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陆九渊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生云:“……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下手处。”伯敏 云:“如何样格物?”先生云:“研究物理。”伯敏 云:“天下万物不胜其繁,如何尽研究得?”先生云:“万 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语录》) 在朱熹那里,所强调的是“格物穷理”,人们的认识 必须经过“格物”,才能达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的境界;而陆九渊则直接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 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了。这种认识论的 路线是一条由“心”到“物”的先验论的路线。

性即理与心即理

wk.baidu.com无极与太极
为学之方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理学的中心命题是“性即理”,陆九渊心学的中心 命题是“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主观意识 之中,而“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他断言“理”是第 一性的,而心却是后有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的理本 在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第一 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不管朱熹和陆九渊之间有多大的纷争,“心学”和“理 学”都是唯心主义,他们的争论是儒学内部的争论。关 于这一点,后来的黄宗羲就已经看到了。他说:“二先生 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不合,亦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原无有背于圣人。”(《宋元学案· 象山学案》)
三. 格物
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从这个基本前提出 发,他提出了一套所谓“简易”的修养方法。他说:“天 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心即理也。……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 (《与李宰书》)

他认为,心中本有真理,真理本在心中,因此只要反省 内求,就可以得到真理。他还认为:“若能尽我之心,便 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同上)





这就是说,整个天地之间只是一个理,人们学习的目的, 就是要明白这个理,这个理包括万物,是无限的。然而 此理即在心中,也就是说心中即包含有万物之理。 他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 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的 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他认为,心就 是世界的根本,世界就是依据这种道德意识而存在的。 他所谓心,又叫做本心。他曾解释所谓本心说:“侧隐仁 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 此即是本心。”(《年谱》)由此可见,陆九渊所讲的本 心即是孟子所谓的天赋的仁义礼智之“善”心,也就是 人的道德意识。他认为,这种道德意识是生来固有的, 是宇宙的最高原理,是世界的惟一基础。
第十六讲:陆九渊
The Philosophy of Lujiuyuan
心学 心即理 格物 朱陆之辨

一. 心学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公元 1139年(宋高宗绍兴九年), 死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 三年12月),江西抚州金溪人。 他做过几任中下级官吏,晚年 知荆门军。他讲学于江西的象 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到 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 他们的学派后来称为“陆王心 学”。陆九渊的著作有《语 录》、《文集》,后人总编为 《陆象山集》。

但是,既然陆九渊认为良知良能“我固有之”,“本无 少欠”,那么,为什么又要下“工夫”呢?所谓“易简工 夫”虽是“易简”,但也是“工夫”。在这个问题上, 陆九渊认为,人心虽是“本无少欠”,但是由于物欲的 原故,使“本心”染上了“尘埃”,因此就必须有个洗 涤的工夫。有人问陆九渊:“先生之学,当自何处人?”他 说:“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语录》)他又说:“人 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 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语录》) 后来王守仁所说的为学在减不在增,正是陆九渊这种思 想的发展。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 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 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同上)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人人的 心只是一个心,宇宙的理只是一个理。从最根本处来讲只有一个东 西,不应该把心与理分开,所以心就是理。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 有二。”(《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 量?”(《与赵咏道书》)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 录》
Have A Break!
四. 朱陆之辨

1175年夏,吕祖谦邀请朱熹和陆九渊以及其他一些学者 聚会于当时的信州铅山鹅湖寺,讨论学术异同,即著名 的“鹅湖之会”。陆九渊当时作了一首诗:“墟墓兴哀宗 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 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 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他以自己的主张为久大的易 简功夫,把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成是支离事业,引起 了激烈辩论。一次“鹅湖之会”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有 名的事件。
五. 思考
论述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 谈谈陆九渊与朱熹思想的不同。

The End
2. 无极与太极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 字加于太极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言有, 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无形而有理”。他说:“周 子所以谓之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物之前而未尝不 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 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二. 心即理

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烦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 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说,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 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 高的道德原则—“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本心”的观念应当是陆学的,也是理解陆学最重要的观念。 陆九渊说: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 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 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又日“我固有之,非由外烁我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 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 陆九渊认为,任何人都有先验的道德理性,他称之为本心,这个本 心提供道德法则、发动道德情感,故又称仁义之心。由于本心是每 个人先天具有的,所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心。


陆九渊不赞成朱熹所讲形上、形下的区别。他说:“《大传》曰:形 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 太极乎?”(《与朱元晦》) 朱熹指责陆九渊不懂“道器”的区别,“直以阴阳为形而上者,则 又昧于道器之分矣”(《答陆子静》)

3. 为学之方

陆九渊:先立其大 朱熹:格物穷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