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四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球心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中外接球与内切球模型归纳

立体几何中外接球与内切球模型归纳

立体几何中外接球与内切球模型归纳
在立体几何中,外接球和内切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外接球和内切球分别指在几何体上找到的可以用一个球切割出来的最大和最小的球形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外接球和内切球可以应用到各种领域,例如机械制造、建筑设计等。

一、外接球
外接球是指能够切割几何体上所有顶点的球,也就是说,外接球的球心在几何体的所以顶点上。

常见的外接球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立方体的外接球
立方体的外接球是一个边长等于立方体对角线长度的球。

由于立方体的对角线长度是边长的$\sqrt{3}$倍,因此,立方体的外接球半径为边长的$\frac{\sqrt{3}}{2}$倍。

圆锥的外接球是一个球心位于圆锥顶点上,且半径等于圆锥母线长度的一半的球。

圆锥的外接球直径等于底面圆的直径加上圆锥高的二倍,即外接球直径等于
$\sqrt{d^2+4h^2}$。

二、内切球
立方体的内切球是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的体心即为立方体重心。

2.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是一个球心位于四面体重心处,且半径等于四面体高的
$\frac{1}{3}$倍的球。

4. 圆锥的内切球
圆锥的内切球是一个球心位于圆锥顶点上,且半径等于圆锥母线长度与底面半径之差的一半的球。

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

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

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 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
【解析】 由三视图知,棱长为 2 的正方体内接于球,故正 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 2 3,即为球的直径. 2 32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 S=4π ·( ) =12π . 2 【答案】 12π
设 OO1=x,则 O1A= R2-x2,AB= 2· R2-x2,PO1= 1 2 1 R+x, 所以正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 V= AB ×PO1= ×2(R2 3 3 2 2 3 2 2 3 -x )(R+x)=3(-x -Rx +R x+R ), 求导: V′=3(-3x2-2Rx
2
2 R 64 3 +R )=- (x+R)(3x-R),当 x= 时,体积 V 有最大值 R , 3 3 81
2
故选 C. 【答案】 C
类型 2:柱体的外接球 (1)若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 则该球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组合体和球的表面积.画出 球的轴截面可得,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对角线,所以球的半径 R 3 3 = 2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S=4π R2=27π .故填 27π . 【答案】 27π
(2)已知正四棱锥P-ABCD内接于一个半径为R的球,则正 四棱锥P-ABCD体积的最大值是( 16R3 A. 81 64R3 C. 81 ) 32R3 B. 81 D.R3
【解析】 如图, 记 O 为正四棱锥 P-ABCD 外接球的球心, O1 为底面 ABCD 的中心, 则 P, O, O1 三点共线, 连接 PO1, OA, O1A.
4 4 63 6 3 ∴V球= π R = π ( ) = π . 3 3 4 8 【答案】 6 8π

探求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求法知识讲解

探求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求法知识讲解

探求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求法探求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正四面体是特殊的正三棱锥,所有的棱长都相等,四个面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有外接球、内切球,且球心重合.已知正四面体ABCD 棱长为a ,设外接球半径为R ,内切球半径为r ,球心为O ,则正四面体的高h a a 即34R h =;内切球a 即14r h =. 外接球半径是内切球半径的3倍. 下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探求:方法一:(勾股定理)作 平面于点,则点H 是的中心,AH BCD H BCD ⊥V高3h AH a ==,设O 为球心,则.O AH ∈ 连结,.BH BO 在Rt BOH V 中,222BO BH OH =+,即222()()33R a a R =+-,,.R a r h R a a a ∴==-=-= 方法二:(三角正切倍角公式)作 平面于点,则点H 是的中心,AH BCD H BCD ⊥V高3h AH a ==,设O 为球心,则.O AH ∈ 连结,.BH BO = ,2.AO BO ABO BAO BOH θθ=∴∠=∠∠=Q在Rt ABHV中,tan,23aBHAHθ===在Rt OBHV中,3tan2,3aBHOH r rθ===23r⨯∴==,.r a R h r a a a∴==-=-=方法三:(分割等体积)作平面于点,则点H是的中心,AH BCD H BCD⊥V高3h AH a==,设O为球心,则.O AH∈连结,,,BO CO DO得到四个以O为顶点的小棱锥,它们的底面是正四面体的一个面,高是内切球的半径r,设正四面体每个面的面积为S,则4,O BCD A BCDV V--=即114,33S r S AH⨯=g g11,4412.3124r AH h aR h r a a a∴====-=-=方法四:(侧棱、高相似或三角)作平面于点,则点H是的中心,AH BCD H BCD⊥V22tantan2,1tanθθθ=-Q高3h AH a ==,设O 为球心,则.O AH ∈ 设M 是AB 的中点,连结,,,OM OB BHAO BO OM AB =∴⊥QAMO AHB Rt ∴∠=∠=∠,又MAO HAB ∠=∠,AMO AHB ∴V :V , AM AO AH AB∴=, 即,aR a =,.R a r h R a a a ∴==-=-= 或:设BAH MAO θ∠=∠=,则在Rt ABH V中,3cos a AH AB aθ==, 在Rt AMO V 中,2cos .aAM AO Rθ==32a aa R∴= , 以下同上. 方法五:(斜高、高相似或三角)作 平面于点,则点H 是的中心,AH BCD H BCD ⊥V高h AH a ==,设O 为球心,则.O AH ∈ 设E 为BC 中点,连结,AE EH ,作ON AE ⊥于N 点,则N 是ABC V 中心,N 是AE 的三等分点,平面,ON 是内切圆半径r,ON ABC ⊥且 ,Rt ANO Rt AEH V :VAN AO AH AE ∴=,32a R = ,,.43412R a r h R a a a ∴==-=-= 或:设EAH NAO θ∠=∠=,则在Rt AEH V中,cos 2a AH AEθ==, 在Rt ANO V中,3cos .a AN AO Rθ==3aa R∴=, 以下同上. 方法六:(斜高、侧棱相似或三角)作 平面于点,则点H 是的中心,AH BCD H BCD ⊥V高h AH a ==,设O 为球心,则.O AH ∈ 设E 为BC 中点,连结,,AE DE DO ,延长DO 交AE 于N ,则N 是AE 的三等分点,.H DE ∈ 且DN ⊥平面.ABC则,Rt ODH Rt DNE V :V OH OD NE DE∴= 即 OH OD = NE DE 13=, 13r R ∴=, 3.R r ∴=又,R r AH h a +===13,.41244r h a R h a ∴==== 或:在Rt DNE V 中,1sin ,3NE NDE DE ∠== 在Rt DOH V 中,sin sin ,OH NDE ODH OD∠=∠= 13OH OD ∴=, 即13r R =, 3.R r ∴=又,3R r AH h a +===13,.41244r h a R h a ∴==== 方法七:(构造正方体)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是正方体的顶点,此时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也是正方体的外接球,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的棱长为.2a 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等于外接球直径,有22a R ⨯=,,.43412R a r h R a a a ∴==-=-= 方法八:(相交弦定理)设外接球球心为O ,半径为R ,过A 点作球的直径,交底面BCD V 于H ,则H 为BCD V 的外心,求得,,33AH a BH a == 由相交弦定理得2(2)).333a R a a -=g解得.4R a =.r h R a a a ∴=-=-= 以上从不同角度针对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作了讨论,从而从不同方面对思维作了训练,不仅对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内切球半径有了透彻的认识,同时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专题06 经典三类球:外接球、内切球、棱切球(解析版)

专题06 经典三类球:外接球、内切球、棱切球(解析版)

专题06 经典三类球:外接球、内切球、棱切球【考点预测】考点一:正方体、长方体外接球1.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其体对角线的中点,半径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 2.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其体对角线的中点,半径为体对角线长的一半. 3.补成长方体(1)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则可将其放入某个长方体内,如图1所示. (2)若三棱锥的四个面均是直角三角形,则此时可构造长方体,如图2所示. (3)正四面体P ABC -可以补形为正方体且正方体的棱长2a =,如图3所示.(4)若三棱锥的对棱两两相等,则可将其放入某个长方体内,如图4所示图1 图2 图3 图4考点二:正四面体外接球如图,设正四面体ABCD 的的棱长为a ,将其放入正方体中,2,显然正四面体和正方体有相同的外接球.正方体外接球半径为236R ==,即正四面体外接球半径为6R =.考点三:对棱相等的三棱锥外接球四面体ABCD 中,AB CD m ==,AC BD n ==,AD BC t ==,这种四面体叫做对棱相等四面体,可以通过构造长方体来解决这类问题.如图,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222222222b c m a c n a b t ⎧+=⎪+=⎨⎪+=⎩,三式相加可得222a b c ++=222,2m n t ++而显然四面体和长方体有相同的外接球,设外接球半径为R ,则22224a b c R +=+,所以2228m n t R ++=.考点四:直棱柱外接球如图1,图2,图3,直三棱柱内接于球(同时直棱柱也内接于圆柱,棱柱的上下底面可以是任意三角形)图1 图2 图3第一步:确定球心O 的位置,1O 是ABC ∆的外心,则1OO ⊥平面ABC ; 第二步:算出小圆1O 的半径1AO r =,111122OO AA h ==(1AA h =也是圆柱的高); 第三步:勾股定理:22211OA O A O O =+⇒222()2hR r =+⇒22()2h R r =+R考点五:直棱锥外接球如图,PA ⊥平面ABC ,求外接球半径.图3-1C 1B 1AEFA 1O 1OO 2BC图3-2C 1B 1AA 1O 1OO 2BC图3-3C 1B 1AEFA 1O 1O O 2BC解题步骤:第一步:将ABC ∆画在小圆面上,A 为小圆直径的一个端点,作小圆的直径AD ,连接PD ,则PD 必过球心O ;第二步:1O 为ABC ∆的外心,所以1OO ⊥平面ABC ,算出小圆1O 的半径1O D r =(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算法:利用正弦定理,得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112OO PA =; 第三步:利用勾股定理求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①222(2)(2)R PA r =+⇔222(2)R PA r +②2221R r OO =+⇔221R r OO =+ 考点六:正棱锥外接球正棱锥外接球半径:222r h R h+= .考点七:垂面模型如图1所示为四面体-P ABC ,已知平面⊥PAB 平面ABC ,其外接球问题的步骤如下: (1)找出PAB △和ABC △的外接圆圆心,分别记为1O 和2O .(2)分别过1O 和2O 作平面PAB 和平面ABC 的垂线,其交点为球心,记为O . (3)过1O 作AB 的垂线,垂足记为D ,连接2O D ,则⊥2O D AB .(4)在四棱锥-12A DO OO 中,AD 垂直于平面12DO OO ,如图2所示,底面四边形12DO OO 的四个顶点共圆且OD 为该圆的直径.ADPO 1OCBhl rDB图1 图2考点八:锥体内切球方法:等体积法,即3VRS=体积表面积考点九:棱切球方法:找切点,找球心,构造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例1.(2022·河北邢台·高一阶段练习)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360BAD∠=︒,将△ABD沿BD折起,使A,C两点的距离为3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2πB.18πC.24πD.30π【答案】B【解析】【分析】确定折起后三棱锥A-BCD为正四面体,将此正四面体放置在正方体中,使得正方体的面对角线是正四面体的棱,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外接球的直径,此球也是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由此计算可得球表面积.【详解】由已知得BAD为等边三角形,∴对角线23BD AB BC CD DA=====将ABD△沿BD折起,使A,C两点的距离为3∴折起后三棱锥A-BCD为正四面体,各棱长都是23将此正四面体放置在正方体中,使得正方体的面对角线是正四面体的棱,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23a=32a R =,其中R 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半径,322R =, 由于正方体的外接球就是正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 ∴正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418R ππ= 故选:B.例2.(2022·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中)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1AB AC AA ==,120BAC ∠=︒,且底面ABC 的面积为23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16π B 4010πC .40πD .64π【答案】C 【解析】 【分析】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B ,由正弦定理求得底面三角形外接圆半径,设,M N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接圆圆心,则MN 的中点O 是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外接球球心,求球半径后可得表面积. 【详解】设1AB AC AA m ===,因为120BAC ∠=︒, 所以1sin120232m m ⨯⨯⨯︒=22m = 而30ACB ∠=︒,所以22sin 30r =︒(r 于是是ABC 外接圆的半径),22r =即22AM = 如图,设,M N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接圆圆心,由直棱柱的性质知MN 的中点O 是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外接球球心, 111222OM MN AA === 所以外接球为22R OA AM OM =+=()()2222210+=.于是球的表面积为24S R =π=(241040ππ=.故选:C.例3.(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期中)如图,在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4AB =,112A B =,若半径为r 的球O 与该正四棱台的各个面均相切,该球的表面积S =( )A .4πB .6πC .8πD .10π【答案】C 【解析】 【分析】作正棱台的轴截面.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222MG FG MF +=,解得2r =.【详解】如图,作该正棱台的轴截面.其中E ,F ,M ,N 分别是AB ,CD ,11C D ,11A B 的中点,H ,K 是MN ,EF 的中点,G 是内切球的球心,H ,K 是内切球和上、下底面的切点,Q 是内切球和侧面11CDD C 的切点,内切球的半径为r ,由正棱台的结构可以得到,1HM =,2KF =,HG KG QG r ===,易得1MQ HM ==,2FQ FK ==,3MF =,2221MG r =+,2222FG r =+,且90MGF ∠=︒,所以222MG FG MF +=,即22149r r +++=,解得2r =248S r ππ==.故选:C.例4.(2022·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P A ⊥ 平面ABC ,AB AC ⊥,且1AB AC ==,若此球的表面程等于4π,则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 )A 2B .1C 2D .13【答案】A 【解析】 【分析】将三棱锥P ABC -补成长方体,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即为该长方体的外接球,求出球的半径,即可得出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从而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将三棱锥P ABC -补成长方体,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即为该长方体的外接球.则该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为该长方体的对角线. 如图,4S π=球,则球半径1R =, 所以()222222PA AB AC R PA ++=⇒=, 所以123P ABC ABC V S PA -∆=⋅=故选:A.例5.(2022·河南·高一期中)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3,4,5,5,34,PA PB PC AB AC ===== 41BC =O 的表面积为( )A .16πB .25πC .32πD .50π【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证明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符合墙角模型,补成长方体,那么球的直径就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 【详解】根据题中数据,22222+3534PA PC AC =+==,故PA PC ⊥,类似的,同理容易验证222+PA PB AB =,222+PC PB BC =,于是PA PB ⊥,PB PC ⊥, 即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下以P 为顶点,,,PA PB PC 分别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将三棱锥P ABC -补成长方体, 易知长方体的外接球就是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 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 22234552++=于是球O 的表面积为(2250ππ⋅=.故选:D.例6.(2022·全国·3顶点的多面体为正八面体,那么该正八面体的内切球表面积为( )A .6πB .πC .43π D .4π【答案】B 【解析】 【分析】6正八面体的内切球半径,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2233622⎛⎫⎛⎫+ ⎪ ⎪ ⎪ ⎪⎝⎭⎝⎭如图,在正八面体中连接AF ,DB ,CE ,可得AF ,DB ,CE 互相垂直平分,在Rt AOD △中,22226262223AO AD OD ⨯=-=⨯⎪⎛⎫⎛⎫-= ⎪ ⎪ ⎪⎝⎭⎝⎭ 则该正八面体的体积1363236V =⨯= 该八面体的表面积236833S ==⎝⎭设正八面体的内切球半径为r ,13S r V =,即13333r ⨯=12r =, 24球S πr π∴==故选:B例7.(2022·山西·大同市第二中学校高一期中)球O 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ABC 和PBC 都是边长为3PBC ⊥平面ABC ,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28π B .20πC .18πD .16π【答案】B 【解析】 【分析】取BC 中点为T ,以及ABC 的外心为1O ,PBC 的外心为2O ,依据平面PBC ⊥平面ABC 可知12OO TO 为正方形,然后计算外接球半径,最后根据球表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设BC 中点为T ,ABC 的外心为1O ,PBC 的外心为2O , 如图由ABC 和PBC 均为边长为3 则ABC 和PBC 23260=,又因为平面PBC ⊥平面ABC , 所以2O T ⊥平面ABC ,可知21O T O T ⊥ 且21O T O T =,过21,O O 分别作平面PBC 、平面ABC 的垂线相交于O 点O 即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 且四边形12OO TO ()22231-=的正方形,所以外接球半径2222145R OO O P =++则球的表面积为20π, 故选:B .例8.(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四个半径为2的球刚好装进一个正四面体容器内,此时正四面体各面与球相切,则这个正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168486)π+ B .(168426)π+ C .(188486)π+ D .(168326)π+【答案】A 【解析】 【分析】画出直观图,梳理条件,再画出截面图,从中找到等量关系,求出外接球半径,从而求出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如图1所示,正四面体ABCD 中,AH ⊥底面BCD ,E 、F 、G 、K 为四个球的球心,M 为CD 中点,连接BM ,AM ,易知B 、H 、M 三点共线,直线AH 交平面EFG 于点1H ,连接1EH ,交GF 于点N ,则N 为GF 的中点,因为内切球半径为2,故EF =4,画出截面ABM 如图2所示,正四棱锥EFGK 外接球球心设为O ,则正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球心与正四面体EFGK 外接球球心重合,设正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半径为R ,正四面体EFGK 外接球半径为r ,在图2中,EK =4,23EN =12433EH EN ==,146KH ==146OH r = 由22211OE OH EH =+,即2224643r r ⎫=+⎪⎪⎝⎭⎝⎭,解得:6r =所以1466OH r =-=过点E 作EP ⊥BM 于点P ,则EP =2 则△BEP ∽△1OEH∴1OH OE BE EP=6632= 解得:6BE =∴66R OB BE OE ==+=+∴正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24168483S R ππ==+故选:A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多选题)例9.(2022·湖北·沙市中学高一期中)如图,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3B .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则四面体111P A BC -的体积不变 C .与所有122πD .M 是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球面上任意一点,则AM 32-【答案】BC 【解析】 【分析】对于A ,利用正方体的性质即得,对于B ,判断出四面体111P A B C -的高为1,底面积不变即得,对于C .先求出球的半径2R =,即可求体积,对于D .判断出线段AM 长度的最小值是A 到球心的距离减去内切球的半径,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对于A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正方体外接球的直径为其体对角线,故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3A 错误; 对于B ,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则四面体111P A BC -的高为1,底面积不变,则体积不变,故B 正确;对于C ,与所有12条棱都相切的球的直径2R 等于面的对角线12BC 22R =2R =, 则球的体积334422(33V R ππ==⨯⨯=,故C 正确;对于D ,正方体的内切球为正方体的中心,内切球的半径为r , 可知线段AM 长度的最小值是A 到球心的距离减去内切球的半径,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12r =,A 3AM 31-D 错误. 故选:BC .例10.(2022·广东·广州市协和中学高一期中)在三棱锥P ABC -中,33,5AB AC BC PA PB PC ======,D 、E 、F 分别为AB 、AC 、BC 的中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PDE ⊥平面ABCB .平面PAF ⊥平面ABCC .//AB 平面PEFD .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625π16【答案】BCD 【解析】 【分析】对于A ,利用逆推方式要证明面面垂直,就去证明线面垂直,再去证线线垂直,根据题意不存在AM PM ⊥即可判断;对于B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判断; 对于C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判断;对于D ,要求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首先找出外接球的球心,在利用球的半径、截面圆半径、球心到截面圆圆心的距离三者关系求出球的半径,再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判断; 【详解】对于A ,设AF 与DE 的交点为M ,则AF DE ⊥,若平面PDE ⊥平面ABC ,那么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必有AF ⊥平面PDE ,此时须有AM PM ⊥成立,又因为M 是AF 的中点,此时须有PA PF =成立,上式显然不成立,故A 不正确;对于B ,由于,AB AC PB PC ==,F 为BC 的中点,所以AF BC ⊥,PF BC ⊥,AFPF F =,故BC ⊥平面PAF ,而BC ⊂平面ABC ,所以平面PAF ⊥平面ABC ,故B正确;对于C ,由E ,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得//EF AB ,EF ⊂平面PEF ,AB ⊄平面PEF ,所以因此//AB 平面PEF ,故C 正确; 对于D ,作PN平面ABC 垂足为N ,则N 为正三角形ABC 的重心,所以22333,534,AN PN ===-设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球心为O ,则O 在PN 上,连接AO ,设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半径为R ,则在AON 中,()22243R R =-+,解得258R =,因此其外接球表面积为2625π4π16R =,故D 正确.故选:BCD.【点睛】解决此类型题的关系记住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求外接球的问题关键核心就是找出球心,找球心的方法就是找截面圆的圆心,再做过截面圆的圆心的垂线,球心就在过截面圆的圆心的垂线上,然后球的半径、截面圆半径、球心到截面圆圆心的距离三者关系求出球的半径进而可以求解关于球的任何问题.【过关测试】 一、单选题1.(2022·广东·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高一期中)已知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侧面积为2π.若圆锥内部有一个球,当球的半径最大时,球的体积为( ) A .3π B 23C 3D 43【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可知球内切于圆锥,利用图形关系求得球的半径,即可得解. 【详解】由题可知,母线2PA PB ==,若内部有一个球,半径最大时, 球内切于圆锥,如图所示,O 为球心,M 为球O 与母线PB 的切点,E 为底面圆心, 设球O 的半径为R ,底面圆E 的半径为r 因为圆锥侧面积为2π,所以()1222π⋅=πr PB ,解得1==r EB . 由勾股定理222413=-=-=PE PB EB ,所以3PE = 又因为POM 与PBE △相似,31-=⇒=PO OM R R PB EB ,解得3R =, 所以球的体积344334333=π==V R . 故选:D2.(2022·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表面积之比是( ) A .13B .3C .33D 3【答案】B 【解析】 【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求出其外接球的半径和内切球的半径,再根据表面积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3,内切球的半径为12a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表面积之比是2234142a ππ⎫⋅⎪⎝⎭⎛⎫⋅ ⎪⎝⎭3=. 故选:B3.(2022·云南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如图,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跳”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皮革外包、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若将“鞠”的表面视为光滑的球面,已知某“鞠”表面上的四个点A ,B ,C ,D 满足13AB CD ==,5BD AC ==cm ,5AD BC ==cm ,则该“鞠”的表面积为( )A .20πcm 2B .24πcm 2C .27πcm 2D .29πcm 2【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AB CD BD AC AD BC ===,所以可以把,,,A B C D 四点放到长方体的四个顶点上,则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鞠”的直径,求出体对角线长,从而可求出该“鞠”的表面积 【详解】因为“鞠”表面上的四个点A ,B ,C ,D 满足13AB CD ==,25BD AC ==,5AD BC ==cm ,所以可以把,,,A B C D 四点放到长方体的四个顶点上,则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鞠”的直径,设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 y z ,“鞠”的半径为R ,则 2222(2)R x y z =++,由题意得22222220,13,25x y x z y z +=+=+=, 所以2222(2)29R x y z =++=,即2429R =, 所以该“鞠”的表面积为22429cm R ππ=, 故选:D4.(2022·浙江·嘉兴一中高一期中)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AB 、AC 两两垂直,3AP =,6BC =,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57πB .63πC .45πD .84π【答案】C 【解析】 【分析】由P A ,AB ,AC 两两垂直,可判定该三棱锥为长方体的一部分,则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长方体的外接球,可知外接球半径为长方体体对角线的一半,进而求解. 【详解】由于P A ,AB ,AC 两两垂直,故可得该三棱锥为长方体的一部分, 因为外接球半径为长方体体对角线的一半, 所以2222235PA AB AC PA BC R +++==, 故2445S R ππ==, 故选:C5.(2022·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一期中)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 为11A D 上一点,且满足2APD π∠=,PA PD =,则以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O 为球心且与平面PBC 相切的球的体积为( )A 5πB 5πC 45πD 45π【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直角PAD △中,求得2PA PD ==O 即为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分别连接,,PN NQ PQ ,过点O 作OM PQ ⊥,证得OM ⊥平面PNQ ,求得25OM =25r =.【详解】在直角PAD △中,1AD =,PA PD =,可得222PA PD AD +=, 即2PA PB ==过正方形ABCD 的中心O 作1OO ⊥平面ABCD , 取AD 的中点N ,连接ON ,则ON ⊥平面PAD , 则直线1OO ON O =,则O 即为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分别连接,,PN NQ PQ ,在PNQ 中,过点O 作OM PQ ⊥, 又由BC ⊥平面PNQ ,可得OM BC ⊥, 因为BCPQ Q =,所以OM ⊥平面PBC ,又由PNQ 和QOM 相似,可得OM OQPN PQ =,所以1122525OQ PN OM PQ ⨯⋅==,所以O 为球心且与平面PBC 相切的球的半径为25r OM ==所以该球的体积为33445(3325V r πππ==⨯= 故选:B.6.(2022·安徽·淮南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在三棱锥P ABC -中,,2,4,5PB AC PA PB AB AC BC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52πB .643πC .1123πD .2563π【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证得AB AC ⊥,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C ⊥平面PAB ,故三棱锥C PAB -的外接球在过底面PAB △外接圆圆心且垂直于底面PAB △的直线上,利用正弦定理求得PAB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再根据三棱锥C PAB -外接球的半径为R 求出外接球半径,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由2,4,5AB AC BC ===, 可得222BC AB AC =+,所以AB AC ⊥, 又,PB AC AB PB B ⊥⋂=,且PB ,AB 平面PAB ,所以AC ⊥平面PAB ,故三棱锥B PAB -的外接球在过底面PAB △外接圆圆心且垂直于底面PAB △的直线上, 由正弦定理,可得PAB △外接圆的半径为122sin603PA r =⨯=所以三棱锥C PAB -外接球的半径为22222162233AC R r ⎛⎫⎛⎫=++= ⎪ ⎪⎝⎭⎝⎭ 所以三棱锥C PAB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16644433S R πππ==⨯=, 即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16644433S R πππ==⨯=. 故选:B.7.(2022·福建龙岩·高一期中)已知三棱锥A -BCD 中,22CD =2BC AC BD AD ====,则此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23πB .2πC 82πD .8π【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三棱锥的几何特点计算出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即可计算出表面积. 【详解】如图,O 为CD 的中点,根据题意,BCD △和ACD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 2OA OB OC OD ===O ∴是三棱锥外接球的球心,且外接球的半径2R OA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8S R ππ==. 故选:D.8.(2022·湖南·雅礼中学高一期中)在正三棱锥P ABC -中,23AB =正三棱锥P ABC -的体积是43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5π B .15πC .25πD .35π【答案】C【分析】根据体积求得锥体高度,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底面所在的圆的半径,结合勾股定理求得外接球的半径,即可求出其表面积. 【详解】如图所示,设点G 为ABC 的外心,则PG ⊥平面ABC ,由13P ABC ABCV SPG -=⋅=1132334332PG ⨯⨯= ∴4PG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直线PG 上.设其外接球的半径为R , 由正弦定理得22sin3AB AG π==,在Rt OAG 中,|||4|OG PG R R =-=-,由勾股定理得222OA OG AG =+,即2222|4|R R =+-,解得52R =. 正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是22544252S R πππ⎛⎫==⨯= ⎪⎝⎭,故选:C .二、多选题9.(2022·浙江宁波·高一期中)已知点,,,A B C D 是半径为2的球面上不共面的四个点,且23AB CD ==,则四面体ABCD 体积的值可能为( )A .3B .4C .43D .6【答案】AB 【解析】 【分析】设球心为O ,,E F 分别为,AB CD 中点,根据球心的特征可知求得1OE OF ==,知,E F 是以O 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面上的点,从而得到02EF OE OF <+=≤,利用三棱锥体积公式可确定223A BCD A CDE CDEV V S d --==⋅,结合3d AE =≤CDE △边CD 上的高2h EF ≤≤可求得体积最大值,由此确定选项.设O 为,,,A B C D 所在球面的球心,,E F 分别为,AB CD 中点,2OA OC .3AB CD ==OE AB ∴⊥,OE CD ⊥且3AE CF ==1OE OF ∴==,则,E F 均是以O 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面上的点,则02EF OE OF <+=≤,E 是AB 中点,223A BCD A CDE CDEV V S d --∴==⋅(d 为点A 到平面CDE 距离,3d AE ≤, 又12CDESCD h =⋅(h 为点E 到CD 距离,2h EF ≤≤), 2232343A BCD V -⨯∴=≤,当且仅当,,E O F 三点共线且AB CD ⊥时等号成立.故选:AB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外接球相关问题的求解,解题关键是能够确定,AB CD 中点,E F 是以O 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面上的点,从而能够确定点A 到平面CDE 距离和点E 到CD 距离的范围,利用棱锥体积公式可求得体积的最大值.10.(2022·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中)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ABC π∠=,1AC AA =,若该三校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8π,则该三棱柱的体积不可能是( ) A .15 B .18 C .21 D .24【答案】CD 【解析】 【分析】设1AC AA m ==,求得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3r =结合球的表面积公式和球的截面性质,列出方程求得23m =ABC 面积的最大值,根据柱体的体积公式求得棱柱的最大体积,结合选项,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所示,设1AC AA m ==, 在ABC 中,3ABC π∠=,AC m =,所以外接圆的半径23sin3m r π==3r = 取上底面111A B C △和下底面ABC 的外心,分别为21,O O ,连接12O O ,取得12O O 的中点O ,可得O 为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外接球的球心, 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可得2428R ππ=,解得27R =,在1BOO 中,可得22211OB O B OO =+,即222(()723m R =+=,解得212m =,所以23m =111ABC A B C -的高为3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122cos23b c bc b c bc bc bc bc π=+-=+-≥-=,当且仅当b c =时,等号成立,所以12bc ≤, 所以ABC 的最大面积为max 1sin 3323S bc π==所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332318V Sh ==. 所以三棱柱111ABC A B C -不可能为21和24. 故选:CD.11.(2022·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高一期中)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独特的几何体,“等腰四面体”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等腰四面体,就是指三组对棱分别相等的四面体.关于“等腰四面体”,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长方体中含有两个相同的等腰四面体B .“等腰四面体”各面的面积相等,且为全等的锐角三角形C .“等腰四面体”可由锐角三角形沿着它的三条中位线折叠得到D .三组对棱长度分别为a ,b ,c 的“等腰四面体”222a b c ++【答案】ABC 【解析】【分析】作出长方体,根据等腰四面体的定义得出图形,根据长方体的性质判断各选项. 【详解】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有两个相同的等腰四面体:11ACB D 和11AC BD ,A 正确;如等腰四面体11AC BD 中,每个面可能看作是从长方体截一个角得出的, 如图,设11111,,A D A B AA 的长分别为,,x y z ,不妨设x y z ≥≥, 则2211B D x y +221AD x z +221AB y z +1BD 最大, 其所对角的余弦值为22222221122222222cos 02B AD y z x zy z x z∠==>+⋅++⋅+,最大角11B AD ∠为锐角,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同理其它三个面都是锐角三角形,各个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为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B 正确;把一个等腰四面体沿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剪开摊平,则得一个锐角三角形,还有三条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如等腰四面体11ACB D ,沿11,,AB AD AC 剪开摊平,11,ND PD 共线,同理可得,CM DP 共线,11,B M B N 共线,MNP △为锐角三角形(与等腰四面体11ACB D 的面相似),且1111,,B C B D CD 是这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因此C 正确;如上等腰四面体11AC BD 中三条棱长分别是长方体的三条面对角线长,由长方体性质知长2222a b c ++D 错。

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

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

解析正四面体外接球内切球半径正四面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多面体,其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相互之间都是等角的。

正四面体有个很有意思的性质,就是它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是相等的。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证明: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正四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

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图形: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

正四面体外接球的圆心为O,内切球的圆心为I。

现在我们来证明r=R。

步骤1:连接OI,这条线段的长度为r+R。

步骤2:连接AB、AC、AD、BC、BD、CD,将正四面体分成四个小正三角形。

步骤3:我们知道正四面体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设为S。

步骤4: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O、BO、CO、DO的长度。

AO=BO=CO=DO=√(3S)/3步骤5:再通过余弦定理求出角AOI的大小。

cos(AOI)=(OI²+AO²-AI²)/(2×OI×AO)=(r+R)/(2r)步骤6:由于AOI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角OAI也等于角OIA。

因此,我们可以用余弦定理求出AI的长度。

cos(OAI)=(OI²+AI²-OA²)/(2×OI×AI)=cos(AOI)AI=√(OI²+OA²-2×OI×OA×cos(AOI))步骤7: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求出BI、CI、DI的长度。

BI=√(OI²+OB²-2×OI×OB×cos(BOI))CI=√(OI²+OC²-2×OI×OC×cos(COI))DI=√(OI²+OD²-2×OI×OD×cos(DOI))步骤8: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求出AB、AC、AD、BC、BD、CD 的长度。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有关问题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有关问题

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有关问题一、外接球的问题简单多面体外接球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难点和重要的考点,此类问题实质是计算球的半径或确定球心O 的位置问题,其中球心的确定是关键. (一) 由球的定义确定球心球的定义:在空间中,如果一个定点与一个简单多面体的所有顶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定点就是该简单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由上述性质,可以得到确定简单多面体外接球的球心的如下结论. 结论1: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其体对角线的中点.结论2:正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结论3: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是上下底面三角形外心的连线的中点,由球心、底面中心及底面一顶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便可得球半径.(在1BOO Rt ∆中,21212OO BO BO +=,即222)2(hr R +=.) 结论4:正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其高上,具体位置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以正三棱锥为例:设正三棱锥的底面△ABC 的边长为a ,高为h ,外接球球心为O ,半径为R . 在1AOO Rt ∆中,21212OO AO AO +=,即222)(33R h a R -+⎪⎪⎭⎫ ⎝⎛=.) 结论5:若棱锥的顶点可构成共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公共斜边的中点就是其外接球的球心,则公共斜3R a=222a b c R ++=BC边的一半就是其外接球的半径.(二)构造正方体或长方体确定球心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是在其体对角线的中点处. 1.可构造正方体的类型:①正四面体:棱长对应正方体的面对角线.① ② ③②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正三棱锥:底面棱长对应正方体的面对角线,侧棱对应正方体的棱长. ③四个面都是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最长的棱长对应正方体的体对角线. 2.可构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类型①同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②三个侧面两两垂直的三棱锥;③有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①与②与③ ④④相对的棱相等的三棱锥:设对应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BC 2=a 2+b 2,AC 2=a 2+c 2,AB 2=b 2+c 2.所以对应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为2222222AB AC BC c b a ++=++.⑤含有其它线面垂直关系的棱锥. (三) 由性质确定球心利用球心O 与截面圆圆心O’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圆,确定球心. 记球的半径为R ,截面圆的半径为r ,球心O 与截面圆圆心O’A BC DA BCPABCP的距离为d,则有R2=r2+d 2.(四) 圆柱外接球模型计算球的半径一个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的圆柱,求它的外接球半径. 222)2(h r R +=(1) (2) (3)变形一:如果我们对圆柱上下底面对应位置处,取相同数量的点,比如都取三个点,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得到(直)三棱柱,它的外接球其实就是这个圆柱的外接球,所以说直棱柱的外接球求半径符合这个模型. 在这里棱柱的高就是公式中的h ,而棱柱底面△ABC 外接圆的半径则是公式中的r .变形二:如果把三棱柱上面的C 1去掉,如图(2)所示,我们得到有一个侧面⊥矩形底面的四棱锥,其中r 为垂直底面的侧面△ABC 的外接圆半径,h 为垂直于那个侧面的底面边长AA 1.变形三:如果把上面的那个三棱柱上面的B 1,C 1两点去掉,如图(3)所示,我们得到一根侧棱⊥底面的三棱锥,其中r 为底面△ABC 外接圆半径,h 为垂直于底面的那条侧棱AA 1.二、内切球问题若一个多面体的各面都与一个球的球面相切, 则称这个多面体是这个球的外切多面体,这个球是这个多面体的内切球.结论1:内切球球心到多面体各面的距离均相等,外接球球心到多面体各顶点的距离均相等. 结论2:正多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球心重合.结论3:正棱锥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球心都在高线上,但不重合. 结论4:基本方法:构造三角形利用相似比和勾股定理. 结论5:体积分割是求内切球半径的通用做法. (一)正方体的的内切球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求(1)内切球半径;(2)与棱相切的球半径.Rr2h A BC1A 1B 1C A BC1A 1B A BC1A(1)内切球:截面图为正方形的内切圆,得2a R =. (2)棱切球:切点为正方体各棱的中点,截面图为为正方形的外接圆,得22a R =. (二)棱锥的内切球(分割法)将内切球的球心与棱锥的各个顶点连线,将棱锥分割成以原棱锥的面为底面,内切球的半径为高的小棱锥,根据分割前后的体积相等,列出关于半径的方程.设三棱锥的棱长为a ,内切球半径为r.V V V V VPAB O PBC O PAC O ABC O ABCP -----+++=r S r S r S r S PAB PBC PAC ABC 31313131+++= r S S S S PAB PBC PAC ABC )(31+++= 内切球r S ABC P -=31所以ABCP ABCP S V r --=3内切球一般地,记棱锥的体积为V ,表面积为S ,则内切球的半径为SV r 3=. (三)圆柱、圆锥的内切球(截面法)(1)圆柱的内切球:圆柱的轴截面为正方形,记圆柱的底面圆的半径r ,内切球的半径R ,则R =r . (2)圆锥的内切球:圆锥的轴截面为三角形的内切圆,记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r ,内切球的半径R ,由于在△ABC 中,所以CS R 2=.备注:1.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S S S S AO BAO C BO C ABC ∆∆∆∆++=r c b a cr br ar )(21212121++=++= 内切圆r C ABC ∆=21所以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CSr 2=,其中S 为△ABC 的面积,C 为△ABC 的周长. 2. 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利用正弦定理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CcB b A a R sin 2sin 2sin 2===. ①正三角形:a a R 3360sin 2=︒=,其中a 为正三角形的边长.②直角三角形:290sin 2cc R =︒=,其中c 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3. 正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的半径之比正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的两个圆心“二心合一”. 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内切圆半径为r ,外接圆半径为R.由于a a R 3360sin 2=︒=,a a a a a a C S r 6360sin 2122=++︒⋅⋅⋅⨯==, 所以1:2:=r R ,即圆心O 为正三角形高h 的三等分点.4.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两个球心“二心合一”. 设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a ,内切球半径为r ,外接球 半径为R ,则OA=OB=R ,OE=r.∵底面△BCD 为正三角形,∴BE=a 33 在BEO Rt ∆中,222OE BE BO +=,即22233r a R +⎪⎪⎭⎫ ⎝⎛=,得a R 46= ∴1:3:=r R ,即球心O 为正四面体高h 的四等分点. 5.正三棱柱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正三棱柱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球心是重合的,过侧棱1AA 和它们的球心O 作截面如下图所示:设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a . 由于内切球投影到底面的圆是底面正三角形的内切圆,所以a R 632=,从而正三棱柱的高为a R h 3322==. 在O D A Rt 11∆中,得22222211211256333a a a R D A R =⎪⎪⎭⎫ ⎝⎛+⎪⎪⎭⎫ ⎝⎛=+=,a R 1251=∴因此1:5:21=R R .。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

四面体外接球得球心、半径求法在立体几何中,几何体外接球就是一个常考得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图形不会画,另一方面在画出图形得情况下无从下手,不知道球心在什么位置,半径就是多少而无法解题。

本文章在给出图形得情况下解决球心位置、半径大小得问题、一、出现“墙角”结构利用补形知识,联系长方体。

【原理】:长方体中从一个顶点出发得三条棱长分别为,则体对角线长为,几何体得外接球直径为体对角线长 即【例题】:在四面体中,共顶点得三条棱两两垂直,其长度分别为,若该四面体得四个顶点在一个球面上,求这个球得表面积。

解:因为:长方体外接球得直径为长方体得体对角线长所以:四面体外接球得直径为得长即:所以球得表面积为二、出现两个垂直关系,利用直角三角形结论。

【原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球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

【例题】:已知三棱锥得四个顶点都在球得球面上,且,,,,求球得体积。

解:且,,,,因为 所以知所以 所以可得图形为:在中斜边为在中斜边为取斜边得中点,在中在中 所以在几何体中,即为该四面体得外接球得球心A C所以该外接球得体积为【总结】斜边一般为四面体中除了直角顶点以外得两个点连线、三、出现多个垂直关系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知识求解ﻩ【例题】:已知在三棱锥中,,,,求该棱锥得外接球半径、解:由已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得所以半径为【结论】: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四、四面体就是正四面体处理球得“内切”“外接"问题与球有关得组合体问题,一种就是内切,一种就是外接。

作为这种特殊得位置关系在高考中也就是考查得重点,但同学们又因缺乏较强得空间想象能力而感到模糊。

解决这类题目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与接点得位置及球心得位置,画好截面图就是关键,可使这类问题迎刃而解。

一、棱锥得内切、外接球问题例1.正四面体得外接球与内切球得半径就是多少?分析:运用正四面体得二心合一性质,作出截面图,通过点、线、面关系解之。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问题 讲义 (解析版)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问题  讲义 (解析版)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问题高考分析: 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中档题和偏难题为主. 一、几种常见几何体的外接与内切球 1.长方体的外接球 (1)球心:体对角线的交点;(2)半径:R =a 2+b 2+c 22(a ,b ,c 为长方体的长、宽、高).2.正方体的外接球、内切球及与各条棱相切的球 (1)外接球:球心是正方体的中心;半径R =32a(a 为正方体的棱长); (2)内切球:球心是正方体的中心;半径r =2a(a 为正方体的棱长);(3)与各条棱都相切的球:球心是正方体的中心;半径=2r a (a 为正方体的棱长). 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1)外接球:球心是正四面体的中心;半径R (a 为正四面体的棱长);(2)内切球:球心是正四面体的中心;半径r (a 为正四面体的棱长).求外接球问题常用方法:1.补体法。

将几何体补形成长方体正方体等常见模型去求解2.外接球的球心都在过底面外接圆圆心的垂线上(注意球体可以滚动所以可以选择较为方便计算的那一面作为底面)3.利用外接球球心到几何体各顶点距离都等于半径4.球心与截面圆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圆求外接球的关键是确定球心位置,进而计算出外接球半径。

题型一:柱体的外接球1.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_________.2.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侧棱垂直于底面,且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 ,则该三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_.3.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16πB .20πC .24πD .32π4.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2,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πB.3π4 C.π2 D.π4题型二:锥体的外接球5.求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6.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内接于一个半径为R 的球,则正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 )A.16R 381B.32R 381C.64R 381 D .R 3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B ⊥底面ABCD ,O 为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若PB =1,∠APB =∠BAD =π3,则三棱锥P -AOB 的外接球的体积是_________.8.已知△ABC 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且其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球O 的表面积为16π,则O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 ) A.B.C. 1D.9.已知,,A B C 为球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1O 为ABC 的外接圆,若⊙1O 的面积为4π,1AB BC AC OO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64πB. 48πC. 36πD. 32π10.《九章算术》中对一些特殊的几何体有特定的称谓,例如: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将一堑堵沿其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切开,得到一个阳马(底面是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和一个鳖臑(四个面均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在如图所示的堑堵ABC -A 1B 1C 1中,AA 1=AC =5,AB =3,BC =4,则阳马C 1-ABB 1A 1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25πB .50πC .100πD .200π11.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PA =PB =PC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PA ,AB 的中点,∠CEF =90°,则球O 的体积为 A .68πB .64πC .62πD .6π12.已知正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其底面边长为3,E,F ,G 分别为为侧棱AB,AC,AD 的中点.若O 在三棱锥A -BCD 内,且三棱锥A -BCD 的体积是三棱锥O -BCD 体积的3倍,则平面EFG 截球O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微专题 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内切球1.半径为R 的球的外切圆柱(球与圆柱的侧面、两底面都相切)的表面积为_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2.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则其内切球的半径为_________.3.已知正三棱锥的高为6,内切球(与四个面都相切)的表面积为16π,则其底面边长为( ) A .18 B .12 C .6 3 D .434.将半径为3,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接缝处忽略不计),则该圆锥的内切球的体积为( )A.2π3 B.3π3 C.4π3D .2π 5.如图,已知球O 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内切球,则平面ACD 1截球O 的截面面积为( )A.66π B.π3 C.π6 D.33π题型三 最值问题6.已知底面是正六边形的六棱锥P -ABCDEF 的七个顶点均在球O 的表面上,底面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若该六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3,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7.四棱锥S -A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底面ABCD 是正方形且和球心O 在同一平面内,当此四棱锥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其表面积等于8+83,则球O 的体积等于( )A.32π3B.322π3 C .16π D.162π38.已知SAB 是边上为2的等边三角形,045ACB ∠=,则三棱锥体积最大时,CA = ;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在立体几何中,几何体外接球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图形不会画,另一方面在画出图形的情况下无从下手,不知道球心在什么位置,半径是多少而无法解题。

本文章在给出图形的情况下解决球心位置、半径大小的问题。

一、出现“墙角”结构利用补形知识,联系长方体。

【原理】:长方体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c b a ,,,则体对角线长为222c b a l ++=,几何体的外接球直径R 2为体对角线长l 即2222c b a R ++=【例题】:在四面体ABCD 中,共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其长度分别为3,61,,若该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一个球面上,求这个球的表面积。

解:因为: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为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所以:四面体外接球的直径为AE 的长 即:22224AD AC AB R ++=1663142222=++=R 所以2=R 球的表面积为ππ1642==R S二、出现两个垂直关系,利用直角三角形结论。

【原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球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

【例题】: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BC AB ⊥且7=PA ,5=PB ,51=PC ,10=AC ,求球O 的体积。

解:BC AB ⊥且7=PA ,5=PB ,51=PC ,10=AC , 因为22210517=+ 所以知222PC PA AC +=所以 PC PA ⊥ 所以可得图形为: 在ABC Rt ∆中斜边为AC 在PAC Rt ∆中斜边为AC 取斜边的中点O ,在ABC Rt ∆中OC OB OA ==在PAC Rt ∆中OC OB OP ==所以在几何体中OA OC OB OP ===,即O 为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521==AC R 所以该外接球的体积为3500343ππ==R V【总结】斜边一般为四面体中除了直角顶点以外的两个点连线。

三、出现多个垂直关系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知识求解 【例题】:已知在三棱锥BCD A -中,ABC AD 面⊥,︒=∠120BAC ,2===AC AD AB解:由已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00(,,A )002(,,B )200(,,D (C设球心坐标为),,(z y x O 则DO CO BO AO ===,由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知222222)2(z y x z y x ++-=++ 222222)2(-++=++z y x z y x 222222)3()1(z y x z y x +-+-=++解得 1331===z y xACCy所以半径为3211331222=++=)(R 【结论】: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221221221)()()(z z y y x x PQ -+-+-=四、四面体是正四面体处理球的“内切”“外接”问题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

- 立体几何之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

- 立体几何之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 立体几何之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在高中几何部分,掌握正四面体有关的公式,在解题是效率大大提高。

有些同学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都感觉比较吃力,有点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不知道如何学好高中数学?原因是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难度层次更高,知识点,难点也更多,所以学习好高中数学,方法是关键。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学霸们是怎么学好高中数学的。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本质教育有三条重要的原则:
一,巩固基础知识,简单的题目做得又快又对;
二,学习数学三招,有逻辑地思考那些难题;
三,改掉错误习惯,避免运算错误、看错题目等毛病。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讲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有关问题,来帮助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的同学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从而为我们学好高中数学走好第一步(文章尾部附有往期文章链接)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 利用公式快速解决正四面体内切球和外接球的问题
我们先证明一下这个公式: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提高解题速度 - 实战演示
接下来,我们用两道例题来展示一下这个公式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例 2:
(2018• 新华区校级模拟)已知正四面体 P﹣ABC 的棱长均为 a,0 为正四面体
P﹣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过点 0 作平行于底面 ABC 的平面截正四面体 P﹣ABC,得到三棱锥 P﹣A1B1C1 和三棱台 ABC﹣A1B1C1,那么三棱锥 P﹣A1B1C1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结论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如果利用好这个公式,我们就能多一条翻译的路径,可简化很多繁琐的运算,即可迅速解出答案,如果是在考试中就能大幅提高解题速度,提高考试成绩,学好高中数学。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

解题小结: (1) V1:V2=R13:R23; S1:S2=R12:R22. (2) 注意扩大与扩大到的区别.
(3)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找到变化前后 半径的大小关系.
例3. 长方体的三个相邻面的面积分别为2,3, 6,这个长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求这个 球的表面积。
例4.在球心同侧有相距9cm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 积分别为49πcm² 和400πcm² ,求球的表面积。 若将“球心同侧”这个条件去掉,又如何?
·
M

D
2 在RtBOO1中,由O1B2 BO2 OO 得 1
2
C
2 2 3 2 R ( R) , 解得R , 所以S球 4 R2 3 . 3 2 3
1、一个四面体的所有的棱都为 2 ,四个顶点在同 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 )
A 3л
B 4л
C 3 3
D1 A1
解:作出过一条侧棱PC和高 PO的截面,则截面三角形PDC 的边PD是斜高,DC是斜高的射 影,球被截成的大圆与DP、DC
P
相切,连结EO,设球半径为r,
由 Rt PEO ∽ Rt PO1D
r PO 6 , 得r , DO1 PD 2
E A D B O C O1
故S球 4 r 6
A D
E
O C O1 B
所以PO1 4r
6 易求PO1 2 6, 所以r . 2
B 4л
C 3 3
D 6л
A●
解:设四面体为ABCD,O1 为其外接 球心。球半径为R,O为A在平面BCD上 的射影,M为CD的中点。 连结B O1
2 2 3 6 BO BM ( BC ) . 3 3 2 3 2 2 2 所以AO AB BO , 3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

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四面体外接球的球心、半径求法在立体几何中,几何体外接球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图形不会画,另一方面在画出图形的情况下无从下手,不知道球心在什么位置,半径是多少而无法解题。

本文章在给出图形的情况下解决球心位置、半径大小的问题。

一、出现“墙角”结构利用补形知识,联系长方体。

【原理】:长方体中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c b a ,,,则体对角线长为222c b a l ++=,几何体的外接球直径R 2为体对角线长l 即2222c b a R ++= 【例题】:在四面体ABCD 中,共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其长度分别为3,61,,若该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在一个球面上,求这个球的表面积。

解:因为: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为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所以:四面体外接球的直径为AE 的长即:22224AD AC AB R ++= 1663142222=++=R 所以2=R球的表面积为ππ1642==R S二、出现两个垂直关系,利用直角三角形结论。

【原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球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

【例题】: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BC AB ⊥且7=PA ,5=PB ,51=PC ,10=AC ,求球O 的体积。

解:BC AB ⊥且7=PA ,5=PB ,51=PC ,10=AC , 因为22210517=+ 所以知222PC PA AC += A CD B E所以 PC PA ⊥ 所以可得图形为:在ABC Rt ∆中斜边为AC在PAC Rt ∆中斜边为AC取斜边的中点O ,在ABC Rt ∆中OC OB OA == 在PAC Rt ∆中OC OB OP == 所以在几何体中OA OC OB OP ===,即O 为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 所以该外接球的体积为3500343ππ==R V 【总结】斜边一般为四面体中除了直角顶点以外的两个点连线。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PPT讲稿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PPT讲稿

解题小结:
(1) V1:V2=R13:R23; S1:S2=R12:R22.
(2) 注意扩大与扩大到的区别.
(3)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找到变化前 后半径的大小关系.
例3. 长方体的三个相邻面的面积分别为2,3, 6,这个长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求这个 球的表面积。
例4.在球心同侧有相距9cm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 积分别为49πcm²和400πcm²,求球的表面积。
若将“球心同侧”这个条件去掉,又如何?
O₂
A
O₁
B
O
题组二:
1、一个四面体的所有2的棱都
一球为面上,,则四此个球顶的点表在面同积
( ) A 3л
B 4л C
3 3
D 6л
2、若正四体的棱长都为6,内有一 切球。与求四球个的面表都面相积。
1、一个四面体的所有的2 棱都
一球为面上,,则四此个球顶的点表在A面同积
的外接球,此时球的直径
为 3,
D
S球 =4 (
3 )2 2
3 ,
选A
A
C1 B1
C B
2、若正四体的棱长都为6,内有一
切球,与求四球个的面表都面相积。
解:作出过一条侧棱PC和高PO的截面,则截面三
角形PDC的边PD是斜高,DC是斜高的射影,球被截
P
成的大圆与DP、DC相切,连结EO,设球半径为r,
R2 2 ( 3
2 R)2,解得R 3
3 2
, 所以S球
4
R2
3 .
1、一个四面体的所有的2 棱都 一 (A为球3л面)上,B则四4л 此个C 球顶的点表在3 面同3 积 D 6л
解法2 构造棱长为1的正 方体,如图。则A1、C1、B、D

外接球内切球公式总结

外接球内切球公式总结

外接球内切球公式总结外接球和内切球分别是三维空间中一个多面体的外、内接球。

外接球和内切球在计算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判断多面体的大小、相似性等。

下面对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公式做出详细总结。

一、外接球外接球是以多面体的所有顶点为球面上的点,且球面必须与多面体紧密相切。

下面给出外接球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1. 普通多面体以正四面体为例,设四面体ABC为正四面体,O为外接球圆心,r为外接球半径,则有以下公式:(1) OA²=3r²;(2) AB²=4r²。

证明:OA²= (0.5AB)²+(AO-BO)²=(0.5AB)²+(3r-0.5AB)²=3r²AB²= (2/3)AH²+(2/3)HB²=(2/3)(AO²-0.25AB²)+(2/3)(BO²-0.25AB²)=4r²2. 不规则多面体以一个三角形棱锥为例,设棱锥ABCDEF的外接球圆心为O,外接球半径为r,则有以下公式:(1)OA²= R² + H²R为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H为三角形ABC到O的距离(2)其他面的公式均可类比。

证明:OA² = OB² + AB²/4= R² + [H + (R²-H²)^(1/2)]²= R² + H² + R² - 2H(R²-H²)^(1/2)= R² + H²二、内切球内切球是以多面体某一面上的所有点为球面上的点,且球面与多面体的这个面及其相邻面紧密相切。

下面给出内切球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1. 普通多面体以立方体为例,设立方体的内切球半径为r,则有以下公式:r = V/4S其中V为立方体的体积,S为立方体的表面积。

正四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球心

正四面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球心

正四⾯体外接球和内切球球⼼设正四⾯体为A-BCD.作三⾓形BCD中,CD边的中线BE, BC边的中线DF. BE,DF相交于G,连接AG.以下讨论AG的性质.连接AE,AF. 由于BC垂直于AE, BC垂直于AF,故BC垂直于平⾯ADF,(垂直于平⾯上的两相交直线,就垂直于这平⾯)从⽽BC垂直于AG.(垂直于平⾯,就垂直于平⾯上的任何直线)同理,CD垂直于AG,即知AG垂直于平⾯BCD. 即AG是过三⾓形BCD的外⼼且垂直这三⾓形所在平⾯的直线.故其上任何⼀点到三点BCD等距离. (1) 再者,平⾯ABE是⼆⾯⾓平⾯C-AB-D的平分⾯.即:⼆⾯⾓C-AB-E = E-AB-D 由此知,平⾯ABE上任何点到平⾯ABC 和平⾯ABD的距离相等.同理:平⾯ADF是⼆⾯⾓平⾯C-AD-B的平分⾯.知:平⾯ADF上任何点到平⾯ABD 和平⾯ACD的距离相等.⽽AG在是上述两平⾯的交线,,故AG上的任何点到,此到三平⾯ABC,ABD,ACD的距离相等(2)同理,设三⾓形ADC的中⼼为H,连接BH, 则BH有相应的性质:(1a)其上任意点到三点ADC的距离相等;(2a)其上任意⼀点到三平⾯:BCD,BCA,BAD 距离相等..AG, BH都在同⼀平⾯ABE中,设它们相交于O,则O点到四点:A,B,C,D距离相等,且O点到四⾯ABC,ABD, BCD,ACD距离相等.即O点既是外接球的中⼼,⼜是内切球的中⼼.求证:空间中两条异⾯直线有且只有⼀条公垂线!即已知:直线a和直线b为异⾯直线求证:它们有且只有⼀条公垂线我问过很多同学和⽼师他们都写不出来...注意证明公垂线的存在性和唯⼀性! 存在性证明过直线b作平⾯A平⾏于a,将a向A投影得a'交b于点p过点p作直线c垂直于A∵c⊥A∴c⊥b且c⊥a'∵a‖a'且c∩a'=p∴c⊥a=p'则c即为a,b公垂线唯⼀性证明假设公垂线不唯⼀,过b上任⼀点m作公垂线交a于n∵mn⊥a a‖a'∴mn⊥a'⼜∵mn⊥b∴mn⊥A∵mn∩a=n且mn⊥a'∴mn∩a'=n'过平⾯外⼀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垂直于平⾯∴m=n'=p(三点重合)得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A垂直,与定理(过平⾯上⼀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垂直于平⾯)⽭盾,故假设不成⽴.唯⼀性得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正四面体为A-BCD.
作三角形BCD中,CD边的中线BE, BC边的中线DF. BE,DF相交于G,连接AG.
以下讨论AG的性质.
连接AE,AF. 由于BC垂直于AE, BC垂直于AF,
故BC垂直于平面ADF,(垂直于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就垂直于这平面)
从而BC垂直于AG.(垂直于平面,就垂直于平面上的任何直线)
同理,CD垂直于AG,
即知AG垂直于平面BCD. 即AG是过三角形BCD的外心且垂直这三角形所在平面的直线.
故其上任何一点到三点BCD等距离. (1) 再者,平面ABE是二面角平面C-AB-D的平分面.即:二面角C-AB-E = E-AB-D 由此知,平面ABE上任何点到平面ABC 和平面ABD的距离相等.
同理:平面ADF是二面角平面C-AD-B的平分面.
知:平面ADF上任何点到平面ABD 和平面ACD的距离相等.
而AG在是上述两平面的交线,,
故AG上的任何点到,此到三平面ABC,ABD,ACD的距离相等(2)
同理,设三角形ADC的中心为H,连接BH, 则BH有相应的性质:
(1a)其上任意点到三点ADC的距离相等;
(2a)其上任意一点到三平面:BCD,BCA,BAD 距离相等..
AG, BH都在同一平面ABE中,设它们相交于O,则O点到四点:A,B,C,D距离相等,
且O点到四面ABC,ABD, BCD,ACD距离相等.
即O点既是外接球的中心,又是内切球的中心.
求证:空间中两条异面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公垂线!
即已知:直线a和直线b为异面直线
求证:它们有且只有一条公垂线
我问过很多同学和老师他们都写不出来...注意证明公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存在性证明
过直线b作平面A平行于a,将a向A投影得a'交b于点p
过点p作直线c垂直于A
∵c⊥A
∴c⊥b且c⊥a'
∵a‖a'且c∩a'=p
∴c⊥a=p'
则c即为a,b公垂线
唯一性证明
假设公垂线不唯一,过b上任一点m作公垂线交a于n
∵mn⊥a a‖a'
∴mn⊥a'
又∵mn⊥b
∴mn⊥A
∵mn∩a=n且mn⊥a'
∴mn∩a'=n'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m=n'=p(三点重合)
得过点p有两条直线与A垂直,与定理(过平面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唯一性得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