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论据的概念及分类,掌握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

2、通过对典型论据进行揣摩分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论据。

2、难点:处理好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设计】

1、复习议论文的概念和文体特点。

2、阅读教材P76尹荣方的《论度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以往的学习及课后的作文写作,我想同学们对议论文并不陌生。那么,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如果说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论据就是支撑灵魂的躯体,由此可见论据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将对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进行深入学习。

二、明确论据概念及分类(7分钟)

(1)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论据,论据有哪些类型?

1、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2、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3、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

(2)接下来让我们结合书上的具体文章来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6页,快速浏览尹荣方的《论度量》。看看文章围绕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概括这些论据并指出哪些是事实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

明确:1、引用史搢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同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2、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3、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的事例。

4、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5、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其中1、4是道理论据;2、3、5是事实论据。

三、学习选择论据(15分钟)

在实际写作中,不知道同学们对论据的选择和使用掌握得如何,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例子看一看在选择论据方面有什么要求。

1、证明论点

(1)有同学以“勤能补拙”为话题作了一篇议论文,使用了一下几个论据,请同学们讨论这些论据的选择是否合适?

①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

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②姚明作为世界体坛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相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论据②④合适,①③不合适。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是“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1并不是表明韦钰是“拙”的;3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这是论据选择时要注意的第一个要求,论据一定要证明论点小结: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离。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应该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因为运用论据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支撑论点而运用,为证明论点而服务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你的事实论据再典型,你的道理论据再精辟,也是没有价值的。

(2)请同学们分析下组材料能否证明论点?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叛军即将攻入长安,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逃往蜀地。逃亡途中,随行将士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呆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于是他们杀死了杨国忠并要处死杨贵妃。这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但是众怒难犯,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狠了狠心,作出了痛苦的选择,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她。于是才出现了马嵬坡上那一幕:杨贵妃泪眼涟涟,唐玄宗掩面不救,一群大雁在空中低飞……

——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明确:这个材料写的是“马嵬坡事件”,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论据,但是,读罢这个材料我们感觉到能证明的观点是“选择”或是唐玄宗“忍痛割爱”,而与本文的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毫无关系。作者牵强附会,非要以此来论证主题,就犯了材料、观点不相符的毛病了。此类现象在考场作文中颇多,值得同学们注意。

2、真实

(1)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乌江。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

小结: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一般来说,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特别是涉及人格、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

3、典型

(1)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

有同学在写‚压力与成功‛的话题作文时,为了证明‚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往往能使我们绝处逢生,取得成功‛这一论点,这样写道:‚我们班有一男生,第一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面对众多高手给自己的压力。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苦学,最后期末考试名列前茅。‛

明确:语段中所选事例无从考证,无典型性、代表性可言。纯属根据临时需要编造出来的,因此也就缺乏说服力。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

小结: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

(2)同样是写上述话题,证明同样的论点,同学们欣赏下面语段,说说它的典型性如何?

‚大家可能还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占旭刚面对强大的对手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今天就死这儿了!’但他并没有死,他获得了世界冠军。他是把强大的压力变成了强大的动力。使自己站立了起来。站在了冠军的领奖台上。

背水一战的韩信,破釜沉舟的项羽,他们面对的是死神施加的压力,但他们把这种压力变成了战斗的动力,压力使他们成了历史英雄,而我认为,他们本来就是英雄。如果这样的压力加在一个懦夫身上,也许早就投降或自杀了。‛明确:语段中选取了三个事例,其中占旭刚属举重名将,奥运冠军,为世人所熟知;韩信、项羽为历史上著名的的英雄豪杰。这则材料选取体育方面、军事方面的事例,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其典型程度不言而喻,其说服力不容置疑。

4、新颖

(1)同学们知道韩寒吗?下面是韩寒在其早期作品《三重门》里的一段议论。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他在这里讽刺的是什么呢?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