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模式和途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模式和途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科研课题

课题批准号:鄂教职研〔2014〕9号

课题编号:G2014A006

课题负责人:熊发涯教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成员:先超、袁咏平、彦霖、夏晶、夏念恩、宋广辉、夏继军

一、问题的提出

办学校就是办专业,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学校的实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很重要的就是体现在专业建设中,所以,各职业院校都把专业建设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重点专业是一个学校最好、最强的一面,是一个学校质量的标志和名片。如何办好重点专业,包括建设重点专业有哪些重要理念和思想、重点专业如何确定、重点专业建设应该抓哪些方面、重点专业的各方面如何建设、途径如何选择和把控、重点专业的建设质量如何评价等等,这些问题是各校长期思考的问题,本课题就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回答的意义至少有三条:第一,给重点专业建设指明方向,明确建设重点专业应该具备的理念思想和条件;第二,给重点专业建设指明容,重点专业建设不是一个方面,也不是几个方面的集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工程如何推进,有其规律;第三,为重点专业的建设途径提供实证案例。本研究将给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指导和实际借鉴、参考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明确重点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具体容、建设过程和路径,为广大职业院校开展重点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实践借鉴。

(二)研究容

本课题研究容有四个:一是进一步探索重点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建设重点专业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理念;二是研究重点专业建设的涵和具体容;三是研究重点专业建设各容的具体建设途径和方法;四是重点专业建设的质量评价体系。

本研究是基于是职业岗位群为重点确定的专业设置,符合教育部关于中职和高专业设置条件,学校对重点专业加大投入、实施政策倾斜的建设条件。本研究的是在总结全国、各省高职示校、骨干校和中职示校开展重点专业建设、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经验基础上总结提炼一般的、具有规律性的思想和工作模式,拟创新点有三条:第一,明确重点专业建设的涵要素;第二,明确重点专业各涵要素的建设的具体模式;第三,重点专业建设成效的具体评价体系。

(三)研究思路、方法

以最适合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对近五年来,全国各地开展的示校、骨干校中的重点专业建设是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的专业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从中总结出具有共性的、能够被借鉴和复制的,对未来专业建设有指导意义的容、方法和过程;通过发动一部分学校在研究中试行,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阐述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课题组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深入分析,明确重点专业建设的涵与外延

1.核心概念的界定

重点专业:重点专业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与当地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需要重点发展或特色发展或快速发展,有较强的建设基础,建设上有所倾斜,以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和社会服务上的突破,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一席之地,通过这些专业的建设引领、带动、影响其他专业的建设,这些专业被称为“重点专业”。重点专业根据支持层次可分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和校级重点专业。重点专业在高职院校存在,在中职学校也存在,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专业指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和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两个层面。

建设模式:指专业建设的建设容、建设方法、建设过程的一般样式,可供人们借鉴、复制和参考的基本标准。

建设途径:指从建设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即实现建设目标的过程,包括建设容、目标及其时间节点。

2.重点专业建设的涵及外延

关于重点专业建设的涵,示校建设第一期中要求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建设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车间,合作开发一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第二期示校建设,即骨干校建设中要求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

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研究认为,重点专业建设的涵就是通过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容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二)深刻研究,明确重点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进行重点专业建设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1.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有三大基本要素:首先是教育者,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二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指以学生、自我教育者等受教育的对象;三是教育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概括,包括教学容、教学材料、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以上三种要素相互对立统一体,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构成教育这一主体。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问题,主要分析教育三要素中的教育过程要素。

(1)课程论。课程是在学校实施目标进行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是学习容和学习多层结构和教育方案执行情况的活动组成,是指导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过程的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在社会进步,教育理论更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以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观点中,课程是以服务岗位为目的的,所以课程的目标可以视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课程作为学生和老师认识事物、解构事物、交流合作的文本,应当消解学科边界。课程和教材面向新事件而动,是动态的,是在专业分支下与地方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