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合集下载

(新)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落实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新)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落实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东海之大乐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灌:注入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向东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面目:眼睛D.以为莫.己若者莫:没有【解析】C项,面目:脸色。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C.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D.穷众口之辩【解析】A项,“虚”通“墟”;B项,“卒”通“萃”;C项,“豪”通“毫”。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B.乃知尔丑C.是非坎井之蛙与D.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解析】A项,“河”,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河流。

B项,“丑”,古义:鄙陋。

今义:丑陋、难看。

C项,“是非”,古义:是,这;非,不是。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

【答案】 D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足以举.其大举:拿、用B.而水弗为加.益加:更加、愈加C.且夫擅.一壑之水擅:占有、据有D.是直.用管窥天直:仅仅、只不过【解析】A项,举:全、尽。

【答案】 A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以为莫己若者③莫大于海④自以比形于天地⑤而受气于阴阳⑥我之谓也⑦闻道百⑧又奚以自多A.①③⑤/⑦/②④/⑥⑧B.①④⑥/⑤⑦/③/②⑧C.①④/②⑥⑧/③⑤/⑦D.②④⑥/⑤⑦/①/③⑧【解析】①④被动句,②⑥⑧宾语前置句,③⑤状语后置句,⑦定语后置句。

【答案】 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梓庆削木为①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

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臣将为,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②以.静心。

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

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③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④焉。

【精选】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三东海之大乐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精选】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蚜三东海之大乐自主检测与反馈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东海之大乐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足以举.其大举:拿、用B.而水弗为加.益加:更加、愈加C.且夫擅.一壑之水擅:占有、据有D.是直.用管窥天直:仅仅、只不过答案 A解析举:全、尽。

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B.乃知尔丑C.是非坎井之蛙与D.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答案 D解析A项“河”,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

B项“丑”,古义:鄙陋。

今义: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坏、不好。

C项“是非”,古义:是,这;非,不是。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或口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不知何时已而不虚C.方存乎见少少仲尼之闻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答案 D解析A项听说/知识、见闻。

B项通“墟”,处所,所居之地/空虚。

C项不多/看不起、轻视。

D项都译为“穷尽”。

4.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泾流之.大②两涘渚崖之.间③野语有之.曰④我之.谓也⑤少仲尼之.闻⑥轻伯夷之.义者⑦睹子之.难穷也⑧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⑨大方之.家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答案 D解析分类依次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以为莫己若者③莫大于海④自以比形于天地⑤而受气于阴阳⑥我之谓也⑦闻道百⑧又奚以自多A.①③⑤/⑦/②④/⑥⑧B.①④⑥/⑤⑦/③/②⑧C.①④/②⑥⑧/③⑤/⑦D.②④⑥/⑤⑦/①/③⑧答案 C解析①④被动句,②⑥⑧宾语前置句,③⑤介宾短语后置句,⑦定语后置句。

《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之《东海之大乐》

《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之《东海之大乐》

•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 [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 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 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 的数量叫做‘万物’,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
•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 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 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 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 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 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 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
译为:“不是…… 就……” )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是古
汉语常见的固定格式,可译为“认为……是” )
• 一词多义
•若
• 望洋向若而叹 (传说中的海神名 ) • 以为莫己若 (比得上)
•闻
• 闻道百 (动词,听说)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名词,见闻,学问 )
•始
• 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 始吾弗信(开始,起初)
•见
• 不见水端(看见)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与“于”一起表被动)
•于
• 吾长见笑于大方家。( 被) • 拘于虚也。( 被) • 今尔出于崖涘。( 从) • 莫大于海。(比) •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在)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K12课件
5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1)于是逡.巡.而却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12)適.適.然.惊 恐惧的样子 (13)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 踩、踏 (14)是直.用管窥天 仅仅、只不过 (15)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张开
K12课件
6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4.解多义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称赞,赞许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 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
译文:秋 天 的雨季按照时令来到,条条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很大,波涛汹 涌 ,两岸之间以及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伯自己感 到 非 常高兴,认为天下的盛美全在自己了。顺着水流向东而行,来到北海,面 向 东 远望,看不到大海的尽头。
K12课件
3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识通假 (1)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别、辨别 (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 (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卒”通“萃”,聚集 (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 (5)汒.然异之 “汒”同“茫”,模糊不清 (6)公子牟隐机.大息 “机”通“几”,几案,小桌子 (7)出跳.梁.乎井幹之上 “跳梁”同“跳踉”,腾越跳动 (8)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 “竟”通“境”,界线 (9)始于玄冥,反.于大通 “反”通“返”,返回
(1)多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与“少”相对 多见其不自量也 只,仅仅 而自适一时之利者 满足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到……去
(2)适 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处分适兄意 适应,顺从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适才,刚才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三东海之大乐对应学生用书P92[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泾.流(jīnɡ) 2.两涘.(sì) 3.渚.崖(zhǔ)4.尾闾.(lǘ) 5.礨.空(lěi) 6.稊.米(tí)7.牟.(móu)8。

汒.然(máng) 9。

喙.(huì)10.井(hán)11。

缺甃.(zhòu) 12。

来跗.(fū)13..虷.蟹(hán) 14。

絷.(zhí) 15.適.適然(tì)16.商蚷.(jù)17.跐.黄泉(cǐ) 18.呿.而不合(qū)二、通假字1.不辩.牛马通辨,分别、辨别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同墟,处所,所居之地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通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5.汒.然异之通茫,模糊不清6.公子牟隐机.大息通几,几案,小桌子7.出跳梁乎井之上同跳踉,腾越,跳动..8.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通智,智慧;通境,界线9.反.于大通通返,返回三、古今异义北海1.顺流而东行,至于..古义:到达今义:另提一事的介词而视2.东面..古义:脸朝东今义:东边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脸色今义:面容、相貌;比喻事物的样子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懂得大道理今义:对财物不吝啬,不小气5.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6.不以多少进退者..古义:增减今义:前进和后退异7.合同..古义:“合",使……合;“同”,相同今义:两方或多方订立共同遵守的协议8.然不然..古义:不正确今义:不这样的话坎井之蛙与9.是非..古义:这不是今义:对错10.百川灌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四、一词多义1.闻错误!2.知错误!3.方错误!4.于错误!五、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1)秋水时.至时:按时间(2)顺流而东.行东:向东2.名词作动词舌举而不下.下:放下(二)动词的使动用法1.合.同异合:使……合2.离.坚白离:使……离(三)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壮美的景观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穷.百口之辩穷:使……穷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认为……少轻:认为……轻(2)然.不然然:以……为然(3)可.不可可:以……为可(4)汒然异.之异:为……感到奇异六、文言句式(一)判断句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也”表示判断)(二)被动句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于"表示被动)2.拘于虚也(“于”表示被动)(三)省略句1.不知论之不及(之)与(“及”后省略代词“之”)2.知之弗若(之)与(“若"后省略代词“之”)(四)状语后置句1.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以察"“以辩”作状语,后置)2.自以比形于天地(“于天地"作状语,后置)(五)宾语前置句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己”作“若"的宾语,前置)2.我之谓也(“我”作“谓”的宾语,前置)3.又奚以自多(“奚”作“以”的宾语,前置)4.莫吾能若也(“吾”作“若"的宾语,前置)[课文·译注](1)错误!不辩牛马.一眼望去分不清牛马。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5.3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5.3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三、东海之大乐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泾.流(jīng)殆.(dài)潦.水(lǎo)稊.米(tí)B.口呿.(qū)两涘.(sì)尾闾.(lǚ)井幹.(hán)C。

渚.崖(zhǔ)汒.(máng)絷.(zhí)蚷.(jù)D.礨.空(lěi)喙.(huì)(qūn xún)跐.(cǐ)逡巡..解析B项,“闾”应读“lǘ”。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此比.形于天地比:掩护,遮蔽.B。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名声。

C。

不足以举.其大举:全、尽.D.夫不为顷久推移推移:变化、发展。

..解析B项,闻:知识、见闻.答案B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 。

吾自以为..至达已 C.是非..坎井之蛙与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B 项,认为。

A 项,古义指面向东;今义指东边。

C 项,古义指这不是;今义指事理的正确和错误,也指口舌.D 项,古义指大道理;今义指不吝啬.答案B4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以为莫己若 ③莫大于海 ④自以比形于天地 ⑤而受气于阴阳 ⑥我之谓也 ⑦又奚以自多A .①③⑤/②④/⑥⑦B 。

①④⑥/⑤/③/②⑦C 。

①④/②⑥⑦/③⑤D 。

②④⑥/⑤/①/③⑦ 解析①④为被动句;②⑥⑦为宾语前置;③⑤为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三、东海

2018版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 三、东海

三、东海之大乐忍受孤独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

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

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

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

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资治通鉴·陈纪》赏读:得到财物却丧失了行为准则,我不能干这样的事。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论衡·别通篇》赏读:品德不高尚的人,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能有广博的见识。

1.通假字①不辩.牛马________________②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________________③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________________④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________________⑤汒.然异之________________⑥公子牟隐机.大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辩”通“辨”,分辨,辨别 ②“虚”通“墟”,处所,所居之地 ③“卒”通“萃”,聚集 ④“豪”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 ⑤“汒”通“茫”,模糊不清 ⑥“机”通“几”,几案,小桌子2.一词多义①语⎩⎪⎨⎪⎧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知⎩⎪⎨⎪⎧ 不知.论之不及与 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③方⎩⎪⎨⎪⎧ 敢问其方. 方.存乎见少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可谓仁之方.也已 ④始⎩⎪⎨⎪⎧ 始.吾弗信 始.旋其面目答案 ①名词,俗语/动词,谈论 ②动词,知道/名词,智慧/名词,知识/动词,了解、懂得 ③名词,道理/副词,正/名词,方圆/名词,地方/名词,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名词,方法 ④副词,开始,起初/副词,才3.古今异义①计中国..之在海内 今义:国家。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三、东海之大乐不读《秋水》篇,胸襟终不开阔。

细玩似未然。

此犹是庄子皮肤语,第其议论痛快,笔势纵横发越,要自亘绝古今,所以人多喜之.《秋水》篇论大不大,论小不小,说在人又不在人,文字辟阖变化,如生龙活虎。

错误!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赏美文读庄子缥缈仙云躺在文字的波上,随着水流,思想脉脉地涌动.那些忧伤的,幸福的,快乐的,失落的情绪,深深地嵌进每一个字符的缝隙,这一刻,身体与灵魂作一次长谈……人们总是需要一种力量支撑起自己心灵的旅途。

不是不够坚强,只是无法停止那如潮水般涌动的思但是对于庄子,也许是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他那一篇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逍遥游》。

哲学就是带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而在这漫长的寻找路程中和诗人相遇,那么诞生的将是瞬间之永恒.就像庄子.读庄子,品味这刹那间永恒的芳华.【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庄子的世界大多数人对于庄子是迷惑不解的。

那个烽火四起、豪杰并起的时代,赋予人的,是激情和斗志,是渴望辅佐君王、救黎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情怀,而庄子,这个槁项黄馘、聪明透顶的人,却弃自己的满腔才情不用,或与水田曳尾的神龟游戏,或研究墙角蜗牛触角上的弹丸小国,或臆造出不存在于世的大鹏、大鲲,甚至对送到眼前的楚国相位都安然不动……这太出乎人们的意料了!是啊!在那个名士说客围绕着君王,不厌其烦地宣扬他们那一套“治人"之术的时候,我们的庄子,却转过头来,把自己的内心对准了我们这些最普通的人。

他诚恳地告诉我们如何摆脱世上的繁役,他坚定地鼓励我们去寻找自由、坚守内心。

当他的老妻死去后,他毫不悲伤,高兴得击鼓,庆贺老妻归于自然;当同乡的曹商在乡人羡慕的目光中炫耀帝王赏赐的车马时,我们的庄子竟毫不留情地讽刺他舐了秦王的痔疮……庄子就是这样的特立独行,他的行为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那样的古怪,他真是那个时代一个出人意料的哲人。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念往昔,繁华竞逐。

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之自然的无穷。

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甚至你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下不会迷失-—只闪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三、东海之大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两涘.(sì)渚.(zhǔ)崖不似礨.(lěi)空灭跗.(fū)所开吾喙.(huì)孑.(jié)孓.(jué)汒.(mánɡ)然右膝已絷.(zhí)矣隐.(yìn)机大息適.(tì)適.(tì)然大.(tài)皇呿.(qū)而不合奭.(shì)然四解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不辩牛马(“辩”,通“辨",分别,辨别)(2)拘于虚也(“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卒”,通“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豪”,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5)汒然异之(“汒",同“茫")(6)隐机大息(“机”,通“几”,几案,小桌子)(7)出跳梁乎井之上(“跳梁",同“跳踉",腾越跳动)(8)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第一个“知”,通“智”;竟,通“境")(9)反于大通(“反”,通“返”)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语错误!(2)知错误!(3)方错误!(4)见错误!(5)少错误!(6)始错误!(7)乃错误!(8)于错误!(9)焉错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懂得大道理今义:不吝啬或洒脱(2)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中原地区今义:国家(3)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古义:大道理今义:地名(4)至于..北海古义:到达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5)合同..异古义:合,合而为一;同,相同今义:一种法律文书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看不起,轻视)(3)汒然异.之(意动用法,以……为异)(4)穷.众口之辩(使动用法,使……穷尽)(5)离坚白..(形容词作名词,硬度;颜色)(6)将忘子之故.(形容词作名词,原来的技能)(7)然.不然,可.不可(均为意动用法,以……为然;以……为可)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2020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5.3东海之大乐精练(含解析)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5.3东海之大乐精练(含解析)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东海之大乐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泾.流(jīng) 殆.(dài) 潦.水(lǎo) 稊.米(tí) B.口呿.(qū) 两涘.(sì) 尾闾.(lǚ) 井幹.(hán) C.渚.崖(zhǔ) 汒.(máng) 絷.(zhí) 蚷.(jù) D.礨.空(lěi) 喙.(huì) 跐.(cǐ) 逡巡..(qūnxún)项,“闾”应读“l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以此比.形于天地 比:掩护,遮蔽。

B.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闻:名声。

C.不足以举.其大 举:全、尽。

D.夫不为顷久推移..推移:变化、发展。

项,闻:知识、见闻。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吾自以为..至达已 C.是非..坎井之蛙与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项,认为。

A 项,古义指面向东;今义指东边。

C 项,古义指这不是;今义指事理的正确和错误,也指口舌。

D 项,古义指大道理;今义指不吝啬。

4.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以为莫己若③莫大于海④自以比形于天地⑤而受气于阴阳⑥我之谓也⑦又奚以自多A .①③⑤/②④/⑥⑦B.①④⑥/⑤/③/②⑦C.①④/②⑥⑦/③⑤D.②④⑥/⑤/①/③⑦;②⑥⑦为宾语前置;③⑤为介词结构后置。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专题13 东海之大乐-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

专题13 东海之大乐-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第13课 东海之大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乃逸而走.走:奔跑B .笃.于时也 笃:受限制,局限C .知.之弗若与 知:知道,懂得D .又奚以自多. 多:赞许【答案】C 【解析】知:智慧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秋水时至B .不辩牛马C .拘于虚也D .反于大通 【答案】A【解析】B 项,辩,通“辨”,分别,辨别;C 项,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D 项,反,通“返”,返回。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束于.教也始于.玄冥 B .⎩⎪⎨⎪⎧乃.知尔丑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C .⎩⎪⎨⎪⎧自以.比形于天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 .⎩⎪⎨⎪⎧不知论之.不及与我之.谓也【答案】C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A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D .此亦东海之大乐也【答案】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为被动句。

C项,为状语后置句。

D项,为判断句。

5.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顺流而东.行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答案】C【解析】A项,为形容词作名词,B项,为名词作状语,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临出发了,张小云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这个领导任命的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C.台独势力制造两个中国,阻挠祖国统一,但台湾回归祖国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

D.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他过去给自己筑起的一道海市蜃楼....,顷刻间全部倒塌了。

【答案】B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两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印度能否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关乎两国的快速发展。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三东海之大乐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三、东海之大乐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泾.流(jīng) 殆.(dài) 潦.水(lǎo) 稊.米(tí) B.口呿.(qū) 两涘.(sì) 尾闾.(lǚ) 井幹.(hán) C.渚.崖(zhǔ) 汒.(máng) 絷.(zhí) 蚷.(jù) D.礨.空(lěi) 喙.(huì) 跐.(cǐ) 逡巡..(qūn xún)解析:B 项,“闾”应读“lǘ”。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以此比.形于天地 比:掩护,遮蔽。

B.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闻:名声。

C.不足以举.其大 举:全、尽。

D.夫不为顷久推移..推移:变化、发展。

解析:B 项,闻:知识、见闻。

答案:B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吾自以为..至达已 C.是非..坎井之蛙与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B 项,认为。

A 项,古义指面向东;今义指东边。

C 项,古义指这不是;今义指事理的正确和错误,也指口舌。

D 项,古义指大道理;今义指不吝啬。

答案:B4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以为莫己若 ③莫大于海 ④自以比形于天地 ⑤而受气于阴阳 ⑥我之谓也 ⑦又奚以自多A .①③⑤/②④/⑥⑦B.①④⑥/⑤/③/②⑦C.①④/②⑥⑦/③⑤D.②④⑥/⑤/①/③⑦ 解析:①④为被动句;②⑥⑦为宾语前置;③⑤为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19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19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东海之大乐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知识,见闻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卒:死亡C.于是逡巡而却.却:退D.不足以举.其大举:全,尽解析:选B 卒:通“萃”,聚集.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错误!B.错误!C.错误!D。

错误!解析:选C A项,被;从。

B项,于是,就;竟。

C项,均为“认为"。

D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顺流而东.行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解析:选C A项,形容词作名词,壮美的景观。

B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意动用法,认为……少.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为莫己若者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我之谓也D.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解析:选C A项为状语后置句。

B项为被动句。

C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判断句。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高的河岸)B.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C.不见水端.(尽头)D.百川.灌河(山川)解析:选D D项中的“川”意为河流。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轻伯夷之义者”中的“轻”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其言B.然.不然A.吾惊怖..C.是以圣人犹难.之D.德合.一君解析:选D 例句与A、B、C三项均为意动用法,D项为使动用法.7.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则寓言中的河伯是一个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河神,也是庄子为教育人们而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

2017-2018学年高中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19东海之大乐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新课标·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19东海之大乐含解析

课时作业19东海之大乐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辩牛马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C.无东无西,始于玄冥D.汒然异之【解析】A项“辩”通“辨",B项“卒”通“萃”,D项“汒”通“茫"。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水弗为加益.益:利益、好处。

B.不足以举.其大举:举起、抬起。

C.又奚以自多.多:赞许、赞美。

D.笃.于时也笃:厚、深厚。

【解析】A项“益”,增加;B项“举”,全,尽;D项“笃”,固,局限。

【答案】C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①两涘渚崖之.间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③野语有之.曰④我之.谓也⑤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⑤/③④/⑥【解析】①②⑤均为结构助词,的;③为代词,这种说法;④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⑥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B4.选出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之家A.见笑于大方..B.河伯欣然自喜..之在海内C.计中国..D.是非坎井之蛙与..【解析】A项“大方"指“懂得大道理",C项“中国”指“中原地区”,D项“是非"指“这不是”。

【答案】B5.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顺流而东.行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解析】A项为形容词作名词,B项为名词作状语,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C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D.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答案】A7.名句默写。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之大乐自主检测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足以举.其大举:拿、用B.而水弗为加.益加:更加、愈加C.且夫擅.一壑之水擅:占有、据有D.是直.用管窥天直:仅仅、只不过答案 A解析举:全、尽。

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B.乃知尔丑C.是非坎井之蛙与D.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答案 D解析A项“河”,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

B项“丑”,古义:鄙陋。

今义: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坏、不好。

C项“是非”,古义:是,这;非,不是。

今义: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或口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D解析A项听说/知识、见闻。

B项通“墟”,处所,所居之地/空虚。

C项不多/看不起、轻视。

D项都译为“穷尽”。

4.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泾流之.大②两涘渚崖之.间③野语有之.曰④我之.谓也⑤少仲尼之.闻⑥轻伯夷之.义者⑦睹子之.难穷也⑧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⑨大方之.家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答案 D解析分类依次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以为莫己若者③莫大于海④自以比形于天地⑤而受气于阴阳⑥我之谓也⑦闻道百⑧又奚以自多A.①③⑤/⑦/②④/⑥⑧B.①④⑥/⑤⑦/③/②⑧C.①④/②⑥⑧/③⑤/⑦D.②④⑥/⑤⑦/①/③⑧答案 C解析①④被动句,②⑥⑧宾语前置句,③⑤介宾短语后置句,⑦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

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望之久矣。

”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

”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B.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C.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D.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答案 D解析“宰人上食王三环之”意思是“厨师献上食物,赵王围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

“王三环之”为一个整体,故排除A、C两项。

“庄子曰”后显然要停顿,故排除B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古代储君称谓。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

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寡人这个称号是秦始皇之前的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此自称。

C.天子,臣民对帝王的称谓。

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

其名源于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D.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

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

答案 B解析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答案 B解析A项“庄子剑术高超”错误。

C项应是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而不是天子之剑。

D项主旨是劝说赵文王治国。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赵王对剑术的喜爱。

(2)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3)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参考译文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客居在宫门左右的相要成为他门客的剑士有三千多人,(这些人)日以继夜地在他面前比试剑术,每年死伤的达一百多人,(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而不厌倦。

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力日益衰退,各诸侯都在谋算怎样攻打赵国。

太子悝感到忧患,招募左右的人说:“谁能够说服赵王停止比试剑术,就赏赐他千金。

”左右的人说:“庄子能做到。

”太子于是派人携带千金送给庄子。

庄子不接受,跟随使者一同前往,见到太子说:“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赵王对剑术的喜爱。

假使我向上游说赵王却违背了赵王的心意,向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意愿,那就会遭到刑戮而死去,我还怎么能安心接受千金呢?假使我向上能说服赵王,向下能合于太子的心意,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是这样。

我们赵王所接见的,只有精于剑术的人。

”庄子说:“好的。

我擅长舞剑。

”太子说:“现在您如果一定要穿读书人的衣服去见大王,事情一定不会成功。

”庄子说:“请允许我准备剑士的服装。

”准备剑士服装用了三天,才去拜见太子。

于是太子才和他去拜见赵文王。

庄子不急不忙地进入殿内,见到赵文王也不跪拜。

赵文王说:“你想拿什么话来开导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术,所以以剑术拜见大王。

”赵文王说:“你的剑术怎么能制服对手?”庄子说:“我的剑术,十步之内可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

”赵文王非常高兴,说:“天下没有谁是你的对手了!”庄子说:“击剑的要领是,故意把破绽露出来,用小利引诱对手,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同时要抢先击中对手。

希望能够试一试。

”赵文王说:“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

我下令设剑术比赛再请先生。

”赵文王于是用七天时间让剑士比武较量,死伤的有六十多人,从中选拔出五六个人,让他们拿剑到殿下,这才召请庄子。

赵文王说:“今天可让剑士们跟先生比试剑术了。

”庄子说:“我已经盼望很久了。

”赵文王说:“先生所使用的剑,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用什么剑都可以。

然而我有三种剑,听凭大王使用,请允许我先谈谈(这三种剑)而后再进行比试。

”赵文王说:“愿意听你介绍三种剑。

”庄子说:“有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

”赵文王说:“天子之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谿的石城山做剑尖,用齐国的泰山做剑刃;包容四方,囊括四季;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

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诸侯,使天下人全都归服。

”赵文王听了茫然若失,说:“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用智勇之士做剑尖,用清廉之士做剑刃;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居中则顺和民意来安定四方。

这种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

”赵王说:“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庄子说:“百姓之剑(一旦使用),(人)全都头发蓬乱、鬓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说不出话。

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了。

如今大王拥有天子的地位却喜好庶人之剑,我私下认为大王应当鄙薄这种做法。

”赵文王于是牵着庄子来到殿上。

厨师献上食物,赵王围着坐席惭愧地绕了三圈。

庄子说:“大王安坐下来定定心气,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

”于是赵文王三个月不出宫门,剑士们都穿着剑服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三、语言表达10.请以庄子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

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庄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