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2)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2)

第一章/第二章1.中医治法-和营法的分类★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科疾病中疮疡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形成,所以和营法在内治法中应用比较广泛。

★外科常用的和营法主要分活血化瘀法和活血逐瘀法。

①活血化瘀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红藤。

方剂举例:红四物汤适应证: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引起的外科疾病,症见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皆可应用,而以急性化脓性炎症迁延至慢性炎症阶段最为适宜。

常见病症如瘀血流注、慢性炎症性疾病,皮肤病之结节、赘生物、肿块、血瘤、紫癜、肥厚、皮肤发硬、疤痕疙瘩,肛门病之血栓外痔、直肠息肉,急腹症之肠粘连,乳房病之乳腺小叶增生症,男性病之前列腺增生症等。

②活血逐瘀常用药物:蜇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

方剂举例:活血化坚汤、大黄zhe虫丸适应证:瘀血凝聚,闭塞经络引起的外科疾病,症见患肢末端发凉,痠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甚则疼痛剧烈难忍,患肢末端坏死或患肢肿痛,肌肤温度增高等。

常见病证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2.中医对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①阴阳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②《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③《疡医大全•论阴阳法》: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

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④从局部证候进行阴阳辨证3.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病因:外感六淫、外来伤害、感受特殊之毒、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外科疾病发病的总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产生病态:①局部变化:局部气血疑滞,经络阻塞②整体变化:脏腑功能失调——可以是病因,也可以是局部原发病变所造成的损害③邪正盛衰的对比变化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邪正盛衰:①“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总结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总结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总结重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一门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外科学科,旨在提高外科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在这门学科中,有一些重点内容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总结的。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基本原理和理论1. 中医理论与外科学结合:中医理论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与外科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进行手术治疗。

2. 脏腑理论在外科学中的应用:脏腑理论可用于术前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二、中西医结合外科手术技术1. 针刀配合技术:结合针灸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2. 中药配合化疗:中药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脉诊在手术中的应用:通过脉诊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术前病情,及时调整手术方案和治疗策略。

三、中西医结合外科疾病治疗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中医药可用于辅助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2. 中医外治法治疗创伤:中医中药外敷可促进伤口愈合,缓解创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可用于调理消化系统,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4. 推拿按摩在康复中的应用:推拿按摩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恢复肌肉功能和神经功能。

四、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挑战和前景1. 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意识和技能的医生。

2. 规范化与认可度提升: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学科认可度和社会认可度。

3. 科研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科研力度,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总结: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一门将中医和西医有机结合的外科学科,在治疗手段、理论基础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通过针刀配合技术、中药辅助化疗等手段,可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面临的挑战中,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规范化与认可度、加强科研创新将是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感染:指病原体侵入机体,滞留与繁殖并引起局部和(或)全身炎症反应的过程。

脓毒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总称。

麦氏点:阑尾在腹壁的投影,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点处。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叶构成的三角区域,可作为手术寻找胆囊动脉和胆管的重要标志。

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人体先天或后天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过腹壁或盆壁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形成。

“疝气”。

直疝三角:腹股沟三角区无腹肌覆盖,腹横筋膜较薄弱,易发生疝。

齿线:又名梳状线。

由直肠柱与肛瓣游离缘联合而成,是皮肤和粘膜交界处,是内外胚层移行区。

内痔:由齿线以上静脉丛迂曲扩张,纤维支持组织松弛断裂致肛垫下移而形成的病理性肥大的柔软团块。

填空甲状腺疾病分类:气瘿,血,肉,筋,石;气,肉,瘿痈,石。

乳房触诊顺序: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中央。

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呕血或黑便。

四个交通支:胃底食管下段,直肠下端肛管,腹前壁,腹膜后。

胆总管长7-9,直径0.4-0.8;胆囊管长2-3,直径0.2-0.4.胆汁构成:胆盐,卵磷脂,胆固醇。

疝的构成: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

肛瘘:内口,瘘管,外口。

简答: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判断:1.实质性脏器:如肝胰脾肾大血管损伤,主要为腹腔内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者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

腹痛呈持续性,一般不剧烈,腹膜刺激征不严重,体征最明显处一般为伤处。

肝管、胰管破裂可产生明显腹痛和腹膜刺激征。

移动性浊音是内出血有力证据,但属晚期体征。

2.空腔脏器:如胃肠道,胆道,膀胱破裂,主要为弥漫性腹膜炎。

典型症状: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伴全身症状,有明显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的腹膜刺激征,腹式呼吸受限或消失,出血量一般不大。

腹腔感染和肠内容物吸收时可出现中毒,体温升高,面部潮红,脉率增加。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外科学习复习总结第一部分:复习重点,如5、解释消、托、补三法的含义。

记住一些主要的代表方剂,尤其注意托法。

56、疽毒内陷、走黄、流注的定义?第二部分:真题回顾,如24、开放性气胸的处理原则?4、实质性器官受损的表现(出血性休克),空腔性器官受损的表现(腹膜刺激征)。

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处理的原则中西医外科复习重点总结1、外科中医的病因概括p142、肿的分类和性质3、辨肿4、各种灭菌法德实用范围?p48左右5、解释消、托、补三法的含义。

记住一些主要的代表方剂,尤其注意托法。

6、、p77麻醉的目的7、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外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记下来)8、正常钾离子的浓度?补钾的原则?9、代酸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大概熟悉一下下)10、外科输血的适应症?(很重点,尤其急性出血那点要记住出多少血才输血)11、休克的定义?12、p149休克的病因病理?(记下大标题)13、p216损伤的病理?14、肋骨骨折好发于4-10肋。

15、何为“反常呼吸”?16、气胸的分类?原理?急症处理原则?(重中之重)17、开放性气胸的病理改变?(3点)18、肿瘤转移的方式?(4点)19、肿瘤分类的T、N、M字母各代表什么?20、乳腺纤维瘤的中医病名是什么?(乳核)21、乳腺纤维瘤的概念?22、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体征、辅查?23、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原则?(重点)p43824、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p43025、肠梗阻的典型表现?(重点)p44326、肠梗阻的分类?各类的鉴别?p44527、如何鉴别高、低位肠梗阻?p44628、急性胆囊炎的症状?p45129、急性胆管炎?p456(重点:夏柯三联征、雷诺三联征)30、急性胆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3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定义、病史、症状、辅查、诊断、鉴别、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一般治疗、手术治疗)32、直疝三角?(又称Hesselbach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重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重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重点总结良性肿瘤肿瘤肉瘤恶性肿瘤癌肉瘤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①直接蔓延②淋巴道转移③血道转移④接种转移等渗性脱水: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水和钠按其在血液中的正常比例丢失,无钠盐及渗透压的明显改变)外科补液原则:缺什么补什么;需多少补多少;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尿多补钾麻醉:低容量休克禁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阻滞麻醉(脊麻、腰麻)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腔脊神经根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椎管内麻醉: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方法,通过局麻药注射于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产生相应区域的痛觉无菌原则消毒:指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范围:手术切口周围15cm①腹部手术:由内向外②感染伤口、肛门:手术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伤口感染:中医内治法:消、托、补(疮疡期、酿脓期、溃疡期)中医外治法:阳证(金黄膏)外科感染结局:①局限吸收或形成脓肿②转为慢性感染③感染扩散是否化脓——方法。

表现:应指:患处已化脓,手按压时有波动感化脓切开注意事项:①麻醉②最低位,便于引流③浅部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④深部脓肿先定位⑤切开长度要足够,不要超过脓腔壁⑥方向应与皮肤纹理以致,与血管、重要神经平行,不做关节部位纵切口⑦充分打开间隔,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引起全身性感染——走黄防治MODS,最易影响——肺疼痛:急性慢性由肠道功能就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热量(碳水化合物)、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休克早期表现:少灌少流血压变化:可骤降、正常或略高,但脉压差小CPR:基础生命支持阶段: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指有效人工呼吸③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任务: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目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心肺初期复苏脑水肿处理——低温脱水疗法外科部分试题1.颅脑损伤患者如出现“昏迷-清醒-昏迷”的中间清醒期症状时,应注意排除以下哪种疾病(B)A.急性硬膜下血肿B.急性硬膜外血肿C.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弥漫性轴索损伤E.脑挫裂伤2.单选题:以下哪种腹部损伤最容易被早期漏诊并导致严重失血性休克(B)A.肝破裂B.脾破裂C.小肠破裂D.胰破裂3.多选题:颅内压增高的原因(ABCDE)A.颅内占位病变B.脑水肿C.脑积水D.颅底陷入症E.颅内动静脉畸形4.填空题:颅脑损伤昏迷程度GCS评分,轻度昏迷(13-15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5. 开放性气胸可引起(纵隔扑动),故而需要紧急(闭合伤口),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6. 男性患者尿道外损伤中骑跨伤易发生尿道(球部)损伤,骨盆骨折易合并尿道(膜部)损伤判断:1.深二度烧伤特点为伤部感觉剧痛,2周可痊愈,愈后不留瘢痕(F)2.对于创伤性血胸患者,当胸腔内积血量估算少于500ml者,可以密切观察其病情,并待其出血自行吸收(R)3.名词解释挤压综合征:人体广泛软组织较长时间受到重物挤压后,由于肢体缺血缺氧,组织破坏;当循环恢复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渗出至组织间隙,缺氧代谢物和组织破坏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再灌注损伤、创伤性休克进而并发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重点

外科名词解释1、急性缺水:又称等渗性缺水,这种缺水在外科病人最易发生。

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典型病证肠瘘,临床表现舌干燥,口不渴。

原发性缺水:即高渗性缺水,水和钠的同时丢失,但缺水更多,典型病证食管癌梗阻,临床表现口渴。

继发性缺水:低渗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典型病证慢性肠梗阻,临床表现神志差,口不渴。

2、二重感染: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金黄葡萄球菌、难辨梭菌或白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这种情况称为二重感染。

肠源性感染: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

健康情况下肠粘膜有严密的屏蔽功能。

在严重创伤等危重的病人,肠粘膜屏蔽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肠源性感染。

3、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

因此易发生疝。

腹股沟真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

4、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或发生在手术后和外伤后的感染。

外科感染有以下特点: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化脓坏死,而需外科处理。

5、痈: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

6、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引起严重全身症状及实质脏器功能损害。

7、脓血症:局部代脓性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性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

8、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9、Mirrizzi综合征: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痿,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及梗阻性黄疽。

10胆囊积水:胆囊结石长期嵌顿但未合并感染时,胆汁中胆色素被胆囊粘膜吸收,并分泌粘液性物质而致。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胬肉-肉牙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一-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 -—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一一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肿疡初期促其消散3、箍围药4、掺药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一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消毒一-一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 40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分类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方法的选择1、充分估计病人的病情和一般情况;2、根据手术需要;3、按麻醉药和麻醉方法本身的特点进行选择;4、麻醉者的技术和经验。

三、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四、局部麻醉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五、椎管内麻醉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六、气管插管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 )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痿,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部分复习重点

1 中医外科总病机(P13)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2 内治法三个总则:消法(溃疡初期)、托法(成脓期)、补法(溃疡后期)(P24)清法定义: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

也就是《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治法。

具体运用:清热解毒,如五味消毒饮清气分热,如黄连解毒汤清血分热,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养阴清热,如知柏地黄丸清骨蒸潮热,如清骨散、青蒿鳖甲汤托法定义: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具体运用:透托法——肿疡已成,毒盛正气不虚,肿疡尚未溃破或溃破后脓出不畅,多用于实证。

以清解药和透脓药为主,补药为辅,方有:透脓散。

补托法——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见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

以补药为主,清解药和透脓药为辅,方有:托里消毒饮。

3 消毒、灭菌、无菌术(P43)·无菌术:概念: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和途径采取的有效预防方法,包括灭菌法、消毒法和一系列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的。

其他:外科无菌术应以预防手术感染为主,是各种手术、穿刺、注射、插管、换药等过程需要遵守的。

·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一般以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亦可使用)·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的微生物,并不要求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常用化学方法)4 脱水类型?脱水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点(西医课本表格)(P43)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要点等渗性脱水舌干,不渴血浓缩,血钠正常低渗性脱水神智差,不渴血钠升高高渗性脱水有口渴血钠下降5 高低血钾的诊断依据、补钾注意事项(P114)诊断依据:高血钾:血清钾浓度>5.5 mmol/L,低血钾:血清钾浓度<3.5mmol/L注意事项1、尿多补钾:尿量>40m/L2、尽量口服:轻度口服氯化钾等3、低浓度、慢速度:静脉输给KCL浓度<0.3%(<40 mmol/L),速度<80滴/分(即<20 mmol/L);严禁以10%KCL溶液推注、静滴4、分阶段补给:一般性每日补钾3-6g。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总结在外科研究的复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1.病因概括:了解外科中医的病因概括,这可以在第14页找到。

2.肿瘤分类和性质:了解肿瘤的分类和性质。

3.辨肿:学会如何辨别肿瘤。

4.灭菌法:了解各种灭菌法的实用范围,这可以在第48页左右找到。

5.消、托、补三法的含义:理解消、托、补三法的含义,记住一些主要的代表方剂,尤其注意托法。

6.麻醉的目的:理解麻醉的目的,这可以在第77页找到。

7.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外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了解蛛网膜下腔、硬脑膜外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包括术前和术后的。

8.补钾的原则:了解正常钾离子的浓度和补钾的原则。

9.代酸的概念:了解代酸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10.输血的适应症:了解外科输血的适应症,尤其是急性出血的情况。

11.休克的定义和病因病理:了解休克的定义和病因病理,这可以在第149页找到。

12.损伤的病理:了解损伤的病理,这可以在第216页找到。

13.肋骨骨折:了解肋骨骨折好发于4-10肋。

14.反常呼吸:了解何为“反常呼吸”。

15.气胸:了解气胸的分类、原理和急症处理原则。

16.开放性气胸的病理改变:了解开放性气胸的病理改变,包括3点。

17.肿瘤转移:了解肿瘤转移的方式,包括4点。

18.肿瘤分类:了解肿瘤分类的T、N、M字母各代表什么。

19.乳腺纤维瘤:了解乳腺纤维瘤的中医病名和概念。

20.急性阑尾炎:了解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和辅查。

21.急性胰腺炎:了解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原则,这可以在第438页找到。

22.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了解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这可以在第430页找到。

23.肠梗阻:了解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和分类,以及各类的鉴别,这可以在第443-446页找到。

24.急性胆囊炎:了解急性胆囊炎的症状,这可以在第451页找到。

25.急性胆管炎:了解急性胆管炎的症状和夏柯三联征、雷诺三联征。

26.急性胆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了解急性胆管炎的西医治疗原则。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总复习总论1、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和。

2、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

常见于某些疾病感染所致,如乳痈、肛痈等。

3、成脓的特点:疼痛、肿胀、温度、硬度;确定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4、内治法:消法(初)、托法(中)、补法(后)。

5、灭菌术: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法、干热灭菌法、环氧乙烷。

抗菌术:药物浸泡消毒法、甲醛气体熏蒸法。

6、外科输血适应症:急性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机制障碍。

第四章麻醉1、麻醉前用药:目的:镇静和催眠、提高痛阈、抑制腺体分泌、抑制不良反应。

常用药:安定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抗胆碱药。

(一)蛛网膜下腔麻醉1.麻醉平面:按阻滞平面分为高平面(T4以上)、中平面(T4-T10)和底平面(T10以下)阻滞。

2.麻醉中并发症: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3.麻醉后并发症:头痛;尿潴留;颅神经受累;假性脑膜炎;粘连性蛛网膜炎;马尾神经综合征。

(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中并发症:穿破硬脊膜;全脊椎麻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

麻醉后并发症:脊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血肿;导管拔出困难或折断;硬膜外脓肿。

第五章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1.补钾要求:补钾不宜过多过快,补钾的速度不宜超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150mmol。

如病人有休克表现,应先输给晶体或胶体溶液,尽快恢复血容量。

待每小时尿量超过40ml,再从静脉输给氯化钾溶液。

2.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呼吸的改变;神志变化;胃肠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的变化。

3.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以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第八章休克定义:是机体遭受到强烈的损害性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三、自体输血
1.适应证
2.禁忌证
四、成分输血
1.优点
2.主要血液成分制品
第六单元休克
一、休克的治疗
1.西医治疗
2.中医辨证治疗
二、外科常见休克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感染性休克
第七单元围术期处理
一、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特殊准备
二、术后处理
1.术后监护与处理
2.术后不适的处理
三、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切口处
第二十二单元肛肠疾病
三、肛周脓肿
1.西医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与检查
3.西医治疗
4.中医辨证治疗
四、大肠癌
1.结肠癌
(1)临床表现与检查
(2)西医治疗
(3)中医辨证治疗
2.直肠癌
(1)临床表现与检查
(2)西医治疗
(3)中医辨证治疗
第二十三单元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一、泌尿系结石
1.西医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与检查
三、胆道感染与胆石症
1.急性胆道感染
(1)西医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与检查
(3)西医治疗
(4)中医辨证治疗
2.胆石症
(1)临床表现与检查
(2)西医治疗
(3)中医辨证治疗
四、急性胰腺炎
1.西医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与检查
3.临床分型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西医治疗
6.中医辨证治疗
第二十一单元腹外疝
一、概述
3.胰腺损伤
(1)临床表现
(2)西医治疗
(3)中医辨证治疗
4.十二指肠及小肠损伤
(1)临床表现
(2)西医治疗
5.结肠与直肠损伤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要点部分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要点部分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要点1.中医外科总病机?2.内治法三个总则?清法、托法的定义和具体运用?3.消毒、灭菌、无菌术?4.脱水类型?脱水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点?5.高低血钾的诊断依据、补钾注意事项?6.代谢性酸中毒突出的临床症状、诊断依据?7.外科补液原则、补液程序?8.手术分类、切口分类及切口愈合分类?9.拆线时间。

10.痈、蜂窝组织炎、丹毒、淋巴管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局部形态特点。

上述各病若需切口时应如何选择切口?11.丹毒与蜂窝组织炎的鉴别?1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脓毒症、菌血症、脓毒症综合征?13.破伤风的诊断、中西医治疗原则?14.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中医内治的治则以及辩证治疗、15.各型肠梗阻的共有症状、机械性与麻痹性肠梗阻的鉴别?16.胆绞痛、夏科氏三联征、雷诺氏五联症?17.胆系影像学检查的选择。

18.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排石治疗法适应症、排石治疗法的常用方剂?19.胰腺炎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治疗?20.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穿孔期的治疗?21.腹膜刺激征。

22.腹膜炎的分类、诊断。

23、各度烧伤的特征?深浅Ⅱ度烧伤的鉴别。

24、蛇咬伤的临床表现、早期急救措施、中医内治的辨证分型及治则。

25、皮脂腺囊肿的临床特征。

26、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

27、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以及典型症状。

28、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概念以及分型。

29、肝癌的诊断标准。

30、右、左半结肠癌各有何特点?31、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32、甲状腺肿块性疾病有哪些?这些疾病各有何特点?如何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肉瘿)的中医辨证施治。

3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前准备。

34、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中医辨证施治。

35、急性乳腺炎有何临床表现?中医如何辨证施治?手术时如何选择切口?36、乳腺囊性增生病有何临床表现?中医如何辨证施治?37、乳腺癌的特征性体征有哪些?38、乳腺肿块性疾病有哪些?这些疾病如何鉴别诊断?39、何谓腹外疝?典型的腹外疝由哪几部分组成?40、腹股沟斜疝有何临床特征?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如何相鉴别?41、上尿路结石有何临床特点?其排石疗法的适应症为何?42、前列腺增生症的典型临床表现?4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各期特征性表现、坏疽分度、中医辨证施治?4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类?各类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45、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类及临床表现?46、齿线的定义、意义?47、肛管直肠环的定义?48、肛门直肠周围有哪几个间隙?49、内痔的定义、临床表现?分期?50、外痔的分型?外痔的临床表现?51、肛周脓肿的分型?52、肛瘘的分型?53、肛瘘挂线治疗的原理?54、直肠脱垂的分期?。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教案(供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教研室:外科教研室教师:李红毅(皮肤科)2009年8月教研室主任签名:谭志健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案内页讲稿银屑病psoriasis一、定义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以红斑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

大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在冬季发病或加剧。

中医称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狗皮癣”。

等。

✧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3%.✧寒冷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亚热带地区✧如:西北欧:1.5%~2%;丹麦法罗群岛:2.84%;✧亚洲:0.2%~1%。

✧中国:0.123%(北方高于南方)【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疮疡诸候》: “干癣,……皮枯瘙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发无定处证》: “白疕,…皮肤干燥瘙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生血润肤饮主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白疕,此证俗名蛇虱,…色白而痒,搔起白皮。

由风邪塞于皮肤,血燥不能营养所致…”1.中医病因包括内因(素体肌燥肤热、七情所伤)、外因(风热外袭、风寒外袭、湿热火毒)本病总的病机:气血失调,营血亏损,化燥生风,肌肤失养。

2.西医3分钟西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了。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遗传、感染、神经精神因素、代谢障碍、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的表皮细胞过度增生、角化不全及炎症反应。

其他如情绪紧张、精神创伤、外伤或手术、饮食及药物影响等,亦与银屑病的加重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

1.寻常型银屑病本病特征性皮损为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上覆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

刮去鳞屑可见半透明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轻刮则可见点状出血,称为“Auspitze”证。

中西医外科重点

中西医外科重点
23 肛隐窝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窦炎。肛窦炎以肛门疼痛、潮湿、瘙痒为主要临床特征。
24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发生于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肛旁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间隙脓肿等。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炎症病理过程中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属中医“肛痈”范畴。
第二篇
1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全身症状(体
温正常或升高,可有头晕、头痛、乏力、汗出、口干、尿黄、脉数等症状)
主要体征:右下腹局限性显著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右下腹包块。
2 肠梗阻的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3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乳房肿胀疼痛、发热、其他症状(骨节酸痛、胸闷、呕吐、恶心等症状)。体征:初起时患部压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色微红或不红。化脓时患部肿块逐渐增大,结块明显,皮肤红热水肿,触痛显著,拒按。脓已成时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患侧腋下常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触痛。
25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临床特点是肛门周期性疼痛,
出血,便秘。属中医“脉痔”、“钩肠痔”范畴。
26 肛裂三联症---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
27 间歇性跛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患者患肢伴随发凉、麻木和足底弓疼痛,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部及足弓部肌肉发生胀痛或抽搐,如继续行走时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症状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即所谓“间歇性跛行”。
19 内痔---是发生于齿线上,由直肠上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内痔表面为直肠粘膜所覆盖,好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正中部位(即膀胱结石位3、7、11点处)。分Ⅰ、Ⅱ、Ⅲ、Ⅳ期。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外科学一、骨科1. 骨折与脱位:常见骨折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

2. 骨与关节感染:骨髓炎、骨结核、骨质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3. 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骨肿瘤、骨转移瘤、软骨发育不良等骨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和治疗原则。

4. 骨与关节外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骨折内固定技术等手术操作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症。

二、泌尿科1. 尿路结石:常见结石类型、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

2. 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3.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4. 泌尿系结构性畸形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肌无力、膀胱颈梗阻、尿道下裂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三、普外科1. 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2. 功能性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功能性便秘/腹泻、胆囊结石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3. 甲状腺与乳腺疾病:甲状腺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4. 肝胆胰脾疾病: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胰腺炎、脾破裂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四、胸外科1. 胸腔积液和气胸:胸腔积液和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2. 肺部感染:肺炎、结核等肺部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3. 胸部肿瘤:肺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和治疗原则。

4. 胸部创伤和胸部外科手术:胸部创伤的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处理原则;胸部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 总结重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下) 总结重点
停止排气排便
体征
发热
②呕吐
右下腹包块
体征
全身症状
脱水
黄疸
③发热与感染中毒
辅检
结肠充气试验
腹部体征

腹部膨胀
手足搐搦
低血钙
体征

早期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腰大肌试验

单纯性肠梗阻:轻压痛;绞窄性肠梗阻:腹膜刺激征
皮肤瘀斑

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闭孔内肌试验

鼓音、移动性浊音
休克

胃肠道胀气全腹鼓音、肝浊音界可缩小或消失
④症状轻的甲亢
⑤术后复发性甲亢
体征
明显消瘦,伴严重脱水,皮肤干燥松弛
胃蠕动波、
胃型震水音(+)
辅检
实验室检查X线钡餐
手术并发症
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a血肿压迫气管b喉头水肿c气管塌陷d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鉴别诊断
良性甲状腺腺瘤
恶性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引起声音嘶哑,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致失音或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②明确腹膜炎
病名
胆道感染及胆石病急性胆道感染
胆石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病因】梗阻因素、感染因素、局部供血障碍、畸形
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呕血>500ml柏油样便“黑、亮”
溃疡活动期逐渐向深部侵蚀,将胃、十二指肠穿破,内容物进入腹腔
分类
胆石成份: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X线检查多不显影)、混合性结石
病名
急腹症
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重症胰腺炎
以急性腹痛为主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内治法是指以方药内服治病的一种方法。临床上根据皮肤病致病因素及病机的变化,分为祛风法、清热法、祛湿法、温通法、活血法、补益法、补肾法、软坚法、润燥法等。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2)[外治疗法]
6. 总结与提问
(1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1).八纲辨证
(2)脏腑辨证
(3)六淫辨证
(4)卫气营血辨证
(5)皮损辨证
5.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治疗方法
(1)[内治法]
[辨证要点] (1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最基本的方法。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皮肤病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黏膜、皮肤附属器的疾病。皮肤病的种类很多,目前已认识的就有两千多种。
(以每个人身上都有皮肤病为开始,向学生们介绍皮肤病的重要性。)
(1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文献记载]
皮肤病、性传播疾病在中医古代文献来自早有记载:按春秋时代、汉代、隋代、唐代、明代、清代、建国后至今重点讲授有代表性的事件。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课 程 教 案
(供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教研室:外科教研室
教师:李红毅(皮肤科)
2009年8月
教研室主任签名:谭志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中医皮肤病概论
教学对象
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授课形式
课堂教学
教学时数
3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皮肤病外用药剂型、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熟悉中医皮肤病的病因、治法。
脏腑是人体内在器官,它与皮肤有着密切的联系,息息相关,因而脏腑辨证是皮肤病辨证中一个重要的方法。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10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自然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如果出现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出现其气,就可成为致病的因素或条件,称为“六淫”。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1、分类。
2、外用药物使用原则(10分钟)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是要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剂型的选择;2)注意控制感染;3)用药浓度的选择;4)用药的次序;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
(此为本次课重点内容:给同学们讲清楚道理为什么不同的皮损要选择不同的剂型,以及不适当的剂型所导致的后果。)
(讲述过程中指出中医对皮肤病的研究历史悠久,从而说明中医在治疗皮肤病方面重要性。并讲述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发展,鼓励同学们将来从事中医皮肤科工作,继续推动中医皮肤性病科事业的发展。)
(10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中医认识病因,主要根据各种疾病的证候表现,通过分析、综合推断其发病原因。一般根据皮肤病临床的特点,其常见病因可归纳为六淫侵袭、虫毒所伤、饮食不节、血瘀痰饮、情感内伤、禀赋不耐、血虚风燥、肝肾不足等。
(可以结合一些平常见到的皮肤病来予以说明,避免空洞的说教。)
(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通过表里出入、阴阳失调、邪正盛衰、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来进行说明皮肤病的病机。
(简略说明)
10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四诊]
讲述望、闻、问、切在皮肤病的运用。
(重点讲述望诊中对皮损的分析及按诊中对皮疹的触觉)
教学进程
了解中医皮肤病的辨证要点、自觉症状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皮肤病的定义、病因、辨证要点、皮肤的结构生理、他觉症状、中医内治法、外用药剂型、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难点: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他觉症状、内治法、外用药剂型、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主要通过展示大量图片,加深学生的直观认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具
电子幻灯多媒体教学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用于温病的辨证,用以表明级别的浅深及发展。
(以举病例的形式来说明,以免过于枯燥。)
(15分钟)
(文字及图片说明结合讲授)
皮损辨证是通过望诊与触诊等方法,了解皮肤的异常状况。皮损是临床上对皮肤病进行诊断、辨证的主要客观依据。
(此为本小节的重点的部分,先粗略介绍原发性损害及继发性损害的概念,再进行每种损害的中医辨证分析,并加以图谱介绍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材
与参考书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2版,陈志强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治疗学》禤国维;陈达灿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案内页(供参考)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1.第一章[定义]
2.[文献记载]
3.中医皮肤性病学的病因病机
(1)病因
(2)病机
4.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四诊与辨证方法
(5分钟)
(文字说明结合讲授)
1、对本课进行总结,划出重点,把内容再简略梳理一遍。
2、向学生提问题,以了解课堂学习质量。
编写人
李红毅
编写时间
20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