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的意思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的意思一、意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的意思是学习时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只有带着疑问才能使学习进步。
二、出处:这句话出自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的著作《陆九渊集语录下》,原文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原文的翻译如下:学习时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只有带着疑问才能使学习进步。
有小的疑问才有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才有大的进步。
三、作者简介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官员,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
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
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四、赏析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在《陆九渊集·语录下》中写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学海无涯,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
看书学习,是为了追求知识,获得智慧。
如何获得?关键在于先要有疑问,有疑问,才有思考,才去感悟,才有长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就是读书学习的一对矛盾。
古人说:“学贵有疑”。
疑者,即问题、困惑。
有疑,会激发你去思考,会引导你去解惑,想方设法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样你就会孜孜不倦地求知学习。
带着疑问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博览群书,像海绵一样吸水,对问题彼此求证,找到正确的答案。
求知求能,人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北宋大儒张载说:“凡是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长进。
”这也是运用质疑的学习方法对待世间处事的深刻哲理。
疑,不仅仅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答案,还会衍生出新的疑问,新的变化,新的情况,新的矛盾以及新的问题。
这样就会使你不断地去寻觅和探索新的答案,在这种探索中,逐渐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增长处理问题地能力和水平。
97-宋明理学4
宋明理学4第四节本心与良知“本心”和“良知”是陆王心学的基本范畴。
以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一系,是在与道学一系的辩论和竞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与朱熹曾进行过多次学术辩论,辩论的范围涉及理学的几乎所有核心问题,辩论的影响则波及当时的多个学派。
朱、陆以及后学之间就此展开的朱陆异同之辨,从时间上绵延至今达八百余年而不绝,从空间上说则不局限于中国本土的范围,随着理学的传播,还扩展到古代的朝鲜和日本。
王守仁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便是朱陆之辨的一个具体成果。
王守仁心学既是对陆九渊心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可看作是从心学立场出发对朱陆双方的综合,是在程朱道学日益走向僵化的环境下去回应理学所面对的时代的挑战的。
一、陆、王的生平与著作(一)陆九渊的生平与著作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
因其讲学于象山,人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自幼悟性甚高,据称他几岁的时候就能对“天地何所穷际”的问题“深思至忘寝食”,后又感觉程颐的讲理与孔孟讲仁、讲心、讲性之言不类。
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后来竟成了他创立“心”学的思想肇因。
他16岁时,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夷狄乱华”和宋所受的屈辱,便立志习武,以图收复失土,雪靖康之耻。
登进士第后,陆九渊朝夕与友人问答论学,学术声名大振,“远迩闻风而至,求亲炙问道者益盛”(《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三十三)。
自此开始讲学授徒,培养人材极多。
有鉴于陆九渊和朱熹的学术出入甚大,吕祖谦出面邀请双方相会于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欲使两家学术“会归于一”,史称“鹅湖之会”。
但讨论的结果不仅未能达到朱陆的会归统一,反而使两派的学术分歧公开化了。
后朱熹在其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时,特邀陆九渊做学术演讲。
陆九渊以《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题进行发挥,直讲得听讲者“莫不悚然动心焉”,获得了朱熹的高度评价。
朱陆在学术争论中所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包容的品格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堪为后来人的楷模。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携藜杖出寒谷,又枉篮 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 不信人间有古今。” ——朱 熹
★无极、太极之辨
(《语录下》)。
1、物可以蒙蔽心,使本心暗而不明。
“是心之稂莠,落于交物之初,有滋而无芟,根固于怠忽,末蔓 于驰骛,深蒙密覆,良苗为之不殖。”(敬斋记)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除了本体之心外,还有因物而生之心, 或者说,被物蒙蔽之心。本心与外物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存 心不固,本心不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认识之心。
“人有五官,官有其职,某因思是便收此心,然惟有止物而已。”
(二)发明本心
1、认识是顿悟,而不是渐悟。
内省求本心,不以感性认识材料为基础,甚至也没有理性的指导, 只是静坐苦思冥想,所以没有一个渐积的过程,而只能顿悟,这种顿悟到 底因何产生,恐怕陆氏师生自己也是莫明其妙的,故眸子一亮就不免“窃 异之”。不可否认,人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基础上和一定环境中确实可以 产生大彻大悟的现象,然而,这种彻悟是认识积累的结果,是对事物长期 大量观察之得。由于某一事件突然认识到这些已知事物的共同本质,原来 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也随之豁然开朗起来。但陆九渊的彻悟不是这样, 他反对积极地去认识外物,认为认识外物越多,离开真理越远,认识是顿 悟,而不是渐积。
2、万物存在于我心之中。
万事万物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既然吾心即是 宇宙,那么可以得出一个逻辑的结论:万物存在于我的心 中,这是对先秦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的发挥。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日之圣贤,先得 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与侄孙濬》)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语录上) “心之所为,犹之能生之物”(敬斋记) “满心而发,充塞宇宙”(语录上)
陆九渊06
The Philosophy of Lujiuyuan
心学 心即理 格物 朱陆之辨
一. 心学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公元 1139年(宋高宗绍兴九年), 死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 三年12月),江西抚州金溪人。 他做过几任中下级官吏,晚年 知荆门军。他讲学于江西的象 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到 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 他们的学派后来称为“陆王心 学”。陆九渊的著作有《语 录》、《文集》,后人总编为 《陆象山集》。
Next Time:王守仁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The还是“六经注我”。朱熹这是 关于真理标准和认识目的的分歧。圣经贤传已具 备了所有的道理,只要从圣经贤传中悟出圣人的 深意,借助圣人的教化而洞彻自然变化之理,就 完成了学问的功夫。陆九渊则认为圣人之言只能 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真理标准,主张主体的权威 性,把“本心”即良心作为衡量圣人经书和真理 的标准
在这次著名的学术聚会上,朱、陆双方就 “为学之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双方的 分歧主要表现在朱熹侧重于“道问学”, 先博后约,即通过泛观博览来认识“天 理”,陆氏以之为“支离”;陆九渊主张 “尊德性”、“发明本心”、“先立乎其 大”,忽视知识积累,直指人心,以求顿 悟,朱氏以之为“大简”、“近禅”。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 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 大,岂有限量?”(《与赵咏道书》)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 理”(《语录》
三.尊德性而后道问学。 四.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人精神在外,至死也劳攘。须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收得精神在内时,当侧隐即恻隐,当羞恶即羞恶,谁欺 得你?谁瞒得你?”(《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 说不能惑。”(《与曾宅之》,《陆九渊集》卷一) “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君子以自昭其明德。人 之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暴谓自暴,弃为 自弃,侮为自侮,反为自反,得为自得。福祸无不自己 求之者,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语录上》《陆 九渊集》卷三十四)
中国儒学心学介绍
中国儒学心学介绍心学是中国儒家的一种影响广泛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身养性、返身而诚。
先秦孟子和宋明陆王都是心学哲学冢。
战国时代的儒家孟子讲“浩然之气”,讲“尽其心”,讲“反身而诚”,都是强调人的主观性,并且认为在顺境或逆境下也不能动摇,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南宋时陆九渊发挥孟子思想,《语录下》记云:门人詹子南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陆九渊说:“因读《孟子》而自得之。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陆九渊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方面的思想,创立了心学,以心即人的主观性作为哲学的核心,并和他的学生形成一个学派,称为“南宋陆学”。
后来明朝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因而又称“陆王心学”,可以说,心学也是从儒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学派。
“心学”在南宋与程朱理学、陈亮叶逋的功利学鼎足而立,在明朝则与理学分庭抗礼。
在宋明几百年中也是一个显学,是很有影响的学派。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
曾居贵溪之象山,故又号象山先生。
他是南宋陆学的首领,是宋明时代“心学”的创始人。
哲学家的特点就是要探讨宇宙的统一性。
老庄之学认为宇宙统一于道,所以叫道学,程朱理学把理作为宇宙的统一性的实体。
陆九渊则把“心”作为宇宙的统一性的实体,所以形成心学思想体系。
说也奇怪,陆九渊似乎在先天气质上就与众不同,“举止异凡儿”,他思想内向,不活泼,多深思,(《语录下》:“吾自幼时,听人议论似好,而其实不如此者,心不肯安,必要求其实而后已。
”深思求实,是陆九渊治学的特点。
)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多大,到哪儿才到头。
由于思考过多,可能影响健康,直到14岁,手和脚都没有温暖过。
也由于思考深入,少年时代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他听别人读程颐的文章,就觉得与自己的思想不一致,又感到程颐跟孔子、孟子的说法有区别。
他第一次读《论语》时,喜欢曾子的观点,不喜欢有子的说法。
古代教育名言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王安石:《明州慈溪县学记》,见《王文公文集》卷三十四。
)意思: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2、人言教职为闲署,不知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人才之本也。
(颜元,见《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
)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胡瑗:《松滋儒学记》,见《古今图书集成》第五十五册,第7页)意思:使天下得到治理的在于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在于教化,担任教化任务的在于教师,弘扬教化的任务使百姓受到教育的是各郡邑的官吏,施行教化的基础是各地的学校.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丘《论语.阳货》)意思: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意思: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
(张履祥:《备忘二》,见《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十)意思:德行是衡量学者的第一要求,德行是才学的统筹,才学是德的资本.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都很好的人,他的成就必定很大.反之,即使有成就也是小成就6、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
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
二者亦交养护发,实是一种功夫。
(张履祥《备忘三》,见《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十一)意思:道德是事业的根本,事业是道德的显现。
道德进步事业就会发展,事业发展了道德也会提高,二者相互滋养促进,这是一种功夫。
7、战虽有成,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翟:《墨子.修身》)意思:君子率军打仗虽有阵法,但勇敢却是为根本。
办理丧葬讲求礼仪,但哀痛是根本。
第五章 陆九渊的心本论
第五章陆九渊的心本论陆九渊,字子静,自号存斋(公元1139——1192,宋高宗绍兴九年——宋光宗绍熙二年)。
曾在贵溪象山讲学,故世称象山先生。
其家为九世同堂大家族,家门百口。
八世祖陆希声为唐昭宗之相。
其父陆贺生有六子。
其家法是“不以不得科举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年谱》)家中每个成员皆各有其职。
陆九渊哲学思考起于“宇宙”二字。
他三、四岁便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其父笑而不答。
十余岁时,因读古书至宇宙二字,看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于是大悟:“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
”乃挥笔书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今人是否还能理解如此觉解?)少时读书,曾听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认为伊川之言不类孔孟。
34岁方登进士。
曾任隆兴建安主簿,国子正——政府的删订官员、负责编理,修订奏章律令;对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之事有深刻印象,又闻靖康之事,故剪去指爪,学习弓马,颇知战争韬略。
在出任湖北荆门之政时,一年之内,政行令修,民俗为变;只用二旬时间,修筑起荆门城墙,整顿了荆门之武备。
当时丞相周必大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
”但陆九渊在政治生涯中,并未受到重用。
他最后将人生的重心转向学术、以求整饬人心,匡时济世,极力批评当时社会的场屋之弊和士大夫的“富贵利达”之梦,希望士人们能“先立乎其大者”,从而达到修其本而治其未的政治功效。
其“心学”思想与他的现实关怀,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一、宋初理学中的“心学”思想资源作为北宋初期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其哲学中的“无极而太极”的命题影响了二程、张载、和朱熹的哲学;而其哲学中“诚”这一概念统合天人,从而涵蕴着心性合一,内外合一,心物合一的思维逻辑。
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
纯粹至善者也。
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诚之通;利亨,诚之复。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诚》上)又说:“诚者,圣人之本。
浅谈陆九渊的成圣思想
浅谈陆九渊的成圣思想作者:丁国友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03期摘要:圣人是儒家理想人格的终极目标,历朝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曾围绕这一目标探讨如何成为圣人。
南宋时期的陆九渊亦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体自我限隔、资质气质、物欲意见以及邪说的影响,使得人的本心被遮蔽,故而与圣人目标渐行渐远。
因此,人要成圣就必须通过一系列工夫去蔽明理,使本心澄明,从而实现道德主体的自由之境,成就圣人事业。
关键词:陆九渊;工夫论;本心;成圣陆九渊(1139—1193年),江西金溪人,字子静,号存斋,又号象山翁,人称象山先生。
南宋时期著名的道学家,是心学一系的创始人。
学界一直热议陆九渊的本心思想,而实际上,象山对于如何成为圣人也提出过自己的一番见解。
他的成圣思想,从肯定人存在的价值出发,认为:“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深思痛省,枉自汨没虚过日月。
”(陆九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1页)“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人。
”(陆九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49页)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求名求利求富贵,而是堂堂地做个人,人生的最高理想也不是做多大的官,而是在人生境界上成为“大人”(郑晓江:《论象山先生的人生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抚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二期第18页),即成就圣人事业。
但在现实生活中主体的成圣之路并不是坦途,恰恰有着种种困难,阻碍着每个人都成为圣人。
因此,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景象是:圣人寥寥,凡人遍地。
究其原因就是成圣路上人的本心被遮蔽。
一、遮蔽本心——圣人之途的障碍在实际生活中,遮蔽本心、阻隔人人成为圣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主体自身的原因,又有外在的环境的原因。
1.个体的自我限隔人的本然状态时可以“参天地而立,成天地之能,其智能非天下之敌也”。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陆九渊集》卷二十九,第343页)可是人却“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语录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第401页)而造成虽“圣人与我同类。
抚州先贤陆九渊
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汉族,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
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是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祖。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姓名:陆九渊别名:号象山,字子静,世人称存斋先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出生日期:1139(己未年) 逝世日期:1193职业:哲学家和教育家宗教信仰:心学主要成就:开创心学目录人物简介生卒年学术简介讲学授徒学术成就生平事迹思想基本理念心学缘起文献资料朱陆之争鹅湖之会义利之辞“无极、太极”之争陆九渊诗陆九渊墓展开人物简介生卒年学术简介讲学授徒学术成就生平事迹思想基本理念心学缘起文献资料朱陆之争鹅湖之会义利之辞“无极、太极”之争陆九渊诗陆九渊墓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生卒年陆九渊生于绍兴九年二月乙亥(即公元1139年3月26日)辰时,卒于绍熙四年冬十二月十四日(即公元1193年1月18日)日中。
享年五十四岁。
人物简介陆九渊,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人。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收养,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生有儿子(焕之),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
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
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
他初读《论语[1]》,即指出其讹误之处。
思想观点陆九渊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
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浅谈陆九渊的成圣思想
… … 一
_ 文 舍 掌
浅 谈 陆九 渊 的成 圣 思想
丁 国 友
( 汉 大学 哲 学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 7 ) 武 湖 3 0 2
摘 要 : 圣人 是 儒 家理 想人 格 的终 极 目标 , 朝 历 代 的儒 家思 想 家都 曾 围绕 这 一 目标探 讨 如 何 成 为 圣人 。南 宋 时期 的 陆 九 渊 亦 历
十 五 , 4 0页 ) 第 7 气 禀 有 厚 薄 昏 明强 柔 利 钝 之 殊 。
经 被 陷 溺 的 良心 而 不 求 这 放 失 的 本 心 。 其 实 只 要 通 过 自 己的 主 观 努 力 ,良 心是 可 能 呈 现 的 ,人 人 皆 为 尧 舜 将 不 是 一 句
梦呓, 而是 现实 。
以 做 到 直 指 本 心 明此 理 。其 实 并 不 是 他
者 。( 语录下》 陆 九渊集》 《 《 卷 十五 , 第
41 ) 5 页
上成为 “ 大人” 郑晓江 :论象 山先生 的 ( 《 人生 精神及其 现代 价值》 《 州师专 学 ,抚 报》 99年第二期第 1 )即成 就圣人 19 8页 , 事业 。但在现实生活 中主体 的成圣之路
是 其 中之 一 , 认 为 每 个 人 都 有 成 为 圣人 的 可 能 , 是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于 个体 自我 限 隔 、 他 但 由 资质 气质 、 欲 意 见 以及 邪 说 的影 响 , 物 使
得 人 的 本 心 被 遮 蔽 , 而 与 圣 人 目标 渐 行 渐 远 。 因 此 , 要 成 圣 就 必 须 通 过 一 系 列 _ 夫 去 蔽 明 理 , 本 心 澄 明 , 而 实 现 道 德 主 体 的 故 人 T - 使 从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探微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探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人们经常引用的话,大都理解为两种阐释方式,即文本为我所用和文本还原。
人们往往视之为现代阐释学两大原则的中式表达,甚或认为是中国人最早提出了这两大原则。
笔者对此颇感怀疑,于是便想探探来历。
与此相关的,是《象山集·语录》中的两段语录:其一为:“或问先生: 何不著书? 对曰: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其二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在陆著中,“本”往往指称“道”,宋史象山本传干脆就作“学苟知道”。
将这两段话联系解读,可知“六经注我”也即“六经皆我注脚”,当然有个前提,即“知本”也即“知道”。
意思是说,只要掌握了儒道,六经就都是给我服务的东西。
关于“我注六经”的含义,尚不见原著直接旁证。
但从语义表达形式推断,其文义应是与前句相反对应的,应指“我皆六经注脚”,似可理解为,“我”之思想皆是对“六经”的“注”也即阐释。
但这种理解,不太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根据汉语习惯,也可将“我注六经”按主谓宾格式,直接理解为“我”去“注”六经,也即文本还原的功夫。
与此对应,可将前句理解“六经”为“我”所用,也即创造性误读。
这样,“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就成为对上述两大阐释学原则的中国式表达。
事实上,在中文语境中,绝大多数人就都是这样理解和运用的。
如对文本原意忽略不计,这样运用也并无不妥。
不过,一联系文本根据,麻烦就大了。
因为这两句话是对“何不著书”的回答。
文本还原和创造性误读,与“何不著书”有何关系呢? 不是答非所问吗?因上之故,我也曾对两句话的文字是否有错漏产生怀疑,但苦于找不到证据。
近读陈来著《宋明理学》(辽教1991年12月版)第203页,见所引《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作“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不禁大喜过望。
可惜引文未注版本,无法核对,也不知校勘依据何在。
敬请有条件的先生查一下。
也许是依据上文的一种推断,增补了一个“安”字从而构成反问句式罢,但文意确实豁然贯通了众所周知,理学家大多通过阐释“六经”建构理论体系,论著每每采取注疏形式,朱熹堪为代表。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陆九渊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八章陆九渊当朱熹之学在南宋思想界的声势不断壮大之际,偏处江西一隅的陆九渊也开始显出锋芒毕露之势,他在思想上独树异帜,学术界通常称其思想为“象山心学”。
他与朱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人俨然是势不两立的论敌。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江西抚州金溪县人,因讲学于贵溪象山,自称“象山居士”,学者称之“象山先生”。
陆九渊出生在一个有兄弟六人的大家庭,3岁丧母,此后由兄嫂抚养成人。
陆在哲学思想上表现出早慧的特点,据记载,他在3、4岁时,便开始“思天地何所穷际不得,至于不食”。
8岁读《论语》,怀疑有子之言为支离,又认为程颐之言与孔孟不类。
在13岁时,他写道:宇宙内事乃己份内事,己份内事乃宇宙内事。
又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十三岁条)以上两段话几乎成了象山心学的标志性言论。
陆九渊到34岁时才中进士,%岁任靖安县主簿,次年参加了由吕祖谦主持的“鹅湖之会”,与朱熹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44岁后调京师任国子正和删定官,53岁知荆门军,一年后病故于任上。
陆九渊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并称“三陆子”。
陆九渊在荆门任上时间虽短,但颇有政绩,获得当时宰相周必大的好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陆九渊对王安石的变法采取了与司马光等人不同的态度,在他看来,王安石的过错并不在于他主张变祖宗之法,也不在于他推崇功利之政,而在于他“凡事归之于法度”,未免不通人情,从而丧失人心。
然而他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遭受的种种遭遇抱不平,他认为王安石“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人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同上书卷十九《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陆九渊 六经注我 的生命实践诠释学
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陆九渊"六经注我"的生命实践诠释学2010-04-29 17:15一陆九渊的生平学术陆九渊(公元一一三九--一一九二年),字子静,自号存斋,江西抚州金溪人,因其曾结茅于贵溪象山讲学,自号象山翁,故学者称其为象山先生,《宋元学案》卷五十八为《象山学案》。
在南宋时期,陆九渊所创立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相颉颃;在理学史上,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是两个最大的门派;而从整个中国思想史上来看,陆九渊也属于少数最有创见的思想家、哲学家的之一。
陆九渊出生于一个传统世家之中,陆九渊在为其兄陆九龄所写的《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中,将其家世追溯到了战国时期:其先妫姓,田敬仲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为氏。
通曾孙烈,为吴令、豫章都尉,既卒,吴人思之,迎其丧葬于胥屏亭,子孙遂为吴郡吴县人。
自烈三十九世,至唐末为希声,论著甚多。
后仕不偶,去隐义兴。
晚岁相昭宗,未几罢。
邠、陇、华三叛兵犯京师,舆疾避难,卒,谥曰"文"。
文公六子,次子崇,生德迁、德晟,以五代末,避地于抚之金溪,解橐中装,买田治生,赀高闾里。
德晟之后,散徙不复可知。
德迁遂为金溪陆氏之祖,六子。
高祖有程,为第四子,博学,于书无所不观,三子。
曾祖演为第三子,能世其业,宽厚有容,四子。
祖戬为第四子。
再从兄弟盖四十人,先祖最幼。
好释老言,不治生产,四子。
先考居士君贺为次子,生有异禀,端重不伐,究心典籍,见于躬行,酌先儒冠、婚、丧、祭之礼,行之家,家道之整,著闻州里,六子。
(《陆九渊集》卷二十七,第三一二页,中华书局一九八零年一月第一版。
下引此书不再注明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陆九渊出身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之中,其家族拥有深厚的学术、礼教传统,这一传统是陆九渊创立、开显心学思想的根底。
在陆氏六兄弟中,除陆九渊外,陆九皋(庸斋)、陆九韶(梭山)、陆九龄(复斋)亦为知名学者,全祖望言:"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论兴发教学——精选推荐
论兴发教学论“兴发教学”刘良华现代教学理论的主流模式是“知识教学”,显⽰为静态的、旁观的、实体主义的知识观。
古典教学则显⽰为“兴发教学”,显⽰为动态的、参与的、主体主义(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兴发教学”隐含在中华古学的“兴发”理论之中,其经典表述是“兴于诗,⽴于礼,成于乐”[2]。
具体⽽⾔,兴发教学包括:(1)情感教学,即兴起和引发学⽣的⽣活情趣和⼈⽣意向,使“尊德性”优先于或⾼于“道问学”,与之相应的学习是“以⽣涯规划为中⼼的学习”;(2)思维教学,即兴起和引发学⽣主动学习的个⼈观念和⼤胆假设,使“思”(主见)优先于或⾼于“学”(阅读),与之相应的学习是“以假设-求证为中⼼的学习”;(3)体验教学,即兴起并引发学⽣主动学习的亲⾝体验、整体感知,使“⾏”优先于或⾼于“知”,与之相应的学习是“以操作-体验为中⼼的学习”。
三者之间,情感教学处于核⼼地位,它更多地显⽰为课程与教学的主题与内容;后两者(思维教学和体验教学)从两个不同的⽅向对“情感本体”的课程与教学构成辅助和推进。
思维教学和体验教学都指向学⽣的思维,但思维教学侧重对象性思维,⽽体验教学侧重⾮对象性思维。
⼀、情感教学:兴起和引发学⽣的⽣活情趣和职业志向在教学领域,向来有所谓“知识本位”和“能⼒本位”之争,前者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后者重视学⽣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
不过,“知识本位”和“能⼒本位”之争,依然属于“知识学习”(或“智⼒训练”)的内部分歧,关键问题在于:在“知识”(或“智⼒”)与“情志”(或“⼈格”)之间,哪⼀个最有价值?哪⼀个最重要?哪⼀个更紧迫?这样看来,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知识本位”和“能⼒本位”之争尚属“⼩争议”和“⼩是⾮”,真正的“⼤争议”或“⼤是⼤⾮”的问题是:在“知识学习”(或“智⼒本位”)与“情志培养”(或“⼈格本位”)之间如何作出价值评估和谨慎选择?遗憾的是,现代教学对此⼤是⼤⾮的问题⼏乎不加理睬。
“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名句,渗透为人处世道德伦理,堪称经典
“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名句,渗透为人处世道德伦理,堪称经典助读资料陆九渊(1139—1193年)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
他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此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汉族,江西省金溪陆坊青田村人。
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他还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传道授业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
陆九渊虽然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但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心学”。
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此观点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恒久不变的。
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逐渐形成体系,和他与朱熹的论衡关系密不可分。
在此基础上,陆九渊形成了自己的学派特色,也找到了立学的理论根基。
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指出,陆子之学为尊德性,朱子之学为道问学。
这种对于两人学说的区分性概括,只是表明了他们各自的特色,但他们并不是孤立的、绝对的。
虽然朱熹和陆九渊都强调自己学说中有异于他者的一面,但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共同之处。
所以这种侧重理论上的区别,并不能构成根本性的分歧,都是在封建伦理的大框架下,发挥理学的精义。
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也全诗为的意思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全诗为的意思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出自《陆九渊集·语录下》.
意思是:学习最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能有进步。
这句话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怀疑和质疑的重要性。
1. 为学患无疑:表示在学习的道路上,要保持对知识的怀疑态
度,不要轻易接受表面的观点或结论。
这里的“无疑”指的是不要盲目地接受一切,而应该保持对知识的审慎和挑战精神。
2. 疑则有进也:意味着通过怀疑和质疑,才能取得进步。
当你对
知识提出疑问、进行思考和深度探讨时,你会更深入地理解问
题,从而推动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水平不断提高。
这句话鼓励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的思考和质疑态度,认为怀疑是推动学习进步的动力,而不是阻碍。
这种态度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使个体在知识获取和理解上更为深入和全面。
道德人性理论
道德人性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人性善与人性恶,同本体论一样,都是无法实证或者说无法得到完全确证的理论假设。
人性论是哲学家对于人性的价值判断和基本评价。
从历史上看,主性善论者,往往从中引出道德学说;主性恶论者,往往从中引出法治学说。
儒家在人性论上居主流的观点是性善论。
人性本善,故为道德可能性之根据。
人性何以为为善?其根源如何?这是性善论者必须给予论证的问题。
性善之人何以有恶?以人性为本善,还必须解释和说明"恶"的根源。
"恶"是道德必要性之根据。
这些问题在宋明理学中得到了深入的论证。
朱子和象山分别从道学和心学的立场,将儒家性善论作了不同方向的发展。
一、天地之性与本心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东西。
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区别,因而人性应该是一个有着具体内容的实在。
而人性论则是对于人的本质规定的看法,是从社会生活出发对于何为人性或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总结。
所有的人性论都是抽象的,因为它是对于人性问题的哲学概括;所有的人性论也都是具体的,在抽象的理论或观点背后,反映着具体的和丰富的社会生活。
就此而论,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冠之以"抽象人性论"而予以鄙薄,是一种狭隘和独断的做法。
在历史上以及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人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而人性论在时间上是在持续地演变的,在空间上是多样存有的。
在哲学发展的童年时期,人们往往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规定,而在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社会规定性。
中国儒家哲学倾向于把人的道德性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规定,这虽然已是以人的社会性来规定人的本质,但其将道德涵盖人性之全部,则甚有偏颇与局限。
而今人则认识到"人的根本就是人",用人的实践、人的生活来说明和看待人的本质。
这都标志着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认识上的变化与进步。
因为儒家主要从道德上来说明和规定人的本质,所以我们可以把儒家的人性论称作道德人性论,并以此分析朱陆对于人性与道德问题的理论和观点。
为学患无疑的下一句是什么
为学患无疑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疑则有进。
出处:句子出自宋代陆九渊《语录下》,原句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翻译:学习最怕没有疑问,有疑问学习就能有进步。
有小疑问就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就有大进步。
分析:该句探讨的是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
作者认为学习中要不断提出疑问,带着疑问学,必有长进,主张学以致用,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拓展:作品背景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欢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
《语录下》出于《陆九渊集》语录下,是陆九渊往来书信,杂文短著的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九渊:《语录》下
读书固不可不晓文义,然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
惟天下之至一,为能处天下之至变;惟天下之至安,为能处天下之至危。
学者须是有志读书,只理会文义,便是无志。
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子(按:通“仔”)细玩味,不可草草。
所谓优而柔之,厌(yàn:满足、心服)而饫(yù:饱食、满足)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底道理。
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
出一言,做一事,便道全是,岂有此理?古人惟贵知过则改,见善则迁。
今各自执己是,被人点破,便愕然,所以不如古人。
仁自夫子(按:指孔子)发之。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志小不可以语大人事。
千古圣贤,只是办一件事,无两件事。
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kēng kēng:固执)然,小人哉!宜自考察。
退步思量,不要骛(wù:通“务”)外。
……伯敏云:“先生常语以求放心、立志,皆历历可记。
”
先生云:“如今正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也,若果能立,如何到这般田地!”
伯敏云:“如何立?”
先生云:“立是你立,却问我如何立?若立得住,何须把捉!吾友分明是先曾知此理来,后更异端坏了。
异端非佛老之谓。
异乎此理,如季绎之徒,便是异端。
孔门惟顔、曾传道,他未有闻。
盖顔、曾从里面出来,他人外面入去。
今所传者,乃子夏、子张之徒,外入之学。
曾子所传,至孟子不复传矣。
吾友却不理会根本,只理会文字。
实大声宏,若根本壮,怕不会做文字?今吾友文字自文字,学问自学问,若此不已,岂止两段?将百碎。
”
(按:陆九渊)问:“近日日用常行觉精健否?胸中快活否?”
伯敏云:“近日别事不管,只理会我亦有适意时。
”
先生云:“此便是学问根源也。
若能无懈怠,暗室屋漏亦如此,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何患不成?故云‘君子以自昭明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学者为己,所以自昭其明德。
己之德已明,然后推其明以及天下。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gāo:沼泽),声闻于天。
在我者既尽,亦自不能掩。
今之学者,只用心于枝叶,不求实处。
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为学只是理会此‘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何尝腾口说?”
伯敏云:“如何是尽心?性、才、心、情如何分别?”
先生云:“如吾友此言,又是枝叶。
虽然,此非吾友之过,盖举世之弊。
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
且如情、性、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
”
伯敏云:“莫是同出而异名否?”
先生曰:“不须得说,说着便不是,将来只是腾口说,为人不为己。
若理会得自家实处,他日自明。
若必欲说时,则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
此盖随吾友而言,其实不须如此。
只是要尽去为心之累者,如吾友适意时,即今便是。
‘牛山之木’一段,血脉只在仁义上。
‘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此岂人之情也哉?’是偶然说及,初不须分别。
所以令吾友读此者,盖欲吾友知斧斤之害其材,有以警戒其心。
‘日夜之所息’,息者,歇也,又曰生息。
盖人之良心为斧斤所害,夜间方得歇息。
若夜间得息时,则平旦好恶与常人甚相远。
惟旦昼所为,梏亡不止,到后来夜间亦不能得息,梦寐颠倒,思虑纷乱,以致沦为禽兽。
人见其如此,以为未尝有才焉,此岂人之情也哉?只与理会实处,就心上理会。
……圣贤急于教人,故以情、以性、以心、以才说与人,如何泥得?若老兄与别人说,定是说如何样是心,如何样是性、情与才。
如此分明说得好,划地不干我事,须是血脉骨髓理会实处始得。
凡读书皆如此。
”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