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习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九年级下册第9课】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及答案【九年级下册第9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涉及全六册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二、重点句子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三、文本简答题:1、《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鱼我所欲也》精讲精练(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专题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字,翻译下列划线句,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音节并翻译(每句至多划两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㈡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_________》。
本文作者______,名轲,是_____时期著名的____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被尊为“_______”,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是____及其门人所著,是_____经典著作之一。
它与《______》《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㈢理解默写:⒈现在人们常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明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选择。
⒉体现“性本善”思想(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中考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练习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为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复习文言文《鱼我所欲也》,为大家聚集《鱼我所欲也》历年中考试题及答案如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故不为苟得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C.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翻译下面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
13.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详细指(用原文的话答复)(1分)14.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比“”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2分)【参考答案】11.D(评分:2分)12.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承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谢自己却承受了。
(评分:2分)1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愿有甚于死者(评分:1分)14.义生万钟那么辨礼义而受之(评分:2分,前两个空1分,错1 处那么不得分,最后一空1分)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答复9-11题。
鱼我所欲也初中中考真题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鱼我所欲也》中考题(2009—— 2011)(一) 2011 北京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①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蹴尔而与之蹴:(2)是亦不可以已乎已:3 、非独贤者有是心是:这个,这样是亦不可以已乎是:这种做法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为了(第二个)为:接受5、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6、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7、而:蹴尔而与之(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呼尔而与之翻译: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二) 09 年安徽省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
下同 ) 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年级下19课鱼我所欲也 文言复习题(含答案)
19 鱼我所欲也文言复习题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注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二、重点词义1、找出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2、重点词语解释。
(1)鱼我所欲也(想要)(2)有甚于..生者(比…更重要)(3)不为苟得..有所不辟也(所以)(祸患)...(去做)(苟且得到)(4)故患(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没有)(6)凡可以得生者.(…的手段)(7)何不为.也(做)(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9)是故..也(不只是)(这种思想)..(所以,因此)(10)非独..贤者有是心(11)贤者能勿丧耳..(古代盛食物用的竹器)(饭)..(丧失)(兼词,罢了)(12)一箪食(13)一豆羹..(古代盛肉或汤的器皿)(汤)(14)呼尔.而与.之(语气助词)(给)(15)行道之人....(过路的人)(16)蹴.尔而与之(践踏)(17)乞人不屑..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比喻优厚的俸禄)..也(认为不值得一顾)(18)万钟(19)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20)为.宫室之美(为了)(21)为.之(做了,干了)(22)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罢休)(23)失其本心..(天性、天良)三、用原文句子填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四、重点语句翻译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复习含答案 精品
中考《鱼我所欲也》复习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过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
)字音:(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1.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多媒体显示:(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要点知识及中考题(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要点知识及中考题(附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5)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一词多义】(1)与: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词)B. 呼尔而与之(给)(2)于:A.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B.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3)得:A.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4)为:A.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为了)B. 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之(做)(5)恶:A. 所恶(wù)有甚于死者(厌恶)B. 娇儿恶(è)卧踏里裂(不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苟:A. 故不为苟得也(苟且)B.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倘使)(《陈涉世家》)(7)而: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的连词,却)B.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的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古今异义】(1)一箪食,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总称)(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3)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用处;今义:加上,增加)【重要词语】(1)蹴尔而与之(用脚踢)(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3)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4)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通“避”,躲避)(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凭借,通过)(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重要句子】(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同,意思为:(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意思为:(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意思为:。
同,意思为:(4)乡.为身死而不受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义:今义:动词,表示答应的词(2)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今义:增加;增长3其他重点实词(1)生,亦我所欲.也欲:(2)故.不为苟得..也故:苟得:(3)死亦我所恶.恶:(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5)贤者能勿丧.耳丧:(6)蹴.尔而与之蹴:(7)乞人不屑..焉何加:..也不屑:(8)万钟于我何加(9)是亦不可以已.乎已:(10)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4.一词多义(1)得①二者不可得.兼②未有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2)奉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③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二、文言虚词1.之①呼尔而与之.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为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②今为.官室之.美为之3.于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②万钟于.我何加焉4.而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蹴尔而.与之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则①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②得之则.生,弗得则死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三、翻译句子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四、问题探究1.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2.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3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两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五、理解性默写1在极端情况下,面对“生”和“义”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孟子提出了他的主张:;。
,。
2孟子认为人不肯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含答案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值:恰逢。
②止:停留。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死亦我所恶货恶其弃于地也B. 所恶有甚于死者况才之过于余者乎C. 败义以求生齐师败绩D.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刀劈狼首17. 下列对【甲】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凡可以得生者”。
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 “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乙文译文】跟好人相处,如同走进栽种芝兰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香气,便被它同化了。
跟坏人相处,如同走进了卖成鱼的铺子,时间久了,闻不到它的臭气,也被它同化了。
藏丹的地方就有红色,藏漆的地方就有黑色,因此君子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二(五)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曾子衣敝衣以耕①,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日:"请以此修③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日:"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予日:"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
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
"(节选自《说苑·卷四》)[注释]①衣敝衣以耕:穿着破旧衣服耕田。
前一个"衣",动词,穿衣;后一个"衣",名词,衣服。
②致邑:给一座城,邑,封地。
③修:整治。
④不我骄:宾语前置句,即"不骄我"。
骄,傲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2)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第一篇:《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题《鱼我所欲也》复习题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2.请就第二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本段主要用举例说明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首先举穷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赞扬舍生守义之人;然后,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批评了见利忘义之人;最后,指出“见利忘义”之人已“失其本心”,总结全文。
3.生活中我们常常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来说明什么道理?说明利益与名声等好的事物不能同时都得到,不能药理这种好处又要那种好处。
4.第一段中的两个反问句(如诗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诗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有什么作用?用反问句强调事上有的东西比生重要,有的东西比死更令人厌恶,暗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将失去准则,作出令人不齿的事情,因此,这样反问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的也”。
在作者看来,什么情况是“苟得”?为了获得利益或生命无视道义的存在,而放弃了道义。
6.“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按作者的意思,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辟患”?什么情况下可以“辟患”?在义与利、生于义相冲突时,如果贪生足以害义时,不能见利忘义,当求生而不害义时,就可以“辟患”。
7.在作者看来“贤者”有怎样的特点?不为利益所动,不为强势所屈,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坚守道义。
8.古语有“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这广为人知的名言,它给人以怎样的教益?做人要有自强的精神,有尊严有骨气,不能卑躬屈膝。
9.作者为什么强调“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强调他对人的重要性,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说明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放弃人格和尊严。
10.“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说明什么道理?往往不合礼义的利益在多,对人根本没什么益处。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习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浏览题一、对联:① 君子为义献身;有远大理想的人忘了生为仁者② 发展生命和公义,为公义牺牲生命;好运和邪恶并存,追求好运和避免邪恶。
③ 明智的人是明智的选择;可以放弃和抛弃方成为一个智者④ 放弃正义和得失自然;杀戮产生仁爱和道德⑤ 无论如何为了生存;我们怎么能坚持正义⑥ 为了死亡而放弃生命;取义为仁⑦ 放弃正义,获取利润,损失资本;杀仁见德2。
填空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请用十个字以内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5.句子“一块食物,一块豆汤,如果你得到它,你会活着,如果你得到它,你会死”在结构中起着连接作用。
6、《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7.“这是他失去了最初的心。
”这句话中的“这”是“为了宫殿的美丽,为了妻妾的崇拜,为了穷人得到我”。
8.“从对到错”的直接原因是生命是我想要的,“死亡是我讨厌的”。
3、理解听写1、能够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章中能说明“失去初衷”原因的句子是:为了宫殿的美丽而接受它;为妻妾服务和接受;为认识我的穷人做这件事3、能够表明义胜于生命的句子是: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能体现绅士应有美德的句子是:生命,我想要的,正义,我想要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活就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我们不能两者兼得。
它也是一个放弃生命,追求正义的人。
6、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孟子认为,失去原初心的行为是:万忠接受了它,却没有为礼义争论(为了宫殿的美丽;为了对妻妾的崇拜;为了认识我的穷人)。
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演练附答案
初中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演练附答案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堕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关,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①故不为苟.得也(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C.纵使路途再漫长,屈原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答案:(1)①苟且②好处③停止(2)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用脚踢着(或者踩过)的食物再给别人吃,(就算是)乞丐也会因轻视不肯接受。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22.✬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原文的表达效果。
23.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
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答案】21.做,干通“避”,躲避22.原文作者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强调了主人公坚定的立场和崇高的品质。
23.示例:舍生取义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舍生”更多的是说我们面对人生抉择时,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取义”也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义。
只有让舍生取义的精神牢牢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为:做,干;(2)句意为: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辟:通“避”,躲避。
(完整版)《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2004·新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舍:②患:③蹴:④已: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得之则生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D.行道之人弗受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文:4.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赞扬了的人;批评了的人。
看法:。
(2004·青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浏览题一、对联:①君子舍生取义;志士忘生成仁②生与义并举,舍生取义;吉和凶共存,趋吉避凶。
③善取舍才是智者;能割舍弃方为慧人④舍义取利失本性;杀生成仁见品德⑤因求生不择手段;为取义岂能拘泥⑥舍生赴死;取义成仁⑦舍义取利失本;杀生成仁见品德二、填空题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请用十个字以内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6、《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7、“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此”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8、“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三、理解性默写1、能够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能够表明义胜于生命的句子是: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能够表明君子应具有的美德的句子是: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1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15、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所欲有甚于生者16、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7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8、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9、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0、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四、回答问题。
1、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答: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2、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答: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答: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4、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答: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5、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答:以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信弃义去做,就会为人唾弃。
6、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答: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7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8、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义)对举向与今比较等9、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答:文中指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学说中是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
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1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答: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13、"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答: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14、 "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答: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15、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
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16、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即死”的“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答:“一箪食,一豆羹”虽然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但与义相比都是次要的,而“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这是一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对于把义看作一切的人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非礼不受也,宁死不屈。
17、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作者却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答: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但“义”是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现。
当它和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当“舍生取义”但他受到威胁的时候,应当不避免。
18、“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答:“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1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答:如果一个人,所喜爱的没有超过生命的,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这样的人就会无所不为,就会成为卑鄙无耻的人。
20、“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答:能否固守道义。
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丧失。
21、本文第二段给了你什么启示?答:绝不能为保全自己的生命而丧失人格,丧失尊严,绝不可食“嗟来之食”。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我们决不可以放弃自己的国格和人格而求取暂时生存安逸的生活。
2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做才能算有人格?答:突出强调“自我”及“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等观点,可赞颂为人格,国格辩论抗争的做法。
23、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答: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要舍生取义,绝不可见利忘义,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当学会放弃。
24、读了本文后,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答:在重大的选择面前,我们绝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私利,要更多地考虑别人的利益。
或:做任何事情都应有选择,要学会衡量轻重利弊,然后作出选择,但无论如何绝不可以“见利忘义”。
五、课外拓展延伸题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
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
答: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答: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答: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答: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6、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答: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答: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