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疗和鉴别讲义
脑室扩大影像诊断与治疗教学课件ppt
脑(Nao)室扩大的分类
侧脑室局部扩大 一(Yi)侧侧脑室扩大 双侧侧脑室扩大 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 全部脑室扩大
第六页,共六十八页。
侧脑(Nao)室局部扩大
1)局限性脑萎缩:外伤后脑萎缩,感染后脑 萎缩,脑梗死后脑萎缩
CT可见扩大的脑室部分附近的脑实质呈片状 低密度灶
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同时脑沟(Gou)及蛛网膜下腔增宽。
第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5)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主要与缺血缺氧及感染有关(Guan).常见于早产儿.
是造成早产儿脑瘫的主要原因。
由于脑室周围白质的血供分别来自脑室区和远 脑室区的终动脉。未成熟儿终动脉深穿支的侧 支循环尚未建立,而胚胎晚期脑室周围白质对 缺血缺氧敏感。所以,脑室周围自质软化症多 见于早产儿。由于病灶常为双侧性,故双侧侧 脑室多同时扩大。
分(Fen)离型在CT很容易显示.闭合型有时容易漏 诊.MRI对裂隙两侧的灰质结构容易辨认。脑裂 畸形常合并透明隔缺如.侧脑室扩大,脑裂畸 形处脑室边缘不规则.常可见指向裂隙的裂或 三角形憩室存在。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八页。
临床上脑裂畸形(Xing)常表现有癫痫发作,其 他神经系统症状可从很轻微到很严重.主要 取决于脑裂畸形使脑组织缺损的严重程度。 单侧闭合型脑裂畸形症状通常较轻,双侧 分离型脑裂畸形症状较明显。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八页。
双侧室间孔阻(Zu)塞
与一侧室间孔阻塞一样,双侧室间孔阻塞后, 可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对称性或不对称性扩大, 脑室扩大通常很显著(Zhu),脑室周围多伴有间质 性脑水肿,双侧室间孔阻塞的原因与一侧室间 孔相同。可同时伴有导水管狭窄。
诊断要点:双侧侧脑室扩大很显著而三脑室大 小正常。
四脑室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脑室占位-概述
➢ 临床表现: ✓ 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 小脑症状:共济失调,眼球震颤 ✓ 其他神经症状
➢ 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肿瘤等有脑脊液播散风险, 要进行术前脊髓影像学的评估
➢ 治疗方式:手术为主,根据其组织学和切除完整度进行辅 助放化疗
室管膜瘤-概述
➢ 占颅内肿瘤3-5%,其中幕上(40%,大于一半位于脑实质 内)、后颅窝(60%)
➢ 起源于室管膜细胞,脑实质可能起源于胚胎残留室管膜组织 ➢ 多起自第四脑室底部,少数位于幕下脑实质 ➢ 好发于儿童(平均6岁),儿童第三常见的颅内肿瘤 ➢ 发生四脑室内有两个高峰年龄:5岁前和40岁左右 ➢ 可通过脑脊液播散(12%),较MB少 ➢ 手术为主,儿童5年生存率50-75%,预后较成人差;术后
室管膜瘤-影像
➢ 可塑性生长(石膏铸或浇注状、牙膏征),可通过外侧孔 进入桥小脑角池(15%),经正中孔向枕骨大孔延伸(60%)
➢ 常见囊变、钙化(50%)、出血(10%) ➢ 可侵犯周围脑实质(血管源性水肿) ➢ MR:T1等低、T2等高,钙化或出血SWI可见,DWI多样;
部分囊性FLAIR不抑制(高蛋白) ➢ CT:低-等-稍高密度 ➢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级,几乎均见于侧脑室,几乎均是儿童(中位年龄26-32月),
成人罕见
➢ CPP:CPC=5:1;CPP恶变为CPC罕见
➢ CPP和不典型CPP虽然常见于儿童,但年龄跨度可以很大
➢ 临床症状:脑积水(产生过多和吸收障碍)
➢ 预后:CPP 5年生存率97%,CPC为26-43%
髓母细胞瘤-概述
侧脑室占位影像鉴别诊断讲课文档
• 由于肿瘤分化较好,生长空间较大,故 发现时肿瘤一般体积较大。
• 肿瘤形态常不规则,一般有分页,往往 呈土豆状。
现在四十九页,总共七十七页。
• 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境界清楚, 不规则分叶状。半数以上瘤体内可见散在钙 化灶。瘤体内囊变较多见,呈低密度区。
• MR T1加权图肿瘤实质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囊变区呈性低信号,T2加权图肿瘤实质呈等 信号或稍高信号.囊变区呈高信号
现在十页,总共七十七页。
现在十一页,总共七十七页。
现在十二页,总共七十七页。
• 肿瘤常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常为颗粒 状、凹凸不平或分叶状,是脉络丛乳头 状瘤的一个特点,肿瘤境界清楚,可因 肿瘤分泌大量脑脊液而表现为脑积水, 肿瘤周围脑脊液很多,肿瘤完全浸泡着 脑脊液中。
现在十三页,总共七十七页。
现在三页,总共七十七页。
• 后角为侧脑室向后伸入枕叶的部分.也称 枕角,发育变化较大,两侧常不对称.也 可以缺如,也可以呈长管状。
现在四页,总共七十七页。
• 下角为侧脑室体部向前下方伸入颞叶的 部分,也称颞角呈弓状,由丘脑后端弯 向前,再转向下内方,尖端距顾极约 2.5mm,下角长轴约与颞上沟一致,其 顶壁外侧大部由胼胝体构成.内侧小部由 尾状核尾构成,底壁外侧部是侧副隆起, 底壁的内侧部为海马构成。侧脑室后角、 下角和体部交界处呈三角形。称三角区。
若肿瘤侵及周围脑实质则提示可能为乳 头状癌。但是,巨大的良性脉络丛乳头 状瘤也可侵犯周围脑实质。
现在十七页,总共七十七页。 Nhomakorabea现在十八页,总共七十七页。
鉴别诊断
• 因乳头状癌可侵犯周围脑实质,故需要 与室管膜瘤、胶质母细胞瘤及血管畸形 鉴别。侧脑室内胶质母细胞瘤在儿童罕 见。血管畸形在CT强化扫描时呈血管条 样强化,MRT1加权图和T2加权图可见 血管样流空低信号。室管膜瘤与乳头状 癌表现相似,难以区别。
颅内多发环形强化囊性占位病变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转移瘤
病史:患者,男,58,因“间断咳嗽1年,加重3个月”入院。
如图1-10(1为T2WI轴位,2为FLAIR轴位,3为T1WI轴位,4为T1WI矢状位,5为T1WI冠状位,6为T1WI增强轴位,7为T1WI 增强矢状位,8为T1WI增强冠状位,9为DWI,10为ADC)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基础解剖影像: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1-15为正常人颅脑主要层面T2WI轴位图片图11为中脑层面,主要包括中脑(黄色箭头),前方为桥前池(棕色箭头),后方为第四脑室(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小脑半球(白色箭头)。
图12为中脑大脑脚层面,主要包括双侧大脑脚(黄色箭头),前方为鞍上池及脚间池(棕色箭头),后方为四叠体池(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小脑上蚓部(白色箭头)。
图13为基底节层面,主要包括尾状核(黄色箭头),豆状核(包含壳核、苍白球,苍白球呈低信号,提示含铁或钙质成分,棕色箭头),丘脑(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右侧脑室后角(白色箭头)。
图14为侧脑室体部层面,主要包括侧脑室体部(黄色箭头),尾状核头(棕色箭头),胼胝体压部(蓝色箭头),额叶(绿色箭头),顶叶(白色箭头)。
图15为半卵圆中心层面,主要包括半卵圆中心(黄色箭头),大脑纵裂(棕色箭头),上矢状窦(蓝色箭头),额叶(绿色箭头),顶叶(白色箭头)。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影像描述:右侧颞枕叶、左侧丘脑可见多个结节样异常信号影,大小为3x4x5cm,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带状信号影。
增强呈环形中等强化,内壁毛糙,外壁光滑。
DWI病灶呈低信号,ADC呈高信号。
影像诊断:双侧脑内多发囊性占位病变,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可能。
颅内环形强化:环形强化是一类以增强后呈现环形高信号为主要表现的异常病变,其形态包括花环状(图16)、圆环状(图17),子母环(图18),开环(图19)。
花环状强化壁薄厚不均,无张力,内壁不光滑、外壁光滑多见。
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
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李欣明;贾洪顺;任云燕;史达;阎超群;袁阳光;李师思;梁文;全显跃【摘要】目的:探讨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的资料,46例经病理证实,2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结果:第三脑室内占位22例,跨第三脑室内外生长占位26例.根据肿瘤与第三脑室的角度及周围脑实质的关系可区分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内或跨第三脑室内外生长.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大多具有年龄特征,蛛网膜囊肿、室管膜囊肿、脉络丛乳头状肿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肿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不同类型第三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有所不同,部分具有特征性表现.结论:MRI能较好地区分第三脑室内或跨第三脑室内外生长占位,综合发病年龄特征、MRI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性.%Objective:To investigate MRI features of masses in third ventricle.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MRI findings of 48 patients with third ventricular masse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Forty-six cases were proved by pathology and 2 cases with metastasis which the primary tumors were proved.Results:There were 22 cases third ventricle masses and 26 cases lesions distorting or invading the third ventricle.Based on the angle between tumors and third ventricular wall and whether had clear margin with peritumor tissue could distinguish intraventricular masses and lesions distorting or invading the third ventricle.Most tumors in the third ventricle had age characteristics.The arachnoid cyst,ependymalcyst,choroid plexus papilloma,craniopharyngioma,germ cell tumors and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frequently occurred in children and teenagers.MRI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tumors were different,some ofthem had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s.Conclusio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intraventricular masses and lesions distorting or invading the third ventricle.Diagnostic accuracy can be improved by combining with patient's age and MRI manifestations.【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7(028)004【总页数】5页(P229-232,249)【关键词】脑室肿瘤;磁共振成像【作者】李欣明;贾洪顺;任云燕;史达;阎超群;袁阳光;李师思;梁文;全显跃【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PET中心,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2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445.2第三脑室为脑脊液循环通路,前上方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后方经中脑导水管与四脑室相通,下方毗邻下丘脑、灰结节、乳头体和漏斗,两侧及后方分别与背侧丘脑和松果体相邻,部位非常关键。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ppt课件
4. MRI: 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钙化、囊变、坏死时信号不均; 脑积水。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
23
四脑室室管膜瘤
3. 了解增强后正常结构的强化(鼻粘膜、垂体、脉络丛、正常大血管、少 许硬脑膜)
;.
2
脑肿瘤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1. 病灶显示 CT: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混杂密度 MRI: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混杂信号
2. 病灶的强化表现 均一强化、斑状强化、环状强化、不规则强化
3. 脑水肿的信号 CT:低密度 MRI: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无强化
2. 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 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
3. 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4%
;.
9
(一)星型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s)
NFI*基因转录过量 表达染色体17q缺失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显。绝大多数为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少数等信号 肿瘤内出血:T1、T2可均为高信号 肿瘤内的钙化均无信号
信号均匀不伴水肿常提示良性;信号不均匀伴水肿常提示恶性
4. 增强 增强显著(脑外,恶性);增强不明显(良性多见);增强均匀(良性常见
);增强不均匀(坏死,恶性多见);环状增强(转移瘤等)
;.
4
颅内肿瘤与年龄
1. 婴儿期和儿童 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
2. 成人与老年人 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转移性肿瘤
脑室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蓝岚【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肿瘤的MRI影像特点,提高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表现.结果不同脑室肿瘤的MRI表现有所不同,部分肿瘤具有某些特征性的表现.而大多数肿瘤具有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特征.如脑膜瘤及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见于中年人,而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瘤则好发于儿童.脑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而室管膜瘤则好发于第四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则好发于侧脑室前角.结论 MRI影像学表现结合肿瘤的发病年龄及部位等可以提高脑室肿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1【总页数】3页(P82-84)【关键词】脑室;肿瘤;磁共振成像【作者】蓝岚【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 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445.2脑室肿瘤是指起源于脑室、大部分或全部位于脑室内的一类肿瘤。
脑室肿瘤发病率低,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8%~1.6%[1]。
但肿瘤种类繁多,可起源于室管膜、脉络丛组织、透明隔或脑室周围组织结构等[2]。
尽管大部分肿瘤可通过MRI检查发现,但由于肿瘤缺乏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征象,所以往往难以在术前对肿瘤的病理类型做出准确的诊断。
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 年6月—2016年10月,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肿瘤的影像特点,以期望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3.2±5.6)岁。
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行走不稳、肢体乏力等。
1.2 设备与方法20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MRS检查。
MRI扫描采用Siemens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标准头颈正交线圈,层厚5 mm,层间距1 mm。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医学影像诊断
颅脑占位性病变的医学影像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CT检查、X线平片超声检查和磁共振(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颅脑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颅脑占位性病变临床患者50例,根据其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等情况进行CT、MRI或超声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对其病变种类和分级进行确诊。
结果:各种类型的占位性病变其影像学特征不同,诊断医师应该根据其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
结论: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脑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和对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诊断水平。
【关键词】颅脑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诊断【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maging methods in the diagnosis of 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Methods:Choose 50 patients as our subjects who receive diagoisis with various imaging diagonosis methods.Collect and analyse their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finally confirm the lesion types and classification.Results:Various types of space-occupying lesions have different imaging features.Conclusion:Imaging examination of 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diagonsis and prognosis,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diagonsis level.【keywords】craniocerebr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Imaging diagnosis;颅脑占位性病变涵盖的范围较广,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病变情况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措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MR影像综合分析
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MR影像综合分析徐志华;杨本强;张梦知;蔡晓楠;孙玉;侯洁;段阳【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发病年龄、位置、毗邻关系和影像学特征.方法:综合分析68例病理及随诊证实的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年龄、位置、毗邻关系及影像学特征;分别对肿瘤周围情况(室周组织浸润、水肿)、影像学特点(T2WI、T1WI信号强度、均匀性、强化模式)与肿瘤良恶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8例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前部38例、上部5例、下部3例、后部16例,内部6例)包括非肿瘤性病变14例,肿瘤性病变54例(良性36例,恶性18例).三脑室区病变中,生殖细胞瘤、LCH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垂体大腺瘤、乳头状颅咽管瘤、下丘-视交叉神经胶质瘤、转移瘤等多见于中老年;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在7~24岁和40~60岁多见,血管性病变发病年龄无明显特异性.单因素分析室周组织浸润、水肿与肿瘤良恶性有关(P<0.001),T1WI和T2WI信号强度、均匀性、强化模式等与肿瘤良恶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综合分析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年龄、位置、毗邻关系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6(027)011【总页数】6页(P765-769,787)【关键词】第三脑室;脑疾病;磁共振成像【作者】徐志华;杨本强;张梦知;蔡晓楠;孙玉;侯洁;段阳【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739.41;R445.2三脑室区占位性病变是指原发于三脑室室壁或脉络丛组织和起源于脑室周围结构向三脑室内侵犯的病变,常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并产生相应临床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25岁,反复头晕,双眼视物模糊10天
“蜂窝状改变”
绳索状改变
脑膜瘤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成年女性 起源于侧脑室内脉络丛组织内的蛛网膜颗粒内帽状 上皮细胞;由于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组织比较丰富, 所以侧脑室脑膜瘤好发于三角区。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呈边界清楚的分叶状或 圆形病灶,常见钙化,囊变少见,T1W 多数呈等或 稍低信号,T2W表现为等、稍高信号或混杂信号。
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是一类起源于脑室壁、脊髓中央管 室管膜上皮或脑室周围室管膜巢的肿瘤。 主要发生于5岁前,好发于第四脑室,沿脑 室塑形生长是其特点。 成人常发生于幕上侧脑室,与侧脑室室壁广 基相连。
室管膜瘤影像表现
密度/信号不均匀是室管膜瘤的特点;常伴出血、坏死、囊变 、钙化,囊变常为大囊,增强后显著不均匀强化。 有沿脑室通路突入邻近脑室生长的特性;四脑室肿瘤可经四脑 室正中孔、侧孔进入枕大池、桥小脑角区(塑形生长或“浇注 ”现象)。 肿瘤常浸犯邻近脑实质,这可能与肿瘤起源于脑室壁室管膜上 皮邻近脑实质有关,也可作为鉴别脑室内肿瘤的依据之一。 DWI呈等、稍高信号;MRS:Cho/NAA多在2-4之间。
脑室占位性 病变的影像 诊疗和鉴别
CASE2:女性,44岁,头痛7个月,左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5个月
请大家分析?
脑室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福鼎市医院 放射科 胡炫松 hxs@
脑室肿瘤
室管膜瘤(WHOII、III级) 中枢神经细胞瘤(WHOII级) 脑膜瘤(WHOI、II级) 脉络丛乳头状瘤(WHOI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I级) 室管膜下瘤(WHOI级) 其它:星形细胞瘤,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增强通常呈较均匀明显强化,也可强化不均。
脑室脑膜瘤
氢质子波谱可见Cho峰明显增高,缺乏NAA峰和Cr峰(脑外 肿瘤),可出现Ala(丙氨酸)峰。 不向脑组织内侵袭,较小的肿瘤多无周围脑水肿;较大的脑 膜瘤有时周围脑实质可见轻-中度水肿。 瘤周水肿是由于瘤体体积较大时对脑室周围机械性压迫导致 静脉回流障碍及压力差致使水渗透出至脑实质所致;亦有认 为是肿瘤合并局部脑室压力升高致室管膜水肿或脑脊液通过 破裂的室管膜向白质逆流所致。
罕见
可有
脉络丛乳 头状瘤
室管膜下 巨细胞型 星形细胞 瘤
室管膜下 瘤
<10 <30
中老年
三角区 罕见 孟氏孔 少见
侧脑室壁 常见 透明隔
可有 可有
罕见
强化 明显 明显 明显 明显 明显
其他特征
易侵犯脑 实质
“囊肿-条 索征”
T2WI信 号不高
形态呈葡 萄串
伴发结节 性硬化
轻度、局 强化程度
灶性
轻
星形细胞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CT平 扫
T2WI
T1WI
T1WI 增强
侧脑室内分叶状 肿瘤
儿童,6y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常伴有结节性硬 化(临床表现有癫痫、皮脂腺瘤、智力低 下三联征)。 好发于侧脑室孟氏孔附近的室管膜下。 病灶信号混杂,增强后显著不均匀强化, 可见室管膜下结节。
男性,49岁,头痛半个月
淋巴瘤
起源于颅内淋巴、网状细胞系统。 多发生于大脑半球深部及中线区,发生于侧脑室罕见。 CT通常呈等或略高密度结节。 MR平扫T1WI呈等或者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 ,边界清楚,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图低信号。MRS 显示NAA峰减低,Cho峰升高,高大的Lip峰。 低灌注、高强化是其特点;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 “尖角征”、“脐凹征”、“握拳征”。 可沿室管膜蔓延,可累及软脑膜或硬脑膜。
儿童发现侧脑室脑膜瘤应注意是否存在神经纤维瘤病可能。
女性,27岁,视物模糊3月余
61岁女性
55岁女性
脉络丛乳头状瘤
最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 肿瘤常呈类圆形,边缘常为绒毛颗粒状、乳头状、小结节状等, 凹凸不平。可分泌脑脊液,引起全脑室扩张(交通性脑积水), 不同于其他肿瘤压迫引起的局部脑室扩张。 其内常见颗粒状、乳头状混杂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 肿瘤内可见囊变,出血或钙化;富血供;由于脉络丛含有较多 穿支血管且无血脑屏障,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均明显强化。
男,21岁,视力下降4月余室管膜下瘤室管膜下瘤是室管膜瘤的1个亚型,WHOⅠ级。 起源于室管膜下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神经胶质祖细胞,具有 向室管膜瘤与星形细胞瘤分化的混合特征,肿瘤血供较少。 好发于成年男性,主要见于侧脑室(近室间孔处)及第四脑室 肿瘤多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多较清晰,常黏附于侧脑室壁或 透明隔而不侵犯邻近脑组织,瘤周脑组织一般无水肿; 肿瘤可见多发囊变,出血钙化少见; MR:类圆形或分叶状;可伴囊变、出血、钙化;T1WI呈低、 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不规则索条状)。
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底部) 髓母细胞瘤(第四脑室顶部)
与脑干分解不清,横断位上 肿瘤的后方及侧方有脑脊液。
第四脑室多呈“一”字形前移 ,横断位肿瘤前方有脑脊液环 绕
中枢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25%~0.5%,主要 发生于青壮年。 好发于透明隔或侧脑室内前 2/3 处近 孟氏孔区,常以一侧 脑室为主向双侧侧脑室生长。 囊变、坏死、钙化常多见,CT显示病灶钙化率高。 T2WI显示病灶内多发小囊变,酷似“蜂窝状”或“丝瓜 瓤”改变是其特征性表现。 肿瘤与脑室壁间边缘呈“绳索状”改变;“周边囊肿-条 索征象”;一般不侵犯两侧脑实质。 增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
61岁,男性
右侧侧脑室前角内见类圆形软组织信号影, 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未 见明显强化,右侧侧脑室扩张。
侧脑室占位鉴别
肿瘤名称 好发年龄 侧脑室位 囊变 置
室管膜瘤 成年人 任何地方 常见
钙化 常见
中枢神经 细胞瘤
脑膜瘤
20~40 成年女性
透明隔 三角区
几乎都有 常见
脑室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脑室的任何部位,影像表现与脑实 质内星形细胞瘤表现相同。
低度恶性:CT低密度,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无 明显强化或轻度不均匀强化。 高度恶性:表现为明显的不均质,瘤内可有出血、囊变、坏 死,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典型的表现为不规则的花环样、 簇状强化。 特性:肿瘤沿室管膜、室管膜下和白质纤维、周围脑质播散 明显广泛,可出现脑积水