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陆九渊1
陆九渊文言文翻译
原文一: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日:“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日:“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翻译一:陆九渊,字子静。
他三四岁的时候,就问父亲天地尽头在哪里,父亲笑而不答。
于是他深思,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到了童年时代,他的举止与别的孩子不同,见到他的人都对他表示尊敬。
他对别人说:“听到别人诵读程颐的语录,感觉像是在伤害我。
”又说:“程颐的话,为什么和孔子、孟子的话不相类似?最近我发现他学说中有很多错误的地方。
”他开始阅读《论语》,就怀疑有子的话有些支离破碎。
有一天他读古书,读到“宇宙”这两个字,解释者说:“四方上下叫做宇,往古来今叫做宙。
”他忽然醒悟道:“宇宙内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分内事,自己的分内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情。
”原文二: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尝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
”翻译二:后来在乾道八年(1172年)考取进士。
到了朝廷,士人们争相跟随他学习。
他深受感动,听到他的学说后都纷纷兴起。
他教导学生不拘泥于学规,对于学生的过错,他能准确指出,让学生汗颜。
对于那些心中有所疑惑却不能自己明白的人,他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使他们豁然开朗。
有些人虽然与他相隔千里,但听到他的学说大概,就能了解他的为人。
他曾说:“思考不端正的人,立刻就能发现,就可以改正。
思考端正的人,一旦失去,就变得不端正了。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看到陆九渊的文言文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思想。
陆九渊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因讲学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世称“象山先生”,学术界常称其为“陆象山”。
兄弟陆九龄,亦儒学名家。
[1]生平事迹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阖门百口的封建世家。
他的八世祖陆希声曾为唐昭宗之相国,陆九渊是个神童,三、四岁时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的疑问,久思竟至废寝忘食。
乾道八年(1172年)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监正,不久,又迁“编修敕令所”的“删定官”。
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
在任“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宋史·陆九渊传》)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
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谥为“文安”。
陆九渊墓位于金溪县陆坊官桥,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哲学思想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
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一生讲学及心学主旨的概述
陆九渊一生讲学及心学主旨的概述心学的起源,不得不提及南宋时期的著名儒者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世人尊称为象山先生,他的故乡是现今的江西抚州金溪县。
早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进士,并在仕途上担任了一些官职,但最终因病在任上去世。
陆九渊的一生致力于讲学,虽然他的著作并不多,但他的学术思想却影响深远。
他主张“心即理”和“自存本心”,认为人的内心就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理,而追求圣贤之道,只需要明了自己的本心,无需向外寻求。
他明确指出:“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的学说深深植根于孟子的性善论。
他坚信,古人教导人的方法,无非是存心、养心、求放心。
他认为,人心本善,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但人们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去保养它,而让它受到伤害、迷失。
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时刻防范伤害和迷失的源头,日日夜夜去保养、灌溉它,让它像手足保护头面一样自然地运作,那么生活中又怎么会有艰难困苦和支离破碎的事情呢?由于陆九渊的学说中多次强调“心即理”,并注重“存心养心”,因此,他的学说被世人称为“心学”。
这一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一支。
陆九渊,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的一生致力于讲学,虽然著述不多,但其学术思想却影响深远。
他的学术主旨主要围绕“心即理”和“自存本心”这两个核心理念展开。
陆九渊强调,“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
他认为,人心是天赋的,是宇宙间最宝贵的存在。
每个人心中都蕴含着这种天赋的、普遍的道理或原则,即“心皆具是理”。
因此,他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与理是内在统一的,心就是理的体现。
在这一基础上,陆九渊进一步提出,成为圣贤的关键在于讲明本心,而无需向外寻求。
他认为,人的内心本自清明,只要能够保持这种清明,不被外界的物欲所迷惑,就能够达到圣贤的境界。
因此,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内心的自省和修养,来恢复和保持这种本心的清明。
综上所述,陆九渊的学术思想以“心即理”和“自存本心”为核心,强调内心的清明和自省是成为圣贤的关键。
陆九渊的几个故事
1.事兄嫂如父母陆九渊的父亲陆贺生有六子,陆九渊排行第六,除他之外,还有四兄陆九韶,五兄陆九龄,都以博学而闻名于世,号称“三陆子之学”。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抱养,长兄陆九思之妻刚好生有儿子(焕之),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
陆九渊长大之后事兄嫂如事父母。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
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
他初读《论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
2.人的本心陆九渊创立了理学中的另一派“心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心,这就是人的本心。
人的一切恶行都源于“失其本心”,所以人的一切修养功夫都应该力求保持本心,而不让其丧失。
在他眼中“本心”即存在于人心,又充塞在宇宙之中。
什么是人的“本心”,有两个关于陆九渊以禅宗机锋的方法来说明什么是“本心”的故事。
一个是:陆九渊坐在那里,他的学生詹阜民陪着他坐着,陆九渊突然站了起来,詹阜民也跟着站了起来,陆九渊对詹阜民说“还用按排否”。
另一个故事是:南宋时期浙江慈溪县的杨简,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文才出众。
乾道五年(1169)考中进士,到富阳为官,适值陆九渊途经富阳,杨简慕名邀其至寓所,交谈之间有相见恨晚之感,杨简问陆九渊“如何是本心?”陆九渊以孟子的“四端”回答杨简,说“此即是本心”。
杨简说:“你所讲的,我儿时便已知晓,然而毕竟如何是本心。
”陆九渊只好重复前边的说法,如此几次,仍然无法解杨简之惑。
正讨论间,有一桩纠纷告到县衙,由杨简负责审理这个案子,原来是一件关于“扇子”的讼案,杨简听完双方的理由后,片刻便断定了双方的曲直。
案毕,又问陆九渊“如何是本心”。
陆九渊因势利导,对杨简说:“今天你听讼时,诉讼双方,必有一是一非。
你当时见得孰是孰非,即决定为谁是谁非,这不是本心又是什么呢?”杨简听后,急问陆九渊:“仅仅如此吗?”陆九渊厉声问道:“除此还有什么?” 杨简退下,拱坐达旦,终悟本心之旨,虽陆仅长他二岁,于是执弟子礼,正式拜陆九渊为师。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72陆九渊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72陆九渊编辑张书林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为南宋心学理论体系的创建人。
五代末年,先祖避难至抚州金溪(今属江西)居延福乡之青田。
陆氏为一方宗族大姓,迁至江西后二百年间,合族数千人聚居,族规严密。
父陆贺,字道乡,究心典籍,重践履躬行,在州里颇有声望。
时家道中衰,没有田产,一门之衣食,皆仰仗药肆供给。
九渊兄弟六人,九渊最幼。
大哥九思,字子强;二哥九叙,字子仪。
三哥九皋,字子昭,力学成名,是为庸斋先生。
四哥九韶,字子美,与朱熹论学,辩《太极图说》,这是理学史上一件重要事情。
子美在梭山与学者讲学,称为梭山先生。
五哥九龄,字子寿,登进士第,因斋名为“复”,称为复斋先生。
九渊在应山讲学,改应山为象山,自号象山翁,称为象山先生。
他同子寿齐名,时人称为“二陆”先生。
也有的将梭山列入,称为江西“三陆”。
他们兄弟自相师友,讲学授徒,及门受业者数千,在东南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陆对心学的形成都有贡献,“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其中陆九渊成就最大。
陆九渊在绍兴三十二年(1164)23 岁以前,是他青少年求学时期。
陆九渊5 岁入学读书,这是启蒙学习。
他自己说:某七岁读书,十三志古人之学,亦时习举子之文,不好也。
二十四以书见先达李公,今经略广西者。
书辞才百余言,而李公嘉之。
是岁,实今天子新即位,颁科诏,而某独殊无应书之意,李公以为不可。
乃以向为举子业云李公亦谓为能,其秋竟就试中选。
这是他把自己入仕途之前的生活所作粗线条的介绍。
7 岁读书,9 岁能属文。
所谓13 岁志古人之学,是这一年,他思考出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进而体悟出宇宙便是吾心等一系列认识。
陆九渊自小不爱嬉戏,静重如成人,他的求学一个重要特点是“读书有觉”。
首先,这是一种探索的精神。
他遇不明白的事,要问个原委究竟。
4岁时,就询问天地何所穷际,因为没有得到回答,深思以至于忘寝食。
他提倡读书不能满足记诵,“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16中国教育史: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我国著名教育家对教育的贡献(13)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
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陆九渊一生的主要活动,不在于仕途,而是将毕生的精力置于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中,成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陆九渊把佛教禅宗“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的旨义和儒家思孟学派的主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整套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称之为“心学”。
陆九渊创立的“心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从哲学根本问题上看,“心学”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根据。
具体体现在社会思想上,它主张在绝对“皇权”前提下进行改革。
他主张“检吏奸而宽民力”和“民为邦本”,赞扬王安石变法,要用任贤、使能、赏功、罚罪“四君子汤”来医治社会。
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反对一面不变地拘泥于儒家繁琐经学之中,打破了当时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1176年,他与朱熹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县)鹅湖寺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学术争论,互相批评对方唯心主义体系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对推动当时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明清哲学家对这两派学说的批判、吸收、改造都有较大的作用。
陆九渊不仅在哲学思想研究上有独树一帜的贡献,而且他对教育也是独到见解。
他本人出身于教育世家,兄弟六人,就有四人从事教育工作,而且在当时都的一定的影响,其中以陆九渊最为突出。
他在中进士后,并没有马上做官,而是回到家乡开“槐堂”(私学)执教。
淳熙十三年(1186年),他辞官回到故里,主管台州崇道观讲学。
次年,他登上贵溪象山(原名应天山),修建书房,兴办学校,讲学五年。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来求学的学生和经常参加听讲的很多,他们每年二月份登山听讲,九月末下山。
陆九渊传文言文翻译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浙江金华人也。
生于宋理宗宝祐元年,卒于宋度宗咸淳五年。
九渊幼而聪颖,过目成诵,才识过人。
弱冠之年,以文章名世,为时人所推重。
九渊生于儒学世家,自幼受家学熏陶,尤喜读书。
及长,博览群书,通经史,善文章,尤精于《易经》。
其学以心学为主,主张“心即理”,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切道理皆源于心。
此说在当时儒学界引起极大反响,被誉为“心学之宗”。
九渊初仕为县令,政绩卓著。
后调任监察御史,弹劾贪官污吏,为民请命,颇得民心。
然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谪至南康军。
在南康,九渊致力于讲学,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才子佳人。
他提倡“以德服人”,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使南康一带风气大变。
宋度宗咸淳五年,九渊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其一生,为官清正,讲学不倦,致力于传播心学,影响深远。
后人尊称其为“存斋先生”。
九渊之学,以心学为核心,主张“心即理”。
他认为,宇宙万物皆源于心,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此说与程朱理学有所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心只是理的体现。
九渊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一切道理皆源于心。
此说在当时儒学界引起极大反响,被誉为“心学之宗”。
九渊之学,不仅影响当时儒学界,而且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弟子杨时、张栻、吕祖谦等,均为一代宗师。
杨时创立了“杨氏心学”,张栻创立了“张氏心学”,吕祖谦创立了“吕氏心学”,均为后世心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渊之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学思想的发展。
九渊之学,使心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
九渊之学,强调“以德服人”,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使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传承。
三、教育思想的发展。
九渊之学,注重教育,提倡“以德服人”,使教育思想得到发展。
四、文化传承。
九渊之学,为后世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使儒家文化得以延续。
总之,陆九渊一生致力于传播心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关于陆九渊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陆九渊的故事有哪些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陆九渊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一派,不仅仅进士及第,做过很多的官职,具有不俗的政绩,而且还积极的开坛讲学,将自己的见解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希望能够为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培养出有志之士,甚至是想要结交有识之士一雪靖康之耻。
陆九渊故事一:陆九渊出生的时候其父亲已经拥有了很多的儿子,陆九渊出生之后父亲想要将陆九渊送给别人抚养,这个时候陆九渊的兄长陆九思刚好也生了一个儿子,于是陆九思让自己的妻子喂养陆九渊,将自己的儿子送给别人抚养,因此陆九渊长大之后视自己的兄嫂如同父母一般。
陆九渊故事二:湖北荆州的城墙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几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城墙之一,这座城墙与陆九渊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1190年,陆九渊被派往荆门担任知军,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
那个时候,金兵经常南侵,荆门属于南宋的边防前线。
陆九渊看到荆门没有城墙,于是下定决心要在这里修筑一座城墙,以抵御金军的进攻,陆九渊认为荆门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可以捍卫江陵,北面可以支援襄阳,东面可以守护随州、钟祥,西面能够扼守宜昌;只有荆门非常的巩固了,四邻才可以有依靠,不然就会出现腹背受敌的局面。
于是,陆九渊下令修筑了现在还存在着的这座荆门城墙。
陆九渊之墓在哪里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1193年去世之后被安葬在了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东山之上,现在这里已经是著名的旅游景区,陆九渊之墓地青山绿水,很多崇慕陆九渊的人都来到这里凭吊这位南宋时期的一代大家,陆九渊之墓已经是远近驰名的一个旅游目的地。
陆九渊之墓已经在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因此陆九渊之墓又被称为陆象山之墓,在南宋时期是与当时的理学大家朱熹齐名的一代儒家学派的分支创始人,是主观唯心主义学派心学的创始人,后来陆九渊的学说被王阳明继承并且发展,所以陆九渊的学派被称为陆王学说。
中国历史故事-存斋先生陆九渊简介 陆九渊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存斋先生陆九渊简介陆九渊是怎么死的?人物档案姓名:陆九渊别名:存斋先生字:子静号:象山国家:中国所处朝代: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镇青田村出生时间:公元1139年去世时间:公元1193年信仰:儒家职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品:《陆九渊集》主要成就:开创心学陆九渊出生在一个九世同居的封建儒风大家族之中。
陆九渊在家排行老六,上面还有五个哥哥。
他出生的时候,陆父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五个儿子,于是便想让乡人收养陆九渊。
当时陆九渊的长兄陆九思的妻子,刚好升了一个儿子,于是陆九思便将幼帝抱到自己这儿,让自己的妻子喂养陆九渊。
与此同时,自己的儿子却拿给别人喂养。
要不是有长兄在,陆九渊可能就被陆父送给乡人了。
长大之后的陆九渊知道此事之后,对待兄嫂犹如对待亲生父母。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欢刨根问底。
生在儒风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让他得以成才。
乾道八年,学有所成的陆九渊进京赶考,毫无意外的高中进士,进入仕途。
进士及第之后,陆九渊最开始担任的是隆兴府靖安县主簿一职,后来改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以功绩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
淳熙十三年的时候,因为提出了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被宋孝宗看重,步步高升。
绍熙二年你,出知荆门军,任职期间,尽职尽责,事必躬亲,政绩显著,使得当地社会风气大变。
此事还被当时的丞相周必大加赞赏,因而陆九渊在朝中地位进一步巩固。
此后他多次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法度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渐渐的陆九渊名望提升,受到世人敬仰。
不过不等他能为当时的政治做出具体的贡献,就因为得罪给事中王信而一切成空。
原本都要作监丞的陆九渊,不仅不能如愿任职,反而还被罢官,落职还乡。
回到家乡之后,陆九渊凭借自己的声望开设讲学,学者聚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
在这一时期,陆九渊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学识,同时在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光宗继位之后,陆九渊被起用知荆门军,任职期间,认真尽责,经过他的治理荆门“政行令修,民俗为变”。
陆九渊
二、陆九渊其一生
任职经历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陆九渊参加乡试,以《周礼》中举, 名列第四,。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再参加乡试,又以《易经》 中举。次年赴京应南官试,一举中了进士。 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 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 职。 中进士后,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3)授迪功郎、兴隆府靖海县(今 江西靖安县)主簿。 淳熙九军(1182年)又被推荐为国子正,到太学任教,接着再迁敕令 所删定官(担任修订法令之职)。 淳熙十三年(1186年)冬,主管台州(府治在今浙江临安县)崇道观。 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 宗赞许。 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在任 一年零三个月,卒。
2、义利之辞
鹅湖之会以后,朱陆又一次重要的会晤是南康之会。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知南康军,二月,陆九渊 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 《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都十分感 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 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 这里,负愧何言。”(《陆九渊年谱》)又请陆九渊书写讲 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 3、“无极、太极”之争
陆九渊
主讲人:钟更楚
学号:20134161028
内容
一、陆九渊其人 二、陆九渊其一生 三、陆九渊其成就
一、陆九渊其人
陆九渊(1139-1193)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江西抚州市
金溪县陆坊青田 村人。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 曾 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 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 象山。在“金 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 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 陆”。是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祖。明代 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 “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中国古代哲学史 (复旦大学) 陆九渊
《中国古代哲学史》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第八章陆九渊当朱熹之学在南宋思想界的声势不断壮大之际,偏处江西一隅的陆九渊也开始显出锋芒毕露之势,他在思想上独树异帜,学术界通常称其思想为“象山心学”。
他与朱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人俨然是势不两立的论敌。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江西抚州金溪县人,因讲学于贵溪象山,自称“象山居士”,学者称之“象山先生”。
陆九渊出生在一个有兄弟六人的大家庭,3岁丧母,此后由兄嫂抚养成人。
陆在哲学思想上表现出早慧的特点,据记载,他在3、4岁时,便开始“思天地何所穷际不得,至于不食”。
8岁读《论语》,怀疑有子之言为支离,又认为程颐之言与孔孟不类。
在13岁时,他写道:宇宙内事乃己份内事,己份内事乃宇宙内事。
又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十三岁条)以上两段话几乎成了象山心学的标志性言论。
陆九渊到34岁时才中进士,%岁任靖安县主簿,次年参加了由吕祖谦主持的“鹅湖之会”,与朱熹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44岁后调京师任国子正和删定官,53岁知荆门军,一年后病故于任上。
陆九渊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并称“三陆子”。
陆九渊在荆门任上时间虽短,但颇有政绩,获得当时宰相周必大的好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陆九渊对王安石的变法采取了与司马光等人不同的态度,在他看来,王安石的过错并不在于他主张变祖宗之法,也不在于他推崇功利之政,而在于他“凡事归之于法度”,未免不通人情,从而丧失人心。
然而他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遭受的种种遭遇抱不平,他认为王安石“英特迈往,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介然无毫毛得以人于其心,洁白之操寒于冰霜,公之质也;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盖世之英,绝俗之操,山川炳灵,殆不世有”(同上书卷十九《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宋朝历史】陆九渊
【宋朝历史】陆九渊陆九渊 (1139~1192) ,号象山,字子静。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
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
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
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
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著有《象山全集》。
二、生平事迹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
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
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宋史?陆九渊传》)淳熙十三年(1186),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
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
陆九渊简介(精选范文)
陆九渊简介(精选范文)【宋代】陆九渊中文名称: 陆九渊又名: 号存斋字子静象山先生陆象山性别: 男所属年代: 宋代生卒年: 1139~1193相关人物: 朱熹王守仁生平简介陆九渊(1139~1193)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金溪县人。
理学家、教育家,曾讲学于象山(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历任靖安县主簿、崇安县主簿、台州崇道观主管、荆门军知军等职。
他为官清廉、不喜空谈、务求实干,认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
他治理荆门政绩显著,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
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
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天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
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
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
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
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
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
后人将他所著、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36卷。
心学祖师陆九渊
心学祖师陆九渊心学祖师陆九渊作者:李刚兴宋明理学在南宋时期,分化为“理学”和“心学”两个系统,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
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宋明时期,以研究儒学经典“四书”、“五经”之义理的“义理之学”;从狭义上讲,是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称。
因为无论程朱之学或陆王之学,都把“理”(或称天理)作为其学说的核心范畴。
理学是后期封建社会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刻和巨大的。
作为理学中的“心学”一系创始人的陆九渊,自然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豪门苗裔聪颖早悟志气高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卒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人。
由于他在中年以后,到贵溪的象山居住讲学,又自号“象山居士”,故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
据《象山先生行状》记载,陆九渊的远祖为妫姓,战国时期,取代姜姓齐国的田氏先祖敬仲(田完),就是妫姓之后裔,所以陆家的祖先又姓田。
陆九渊家族一系,是齐宣王之少子元侯田通传下来的,因当时四通的封地在平原盘县陆乡,他于此定居,故改为陆姓。
自四通下传至第42代的陆希声(陆九渊的八世祖),做了唐昭宗的宰相。
五代末期,陆家因避战乱,才迁徙到江西抚州的金溪,购置产业,是当地声望很高的豪族大姓。
但是,从陆九渊的高祖到他父亲四代,都没有人做官,这是陆家处于衰落的时期。
陆九渊为其弟九叙所写的墓志铭中说:“家素贫,无田业,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
”(《陆象山全集》卷28)又说:“吾家素无田,蔬园不盈十亩。
”(《陆(九皋)修职墓表》,同上卷28)他们主要是靠开药店的生意来维持生活。
不过,这个没落的官僚世族家庭,传到陆九渊这一代,由于他的二哥陆九叙善于经营,经济状况又大有好转,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了。
陆九渊的父亲名贺,生九渊兄弟六人,陆九渊最小,他的四哥九韶、五哥九龄,都是当时较有名气的理学家。
陆九渊传文言文翻译
陆九渊传 - 文言文翻译概述《陆九渊传》(The Legend of Lu Jiuyuan) 是一部关于中国南宋时代哲学家陆九渊的传记。
陆九渊是一位重要的宋代思想家、教育家和诗人,他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篇文言文翻译旨在向读者介绍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并探讨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贡献。
陆九渊的生平陆九渊,字益公,号迟斋,生于南宋绍兴元年 (1131年),卒于绍兴乙巳年(约1215年)。
出生在临济派僧人的家庭,但陆九渊并没有继承家传的僧侣身份,而是致力于儒家学问和哲学的研究。
他年轻时师从司马光,深受其影响,后来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哲学家。
陆九渊一生都非常勤奋地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曾任南丰县官学教习、大观书院司理、继州门下侍读、常州府学正等职。
他的教学方法独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他对学生们要求严格,但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
陆九渊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和诗词方面。
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教育的理论,并通过自己的诗词作品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他的作品风格古雅,情感真挚,被誉为南宋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陆九渊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人性的本善,并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修身养性,才能使人逐渐摆脱人性的局限,实现真正的德行。
在教育方面,陆九渊主张以成人为师,重视个别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主张教育要以培养学生为人的品德和修养为核心,而非仅仅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陆九渊对于社会道德和治理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社会治理应该注重人民的幸福和福祉,而非仅仅追求政权的稳定和统治者的利益。
他主张君主应以德行为本,以身作则,并通过贤能之人来辅佐治理,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结语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代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他的生平和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六节 陆九渊
第六节陆九渊一、生平与著作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
二、心即理三、修养论1、发明本心2、去欲存心一、生平与著作1、生平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人。
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2、著作•陆九渊从不著书,其卒后,由其子陆持之编辑遗文,成《陆象山文集》刊于抚州郡庠。
理宗嘉熙元年(1237),《陆象山语录》成。
后人合为《象山全集》行世,共三十六卷。
二、心即理1、化气为理•(1)阴阳之气即是理•陆九渊认为,“太极”即理,阴阳之气也是“形而上”的理。
•(2)宇宙之间只是理•他只说理而不言气,认为宇宙之间只是理。
2、心即理•(1)心与理一•陆九渊将心和理等同,故他认为理完全存在于人心中,用“心”来统摄“理”。
•(2)宇宙之理与吾心之理的一致•既然理完全存在于人心之中,所以人心中包含宇宙万物之理。
也就是说,宇宙之理与吾心之理是一致的。
三、修养论1、发明本心•陆九渊反对朱熹的“即物穷理”,而主张直接“发明本心”。
•(1)发明本心•陆九渊认为“本心”即是至善的“理”,具体表现为天赋的仁义礼智。
故为学只在于“向内用功夫”,对自我本心的体悟、反观。
•(2)“先立乎其大者”•如何才能达到“切己自反”、“发明本心”的目的呢?他提出了“易简”的方法,就是要“先立乎其大者”。
•“先立乎其大者”就是首先要确信自己尽善的“本心”,即肯定吾心即是真理。
这是认识的基础。
•2、去欲存心•(1)人心有蔽病•心即理,本是至善的,那么人为什么有不善?陆九渊认为人心有蔽病,将“本心”间隔了。
•①人心之弊病的表现•主要有“私欲”之蔽与“意见”之蔽。
常人之病就在于追逐物欲。
•②人心有弊病的原因•他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先天的资禀,一是后天的习惯。
•(“人之所以病道者,一资禀,一渐习”)•(2)剥落物欲•如何去欲?陆九渊要人去剥落物欲。
剥落物欲后,心中清明了便是理。
南宋陆九渊简介(2024年)
南宋陆九渊简介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因其讲学于贵溪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宋金溪陆坊青田村人。
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是宋明两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山祖。
陆九渊出生时,其父因儿子多,打算让乡人抱养,长兄陆九思之妻刚好生有儿子(焕之),陆九思即令妻乳九渊,而将自己的儿子给别人奶喂。
陆九渊后事兄嫂如事父母。
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四岁时,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
长大后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说时,终于弄明白了其中奥妙。
他初读《论语》,即指出其讹误之处。
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
淳熙十三年(1186),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得到孝宗赞许。
绍熙二年(1191),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政绩显著,社会风气大变。
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并曾上书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除将作监丞,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
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
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
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军。
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
他“乃请于朝而城之”。
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
绍熙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上,归葬于金溪青田。
嘉定十年(1217),赐谥“文安”。
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金溪县城衙门前为陆九渊建有“百世大儒”坊,两侧镌刻“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份内千经有同心”对联。
陆九渊有什么故事
陆九渊有什么故事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陆九渊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一派。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陆九渊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九渊的故事陆九渊出生的时候其父亲已经拥有了很多的儿子,陆九渊出生之后父亲想要将陆九渊送给别人抚养,这个时候陆九渊的兄长陆九思刚好也生了一个儿子,于是陆九思让自己的妻子喂养陆九渊,将自己的儿子送给别人抚养,因此陆九渊长大之后视自己的兄嫂如同父母一般。
湖北荆州的城墙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几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城墙之一,这座城墙与陆九渊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1190年,陆九渊被派往荆门担任知军,陆九渊千里迢迢从江西到荆门上任。
那个时候,金兵经常南侵,荆门属于南宋的边防前线。
陆九渊看到荆门没有城墙,于是下定决心要在这里修筑一座城墙,以抵御金军的进攻,陆九渊认为荆门位于江汉平原,道路四通八达,南面可以捍卫江陵,北面可以支援襄阳,东面可以守护随州、钟祥,西面能够扼守宜昌;只有荆门非常的巩固了,四邻才可以有依靠,不然就会出现腹背受敌的局面。
于是,陆九渊下令修筑了现在还存在着的这座荆门城墙。
陆九渊主张的思想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是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陆九渊开创了心学一派,后来王守仁也就是历史上的王阳明将其学说发展,历史二人的学说成为“陆王学说”,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当时的朱熹都属于儒家学派,只不过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思想: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心学学派的创始人,陆九渊认为人的心与理都是天赋的,是永恒不变的,封建社会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穷此理,尽此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难免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因此就会失去了本心,于是心就不灵了,理就不明了,这就需要积极的通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这样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
所以修养的功夫应该是求助于内的,而不是求助于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
陆九渊传文言文翻译
陆九渊传文言文翻译宋史·陆九渊传原文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曰:"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又尝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
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此理,亦无不同也。
"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尝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
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
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
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
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
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
除敕令所删定官。
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因轮对,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帝称善。
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
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
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
尝谓学者曰:"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
陆九渊简介
陆九渊简介陆九渊中文名称: 陆九渊又名: 号存斋字子静象山先生陆象山性别: 男所属年代: 宋代生卒年: 1139~1193相关人物: 王守仁生平简介陆九渊(1139~1193)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南宋金溪县人。
理学家、家,曾讲学于象山(今贵溪县南),人称“象山先生”。
陆九渊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中进士,历任靖安县主簿、崇安县主簿、台州崇道观主管、荆门军知军等职。
他为官清廉、不喜空谈、务求实干,认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子汤”。
他治理荆门政绩显著,丞相周必大称赞说:荆门之政是陆九渊,事事躬行的结果。
陆九渊在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
1176年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对认识论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
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陆九渊还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天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
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
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
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
在教育内容上,他把封建伦理纲常和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
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体认封建伦理纲常。
后人将他所著、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36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ve A Break!
四. 朱陆之辨
1175年夏,吕祖谦邀请朱熹和陆九渊以及其他一些学者 聚会于当时的信州铅山鹅湖寺,讨论学术异同,即著名 的“鹅湖之会”。陆九渊当时作了一首诗:“墟墓兴哀宗 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 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 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他以自己的主张为久大的易 简功夫,把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成是支离事业,引起 了激烈辩论。一次“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有 名的事件。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 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 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同上)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人人的 心只是一个心,宇宙的理只是一个理。从最根本处来讲只有一个东 西,不应该把心与理分开,所以心就是理。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 有二。”(《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 量?”(《与赵咏道书》)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 录》
性即理与心即理
无极与太极
为学之方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理学的中心命题是“性即理”,陆九渊心学的中心 命题是“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主观意识 之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他断言“理”是第 一性的,而心却是后有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的理本 在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第一 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这就是说,整个天地之间只是一个理,人们学习的目的, 就是要明白这个理,这个理包括万物,是无限的。然而 此理即在心中,也就是说心中即包含有万物之理。 他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 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的 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他认为,心就 是世界的根本,世界就是依据这种道德意识而存在的。 他所谓心,又叫做本心。他曾解释所谓本心说:“侧隐仁 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 此即是本心。”(《年谱》)由此可见,陆九渊所讲的本 心即是孟子所谓的天赋的仁义礼智之“善”心,也就是 人的道德意识。他认为,这种道德意识是生来固有的, 是宇宙的最高原理,是世界的惟一基础。
五. 思考
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The End
但是,既然陆九渊认为良知良能“我固有之”,“本无 少欠”,那么,为什么又要下“工夫”呢?所谓“易简工 夫”虽是“易简”,但也是“工夫”。在这个问题上, 陆九渊认为,人心虽是“本无少欠”,但是由于物欲的 原故,使“本心”染上了“尘埃”,因此就必须有个洗 涤的工夫。有人问陆九渊:“先生之学,当自何处人?”他 说:“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语录》)他又说:“人 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 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语录》) 后来王守仁所说的为学在减不在增,正是陆九渊这种思 想的发展。
二. 心即理
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烦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 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说,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 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 高的道德原则—“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本心”的观念应当是陆学的,也是理解陆学最重要的观念。 陆九渊说: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 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又日“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 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 陆九渊认为,任何人都有先验的道德理性,他称之为本心,这个本 心提供道德法则、发动道德情感,故又称仁义之心。由于本心是每 个人先天具有的,所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心。
三. 格物
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从这个基本前提出 发,他提出了一套所谓“简易”的修养方法。他说:“天 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心即理也。……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 (《与李宰书》)
他认为,心中本有真理,真理本在心中,因此只要反省 内求,就可以得到真理。他还认为:“若能尽我之心,便 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同上)
先生云:“……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下手处。”伯敏 云:“如何样格物?”先生云:“研究物理。”伯敏 云:“天下万物不胜其繁,如何尽研究得?”先生云:“万 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语录》) 在朱熹那里,所强调的是“格物穷理”,人们的认识 必须经过“格物”,才能达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的境界;而陆九渊则直接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 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了。这种认识论的 路线是一条由“心”到“物”的先验论的路线。
陆九渊不赞成朱熹所讲形上、形下的区别。他说:“《大传》曰:形 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 太极乎?”(《与朱元晦》) 朱熹指责陆九渊不懂“道器”的区别,“直以阴阳为形而上者,则 又昧于道器之分矣”(《答陆子静》)
3. 为学之方
陆九渊:先立其大 朱熹:格物穷理
2. 无极与太极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 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言有, 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他说:“周 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 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 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第十六讲:陆九渊
The Philosophy of Lujiuyuan
心学 心即理 格物 朱陆之辨
一. 心学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公元 1139年(宋高宗绍兴九年), 死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 三年12月),江西抚州金溪人。 他做过几任中下级官吏,晚年 知荆门军。他讲学于江西的象 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到 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 他们的学派后来称为“陆王心 学”。陆九渊的著作有《语 录》、《文集》,后人总编为 《陆象山集》。Fra bibliotek
不管朱熹和陆九渊之间有多大的纷争,“心学”和“理 学”都是唯心主义,他们的争论是儒学内部的争论。关 于这一点,后来的黄宗羲就已经看到了。他说:“二先生 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不合,亦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原无有背于圣人。”(《宋元学案· 象山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