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之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知其不可而为之【原文】子路宿于石门(1)。
晨门(2)曰:“奚自(3)?”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4)者与?” (《论语·宪问第十四》)【注释】(1)石门:地名。
鲁国都城的外门。
(2)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
(3)奚自:奚,音“西”,何。
来自什么地方。
(4)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不可行,却仍挺身去做。
【翻译】子路夜宿在石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问:“来自什么地方?”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不可行,却仍挺身去做的人吗?”【评析】世事难料,哪怕看似不可能的好事,只要用心去做,“难行能行”,一个劲地坚持下来,往往能出现转机,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撑到最后,结果就是不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意志也可以得到锻炼,苦尽甘来,迎来的是心志成熟的喜悦。
有人认为“事在人为”,有人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愈表面看,人、心、事之间的关系,愈是复杂难明,愈是千变万化,愈是难转变。
其实那都是有序的,事情是遵循着道理在发生着、在变化着,成事有其必然条件,绝非偶然,通达者能知晓。
所以有人说:“心想事成”,那心如果合乎成事的道理,怎能不成呢?“知其不可而为之”如果不是愚昧无知,那么到底是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具有非凡志向的人,认准合于正道的路,凭着坚不可摧的意志、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做成的决心,哪怕有再多再大的艰难险阻,只要走正路,都能克服万难。
秉持这样坚守正道的信念而为之,如果还是不行,那就不断淬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心性修养,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更加通达事理,事情也会出现转机,最终必能成功,而更可贵的是,过程中所体现的伟大和成熟。
【延展】1、“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有坚忍不拔、意志坚强不容易动摇等意思,这样的人做什么好事,往往容易成功。
许多人往往太在意结果,其实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利用做事的过程,把握机会,通达事理,淬炼自己。
试试看:做一件自己平时觉得很困难的事,不要感到挫折或想结果如何,只想着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检视看看自己的意志是否够坚强,能否解决遭遇的各种困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
——题记
张岱《四书遇》说:“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所谓“不可为”,就是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孔子不是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顾名思义就是明知道不会成功,却坚持去做。
孔子用执著阐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面对那个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的时代,孔子毅然决然地向着恢复周礼的理想去努力,谁还会有孔子这样执着?
落落余晖总有它西沉的时候,灼灼红叶总有它凋零的一刻。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换取生命的终结?
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信念。
就在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地侵扰了人们的生活。
由于临近春节,人们都奔向了家的方向,然而有那么一群人逆行而上,奋斗在一线,他们就是公安,武警,还有医护人员。
明知道奋斗在一线就会有失去生命的危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在了前线。
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信念,那种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战斗的信念。
知其不可而为之,还是一种责任。
知其不可而为之,不计得失与结果,不为自己,只为苍生,仁者之大爱也。
落落余晖,也给了世间一缕温暖,一份温馨;灼灼红叶,也给了人们一些安慰,一点留恋。
“知其不可而为之”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这种精神、这种信念、这种责任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华章。
《论语》读后感——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智也——《论语》读后感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
――――题记在《论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顾名思义就是明知道不会成功,却坚持去做。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也。
孔子用执著阐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定的面对困难。
孔子不是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
也许,他也可以选择“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同那些隐士智者一般,不再为一个从政者,不再为国为民忧心劳累,但他却没有退隐,在繁杂的浊世中求仕,他内心的责任感告诉他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也能像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神仙般的田园隐居生活。
但他却不曾动摇信念选择退隐。
孔子也能如此静观山水,品日落,享受没有烦恼的生活,但他的内心却使他不得离弃天下,离弃百姓,离弃礼乐升平的理想。
隐士智者,固然洒脱,但那只是在逃避现实罢了。
在那动乱的时刻,奔波呼吁着礼乐主张,除了孔子,谁还能如此“固执”?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几度死里逃生,多少次遭到世人的讥讽,他内心的苦楚有谁堪知?只有他自己明白,为了一个虚幻般的信念,他可以终日奔波劳累,不知疲倦。
面对世人隐士的不理解,孔子感到悲凉,却未曾动摇。
也正是孔子的坚忍不拔,才使得后人对他的敬畏颇深。
在生命旋律中总会有一番曲折,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番磨难。
落落余晖总有它西沉的时候,灼灼红叶总有它凋零的一刻。
为什么如此多的必然要发生,还是会有如此多的人和事为一刹那的光辉而拼搏?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换取生命的终结?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执着,一份信念。
当红军面对着重重险阻爬雪山,过草地时,他们铸就了一种如钢铁般坚贞不懈的意志。
当面对凶恶的敌人,邱少云不惜牺牲自己让烈火一寸一寸侵噬着躯体;董存瑞不惜用手顶着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黄继光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炮口……他们留给了世人顽强的信念和勇毅。
当面对经济落后的国情,邓小平毅然决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致富,实行改革开放。
高中语文论语复习之4知其不可而为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评析】 《凤歌》是有“楚国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一支歌。接舆认为,孔子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 的,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 “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国干什么呢?意在讽劝孔子不要从政 做官,以免得祸。已经过去的能算了,希望他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又完全是另一 回事了。以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就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格 言,但涵意与原来已经完全不同了,今指过去犯的错误,将来可以补救,未来 仍然可以开创。 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个人生活中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 成败得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译文】孔子前往郑国,和弟子互相走失,孔子独自站在外城的东门。有 个郑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 的肩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瘠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 犬。”子贡把实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 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
孔子对隐士的态度
一个人不可无知其 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一 个国家不可无一小批这 样的探索者,先行者。 知其不可而为之,并不 是不可达,不可成,而 是终将达,终将成。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 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 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练习四
【原文】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 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 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庄子的哲学与美学论述》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无疑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
庄子的哲学主题是“生命哲学”,现实人生、个体生命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
闻一多先生曾说庄子是“最真切的诗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庄子》的许多哲学命题也可视为美学命题。
庄子的生命哲学以“道“为基础,以“逍遥游“为核心,为我们展现一个心灵肯定自由的大美至乐的境界,在美学视域下,逍遥游的境界又是审美的最高抱负。
虽然庄子无意于美学,但是其具有审美艺术的哲学却对中国的古典美学的形成与进展产生了不行忽视的影响。
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格,具有其他任何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特性,只一点不行不说与庄子息息相关。
在哲学思想上,庄子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限,为此庄子通过自然逍遥之道,通过审美超越等手段解决了生命的有限性问题,但要完成这种超越,人还必得以现实的生命为基础,正由于现实生命的存在,人的超越才成了可能,由此庄子重视现实生命。
但庄子究竟和儒家等别的哲学有所不同,他所重视的现实生命是排弃了存在着的现实社会的,庄子的现实生命只是那个活泼的原始生命本身以及和睦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由此推衍出庄子重自然,因而保真养性成了实现现实生命的根本。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颜色,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当积极的生、超逸地死。
第二,探讨了庄子哲学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到庄子哲学的最大实现者陶渊明的分析,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对社会发生的巨大作用,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们的情性产生影响。
纵观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觉察到它是反社会、反历史的,它极力排斥以儒家为代表的现实历史社会,认为现实的历史社会不行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庄子哲学也是反文化的。
一切文化的结果都会化作对人们理性的约束,这是违背庄子哲学的本质的,由于庄子倡扬一切都应自然的存在。
我们还看到庄子哲学是一种对人的关心,不论这种关心是否完美,而人总是需要某种关心的,因而庄子哲学必定具有存在的价值。
孔子行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给我的启示
孔子行道“知其不可而为之”给我的启示孔子在春秋时期,心怀天下,希望能把儒家思想通行于天下。
于是他周游列国,去推行他的思想。
孔子当然知道,这件事很难,但孔子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什么?“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但孔子却一心一意地去推行大道,希望能把“天下无道”改变为“天下有道”。
虽然,孔子没有成功,但孔子的思想影响了数千年。
历史尊孔子为圣人,至今我们仍然敬佩孔子。
我认为,这是圣人的抱负。
圣人处世,所想、所说、所做,都是为了利益他人的。
只要是能利益他人的,即使再难,也要去做。
我是中医人,我从中医来思考。
把中医推行至天下,让天下人都能认识中医,接受中医,享受中医所带来的健康与幸福——这是我此生的理想。
理想非常美好,但现实却非常残酷。
今时中医还只能在角落里生存,中医的话语权还很小,大众对中医还有许多误解。
推广中医的路将会非常艰难。
但是,理想毕竟是理想,并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
也许我们常会抱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甘愿沉迷在理想里而不去行动,一生终老,自欺欺人。
我要去实现我的理想,此生执着于此,不离不弃。
中医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把病人看作人,而不是看作病——我认为这是中医人最可贵的精神。
作为一名中医人,必须要对社会尽伦尽职,追求“道行天下”;也必须要对自己的理想负责,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有孟子“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
理想毕竟是理想,理想不是现实。
但,人活着,要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和勇气,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
我作为中医人,我也要有为理想努力奋斗的精神。
即使我此生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至少,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件利益他人的事情,一件问心无愧的事情。
我的理想,是我的人生身心性命的命脉,我当然不能放弃自己的命脉,所以,我要为理想而奋斗。
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是利益他人的,只要是推广中医正能量的,天必佑之。
我自认为,中医人最应该是一个儒者。
只要人活着,作为一个儒者,就必须抱有理想。
儒家名言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名言
儒家名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名言
儒家思想中有一句著名的名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句
话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明白自己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明白
自己的限制和局限,但也要在明知做某事不可行的情况下,依然去
尝试去做。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即在
认清现实的基础上,依然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表达了儒家对于人的行为的要求。
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认为人应该明辨是非,知道什
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和行为。
知道某些事情不可为,但依然去做,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这句话也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不可莽撞。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也体现了儒家对于教育的理念。
儒
家注重教育培养,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实践。
知道某些
事情不可为,但依然去做,可以理解为鼓励人们要有实践的精神,
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总的来说,这句名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种进取精神和行为准则,强调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依然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课件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 3~4 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8.5)
[突破词句]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经 历告诉了孔子。(省略句,“以告”应为“以之告之”) (2)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固定句式,如……何) (3)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判断句式,“……也,……也” 表判断)
[要义探究] 13.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桀溺对孔子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孔子是徒劳无功,不自量
力;而长沮比较赞赏孔子的做法。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
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
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假若孔子仍然活着,假若孔子现在也当官,他会怎么做?他不会“望 贪兴叹”,他会反对贪官污吏,反对腐败误国!他是反腐败的急先锋。
2 500 年前,中国的社会从共和走向了专制,从统一走向了分裂。这 时,孔子敏锐地看到大道隐废,社会道德即将崩溃,就鲜明地打出了“仁 智勇”的大旗,提倡礼乐教国。意图给大大小小的国家官员都戴上道德的 枷锁,教导君王仁义爱民,防止官员贪赃枉法。孔子的理想王国,就是“仁” 而不“贪”,就是“克己复礼”。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可能取 得成功,但他却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 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何尝不知道推行教化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 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 而贡献力量。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
无知之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无知之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读《苏格拉底的申辩》有感迫于功课的压力,笔者凭朦胧的印象,去翻寻一些关于古希腊的文字记载,有幸开始接触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笔者在对古希腊文化、哲学、政治,甚至对苏格拉底本人还谈不上有很深的了解的情况下,就在此发表感言,纯属管中窥豹。
苏格拉底(∑ωκρτη; 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①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每天都在街头,与不同阶层的公民聊天、争辩,传播自己的哲学,却几乎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的著作。
身为雅典的公民,苏格拉底被持不同理念者(政敌)安虞多、梅雷多和吕贡等三名原告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告上雅典法庭,最终被判处死刑。
而在被送上法庭,在面临雅典公民代表的有罪与否宣判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仍然坚持自己的哲学,运用自己的逻辑及辩术,和政敌进行了最后的申辩和对真知的坚持,并且希望用自己的死,来警醒雅典的公民。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词,是其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他的学生柏拉图整理出来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格拉底的申辩》,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精髓,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仅其言谈,就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拜读此作后,笔者亦有所思,其中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无知之知,追求真知;二、为真知,大无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一、无知之知,追求真知当时的雅典,是文化的圣都,人们热衷于对文化的学习,热衷于对人与自然的探讨,并且百家争鸣。
苏格拉底是幸运的,生长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
作为当时的雅典公民,苏格拉底的父亲从小就对苏格拉底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一方面是关于体育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关于音乐的教育,对苏格拉底的教育,父亲抓得很紧,决不放松。
实际上,关于古希腊雅典的音乐教育,其内容不只是音乐本身,而且还包括文学、艺术、戏剧(含悲剧、喜剧、羊人剧等)、诗歌、天文及科学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两者都包含在内。
高考论语选读复习——知其不可而为之
谁的观点? ❖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 孔子的观点。(2)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 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 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 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 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 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 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 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 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 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 望。
在其位谋其政(不敢不告也),替天行道(既不忍 忘天下,亦不忍天下之终无道),我尽我义,知其不 可而为之等有为理念。
❖ பைடு நூலகம்、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 告”?这反映了孔子怎么样的心情?
“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 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 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的意味。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 情。
❖ 2、荷蓧丈人为什么要用丰盛的饭菜招待子路?
❖ 2、荷蓧丈人为什么要用丰盛的饭菜招待子路?
❖ 显示其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的乐趣和家庭团 聚的温馨,希望孔子和子路放弃徒劳无功的 奔走求仕之举。
❖ 3、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都不赞同 孔子的哪一种处世态度?
❖ 赞成仕的观点。
❖ ①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 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 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论语》选读之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 “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 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 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 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
• 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 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 追”就是抓住未来。
•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 吴筠
• 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傲然辞征聘,耕绩代禄秩。凤歌 诫文宣,龙德遂隐密。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
• 寓兴 鲍溶
•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鲁圣
虚泣鳞,楚狂浪歌凤。那言阮精选家课子件 ,更作穷途恸。
12
• 灵宝县西侧津 吴融
•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 苦多暇,蛱蝶有情长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 每年风景是他乡。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 识楚狂。
• 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 个问题, 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 不可取 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 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 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精选课件
8
•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 那个“晨 门”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孔子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 以要加以讽刺劝 喻。
戒沐浴后才去上朝,
可见孔子对这一事件
的重视。
精选课件
2
• ③三子: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他们 三家掌握鲁国实权,鲁哀公不敢作主,故叫 孔子去报告这三位大夫。
• ④之:动词。去,往。之三子告:去报告三 位掌权大夫。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解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这是一种挑战“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知其不可为”只是凭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不一定准确,也并非实际的“不可为”,到底可不可为,只有通知实践来验证,也就是要“为之”,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等于承认凡事无须坚持,遇到困难只管放弃,听天由命,随遇而安。
那么就不会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如有神助等等情况的发生。
英语里有一句谚语:自助者天助,就是这个道理。
用姚明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二这是一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
显然,这个守城门的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而是一个修养很高却隐身于市朝的大隐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
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
而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
就像愚公移山,又像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圣人何尝不知道“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
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
三这是一种使命(晨门)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
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为则仍是天意。
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
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
上达,斯知命矣。
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论语·八佾二四》“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
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许当时不可为,高行百练历千锤,倘若仲尼曲现实,不可而为还有谁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谓是感召了无数学者,流传千世而不朽。
而无所行动人,哪怕自身修养再高深,也只是成为不知名的隐者,成为历史上的过客而已。
现当代学者多用一句话概括孔子的毕生,点明儒家踊跃进世。
这句话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此话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话本是“晨门”对孔子的讥讽,没想到,流传至今确是对孔子精神的高度概括。
一往无前,哪怕最终结果是失败也要积极去做。
李零在《丧家狗》中如此评论:“孔子的毕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他跟隐者不同,隐者是‘知其不可而避之’跟‘知其不可而逃之’。
”孔子一生,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四处碰壁,执着着周游列国,向当时的统治者们宣扬、传播自己的思想。
在当时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他自然屡屡被当时拥有强势的君主、权贵们予以耻笑、驱赶、追杀。
孔子也只能对他人称自己如同是“丧家之犬”的比喻,自嘲的予以承认。
可谓是悲凉直至。
孔子是血肉之躯,是有尊严,有羞耻之心的普通人,更是一个满腔抱负却四处碰壁的读书人。
如此平凡,如此普通,他又是为何忍辱负重,为着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呢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挑战。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从未尝试,就轻言放弃,是不是无知了些到底可不可为,只有通过尝试来验证,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遇到困难只管放弃,听天由命,随遇而安。
那么孔子就不是孔子了,孔子的言行更不会流传几千年,越品读越让人觉得高深。
英语里有一句谚语:自助者天助,就是这个道理。
知其不可为之,还是一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
知其不可而为之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知孔子形象,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价值所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个老人,55岁了,赶着一辆破旧的马车,带着十几个弟子,历时14年,足迹数千里,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治国主张。
诸侯国君对他虽有礼遇咨询,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用他。
14年里,他颠沛流离,受尽折磨。
59时宋国的司马桓因为不喜欢他推行的礼仪追杀他,一路奔波,因为样子样子疲惫,垂头丧气被一个郑国的人形容成“丧家狗”因为被陈国和蔡国的大夫嫉妒,63岁的他被围困在陈蔡之间,绝粮七日,饿的奄奄一息。
同年,63岁的他,还遇到了一些人,后世人们给了这些人一个称呼,隐士。
二、解读文本(一)这些隐士们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追问】哪些话说明了这点?A.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凤啊,凤啊,为什么德行如此衰微?《知其不可而为之》课堂练习1.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沐浴而朝B.滔滔者,天下皆是也C.子路从而后,遇丈人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过:拜访B.往者不可谏谏:匡正,挽回C.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易:改变,改革D.植其杖而芸植:立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止子路宿B.欲洁其身C.见其二子焉D.子路从而后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②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③不得与之言④丘不与易也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B.果哉!末之难矣C.子路行,以告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测试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趋而辟之辟避⑸使子路反见之反返⑵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避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与欤⑶植其杖而芸芸耘⑺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而辟尔避⑷见其二子焉见现⑻今之从政者殆而而尔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⑴孔子沐浴而朝名作动⑷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作使动⑵子路从而后名作动⑸见其二子焉动词作使动⑶止子路宿动词作使动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作使动。
高中语文论语专题《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资料课件
了解《论语》中其他有代表性 的名句及其含义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 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论语》中的思 想精髓和智慧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 “知其不可而为 之”的内涵和意 义
帮助学生掌握阅 读和理解《论语》 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分析和 评价《论语》中 的人物形象和思 想观点
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和创新能 力,提高语文素 养和人文素质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分析《知 其不可而为之》中的 名句和成语,探讨其 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主题思想及核心观点
主题思想:强调“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精神
核心观点:勇于担当,不畏艰 难,追求真理
具体内容:分析《论语》中的 相关篇章,探讨“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 分析等
重点词汇与句式解析
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
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所 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统计学生作业完成率
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教学效果反馈: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本次课 的感受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中语文论语专题《知其不 可而为之》教学资料课件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教学目标 3 教学内容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5 教学过程设计 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论语》中“知其不可而 为之”的内涵和意义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面对如此纷乱的世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欲将天下重归清明,以顺应天下之大伦。
最后两句话意味着孔子放弃了吗?
没有。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为圣人受命 的祥瑞,孔子借这两句话抒发了对纷乱的社 会无望重归清明的慨叹。因此这两句话的确 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与苦楚,但孔子并未 放弃。
怎么理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当时 社会现实?
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 为夫子”这句话?说法不一。
一、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二、是丈人说自己,言下之意是说自己手脚不灵 便,老眼昏花以致不辨五谷,哪里还知道谁是你 的老师。 三、责备子路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
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 “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 的原因是什么? “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 “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 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 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1、在得知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之后,孔子为何要”沐浴而
朝”? 这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沐浴就是斋戒,古代在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前要进行斋 戒,包括沐浴、洁食、禁欲,以示庄重和虔诚。 2、按理来说,陈成子杀简公,哀公应该早知道这件事, 但他都未表示要出兵。况且杀的是齐国国君而非鲁国国 君,为什么孔子还要如此隆重地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陈 成子呢? 孔子的观念中“君君,臣臣”,现竟然有人弑君,那 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种行径当然应该天下共击之。 这是孔子“礼”的思想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如此隆重 地提出这种要求。
1、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 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 2、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
知其为而为,知其不为而不为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行知合一《孟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为与不为之道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一个民族得以兴邦的内脉,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而精深,蕴含极具深邃的思想。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思想体系,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这体现着华夏民族这一优秀民族的精神,这是心灵之道的思想境界,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思想之美在论语中体现。
使人向善向上,在孤独求索寻求至真、至善、纯美的道路上始终饱有人性中最光辉闪耀品质。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不知道这事不该做而做了,是愚蠢的人。
知道不该做的事不去做,是贤达的人。
明知不容易做成的事偏去做,就是圣人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智慧,它在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
在“为与不为”面前,我们相当于做出选择,只是结果因我们的“为与不为”态度而迥异。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君子做人做事知道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事不可以做,当知道了解某件事可以做才去做,当知道某件事不能做就不去做,这就是君子做与不做某件事的标准和准则。
其实孔子在这里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做事不强求不勉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往往是出于一种责任。
面对选择无奈之举,是抛个人利益与身外的执着,是以失败来为自己的责任画个圆满的句号。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源于心中的希望,明知百分之几十九是失败,但却要为那百分之一的希望而战。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自不量力之举,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大彻大悟而作出的英明抉择。
是经过再三权衡利弊之后明智之举。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而是追求一个过程。
“无为”与“有为”思想之大成,陶冶出人生哲学的终极智慧,从而为世人,包括圣人或凡人、能人或庸人、卓越者或普通人找到一条共同的通往人生胜境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知之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读《苏格拉底的申辩》有感迫于功课的压力,笔者凭朦胧的印象,去翻寻一些关于古希腊的文字记载,有幸开始接触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笔者在对古希腊文化、哲学、政治,甚至对苏格拉底本人还谈不上有很深的了解的情况下,就在此发表感言,纯属管中窥豹。
苏格拉底(∑ωκρτη; 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①作为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每天都在街头,与不同阶层的公民聊天、争辩,传播自己的哲学,却几乎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的著作。
身为雅典的公民,苏格拉底被持不同理念者(政敌)安虞多、梅雷多和吕贡等三名原告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告上雅典法庭,最终被判处死刑。
而在被送上法庭,在面临雅典公民代表的有罪与否宣判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仍然坚持自己的哲学,运用自己的逻辑及辩术,和政敌进行了最后的申辩和对真知的坚持,并且希望用自己的死,来警醒雅典的公民。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词,是其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他的学生柏拉图整理出来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格拉底的申辩》,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精髓,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仅其言谈,就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拜读此作后,笔者亦有所思,其中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无知之知,追求真知;二、为真知,大无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一、无知之知,追求真知当时的雅典,是文化的圣都,人们热衷于对文化的学习,热衷于对人与自然的探讨,并且百家争鸣。
苏格拉底是幸运的,生长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
作为当时的雅典公民,苏格拉底的父亲从小就对苏格拉底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一方面是关于体育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关于音乐的教育,对苏格拉底的教育,父亲抓得很紧,决不放松。
实际上,关于古希腊雅典的音乐教育,其内容不只是音乐本身,而且还包括文学、艺术、戏剧(含悲剧、喜剧、羊人剧等)、诗歌、天文及科学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两者都包含在内。
这些是希腊神话中诗神缪斯掌司的职责,为苏格拉底的真理探索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①百度百科苏格拉底为追求智慧、真知而生存,并自称为“爱智者”,他始终不渝地追求智慧,并且正视与细察自己与别人。
苏格拉底认知的升华,大概在其30~40岁之间。
据说有一次在德尔斐神庙,他的好朋友凯瑞丰问皮提亚女祭司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吗,得到的回答竟然是没有,神认为苏格拉底是世上最智慧的人!这令苏格拉底诚惶诚恐,他深知自己智慧的有限,但又不能轻易否认神谕的权威,因而他认为这道神谕暗藏玄机,需要自己来参透。
苏格拉底不能回避从德尔斐捧回来的神示,而且由衷地认为神示所述正是他的使命,他的后半生要倾尽全力探索人的心灵。
于是呢,肩负这个使命,他非常乐于与人争辩,尤其是与当时雅典的“智者”争辩。
他经常在雅典城里,跑去和那些自认为很聪明的人对话、辩论:匠人、诗人、政治家……希望以此获得真知。
辩论着辩论着,随着一个一个的对手被他放倒,并在追问中揭穿了他们的无知。
苏格拉底终于明白为何神说他是最聪明的人,因为他的聪明之处在于认识到自己的一无所知。
他通过和别人辩论证明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知识,而“辩证法”永远能找出“知识”的纰漏并可以不断改进。
这一点从一而终地贯彻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你可以通过辩证法来不断的接近真相,但是永远都抵达不了真相本身,只能不断得到相对更真实的知识。
苏格拉底这种求知的思想,不仅仅贯穿于个人的认知过程,同时,作为先知者,也贯穿于对雅典青年的教导过程。
为此,苏格拉底常以冷静的态度询问雅典的青年:何谓名誉?何谓道德?何谓爱国?何谓德性?苏格拉底与雅典青年交谈总是问多于答,主要让这些青年发表意见,思索问题,然后苏格拉底言简意赅地解说就能使青年们茅塞顿开。
苏格拉底的这些所作所为对雅典青年是富于启示和教益的。
但是适得其反,苏格拉底关于问题的答案,他受雅典青年欢迎的程度,都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口实,以此罗织罪名,指控苏格拉底“蛊惑青年”。
苏格拉底的这一信念,已经成为他所必须遵行的生活方式,不管在遇到何种困难或危险,即使面临死亡,他也恪守不移,决不改变。
苏格拉底曾说:“如果我抛弃了这种生活方式,你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将我带到法庭。
”苏格拉底在研究人时,将“无知”与“无知之知”互相配合,理智地寻求真理,他以探索人的灵魂为己任,有使命感。
相反,那些无意间得来的世俗名声,反而引起他的困惑,酷爱智慧的精神,已经在苏格拉底的内心成为发热燃烧的火石并促使他有所行动。
他关于“无知”及“无知之知”的实际检验,正与孔子所说的“……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暗合。
这正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及文化的汇通点与接合点。
得到神谕前,苏格拉底只是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但神谕告诉他“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并不止于自知之明,通过省察自己和他人的无知来追求无知之知是更高的境界。
关于智慧及如何追求智慧这一问题,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先哲对此都未曾染指,而苏氏则始终以爱智,即追求智慧自命与自任,否认自己本人是知悉一切事物的智者。
苏格拉底曾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因为无知之知,成就了大哲人苏格拉底。
二、为真知,大无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这句充满无奈也充满勇气的话,可以用来概括很多洞察世事而又保持希望的哲人,苏格拉底确是其中的佼佼者。
生活在古希腊雅典的苏格拉底,是幸运的,也是灾难的。
“幸运”的是,雅典的“民主”,创造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为苏格拉底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苏格拉底哲学的形成,是雅典文化的结果。
“灾难”的是雅典的“伪民主”,最终将一生执着追求真知、传播真知的苏格拉底推向死亡,苏格拉底的死,是其抗争“伪民主”的付出。
古希腊的雅典,已经发明了民主。
当时公民意识已经形成。
公民的参与并不局限于集会,还包括积极参与城市的管理,每个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担任一定的官职,可以通过公民大会、法庭等机构,亲自参加国家大事的管理。
民主制,使雅典获得了空前繁荣。
每个雅典人皆以生活在团结和谐的雅典而自豪,在当时的雅典人人皆可从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
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流执政,是雅典人心中神圣的事。
①然而,当时的民主有着非常的局限。
即使在雅典最兴盛的时期,民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权利。
在古希腊的民主体系中,只要是希腊族的成年男子就可以拥有公民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
看起来好像很多人拥有这些权力,其实由于古希腊是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对希腊人来说,人只有成为城邦一名自由成员时,他的生活才有意义。
事实上,工匠、工人与奴隶并不是“完全人”,并且,所有在希腊版图之外的都是野蛮人。
虽然希腊人发明了民主,但是他们的民主方式仅将公民自由赋予极少数具有公民权的男性而已。
①世界名人传记系列——思想家卷——苏格拉底刘以焕/王凤贤编著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雅典民主制度中几乎所有的公职都未见有专门技艺的要求,都是以简单的多数票或抽签产生的,甚至一切重大国事也以简单的多数票决定。
民主和自由是美好和令人向往的。
但是,如果运用失当,它也会转向反面。
雅典民主政治无法防止极端化的产生:雅典民主制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个人独裁,但却无法防止野心政客利用群众情绪,进行党派斗争,进而破坏民主。
①在这种背景下,当苏格拉底被告上法庭时,以苏格拉底的智慧和认知,他完全知道决定他命运的500人陪审团的人员构成(缺乏真知、容易被煽动和利用的市井民众,却具有审批权),完全知道自己处于劣势,处于死亡的边缘。
只要他低头求饶,他完全可以免于一死。
但是,面对审判,甚至可能被处死,苏格拉底表现出了对于真理、智慧、信仰的热爱,无所畏惧,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申辩,去唤醒雅典公民的真知:“任何一个有一点价值的人不应该总是计较生死,他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他自己做得对还是错,是作为一个正直的人还是邪恶的人。
”在陪审团判决他有罪之后,苏格拉底说“如果我再告诉你们对一个人来讲最好的事情就是每天探讨美德的问题,每天仔细的考察别人和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我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生活的,你们更是不大可能相信。
但我说的确实是真的,只是我很难让你们相信。
”在陪审团判决他死罪之后,他从容淡定,反而论述了死亡是一件不值得害怕,甚至是美妙的事情,永恒的睡觉而已。
他给雅典人的忠告乃是“最简单和最高贵的对付指责的办法不是毁掉指责你的人,而是完善你们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他的生活是哲学生活,这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使他一生没有白过的是哲学,而使他面对政治不得不选择死亡的同样是哲学,即他生的根据是死的理由。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做的是这样,我在每一次把我认为最有力的说法当成假设,凡是我认为与此相合的,就是真的存在,无论是关于原因的,还是关于别的一切,否则就不是真的。
”②归根到底,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不是要让雅典政治理解哲学,让哲学家过上更安全的生活,而是要更深刻地揭示出哲学与政治的不可调和,为自己招来更多的忌恨。
为哲学申辩的目的,不是让政治接受哲学,而是一个更高傲的姿态,向政治宣战。
①世界名人传记系列——思想家卷——苏格拉底刘以焕/王凤贤编著②斐多语录“我去死,你们去活。
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这是苏格拉底对雅典公民的最后劝告!尽管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鸠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的逃亡,他的哲学、他的真知将同样消亡,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与其混沌的活着,不如为追求真知而死;与其委曲求全,掩埋真知,不如为弘扬真知,唤醒世人而死!这就是为真知,大无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苏格拉底。
二千五百年前的先哲,已经树立了修生、治学的榜样。
作为后辈,尤其是身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的价值导向、人的价值观相对滞后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思考自己的取向呢?参考文献:1.《柏拉图十讲》【美】保罗·埃尔默·摩尔著,苏隆编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2. 《柏拉图对话集》(古希腊) 柏拉图著,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