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概述
脑室肿瘤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影像学特征
CT平扫: 扩大的脑室内见团块样高密度灶,其内可见斑点钙化;病灶 形态欠规则,分叶状,周边可见结节样改变,颗粒感较明显;增强扫 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清楚;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效应(只有肿瘤 较大压迫脑室壁时才导致脑组织水肿效应)。
肿瘤 T1WI 呈稍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因肿瘤常有囊变、钙化,少数可合 并出血,使信号不均匀,囊变区 T1WI 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 呈高信号,钙 化灶在 T1WI、T2WI 上一般都呈低信号 。
瘤周水肿效应轻。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
CNC影像学特征
常以宽基底与透明隔粘连,累及孟氏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较大的肿瘤常侵犯侧脑室顶壁、侧壁。 肿瘤多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流空血管影。 瘤周水肿罕见。 MRS 发现高甘氨酸伴高丙氨酸峰或者肌醇峰伴高丙氨酸峰对诊断有较高价值。
脑室肿瘤-室管膜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SEGA)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脉络丛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起源于脉络上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 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0.7%,占胶质瘤的2%。占儿童颅内肿 瘤的1.8%~3% 约45%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在1岁内发病 74% 在10岁以内发病。
胼胝体发育不良、蛛网膜囊肿、脑裂畸形、 结节性硬化等颅脑先天畸形临床表现、CT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
胼胝体发育不良、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脑灰质异位症、脑穿通畸形、蛛网膜囊肿、脑裂畸形、颅底凹陷症、结节性硬化等颅脑先天畸形临床表现、CT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胼胝体发育不良1、临床概述胼胝体发育不良是胚胎第10~12周时发生的畸形,为较常见的脑发育畸形,包括胼胝体发育缺如或部分缺如;胼胝体发育不良可作为单独畸形存在,但通常伴有脑内中线部位的脂肪瘤、交通性脑积水、脑膨出、Chiari畸形、Dandy-Walker囊肿等;临床症状与伴随的畸形有关。
2、CT表现两侧侧脑室显著分离,枕角相对不对称扩大;胼胝体发育不全时,可见侧脑室前角狭窄、向外侧分离,呈倒八字形,侧脑室体部与前角顶端呈锐角向侧方突起;由于脑组织异位,侧脑室边缘不规则。
由于胼胝体缺如,纵裂池接近第三脑室,有时可见纵裂的蛛网膜囊肿;第四脑室抬高扩大,上移至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前角狭小呈八字形分离。
3、鉴别诊断大脑半球纵裂囊肿:位于中线,边界锐利,呈脑脊液密度,横断位难与扩大上升的第三脑室鉴别;冠状位显示囊肿位于侧脑室上方,而扩大上升的第三脑室介于侧脑室之间。
4、MRI显示本畸形更清楚,正常人胼胝体与脑组织前后径之比≥0.45,胼胝体发育不全者<0.3。
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Dandy-Walker综合征)1、临床概述①第四脑室中间孔或侧孔被先天性纤维网、纤维带或囊肿所闭塞;枕大池被先天性脑脊膜膨出、小脑异位或脑膜感染粘连所阻塞;小脑蚓部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和脑积水。
②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体征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脑积水征、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临床表现严重者出现痉挛状态甚至压迫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2、CT表现第四脑室向后囊状扩大,并与颅后窝巨大的枕大池相连,形成脑脊液密度样巨大囊肿;CT显示小脑蚓部变小或缺如,小脑半球发育不良,小脑后部中间隔缺如或变形,小脑上蚓部受压而向上前移位。
脑干受压向前推移,桥池、延髓池、桥小脑角池和第四脑室侧隐窝消失,颅后窝扩大、枕骨变薄、小脑幕上移;横窦及窦汇位于人字缝尖之上。
四脑室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脑室占位-概述
➢ 临床表现: ✓ 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 小脑症状:共济失调,眼球震颤 ✓ 其他神经症状
➢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肿瘤等有脑脊液播散风险, 要进行术前脊髓影像学的评估
➢ 治疗方式:手术为主,根据其组织学和切除完整度进行辅 助放化疗
室管膜瘤-概述
➢ 占颅内肿瘤3-5%,其中幕上(40%,大于一半位于脑实质 内)、后颅窝(60%)
➢ 起源于室管膜细胞,脑实质可能起源于胚胎残留室管膜组织 ➢ 多起自第四脑室底部,少数位于幕下脑实质 ➢ 好发于儿童(平均6岁),儿童第三常见的颅内肿瘤 ➢ 发生四脑室内有两个高峰年龄:5岁前和40岁左右 ➢ 可通过脑脊液播散(12%),较MB少 ➢ 手术为主,儿童5年生存率50-75%,预后较成人差;术后
室管膜瘤-影像
➢ 可塑性生长(石膏铸或浇注状、牙膏征),可通过外侧孔 进入桥小脑角池(15%),经正中孔向枕骨大孔延伸(60%)
➢ 常见囊变、钙化(50%)、出血(10%) ➢ 可侵犯周围脑实质(血管源性水肿) ➢ MR:T1等低、T2等高,钙化或出血SWI可见,DWI多样;
部分囊性FLAIR不抑制(高蛋白) ➢ CT:低-等-稍高密度 ➢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级,几乎均见于侧脑室,几乎均是儿童(中位年龄26-32月),
成人罕见
➢ CPP:CPC=5:1;CPP恶变为CPC罕见
➢ CPP和不典型CPP虽然常见于儿童,但年龄跨度可以很大
➢ 临床症状:脑积水(产生过多和吸收障碍)
➢ 预后:CPP 5年生存率97%,CPC为26-43%
髓母细胞瘤-概述
磁共振侧脑室扩大诊断标准
磁共振(MRI)侧脑室扩大的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脑室测量:通过MRI 图像,测量侧脑室的大小。
一般会测量脑室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等参数。
2. 相对比例:比较侧脑室与脑组织的相对比例。
正常情况下,侧脑室在脑组织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如果侧脑室相对增大,可能被认为是扩大。
3. 对称性:观察侧脑室是否对称。
如果一侧脑室明显大于另一侧,可能提示存在异常。
4. 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医生会参考正常人群的脑室大小范围,并将患者的测量值与之进行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侧脑室扩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或异常。
在一些正常情况下,如个体差异、年龄增长等,侧脑室的大小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因此,医生在进行诊断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因素。
如果您在MRI 检查中发现侧脑室扩大,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他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介绍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标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与应用情况。
成人侧脑室扩张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讲解。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文章内容并明确目的。
接下来,正文将详细介绍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标准相关的知识,并探讨其重要性。
第四部分将对成人侧脑室扩张进行概述和病因分析,以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该疾病的形成机制。
第五部分将回顾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标准的发展与应用,包括历史背景、现行标准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应用情况。
最后,文章将给出总结与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标准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概述、重要性以及发展与应用情况。
在阅读完本文后,读者将能够对该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并理解为什么建立准确可靠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过了解成人侧脑室扩张的病因和形成机制,读者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2. 正文成人侧脑室扩张是指成年人侧脑室的体积增大或形态异常。
该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与多种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相关。
因此,对成人侧脑室扩张进行准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成人侧脑室扩张诊断主要基于医学影像学技术,如头颅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测量侧脑室的大小、形状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其次,对于一个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侧脑室的大小和形态是相对稳定和一致的。
因此,当发现侧脑室明显增大或存在异常形态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侧脑室扩张。
除了基于医学影像学结果进行判断外,临床医生还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认知功能下降、平衡失调等表现,这些都可以与侧脑室扩张相关。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
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 - 疾病概述颅脑损伤正常人颅腔内主要有脑组织、脑脊液、脑血管及其管腔内流动着的血液。
在正常情况下,颅腔完全封闭,颅腔容积与其所包含内容物的体积是恒定的,颅内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大约0.686-1.96千帕,或者70-180毫米水柱)。
所谓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腔内一定空间被局灶性病变所占据,引起临床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和颅压增高,这种病变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①颅脑损伤引起的各类颅内血肿(如硬脑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混合性血肿)。
②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及血肿。
③颅内各种原发和转移性肿瘤。
④颅内脓肿。
⑤颅内各种肉芽肿。
⑥颅内各种寄生虫病。
⑦其它占位性病变。
详询起病缓急,注意症状发生的先后次序,尤其是首发症状。
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及意识障碍、癫癎发作或运动感觉障碍。
颅内占位性病变 -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在颅腔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肿块样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和脑血肿。
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颅内压生理调节失代偿,其颅内压力超过正常值(80-180mmH2O),常伴有脑功能障碍。
①头痛。
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拉引起。
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续性,甚至难以忍受。
②呕吐。
是脑干移位和牵拉或肿瘤直接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呕吐呈喷射性,不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呕吐后头痛稍缓解。
儿童因肿瘤常发生在后颅凹,早期即可出现呕吐,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
③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眼静脉回流受阻,视乳头边界欠清、静脉充血、渗出或出血。
早期视力正常,中晚期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视力逐渐减退。
④癫痫发作。
是占位性病变刺激皮层产生的异常放电。
成年人的癫痫发作往往是占位性病变引起。
⑤复视、耳鸣、精神异常。
⑥脑疝。
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
手术是唯一可靠的选择手段,可去除病变,缓解颅压高,改善症状,恢复脑功能。
个别病变不能手术切除者可行颅内或颅外减压术,缓解症状,延长寿命。
脱水药物可暂时减轻颅高压,缓解症状。
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的CT和MRI鉴别诊断
[] L e g sc sU - 0 ul atm t r ea a zr 6 i n . uh a F 10 f y uo a d ui nl e P l e n y
l fn un i t s【 Ju l f oe l o o f w o f e c gfc r J.o ra o m dm brt y o il n ao 】 n a a r
第 3 卷第 2 3 期
21 0 0年 4月
遵
义
医
学
院
学
报
Vo133 No 2 . . Ap .2 0 r 01
AC I AC ’ A ADEMI AE MED C NAE ZU II NYI
积较 大 被 U 一 0 F 10误认 为 其他 有 形 成 分 ,从 而导 致
的第四脑室 占 性病变的 C 位 T和 M L表现 , I l 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 。结果 瘤和隐球 菌性 肉芽肿 各 1 例。结论
且前景广 阔。
髓母 细胞瘤 3 , 例 室管膜 瘤 2 , 细胞 例 星形
第 四脑 室占位性病变无特异性影像征象 , 但其发病年龄 、 肿块起源及 C T和 M I R
精密度 , 线性 ,携带污染率进行测定, 从结果来看 R C和 WB B C精密度分别为 38 . %和 5 %、 . 线性相关 6 系数 ( 分别为 0 9 和 0 9 、携带污染率分别为 r ) .7 9 .9 9 04 . %和 01%, 1 . 7 均在实验室可接受 的标准 内。我们 还 选 择 2 1ol 、0 — 0/l>0 /1 个 浓 度 范 —0 /l10 5 0t、 5 0 ̄ 三 x x
[] 张家红 , 丽洁. F 10型全 自动尿沉渣分析 仪临床 应 2 郭 U 一0 用价值分析【 . J 实用医技杂志 ,0 4 1( )5 4 5 6 ] 2 0 ,15 :6 — 6 . 【】 吴教 仁 , 敏. F 1 0全 自动尿沉 渣分析仪检测尿 红细 3 林 U 一0 胞的应用【. J 预防医学论坛 ,0 5 1( )4 14 2 4 6 ] 2 0 ,14 :2 — 2 ,2 .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和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A VM(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信号区(囊变)。
侧脑三角区占位性病变
s A m to o  ̄ s u d g 1 e d frc a t e a h r
( 收稿 H期 : )1 0 0 ; 2 0 — 9— 5 修回 日期: ̄ 1 1 一 0 ( 20 ~ 3 ) J
文章 编 号 :6 1 8 7 2 0 ) 1 5 17 —29 (0 2 0 —12—0 1
皮质 , 但疆避开 角回 和缘 上 回。切 开皮质 后 用脑压板 牵开 脑
组錾, { 向侧皓室三 角区方向切开 , 逐步 达到肿瘤 处的侧脑 室三
角 区, 分离并辨认肿瘤与周 围结构 的关系 , 用棉片保护周 围结 构。根据肿瘤 的性 质采取不 同的方法切除时 用湿 棉 片保 护 四周 , 防止 血 液进 人脑 室 系 统 。在完成手术 以后用 生理 盐水 反复 冲洗 术 野 , 至 脑室 内 直
维普资讯
・
12 5
a  ̄a it s me h d f r i tsi l c to s o
Di s 2 O 1 2 sRe ) O 2; (
6 B0 h k M . L n e en a g K, C x o DR,
r l hh a a w o Ⅲ I s J . aG nt 19 , : 2 d t ya m p f hl oa o e . [] N t ee 94 7 2 — 1 e ,
液体清亮。我们不主 张在脑 室 内放 置 明脏 海绵 或止 血纱 布 。 将脑室 内充满生理盐水后 , 于脑室 内放 置引流 管 , 术后 弓 流 3 I
d 逸对防治脑室内无菌性炎症和减轻术后反应 有利。 ,
本组 肿宿全切 1 , 6例 次全切除 4例 术后高热 4饲 后枕 部头 痛 1 。术后行放疗 6例 。痊= 1 、 亡 2例 。所有 例 蠹 8例 死 病例 均进行 了随访 。 除胶质瘸患者 术后 1~ 5年 困复发 后死亡
脑病变定位诊断PPT课件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诊 断效率的同时,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 隐私保护,保障患者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效率和准确性。
脑功能网络研究
03
通过分析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揭示病变对脑功能的影响,为定
位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未来发展方向及挑战
跨模态医学影像分析
探索不同影像模态之间的互补性和关 联性,进一步提高病变定位的准确性。
个性化诊断模型的构建
针对不同患者和疾病类型,构建个性 化的诊断模型,实现精准医疗。
多学科交叉融合
影像学技术在脑病变定位诊
04
断中的应用
CT和MRI在脑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CT在脑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CT扫描速度快,对于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快速定位病变部 位。同时,CT对于颅骨骨折、颅内血肿等病变也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MRI在脑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MRI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对于脑组织结构的显示更为清晰。MRI对于脑梗死、脑 炎、脑肿瘤等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此外,MRI还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 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进一步提高了病变定位的准确性。
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及选择原则
影像学技术的优缺点
CT扫描速度快,但对于某些病变的显示效果有限;MRI成像 质量高,但扫描时间较长;PET和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但价格昂贵且放射性核素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选择原则
在选择影像学技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变类型、 检查目的以及医院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应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原则进行选择。
颅内环形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M,59ysmemory X
Mets,lung ca
zyc:
F,51ys
mets
zyc:
target
mets
zyc: mets
zyc: mets
zyc:
mets
㈡ 胶质瘤: 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为星形 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脉络丛 乳突状瘤等……,特别是胶质母细胞,星形C瘤, 往可呈环形改变,有时难作出DDx。 环形胶质瘤的CT、MR特点: ⒈占位明显,多位于髓质内 ⒉平扫密度不均 ⒊环壁大多厚薄不均,胶母的壁可很薄(少), 灶周水肿明显,
hemangioblas toma
DDx :astro- glioblastoma
• Astro:Cal++ mural—big mural—深部 edema--perifocus
⒍CT、MR表现极象后颅窝星形细胞瘤 鉴别难 • 主要在年龄上 • 增粗血管影 • 壁结节强化明显
㈣脑膜瘤 ⒈脑脑膜一般都典型,易作出DDx, 但是囊性或环状病变可出现DDx困难 ⒉年龄在40岁以上,女性多见 ⒊病变靠近大脑廉,小脑幕,靠进颅骨 ⒋可有钙化 ⒌可有颅骨改变 ⒍病变外形象脑膜瘤,边清,光滑锐利, 外形具有脑膜瘤的特征 ⒎脑膜尾征, ⒏ 增粗血管影 9 MRS+PERFURSION
zyc:
meningioma
meningioma
zyc: m45ys
meningioma
F,50ys,s. headache
meningioma
F 25ys,versionX headache -1year
meningioma
㈤垂体瘤 有特定的激素改变 ⒈位于垂体窝及鞍上 ⒉看不到正常垂体 3.雪人征 ⒋一般为单环、薄环 ⒌无钙化 ⒍蝶鞍扩大 ⒎与垂体脓肿难DDx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为一种局限性星形细胞 瘤,青 少年多见,颅后窝为最常见的好发 部位,以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最常见。边 界一般清楚,无包膜,常伴囊变,一般无 瘤周水胂,占位明显。
• CT平扫多呈椭圆形,与岩骨宽基底相贴,中心不 在内听道,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 或高密度,瘤内可见沙砾样钙化,增强后呈显著 均匀强化。
脑膜瘤
• 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 流空血管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 增强后呈显著一致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 ,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 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 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
• 听神经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女性 多于男性。
听神经瘤
• CT平扫呈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影,边 界欠清晰,增强后边界较清晰,实质部分 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在所有 CT征象中。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 性诊断的重要依据。
听神经瘤MRI表现
• 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常有一蒂与内听道相连, T1WI呈低信号,T2Wl呈高信号,信号可稍不均匀。
桥小脑角区 占位性病变 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概述
• 桥小脑角区多为脑外肿瘤,以听神经瘤最 常见,其次为脑膜瘤,三叉神经瘤,另外 可见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血管母细胞瘤 ,胶质瘤,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转移 瘤,以及发生于小脑及脑干的脑内肿瘤突 入桥小脑角区。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 表现长 T1 长 T2 信号(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AVM (属脑血管畸形):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 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 上呈高信号)或(长T1 长T2 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 呈高信号。
MRA :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
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I、U级:平扫:见片状(于T1WI 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 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I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H级周边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I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H级轻度占位征象,周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i、n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川、W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应,主要根据DWI 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 呈低信号,T2WI 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I级)、占位征象重(n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 )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VM 、海绵状血管瘤、结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 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 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 长T2 信号区(囊变)。
侧脑室占位影像鉴别诊断
• 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好发于椎管。
• (1)室管膜瘤
• 室管膜瘤约占颅内肿瘤之5%。其中约 8%发生于侧脑室。要发生于5岁前,也 可发生于较大儿童。三角区为好发部位, 其次为侧脑室体部.也有报告可位于孟氏 孔咐近。
• 室管膜瘤为较良性,WHO对室管膜瘤的 恶性度分类为Ⅱ级。
• 肿瘤多位于透明隔孟氏孔附近,向双侧 侧脑室内突出或以一侧侧脑室为主。也 可向第三脑生长.常表现为附着于透明中 隔.以宽基底或细蒂与透明中隔相连。
• 由于肿瘤分化较好,生长空间较大,故 发现时肿瘤一般体积较大。
• 肿瘤形态常不规则,一般有分页,往往 呈土豆状。
• 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境界清楚, 不规则分叶状。半数以上瘤体内可见散在钙 化灶。瘤体内囊变较多见,呈低密度区。
• 11.2.5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 疾病。临床以皮脂腺瘤、癫痫及智力低下三 联症为特征。
• 结节性硬化病人中,约10%一15%室管膜下 结节可以转化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 肿瘤位置特殊,常位于侧脑室孟氏孔附 近。
• 病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通 常直径2--3cm,也可更大。
• 肿瘤内可有散在钙化,钙化明显时在T2 加权图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均质显 著强化或稍不均质显著强化
• 鉴别诊断
• 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需要与侧脑室脑 膜瘤区别,两者均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但脑膜瘤边缘光滑,而乳头状瘤边缘呈 颗粒状凹凸不平或呈分叶状,侧脑室脉 络丛乳头状瘤常见于幼儿,而脑膜瘤主 要见于成人,另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可 分泌过多脑脊液,使整个脑室系统扩大, 是提示诊断的重要征象。
脑室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蓝岚【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肿瘤的MRI影像特点,提高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表现.结果不同脑室肿瘤的MRI表现有所不同,部分肿瘤具有某些特征性的表现.而大多数肿瘤具有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特征.如脑膜瘤及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见于中年人,而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瘤则好发于儿童.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而室管膜瘤则好发于第四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则好发于侧脑室前角.结论 MRI影像学表现结合肿瘤的发病年龄及部位等可以提高脑室肿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1【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脑室;肿瘤;磁共振成像【作者】蓝岚【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 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445.2脑室肿瘤是指起源于脑室、大部分或全部位于脑室内的一类肿瘤。
脑室肿瘤发病率低,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8%~1.6%[1]。
但肿瘤种类繁多,可起源于室管膜、脉络丛组织、透明隔或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等[2]。
尽管大部分肿瘤可通过MRI检查发现,但由于肿瘤缺乏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征象,所以往往难以在术前对肿瘤的病理类型做出准确的诊断。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 年6月—2016年10月,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肿瘤的影像特点,以期望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3.2±5.6)岁。
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行走不稳、肢体乏力等。
1.2 设备与方法20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MRS检查。
MRI扫描采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标准头颈正交线圈,层厚5 mm,层间距1 mm。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鉴别3-室管膜下瘤
起源于室管膜下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神经胶质祖细胞,具有
向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分化的混合特征,肿瘤血供较少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脑膜瘤
转移瘤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鉴别1-髓母细胞瘤
起源于小脑蚓或四脑室顶部后髓帆生殖中心的残余胚胎细
胞,肿瘤常充满第四脑室,发生于成人者常位于小脑半球 是后颅窝第二常见肿瘤,主要见于15岁以前,4-8岁最常见,男
性明显多于女性(4:1),另一高峰年龄在25岁左右
• 室管膜瘤:细胞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伸长细胞型(
WHOⅡ级) • 间变型室管膜瘤(WHOⅢ级) • 黏液乳头状瘤(WHOⅠ级) • 室管膜下瘤(WHOⅠ级)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概述
病理:室管膜菊形团和血管周围假菊形团 发病年龄:2个高峰年龄,5-15岁(多位于幕下)和40岁左右
MR表现
平扫:第四脑室内见形态不规则等、稍长T1、稍长、长
T2信号肿块,范围约1.4cm×2.1cm×5.3cm,T2Flair示病变
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区,病变后、侧缘见脑脊液信号,病变向下
突出四脑室下端出口并突入枕骨大孔,下部见斑片状稍短T1信
号影。
增强:病变明显不均匀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病变
影像表现
CT:
①平扫示肿瘤呈菜花状的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 ②第四脑室内肿瘤后方或侧方围绕带状、新月形脑脊液,前方与脑干境界不
清。
医学影像科诊断专业考核试题 (1)
医学影像科诊断专业考核试题本次考试分两部分,42道单选题,每题2分,4道不定项选题,每题4分,共计46题,总分100分您的姓名:[填空题]*1.X线在人体内的透过率从大到小,其正确排列为()[单选题]*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B.骨•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C.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D.骨•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E.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正确答案)2.关于MRI检查安全性论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体内有金属异物•人工铁磁性关节等不应行MRI检查B.带有心脏起博器患者禁止MRI检查C.幽闭症患者不宜做MRI检查D.正在进行生命监护的危重病人不能进行MRI检查E.早期妊娠妇女接受MRI检查肯定是安全的(正确答案)3.有关MRI各组织信号特点,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A.水在T1WI中呈高信号B.脂肪在T1WI呈低信号C.血肿在T2WI呈高信号(正确答案)D.骨皮质在T1WI及T2WI中均为高信号E.气体在T1WI及T2WI均呈中等信号4.下列疾病的CT图像中与脑水肿密度不相同的病变是()[单选题]*A.限局性脑炎B.脑出血(正确答案)C.脑脓肿D.脑挫伤E.脑梗死5.颅咽管瘤的钙化多呈()[单选题]*A.块状B.蛋壳样(正确答案)C.散在钙化D•毛线团样E.爆米花样6.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单选题]*A.中脑脚间窝(正确答案)B.左右侧脑室C.第三脑室D.第四脑室E.中脑导水管7.脑肿瘤的间接征象是()[单选题]*A.密度B.大小C形态D.多少E.脑水肿(正确答案)8.不发生脑膜瘤的部位是()[单选题]*A.大脑镰旁B.大脑凸面C.幕切迹D.桥小脑角区E.侧脑室外侧白质区(正确答案)9.垂体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蝶鞍扩大B.鞍底下陷C.瘤周水肿(正确答案)D.肿瘤有强化E.垂体柄移位10.下列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征象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单侧脑沟•脑裂变窄,甚至消失B.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C.白质挤压征D.增强扫描血肿无增强E.额板下出现梭形影(正确答案)11.哪种表现不是脑脓肿的特点()[单选题]*A.圆形或椭圆形B.规则光滑的环形增强C.伴有水肿D.可多个相邻E.脓肿呈高密度(正确答案)12.关于“脑出血”MRI表现,下列描述哪项不对()[单选题]*A.急性期血肿,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B.急性期血肿,MRI显示不如CT清楚C.亚急性和慢性期血肿,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D.血肿囊变期,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周边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低信号环E.亚急性及慢性期血肿,MRI显示不如CT清楚(正确答案)13.男性患者,58岁,近6小时突感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肿瘤病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脑室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概述
一、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
1、部位:部位对侧脑室肿瘤诊断很重要,侧脑室肿瘤以三角区最常见,发生在该部位的肿瘤以脑膜瘤最常见,其他肿瘤包括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转移瘤。
孟氏孔是另外一个较常见的部位,该部位常见的肿瘤包括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
2、年龄:年龄对不同侧脑室部位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侧脑室三角区肿瘤中,脉络丛乳头状瘤和室管膜瘤常见于婴幼儿或儿童,脑膜瘤常见于中年人,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
孟氏孔附近的两个常见肿瘤中,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常发生在青少年,而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见于中年人。
3、数目:
4、形态特点:
5、密度和信号特点:
6、强化特点:
7、DWI信号特点:
8、磁共振波谱表现:
9、其它有意义的征象:
二、侧脑室肿瘤
1、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最常发生于侧脑室,偶可发生于三脑室。
绝大多数出现在5岁前,尤其易发生于1岁前。
男性多于女性。
肿瘤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也可位于侧脑室体部。
左侧多见,偶可见于双侧。
CT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少数呈稍低密度。
MRT1WI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少数可接近于等信号。
肿瘤具有三个特点:肿瘤内常见颗粒状混杂信号:边缘常为颗粒状凹凸不平:肿瘤分泌大量脑脊液,肿瘤完全浸泡在脑脊液中。
约半数有散在钙化。
增强扫描呈均质显著强化或稍不均质显著强化。
2、脉络丛乳头状癌
脉络丛乳头状癌又称恶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约占所有脉络丛肿瘤的10%~20%。
易出现在较大的儿童。
CT和MR 表现与乳头状瘤相似,难以区别。
若肿瘤侵及周围脑实质则提示可能为乳头状癌。
但巨大的良性脉络丛乳头状瘤也可侵犯周围脑实质。
3、脑膜瘤
脑膜瘤发生在侧脑室少见,但对侧脑室肿瘤来说,脑膜瘤是成人侧脑室最常见的肿瘤,最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肿瘤小者常呈类圆形,形态较规则,边缘圆滑,境界清楚。
大的肿瘤形态常不规则。
肿瘤呈均质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境界清楚。
肿瘤内钙化常见。
MR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
均质显著强化。
氢质子波谱与其他部位脑膜瘤表现相同,可见Cho波明显增高,缺乏NAA波和Cr波,可出现Ala波。
4、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约占颅内肿瘤之5%。
其中约8%发生于侧脑室。
主要发生于5岁前,也可发生于较大儿童。
三角区为好发部位,其次为侧脑室体部,也有报告可位于孟氏孔附近。
室管膜瘤为较良性,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斑点状钙化很常见,约占50%。
肿瘤多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或呈分叶状,与侧脑室室壁之间常有广基相连或跨壁生长。
肿瘤内可有囊变。
MRT1WI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
信号不均质是室管膜瘤的特点。
显著不均质强化。
5、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瘤属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侧脑室和四脑室,多见于中老年人。
室管膜下瘤少见。
个别病例可有家族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侧脑室室管膜下瘤常靠近室间孔,多位于一侧侧脑室,肿瘤直径多在75px~100px。
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境界清楚。
等密度或稍低密度,MRT1WI呈等信号或稍
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通常不强化,少数也可表现有肿瘤内部分轻微强化。
6、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结节性硬化病人中,约10%~15%室管膜下结节可以转化为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肿瘤常位于侧脑室孟氏孔附近。
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通常直径50px~75px,也可更大。
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比较均质,瘤内钙化少见。
MR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不均质高信号。
呈均质强化。
7、中枢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少见,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5%~0.5%。
好发于青壮年,平均年龄约30岁左右。
肿瘤多发生于透明隔孟氏孔附近,向双侧侧脑室内突出或以一侧侧脑室为主,也可向第三脑室生长,常表现为附着于透明中隔,以宽基底或细蒂与透明中隔相连。
肿瘤体积较大,形态常不规则,呈土豆状。
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肿瘤内钙化和囊变较多见。
MR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瘤体内有时可见血管流空现象。
呈较均质或不均质轻到中度强化。
8、侧脑室转移瘤
转移瘤可发生于侧脑室。
单发或多发。
可位于侧脑室任何部位,完全位于侧脑室内,或部分位于脑室,部分位
于侧室壁脑实质。
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结节,圆形,边缘光整,境界清楚。
MR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呈均质显著强化,中心有坏死时也可呈环形强化。
脑实质内多同时有多发转移灶存在。
9、畸胎瘤
偶可发生于侧脑室。
因其为中线肿瘤,故常由透明中隔同时向两侧侧脑室内生长,在侧脑室内形成肿块。
肿块常以实质为主。
等密度,可有斑点状钙化,形态不规则。
出现牙齿、骨结构和脂肪成份为其典型表现。
增强扫描时实质部分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畸胎瘤的MR表现特点是信号很不均质,高、等、低信号同时存在,反映了肿瘤成份复杂的特点。
10、神经鞘瘤
罕见,可呈分叶状,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不均质强化。
三、侧脑室血管畸形
7、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侧脑室。
动静脉畸形多位于侧脑室后部或三角区。
病变常同时累及脑室及周围脑实质,形状很不规则,境界不清,常见条样等密度血管影。
多呈高、低、等多种密度同时存在之混杂密度。
MR可见流空低信号。
不均质强化。
侧脑室海绵状血管瘤常表现为侧脑室稍高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圆形略不规则,境
界清楚,病灶内常见钙化。
MR各序列均呈高信号,尤其是T1加权图呈高信号,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
四、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有症状的神经上皮囊肿少见,主要位于侧脑室。
典型位置在侧脑室后部。
囊壁很薄,内含脑脊液。
CT平扫时见局部侧脑室扩大,囊壁可不显示,若显示时呈薄线状等密度影。
MRT1WI及质子图常能清楚显示部分囊壁,呈弧线状等信号,位于侧脑室体部,凸面向前。
囊内液体呈脑脊液信号。
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
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