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主要介绍了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但病害一直是限制着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已经记载的小麦病害有200多种,其中有20多种在我国发生较重。小麦锈病为主要病害,大流行年份,造成严重损失。如我国1950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产量损失60亿kg,随后十几年间,小麦叶锈病在华北,小麦秆锈病在东北、华南都曾有过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近几十年内锈病虽没有大面积流行,但小麦条锈病在西北和华北局部地区的某些年份仍发生严重。

小麦条锈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在我国,主要在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山东等省发生,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较轻。流行年份产量降低20 %~30 %,严重田块颗粒无收。

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叶片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褪绿斑,随后产生长椭圆形黄色夏孢子堆,较小,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融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2 病原

病原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夏孢子单胞球形,鲜黄色,表面有细刺。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柄短。小麦条锈菌生长发育所要求温度较低。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 ℃~15 ℃;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 ℃~3 ℃,最高温度20 ℃~26 ℃,最适宜温度7 ℃~10 ℃;侵入适宜温度9 ℃~12 ℃。病菌致病性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我国已发现31个生理小种,分别为条中1~31号。

3 发病规律

条锈菌不耐高温,越夏是病害循环的关键环节。据测定,夏季最热一旬均温超过22 ℃~23 ℃,条锈菌便不能安全越夏。条锈菌在夏季冷凉山区和高原地区的晚熟小麦、自生麦苗和其他寄主上越夏。越夏后的病菌,秋季随气流从越夏

区逐步向冬麦区传播蔓延,侵染秋苗。进入冬季,病害停止发展,病菌以菌丝体在麦叶中越冬。病菌越冬之后,春季气温回升,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形成新的夏孢子,侵染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使病害扩展,引起春季流行,是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主要时期。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前提下,我国多数麦区,决定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夏秋多雨,有利于越夏菌原繁殖和秋苗发病;冬季多雪,有利于保护菌原越冬;3-4月雨水多、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展和蔓延;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氮肥施用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发病;大水漫灌增加田间湿度,有利于病菌侵染。

4 防治措施

应采取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选用和利用抗病品种抗性品种在利用时,根据生理小种进行抗性品种的合理布局及定期轮换。目前已育成的优良的品种(系)有:中梁17、绵阳26、川育11、川麦26、丰抗13、冀麦21、冀麦23、贵农20、贵农21等。

4.2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晚播,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越夏区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灌溉,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

4.3 药剂防治这是控制锈病暴发流行的应急措施。药剂拌种可以控制常发区菌源数量。目前可用粉锈宁、速保利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成株期喷雾。粉锈宁可按麦种重量0.03 %(a.i)拌种,速保利可按种子量0.01 %(a.i)拌种,持效期可达50 d以上。成株期田间病叶率达2 %~4 %时,应进行叶面喷雾,每公顷用粉锈宁(a.i)75~135 g,用速保利(a.i)45~60 g,一次施药即可控制成株期危害。

注:a.i表示药剂有效成分。

参考文献:

[1]薛金国,尤杨,黄广远,等.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薛金国,张付根,闫惠吾,等.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实践[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

[3]杨芳.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科技信息,2009(27).

[4]何勤.临洮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J].甘肃农业科技,2007(08).

[5]李少峰.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0(06).

[6]杨宁权,谢成君,杨明进,等.宁夏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7(05).

[7]王琳娜,周晓铃,陈艳,努尔泥沙.小麦条锈病在巴州轮台县发生规律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技,2009(01).

[8]侯敬和,黄善斌.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预测模式的研究[J].山东气象,1996(03).

[9]谢水仙,陈杨林,汪可宁,等.陇东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1995(05).

[10]何立.小麦纹枯病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