
6.2 PLC的选择 PLC的选择 6.2.3 I/O模块的选择
模拟量I/O模块的选择 模拟量I/O模块的选择 模拟量输入(A/D)模块是将现场由传感器检测而产生 模拟量输入 模块是将现场由传感器检测而产生 的连续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PLC PLC内部可接受的数字量; 模拟量输出(D/A)模块是将 模拟量输出 模块是将PLC内部的数字量转换为模 拟量信号输出. 典型模拟量I/O模块的量程为 - 10 V~+10V,0~+10V, 模块的量程为- 10V 10V 10V 4~20mA 20mA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同时还应考虑其分辨 分辨 率和转换精度等因素. 率和转换精度 一些PLC制造厂家还提供特殊模拟量输入模块 制造厂家还提供特殊模拟量输入模块,可用来 直接接收低电平信号(如RTD RTD,热电偶等信号)
lijx@
6.2 PLC的选择 PLC的选择 6.2.3 I/O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2)输出接线方式 ) 开关量输出模块主要有分组式和分隔式 分组式和分隔式两种接线方式 分组式和分隔式
lijx@
6.2 PLC的选择 PLC的选择 6.2.3 I/O模块的选择
lijx@
6.2 PLC的选择 PLC的选择 6.2.1 PLC机型的选择 PLC机型的选择
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及保证可靠 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及保证可靠,维护方 便的前提下,力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力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合理的结构型式 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 PLC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 安装方式的选择 安装方式有集中式,远程I/O式以及多台 式以及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 相应的功能要求 响应速度要求 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机型尽量统一 便于备品备件的采购和管理;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的 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的 提高,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 资源可共享,易于联网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实践》课程设计题目:三面铣组合机床PLC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陈炜、马莹2013年7月7-10日福建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 2 -1.1 三面铣组合机床的简介 ·························································································· - 2 -1.1.1 三面铣组合机床概述 ··························································································· - 2 -1.1.2 三面铣组合机床的基本组成 ·············································································· - 2 -1.1.3 三面铣组合机床机床身结构示意图 ································································· - 2 -1.1.4 三面铣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 - 3 -1.1.5 三面铣组合机床的工作过程 ·············································································· - 4 -1.2 三面铣组合机床的控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三面铣组合机床的控制要求 ·············································································· - 5 -1.2.2 三面铣组合机床电机、电磁阀参数 ································································· - 5 -1.3设计方案的确定··········································································································· - 6 -1.3.1可用方案论证及比较 ···························································································· - 6 -1.3.2设计方案的确定 ····································································································· - 6 -第二章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 7 -2.1 主电路······························································································································ - 7 -2.2 不进PLC的控制电路和信号电路······································································ - 8 -2.3 I/O接线图··················································································································· - 10 -2.3.1 I/O接线图············································································································ - 10 -2.3.2 I/O资源分配图 ··································································································· - 11 -第三章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12 -3.1 自动控制程序············································································································· - 12 -3.1.1 原位的判断··········································································································· - 12 -3.1.2 Ⅱ工位功能图 ······································································································ - 12 -3.2 手动控制程序············································································································· - 13 -3.2.1点动工作方式 ······································································································· - 13 -3.3 联锁、保护程序 ······································································································· - 13 -3.3.1左右移位联锁 ······································································································· - 13 -3.3.1程序工作的保护 ··································································································· - 14 -第四章设计小结···················································································································· - 14 -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