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静脉输液的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中的输液技术进展与创新

静脉输液中的输液技术进展与创新

静脉输液中的输液技术进展与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最早的玻璃瓶输液到现在的一次性输液袋,输液技术经历了多次创新与进步。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创新进展。

一、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历程静脉输液技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药物还主要通过实验室玻璃瓶输液器进行输液。

然而,使用玻璃瓶输液器存在一些问题,如清洗麻烦、易污染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20世纪初,一次性输液袋开始被引入临床应用。

这种新型输液器具有简便、安全、无污染等优点,逐渐替代了玻璃瓶输液器。

二、静脉输液技术的创新进展近年来,在静脉输液技术上有了一系列的创新与进展。

以下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方面:1. 输液泵技术的应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是通过重力作用来进行的,但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地控制流量和输液速度。

而现在,输液泵技术的应用使得输液过程更加精准和安全。

输液泵可以根据医生的设置,控制输液速度和流量,避免了输液过快或过慢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2. 静脉置管技术的改进:在静脉输液中,正确的静脉置管技术对于输液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过去,常见的静脉置管方式是经皮穿刺,但这种方式容易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如今,随着导管技术的进步,通过穿刺内行管或经皮内行管置入,减少了患者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3. 药物稀释技术的发展:药物的溶解与稀释对于静脉输液技术的安全与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过去,药物的溶解和稀释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着误差和不一致性。

现在,自动药物稀释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输液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

4. 输液监测装置的创新:监测输液的流量和压力对于静脉输液的安全与有效非常重要。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输液监测装置不断涌现,能够实时监测输液的流量和压力,并及时报警和调节。

这些创新装置不仅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也方便了医护人员对输液过程的管理。

三、静脉输液技术的前景展望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为临床输液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

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

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大输液是指输液体积超过250毫升的注射剂。

通常包括各种生理盐水溶液、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营养液等。

大输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制品,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二、分类特点根据不同的作用分类,大输液可以分为治疗类和营养类两大类。

治疗类大输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治疗疾病,如抗生素、抗癫痫药、止痛药等。

营养类大输液则是指用于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

大输液的特点是静脉输液,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

三、产业链大输液的产业链包含原材料、生产、流通、销售和后续的临床应用等环节。

原材料主要是各种药品和物质,如氨基酸、蔗糖、葡萄糖等。

生产环节主要是制剂生产,包括原辅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管理、质量控制等。

流通环节包括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

销售环节主要是向医疗机构、药店等进行销售。

后续的临床应用环节就是医疗行业的应用层次。

四、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大输液作为一种也突然出现在医疗行业中。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输液行业迅速崛起。

国内外生产商相继进入这个行业,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

在大输液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国内在生产技术和质量监控方面的进步已经被国际市场认可。

五、行业政策文件国内政府对于大输液行业的政策主要是规范化、标准化和严格监督。

多数液体项目需要描述其工艺标准、检测标准、最终产品检测的有关标准、最终产品标签标识等内容。

国内政策对于大输液的生产管理有相关的文件,例如:《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射剂说明书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随着国内医疗保健投资的不断增加,大输液行业已经成为医疗设备市场中的一份子。

当前,中国的大输液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旺盛。

同时,国外大输液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七、社会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输液行业越来越注重质量的标准和管理措施。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国内外现状、水平与进展趋势静脉输液是医药产品的一个类别,在现代临床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用于输液容器的材料也在不断地改进。

玻璃输液瓶作为静脉输液传统的包装材料,至今仍占据输液包装容器的重要位置,在我国目前处于主导地位。

但玻璃输液瓶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点为易碎、不耐低温,生产中因清洗困难而易造成污染、运输困难等。

加之玻璃瓶占用空间大,其输液生产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波动大,灭菌过程中有破屑脱落进入药液的缺点,且临床输液时存在需进空气等缺陷。

为此欧美等发达国家绝大部分静脉输液容器均使用塑料瓶或者塑料软袋包装。

静脉输液产品的包装技术近年进展很快,经历了从传统玻璃瓶、塑料瓶到塑料软袋包装材料(包含pvc软袋与非pvc软袋)的进展过程。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软袋输液约占市场的60-80%,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往常国内市场软袋输液的市场占有率也将达到80%的市场占有率,更有乐观的估计认为软袋输液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90%左右,而在软袋输液中,PVC软袋所占的比例很小,非PVC软袋占主导地位。

未来我国大输液瓶市场将呈现’4(玻瓶)一4(塑瓶)一2(软袋)’格局。

关于希望保持或者者提高其市场占有率的公司来说,他们务必习惯未来医药包装市场的进展趋势。

据尚普咨询公布的《2009年中国大输液市场监测与进展分析报告》显示,产品质量的保证与品种的差异化是大输液企业竞争的法宝。

与之相配套的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接口企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猛烈。

塑料输液容器用组合盖、接口均使用聚丙烯(PP)为原料,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固,胶塞不与药液接触,无脱落物。

且均为PP原料焊接,材质相容性好,密封性稳固、可靠,不产生虚焊现象,密封效果比玻璃瓶封口方式更为可靠、安全。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使用易拉(扳)开形式,比玻璃瓶使用的撬铝盖更为方便。

塑料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组合盖(扳开式)其开启痕的均匀性操纵更为精确,另外双孔的设计使其克服了现有输液容器在卫生上存在的一定缺陷,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国内外注射剂市场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_4033

国内外注射剂市场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_4033

国内外注射剂市场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一、国内市场尽管国内注射剂生产中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林可霉素、青霉素等的产量下降了近20%,但从具体的生产量来看,这些品种仍占据着1999年注射剂生产的主体。

粉针剂中青霉素的产量高达46亿支,占粉针剂总产量的60%以上;水针剂中地塞米松的产量为25亿支左右,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林可霉素的产量也分别达到10-15亿支的水平。

新产品的开发上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现象,仅氟罗沙星一个品种国内就有16家生产厂取得了注射剂的生产批文(氟罗沙星注射液及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而一些有临床需求,但制剂有一定要求的品种却无人生产,让进口产品占据了市场。

输液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治疗类输液品种呈缺乏状态,电解质类输液亦未能形成系列,不能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

二、国外市场国外市场的注射剂新品种发展不仅与全新药物配套,而且不断研制新的制剂技术,推出新制剂技术制备的注射剂新品。

生产技术药物是注射剂新品上市最多的领域,引人瞩目的是罗氏公司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Rituximab,Genentech公司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药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其它的如诺华公司的抗肾移植排斥的单抗Basiliximab、重组水蛭素(Desirudin)等。

脂质体注射剂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除两性霉素B脂质体外,又相继上市了柔红霉素、阿霉素等脂质体,美国Chiron公司还推出了储库泡沫型(Depo Foam)阿糖胞苷脂质体注射剂。

生物可降解性的长效储库型注射剂已在市场上创下了良好的销售业绩,醋酸亮丙瑞林的年销售额达8.42亿美元,醋酸戈舍瑞林等的年销售额也达5.6亿美元左右。

三、今后的发展趋势注射给药仍是不可替代的一种给药途径,因此不断研究和开发可将各种药物制成注射剂的制剂技术将是注射剂R&D中的重点。

而水不溶性或难溶性药物的可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及靶向给药仍是现今研究的热点。

脂质体、微球、微囊等制剂已有成功的产品商业化。

静脉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

静脉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

编辑ppt
13
静脉输液发展
学术组织---中华护理学会
1999年12月 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 北京成立
编辑ppt
14
静脉输液发展
输液工具的演变
原始阶段 成熟阶段 完善阶段
分化阶段
羽毛针管、动物膀胱 金属针头、橡胶管、玻璃容器
头皮钢针、墨菲滴管、塑料输液 器、塑料容器或软包装输液袋 各种各样的输液器不断涌现。
编辑ppt
30
PICC
➢尚未确定留置时间
➢INS推荐为1年
➢CDC 2002美国疾控中心2002
➢PICC是首选的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短,中及长期 的治疗
➢AHRQ 2002 美国卫生研究及质量机构2002
➢相比其他中心静脉导管而言,能明显降低相关并发 症
编辑ppt
31
为什么要使用PICC?
• 许多药物由于它的渗透压和pH值对血管内膜 具有刺激性
编辑ppt
15
静脉输液治疗发展
输液器的演变
性能分类
普通常规输液器 精密过滤输液器 泵式及重力输液器 袋式或吊瓶式输液器
编辑ppt
16
静脉输液现状与发展趋势
编辑ppt
17
陈旧的输液要求
2021/6/17
编辑ppt
18
国内外静脉输液现状比较
国外
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 IV-TEAM
静疗护士 带手套操作 螺旋式连接 观念:保护病员和医护人员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完全密闭式输液
编辑ppt
11
INS目标
在世界范围内,使所有需要接 受静脉输液治疗的个体和所有接受 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在静脉治疗 与花费上得到最有效的保证。

国外输液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输液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输液系统发展现状
在国外,输液系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不断得到改进,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国外输液系统发展现状的重要方面:
1. 自动输液系统:自动输液系统使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准确控制和管理液体和药物的输注速度。

这些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指令来调整输液速度,从而避免了因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而导致的并发症。

2. 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允许医护人员通过互联网对输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这些系统可以提供输液率、液体余量和输注时间等重要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管理输液过程。

3. 输液泵:输液泵这种先进设备可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降低输液过程中发生错误的风险。

这些泵通常具有可编程的输液速度和容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

4. 输液安全措施: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国外的输液系统通常配备了多种安全措施。

例如,一些系统具有药物巡视功能,可以记录和报警医护人员在输液过程中的操作,以避免输液错误。

另外,一些系统还采用了双重确认机制,确保正确的药物和液体输注到患者体内。

5. 数据记录与云端存储:许多国外的输液系统具备数据记录和云端存储功能,可以自动记录患者的输液信息,如输液速度、输液量和输液时间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患者管理和药
物调整,并可以与其他医疗系统进行整合,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国外的输液系统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不断得到改进,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输液系统将继续发展,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

静脉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PPT课件

静脉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PPT课件

2017/10/7
静脉输液发展
学术组织---BAVAC(血管通路协会)
•1985年成立 •其使命是为提高医疗安全、舒适度和 治疗效果,定义血管通路专业,提供有 利的公共环境政策,优化专业人员的知 识和技能,分享成功的案例和促进血管 通路的研究
静脉输液发展
学术组织---中华护理学会
1999年12月 中国静脉输液学会在 北京成立
• 在没有血液充分稀释的情况下,这些刺激性 药物损伤内膜 • 血管毒性药物则对内膜损伤巨大,并可能造 成渗出坏死
PICC给病人带来的好处
医师:
保护病人外周血管 保持治疗通道--“生命线” 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血气胸,大血管穿孔 插管并发症少
PICC给病人带来的好处
病人:

CVC
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头皮钢针的危害
头皮钢针仅用于患者
单次采集血标本及2小时以内的静脉输液
使用头皮钢针会增加渗出的概率,从而导致化学性和机械性 静脉炎的发生,增加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护士易发生职业暴露
钢针对血管的损伤是终身不可修复的
留置针的 临床应用
六十年代初期 九十年 代初期 欧美
七十年代末期
亚洲发达 国家和地区
中国
静脉留置针
• 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 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血管中进行输液 的一种输液工具。
留置针
优点:
导管选择的标准
根据2011年INS的最新标准,在满 足静脉输液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导管最短、直径最小的留置针。
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 (新生儿)、颈外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

医疗输液背景发展现状

医疗输液背景发展现状

医疗输液背景发展现状医疗输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液体等直接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补充体液和营养的目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避免不需要输液治疗的情况。

然而,医疗输液技术并非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段相对缓慢的演进过程。

早在古代,医生就开始使用类似输液的治疗方法。

例如,古代埃及人曾使用青蛙皮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古印度医学家苏沙阿斯特拉提出了一种通过胃部插管给予患者液体的治疗方法。

然而,直到17世纪,医疗输液的发展仍然非常有限。

直到19世纪末,医疗输液才真正开始迎来快速发展。

1891年,英国医生伯纳德提出了通过静脉注射输液的方法。

这种方法使得输液的速度更加可控,并且效果更加显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液器材的制造也变得更加先进,使得输液治疗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

20世纪,医疗输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在输液器材方面,玻璃瓶被逐渐取代为塑料袋,输液针头也从金属材质变为了塑料材质,这极大地提高了输液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同时,输液泵的发明也使得输液的速度更加精确可控,减少了输液过程中的不适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输液也得到了新的突破和进步。

一方面,传统的输液治疗逐渐向更为精确的靶向治疗转变。

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定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输液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也为输液治疗带来了很多便利。

患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监测输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减少对医院的频繁就诊。

然而,目前医疗输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在输液器材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设备,但仍然存在一些病情需要单独定制器械的情况,这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和复杂性。

其次,输液治疗的安全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药物过敏等风险,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控制。

总的来说,医疗输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代开始,逐渐发展至今的先进技术水平。

医疗输液背景发展现状

医疗输液背景发展现状

医疗输液背景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条件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医疗输液是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途径快速输送到患者体内,以改善病症或提供营养支持。

医疗输液的背景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医学界意识到
通过直接注射液体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速度和效果。

最早的输液方法采用了玻璃瓶和注射器,但由于技术和材料限制,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不太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疗输液采用了塑料袋和软管等新材料,大大提升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目前,医疗输液已经成为医院及诊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手术中,输液能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循环稳定,并确保必要的药物或营养物质能够快速到达患者身体各处。

在急诊部门,医疗输液能够迅速补充体液和电解质,解决严重脱水的问题。

此外,医疗输液还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治疗、血液透析等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医疗输液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输液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其次,输液时需要确保药物或液体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过期或受污染的物品。

此外,有些患者可能对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护理。

综上所述,医疗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工作的不断完善,相信医疗输液将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现状

静脉输液治疗的发展现状

理念的推广——静脉治疗的新思路
被动静脉治疗
主动静脉治疗
在静脉输液治疗中
护士角色的变迁—1
• 1940年以前,输液仅用于病情危急的病人,由医生 操作,护士协助,被认为是一项医疗行为
• 20世纪40年代后护士被允许进行输液操作 • 波士顿Massachusetts总医院的Ada Plumer是第一
个被允许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士,后来她建立 了第一个静脉输液治疗团队
静 脉 输 液 治 疗 发 展 史—4
• 19世纪营养支持的认识
1852年 Bidder和Schmidt发现蛋白质与维持营养平衡、 增加体重、保持机体良好状态的关系
1866年 人们认识到营养支持的概念 1878年 Krug报道:神经性厌食者输注牛奶 1896年 Biedl和Krause肯定了输注葡萄糖
6、输血治疗 7、抗肿瘤治疗 8、胃肠外营养 9、质量保证/绩效提高
美国专业静疗护士培训课程—2
•临床应用 在专人监督下进行,直到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能 被接受,以及护士的工作能力通过了医疗机构 的能力评估程序认证后方可获得
专业护士 ≠= 全科护士?
专业护士
一名专业护士首先应该是一名全科护士,在掌握 了全科护士应该掌握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符 合特定的专业护士的准入条件,还要经过专门的 培训,才能成为一名专业护士
我国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发展现状
• 1999年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静疗专业委员会 • 2009年 四川省护理学会静疗专业委员会成立 • 随后国内一些医院建立静疗小组 • 2008年 我院成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
我国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发展现状
• 2009年 中华护理学会静疗 专业委员会编写出版《输 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 施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实践的风险 ?输液管理
国内外静脉输液现状比较
国外
INS(美国静脉输液协会) IV-TEAM
静疗护士 带手套操作 螺旋式连接 观念:保护病员和医护人员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完全密闭式输液
并发症少
国内
静脉输液委员会
很少,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
Title in her任e 何护士都可以操作 Title
基本不戴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2.患者护理
输液治疗的开始和给药的医嘱 知情同意 护理计划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3.护理文件
信息准确、实际、完整、清晰、及时 文件应反映护理的连续性、质量和安全性 在职业范围、法律范围内的机密性 异常事件和警惕事件:护士报告、记录;创造鼓励报告的环境; 管理部门:RCA分析、制定实施方案;沟通讨论 产品的评价、完整性和缺陷的报告 产品和药物的验证:正确识别药物,报告容易混淆的药物标签;输液导管
加温方式(不能控制温度和感染的风险,如微波炉、 热水浴等) 止血带:单人使用;预防过敏;能摸到动脉搏动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规范静脉止血带的应用(INS)
止血带的应用
距穿刺点 6cm
能摸到动 脉的搏动
时间<2min 伸入1指
一人一根
止血带的位置应 尽可能靠近选择 穿刺部位近端
30%
个别医院使用
比较关注经济,安全1、0%质量意识25不% 足
60%
85%
较少针对性选择 30%
半密闭式输液
并发症多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美国输液治疗护理学会(ISN) 出版2000年、2006年、2011年《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5.输液装置
附加装置:护士的操作能力,知晓错误连接或导管脱离的风险 护士操作的安全性:消毒(表面用力擦拭)、完整疑受损及时更换 不建议使用三通(增加感染风险),如做附加装置,保证输液系统密闭,
连接口清洁 无针输液接头(螺口连接),保证安全连接,正压、负压、无压
1.护理实践 实践场所:遵照医疗机构的制度、程序、实践指南的基础上建立
输液治疗给药
所有临床实践按环境下,实施输液治疗的给药都应到依照州《护 理实践法案》
绩效提高:创造对质量和安全指示结果、差错、失误和不良事件进 行报告和分析的文化,并与内部和准的规定
上海浦东新区
肢体远端有足够的动 脉压才能使其静脉有 良好的回流,良好的 静脉回流才能保证表 浅静脉的充盈。在结 扎止血带的肢体远端 要能摸到动脉的搏动
时间过长会导致静脉 中的水进入周围临近 组织,使组织水肿过 紧的止血带在阻断表 浅静脉的同时,动脉 也被阻断,肢体远端 的动脉血流减少,导
致静脉充盈不良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1.护理实践 护士应具备这个特殊群体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术 职业道德:*护士应作为患者权利的倡导者
*维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安全 *尊重患者自主、尊严、权利和个体差异 *护理工作应遵守仁爱、善行、忠义、公平、诚实 护士能力和资格认定:足够的资格并在职业生涯中不断保持, 终生学习、自省
走向排列 药物标签上的标记(影响识别,渗透包装袋)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4.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
感染预防和监管应符合法规要求 护士具备预防输液相关感染的操作能力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穿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装置 正确的手卫生 院感报告
血流感染风险、输液微粒——实施合理的感染预防操作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5.输液装置
过滤器:细菌和颗粒截留;排除空气和血液成分过滤器 流速控制装置:护士具备流速控制装置的操作能力
根据患者年龄、药物等选择类型;考虑剂量误差 血液和液体加温:患者选择 ;报警设备;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防止病人之间的 微生物交叉感染 预防过敏
公利医院
国内外静脉输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前言
• 从静脉输液技术真正运用临床至今,只有 百余年的历史
因其方法直接、见效快,而成为当今临床最 2003年,对常15用6所的医院技的术调操查显作示,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为73.35%
前言
提高输液安全与质量 降低输液相关纠纷的发生 促进静脉治疗专业发展
认识和防范静脉输液实践中存在的风险 解决输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4.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
教育患者和看护人员预防感染和感染征兆方面的程序和措施 肠道外溶液和药物的混合 :安琣的开启、药物开封后使用时间、
废弃物处置 锐利器、危险材料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 传染隔离措施:记录、隔离措施的落实、护理设备的清洁消毒 乳胶敏感或过敏:患者评估、预防过敏指南、员工和患者的教育
◆ 全球输液治疗领域的权威组织 ◆ 负责制定及完善输液标准推广标准的实施 ◆ 提供专业教育,倡导输液新技术并研究护理效果
上海浦东新区
➢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相关证据进行分析 ➢ 确保每一实践标准的可靠性 ➢ 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 关注输液并发症的处理 ➢ 强调护理人员的实践范围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主要内容:
护理实践 患者护理 护理文件 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 输液装置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植入 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 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 输液治疗
上海浦东新区
S I N C E1943
为公众医学利益
公利医院
《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I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