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成分斑贴实验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化妆品中抗黄褐斑成分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抗黄褐斑成分的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抗黄褐斑成分的研究与应用黄褐斑是皮肤色素沉着异常的一种现象,常见于面部、颈部等暴露于阳光下的区域,严重影响美容效果和皮肤整体肤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妆品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应用一系列抗黄褐斑成分于产品中。

本文将介绍抗黄褐斑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一、抗黄褐斑成分的研究1.1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具有抑制自由基产生及减少氧化损伤的能力,可有效防止酪氨酸酶的活化,减少黑色素的产生。

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抗黄褐斑产品中。

1.2 酪氨酸酶抑制剂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其活性的增加与黄褐斑生成相关。

天然植物提取物,如白芍、防风等,中的成分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被应用于抗黄褐斑产品中。

1.3 抑制黑色素转运的成分黑色素通过酪氨酸氧化生成并转运至上皮细胞,导致黄褐斑的形成。

一些天然提取物,如常春藤提取物、白花百合提取物等,被证明可以抑制黑色素的转运和堆积。

1.4 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成分强化皮肤屏障功能,增强皮肤防御能力,能够减少外部刺激对皮肤的伤害,进而抑制黄褐斑的产生。

透明质酸、角鲨烷等成分常被用于提高皮肤屏障功能。

二、抗黄褐斑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2.1 美白面膜美白面膜是最常见的抗黄褐斑产品之一。

其主要成分包括抗氧化剂、酪氨酸酶抑制剂等。

通过长时间敷面,可以加强抗氧化和美白效果,减轻黄褐斑的形成。

2.2 美白精华液美白精华液是一种营养浓缩的护肤产品,其成分复杂多样,既含有抗氧化剂、酪氨酸酶抑制剂,又包括提高皮肤屏障功能的成分等。

通过每日使用,可深入滋养肌肤,抑制黄褐斑的生成。

2.3 美白乳霜美白乳霜是一种日常护肤品,常含有抗氧化剂、酪氨酸酶抑制剂、抑制黑色素转运的成分等。

在每天的护理过程中,乳霜可以为肌肤提供持续的抗黄褐斑功效。

2.4 美白喷雾美白喷雾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护肤品形式,其中含有多种抗黄褐斑成分,如抗氧化剂、酪氨酸酶抑制剂等。

喷雾均匀地洒在面部和颈部,可提供即时保湿和美白效果。

3%十二烷基硫酸钠斑贴试验刺激后的皮肤反应

3%十二烷基硫酸钠斑贴试验刺激后的皮肤反应

3%十二烷基硫酸钠斑贴试验刺激后的皮肤反应作者:张赛张云青唐嘉雯等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6期[摘要]目的:通过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皮肤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肤红色素的值,观察随时间的变化,3%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phate, SLS)对皮肤的刺激反应。

方法:招募26例受试者,用3%SLS、水和空白对照进行斑贴试验。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间隔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皮肤红色素的值,观察皮肤随时间变化的反应。

结果:3%SLS刺激过的皮肤,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皮肤红色素值,在斑贴去除后24h内一直高于水和空白对照组。

在去除24h时,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皮肤红色素值达到最高值。

水和空白对照组处理过的皮肤,在斑贴去除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皮肤红色素值在24h后基本能恢复到初始状态。

3%SLS刺激过的皮肤,在斑贴去除6h内,皮肤红色素值不稳定,6h后,皮肤红色素值持续升高,在24h时达到最高值。

结论:在3%SLS斑贴封闭24h后,至少在斑贴去除6h后,才测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皮肤红色素的值。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皮肤红色素的值在斑贴去除后24h 达到最高值。

[关键字]斑贴试验;十二烷基硫酸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皮肤红色素[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6-1348-05·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ime course of effects of skin occlusion in patch testing with 3% sodium lauryl sulphate.The course of changes in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and Erythema values,after a single SLS irritation,should be studied over time. Methods Twenty-six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tudied.Irritation with sodium lauryl sulphate (SLS) 3%,water and an empty test chamber (control) were applied on the volar forearm for 24 h under occlusive conditions.Measurements were made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0,30,60,90,120,180,240,300,360,480 min and 24h) for 24 h after completion of SLS 3% irritation. Test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ement of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TEWL and Erythema immediately,every 30 min during the second hours,every 60 min during the following 4 h and 480min, 24 h after patch removal. Results After 3% SLS patch removal stimulated the skin, the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 and Erythema values had been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in 24h. The increase in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 and Erythema values persisted for 24h.But water -treated control group andempty chamber group, after patch removal,the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 TEWL and erythema values can be restored to the initial state within 24h. After 3% SLS patch removal, the Erythema values was unstable within 6h, and persisted to rise,which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at 24h. Conclusion We recommend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TEWL and erythema measurement in SLS patch testing after a period of at least 6 h after patch removal.After 3% SLS patch removal 24h,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TEWL and erythema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Key words:path test;sodium lauryl sulphate; 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erythema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 sulfate,SL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增强水的表面扩散,可作为润湿剂。

面部皮炎患者123例斑贴试验分析

面部皮炎患者123例斑贴试验分析

面部皮炎患者123例斑贴试验分析作者:兰雅璐王璐李巍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笔者科室123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以明确常见致敏化妆品成分及所致疾病种类。

方法:对笔者科室门诊以“面部皮炎”为表现的患者进行化妆品系列变应原斑贴试验(49种变应原),按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标准判读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回顾分析123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试验阳性患者79例,阳性率64.2%;排在前3位的致敏物质主要是乳化剂和防腐剂: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13.82%)、卡松CG(8.94%)、阿莫醇(5.69%);临床诊断中炎症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敏感皮肤、激素依赖性皮炎等斑贴试验阳性率80%,而色素异常性疾病,如:黑变病等阳性率约60%。

结论:化妆品中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卡松CG等是引起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致敏成分,导致多种炎症性皮肤病和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的发生。

[关键词]化妆品;斑贴;皮炎;面部[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7-0743-04随着人们应用护肤品、化妆品的日益增多,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疾病也随着日益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化妆品过敏,即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1]。

化妆品过敏的原因是由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如:香料、防腐剂、重金属等引起的IV型超敏反应,如能明确化妆品中的致敏物质,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因此,明确致敏物质是患者和皮肤科医生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诊断化妆品过敏的主要方法是皮肤斑贴试验。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斑贴试验大都使用通用过敏原,含有部分常用化妆品成分,对于化妆品过敏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但其包含的过敏原种类较少,不能适应临床需要。

为此,笔者科室应用包括49种化妆品过敏原的瑞敏化妆品系列变应原斑贴试剂,对怀疑化妆品致敏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结果对医生明确诊断、指导后续防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目的: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

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瑞典产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

结果:两次判读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8.05%、68.29%,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ρ<0.05)。

阳性率居前的分别是硫酸镍(31.71%)、重铬酸钾(26.83%)、对苯类(19.51%)、芳香混合物(14.63%)、甲醛(12.20%)。

出现强阳性反应最多的是硫酸镍(19.51%)。

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应常规行斑贴试验,金属制品、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起重要作用。

斑贴试验阴性者可能与刺激、光照、Ⅰ型变态反应等有关,应综合分析。

两次判读法可减少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值得推广。

标签:面部皮炎;斑贴试验;变应原;硫酸镍;接触性皮炎通讯面部皮炎作为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多由于无法确定过敏原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

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的方法,其确定外源性过敏原的可靠性已得到充分证明。

为了对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其中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9.6岁(21~70岁);病程1个月~18年,其中1年以内14例,1~3年13例,3年以上14例。

11例自诉对金属物过敏,4例对染发剂过敏,15例对洗护用品或化妆品过敏,2例对胶布过敏,9例呈季节性发作,1例曾有药疹发作,10例无可疑过敏原。

病例剔除标准:①疾病急性发作期;②背部贴敷区有丘疹、破损者;③2周内使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3天内使用抗组胺药物(长效抗组胺药物3周内);④4周内日光曝晒。

1.2方法1.2.1斑贴试验方法:使用由瑞典化学诊断技术公司生产的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20种),预先将变应原放入试验小室中存放于冰箱(液体变应原使用时加入),试验时将斑试器贴敷于患者上背部,作好标记。

面部皮炎139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面部皮炎139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面部皮炎139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面部皮炎诊治中的作用及导致面部皮炎过敏原的特点。

方法:采用瑞敏TM系列接触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139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

结果:139例面部皮炎患者中104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74.82%。

其中对1项过敏原反应阳性者43例(41.35%),2项过敏原阳性者28例(26.92%),3项过敏原阳性者19例(18.27%),4项或4项以上过敏原阳性者14例(13.46%)。

阳性率较高的前5位过敏原依次是:重铬酸钾44例(31.65%),芳香混合物32例(23.02%),硫酸镍29例(20.86%),硫柳汞23例(16.55%),甲醛21例(15.11%)。

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的几率较高,斑贴试验可以查出接触性过敏原,在面部皮炎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斑贴试验面部皮炎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06年9月门诊诊断139例面部皮炎患者,男15例,女124例。

年龄10~73岁,平均37.1岁,20岁以下(含20岁)10例,21~40岁69例,41~60岁43例,61~80岁17例。

病程1天~3年。

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52例,红斑水肿42例,红斑丘疱疹28例,红斑水肿伴丘疱疹17例。

所有患者斑贴试验前 2 周及受试期间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停用抗组胺药3天以上。

方法:采用瑞典化学诊断公司生产的瑞敏TM系列接触过敏原检测试剂盒。

将20种配制好的过敏原按顺序放入斑试小室,并做好标记,对液体抗原则先在小室中放滤纸片再滴加抗原,将加有抗原的斑贴试验器用胶带分别贴敷于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粘贴好后用手指轻压每个小室,使其中抗原均匀接触皮肤。

嘱病人在斑贴期间勿洗澡,勿作剧烈活动,减少出汗,避免搔抓,减少日光照射。

48小时揭去,72小时内观察结果,由专人操作及判读。

结果判定标准:按照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的标准判读结果。

①阴性(-):无反应;②可疑(±):仅轻度红斑;③阳性(+):红斑、浸润,可有小丘疹;④强阳性(++):红斑、浸润、丘疹、小水疱;⑤极强阳性(+++):红斑、浸润、大水疱。

138例面部复发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临床分析

138例面部复发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临床分析

138例面部复发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临床分析目的通过斑贴试验及问卷调查探讨面部复发性皮炎的可能致病因素及潜在规律。

方法对138例面部复发性皮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48 h和96 h后分别观察结果。

结果138例患者除2例患者因对所有试剂及试验材料过敏而剔除外,有99例斑贴试验阳性,占受试者的72.79%,其中对1种变应原阳性者24例(24.24%),对2种阳性者33例(33.33%),对3种阳性者22例(22.22%),对4种及4种以上阳性者20例(20.20%),阳性发生率较高的前6位过敏原依次为甲醛、硫酸镍、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硫柳汞、对苯类。

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相关,与化妆品的使用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面部复发性皮炎的发生与接触变应原关系密切,斑贴试验是指导面部复发性皮炎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otential regularity of facial recurrent dermatitis by patch test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s 138 patients with facial recurrent dermatitis were give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atch test.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fter 48 hours and 96 hours respectively. Results Of the 138 patients,except two patients who were allergic to all reagents and test materials and then were excluded,99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patch test,accounting for 71.74% of the subjects. Among them,24 cases (24.24%)were positive for one allergen,33 cases(33.33%)were positive for two allergens,22 cases (22.22%)were positive for three allergens,and 20 cases (20.20%)were positive for four and more allergens. The first six allergens which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incidence rate were formaldehyde,nickel sulfate,potassium dichromate,Carba mixture,thiomersalate,and p-phenylene. Positive rates were associated with age and gender,and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use of cosmetics.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facial recurrent dermatit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tact with allergens,and patch test is a powerful means to guide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recurrent dermatitis.[Key words] Facial recurrent dermatitis;Allergen;Patch test;Clinical analysis面部复发性皮炎多见于20~40岁女性。

140例面部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140例面部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140例面部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

方法以标准筛选抗原对140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

结果140例患者中98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抗原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70%,其中甲醛阳性率最高,达47%,其余依次为硫酸镍、重铬酸钾、夸特、芳香混合物。

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应常规进行斑贴试验,金属制品、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面部皮炎;斑贴试验面部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复杂,但常与外界接触变应原有关,斑贴试验是检测接触性变应原最常用且可靠的方法,常用于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

为了探讨斑贴试验在面部皮炎诊断中的意义,深入了解面部皮炎与各种常见变应原的关系,我们对140例原因不明的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标准筛选系列抗原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4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28例,女112例,发病年龄12~60岁,平均36.2岁。

1.1.1 入选标准颜面包括眼睑,颊部,口周反复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鳞屑,无明确接触史;两周内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组胺药物;四周内测试部位未暴晒,未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1.1.2 排除标准面部皮炎处于急性发作期;测试部位皮肤有红斑,脓疱,糜烂等皮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采用“瑞敏”斑贴试验系列产品中的中国筛查系列CH-1000的检测试剂盒(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每例患者均以标准方法将受试抗原贴在背部脊柱两侧,48 h揭去斑贴抗原,72 h观察结果。

1.3 标准判定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推荐的标准1判定结果。

阴性为(-):无反应;可疑阳性为(±):仅有轻度红斑;弱阳性为(+):红斑或有小丘疹;强阳性为(++):红斑、浸润、丘疹、小水疱;极强阳性为(+++):红板、浸润、大水疱;IR 刺激性反应;NT没有测试。

对人体斑贴试验依据

对人体斑贴试验依据

对人体斑贴试验依据人体斑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化妆品、药物或其他外部物质在人类皮肤上的吸收和反应情况。

这种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否安全和有效。

一、斑贴试验的基本原理斑贴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试物质斑贴在人体的皮肤上,观察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吸收和反应情况。

试验通常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斑贴粘贴和评估分析。

1. 斑贴粘贴:在斑贴试验中,被测试物质通常以粘贴的形式施加在人体皮肤的特定区域上,例如手臂、背部或腹部。

斑贴通常由特殊材料制成,能够确保物质与皮肤接触,并保持一定时间。

2. 评估分析:在物质斑贴在皮肤上的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被测试物质在皮肤上的吸收和反应进行评估分析。

这可以包括测量物质在皮肤上的浓度、观察皮肤的反应、测量皮肤的透过性等。

二、斑贴试验的依据和价值斑贴试验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具有以下依据和价值:1. 伦理依据:斑贴试验是一种无创性的实验方法,可以避免对人体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暴露于潜在的危险物质中。

相较于其他实验方法,斑贴试验在伦理上更加符合道德要求。

2. 生物可及性评估:通过斑贴试验,可以评估物质在人体皮肤上的吸收情况,了解其在体内的可及性和潜在的生物学活性。

这对于药物和化妆品的研发和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其效果和安全性。

3. 安全评估:斑贴试验可以评估被测试物质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

这对于化妆品和其他外部物质的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预防有害的皮肤反应。

4. 个体差异评估:斑贴试验可以帮助了解不同个体对物质的吸收和反应差异。

人体的皮肤特性、代谢能力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物质的吸收和反应情况,通过斑贴试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考虑这些差异。

5. 有效性评估:斑贴试验还可以帮助评估药物或化妆品在皮肤上的有效性。

通过观察被测试物质在皮肤上的吸收情况和生物学效果,可以判断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或美容效果。

三、斑贴试验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尽管斑贴试验在人体毒理学和药物研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斑贴试验的临床应用2

斑贴试验的临床应用2

染发剂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
染发剂本身是很强的过敏原,由染发剂引起的接触性皮 炎较为常见,对于高敏状态的患者来说,染发前做斑贴 试验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斑贴试验的操作规程尚未规范化。比较通用的方法是, 染发前在前臂上端屈侧靠肘窝处滴1滴将要使用的染发 剂。滴后让其自然干燥。观察24~48小时,如果滴药 处出现红肿甚至水疱、渗液等,就决不能用这种染发剂。
斑试器边缘。
将加有斑试物的斑试器胶带自下向上贴牢贴平
并用手掌压几下,以便排除空气。
观察结果时间
第一次:贴敷后48小时,去除斑试器至少30分
钟后观察结果。
第二次:贴敷后72小时(即,去除斑试器后24
小时)。
第三次:贴敷后一周(必要时)。
结果判断
(?)---- 可疑反应;仅有微弱的(不清楚
斑贴试验不仅有助于确定皮炎、湿疹患者的致敏原,也有
助于化妆品皮炎、职业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 。
斑贴试验——概念
斑贴试验是把可疑的致敏物,通过一定的手段贴敷于前 臂屈侧或其他部位的皮肤,由此了解皮肤对这种物质是 否有过敏反应。国际最常用于斑贴试验的装置为铝制小 室,内径8mm,面积50mm2,容量约20ul,贴附于 微孔胶纸上。
制品、染发剂、化妆品、香料、手套、口香糖、 香皂、首饰饰物、按扣、金属眼镜架、门把等人 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物品中,是临床上引起接触
性皮炎的重要原因。
不同部位的接触性皮炎过敏原分析
四肢接触性皮炎阳性率最高的3种抗原依次为重铬酸钾、硫酸
镍、卡巴混合物,表明四肢接触性皮炎常与衣物染料、鞋油、 油漆、橡胶制品及电镀物品如手表、戒指有关;
头面部阳性率最高的3种抗原依次为硫柳汞、芳香性混合物、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的结果分析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的结果分析

f1 7 和 硫 酸 镍 (8 7 , 中芳 香 混 合 物 和 硫 酸 镍 在 女 性 中 多见 。 结论 : 贴 试 验 在 过敏 性 皮 肤 病诊 治 中具 有 3 . %) 8 2 . %)其 5 斑 重 要 价值 , 验 提 示 甲醛 、 香混 合 物 和硫 酸镍 是 现 今 过 敏 性 皮 肤 病 的 常 见 变 应 原 。 试 芳
安 徽卫 生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 1 0 0年第 9卷 第 3期

1 . 01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 斑贴试验 的结果分析
张玉 芬
【 中图分类号 J R 5 . 78 【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 0 42 1 )3 0 0 — 2 6 1 8 5(0 00 — 1 10 【 要 】 目的 : 摘 探讨 过敏 性皮肤病 中斑贴试验的价值及常 见变应原 的特 点, 为疾病的防治提 供参考。 方法 : 用包括 了 2 选 0
2 结 果
表 1 1 6过敏性 皮肤 病患者 斑 贴试验 结果 1
2 与 年龄 的关 系 以 3 . 2 5岁 为界 , 比较青 少年 与 中老 年患 者斑 贴试验 阳性 率 的 差异 , 5岁 组 患者 <3 6 7例 , 阳性 5 2例 , 阳性 率 为 7 .1 ≥3 7 %; 5岁组 患者 6 4 9例 , 阳性 3 9例 , 阳性 率 为 7 . %; 95 9 两组 间 比较 无 统计 学意 义 ( 00 6 P> . ) = . , 00 。 6 5
项 中 国地 区 常 见过 敏 原 的斑 贴 试 剂 ,对 16例 过 敏 性 皮肤 病 患者 进行 斑 贴 试验 。 结 果 : 1 过 敏性 皮肤 病 患 者 1 l6例 中 9 例 斑 贴试 验 阳 性 ,总 阳 性 率 为 7 . %。 阳性 率 较 高的 前 3位 过 敏 原 依 次 是 : 甲醛 ( .6 、 芳香 混合 物 1 84 5 3 2 %) 6

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年39卷第11期JClinDermatol熏November2010熏Vol.39熏No.11斑贴试验是皮肤科常规试验,主要用于接触性皮炎的诊断。

其他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利用斑贴试验判定可疑致敏物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进一步寻找变应原。

在化妆品领域,采用斑贴试验检测产品安全性。

现将斑贴试验材料、斑贴试验方法以及应用范围等简述如下。

1斑贴试验的材料1.1斑试器及胶布既往使用简易的纱布和透明玻璃纸覆盖并固定来进行斑贴试验。

为了简化操作程序以及使斑贴试验进一步标准化,现多采用市售斑试器。

经典的斑试器为芬兰小室。

芬兰小室为圆形铝制小室,有数种直径大小供选择,临床上通常使用直径8mm的小室。

瑞典Chemotechnique D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IQ小室对斑试器进行了改进,将斑试器材料由铝改为惰性材料,将圆形改为方形(用方形斑试器出现刺激反应时4个角的直角边界更清楚)。

这样可减少由于对铝制斑试器过敏造成的假阳性以及更易区分刺激反应与变态反应。

采用不同斑试器,由于存在斑试器材料、加样量、敷贴等因素的不同,斑试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Allerderm公司的曲泰斯斑贴试剂(thin-layer rapid use epicutaneous test,TRUE TEST)在出厂时已将变应原加入小室中,拆开包装即可直接使用,方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强。

1.2市售变应原国际上提供变应原商品的公司包括美国Allerderm公司、德国Hermal公司、瑞典Chemotechnique Diagnostics公司等。

我国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也研制了市售变应原。

市售变应原分为标准变应原、筛选变应原、后备变应原等。

其中标准变应原是指由权威机构认定的一系列变应原,通常是该国家或地区的最常见变应原。

筛选变应原是指针对特定人群或某类物质的变应原组合。

后备变应原指阳性率不高,无须常规斑贴试验,仅在高度怀疑的时候才进行斑贴试验的变应原。

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版)

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版)

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5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斑贴试验在临床上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对协助诊断接触性皮炎,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可靠性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证明。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斑贴试验技术是皮肤科医师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我国目前斑贴试验技术虽然也有一定发展和应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医生对斑贴试验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结果判读、结果解释、如何选择待测变应原等问题还不完全清楚。

有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近年来斑贴试验有了很多进展,限于篇幅,本共识不包括:①使用光变应原在可疑光变态反应患者进行的光斑贴试验;②使用药物对可疑药物变态反应患者进行的药物斑贴试验;③使用大分子变应原在特应性体质者进行的特应性斑贴试验。

一、斑贴试验的原理将小量接触性变应原直接接触皮肤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在局部诱发一个轻度的接触性皮炎,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对所测试的变应原接触过敏。

主要用于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的病因诊断,确定引起迟发型接触性变态反应的变应原。

斑贴试验属于皮肤激发试验,如果测试的变应原对皮肤有刺激,同样可以诱发出刺激性皮炎,因此,斑贴试验应该尽可能避免刺激性反应。

首先,尽量选择市场销售成熟的变应原进行测试。

对于患者自己带来的物质必须熟悉其理化性质,已知有刺激性的物质,如,酸、碱、盐及腐蚀性物质不要直接进行测试。

其次,即使是市场上销售的变应原,由于测试时间及皮肤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刺激性反应。

比如,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多汗、皮肤柔嫩者或者是特应性皮炎患者容易出现刺激性反应,必须注意与真正的过敏反应相鉴别。

同样,由于斑贴试验是皮肤激发试验,可以引起如接触性荨麻疹甚至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速发型接触性反应,有此类病史的患者不要使用可能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变应原进行斑贴试验口。

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已有100年的历史

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已有100年的历史

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已有100年的历史,对接触性皮炎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诊断的可靠性已得到了充分证明。

斑贴试验的应用促进了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

目前斑贴试验技术是皮肤科医师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斑贴试验的目的及原理:目的:1.诊断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药物反应、真菌变态反应以及食物变态反应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2.寻找引起过敏的致敏原;3.指导临床选择相应代替物并采取保护性措施。

原理:将可疑致敏物质敷贴于患者皮肤上,通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后由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使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诱发炎症反应。

适应证:(1) 接触性皮炎、湿疹、职业性皮肤病等因接触某些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发生的皮肤病。

(2)当病因不明或有数种物质接触,需要寻找病因时,可做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的变应原:斑贴试验所用变应原可分为市售变应原及自制变应原两类。

常规斑贴试验变应原主要从市场上购得。

(一)市售变应原可以分为标准变应原系列、筛选变应原系列及后备变应原系列。

1.标准变应原系列是由某一国家或地区内常见的变应原组成,可以对60%~80%接触性皮炎提供线索。

我国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变应原系列,使用的是瑞典生产的标准变应原系列。

2.筛选变应原系列是针对某一职业或某一物质进行变应原筛选所用,由某一特殊职业人群或某一类特殊物质中常见的变应原组成。

3.后备变应原系列指标准变应原系列和筛选变应原系列以外的常见变应原,主要用于怀疑对某种特殊物质过敏时应用。

(二)自制变应原自然界里可能存在着无数种变应原,1986年Groot总结报告了2800种接触变应原,而且新的变应原每年都有发现,市售变应原远不能满足接触性皮炎实际工作的要求,皮肤科医师还应学会自制变应原。

斑贴试验的测试系统、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一).测试系统:现有的测试系统分为原始分离系统(separate system)、改良分离系统及现代直接用系统(ready-to-use system)。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肤病中的作⽤评价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肤病中的作⽤评价
张洁;陈晶晶;刘玮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08(017)009
【摘要】⽬的:分析2003~2007年北京地区化妆品⽪肤病不良反应的发⽣情况特点,探讨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肤病中的作⽤.⽅法:对来⾃空军总医院⽪肤科门诊的1 156例化妆品⽪肤病患者,进⾏了2 967种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汇总数据并进⾏分析.结果:1 156例患者中有557例斑贴试验呈阳性结果,约占总⼈数的48.18%,599例斑贴试验呈阴性结果,约占试验总⼈数的51.58%;752种化妆品(557例)斑贴试验呈阳性反应,约占25.36%,9种化妆品斑贴试验呈强阳性反应,约占0.3%,1种化妆品斑贴试验呈极强阳性反应,约占0.03%.结论:我们认为使⽤患者所⽤的化妆品原物进⾏斑贴试验在临床诊断化妆品⽪肤病是⼀项有价值的指标.
【总页数】3页(1355-1357)
【关键词】化妆品⽪肤病;化妆品;斑贴试验
【作者】张洁;陈晶晶;刘玮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学西京医院⽪肤科,陕西,西安,710032;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肤科,北京,100036;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肤科,北京,100036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R758.22
【相关⽂献】
1.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肤病中的作⽤评价[C], 张洁; 陈晶晶;。

斑贴试验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斑贴试验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斑贴试验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王晓;毕永贤;钱舒敏;刘红艳;叶迎;蒋丽刚【摘要】对化妆品斑贴试验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就方法要点、应用目的等进行分析,并简述其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应用范畴及现状.【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品科学》【年(卷),期】2019(042)00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斑贴试验;方法分类;安全性评价【作者】王晓;毕永贤;钱舒敏;刘红艳;叶迎;蒋丽刚【作者单位】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斑贴试验对《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17149.7-1997)中定义的6种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评价作用如下: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90%,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多种改进的斑贴方法主要围绕其进行试验研究,并具有区分和确诊价值;化妆品痤疮:通过斑贴进行的致粉刺试验,对化妆品产品是否会引起潜在的黑头、粉刺、痤疮等症状有着重要的评估意义;化妆品毛发损害:一般而言,斑贴试验对化妆品毛发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不大;化妆品甲损害:单独甲板损害无需进行斑贴试验,若有甲周皮肤损害,斑贴试验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化妆品光感性皮炎:特殊的光斑贴试验,针对化妆品诱发的光变应性、光毒性等皮肤症状;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对于炎症后色素沉着,斑贴试验结果对最终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作用。

由此可见,斑贴试验不仅是诊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金标准[1],还对其他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评估及诊断起到重要作用[2]。

1 斑贴试验的分类根据来源对化妆品斑贴试验进行分类。

从方法学来讲,针对每种斑贴方法的应用性,又进行了评估性或诊断性归类。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艳;孟庆娜
【期刊名称】《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24(46)2
【摘要】化妆品皮肤病是指由使用化妆品引起的各种皮肤、黏膜、毛发、指甲等损伤的一组疾病[1],种类较多,临床表现各异。

有研究表明[2],采用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有利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明确致病化妆品的类型,并可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对近年来采用化妆品原物斑贴诊断的化妆品皮肤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4月本院诊治的160例化妆品皮肤病患者临床资料。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李艳;孟庆娜
【作者单位】临沂市皮肤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
【相关文献】
1.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
2.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炎中的应用
3.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炎中的应用
4.应用改进的欧洲标准过敏原系列斑贴试验确定中国湿疹患者中的化妆品皮炎
5.多种斑贴试验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斑贴试验及皮肤过敏测试器使用说明书

斑贴试验及皮肤过敏测试器使用说明书

斑贴试验及皮肤过敏测试器使用说明书(日常生活系列BY-02) 概述:斑贴试验是确定皮炎、湿疹患者致敏原的一个较为安全、简单、可靠的方法。

百亿怡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标准筛选化合物系列产品,专为斑贴试验所用,是国内多家医院及皮肤病研究所最为信任和满意的产品。

产品采用高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经高纯化处理配以白凡士林为媒介物加工合成的低分子化合物。

测试小室为铝制与无纺布(带有医用热熔脱敏胶)制作而成的斑试器胶贴。

试验用品:1. 低分子化合物3ml x 20项2. 测试小铝室10单元/贴x 200贴3. 判读测量尺1把斑贴试验原理: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确定皮炎湿疹患者的致敏原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当患者因皮肤或粘膜接触致敏原产生过敏后,在同一致敏原或化学结构类似、具有相同抗原性物质在接触到体表的任何部位,就将很快在接触部位出现皮肤炎症改变,此即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斑贴试验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人为地将可疑的致敏原配置成一定浓度,放置在一特制的小室内敷贴于人体遮盖部位(常在后背、前臂屈侧),经过一定时间,根据有否阳性反应来确定受试物是否系致敏原(即致敏物质)。

如能从中查到引起机体过敏的物质,就能更早的预防和治疗。

斑贴试验操作步骤:1. 试验部位:上背部脊柱两侧的正常皮肤。

2. 去除斑试器的保护纸、将准备好的变应原按顺序置于铝制斑试器内。

斑试物排练顺序为自上→下,自左→右并做标记。

斑试剂用量,软膏制剂用25ul,直接放入斑试器中,液体制剂用25ul滴在放入斑试器中的滤纸片上(10号甲醛)。

注意加斑试物时尽量不要沾到斑试器边缘。

3. 将加有斑试物的斑试器胶带自下向上贴牢、贴平并用手掌轻轻压几下,以便排出空气。

4. 斑贴试验时间:48小时。

5. 观察结果时间:贴敷后48小时,首先去除斑试器,为避免斑试器压迫皮肤所可能造成的反应,应在去除斑试器至少30分钟后观察结果。

斑贴试验注意事项:1. 皮炎急性期不易作斑贴试验,病人应在皮炎完全消退两周后作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在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斑贴试验在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斑贴试验在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宗扬勇;朱海飞;朱爱娟【摘要】目的:探讨斑贴试验在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门诊就诊的接触性皮炎患者,采用斑贴试验进行过敏原筛查检测.结果:91例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中,83例斑贴试验呈阳性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松香、硫酸镍、氯化钴、重铬酸钾等.结论:斑贴试验可协助面部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治疗,为患者寻找确切的过敏原,防止病情的反复发作.【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8(037)011【总页数】2页(P1006-1007)【关键词】接触性皮炎;过敏原;斑贴试验【作者】宗扬勇;朱海飞;朱爱娟【作者单位】如皋市中医院, 江苏如皋 226500;如皋市中医院, 江苏如皋 226500;如皋肤康医院, 江苏如皋 22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皮肤或者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性反应。

其好发部位主要见于面部、手部、足部以及脐周等,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种,而化学性物质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病因。

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的方法[1]。

为了解本地区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常见的过敏原,对临床就诊的91 例面部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1 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来自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9 月来院就诊患者,其中男性33 例,女性58 例,年龄8~69 岁,平均48.7 岁。

病程为3 天至5 年。

91 例患者均无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均正常。

1.2 检测方法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由福建三明和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患者均在非急性期进行检测,在检测前两周及检测期间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类药物。

皮肤斑贴试验317例临床分析

皮肤斑贴试验317例临床分析

皮肤斑贴试验317例临床分析
杜荣昌;方丽华;侯爱琴;王侠生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1997(20)3
【总页数】2页(P181-182)
【关键词】皮炎;湿疹;致敏原;皮肤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作者】杜荣昌;方丽华;侯爱琴;王侠生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4
【相关文献】
1.67例变应性皮肤病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J], 王会民;贾彦如;陈慧荣;张宝艳
2.中国皮肤科斑贴试验临床应用分析 [J], 温志华;姚煦;王宝玺
3.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J], 刘春玲;程少为;兰东;张秀英;佟春光;曹梅;何焱玲;陈懿德
4.7种职业747例皮肤过敏性患者应用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J], 严道金
5.74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临床分析 [J], 李小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成分斑贴实验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分析2010~2011年西安地区化妆品成分斑贴试验在皮肤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0~2011年西京医院皮肤门诊患者120余例,采用标准试剂盒对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汇总数据并进行分析。

结果123例患者中有79例化妆品斑贴试验呈阳性结果,占总人数比例约为64.2%,44例呈阴性结果,占总人数的35.8%。

结论斑贴试验对于临床预防治疗皮肤类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

标签:皮肤病;斑贴试验;临床应用
化妆品成分斑贴试验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于1895年由德国学者Josef Jadassohn在奥地利Graz城的德国皮肤科学会上所做的报告,使斑贴试验确立为研究接触性皮炎的可靠实验手段。

斑贴试验促进了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学科的发展。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149.1~7-1997),对可疑为化妆品皮肤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时需要进行临床斑贴试验。

根据这一要求,在2010~2011年某段时间对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的l 20余例化妆品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化妆品斑贴试验,对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随机抽取2010年~2011年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的l20余例化妆品皮肤病患者,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均符合化妆品皮肤病的临床诊断要求。

123例患者中典型的皮肤性病例有22例敏感性皮肤,29例接触性皮炎,8例皮炎,5例湿疹,5例脂溢性皮炎。

所有患者在进行化妆品成分斑贴实验前7天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3天内未服用抗过敏药物。

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排除近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过敏药物的患者,以免对斑贴实验结果的影响。

(2)试验选用的抗原试剂盒为瑞敏斑贴系列。

按照该产品试剂盒说明书实施操作要求,选择患者背部正常皮肤,将49种变应原试剂放置到斑试器的方形小室内(约为25μL),固定到患者背部的正常皮肤上,受试时间为48~72h,其间若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应立即停止试验,48~72h后将斑试器去除,10~30min 后对试验结果进行观察。

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患者不宜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过敏药物,试验部位不宜见水,要避免进行剧烈活动,保持正确的睡姿,避免不必要的抓挠。

(3)结果判定标准主要参考相关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评定,评定标准见表1。

2 结果
通过斑贴试验结果,123例患者中有79例呈阳性结果,阳性率为64.2%,其中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是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脂,有16人,阳性率为13.0%;其次是Cl+Me-异噻唑(卡松CG),有10人,阳性率8.1%;第三位是阿莫醇,有7人,阳性率为5.7%;其中可卡米多丙必它因显示为强阳性,有2人,阳性率为1.6%。

3 讨论
斑贴试验作为一种简便的临床诊断技术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一种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的方法,标准的斑贴试验是使用国际上认可的标准系列抗原在人体背部进行斑贴试验。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依据阳性斑贴试验结果做出的诊断主要是接触性皮炎、敏感性皮炎、湿疹和脂溢性皮炎等。

本次试验分析认为所选用的49种化妆品成份斑贴中,一些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是专业领域内可接触的致敏原。

实验结果显示,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脂、Cl+Me-异噻唑(卡松CG)和阿莫醇是主要的3种致敏原,其中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脂主要存在于乳化剂、化妆品、护肤霜和药物油膏中;Cl+Me-异噻唑(卡松CG)主要存在于防腐剂、洗发剂、头发定型剂、润肤乳液、睫毛膏、肥皂、洗涤剂、去垢剂、乳胶、放射显影剂、印刷墨水和冷却液;阿莫醇主要存在于乳化/软化剂、羊毛脂乙醇的商品名称和化妆品及药物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环境因素的变化,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导致皮肤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通过斑贴试验可以有效地诊断过敏性疾病,该方法简单易行,且不会造成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很有效的临床辅助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璐.湿疹患者斑贴试验150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34.
[2] 张洁,陈晶晶,刘玮.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化妆品皮肤病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08.9.
[3] 赵辨,蔡瑞康,刘玮等.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149.
[4] 方麗华,王侠生.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临床致病因素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杂志,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