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

合集下载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热空气和冷空气》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图片,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多个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热和冷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探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热风机、温度计等。

2.教学图片: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图片。

3.教学视频:热空气和冷空气实验的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巩固学生对热空气和冷空气性质的理解。

小学科学1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1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13《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产生和变化过程;3. 能够利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性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热空气的概念和特点;2. 冷空气的概念和特点;3. 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产生和变化过程;4. 利用热空气和冷空气进行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太阳升起时温度逐渐升高等。

2. 学习热空气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热空气是指温度高的空气,它比冷空气轻,上升而形成气流等。

3. 学习冷空气的概念和特点:同样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冷空气是指温度低的空气,它比热空气重,下沉使地面变冷等。

4. 学习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产生和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大气层的不同温度层次,解释造成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原因,并通过实验展示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沉的过程。

5. 练习应用:设计一些与热空气和冷空气有关的活动,如热气球的原理、暖气片的工作原理等,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能够准确描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和特点;2. 检查学生在实验和应用中的操作是否正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3.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观察和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和特点。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整体而言,教学过程较为顺利。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改进。

首先,教学导入环节需要更加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实验环节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实验指导的细节讲解。

最后,在应用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拓展的任务让学生更深入思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三课《热空气和冷空气》,主要介绍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空气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现象,培养他们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提高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空气随温度变化引起的现象,如气球的上升和下降。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前两课,对空气的存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观察和实验的兴趣较高,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较为薄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并通过亲身参与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温度变化对空气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温度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温度计的作用和测量温度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空气和温度的知识。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张温度计的图片,请回忆一下,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呢?学生: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物体或环境的温度。

我们可以把温度计放在物体或环境中,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来得知温度的高低。

教师:很好!温度计的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或环境的温度。

接下来,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观察到过空气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吗?第二环节:呈现与探究教师出示两个气球,一个装满了冷水,一个装满了热水,并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的变化。

教师:现在,我给你们展示两个气球,一个里面装满了冷水,另一个里面装满了热水。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气球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简单地分辨出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特征。

2.学生能够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规律。

3.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感受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差别。

4.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1.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特征。

2.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规律。

2.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

2.活动式学习法。

3.讨论式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表、模型、实验等,简单地介绍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两种气体的不同之处。

2. 探究实验(30分钟)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差别。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气球,一个装满了热水,一个装满了冰水,让学生分别触摸这两个气球,体会其不同的温度。

又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指轻轻地在上空疾走或手摇扇子,观察手指的变化。

3. 实践应用(20分钟)通过实验,学生已经了解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不同特征和运动规律。

现在,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热气球能够飞上天空?为什么风筝会在天上飞?4. 总结归纳(10分钟)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并在归纳过程中,梳理出学生有疑问或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加以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探究式学习法、活动式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思考中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积极,反应热烈。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多采用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效果。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冷热空气对流和风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理解风的成因。

三、教学准备:蜡烛、火柴、纸蛇、玻璃片、孔明灯、纸套、香、集气瓶、透明水槽、热水、冷水、有关孔明灯视频、PPT课件。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准备好的孔明灯,提问:老师手拿的这个是什么面装的是什么呢3、猜测,点燃孔明灯下面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4、学生讨论、交流。

5、请两位同学帮助,点燃蜡烛,升起孔明灯。

6、谈话:你知道孔明灯为什么会上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热空气,什么是冷空气。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同时板书: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受热后会怎样流动吗实验1:感觉热空气让学生点燃蜡烛,用手分别放在蜡烛火焰的上面、四周、下方,感觉什么地方最热(安全教育)1.学生猜测。

指名学生回答。

2.谈话: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对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

5.提问:热空气是向哪里流动的6.学生回答。

7.小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

实验2:研究热空气的流动1、讲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提问: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实验说明了什么3、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板书:上升↑)(三)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谈话:空气受热为什么会上升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释。

小学科学2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

小学科学2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

小学科学2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热空气和冷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和描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征;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4.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五、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创造热气球升空的情境,引发学生对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学生:从前我们都是如何把气球吹起来的?为什么我们吹进去的气能够让气球升上天空?2. 概念导入(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征。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热空气和冷空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热空气会升起来,而冷空气会下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交流自己的观点。

3. 学习任务(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份实验材料 - 一个空气球、两个塑料袋和一杯温水。

教师请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步骤1:将一个塑料袋套在气球上,并放置在教室中央。

步骤2:用另一个塑料袋装一杯冷水,然后迅速倒入温水。

步骤3: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步骤4: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观察结果汇报给全班,并提出解释热空气和冷空气现象的理由。

4. 知识解释(1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图示或者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解释热空气和冷空气形成的原因。

教师让学生了解到,当空气受到加热时,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变得更活跃,空气的密度减小,使得热空气上升;而当空气被冷却时,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变得不活跃,空气的密度增大,使得冷空气下沉。

5. 拓展练习(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如下问题:问题1:为什么热空气上升?问题2:为什么冷空气下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并回答问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2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2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精选2篇(一)科目:科学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冷空气和热空气教师:XXX教案目标:1. 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特点和运动规律;2. 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形成和影响;3. 通过实例和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黑板、彩色粉笔、PPT或实验视频;2. 学生:教科书《冷空气和热空气》,笔记本,实验器材(如热水、冷水、两个小瓶子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面或播放PPT或实验视频,有关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特点和运动规律,让学生猜测图片或视频中的现象是由冷空气还是热空气引起的。

2. 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或视频中的现象,引出学习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目的。

Step 2: 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科书《冷空气和热空气》第一部分,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2. 教师讲解教科书内容,提问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的运动原理。

Step 3: 实验或示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小瓶子里装有热水,另一个小瓶子里装有冷水,让学生猜测瓶口会从哪个小瓶子里冒出来的水蒸气更多。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的方式,验证学生的猜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冷空气和热空气的作用。

Step 4: 讨论和思考(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形成和影响,例如城市和乡村的温度差异、大陆和海洋的气温差异等。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为什么夏天有时会出现雷阵雨?早晨为什么空气清新?Step 5: 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写一篇关于冷空气和热空气形成和影响的小短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设计范文详解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设计范文详解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设计范文详解。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认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及形成原理;2.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3.通过实验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性质和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1.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表现;2.能简单地解释冷空气和热空气形成的原理;3.能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归纳总结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和特点;4.能正确使用有关热空气和冷空气的专业术语并运用其在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认识冷空气和热空气(2)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形成原理(3)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4)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实验2.教学方法:(1)情境模拟法(2)讲解法(3)实验法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设计教学PPT,准备教具(气球、塑料瓶、热水、冰块等)。

(2)教师制定小组讨论的问题,供学生在学习完后进行讨论。

2.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1)教师通过教学PPT,呈现“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和图片,让学生尝试从直觉上认知。

(2)引入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例如:冷空气来了,天气变冷了,热空气来了,天气变热了。

(3)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总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的表现,例如:夏季骑自行车时会感到凉爽的清风就是热空气在上升,所以它完全不会带着热度;冬季穿毛衣,靠近窗户会感到非常寒冷,这意味着冷气正在进入室内。

3.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形成(1)教师通过讲解解释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形成原理。

例如:冷空气是指气温低于其周围环境空气的大气气块,大多因低气压带来。

低气压可以使低层空气凝结成雾,尤其是在冷却达到露点时。

而高气压能够使晴空、无太阳和无风的情况下,地表上冷却的空气不再受到热气的强制向上运动影响。

4.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1)教师以讲解为主,复习生活中常见的和季节性的天气变化,如夏天热空气被压缩在地上而导致高温,而冷空气通常会导致温度的降低并可能导致降雨。

冷空气和热空气《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冷空气和热空气《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冷空气和热空气《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篇一】教育理念指导1、科学课堂回归生活。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 、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长期形成的。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空气是会流动的吗》教学方法:讨论、教师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学情分析:学生自三年级学习《科学》以来,初步学习了一些科学常识,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

但是本册四年级的科学学习将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较差。

教学目标:1 、探究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②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2、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②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③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②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巩固提问: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2、进行猜测质疑:提问: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板书课题《空气是流动的吗》3、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5篇范例]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5篇范例]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5篇范例]第一篇:《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知道冷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和风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理解风的成因。

三、教学准备:蜡烛、火柴、纸蛇、纸杯、线香、有关风形成的视频、PPT课件。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刮风的视频)谈话:你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景象?2、谈话:你想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它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热空气和冷空气有什么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研究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

(板书:热空气)要研究热空气首先要制得热空气,在我们现在的这间教室里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提示:我手里有支蜡烛)实验1:感觉热空气让学生点燃蜡烛,用手分别放在蜡烛火焰的上面、两侧,感觉什么地方最热?(安全教育)1.学生猜测。

2.谈话:刚才,哪位同学说得对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3.学生分组实验。

4.提问:热空气在哪里?5.学生回答。

6.小结:热空气在蜡烛火焰上方。

实验2:研究热空气的流动1.我们知道空气具有流动性,那热空气又是如何流动的呢?下面我们接着研究。

2.讲述: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提问:实验说明了什么?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的?4、小结: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

(板书:上升↑)(三)再次验证热空气向上流动1.吹灭蜡烛,观察烟的流向。

实验3:再次验证热空气向上流动2.谈话:你可能会觉得蜡烛是直立放着的,烟,也就是热空气它往上流动是理所当然的,换种玩法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们换根线香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设计详解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设计详解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空气和热空气》教案设计详解。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

(2)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衣服在冷空气和热空气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和掌握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

(2)了解衣服在冷空气和热空气中的作用。

2.难点:(1)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报告天气预报等方式,引入话题“空气的温度变化会影响什么”。

2.讲授环节(1)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定义及区别,并引导学生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对天气的影响。

(2)衣服在冷空气和热空气中的作用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何种衣服适合穿在冷空气和热空气中,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3)冷空气和热空气对人体的影响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冷空气和热空气对人体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3.练习环节(1)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温度下杯子上的水珠。

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冷空气和热空气下,应该如何进行保护,如何避免生病等。

4.拓展环节(1)参观天文馆或气象局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或气象局,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天气和气象学的知识。

(2)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观察、思考,写出在冷空气和热空气下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1.情境式教学策略:以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视觉呈现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冷空气和热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2.合作式学习策略: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观察实验等方式,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渗透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懂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12.热空气和冷空气》word教案3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12.热空气和冷空气》word教案3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2.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2.空气会流动么?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二、进入新课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⑥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⑦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②打开冰箱冷藏室。

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③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④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

三、巩固(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

(3)教师、学生一起来完成一只热气球。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热空气和冷空气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一、使用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热空气和冷空气》。

二、实验器材列举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全部器材,可分组列举。(一)改进前:蜡烛、打火机、纸蛇、打火机(二)改进后:热空气探究支架、打火枪、固体酒精、纸蛇、涂有变温油墨的纸筒、塑料袋、细绳,软尺图1 热空气探究支架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操作简单,科学有味运用支架支撑,固定袋子形状,学生可单人实验,也可相互协作,操作简便,但大大增加了实验成功率。

这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在娱乐中,多感官的感受热空气的存在,解决了原器材中争议的部分,增强学生的探究爱好。

安全环保,携带便利器材中运用打火枪和固体酒精制造火源,加大了实验的安全性,整套装置均设置为可拆卸性,且可横向纵向向外舒展,收取存放不占空间,携带方便。

增强探究,一物多用本实验在课本中放飞孔明灯这一环节进行了拓展,不局限于感受式的体验了热空气使袋子向上升,同时结合实际,探究阻碍升空高度的因素。

除了能够探究热空气,还可研究教材中与热源有关的内容,例如《热的传递》、《吸热与散热》等课程。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本实验要紧探究空气加热后会向上升这一知识点,并延伸运用到生活实际,孔明灯如何飞上天的,结合本实验的重点与难点,由浅入深的设计一系列实验,拓展运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实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明白热空气向上升2.明白热空气会带动周围空气的流淌3.明白热空气是使孔明灯向上升的要紧因素(二)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找到热空气的位置2.能够设计探究阻碍袋子升空因素的实验,并明白得对比实验的方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三)科学态度1.善于发觉生活中包蕴的科学现象,并在课堂上探讨研究2.运用课堂所学,联系生活(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阻碍教学重点:明白热空气向上升教学难点:明白得设计探究阻碍袋子升空高度的对比实验六、实验教学内容(一)第一部分: 多感官感受热空气在火焰周围的位置(二)第二部分: 借助纸蛇观看热空气的波动(三)第三部分: 在教室内放飞“孔明灯”(四)第四部分:探究阻碍袋子上升高度的因素七、实验教学过程(一) 多感官感受热空气在火焰周围的位置1.查找生活中热空气藏在哪儿?运用蜡烛点火找到,用触觉找到热空气。

小学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是小学科学中的重要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空气的性质和热力学原理。

在本文中,将为您提供一份小学科学第3课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探索相关现象,并参与实验和讨论。

教学目标:1. 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定义和性质。

2. 观察和描述与热空气和冷空气相关的现象。

3. 参与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说明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性质。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5.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黑板、粘贴纸、粉笔、马克笔、温度计、烧杯、干冰、水、篮球等实验材料。

2. 学生:课本、笔、纸、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可以播放一个有关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小视频,并简单介绍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使用课件或黑板,讲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

三、现象观察(15分钟)1. 教师请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现象,并进行讨论。

2. 学生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写在粘贴纸上,并贴在黑板上展示。

四、实验探究(4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一块干冰,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干冰在水中会产生什么气体?为什么气体比空气要重?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而冷空气会下降?4.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和热空气具有向上升起的趋势的结论。

五、分组活动(3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

2.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与热空气和冷空气相关的现象进行研究,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该现象。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和思考,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

4.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和发现。

三年级科学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依据由感知到究理,安排了四个局部,从表象到成因生疏热空气向上、冷空气向下流淌的特性,并以此解释大自然中风的形成。

第一局部,观看火焰上方自行转动的纸蛇感知热空气会流淌,再通过观看火焰上方自制“热气球”上升的现象感知热空气会向上流淌。

再让学生试着解释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的缘由。

其次局部,做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淌试验,在预备冷热空气后,观看冷空气上、热空气下的状况下热空气的流淌状况,再观看热空气上、冷空气下的状况下热空气的流淌状况,从而觉察“冷空气向下流淌、热空气向上流淌”的特性。

第三局部,通过制作并观看空气流淌的简易装置中蜡烛火焰的状况,感知空气的流淌就是热空气向上升的同时,冷空气不断补充的过程。

假设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无法准时补充时,空气流淌就无法形成,此时塑料瓶罩内的蜡烛火焰就会熄灭。

从这个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热空气向上流淌,冷空气向下流淌的特性,并以此来解释暖气片安装再房间低处,冷藏柜不加盖子的缘由。

第四局部观看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淌规律解析图,阐述大自然中的风的形成。

并通过各种方式让空气流淌制造风。

二、学情分析空气是有冷热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丰富的感知,学生也知道如何获得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方法。

但在学生过去的生活经受中,学生很难观看到无形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的运动,更加不会想到让空气现形。

因此,本课就通过让冷、热空气中的热空气“现形”,让学生观看到“现形”的冷、热空气流淌现象,从而生疏到“冷空气向下流淌、热空气向上流淌”的特点,并能试着去解释生活中的利用冷热空气运动特点的现象。

三、学习目标●知道热空气向上流淌,冷空气向下流淌。

●知道热空气向上流淌时,冷空气会自动补充到原本热空气占据的空间。

●知道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就形成了风。

●能通过各种方法使空气流淌制造风。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冷空气向下流淌、热空气向上流淌。

难点:1.理解纸蛇的转动是由于热空气流淌造成的。

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1(教案)

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1(教案)

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1(教案)【小学科学热空气和冷空气1(教案)】引言:科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教案将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天气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明白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和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天气现象。

3.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相关实验现象并进行简单分析。

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和特征。

2. 纸张、铅笔、温度计。

3. 实验材料:气球、热水壶、冰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们观察地图上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引导学生们重新回想起他们所生活的地方的气候特点。

接着,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比较热,而有些地方比较冷呢?”请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答案。

2. 学习概念(15分钟)通过PPT展示,介绍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概念和特征。

解释热空气是指温度较高、空气密度较小的空气,冷空气则相反。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 实验探究(25分钟)a) 实验1: 热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们坐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热水壶。

请学生们用热水壶中的热气把气球吹起来,然后观察气球内部的变化。

鼓励学生们描述气球的状态变化,以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气球会被热空气充满并浮起来。

b) 实验2: 冷空气的性质再次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块冰块和一张纸。

请学生们将纸张放在冰块上,并观察纸张上的变化。

帮助学生们发现冰块会使纸张变冷,然后纸张会吸附周围的水汽,最终水汽聚集形成云雾。

解释冰块吸收了周围的热量,使得空气温度下降,导致水汽凝结形成云雾。

4. 总结(1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顾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特征以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帮助学生们理解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原理,并解释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天气现象,如气温变化、大气运动等。

认识冷空气和热空气: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设计

认识冷空气和热空气: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设计

认识冷空气和热空气: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应用。

3.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
1.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

2.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

老师可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概念。

向学生解释这些概念的基本原理。

第二步:实验
1.实验一:了解热空气
材料:
-一支蜡烛
-一张纸
-点火器
步骤:
1.把蜡烛放在一张平板上,然后使用点火器点燃它。

2.把纸张垂直地放在火烛上方,并观察纸张受热后的变化。

3.实验二:了解冷空气
材料:
-一盘热水
-一瓶酒精
-一个口袋或编织袋
步骤:
1.把热水倒入盘子里。

2.把瓶子里的酒精倒在热水上,立即将瓶子放进口袋或编织
袋中。

3.等待一会儿,观察瓶子里的酒精冷却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第三步: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学生理解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原理和应用。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根据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第四步:巩固练习
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小测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
通过这个教案设计,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应用,并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应用。

同时,这个教案设计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兴趣。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最新经典教案,通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最新经典教案,通用

示范课教学设计汾西县第二小学示范课教学设计汾西县第二小学示范课教学设计《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知识目标:理解小说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2、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1、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理解内容,体会孤独的含义。

难点:学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去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学生自由跟唱,教师趁势引导: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和彩虹的绚丽。

的确,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了辛酸,饱含苦楚与泪水。

成长,也是需要经受“风雨”洗礼的代价的。

“孤独”,就是其中最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美丽而又残酷的题目。

今天,杜小康就要踏上自己孤独的旅途。

让我们与他为伴,一起来体验孤独的放鸭生活和艰难的成长经历。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走近“孤独”(一)资料链接作品背景:《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的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色彩。

故事中的杜小康,曾经是村中富户杜雍和的独子,曾经是“草房子”里的“领头羊”、是让孩子们个个都钦慕不已的“大班长”,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今天的主角猝不及防,迎接他的是一场崎岖坎坷的“孤独之旅”。

相信大家对他的遭遇充满了好奇,那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和他一起踏上旅途吧!(二)基础积累(1)注音轩.(xuān) 嬉.(xī)闹凹.(āo)地雍.(yōnɡ) 掺.(chān)杂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jǐyǔ) 撩.(liáo)逗歇(xiē)斯底里(2)释义厚实:丰富、富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空气与冷空气
三河小学万安平执教时间: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由瞧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会分析风的形成与流动,热空气上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就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了解热气球与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她性质
·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
2、瞧到这个问题,说说您瞧到这个课题就是怎么想的呢?
3、那您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回顾所学内容
先进行假设
二、自主学习
1、风的形成
(1) 如果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
(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就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就是风。

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

分组试验,小组讨论体验
板书流动的空气风
您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会流动不?
知道空气就是会流动的
知道风的形成就是空气的流动造成的
学生自己思考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2、空气的流动
自然界中的空气又就是怎么流动的呢?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空气也就是分冷空气与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瞧瞧蛇就是怎么“跳舞”的
③就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④把手放在蜡烛上方与侧面,您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通过这2个实验,您发现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就是上升的,您猜想冷空气会就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生活中,您瞧到过冷空气的流动不?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冷空气就是下沉的
演示P6实验二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适当点拨知道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就是上升知道冷空气的流动方向就是下沉
从生活入手,由经验建立新概念更容易
3、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瞧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您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怎么将瞧不见的空气显示出来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用实物投影展示
知道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
了解冷热空气对流图
(4)您能说说冷热空气就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
(1) 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就是怎么形成的不?
(2)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您知道有什么不?
(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与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画流动图
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运用
初步了解热气球与孔明灯的工作原理
三、课外拓展
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动手制作,提高学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