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生猪生产情况分析

广西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猪粮安天下,养猪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区食物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目前生猪生产的现状到底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调研结合近十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区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生猪生产在我区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我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也是世界消费最广泛的红肉。养猪业在我区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我区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从2000年以来,广西生猪生产和价格也同全国一样,生猪生产波动频现,价格涨跌频繁,不仅给养猪业带来了大冲击,也助推了CPI 的涨跌,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猪肉市场,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困扰,生猪生产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生猪养殖是农民“钱袋子”之一,也是城镇居民“菜篮子”主要渊源。抓好生猪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区生猪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规模养殖成为养猪生产主体。生猪饲养业在我国是传统产业,生猪养殖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农民的家庭副业经营,生产方式粗放,生产规模较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生猪生产向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规模养殖的数量迅速增加,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据广西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资料显示,2012年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3%,但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49.3%以上。其中,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占0.1%,出栏量占35.2%。年出栏5000头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0.005%,年出栏生猪占生猪出栏总量的26.9%。

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急剧减少,规模养殖成为主导力量。2007年至2012年底,我区养猪户从433.71万户减少到288.62万户,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下的养殖户280.37万户,比2007年减少34.5%,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64.7%下降为2012年的39.2%头;2012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3896户,比2007年增加了61.3%,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21.6%提高为2012年的35.2%。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达到130家,比2007年增加了31家,年出栏生猪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4.6%提高为2012年的8.4%。

(二)优势产业区基本形成。伴随优质安全生猪基地建设,我区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优势产业区。2013年年出栏生猪超过500万

头的市有玉林市和南宁市,分别有614.76万头和523.31万头,桂林市出栏量438.61万头,贵港市超过364.55万头,这四个市的生猪出栏量占到全区生猪56.2%。其中有5个县的生猪出栏量超过100万头,年出栏生猪超过40万头以上的县有30个,占全区生猪总出栏量的74.7%。目前,在全国生猪生产超过200万头的4个大县中,博白位列第二。

(三)标准化养殖比重提高。2008年,我区制定了“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技术规范”,作为自治区级地方标准发布。目前我区80%的乡镇成立了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我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94 家,其中2013年新增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2家,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44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由2007年的不到10%提高到目前的30%以上。

(四)猪肉在整个肉类总产量中仍占主要地位。猪肉一直是我区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上世纪80年代以前,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重的95%以上。进入80年代,随着肉类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尽管猪肉消费量不断增加,但其比重下降。到目前为止,猪肉占整个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76.8%下降为2013年的62%。2013年我区猪肉产量261.34万吨,人均猪肉占有量49.5公斤,比2002年增加25.1%。

(五)产业化链条逐步完善。以养殖生产为核心,从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到流通、屠宰加工、肥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新建规模养殖场向集团型、资本运作型发展,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

显。到2011年底,我区共建设种猪场355个,其中原种猪场17个,一级种猪扩繁场176个,二级种猪扩繁场160个,地方猪资源场7个。种猪场存栏基础种猪16.4万头,年供种量108万头。已建设108个种公猪站和1326个生猪人工授精站,2011年人工受精配种母猪498.6万胎次。我区有省级以上畜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73个,总注册资金124亿元,年销售收入800亿元,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0个、省级63个,上市公司4个。我区有饲料生产企业670家,其中年产量过10万吨的企业16家,全年商品饲料产量达到1000万吨,饲料工业产值300多亿元;有兽药生产企业46家,年产值10亿元。有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以上的龙头企业9家。

(六)生猪生产周期缩短。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在科学饲养技术日益提高的条件下,大大的缩短了饲养周期,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规模户饲养的母猪怀孕114天,仔猪出生28天后断奶, 40天左右时间出栏,断奶后一周经过人工受精母猪又开始怀孕,一头母猪年生产2.2胎左右,这种几乎“机械化”的仔猪生产,比自然状态下(农户散养)的仔猪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保证了仔猪货源。

据调查,规模户饲养的仔猪(公猪)出生40天后的就可以添槽作为育肥猪,养殖时间4个半月后,重量在100到120公斤,就必须出栏,这个时期是出栏的最佳时期,如果超过4个半月出栏则大大降低养殖效益。但育肥猪在40—50公斤的生长期,生长最快,如果

这个时期出栏,亦很不划算。按照规模户育肥猪4个半月的养殖周期,比一般散养户提前4—6个月时间出栏,由于饲养周期大大缩短,使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七)生猪生产波动频率加快。农业生产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特征的背景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由于农民不掌握市场信息,不了解市场预期变化情况,更不具备抵御市场变化的风险能力,农户种什么、养什么,只能根据当期市场情况,决定下期生产,往往造成一哄而上,形成农产品“卖难”,城镇居民“买贵”的情况,农业生产跌入低谷—高峰—低谷的恶性循环,生猪生产也不例外。而养猪规模户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掌握市场信息、疫情防治、仔猪生育生产等等方面,相比一般农户具有绝对优势,因而大大地减少了生猪生产的波动。据分析,当前我区生猪生产的波动周期为1年半左右时间,比过去一般农户养猪的波动周期减少1年左右时间,而且波动的幅度也大大减小。

(八)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正在投资或扩大生猪投资。总投资3亿元的湖南鑫广安集团武宣30万头生猪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并已于2013年年底投产,兴宾区仙境猪业有限公司新建4万头养猪场也顺利投产,目前存栏量13500头,能繁母猪2100多头,象州县华金养殖场新建2万头养猪场已于2013年顺利投产,桂林桂都生态养殖公司年产4万头肉猪生产线已实现投产运行,年产15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