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中国生态主义思潮的产生和现状
生态主义:理论的批判与现实的应用
2 01 4年 第 5期
( 二 )生 态主义 的政策 主 张
生态主义在经济 、政治 、外交等方面提 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对今天 的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等有着深
刻的启示。
1 .在决策方式上 ,强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生态主义主张民主 的、分散 的决策方式,建立 以社区为 中心,对 自然 资源享有所有权和经济活 动享有
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生态 问题 中图分类号:F 0 6 2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 态 主义 的 主张
( 一 )生 态 主义 的生 态 自然观
生态主义是 2 0 世纪 7 0年代兴起的一种 不同于传统主流政治思想的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 ,面对 日益恶
重庆三峡掌院 学报
No. 5 . 2 01 4
第3 0卷 ( 1 5 3期 ) J O U R NA L O F C H O NG Q I N G T H R E E GO R G E S UN I V E R S I T Y一
3 2 -
重 墨 堂堕 堂 拯 经济决策 中去 ,通过扩大 民主的权利 范围,加强基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就生态主义问题进行 层 民主 ,反对等级制、集权制,强调 生态 区域主义 过系统研 究、出版过相关论著 ,但在他们 的许多著 等实现他们 的民主诉愿。 作中, 如《 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 《 自然辩证法》
论生态主义思想来源及其发展历程
论生态主义思想来源及其发展历程作者:周叶青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1期摘要生态主义是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从20世纪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和历史现象发展成为的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理念。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生态主义在意识形态的天空中,是一颗新星。
生态主义肇起于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社会兴起后波及到全球,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文化力量”。
目前,国内对生态主义意识形态全面的研究较少,作者试图从其思想来源和发展历程对生态主义这一意识形态进行梳理,并做出相应述评。
关键词生态主义思想来源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生态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8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甚至更早的时期。
早在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就已提出要求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成为当代生态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
生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借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人类尺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思想;技术进步有助于人类的自然解放,并促进人类社会解放的思想。
生态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向科学理念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对环境问题根源的追问上。
1962年,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作者蕾切尔·卡逊被视为“环境思想的先驱”,《寂静的春天》也被称为“改变了美国的书”之一,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描绘了滥用杀虫剂的后果,指出由于农药和杀虫剂污染了河流、湖泊、地下水、土壤以及森林和“绿色地表”,经过动植物的“生物浓缩”在食物链中引发中毒和死亡的连锁反应,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命这一事实。
该书一问世就立刻引起了全美国轰动和全民性大讨论,使公众对化学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态主义政治思潮..
• 具体观点有以下四点:
1、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 (1)人与自然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
质
• (2)人与自然在相互交往中走向统一 • (3)人类在自然界有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 位是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标志的。 • (4)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2、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 (1)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
三、生态主义的社会与政治关系
• (一)绿色社会关系 • 在社会领域,生态主义反对工业资本主义 对人类的破坏作用,尤其是两极分化和暴 力侵犯。尊重社会的多元化,维护社会的 生态平衡,即平等与团结和睦。在绿色的 理想王国里,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必须消除。人类既然应该与大自然、与植 物和其它动物友好相处,就更没有理由同 类相残。
• (三)对外关系 • 关于现存国际关系体系的评价,绿色运动 态度鲜明地谴责工业资本主义世界恃强凌 弱、以富压贫的“生态殖民主义”行为模 式。 • 绿色主义者坚决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一元 化观念,以及大肆对外扩张、力求一统天 下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行为, •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绿色运 动都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的结果。二者相互促进,既造成了人的异化,也
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成为当代资本主义 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
3、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1)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社会 • (2)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现代化的社会 • (3)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1)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社会
• ①绿色社会是社会主义内涵中的应有之意。 • ②生态社会主义既不同于生态主义,也不同于
会主义的希望。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与发展
• 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凸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及发展进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及发展进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众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进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意识的觉醒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民众的生态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民众的生态意识不断提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都较为落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相对较低,很少有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存在着大规模开发、滥用化肥农药和乱排污水等现象,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和重视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举办了第一届环境会议,将环境问题提升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也提高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从此,中国人开始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意识开始萌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污染排放增多、生态破坏日渐严重,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并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觉醒。
人们开始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禁塑、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环保举措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行为。
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关心环境、保护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时,中国民众的生态意识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觉醒期,人们开始自觉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在当前,中国民众的生态意识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主动采取各种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用电、骑自行车出行等,这些简单的举措对于保护环境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生态环境非常丰富多样的国家,拥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本文将从水、大气和土壤等方面,分析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原因。
其次,大气污染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突出现象。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
特别是一些工业区域和大城市,由于工业活动和交通拥堵的问题,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对植物、动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酸雨的发生导致水源的酸化,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此外,土壤污染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
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物的堆放和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
由于我国工业废物处理技术和政策的不完善,部分工业废物被直接倾倒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的发生。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导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积累,使得土壤品质下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质量。
同时,土壤污染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以上所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工业化和农业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忽视和过度利用。
普遍存在的环境管理不规范、排放不达标以及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低认识等,都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2.中国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3.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4.解决的策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中国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哪些?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二.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进一步扩大。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
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
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
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
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
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
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
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
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
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思想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林璐(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重大领域和重大任务$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切入点,论述生态文明的含义及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生态文明观是对传统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y染问题与生态破坏等问题$推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科学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生态保护,为生态文明提供重要载体。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观一、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生态环境是承受人类活动的各种作用结果。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叫近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但同时也产生一些生态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势,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不断,“主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叫一目标一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的,而需要生态明的协同。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仅对建设美丽中国重要意义,护生态的贡献。
目一些学者从理论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对其概念、特征和进。
的上,近,面的,社会主要发生化的,一要生态意,不化生态,中国[2]o-对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结和重,年来的新,一新、新要、新目标、新,生态、建设中国进方向和本遵循尘本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基本内涵进行解读,生态观是传统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新发展,生态环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因,以及政策建议。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人类的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
生态的,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化的必然结果。
力推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叫“生态”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明,指环境与家。
理论文章:中国生态主义思潮新趋势
中国生态主义思潮新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了针对环境与能源危机,对工业文明时代的哲学、文化、经济与制度进行反思与批判的生态主义潮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中,随着能源环境危机的加剧,生态主义思潮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生态主义已经成为影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思想潮流和环保运动。
生态主义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来,原来主要流行于欧美的生态主义思潮,不仅在中国骤然升温,而且还表现出欧美所没有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生态文明在中国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流思想和核心理念生态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始终未能成为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的主流。
在欧美生态主义思潮中,对国家发展影响与作用最大的是德国绿党。
德国绿党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并开始绿色运动。
在1983年的大选中,德国绿党成为欧美国家第一个在国家级选举中进入国家议会的绿党。
在2002年的大选中,绿党以8.6%得票获得55席,成为仅次于德国社民党和基民盟的第三大党。
2005年9月,因解散议会而提前举行的新一届联邦选举中,绿党席次减少,变成议会中第五大党。
总之,虽然德国绿党成功地进入了国家议会,但始终未能成为决定国家发展战略的第一执政大党,所以他们的生态主义主张只是渗透在国家的决策中,未能成为主导国家发展的方向战略和理念。
而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则不同。
虽然生态文明思潮在中国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而且富有创新性。
所谓起点高,就是生态文明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态文明就已经上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策的战略和核心理念,这在欧美国家是没有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而且在世界环境保护中,中国也以应有的大国责任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参与推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汇总情况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
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1. 引言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
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
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
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
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
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
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
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
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
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
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
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
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一)
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一)一是激进的、生态主义的文学批评观。
一批风华正茂的学者对生态批评充满信心。
北京大学的赵白生博士不久前发表《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一文,这次又提出“文学的生态转向”的论题。
他认为弥漫世界的“生态焦虑”日益加剧,需要做如下三个方面的大文章:文明盛衰的生态基础,文化沟通的生态平台,文学发展的生态转向。
他主张花大力气做一些“田野工作”,生发真正的绿色思维。
其关键在于“摆脱人本主义的思维定势,实行生态主义的互滋教育”。
生态主义意味着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而人本主义将受到全面挑战。
深圳大学的王晓华博士在2001年已发表《中国生态主义宣言》,此后又提出“另一种全球化与中国文艺学的生态主义走向”,他认为生态文艺学是对“现代性”批判与超越而产生的,“能够在逻辑上真正扬弃主体论文艺学的,迄今为止只有生态文艺学一个流派。
”并认为“中国生态文艺学在诞生之初就表现出鲜明的建构品格”,是一种新的“整体主义的文艺学”。
这些年轻的博士们锋芒毕露地高扬生态主义,对以往文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成见”进行了尖锐地批判。
二是宏阔的、开拓建设的生态批评观。
生态批评的主将鲁枢元教授较早关注“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多年来倡导生态文艺学批评,创办《精神生态通讯》,出版专着《生态文艺学》,又发起召开“中国首届生态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推出新作《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等,致力于生态文艺学建设,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开拓的精神。
他指出“生态批评与后殖民批评、女性批评一样,都是现代世界格局中弱势群体的话语”。
当前,生态批评的兴起,意味着文学批评已经开始发生“时代性转移”。
这种转移有可能为文学艺术提供“重建宏大叙事,再造深度模式”的机遇。
这种宏阔的生态批评观还体现在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关于“生态美学”的系列论文中,他指出“生态美学的提出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是对“机械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超循环”是圈行系统中的各部分以及整体,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与旋升。
②它融合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思维之道与存在之道、研究方法之道与研究对象之道,是世界万物生发的格局与态势。
近代,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西方人文学科领域生发了拯救人类精神生态,呼吁环境保护的生态批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生态批评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生态批评产生。
中国生态批评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其生长态势自然也遵循了超循环之道。
一、“依生”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批评———与中国对应学科“看似一体”生态批评起源于欧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见端倪,九十年代兴起。
在中国发出的最初声音是司空草1999年11月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一文。
真正传入中国并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是在2002年,以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为标志。
国内关于生态批评的综述文章主要有: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以及其硕士毕业论文《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等,另外在鲁枢元教授的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和刘文良教授的著作《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以上学者在阐释生态批评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时候,一般都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文学归入生态批评的发展中来。
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文章把生态批评兴起的时间定为1987年,其根据是文艺学家鲍桑葵1987年主编的《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中的词条“文艺生态学”;把生态批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定为1994年,其根据是有关“生态美学”论文的发表。
[1]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一文提到了生态批评在中国起步的标志———司空草1999年发表的文章《文学的生态学批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但她在提及国内生态批评文章和专著的时候把曾永成教授的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鲁枢元教授的专著《生态文艺学》、姜澄清教授的专著《艺术生态论纲》和徐恒醇教授的专著《生态美学》列为生态批评的代表作,而且文章后面把国内的生态美学会议看成了生态批评研讨会,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看成了一体。
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
主要 通 过描述 自然界 如虎 、熊猫 、古树 等各种动 植 物, 尤其 是珍 稀 动植 物 的有趣 或灾 难性故 事 , 阐述 自 然 界 的现状 、 保护 成果 、 存在 的问题 ; 生态文学重 点 描 绘人 与 自然界 的关系 ,人在生 态环境 变化 中所扮 演 的不 同角 色 和所起 的各 种作用 ,人 与 自然 的喜与 忧、 得与 失 , 描述 人 越是进 入高 度文 明的工业化 时代 就 越 和动植 物一 样 面临 生存 的困境 ,让读者懂 得保
一
、
化学 者王 晓华 在 《 中国的生态 主 义运动与 建设 性后
未有 的大幅增 长 , 得 了 巨大成就 。但是 , 去困扰 取 过
现代 主 义》文 中认为 : 中国的生态 主义就 诞生于 对 “ 生态 灾 难 的反思 中。从 认识 到我们 只有一 个 中国到 强 调人类 只 有一 个地球 ,中国 的生态主义 者的视 野 日益扩 展 。 们 的逻辑 是简单 而强 有力 的 : 他 如果所 谓 的发展 使我们 失 去 了茫茫 宇宙 中仅有 的家 园 , 么 , 那
在 这方 面 , 益 于改革开 放 , 国生态 文学 的建 得 我 设 发展 其 实与 世界 接轨 很快 。随着 国人生 态意识 的 觉醒 、主流 意识 形态 的 引导 、 政府环 保措施 的加强 ,
引起 人们 对 大 自然 的依恋 , 唤起 人们 的觉醒 , 强人 增 们 的环保 意识 ,号 召人们 实实在 在地行 动 。生态文
的建设发展 其 实与世界接轨很快。 中国生态文学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 产生 了很 大的影 响和社会效益: 众多的作家已
经涉足于生 态文学这一新领域 中, 有相 当一批生态文学力作 问世 ,中国生态文学理论与批评逐步兴起 , 已经培育出
中国的生态主义思潮
生态主义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实现路径生态主义,又被称为绿色政治学(Green politics),环境政治学(Environmental politics),和生态政治学,是20世纪60-70年代形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新兴政治思潮,当时西方国家的福利经济出现危机,冷战给世界和平笼罩上阴影,再加之无止境的经济发展导致全球生态迅速恶化,许多有识之士对传统的西方政治产生幻灭感。
所以生态主义(此处、以及下文中的“生态主义”如无特别说明,皆指作为一种政治思潮的生态主义,而非自然学科中的生态主义)是以“绿色运动”的发起为契机,并立足于探索一种能够从总体上根本解决各种危机的新型政治。
我国的生态主义,在理论上与欧美国家的生态主义并无联系,除了国外大型生态事件或绿色运动给我过造成的影响外,欧美国家的生态主义理论并未系统的引入我国,更没有从政治层面激发民众的觉醒和参与。
国内的生态主义,远不是一种政治思潮,它更多的作用是具体的反映到公共事件当中,并以非政治力量的方式影响政治考量及决策,是一种显性的在野力量。
而目前它所关注的问题也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文化遗产保护”,“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及平衡”,“绿色科技和能源”等。
那么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生态主义在我国的实现路径是怎样的呢?它应当是先由一种社会运动,再演化成社会思潮,最后再演化成政治思潮。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反映了生态主义的发展及其巨大作用。
比如1999年的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古城拆毁与保护事件,在这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战斗中,一开始就由民众自发参与与组织,采取合理(向行政机关申诉)合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并且从效果上来看,这些行为引起了专家和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最后得到全国的广泛关注。
虽然从最后结果上看,这次生态主义运动并未直接改变事件后果,定海古城依然被拆毁殆尽,但无疑,人民对生态主义的觉悟已经具备了形成社会思潮的思想基础。
建国后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当代价值
马 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理论 与实 践
建国后毛泽东生态思想 的 实践探 索与 当代价值
王秀春 ,张本效
( 浙江农林 大学,杭州 3 1 1 3 o o ) 摘 要 :作为新 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一代 伟人毛泽东在 带领全 国人 民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留下 了
许 多生态思想 的闪光点。他在全 国范 围内号召 人们开展植树 造林 活动,绿自然资源 、能源等。毛泽东在生态领 域 内的实践探 索,形成 了新 中国最早 一
大会 议上 ,毛泽 东强 调 :要使 我们 祖 国 的河 山全部 绿化
视 。 于 是 ,在社 会 各 方 面建 设 紧锣 密 鼓 开 展 起 来 的 同 时 ,他也 把 目光 投 向 了生态领 域 的建设 。毛泽 东 的生 态 思想 内容丰 富 而深 刻 ,渗透 于经 济建 设 、农 业建设 、环 境 建设 等 多方面 ,为 中国 的生态 事业 打 下 了基 础 ,也 为 当前 中国生态 文 明的建设提 供 了理论指 导。 建国后 毛泽 东生态 思想 的核心 内容
在新 中 国成 立 之初 ,生态 恶化 的现 象就 已经 表 现 出
来,长期的战争使 自然环境缺乏休养生息的机会 ,生态 环境 质量较 差 。全 国范 围内森林 覆 盖面 积也 因战争 的原
因急 剧 减 少 ,树 木 的锐 减 造 成 大 量 的荒 山 、秃 山 。水
中国生态批评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生态批评的现状与发展
王晓晨;杨东
【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13)004
【摘要】生态批评在国内已逐渐成为显学,在其获得认可的同时也出现了单一化、雷同化、习惯于宏大叙事以及缺乏跨学科跨文化视野等诸多问题,其话语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结合布伊尔和马泽克等西方学者对生态批评发展观的理解,国内生态批评应当将生态批评的疆域从文学领域拓展到文化领域,从自然生态拓展到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更应注意其现实指向,重视生态批评的进攻性和批判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批评的中国化.
【总页数】5页(P90-94)
【作者】王晓晨;杨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1
【相关文献】
1.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J], 张钰聆;王咏一
2.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形态的发展空间 [J], 马治军
3.中国生态批评的超循环发展 [J], 张鸣
4.论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J], 吕娟霞
5.西方生态批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述评——基于中文核心期刊文献数据(2010-2015年)的统计分析 [J], 张喻;高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天津农学院课题论文题目: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姓名:杨承林学号:0901014102系别:农学系专业班级:09农学(1)班指导老师:富东英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摘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另外由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
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工业化压力。
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所以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对我国公众的生存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环境现状、公共影响、生态环境正文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和生物多样性。
(1)空气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
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1/4的城市每年至少有60%的雨天下酸雨;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
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
2000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人口稠密地区,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首位,氮化物排放量居第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晓华:中国生态主义思潮的产生和现状
作者: 王晓华2010-10-30 23:06 星期六晴
【此文应《社会科学报》之约而写,发表在该报2008年2月28日理论版。
】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一种以珍爱自然生命为特征的思潮出现在中国。
到了1997年,有人将其命名为生态主义。
现在,中国生态主义思潮已经有了10余年的历史,生长为涉及法律、教育、伦理学、美学、文艺批评、建筑理论等众多领域的复杂体系。
根据中国知网的记载,第一篇以生态主义为主题的汉语论文是张晓宇和张作俭撰写的《生态主义社会工作》,发表于《社会福利》1997年第6期。
2000年,《上海文学》发表了王晓华的随笔《一个生态主义者的词典》。
此文很有可能是首个阐释生态主义的汉语散文。
进入21世纪以后,以生态主义为主题和关键词的文章迅速增多。
中国知网收录的涉及生态主义的文章共有3296篇。
其中2933篇发表于2000年以后。
不过,总的来说,生态主义在中国还是边缘性的思潮。
在中国知网收录的近千万篇论文中,以生态主义为主题的仅有78篇,这足以说明生态主义思潮的实际地位和影响。
生态主义是个汉语术语。
它并非西方语言的汉译。
受20世纪主流文化的影响,汉语学人习惯于将有影响的思潮与主义一词联系起来。
20世纪90年代的部分学者深受生态学的影响,便自然而然地用生态主义这个术语表达自己的主张。
最初使用这个术语的汉语学者并不知道其在英文中的对应词是ecologism。
实际上,ecologism与生态主义的词义有很大区别:ecologism主要意指激进的绿色运动(即深绿运动),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意味,较少出现在学术文献中;生态主义的意思则非常宽泛,涉及政治、城市规划、法律、文学批评、湿地景观、历史、教育等众多领域,几乎可以涵括涉及生态立场的所有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
我2002年访问美国时,曾与著名生态思想家小约翰·科布讨论过怎样将生态主义译为英语。
他也表示ecologism不能确切表达汉语中生态主义一词的含义。
现在看来,生态主义的意义并非不言自明,尚有待发现和敞开。
无论是在字面上,还是在核心理念层次,生态主义思潮都与生态学的发生和发展有因果关系,因此,要发现和敞开生态主义的意义空间,就必须对生态学概念进行回顾和总结。
1869年,德国人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时,将两个希腊词——okios(“家园”的或“家”)和logos(研究)——组合起来,用由此而产生的新词意指“研究生物体在家(环境)中生存的科学”。
显然,生态学在诞生之初就将生物体被领受为主体。
后者不但有自己的家或环境,而且有自己不可忽略的利益。
这种理念贯穿了整个生态学的历史。
在西方目前畅销的教科书中,下面的定义经常出现:“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环境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结合体。
”有机体是个体(individual),相同物种的个体组成种群(populations),种群的集合创造出共同体(communities),共同体与环境的非生物成分的结合形成生态体系(eco-system),因此,有机体(个体)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对象。
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机体携带着内在的行为编码库参与个体间的合作和竞争,是行动的主体和对其环境而言的中心。
既然每个有机体都是主体和中心,那么,生态世界就没有绝对的中心,它是无
数个体-环境的复而非仅仅围绕人类旋转。
人与其他种类的有机体的关系是不同主体的关系。
由此可见,生态学在诞生之初就已经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
到了20世纪中叶,生态学中出现的群落模型把大自然看作社区或社会,将生命领受为社区中的公民。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有机体被比喻为公民,实际上已经包含对其功能和权利的承认。
这种立场受到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深生态学运动的欢迎。
在1973年发表于奥斯陆《探索》(Inquiry)杂志的《深与浅,长远生态学运动:一个总结》一文中,深生态学的创始人纳斯开篇就将生态学运动划分为浅生态学运动和深生态学运动,认为二者具有根本的区别:浅生态学运动聚焦于发达国家中人的福祉,为救治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而战;深生态学则拒绝人在环境中(man-in-the-enviroment)的意象,试图以相互联系的总体场域(total field)世界观取代之,并提倡生物圈中的平等主义原则。
在深生态学的视野中,所有生命都有内在价值,均值得尊重乃至敬畏。
生物个体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深生态学最基本的价值公理。
为了阐释生态学意义上的平等主义,纳斯又提出了多样性和共生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所有生命的潜能。
深生态学对中国生态主义思潮的影响巨大。
正是在深生态学的影响下,中国生态主义思潮完成了由“浅”(环境主义)到“深”的转型。
由于中国生态主义思潮涉及的领域众多,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复述其发展历程和现状。
在这里,我只想简单地介绍生态主义伦理学、生态主义美学、生态主义批评——生态主义思潮的几个学术维度。
生态主义伦理学(生态伦理学)。
虽然中国生态伦理学的代表性学者很少使用生态主义这个词,但生态伦理学却是最能体现生态主义意旨的学科。
中国生态伦理学家继承了阿尔伯特·史怀泽的观点:“善就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就是阻碍和毁灭生命”。
在其话语场域中,非人类生命也是世界的成员,人与他们的关系是不同世界成员的关系,所以,人不仅要关心人,还要关心动物和植物,关心所有生命,关心生态圈本身;正如人对人的奴隶制必须废除一样,人对物的奴隶制也必须废除;善不仅意味着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人,更意味着敬畏和关心所有生命的;要做到这一点,单纯提倡环境保护是不够的,人应该超越对待世界的功利主义态度,与其他生命友好相处。
生态主义美学(生态美学)。
1994年,以周来祥、曾繁仁、徐恒醇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美学”概念。
对于生态美学是否就是生态主义美学,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但至少有部分学者开始将生态美学理解为生态主义美学。
对于这部分学者来说,生态美学不能泛泛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应该承认人与自然的主体间际关系。
只有当人自觉地承认他和自然生命的主体间际关系时,他与自然生命的关系才可能是美的。
这部分学者尝试着以生态主义原则重构汉语美学。
不过,上述尝试还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生态主义美学还有待体系化。
生态主义批评(生态批评)。
从20世纪90年代起,部分汉语学者开始以生态主义原则解读文学艺术作品,建构生态文艺学。
后来,生态批评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汉语学者又将生态主义批评称为生态批评。
与生态美学的建构者相比,中国的生态批评家表现出更为激进的品格。
其代表性人物——如鲁枢元、王诺、王晓华、张皓、刘蓓等——都力图从深生态学原则出发,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价值重估。
在他们看来,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不能体现对生态世界的爱与敬畏,那么,它的价值就是可疑的,因此,文学艺术必须完成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主义的立场转折。
为了完成绿化文学艺术的使命,他们在多个向度上开展自己的工作,努力将传统文化、西方现当代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文论整合到生态批评实践中。
高度的开放性是生态批评的重要特征。
尽管中国生态主义思潮已经发展出涉及法律、教育、伦理学、美学、文艺批评、建筑理论等众多领域的复杂体系,但它被正式命名后的历史仅有10余年,仍然处于自身建构的起始阶段。
对于它来说,如何为自己定位,如何勘探自己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关系,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生态主义思潮只能把根扎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